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治疗治疗儿童口腔疾病200例体会

应用心理治疗治疗儿童口腔疾病200例体会

一、200名儿童口腔病治疗中应用心理疗法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雅[1](2021)在《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回顾性分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初诊儿童的病历资料,了解就诊儿童的口腔疾病发病情况,为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制定和临床工作提供数据参考。2.结合五例不同类型的病例,探讨常见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操作要点。方法:1.选取2019年5-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216名儿童的病历资料,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主诉、诊断、患病牙位、程度等信息进行Excel录入整理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2.结合第一章的研究结果,选取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外伤、错畸形这几种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的典型病例进行展示,结合临床操作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对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操作要点和治疗效果的评价进行深入探讨。结果:1.2019年5-12月共收集初诊病例3216例,其中男1707例,女1509例,年龄为1-15岁,中位数为6岁,平均年龄为(6.58±2.25)岁。主要就诊需求分布情况:龋病1414例(44.00%),牙齿发育异常621例(19.31%),预防检查538例(16.73%),牙髓根尖周病437例(13.59%),牙外伤111例(3.45%),错畸形69例(2.15%),其他26例(0.81%)。在3-5岁年龄段,因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就诊的患者占该年龄段就诊总人数的76.60%(802/1047)。乳牙龋病和牙髓根尖周病从就诊年龄分布上来看高峰期均位于4-6岁。2.通过短期随访,五例病例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1.龋病是儿童口腔门诊工作的主要内容,且整体呈现低龄化的特征,需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龋的防治工作。2.儿童口腔科是按年龄划分的综合性科室,儿童口腔疾病复杂多样,涉及到口内、口外、修复、正畸各个领域以及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各个时期,儿童口腔医生应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结合临床指南规范化诊治。

于庆洋[2](2021)在《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提出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小儿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以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为核心症状表现,同时常伴随一种或多种共患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危害性和由此造成的防治压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是未知,既往的研究多围绕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信号通路展开。随着脑肠轴理论的提出和不断丰富,以及肠道微生物被证实在越来越多尤其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脑肠轴在AD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脑肠肽的调节作用,对拓展ADHD的机制研究领域以及临床治疗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由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构成。通过临床研究对静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再评价,评估ADHD的胃肠功能问题,验证静宁颗粒对ADHD伴随的胃肠道症状以及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和肠道微生物的改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脑肠肽和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在AD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验证ADHD的胃肠症状与其核心症状相关,脑肠肽除参与胃肠功能改变以外可能和肠道微生物共同作用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的功能并引起ADHD发病的假设。方法: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6~14岁ADHD患儿30例,予静宁颗粒口服治疗8周,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SNAP-Ⅳ量表、数字划消测试以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评价静宁颗粒对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采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评价ADHD患儿的胃肠功能以及静宁颗粒的改善作用;分别检测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的粪便标本了解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将50只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静高组、静中组、静低组)和托莫西汀组(ATX组),10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分别予对应药物及去离子水灌胃6周,每日1次。6周后进行旷场实验,处死。计算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前额叶GAS、MTL及其相应受体水平,以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临床研究: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8周后SNAP-Ⅳ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及数字划消测试、中医证候总积分评分均显着下降(P<0.01);中医证候各项次证积分中面色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均改善明显(P<0.01);静宁颗粒在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疾病总有效率为80.0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33%;静宁颗粒可以显着改善ADHD患儿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分(P<0.01),对血清GAS、MTL、Ghrelin、VIP和SP水平均有显着的调节作用(P<0.01);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差异,两组在属水平上的优势物种均以Blautia(布劳特氏菌)、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粪杆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霍氏真杆菌)、Subdoligranulum(罕见小球菌属)和Bacteroides(拟杆菌属)为优势属种;两组在OTU水平上的Sobs丰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nnon多样性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差异性检验显示Bacteroides(拟杆菌属)在属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异较大的菌属还包括Clostridiuminnocuumgroup(无害梭菌属)、NorankfnorankoClostridiaUCG-014(未排位梭菌属UCG-014)和Abiotrophia(贫养菌属)。实验研究:各组大鼠(除空白组)在0周和6周时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运动总路程、中心区域运动时间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总静止时间和边缘区域运动时间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和ATX组较模型组在运动总路程、中心区域运动时间上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在总静止时间和边缘区域运动时间上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胃内容物残留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静高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静中组和ATX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静高组、静中组和ATX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静中组低于A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低组显着低于ATX组和静高组(P<0.01)。模型组在血清MTL、GAS、Ghrelin、VIP和SP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ATX组均能有效改善这种差异(P<0.01或P<0.05),静宁颗粒低剂量组仅对MTL、Ghrelin、VIP有改善作用(P<0.05)。模型组在前额叶皮质的GAS、MTL水平上和空白组存在显着差异(P<0.01),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ATX组均能显着升高前额叶皮质GAS、MTL水平(P<0.01)。模型组前额叶皮质的GAS受体(CCKBR)和MTL受体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显着偏低(P<0.01),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ATX组的CCKBR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各治疗组MTL受体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结果显示,群落Bar图中各组大鼠在优势菌属种类上基本一致,但在相对丰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Blautia(布劳特氏菌属)、Allobaculum、norankf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菌属)、UCG-005(瘤胃菌科UCG005菌属);Heatmap图显示各组在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NonrankfEggerthellaceae(未定级伊格尔兹氏菌科菌属)、Turicibacter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静中组、静低组和ATX组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相似,静高组与空白组在群落组成上更为相似。属水平的组间差异显着检验显示Blautia(布劳特氏菌属)、Allobaculum、Norankf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 fLachnospir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菌属)、Romboutsia(罗姆布茨菌属)、Faecalibaculum(粪杆菌属)、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Dubosiella(杜氏杆菌属)、Parabacetroides(副杆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菌属)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在门水平对差异性菌门进行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最终结果显示Bacteroidota(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和 Desulfobacterota(脱硫杆菌门)为目标菌门,以Bacteroidota(拟杆菌门)的差异最为显着(P<0.001)。结论:1.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核心症状,显着改善SNAP-Ⅳ、数字划消测试、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以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等量表评分。2.ADHD患儿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GAS、MTL、Ghrelin、VIP和SP等脑肠肽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且静宁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其胃肠症状,减少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积分,调节血清GAS、MTL、Ghlin、VIP和SP水平。3.ADHD患儿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存在差异,尤以Bacteroides(拟杆菌属)差异显着,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ADHD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静宁颗粒对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4.静宁颗粒可以显着改善SHR大鼠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样行为学表现,减少其过度的旷场活动。5.SHR大鼠较空白组大鼠存在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以及血清和前额叶皮质GAS、MTL等脑肠肽及相关受体水平的差异,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差异,脑肠肽及其受体可能通过脑肠轴在ADH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6.各组大鼠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上存在显着差异,静宁颗粒和ATX对SHR大鼠的肠道微生物具有调节作用,脑肠肽可能和以Bacteroides(拟杆菌)为主的其他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通过脑肠轴途径改变大脑功能状态,引起ADHD发病。

田宋青梦[3](2020)在《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学龄前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儿童口腔疾病高发趋势下伴随产生的儿童牙科焦虑症呈逐年增长趋势,患儿因对疼痛的恐惧会产生明显紧张情绪,甚至出现抵抗治疗的行为,这将进一步降低早期就诊率,最终延误诊治进程和治疗质量。严重的牙科焦虑症会造成不良的外延效应,导致患儿颌面发育不足、颌骨发育异常和牙源性口腔疾病,将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缓解儿童在接受口腔治疗中的焦虑情绪已成为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针对儿童牙科焦虑症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指南,临床上大多在分散注意力、监护人教育、物理束缚、药物镇静等必要手段下进行治疗操作,较少关心患儿的心理状况和认知功能,临床上采取的干预措施可以协助完成当下口腔治疗,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患儿对口腔医生和口腔诊疗的畏惧心理,甚至强制的手段会加强患儿的焦虑程度,进而影响后续的治疗进程。本研究以患有牙科焦虑症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经过病例观察、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工作初步分析得出样本特征,发现儿童牙科焦虑与儿童的心理认知存在较高相关性,便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支撑,设计认知行为疗法服务方案,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基础上介入并评估服务效果,通过验证认知行为疗法的有效性,以期在医学疗法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辅助性的介入方法,为儿童牙科焦虑寻找一个出口,共同推动儿童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研究结果发现:(1)学龄前儿童在口腔疾病就诊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牙科焦虑症,结果提示认知行为疗法介入人群主要为轻中度牙科焦虑症儿童,应于初期提前干预治疗以有效预防焦虑症的发生发展。(2)儿童的认知水平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说明认知水平越低其焦虑恐惧情绪越明显,提示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可能对减轻牙科焦虑具有一定作用。(3)通过方案介入与评估,认知行为疗法在减轻儿童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行为具有有效性,干预组效果显着优越于对照组。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方案因操作性强且儿童可接受度较高,因此具有一定推广性。

郑文洁[4](2019)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强调“支持对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国家鼓励组织和个人捐献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诊疗方法和技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医药献方具有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特色,开展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整理挖掘运用名老中医的经验,也是贯彻中医药法的举措。笔者通过走访本校图书馆,利用校图书馆检索系统和读秀系统检索,对馆藏献方专着及中医期刊内广东省献方进行收集整理研究。目的:重整医学家底,填补当代医学史里献方运动广东板块的空缺,完善岭南医学史。同时对医学宝库进行挖掘,为现今临床运用提供借鉴与参考。献方运动中不少名老中医首次将秘方验方公开,对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的追本溯源也有一定帮助。方法:综合利用文献普查法、数据库检索法、历史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九本广东省中医药献方与八种中医药杂志所载广东省献方进行综合研究,形成以下成果。成果:1.发现了九本献方专着:《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广东省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展览会·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工作展览会资料汇编·常用草药验方集解》《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和八种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献方。2.整理了九本献方专着献方3254首,八种中医期刊中广东省献方7首。3.辑录体例6万余字(61957)。4.绘制献方统计图61幅,统计表70张。5.完成了九本献方专着的分类统计,其中内科分为11大类,包含疾病113种。内科献方总数1510方,所包含传染病514方,消化系统疾病348方,泌尿系统疾病200方,呼吸系统疾病143方,肢体经络病72方,其他内科疾病68方,神经系统疾病64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38方,血液系统疾病24方,循环系统疾病22方,泌尿男性疾病17方。外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34种。外科献方总数453方,所包含外科感染212方,其他外科疾病151方,腹外疝31方,肛门直肠疾病27方,肿瘤21方,泌尿男性疾病9方,骨关节结核2方。妇产科分为7大类,包含疾病29种。妇产科献方总数317方,月经病96方,产后病77方,妇科杂病76方,妊娠病31方,带下病18方,前阴病10方,乳汁喂养类9方。儿科分为16大类,包含疾病39种。儿科献方总数292方,所包含消化系统疾病88方,传染病62方,神经系统疾病44方,皮肤病26方,发热24方,咽喉口腔病方12方,新生儿病9方,呼吸系统疾病6方,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4方,泌尿系统疾病4方,其他儿科疾病3方,腹外疝3方,耳疾2方,眼疾2方,鼻病1方。骨伤科分为6大类,包含疾病8种。骨伤科献方总数189方,所包含跌打伤96方,骨折38方,枪弹伤23方,外伤20方,刀伤10方,内伤2方。皮肤科分为8大类,包含疾病21种。皮肤科献方总数134方,所包含细菌性皮肤病40方,真菌性皮肤病36方,皮炎31方,其他皮肤病8方,荨麻疹类皮肤病7方,动物性皮肤病5方,病毒性皮肤病4方,性病3方。五官科分为4大类,包含疾病25种。五官科献方总数359方,所包含咽喉口腔病182方,眼疾95方,鼻病47方,耳疾35方。6.发现献方十则以上23人,共献方526方,占比16.16%。献方最多前十位者为关济民106、何中和34、赵思竞33、邬碧泉32、赵裕才30、邓鹤芝27、李庭芬25、覃振安20、赵芳伯20、陶葆荪18。十人献方达345方,占比10.6%。7.总结出献方人两大特点:(1)不乏着名医家、生草药家以单人献方为主(2)单位献方(不记名,以单位名义献方)其次,联合献方(多人献方或多单位献方联合)最少。8.发现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9.中医献方运动产生的背景与领导人的号召,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不足有关。10.统计发现传染病献方占比15.8%,是所有病种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痢疾、肺结核、麻疹最多。痢疾献方129则,占所有献方的3.96%。结论:献方以传染病方最多,原因有三:首先建国初期卫生条件差,医药资源分布不均;其次岭南地区向来因独特的气候环境温病疫症横生。献方人以临床名家为多,其中有41位广东省名老中医献方共计355则,关济民献方最多,达106方,涉及24个病种。广东省献方具有疗效好,善用岭南草药等特点。

阮红明(Nguyen Hong Minh)[5](2018)在《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经验方熄风涤痰汤治疗小儿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来观察临床疗效,进一步证实其科学性、实用性与临床可推广性。方法:以中医辨证属风痰扰动证的抽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2例,采用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熄风涤痰汤组与菖麻熄风片组,熄风涤痰汤组50例及菖麻熄风片组52例。熄风涤痰汤组采用熄风涤痰汤加减;菖麻熄风片组给予菖麻熄风片。连续服药,8周为1个疗程。治疗1疗程后,有效病例按原方案继续治疗4周。无效病例,转入其他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总分进行比较,治疗后YGTSS评分总分明显小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熄风涤痰汤与菖麻熄风片对YGTSS评分总分明显改善,且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YGTSS量表运动性抽动评分比治疗前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熄风涤痰汤与菖麻熄风片对改善运动性抽动症状疗效显着,且两组疗效相当。治疗前后两组YGTSS量表发声性抽动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熄风涤痰汤及菖麻熄风片治疗患儿者发声性抽动症状明显改善。但两组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YGTSS量表损害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熄风涤痰汤及菖麻熄风片治疗患儿抽动症状对生活影响均有明显减小,且疗效相当,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治疗前后两组主症积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熄风涤痰汤及菖麻熄风片治疗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中医主症均有明显的好转,且两组疗效相当。治疗前后两组次症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间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熄风涤痰汤组在改善次症积分方面比菖麻熄风片组好。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0.05)。熄风涤痰汤在改善证候总积分方面比菖麻熄风片好。治疗后4周熄风涤痰汤组的YGTSS量表运动性评分明显小于菖麻熄风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运动性抽动症状熄风涤痰汤起效比菖麻熄风片快。治疗后总疗效:熄风涤痰汤组临床控制17例、显效12例、总愈显率为59.2%,菖麻熄风片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15例、总愈显率为55.1%。治疗后中医证候临床疗效:熄风涤痰汤组临床控制13例、显效28例、总愈显率为83.7%,菖麻熄风片组临床控制11例、显效19例、总愈显率为61.2%。熄风涤痰汤组愈显率明显高于菖麻熄风片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熄风涤痰汤与菖麻熄风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疗效好,对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均有较好的疗效;②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熄风涤痰汤优于菖麻熄风片,在缓解运动性抽动症状方面熄风涤痰汤也比菖麻熄风片疗效好。

刘锐,任运辉,尹雪莲,王雪峰,邱瑛琳[6](2017)在《两种方法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及最小成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用卫生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对全程心理干预法和局麻药物法在儿童牙体缺损后嵌体修复治疗中,预防牙科畏惧症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下颌第一磨牙牙体缺损需要嵌体修复的患儿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女56例,男64例。第一组(心理干预):医护六手操作,巡回护士在患儿治疗的全程实施心理干预;第二组(局部麻醉):医护六手操作,医生在治疗前为患儿进行缺损牙体的局部麻醉;第三组(常规六手):医护六手操作,不做针对DF(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干预。3组均接受缺损牙体的嵌体修复治疗。比较各组的DF发生情况并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3组间发生DF的差异显着(χ2=12.950,P=0.002),但第一组和第二组间差异不显着(χ2=0.949,P=0.330)。3组的人均成本投入分别为1573.46元、1630.48元、1712.03元,以第一组最低。结论:在儿童牙病治疗中全程心理干预法预防牙科畏惧症比局部麻醉法更经济。

刘毅玮[7](2006)在《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以1902年和1904“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确立心理学为通习科始,止于1917年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产生。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以在师范教育领域中的发展为最大特色。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经历了创建、发展、形成学科教育体系、停滞四个阶段。1917年到1920年属于创建阶段;1921年到1930年为发展阶段;1931年到1937年形成学科教育体系阶段;1938年到1949年为停滞阶段。中国心理学科沿着师范学校公共课、教育系科专业课和心理系科专业课三条路径得到发展,以心理学系科为主线。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是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是在西学东渐的推动下,在西方近代学科发展冲击下,在中国对经世之学的渴求和不断引进的过程中移植而来的。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及教育的现代化需求为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土壤与空间。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传播,为中国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心理学科的思想、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法,留学生成为中国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人力资源。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经历了从依存学科到独立学科,从公共课到专业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从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到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的发展历程。无论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心理学系科建设、无论课程设置还是实验设备配置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教育家、心理学家积极参与心理学科性质的讨论和心理学科中国化的建设,并把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实践特别是教育实践中,推进了中国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发展。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发展历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心理学科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领域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最为广阔的领域,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发展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特色;积极扩大心理学科的影响是推进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未来是建立中国化的心理学体系;心理学科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建构多层次的心理学科教育模式。

李刚[8](2004)在《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对世界部分国家、全国和全军口腔卫生服务资源及其利用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对全国不同地区居民和军队人员口腔健康水平、口腔卫生服务的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统计学方法在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人力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采用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期刊论文、网站获取和调查世界部分国家的口腔卫生服务现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修改美国海军牙科标准分类法和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全国进行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对全军进行军队人员口腔健康捷径调查,以及对全国和全军进行口腔卫生资源状况通信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全国居民与全军人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特尔斐法设计“牙科人力指数”和“口腔医疗时间需要指数”,引入TOPSIS法、主成份分析法、岭回归法、新兴的支持向量机和组合评价法对世界部分国家口腔卫生人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采用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方法对全国和全军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全国口腔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预测。 结果 全国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共调查6个样本县/区587户1558人,其中发达地区193户501人、中等地区194户494人、发展中地区200户563人。全军口腔健康捷径调查共调查总人数为1269人,其中陆军419人、海军437人、空军413人。建立了世界部分国家口腔卫生资源和口腔健康状况、全国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和全军口腔健康调查、全国和全军口腔卫生服务资源现况数据厍。全国家庭成员患龋率为52.05%,龋齿均数为1.76,牙龈炎患病率为16.05%,牙结石检出率为39.35%,早期牙周病患病率为4.43%,晚期牙周病患病率为1.73%,2002年曾经到口腔医疗机构就诊过的人员占35.88%。全军现役人员患龋率为26.71%,龋齿均数为0.49,牙龈炎患病率为21.12%,牙结石检出率为44.05%,早期牙周病患病率为2.75%,晚期牙周病患病率为0.39%,第三磨牙阻生率为27.02%,入伍后曾到口腔科看过口腔病的人员占25.7%,共有48.62%人需要按期后送口腔医疗,有45.63%人需要及早后送口腔医疗,有2.13%人需要紧急后送口腔医疗,有28.61%人不需要任何后送口腔医疗。分析了影响全国家庭和全军人员口腔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牙科人力指数”,设

曹作宏,刘晓天[9](2000)在《200名儿童口腔病治疗中应用心理疗法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尹英敏[10](2012)在《调脾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运用运脾和胃法原理自拟调脾方,并观察其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另外对其组方特点及方药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评价调脾方对于厌食症患儿临床疗效及证候改善情况,为厌食症患儿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药物,并为下一步院内制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1.选择符合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调脾方)和对照组30例(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治疗期限为4周。2.记录患儿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判定病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1、从临床疗效方面来比较: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2、从中医症候征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两组疗效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均能改善厌食患儿的食欲食量及相关症状,但治疗组在改善厌食患儿食欲、食量、体质量、面色、性情、大便不调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形体、头发、啮齿、指纹方面两组均较疗前有改善,但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4、临床疗效结果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年龄大小无明显关系。结论:调脾方和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均有效,但是调脾方效果更加显着。由此可见调脾方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剂,具有显着的增加食量食欲,改善症状的作用,治疗效果优于中成药治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而且副作用少,费用低廉,同时亦证实了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上的作用,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二、200名儿童口腔病治疗中应用心理疗法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名儿童口腔病治疗中应用心理疗法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
    第一部分 乳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病例一 严重低龄儿童龋序列治疗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年轻恒牙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治疗
        病例二 左下后牙深龋行部分活髓切断术+超瓷嵌体修复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病例三 右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行牙髓血运重建术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牙外伤的临床治疗
        病例 四左上前牙简单冠折合并右上前牙复杂冠折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
        病例五 活动矫治器矫正乳牙列期前牙反(牙合)一例
        讨论
        体会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激光在儿童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ADHD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2 中医药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3 中医药关于ADHD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共患病
        3 诊断
        4 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与实验研究
    (一) 临床研究: 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二) 实验研究: 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胃肠功能、肠道菌群及GAS、MTL受体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录2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査量表(SNAP-IV)
附录4 Conners父母用问卷
附录5 数字划消测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学龄前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认知行为疗法
3 学龄前儿童牙科焦虑与认知功能相关性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法
    3.4 调查结果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4 CDA认知行为疗法方案
5 认知行为疗法的介入过程
    5.1 接案工作
    5.2 需求评估
    5.3 服务目标与计划
    5.4 介入过程
    5.5 结案工作
6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局限与反思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
    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4)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当代献方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1 研究现状
        1.1.1 岭南地区单方、验方研究
        1.1.2 献方运动及献方研究
        1.1.3 民族医学的验方、单方、秘方研究
        1.1.4 名医经验方收集整理
        1.1.5 验方、单方、秘方的应用价值与现阶段问题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献方收集与整理
    2.1 研究方法
    2.2 献方收集
        2.2.1 广东省中医献方专辑
        2.2.2 中医期刊所载广东省中医献方收集
    2.3 献方整理
        2.3.1 献方纳入标准
        2.3.2 献方排除标准
        2.3.3 数据校订校勘
第三章 献方体例
    3.1 《中医药验方汇编上编》编撰体例
    3.2 《中医药验方汇编下编》编撰体例
    3.3 《广东省中医验方选集》编撰体例
    3.4 《广东省各县市中医验方交流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3.5 《广州市中医验方选第一集》编撰体例
    3.6 《中医验方汇集(五九年第一辑)》编撰体例
    3.7 《中医验方汇编(第一集)》编撰体例
    3.8 《常用草药验方集解》编撰体例
    3.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编撰体例
第四章 献方统计
    4.1 九种献方专辑统计
        4.1.1 《上编》统计
        4.1.2 《下编》统计
        4.1.3 《广东省献方集》统计
        4.1.4 《各县市献方集》统计
        4.1.5 《广州市献方集》统计
        4.1.6 《兴宁县献方集》统计
        4.1.7 《高要县献方集》统计
        4.1.8 《荔湾区献方集》统计
        4.1.9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特辑》统计
    4.2 九种献方分类统计
        4.2.1 内科
        4.2.2 外科
        4.2.3 妇产科
        4.2.4 儿科
        4.2.5 骨伤科
        4.2.6 皮肤科
        4.2.7 五官科
    4.3 九本着述献方人统计
        4.3.1 献方人特点
        4.3.2 献方人介绍(献方数最多前十位)
        关济民
        何中和
        赵思兢
        邬碧泉
        赵裕才
        邓鹤芝
        李庭芬
        赵芳伯
        覃振安
        陶葆荪
第五章 中医献方专题讨论
    5.1 献方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5.1.1 献方运动的产生
        5.1.2 广东省献方运动启动与发展
        5.1.3 广东省献方在全国献方运动中的地位
        5.1.4 为什么要献方
        5.1.5 存在问题
    5.2 传染病献方数量居首
    5.3 广州中医学院教职工献方质量较高
        5.3.1 名医所献,疗效当佳
        5.3.2 经验传承,实属宝贵
        5.3.3 用方心得,佐证佳效
        5.3.4 疫病献方,应时之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病名沿革
        1.1 西医病名
        1.2 中医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西医观点
        2.2 中医观点
    3 治疗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
        1.3 治疗方案
        1.4 观察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指标
        1.7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小儿“少阳之体”与TD发病的关系
        1.1 “少阳之体”的理论来源
        1.2 “少阳之体”的含义
        1.3 “少阳之体”的病例特点
        1.4 “少阳之体”与TD发病
    2 小儿抽动障碍的病位
        2.1 西医认为病位在脑,表现在肌肉
        2.2 中医认为病位在脏腑
    3 从风痰辨治抽动障碍
        3.1 TD症状与风痰致病特征相符
        3.2 熄风涤痰汤为主治疗
    4 菖麻熄风片药品分析
        4.1 药物组成分析
        4.2 菖麻熄风片疗效及安全性相关研究
    5 熄风涤痰汤和菖麻熄风片的异同
        5.1 共同点
        5.2 差异点
    6 结果讨论
        6.1 一般资料
        6.2 疗效分析
        6.3 基础治疗的辅助性
        6.4 脱落病例
    7 结论
    8 问题与展望
        8.1 本研究不足之处
        8.2 展望
    9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个人简历

(6)两种方法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及最小成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患儿:
        1.1.2 医务人员:
        1.1.3 分组:
    1.2 方法
        1.2.1 牙体预备:
        1.2.2 嵌体制作:
        1.2.3 粘接:
        1.2.4 心理干预方法:
        1.2.5 局部麻醉:
    1.3 观察指标
        1.3.1 DF评价:
        1.3.2 治疗时间:
        1.3.3 疼痛例数:
        1.3.4 6个月嵌体边缘损坏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3组患儿发生DF情况:
    2.2 3组患儿各项指标变化:
    2.3 3组患儿人均费用的最小成本分析
        2.3.1 治疗的直接成本:
        2.3.2 治疗的间接成本:
        2.3.3 预防DF的药品投入:
        2.3.4 预防DF的人力投入:
        2.3.5 补救的直接成本:
        2.3.6
3 讨论

(7)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提出
    2. 概念界定
    3. 选题意义
    4. 研究现状与分析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章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1.1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动因
        1.1.1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和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1.2 “教育救国”与“开民智”
    1.2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动因
        1.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思想基础
        1.2.2 中国古代心理学科思想的发轫
        1.2.3 西学东渐与现代学科的产生
    1.3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教育动因
        1.3.1 新教育制度确立与师范教育勃兴
        1.3.2 教师素质的要求与师范课程的设置
第2章 西方心理学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建立
    2.1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萌芽
        2.1.1 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传入
        2.1.2 西方心理学的近代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的萌芽
        2.1.3 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萌芽的演进
    2.2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
        2.2.1 西方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历程
        2.2.2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
        2.2.3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产生
        2.2.4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心理学科的发展
        2.2.5 中国近代心理学科发展的特点
第3章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3.1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动因
        3.1.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各种教育思潮的涌动
        3.1.2 “国民性培养”与“心理建设”
    3.2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与发展的教育动因
        3.2.1 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影响
        3.2.2 “实验教育学”与教育科学化推进
        3.2.3 新教师的需求与师范教育的发展
    3.3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人力资源
        3.3.1 留学生的群体特征
        3.3.2 留学生的躬身实践
第4章 西方科学心理学的现代传入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建立
    4.1 西方科学心理学思想的传入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创建
        4.1.1 杜威、麦柯尔与西方心理学的现代传入
        4.1.2 蔡元培、陈大齐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创建
    4.2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传播与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
        4.2.1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传播
        4.2.2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
    4.3 中国现代心理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
        4.3.1 心理学科课程设置的发展与完善
        4.3.2 心理学科的教师与学生
        4.3.3 心理学科的图书资料与实验设备
        4.3.4 心理学科的教材与教学方法
第5章 心理学科性质的论战与心理学科中国化历程的探索
    5.1 心理学科性质的论战
        5.1.1 心理学科科学性与独立性的讨论
        5.1.2 心理学科社会性与应用性的讨论
        5.1.3 心理学科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讨论
    5.2 心理学科中国化历程的探索
        5.2.1 心理学科中国化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5.2.2 心理学科中国化的实践探索
        5.2.3 心理学科中国化特点分析
第6章 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6.1 艾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6.1.1 教育心理思想
        6.1.2 教育实践
    6.2 廖世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6.2.1 中学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6.2.2 师范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6.3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6.3.1 教育心理思想
        6.3.2 儿童教育实践
结语
    1. 中国心理学科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动力
    2. 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伴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教育领域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最为广阔的领域, 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发展是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特色
    3. 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必须坚持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
    4. 积极扩大心理学科的影响是推进中国心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
    5. 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未来是建立中国化的心理学体系
    6. 遵循心理学科发展规律,建构多层次的心理学科教育模式
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8)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研究背景和存在问题
    1.2.研究内容和目的
    1.3.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调查设计与调查方法
    2.1.世界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调查
    2.2.全国家庭口腔健康询问调查
    2.3.全国口腔卫生资源和服务现况调查
    2.4.全军口腔健康捷径调查
    2.5.全军口腔卫生资源和服务现况调查
3.调查结果
    3.1.世界口腔卫生服务现况的调查结果
    3.2.全国家庭口腔健康询问的调查结果
    3.3.全国口腔卫生资源和服务现况的调查结果
    3.4.全军口腔健康捷径调查的调查结果
    3.5.全军口腔卫生资源和服务现况的调查结果
4.口腔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1.logistic回归模型
    4.2.家庭成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3.影响军队人员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5.指数的设计和应用
    5.1.牙科人力指数的设计和应用
    5.2.口腔健康综合评价指数设计和应用
    5.3.牙科服务价格指数基期水平设计
6.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评估、预测和配置
    6.1.全国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现况的评估
    6.2.全国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预测
        6.2.1.缺失值存在时的参数估计与缺失值估计
        6.2.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预测结果
        6.2.3.时间序列ARIMA模型和预测结果
    6.3.全军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
        6.3.1.健康需要法估计全军人力资源需要量
        6.3.2.团级战斗单元平时口腔卫生人力配置设计
        6.3.3.师级战斗单元平时口腔卫生人力配置设计
        6.3.4.渡海登陆作战部队战前准备阶段的口腔卫生保障预案
        6.3.5.全军口腔卫生人力和口腔卫生服务阶梯配置
7.口腔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7.1.口腔卫生人力现况综合评价
        7.1.1.世界口腔卫生人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和数据特点
        7.1.2.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7.1.3.主成份分析法
        7.1.4.岭回归法
        7.1.5.支持向量主成份分析法
        7.1.6.组合评价法
        7.1.7.五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等级相关分析
        7.1.8.五种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结果的应用特点
    7.2.口腔卫生服务效益综合评价
        7.2.1.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方法
        7.2.2.全国各类口腔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评价
        7.2.3.全军各类口腔医疗机构的经济和军事效益综合评价
8.决策建议
    8.1.我国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医疗服务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持
    8.2.我国个体牙科诊所口腔医疗服务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持
    8.3.全国2000-2050年口腔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建议案)
    8.4.全军2000-2050年口腔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建议案)
9.总结
    9.1.研究特色
    9.2.项目经验和教训
    9.3.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0.文献综述
    10.1.外国和我国口腔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10.2.外军和我军口腔卫生服务研究进展
    10.3.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和卫生人力资源预测研究进展
11.附录 现场调查表格
12.致谢

(10)调脾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古代文献对小儿厌食症的研究
        1 小儿厌食症的病名溯源
        2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研究
        3 小儿厌食症的病机研究
        4 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5 小儿厌食症的调护
    (二) 后世医家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和发展
        1 病因病机
        2 中医治疗
        3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
        4 小儿厌食症的调护
    (三)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1 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原因
        2 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制
        3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四) 中西医结合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分析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导师经验总结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200名儿童口腔病治疗中应用心理疗法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口腔门诊初诊需求分析及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D]. 王文雅.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于庆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认知行为疗法对减轻学龄前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有效性研究[D]. 田宋青梦.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4]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广东省中医献方普查研究[D]. 郑文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熄风涤痰汤治疗儿童抽动障碍风痰扰动证的临床观察[D]. 阮红明(Nguyen Hong Minh).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6]两种方法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及最小成本分析[J]. 刘锐,任运辉,尹雪莲,王雪峰,邱瑛琳. 河北医学, 2017(09)
  • [7]西方心理学的传入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D]. 刘毅玮. 河北大学, 2006(09)
  • [8]口腔卫生服务现况评价与口腔卫生人力预测研究[D]. 李刚. 四川大学, 2004(11)
  • [9]200名儿童口腔病治疗中应用心理疗法的体会[J]. 曹作宏,刘晓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06)
  • [10]调脾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 尹英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应用心理治疗治疗儿童口腔疾病200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