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烧伤16例的几个问题

中医治疗烧伤16例的几个问题

一、使用中药处理16例烧伤患者创面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耿晨[1](2021)在《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轻度烧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并验证其有效性,探索针对轻度烧伤患者的规范化、标准化护理路径。方法:以需求层次理论、整体护理作为理论依据,以现况调查、文献分析、病历回顾的结果作为构建依据,通过作业流程重组,初步构建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经过专家咨询法确定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于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选择某三甲医院伤口造口治疗中心患者参与半随机对照试验,经样本量公式计算得每组需31人,共62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分别于第1次就诊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在第4次就诊、第7次就诊时采用成人烧伤结果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护患信任度量表收集数据并采用伤口尺测量伤口面积。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效果。结果:本研究构建了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其内容形成了以就诊时间为纵轴,诊疗护理项目为横轴,集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预期目标、结果评价、变异为一体的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共纳入轻度烧伤患者69例,其中4例在研究后期选择下级医院就诊,按照就诊时间分组,干预组32例,对照组33例,共65例患者同意参加研究。采用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系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初次就诊时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护患关系信任度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护患关系信任度得分比较的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伤口面积缩小率较高,伤口愈合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了轻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增加了护患信任度,促进了伤口愈合,加速了康复进程。

韩潇扬[2](2017)在《脱痂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烧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常见的意外伤害形式之一。烧伤的主要致伤因素由多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共同构成。烧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创面的处理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理想的创面愈合条件,具有湿润的基底组织,能够有效排除渗液与坏死组织,减少感染发生,便于气体交换,最大限度的保护间生态组织,促进组织上皮化,并具有良好的贴附性,能完整的覆盖创面等等。对此,多种不同种类的外用药物被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其中我院制备的中药制剂脱痂软膏,在临床上使用多年,但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规范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目的:评价脱痂软膏用于治疗临床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了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长海医院烧伤外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加盲法评定、阳性药自身对照、单中心、非劣效的临床试验。将每例受试者创面划分成两个面积大致相等的“子创面”,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创面使用脱痂软膏,对照组创面使用清得佳水凝胶。于首次用药后第3天进行第一次创面观测,之后每2天观测一次,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面积比值、创面感染发生率及换药期间疼痛评分,最终结果用于脱痂软膏的疗效评价。在首次用药前和创面愈合时,检测受试者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生化。记录治疗期间受试者用药区域是否出现皮疹、浸渍、瘙痒及其他不良反应记录,最终结果用于脱痂软膏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3.8天,对照组平均14.1天,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试验组愈合22例(52.4%),创面愈合面积比值91.6±11.8%;对照组愈合20例(47.6%),创面愈合面积比值91.3±11.9%。第21天,试验组愈合41例(97.6%),创面愈合面积比值99.8±1.2%;对照组愈合41例(97.6%),创面愈合面积比值99.8±1.1%。两组在第14天、第21天的创面愈合面积比值上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出现感染0例,对照组出现感染0例,感染发生率为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前三次换药期间引发的疼痛无明显差异(n=42,p>0.05)。结论:脱痂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其疗效与安全性不弱于清得佳水凝胶。提示脱痂软膏可以成为今后治疗深Ⅱ度烧伤的重要临床用药。本项研究将为脱痂软膏治疗烧伤提供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

高栋梁[3](2013)在《湿润环境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美宝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与普通碘伏油纱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作用区别,并期望为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方法: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外伤皮肤坏死患者30例、糖尿病足患者25例、压疮患者4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5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组)和对照组(普通碘伏油纱)。观察用药5天、10天、15天、20天、30天及以上各组难愈性创面的患者疼痛程度、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形成方面,并统计分析。结果: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组在用药5、10、15、20、30天时患者患者疼痛程度、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有差异,P<0.05,说明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明显优于普通碘伏油纱;瘢痕评分(SI)评分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与普通碘伏油纱组有差异,P<0.05,说明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减少瘢痕形成优于普通碘伏油纱。结论:美宝烧伤膏联合美宝速愈贴在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难愈性创面创面面积缩小、创面深度减轻、创面分泌物减少、肉芽生长旺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愈合后瘢痕形成方面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李崇进,田徽,阮期平,冷振华,段成香,刘明鸣[4](2008)在《中医药治疗烧伤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烧伤的进展及其优势状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烧伤的方法、疗效及剂型的情况。结果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外,大多数药物在烧伤创面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中药种类多,作用不尽相同,治疗时间较长,疗效慢的老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迫切需要从临床实践中寻找更为理想的药物。目前,重复性、水平较低的临床报道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结论徐荣祥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以创造烧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无损伤地液化排除烧伤坏死组织、激活潜能再生细胞转化为干细胞、提供干细胞增殖分裂所需的生命再生物质和营养成分,最后通过干细胞新生的组织细胞的连接而实现烧伤创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修复是烧伤治疗领域的一场技术性的革命。

李荻[5](2007)在《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的方法,选择2005年1月以来32例住院烧伤患儿,均为热力伤,烧伤创面以深Ⅱ度为主。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削痂治疗的16例烧伤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钢丝球磨痂治疗的16例烧伤患儿为观察组。分别对白细胞计数(入院后13-17天)、发热天数、手术情况、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钢丝球磨痂组与削痂组比较,发热天数、平均创面愈合天数明显缩短,白细胞能较快的恢复正常,后期植皮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经钢丝球磨痂治疗的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炎症反应程度较轻,创面愈合明显加快,且愈合质量提高。钢丝球磨痂,手术时间短,对小儿机体的打击小,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容易掌握。钢丝球磨痂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好方法。

杨家辉,刘建华,王燕[6](2006)在《中医治疗烧伤概况》文中研究表明

付小兵,程飚,盛志勇[7](2004)在《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创伤修复——十年的主要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回顾研究和评价 10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方法 从文献和互联网检索近 10年来发表的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急慢性创面的报告 ,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应用生长因子显着加速了急慢性创面愈合速度 ,缩短了愈合时间 ,提高了愈合质量 ,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应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已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将来更好地临床应用 ,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探讨

曹建华[8](2004)在《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烧伤都是常见的损伤,且烧伤的发生总具有“成批性”和“突然性”,伤情比较复杂,并发症较多,特别是随着燃烧性武器的使用和平时各项灾害增多的背景下来研究《成批烧伤伤员的医疗后送方案》为成批烧伤伤员的医疗后送提供理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分类和后送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化”、“信息化”的需求,目前成批烧伤伤员的医疗后送存在着对伤员的救治不及时、伤员的分类过于粗糙、伤员的救治连续性不强、后送时机掌握不好、对后送工具的选择不恰当等的缺点。 本课题在“时效救治”理论、“数字化伤员”理论、“伤员数字分类法”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烧伤伤员救治的时效性,研究出了烧伤严重度评估数学模型,和烧伤严重度分级、赋值方法。在“伤员数字分类法”的基础上,借鉴周世伟教授的LDS(Life Danger Score)评分方法,通过对烧伤分类各项指标的回顾性研究和系统分析提出了烧伤伤员的数字化编码方法,通过上述理论研究,最终提出了《成批烧伤伤员的医疗后送方案》。它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化”环境下的,具有时代的意义。对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的各个方面,包括:伤员的分类、烧伤伤员的早期救治、伤员的后送时机、后送工具的选择、伤员的后续治疗等均提供了理论基础。且由于将伤员进行了数字化的编码,将伤员的信息通过数字的形式来表示,加快了伤员信息在救治网络中的反应,使伤员的救治更加的合理和准确。

朱云,葛乃航[9](2002)在《使用中药处理16例烧伤患者创面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指明

陈璧,贾赤宇[10](2000)在《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烧伤创面修复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使用中药处理16例烧伤患者创面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中药处理16例烧伤患者创面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临床护理路径
        1.2.2 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轻度烧伤
        1.4.2 临床护理路径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
    2.1 理论依据
    2.2 准备阶段
        2.2.1 选择病种的原则
        2.2.2 确定研究病种
    2.3 研究过程和方法
        2.3.1 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的组织体系
        2.3.2 构建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
    2.4 研究结果
        2.4.1 现况调查结果
        2.4.2 文献分析结果
        2.4.3 病历回顾结果
        2.4.4 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初稿
        2.4.5 专家咨询结果
        2.4.6 构建结果
    2.5 讨论
        2.5.1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2.5.2 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2.5.3 临床护理路径必要性分析
        2.5.4 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分析
第三章 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的初步应用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来源
        3.1.2 样本量估计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分组
        3.2.2 干预方案
        3.2.3 研究工具
        3.2.4 结局指标
        3.2.5 质量控制
        3.2.6 伦理学问题
        3.2.7 统计学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3.2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伤口面积缩小率比较
        3.3.3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3.3.4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
        3.3.5 两组轻度烧伤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得分比较
    3.4 讨论
        3.4.1 标准化路径管理的有效性
        3.4.2 标准化路径管理的适用性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性
    4.3 局限性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脱痂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案设计
    三、伦理审查、临床试验网上注册和项目经费
第一部分 试验对象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
    一、试验对象的选择标准
    二、试验对象基本资料的收集
    三、试验对象的基线情况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脱痂软膏的临床疗效评价
    一、试验药物和方法
    二、临床有效性观察指标和方法
    三、试验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脱痂软膏的安全性评价
    一、试验方法
    二、试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四部分 典型病例
    一、典型病例(一)
    二、典型病例(二)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3)湿润环境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一) 临床资料
        (二) 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及监测方法
        (一) 一般情况
        (二) 后期植皮情况
        (三) 观察指标
        (四) 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讨论
    一、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特点及处理
        (一) 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特点
        (二) 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二、钢丝球磨痂手术的形成与发展及在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优势
        (一) 钢丝球磨痂手术的形成与发展
        (二) 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及优势
    三、钢丝球磨痂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机制
    四、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病理学基础
    五、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抗休克治疗
        (二) 手术时机的选择
        (三) 创面覆盖
        (四) 术后护理
        (五) 麻醉方法
        (六) 加强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七) 有效评估烧伤深度
        (八) 防治并发症
    六、钢丝球磨痂手术的相关动物实验回顾
    七、钢丝球磨痂手术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中医治疗烧伤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探讨
2 外治法
    2.1 膏剂
    2.2 散剂
    2.3 酊剂
    2.4 汤剂或水剂
    2.5 油剂
    2.6 膜剂
3 内服药
4 实验研究
5 展望

(7)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创伤修复——十年的主要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几种主要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作用的临床评价
    1.1 急性皮肤软组织创伤的创面愈合
    1.2 慢性皮肤软组织创伤的创面愈合
2 生长因子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3 生长因子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8)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研究
    前言
    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系统分析框图
    资料来源
    第一部分 构建《方案》的理论研究
        一、“时效救治”理论基础上的研究
        二、在以数字化战场信息环境下构建
    第二部分 构建《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基础研究
        一、“数字化烧伤伤员”研究
        二、烧伤伤员数字化分类编码的研究
        三、近期在平时和战时成批烧伤伤员的发生特点及救治、后送规律研究
        1.烧伤因素分析
        2.烧伤部位分析
        3.烧伤面积分析
        4.烧伤深度分析
        5.合并症情况分析
        6.救治情况分析
        7.后送情况分析
        四、烧伤伤员分类编码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部分 构建《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
        一、指挥体制的建立
        二、《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的建立
    讨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专家咨询表
文献综述 提高成批烧伤伤员救治效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使用中药处理16例烧伤患者创面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轻度烧伤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路径构建及应用研究[D]. 耿晨. 兰州大学, 2021(09)
  • [2]脱痂软膏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D]. 韩潇扬.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6)
  • [3]湿润环境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D]. 高栋梁. 延安大学, 2013(01)
  • [4]中医药治疗烧伤的进展[J]. 李崇进,田徽,阮期平,冷振华,段成香,刘明鸣. 中国现代医生, 2008(15)
  • [5]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D]. 李荻.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
  • [6]中医治疗烧伤概况[J]. 杨家辉,刘建华,王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6(01)
  • [7]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创伤修复——十年的主要进展与展望[J]. 付小兵,程飚,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4(06)
  • [8]成批烧伤伤员医疗后送方案研究[D]. 曹建华.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3)
  • [9]使用中药处理16例烧伤患者创面的几个问题[J]. 朱云,葛乃航. 中华烧伤杂志, 2002(06)
  • [10]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烧伤创面修复的进展[J]. 陈璧,贾赤宇. 中华烧伤杂志, 2000(01)

标签:;  ;  ;  ;  ;  

中医治疗烧伤16例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