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操作系统平台下异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探讨

异构操作系统平台下异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探讨

一、异种操作系统平台下异种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贾金锁[1](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韦炜[2](2009)在《异种通信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远程教学中,师生间的远程交流与互动是其重要环节和基本特征,也是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而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充分分析国内外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适应中国远程教学的需求和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应中国省(地)级广播电视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本形式,并对其中的远程交互实现方式(电话呼叫、短信互动、E-mail及在线答疑)进行了研究。针对以往远程教育教学交流环节中,学习支持服务分散、技术手段落后、方式单一的不足,展开以下研究。1、对远程通信数据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确定采集方式;2、建立远程通信信息数据的数据库:设计构建基于定制和普通两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对定制的通信模式(短信、E-mail、QQ)的数据信息采集;对一般通信模式的数据采集,并为采集的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3、建立远程通信数据服务子系统:电话呼叫系统、短信互动系统、E-mail交流系统、QQ(MSN)在线答疑系统;4、完成对远程通信数据信息的整合处理;相关通信数据信息的自动应答;通信数据信息的自动分类处理;5、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通信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研制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平台。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为远程教育中的各种交互方式提供的一个统一的平台。该系统现已于2008年9月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挂网试用。初步运行结果表明: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电话、短信、QQ(MSN)交流或E-mail方式,向系统查询有关学习信息;经过授权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系统坐席终端处理和回复各种远程呼叫。

薛杨[3](2008)在《指纹门禁控制集成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指纹门禁系统是将计算机控制技术、指纹识别技术、智能卡技术和电子门锁技术有机结合的新科技产物,随着各行各业对进出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指纹门禁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论文围绕着指纹门禁控制集成平台开发,系统研究了指纹门禁控制集成平台开发的若干关键技术,提出了指纹门禁系统结构与调控优化策略和算法,实现了基于桥接器的异种组件模型映射和基于契约化设计的接口语义层信息拓展,设计了基于XML和JMS的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组件模块。本文提出的技术和方法,在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得到实际应用。第一章,概述了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的组成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指纹门禁系统调控及相关领域的调度算法,介绍了组件模型、组件接口扩展及异种组件互操作技术研究现状,综述了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相关技术,并给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总体结构框架。第二章,设计了指纹门禁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指纹门禁控制系统调控优化原理,建立了门单元-控制单元信息模型,给出了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目标和调控优化策略,提出了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算法,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第三章,分析了异种组件模型调用与映射的语法层、语义层和协议层,研究了异种组件模型语法层的映射方法,实现了基于桥接器异种组件模型的互操作,提出了接口语义层信息的扩展方法,建立了语义层接口扩展信息模型图,实现了基于契约化设计的接口语义层信息扩展。第四章,研究了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异构数据传递的需求,给出了组件驱动的设计约束和组件接口的语义描述,建立了基于XML和JMS实现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系统模型,分析了系统模型的体系结构、功能描述和驱动过程,并具体实现了体系模型的组件设计。第五章,结合系统实际应用需求,开发了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平台,给出了系统平台总体框架和组件模块设计,介绍了系统平台主要模块的界面功能,实现了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组件接口扩展、异种组件调用与映射和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第六章,总结本文的研究工作,并对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展望。

杨国军[4](2006)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备受重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办公人员智力劳动的自动化、电子化、专业化,最大程度地减轻劳动强度,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同时,办公自动化中各种数据源的应用和异种数据库之间数据共享、数据交换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企业的工作实际,介绍了在Windows NT/2000网络环境下,以Lotus Domino为开发运行平台,对企业基于Web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设计开发作了系统阐述,对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工作流技术和关键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重点讨论了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框架设计和在Domino上实现基于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异种数据源之间数据交换的问题,提出了支持关系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的数据对象模型和异种数据源集成的设想。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分析,充分利用群件技术、WWW技术、工作流技术构建了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将极大提高企业的日常办公与决策效率、提高企业反应速度、决策能力、加强管理过程的规范性。

马永恒[5](2005)在《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在港航信息资源库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各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各应用系统建设和实施的阶段性、技术性以及其它经济和人为因素影响,企事业单位在不同时期配置的数据库系统可能会不一样,大都同时存在多个异构的数据库平台,在每个数据库平台上都运行着相关的一套或多套应用。数据库系统的异构性直接导致了企业内各应用系统彼此孤立,信息不能共享,使各个应用系统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信息孤岛会造成以下的一些问题:数据冗余、重复输入、数据不一致、信息孤立。因此,异构数据库的集成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亟待解决的课题。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三网一库”的建设,“三网一库”具体指政府机构内部局域网(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公众信息互联网(外网)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多年来,各级政府机构逐渐应用了大量的基于各种异构数据库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也逐渐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也互相孤立。很自然地,整合、集成这些异构的数据源便成了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目前承担的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中对遗留系统异构数据库集成的实际需要,本文主要对四种异构的关系型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7.0,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Microsoft Foxpro 2.5, Sybase SQL Anywhere 6.0)的集成有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异构数据库集成的相关技术;异构数据库集成架构的设计;全局数据库模式(Schema)的设计;异构数据库集的实现等。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点: 1.对异构数据库集成的关键技术和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综合运用数据库集成的有关技术,针对科研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可行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架构。 3.在上述异构数据库集成架构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了异构数据库集成的全局模式,成功地实现了四个异构数据库的集成,实现了全省有关船舶数据的整合。 4.针对SQL Server2000 DTS的不完善性,自主用JAVA研发了相关的数据转换服务。 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主要讨论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中异构数据库集成的重要意义。

兰承禄[6](2004)在《基于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研究及实现》文中指出办公自动化系统因其明显地推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程而备受重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办公人员智力劳动的自动化、电子化、专业化,最大程度地减轻劳动强度,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办公自动化中各种数据库的应用和异种数据库之间数据共享、数据交换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介绍在Windows NT网络环境下,以Lotus Domino为开发运行平台,针对分部实际,对分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情况。重点讨论了分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单组织多域工作模式、复制与路由结构、邮件集成和基于C/S、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技术,同时阐述了文档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等异构数据库集成的设想。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分部对办公自动化的实际需求情况,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给出了实现分部办公自动化的系统总体设计、邮件系统集成设计、工作模式设计,构建了分部办公自动化的软件模型。通过对工作流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分部工作流模型。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论述了基于Internet的Web OA系统的基本理论,对其主要技术问题—Web OA系统的应用模式、动态数据交换等进行了讨论,并着重研究了Web OA系统的实现技术方案。同时,结合分部的实际应用需求,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端混合实现方案详细设计和实现了分部办公自动化系统。本论文还针对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异种数据源之间数据交换的问题,提出了支持关系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的数据对象模型,并将在以后具体实现。

李彦[7](2003)在《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难以保持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因此,企业信息资源常常由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技术模型、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组成。将这些信息资源如何有效的集成起来,尽量利用现有资源,减小信息化升级成本,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OMG提出了CORBA规范后,为解决企业信息集成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CORBA是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它提出了一种“软件总线”的机制,理论上任何应用系统只要按CORBA的接口规范完成系统的包装,就能集成到CORBA系统中,由此CORBA提出了客户层、代理层、服务层的“三层”结构思想。其中代理层就是“软件总线”机制的具体体现。 实际应用中,将企业现有的应用程序资源进行CORBA化并无太多的技术难题。但由于企业在应用过程中CORBA产品的选用、数据库系统、用户界面都未统一,使得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出现困难。 本文是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提出将企业信息资源基于CORBA集成,可以分解成CORBA代理层集成、基于CORBA的数据库集成、用户界面的集成三个方面来研究。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异构环境中CORBA代理层互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实现了不同ORB产品间的Java与C++之间的互调,为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对于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基于CORBA的全局库视图,利用“访问代理”程序,将异构数据库中的各个表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CORBA服务对象,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再通过自定义的全局查询语言,代理完成SQL操作,以达到操作数据库中各表的目的。 在用户界面方面,由于Java Applet能够通过浏览器即时下载,而且Applet本身也可以支持CORBA,于是本文提出利用Java Applet+HTML来实现统一Web用户界面。

曹闻渊[8](2003)在《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人们一直在关心和研究的异构机型、异构操作系统、异构数据库以及异构网络环境下信息共享与可移植性的问题。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环境,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环境的应用程序开发模式,开发出跨平台,可移植的应用程序,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Web开发模式的出现,Internet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本文首先对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模式及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阐述。在此基础上,以TCP/IP协议为基本网络平台技术,对如何解决异构网络同构化问题提出了两种基本思想:网络级同构化和程序接口级同构化思想;以B/S结构作为信息共享模式,以ODBC技术、Servlet技术和JDBC技术作为访问网络数据库的工具,提出了对网络数据库的访问方式,解决了在异构环境下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问题,实现了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操作的分离;以ASP技术与JAVA技术作为网络动态应用的手段,解决了网络应用程序在异构环境下的可移植、跨平台问题,构建了一种适合企业自身环境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模式。 在此模式下,我们使用了Applet与Servlet之间通信的方法,解决了Applet访问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用二维碰撞检测技术、优化最小二乘法等技术,对程序的交互功能、曲线的拟合进行了优化,开发设计了“网上地宫”企业信息动态发布系统,该系统为企业生产各环节提供了一个信息全、准、快、可交互的、动态的可视化的图形信息管理工具,实现了企业数据信息图形化管理,提供了图形自动生成,可动态缩放、编辑、发布、交互式查询等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并在大庆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叶晓菡[9](2002)在《关于异构数据库互联技术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开发者与用户的角度,对异构数据库互联产品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给出了图表方式的描述。

陈丽红[10](2001)在《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管理系统推陈出新,出现了各式各样不同结构、功能更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旧的数据源因为包含有重要的历史数据,或者存在不可变更的因素,不能单纯地抛弃。因此,结构不同的新旧信息源的联合使用必然地产生了数据访问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合理改造和新的组合达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无缝连接,就是所要解决的数据库异构问题。 数据库的异构问题,引起了许多数据库厂商和专家的重视。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目前普遍采用的异构数据集成策略主要有:公共转换界面(CAPI)、公共信关(Gateway)和公共协议,它们都是基于客户端的。其中以ODBC为公共转换界面的集成方法最为流行。 基于PowerBuilder、Delphi与多种数据库系统的强大连接功能,在上述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以PowerBuilder为前台开发工具,采用将源数据库数据通过中间数据库灌入目的数据库,及使用源、目的变量两个中间变量直接连接源、目标数据库达到数据转换两种技术,实现任意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转换的方法。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效果。 文章第五章专门讨论了利用De1phi的数据控件,实现dbf型、db型、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之间数据转换的方法,它们对异构数据集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文章最后提出了将纯文本数据转入数据库和动态建立数据库结构的方法,后两种方法都达到更方便用户管理数据并进一步实现通用功能的目的。

二、异种操作系统平台下异种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种操作系统平台下异种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1.3. 研究工作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创新之处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2.3.1. 数据缓存技术
        2.3.2. 映射系统结构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5.1 测试方案分析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异种通信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2.远程通信数据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语音通信基本技术概述
        2.1.1 CTI技术标准及应用
        2.1.2 VOIP语音编码技术
        2.1.3 H.323
    2.2 短消息网关结构及功能
        2.2.1 短消息网关结构
        2.2.2 短消息网关通信模块分析
    2.3 E-MAIL通信协议
        2.3.1 STMP协议
        2.3.2 POP3协议
3.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交互方式研究
    3.1 电话呼叫系统
        3.1.1 电话呼叫系统的基本要求
        3.1.2 电话呼叫系统模型
        3.1.3 IP电话呼叫系统服务流程设计
        3.1.4 IP电话呼叫系统的关键技术
    3.2 短信互动系统
        3.2.1 短信互动系统的设计目标与功能
        3.2.2 短信互动系统整体技术方案
        3.2.3 短信互动系统功能模块
    3.3 E-MAIL交流系统
        3.3.1 E-Mail交流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3.3.2 E-Mail交流系统设计
        3.3.3 E-Mail交流关键技术的实现
    3.4 在线答疑系统
        3.4.1 在线答疑系统功能描述
        3.4.2 在线交流系统设计与实现
4.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平台的研制
    4.1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
    4.2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平台的数据模型
    4.3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平台的建立
5.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指纹门禁控制集成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指纹门禁调控及相关领域调度算法研究
    1.3 组件模型、组件接口扩展及组件互操作技术研究
    1.4 异构数据传递及相关技术研究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总体结构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总体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指纹门禁系统结构与调控优化技术
    2.1 引言
    2.2 指纹门禁系统结构模型描述与优化目标
        2.2.1 指纹门禁系统结构模型描述
        2.2.2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原理
        2.2.3 门单元—控制单元信息库
        2.2.4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目标
    2.3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策略分析与优化
        2.3.1 基本定义
        2.3.2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约束原则
        2.3.3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策略
    2.4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算法设计与实现
        2.4.1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算法过程
        2.4.2 指纹门禁系统调控优化算法实例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件接口扩展与异种组件模型映射技术
    3.1 引言
    3.2 异种组件模型语法层调用与映射方法研究
    3.3 基于桥接器的异种组件模型语法层调用与映射
        3.3.1 桥接器原理分析与比较
        3.3.2 基于Weblogic JCom的COM组件调用与映射的实现
        3.3.3 基于JCom的COM组件调用与映射的实现
    3.4 组件模型语义层接口扩展
        3.4.1 契约化设计
        3.4.2 组件接口扩展
        3.4.3 基于契约化设计的接口语义层信息扩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XML和JMS的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技术
    4.1 引言
    4.2 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设计需求分析
        4.2.1 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异构数据传递的需求分析
        4.2.2 异构数据系统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
        4.2.3 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组件设计约束
    4.3 基于XML和JMS的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组件设计
        4.3.1 基于XML和JMS的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体系结构
        4.3.2 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组件功能描述
        4.3.3 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过程分析
    4.4 基于XML和JMS的异构数据传递与驱动的组件实现
        4.4.1 数据访问组件实现
        4.4.2 数据驱动组件实现
        4.4.3 数据转换组件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系统组件模块设计和组件关系模型建立
        5.2.1 控制组件模块设计
        5.2.2 数据库组件模块设计
        5.2.3 功能组件模块设计
        5.2.4 系统组件关系模型建立
    5.3 指纹门禁控制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目标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概述
    2.1 企业办公自动化概述
    2.2 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特性
        2.2.1 企业OA与政务OA的差异
        2.2.2 企业OA与ERP等系统的差异
        2.2.3 企业OA与桌面办公软件的差异
    2.3 企业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要性
    2.4 企业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2.5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2.5.1 单机模式
        2.5.2 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
        2.5.3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Web Server)模式
    2.6 系统实施的基本要求
    2.7 开发平台分析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目标
    3.2 系统总体架构
    3.3 系统主要功能
    3.4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
        3.4.1 设计原则
        3.4.2 系统软件结构
        3.4.3 系统功能结构
        3.4.4 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3.4.5 用户界面设计
        3.4.6 系统的安全设计
        3.4.7 异种数据源的集成设计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讨论
    4.1 系统工作流分析
        4.1.1 企业办公自动化对工作流的需要
        4.1.2 工作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4.1.3 工作流模型
        4.1.4 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元模型
    4.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4.2.1 系统所需的基础技术
        4.2.2 基础技术分析
        4.2.3 B/S结构模式
        4.2.4 系统数据组织形式
        4.2.5 代理技术
    4.3 服务器端设计技术
        4.3.1 工作流桌面系统扩展
        4.3.2 基于ActiveX组件的工作流系统服务器
        4.3.3 基于Java的工作流系统服务器
    4.4 客户端设计技术
        4.4.1 工作流系统插件和Helper程序
        4.4.2 ActiveX控件
        4.4.3 工作流系统Applet
        4.4.4 技术比较及选择
    4.5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实现技术
    4.6 基于Domino的异种数据源集成
        4.6.1 异种数据源集成的研究现状
        4.6.2 系统中的异种数据源问题
        4.6.3 异种数据源集成技术分析
        4.6.4 解决方案
        4.6.5 开发环境
        4.6.6 异种数据源集成设想
第五章 系统开发实例
    5.1 功能概述
    5.2 模块设计
        5.2.1 全文索引
        5.2.2 关键字接口
        5.2.3 信息查询流程
    5.3 模块实现
        5.3.1 程序框架
        5.3.2 模块实现
    5.4 源代码剖析
        5.4.1 当前用户授权
        5.4.2 打开相关模块的数据库
        5.4.3 当前用户进行查询设置
        5.4.4 信息提取
        5.4.5 退出系统
第六章 系统运行评价及优化
    6.1 系统运行评价
    6.2 系统存在不足及优化方案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人所做的工作
    7.2 感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硕士论文修改提纲

(5)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在港航信息资源库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电子政务的基础工作及异构数据库集成研究现状
        1.2.1 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基础性工作
        1.2.2 异构数据库集成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异构数据库
    2.1 异构数据库概述
    2.2 企业信息化面临异构数据库的集成
    2.3 异构数据库集成有待探讨的问题
第3章 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
    3.1 异种数据库集成的模型
        3.1.1 传统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3.1.2 中间件模型
        3.1.3 点对点(Point to Point)模型
    3.2 数据库中间件
        3.2.1 中间件
        3.2.2 中间件的分类
        3.2.3 数据库中间件
        3.2.4 数据库中间件的类型
第4章 数据同步技术
    4.1 数据同步技术
    4.2 定时数据同步技术
        4.2.1 SQL Server的订阅发布
        4.2.2 SQL Anywhere Studio的Mobilink技术
    4.3 实时数据同步技术
        4.3.1 触发器
        4.3.2 存储过程
第5章 异构数据库集成分析与设计
    5.1 电子政务系统概述
    5.2 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案的提出
        5.2.1 多个数据源的异构状况分析
        5.2.2 多个异构数据源的集成需求分析
        5.2.3 多个异构数据源的集成架构的提出
        5.2.4 多个异构数据源集成的实现步骤
    5.3 全局模式的设计——船舶公共数据库 G结构
        5.3.1 全局模式cbggxx(船舶公共信息)
第6章 异构数据库集成的实现
    6.1 实现数据源层到数据集成层数据库间的定时数据同步
        6.1.1 SQL Server到 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同步
        6.1.2 Sybase SQL Anywhere到 SQL Server数据库数据同步
    6.2 实现 SQL SERVER2000服务器内部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
        6.2.1 船舶公共数据库 G的集成方式
        6.2.2 历史数据载入
        6.2.3 触发器、存储过程的程序伪码
        6.2.4 计划统计M与计划统计N及计划统计子数据库 P的数据同步
    6.3 异构数据库集成测试
第7章 研究工作总结
    7.1 系统的创新
    7.2 系统改进方向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CJHZ-MIS数据库中的部分表
附录 2: CBDJ-MIS数据库中的部分表
附录 3: YS-MIS数据库中的部分表
附录 4: TJBB-MIS数据库中的部分表
附录 5: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6)基于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办公自动化简介
        1.2.1 办公自动化的概述
        1.2.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2.3 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必要性
        1.2.4 0A系统的体系结构
        1.2.5 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1.2.6 开发平台分析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分部公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
    2.2 系统功能划分
    2.3 分部网络应用系统规划
    2.4 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模型
    2.5 分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
        2.5.1 设计原则
        2.5.2 系统软件结构
        2.5.3 系统功能结构
        2.5.4 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2.5.5 用户界面设计
        2.5.6 系统的安全设计
        2.5.7 异种数据源的集成设计
    2.6 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实现
        2.6.1 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
        2.6.2 用于信息共享的复制技术
        2.6.3 完成协同工作的工作流、日历、群组日程安排
        2.6.4 安全机制
        2.6.5 ODBC和DECS
第三章 分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1 分部办公自动化对工作流的需要
    3.2 工作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3.3 工作流模型
        3.3.1 工作流管理联合会(WFMC)提出的工作流元模型
        3.3.2 WIDE工作流元模型
        3.3.3 分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元模型
        3.3.4 数据、业务流程分析
    3.4 B/S模式技术分析
        3.4.1 基于B/S模式办公自动化的基本特征
        3.4.2 基于B/S模式办公自动化的基本要求
        3.4.3 实现分部B/S模式办公自动化所需的基础技术
        3.4.4 分部实现办公自动化B/S模式的体系结构
        3.4.5 系统数据组织形式
        3.4.6 代理技术
    3.5 服务器端的设计
        3.5.1 工作流桌面系统扩展
        3.5.2 基于ActiveX组件的工作流系统服务器
        3.5.3 基于Java的工作流系统服务器
    3.6 客户端的设计
        3.6.1 工作流系统插件/Helper程序
        3.6.2 ActiveX控件
        3.6.3 工作流系统Applet
        3.6.4 三种方法比较和选择
    3.7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实现技术
第四章 基于Domino的异种数据源集成
    4.1 异种数据源集成的研究现状
    4.2 工作中遇到的异种数据源问题
    4.3 异种数据源集成技术分析
        4.3.1 一种比较成功地支持异种数据源的系统
        4.3.2 以前支持异种数据源时系统存在的问题
        4.3.3 解决方案
        4.3.4 开发环境
    4.4 异种数据源集成设想
        4.4.1 逻辑结构
第五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1 工作报告
        5.1.1 需求分析
        5.1.2 规划数据库表单
        5.1.3 规划数据库视图
        5.1.4 其它设计
        5.1.5 设置数据库的安全性
    5.2 规章制度
        5.2.1 系统需求分析
        5.2.2 功能概述
        5.2.3 角色设计
        5.2.4 通过角色控制拥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做相应的操作
        5.2.5 利用视图方便用户查阅
    5.3 公文流转
        5.3.1 系统需求分析
        5.3.2 流程定义
        5.3.3 流程说明
        5.3.4 审批流程
        5.3.5 设计要求
        5.3.6 功能概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意义
    1.2 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
    1.3 CORBA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文章的组织
2 课题涉及的相关技术
    2.1 CORBA简介
    2.2 CORBA关键技术
    2.3 小结
3 异种ORB之间的互操作研究与实现
    3.1 互操作与桥接机制
    3.2 相关的通信协议
    3.3 IOR
    3.4 对象命名服务(INS)
    3.5 获取IOR的方法
    3.6 使用IOR时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7 OMNIORB和ORBACUS互操作的实现
    3.8 小结
4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
    4.1 本章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2 集成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4.3 数据项描述的统一
    4.4 局部库访问代理的实现
    4.5 数据库的查询
    4.6 系统全局库
    4.7 小结
5 利用CORBA,JAVA实现WEB的集成
    5.1 现阶段的www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5.2 CORBA与JAVA的结合实现WEB的集成模型
    5.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4 小结
6 课题应用
    6.1 应用背景
    6.2 应用系统体系结构
    6.3 应用简介
7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引入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网上地宫”信息发布系统简介
第二章 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研究
    2.1 发展与现状
        2.1.1 单层应用模型(monolithic)
        2.1.2 两层c/s应用模型(two-tierclient/server)
        2.1.3 多层c/s应用模型(multi-tierclient/server)
        2.1.4 分布式系统
        2.1.5 基于web的多层应用模型
        2.1.6 WEB技术最新动态
    2.2 基本理论和概念
        2.2.1 TCP/IP协议
        2.2.2 分布式对象体系结构
    2.3 基于WEB的异构化网络的同构化
        2.3.1 网络级同构的思想
        2.3.2 程序接口级同构的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
    3.1 不同数据库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3.1.1 MS SQL SERVER
        3.1.2 SYBASE SQL SERVER
        3.1.3 IBM DB2/2
        3.1.4 ORACLE SERVER
    3.2 ODBC技术与SQL
        3.2.1 结构化查询语言
        3.2.2 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技术
        3.2.3 网上的ODBC
    3.3 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方式及评价
        3.3.1 CGI方式
        3.3.2 Web Server API方式
        3.3.3 JDBC技术
    3.4 小结
第四章 JAVA与交互式WEB技术
    4.1 JAVA技术
        4.1.1 Java技术特性
        4.1.2 Java Applet技术
        4.1.3 Java Servlet技术
        4.1.4 Java与网络数据库
    4.2 交互式WEB开发技术
        4.2.1 ASP技术
        4.2.2 JSP技术
        4.2.3 PHP技术
        4.2.4 JavaScript
    4.3 小结
第五章 “网上地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概述
        5.1.1 课题的背景
        5.1.2 系统开发的实际意义
    5.2 “网上地宫”系统的设计
        5.2.1 网络环境及其拓扑结构
        5.2.2 “网上地宫”的系统开发模型
        5.2.3 基于Java+ASP+B/S的开发体系结构
        5.2.4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5.3 “网上地宫”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
        5.3.1 开采现状图的实现
        5.3.2 机采动态控制图实现
        5.3.3 基于Java技术的生产指挥图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4 “网上地宫”系统的关键技术讨论
        5.4.1 APPLET与SERVLET之间通信的讨论
        5.4.2 基于二维的碰撞检测应用的讨论
        5.4.3 优化的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的讨论
    5.5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3 几种支持异构数据库的原型系统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 异构数据集成的方法原理
    2.2 要解决的问题
    2.3 异构数据库集成策略
第三章 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
    3.1 异构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3.2 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
    3.3 具体实现方式
第四章 以POWERBUILDER为开发平台实现异构数据相互转换
    4.1 数据转换模块
    4.2 数据转换的集成界面
    4.3 以ODBC为公共转换界面的实现
    4.4 两种实现数据转储的方法
第五章 利用DELPHI实现异构数据的互相转换
    5.1 DELPHI连接数据库的三种方式
    5.2 DELPHI下的异构数据库文件的转换
    5.3 将纯文本文件资料转入数据库
    5.4 动态建立数据库结构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内容及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附录1 典型的数据库开发模式
附录2 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
附录3 .dbf与.db型数据库的数据转换程序
附录4 WEB数据库中间件技术
参考文献

四、异种操作系统平台下异种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异种通信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研究[D]. 韦炜. 贵州大学, 2009(S1)
  • [3]指纹门禁控制集成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D]. 薛杨. 浙江大学, 2008(04)
  • [4]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D]. 杨国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06(01)
  • [5]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在港航信息资源库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马永恒.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6]基于B/S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研究及实现[D]. 兰承禄.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
  • [7]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研究[D]. 李彦. 重庆大学, 2003(03)
  • [8]基于WEB的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模式的研究与应用[D]. 曹闻渊. 大庆石油学院, 2003(02)
  • [9]关于异构数据库互联技术的探讨[J]. 叶晓菡. 计算机时代, 2002(08)
  • [10]异构数据库通用系统的设计[D]. 陈丽红. 华侨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异构操作系统平台下异构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交换实现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