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辽源市就业形势调查与思考

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辽源市就业形势调查与思考

一、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 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对辽源市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青[1](2021)在《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扶持吸纳就业的能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多渠道市场就业1。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自2018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出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巩固脱贫共建成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拉萨市作为西藏的首府城市,也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项工作开展落实情况领先于其他地市,因此,对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地区政策评价理论,还能为其他地市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出现有研究理论基础并对其进行借鉴构建了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农牧民满意度”为准则层的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其每一层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实证研究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各方案层的评价结果分析转移就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实施提供思路,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加快西藏乡村振兴,推动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第一部分,首先详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然后阐述了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思路,最后针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展开了说明。第二部分,对本研究主题中的农村劳动力以及转移就业进行概念界定,接下来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公共政策效果评价为理论基础支撑本研究,并使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转移就业相关文献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分析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现状,发现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整体实施效果较好,政策制度较为完善,农牧民转移整体呈现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兼业型转移的特征。第四部分,首先,构建4个维度10个方案层的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其准则层权重排序为:“可持续发展、农牧民满意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次,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表明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成绩斐然。最后,根据各方案层的评价结果分析转移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政策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牧民劳动保障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农牧民就业能力有待提高,产业联动不足、就业渠道受限。第五部分,对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层面的对策建议:完善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制定,构建农牧民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

康景铭[2](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新疆援建工作力度的加大,新疆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2019年新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9年底,新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1.87%。但与《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提出的发展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即到202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8%,203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66%至68%,因而新疆城镇化进程还任重道远。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新疆农村劳动年龄人口882万人,女性劳动年龄人口424万人,而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年龄人口为340万人,占比80.19%。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滞后是影响新疆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新疆是全国贫困县数量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相较于社会兜底与各种补贴救助等扶贫措施,就业扶贫更具有稳定性、可持续性与长效性。因此,妥善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既是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推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新疆打赢与巩固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等,选取新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伊犁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的400位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转移就业和转移意愿的情况,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制度因素三个维度选取变量,从是否发生转移和是否愿意转移两个方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转移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就业层次不高、劳动技能缺乏等问题,文化程度、国语水平、户籍制度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行为,限制了她们就业行业、收入和发展空间。为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有效转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要提高女性就业意识,提升女性人力资本;二是要完善女性就业政策;三是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增加转移就业机会。

李春晖[3](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李佳娟[4](2020)在《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任务的变化,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需要好家风,而与时俱进的好家风尚未完全形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进行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的问题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好家风不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家风应包括怎样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原则、内容和路径等进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与之合拍、同步的家风,是充分发挥良好家风作用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新时代家风,要在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特点、功能进行符合时代背景的阐述,进而以此为基点,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依据、原则、内容与路径。从概念到依据到原则到内容再到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全过程,回答的是新时代家风的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构建的方向、构建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构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源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以满足广大家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需求为目标,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反映人民群众良好家庭面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从特征看,新时代家风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传承性、创新性、感染性、连接性和规范性,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对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彰显四个方面。新时代家风的构建,是一个基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建设工程。从历史依据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要发挥传统优良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积极作用,红色革命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社会主义好人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作用。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道德观、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的新发展,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指导。而从现实依据看,家庭的变迁、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需求,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动力。新时代家风构建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各个原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坚持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使之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服务。坚持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则要使新时代家风的构建契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主体的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目的在于促使新时代家风实现神形兼具。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家庭要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已经成为现实之问。从立身、治家、处世、致用、强国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促使家风与时代合拍、同步。立身之风包括知书达礼、审慎自律、尊老爱幼、择贤而友的核心内容,立身家风构建得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治家之风表现在健康生活、勤劳简约、互敬互爱、和顺和睦,治家家风能够为家庭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构建宽容豁达、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敬畏自然的处世家风,旨在让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宽容、友善、诚信和敬畏。而构建知行合一、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致用家风,是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家风建设的指向。在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构建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爱党爱国、共建共享的强国家风,有助于以优良家风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家风的构建,要通过构建主体、构建载体、宣传方式、构建方法等具体的路径得以实现。家庭成员、广大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主体,“六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载体看,要借助传统节日、地方文化、家风故事、文化产品等多重载体,促使广大家庭重视家风、构建家风。从宣传方式看,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新兴的宣传媒介展开宣传。从构建方法看,需综合运用言传身教、说服引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进而实现家家构建家风、形成家风的良好态势。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基础,阐述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是构建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前提,而明确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核心,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则是构建新时代家风的关键所在。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具有支撑作用,新时代家风的构建与形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具有积极价值。如果全社会重视新时代家风、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以良好家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印作[5](2020)在《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城镇化作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镇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连接点,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纽带,要想实现农村的发展就需要充分释放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的活力与创新力。传统城镇化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大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城市道路交通拥趸、住房与租房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但可以解决传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还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的条件,总之,农村城镇化有望成为促进县域增长的新高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载体,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本文在整理了大量农村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现状、农村城镇化案例及模式的分析,梳理出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各个模式的特点。选取了人均GDP、城镇化率等12个与农村城镇化相关的指标,搜集了详尽的数据,运用熵权法对吉林省的9个市(州)进行了纵向对比,得出了吉林省各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的结论。借鉴了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的经验,得出了对吉林省的启示。最后,通过前文定向与定量研究,为吉林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对策。

邢文蓓[6](2020)在《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兴旺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产业的兴旺与否,直接体现在产业结构、关联程度等产业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三大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谋划全局、引领带动等作用。吉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吉林省农业系统要想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现状,就需要全面、系统地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进行量化的描述和测度,进而能为吉林省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因此,在统筹监测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基础上,找出各县(市、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差异,据此提出具体的优化路径,对于助推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指导吉林省各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快速发展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相关理论和概念的梳理,在明确了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和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实际情况,整合借鉴2019年发布的吉林省地方标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DB22/T3064-2019)作为建设水平评估模型,明确了评价方法。在数据获取上,主要对接吉林省统计局和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统计数据,同时利用调研及协调各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实际数据和部分行业数据作为补充。分别从时序(连续3年数据)与空间(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两个维度,对吉林省49个县(市、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并找出制约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然后对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差异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并从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指标出发,对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路径,最后为保障路径的实施,提出政策导向和相关建议。研究发现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整体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年际发展态势递增明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项指标不断接近现代化目标值。从各县(市、区)建设水平的得分可以看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点的14个县(市、区)普遍高于其他县(市、区),同一地区市州周边地区发展优于其他县(市、区)(一般不高于率先县市)。同时也发现各县(市、区)之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不均衡、不协调等情况。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路径,并为保障优化路径的顺利实施,提出相应建议。

肖忠辉[7](2019)在《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信贷业务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解决了普通农户、农村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不足等问题。但在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发展时间较晚,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不能更好地支持和满足“三农”的金融需求等。文章遵循现代金融企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确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客户需求,发展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信贷业务及产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创新信贷业务管理模式,提高信贷业务办理效率,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防范信贷业务风险。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吉林省农信社是一家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多年来坚持“立足三农,面向社区,服务城乡”的市场定位,从企业自身讲,要求农村金融主动、有效地融入到现代农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本文以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出了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办法,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的目的。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并对吉林省农信社的现代农业信贷业务进行了现场和非现场调查,获取到了相关信息和数据。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目前吉林省现代农业信贷业务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地增加,但金融机构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第二,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认为当前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作用发挥不到位、农业信贷结构不平衡、农村金融创新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第三,针对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信贷投放主体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业务;在信贷投放区域方面,创新推出东部山区绿色农业信贷、中部平原都市农业信贷、西部草原生态农业信贷等区域现代农业信贷业务。最后,为保障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策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围绕业务前中后台,实行贷款投放目标管理、丰富信贷业务产品、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保障措施。

贺治方[8](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动员是动员主体对社会群体思想观念施加影响并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和政治现象,在集体行动过程中,社会动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动员的构成要素包括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动员目标、动员手段、动员载体,这些要素的互相作用决定了社会动员的效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注重动员群众,善于运用群众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政策主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社会动员史,社会动员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依然是国家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效弥补了官僚体制的不足,不仅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共识、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参与的有力办法,也是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风险和社会困境的有效方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社会动员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给社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表现为过度动员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容易成为颠覆国家政权的工具、破坏正常的官僚治理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形成了以“强国家——弱社会”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国家权力无限扩张,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国家对社会的高度控制使得社会动员得以广泛开展,国家进入空前动员的状态,这种动员以政治权力和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以大规模群众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树立榜样为主要激励措施,以报纸广播为主要动员媒介。建国以后高强度的社会动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产生了积极作用,扭转了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现实状况,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维护了国家安全和执政地位,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热情,有效弥补了现代化初期资源不足的缺陷。但由于社会动员过程中过度重视精神的力量和集体利益,使得社会动员忽视了客观规律,破坏了社会民主法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变,社会动员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治理也从传统管制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转变,社会动员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需要。从动员主体来看,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减弱、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减少、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动员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动员主体,动员主体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从动员对象来看,社会结构持续分化、社会流动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公民权利意识也迅速觉醒,使得动员对象从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从动员目标来看,思想政治领域的动员明显减少、社会动员服务于经济发展并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动员目标从国家利益向大众利益转变;从动员手段来看,减少使用群众运动的动员手段,主要通过利益引导、社会传媒、情感激发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社会动员,动员手段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社会动员实现了从传统管制模式向现代治理模式的转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尽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动员与现代治理也格格不入,但不可认为我国不再需要社会动员,也不可认为我国社会动员能力不足。事实上,我国依然拥有着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依然在我国社会动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领导作用,以其强大的组织系统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拥有着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使得国家掌握了主要的动员媒介,我国社会的整体化程度依然较高使得社会动员更容易实施。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动员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党的权威有所下降、基层组织号召能力不强、网络社会动员乱象丛生、社会逆动员现象问题凸显等,这些是当前我国社会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社会动员的现代化,因此,本文最后一章对如何构建现代化社会动员机制进行了思考。第一,要构建以党和政府为主、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动员主体机制。要加强党和政府的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动员。第二,要规范社会动员的手段。坚持适度动员的基本原则,将利益诱导作为主要的动员手段,在法治规则下进行,保障公民独立自由的合法权益。第三,要高度重视网络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具体包括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掌握网络主动权;强化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有效引导网民意见。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得出本研究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研究的拓展空间。

冯志峰[9](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徐晓红[10](2018)在《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研究》文中认为农户兼业经营作为我国现阶段小农户经营的主要形式,体现了农户家庭的理性选择,如何将农户兼业经营纳入现代农业的轨道,既关系到兼业农户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因此,研究兼业农户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及实现农户兼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已成为学术界及政策领域关注的基本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研究:第一,农户兼业经营的形成及规律。首先界定了农户兼业类型,发达国家农户兼业经营的发展情况对我国的启示有:农户兼业经营可能会长期存在;农户兼业经营进程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关系密切。农户兼业经营的一般规律是:农业现代化前期,农户兼业水平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呈同向运动,当农户兼业水平到达峰值后,就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呈现出相反的运动趋势。我国的农户兼业经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期发展阶段、中期平衡发展阶段和后期分化阶段。第二,农户兼业经营的贡献。基于理论分析和定性分析,认为农户兼业经营的内在贡献涵盖了以下五个方面:增加农户整体的收入水平、增加农户的农业投入能力、加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优化农户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外部贡献包括:为非农产业提供劳动力、创造国民收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口红利、推进农村的土地流转和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第三,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演变历程。将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情况按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历程。研究结论表明: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起步晚,发展缓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向中期平衡发展阶段过渡之中。吉林省农户兼业目前并没有对吉林省农业造成实质影响,并且农户兼业可推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不过随着农户兼业水平的深化,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妇女化问题值得研究,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机械现代化将减缓和弥补这种因人力资本流失所带来的影响。第四,影响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因素。采用实地调研的339份农户微观数据,利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研究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显着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农户兼业经营有内部、外部和制度与政策因素。自然资源、个人资本、区位因素、社会资本等因素都会显着影响农户的选择,其中,户主年龄、是否参加农业培训、家庭人口总数、是否拥有小型农机具、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是否有村干部或党员等九个变量对农户选择成为纯农业户具有显着影响。而农户耕种的土地、拥有小型农机具、家庭外出劳动力就业地点和所在村庄交通便利性对农户是否选择成为Ⅰ兼农户具有显着影响。亲朋中从事非农工作的人数、家庭中几代人有外出打工经历和农户耕种的土地对农户选择成为Ⅱ兼农户有显着影响;家庭成员最高学历、家庭外出劳动力就业地点、所在村庄交通便利性等五个变量对农户成为非农业户有显着影响。第五,不同兼业水平下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主要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利用调研得到的吉林省西部402份农户微观数据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吉林省兼业农户的生产效率评价结果有所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来自于技术有效所占比重增加,由35.66%上升为40.23%,说明纯技术有效是造成综合技术效率增加的主要因素。调整后的测算结果显示,纯农业户和Ⅰ兼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主要是由规模效率贡献的;Ⅱ兼农户和非农业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贡献的。最后测算出这四类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排序为纯农业户>Ⅱ兼农户>非农业户>Ⅰ兼农户。综合以上成果,提出推进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政策导向,包括: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培育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改革土地制度鼓励兼业农户离土离农、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非农化和发展农业服务业促进农户兼业水平深化。

二、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 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对辽源市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 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对辽源市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转移就业
        2.1.3 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公共政策效果评价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西藏研究现状
        2.3.4 研究综合评述
第三章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现状
    3.1 拉萨市城乡人口构成与产业分布
        3.1.1 拉萨市城乡人口构成
        3.1.2 拉萨市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
    3.2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情况及特点
        3.2.1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整体情况
        3.2.2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特征
    3.3 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概述
        3.3.1 西藏自治区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主要政策
        3.3.2 拉萨市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主要政策
第四章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4.1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设计
        4.1.1 指标选取
        4.1.2 确定权重
        4.1.3 问卷调查
    4.2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4.2.1 评价指标量化
        4.2.2 模糊综合评价
        4.2.3 综合评价分析
    4.3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4.3.1 政策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3.2 农牧民劳动保障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4.3.3 农牧民转移就业意识有待提高
        4.3.4 产业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五章 提升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实施效果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制定
    5.2 构建农牧民劳动保障服务体系
        5.2.1 制度保障
        5.2.2 市场化组织体系建设
        5.2.3 信息化建设
        5.2.4 就业能力提升体系建设
    5.3 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
        5.3.1 建设第一产业现代化,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5.3.2 发展第二产业乡镇化,促进工业化发展
        5.3.3 推动第三产业规范化,不断开发新产品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农牧民)
附录二 拉萨市农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调查问卷(专家打分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1.2.2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研究
        1.2.3 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1.2.4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劳动力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
        2.1.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1.4 少数民族
    2.2 理论基础
        2.2.1 就业理论
        2.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3 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3章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分析
    3.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2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2 调查对象转移就业情况
        3.2.3 调查对象转移意愿情况
第4章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理论分析
        4.1.1 个人因素
        4.1.2 家庭因素
        4.1.3 制度因素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4.2.1 模型构建
        4.2.2 变量选择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实际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4.3.2 转移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4.4 主要结论
        4.4.1 自身素质偏低
        4.4.2 就业体系不完善
        4.4.3 就业意愿与行为悖离
第5章 加快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5.1 提高女性就业意识,提升女性人力资本
        5.1.1 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5.1.2 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
    5.2 完善女性就业政策,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5.2.1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5.2.2 加强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
    5.3 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增加转移就业机会
        5.3.1 户籍制度改革
        5.3.2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逻辑结构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被征地农民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2.2 相关理论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3.2.1 东部地区
        3.2.2 中部地区
        3.2.3 西部地区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3.3.1 政策因素
        3.3.2 市场因素
        3.3.3 农民自身因素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3.5.1 征地补偿方面
        3.5.2 保障体系方面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3.7 本章小结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3 实证研究结论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3 实证研究结论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假设
        5.2.2 支付矩阵
        5.2.3 纳什均衡分析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5.3.1 模型假设
        5.3.2 支付矩阵
        5.3.3 纳什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调研法
        (二) 实证研究法
        (三) 跨学科研究法
        (四) 归纳演绎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风
        二、新时代家风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的特点与功能
        一、新时代家风的特点
        二、新时代家风的功能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传统优秀家风为源泉
        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五、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
        六、以满足广大家庭的家风建设需要为目标
第二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
    第一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历史依据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
        二、红色革命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
        三、社会主义好人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依据
        二、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依据
        一、家庭的变迁
        二、不同主体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四、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
    第一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一、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
        二、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
        三、实现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与创新当代家风相结合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
        一、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
        二、实现国外家风资源的洋为中用
        三、实现新时代好家风的中为洋用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
        一、契合个人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二、契合家庭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三、契合社会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四、契合国家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
        一、新时代家风在内容表达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二、新时代家风在构建形式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三、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构建新时代家风
第四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
    第一节 立身
        一、知书达礼
        二、审慎自律
        三、尊老爱幼
        四、择贤而友
    第二节 治家
        一、健康生活
        二、勤劳简约
        三、互敬互爱
        四、和顺和睦
    第三节 处世
        一、宽容豁达
        二、与人为善
        三、待人以诚
        四、敬畏自然
    第四节 致用
        一、知行合一
        二、开拓创新
        三、爱岗敬业
        四、服务社会
    第五节 强国
        一、遵纪守法
        二、志存高远
        三、爱党爱国
        四、共建共享
第五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
    第一节 “六位一体”共建家风
        一、家庭成员是新时代家风的建设者
        二、广大家庭是新时代家风的营造者
        三、学校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参与者
        四、社区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协作者
        五、社会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推动者
        六、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引领者
    第二节 “守一望多”承载家风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二、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三、以家风故事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四、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第三节 “春风化雨”宣传家风
        一、传统媒体必不可少
        二、新媒体应充分利用
        三、自媒体可适当使用
    第四节 “态势聚合”形成家风
        一、言传身教法
        二、说服引导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比较鉴别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村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城镇化概念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
    3.2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3.3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土地利用问题突出
    4.2 农民文化程度低,就业范围窄
    4.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4.4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偏离度高
    4.5 资金缺口大,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及启示
    5.1 国外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
    5.2 国内农村城镇化经验借鉴
    5.3 国内外农村城镇化发展对吉林省的启示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6.1 合理利用闲置建设用地
    6.2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业
    6.3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
    6.4 优化产业结构
    6.5 完善资金保障,拓宽资金来源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文献综述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
    2.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2.3 相关理论机制
第三章 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水平测度
    3.1 发展概述
    3.2 数据来源
    3.3 方法选取
    3.4 建设评价
    3.5 整体结论
第四章 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差异及决定因素分析
    4.1 差异分析及案例选取
    4.2 案例研究
    4.3 运用案例进一步分析差异影响因素
第五章 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路径
    5.1 巩固优势补齐短板,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5.2 高度聚焦缩小差异,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协调发展
    5.3 重点关注薄弱环节,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2章 吉林农信现代农业信贷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情况
    2.2 吉林农信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3章 吉林农信现代农业信贷业务的开展策略
    3.1 吉林农信总体情况及农贷业务分析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业务策略
    3.3 区域现代农业信贷业务策略
第4章 吉林农信开展现代农业信贷业务的实施保障
    4.1 推进前台贷款目标管理和信贷产品设计
    4.2 优化中台信贷业务具体操作的组织流程
    4.3 完善后台考核评价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社会动员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集体行动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会动员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社会动员的构成要素
        一、动员主体
        二、动员对象
        三、动员目标
        四、动员手段
        五、动员载体
    第二节 社会动员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功能
        一、经济功能:整合资源配置
        二、政治功能:提升国家能力
        三、社会功能:促进社会整合
        四、文化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第三节 社会动员在国家治理中的运作风险
        一、过度动员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容易成为攻击国家政权的工具
        三、破坏正常的官僚治理体系
第二章 传统管制模式下的社会动员
    第一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形成逻辑
        一、现实需要:现代化建设需要凝聚国家力量
        二、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动员思维的一脉相承
        三、组织基础:国家对社会的高度控制
    第二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主要手段
        一、通过政治权力和行政命令进行社会动员
        二、通过政党权威和政治领袖进行社会动员
        三、通过大规模群众运动来进行社会动员
        四、通过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社会动员
        五、通过典型示范来进行社会动员
    第三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积极作用
        一、巩固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执政地位
        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热情
    第四节 传统管制模式下社会动员的偏差
        一、过度强调精神的力量,忽略了客观规律
        二、过度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
        三、过度强调群众运动,破坏了社会民主法治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的转型
    第一节 动员主体:从一元性向多元性转变
        一、国家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减弱
        二、国家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减少
        三、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动员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动员对象:从同质性社会向异质性社会转变
        一、社会结构持续分化
        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
        三、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第三节 动员目标:从国家利益向大众利益转变
        一、思想政治领域的动员明显减少
        二、社会动员服务于经济发展
        三、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治理日趋明显
        四、社会动员在应对公共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节 动员方式:从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型
        一、通过利益引导来进行社会动员
        二、减少使用群众运动的动员手段
        三、在法治规则下进行动员
        四、依靠现代传媒进行动员
        五、通过情感激发进行动员
第四章 当前我国社会动员能力现状分析
    第一节 社会动员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动员对象的利益获得
        二、动员对象的参与成本
        三、动员对象情感的激发
        四、动员对象的整体化程度
        五、动员主体的权威和信誉
        六、动员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
    第二节 当前中国依然拥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一、动员主体:国家力量依然强大
        二、利益导向: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三、动员媒介: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
        四、动员对象:强调整体化的社会
    第三节 当前中国社会动员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动员主体的权威下降
        二、基层社会动员能力不足
        三、网络社会动员乱象丛生
        四、社会逆动员问题凸显
第五章 构建现代化社会动员机制的路径思考
    第一节 加强社会动员主体能力建设
        一、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权威
        二、提高基层政权的社会动员能力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动员作用
    第二节 规范社会动员手段
        一、坚持适度动员的基本原则
        二、社会动员必须在法治规则下运行
        三、将利益诱导作为社会动员的主要手段
        四、保障公民独立自由的合法权益
    第三节 高度重视网络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及时掌握主导权
        二、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
        三、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社会动员依然在国家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动员进行了嬗变和转型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规范社会动员手段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社会动员过程中的群体心理和行为分析
        (二)基层政权社会动员研究
        (三)网络社会动员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10)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文献评述
    1.3 理论基础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问题、目标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区域选择与数据来源
    1.8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户兼业经营的形成及其规律
    2.1 兼业农户的分类
    2.2 发达国家农户的兼业经营
    2.3 我国农户兼业经营的产生与发展
    2.4 农户兼业经营的一般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户兼业经营的经济贡献分析
    3.1 农户兼业经营的内部经济贡献
    3.2 农户兼业经营的外部经济贡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演变历程
    4.1 1978-1992年农户兼业经营的发展
    4.2 1992-2002年农户兼业经营的发展
    4.3 2002-2012年农户兼业经营的发展
    4.4 2012-2016年农户兼业经营的发展
    4.5 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影响因素
    5.1 农户兼业经营的农业内部影响因素
    5.2 农户兼业经营的非农业领域影响因素
    5.3 农户兼业经营的制度与政策因素
    5.4 农户兼业经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兼业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研究
    6.1 农户兼业经营的农业投入与产出
    6.2 兼业农户粮食生产效率的模型构建
    6.3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及样本描述
    6.4 测算结果及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前景与政策导向
    7.1 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的演化趋势
    7.2 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发展的预期
    7.3 农户兼业经营政策导向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 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对辽源市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拉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胡青. 西藏大学, 2021
  • [2]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影响因素分析[D]. 康景铭. 塔里木大学, 2020(11)
  • [3]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D]. 李佳娟. 苏州大学, 2020(06)
  • [5]吉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D]. 李印作.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6]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水平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D]. 邢文蓓.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7]吉林省农信社现代农业信贷业务开展策略研究[D]. 肖忠辉. 吉林大学, 2019(03)
  • [8]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动员研究[D]. 贺治方.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吉林省农户兼业经营研究[D]. 徐晓红.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着力解决当前就业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辽源市就业形势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