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20世纪中国性文学的心理反思

精神分析与20世纪中国性文学的心理反思

一、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的心理内视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孟宇轩[1](2021)在《经由爱与创造建构存在 ——弗洛姆人生哲学探微》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下这个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高速发展的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物质需求相较于以往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精神上的困顿与迷惘日渐显现,成为幸福生活的强力阻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受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对财产、地位、名利、结果、控制等展现出非理性的强烈渴望,自恋、孤独、缺乏思考、爱无能等现象也更为严重。西方着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毕生都致力于对人类生存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与危机进行追问与思考,探寻人类实现幸福的密匙。他从关注现代人特殊的生存境遇出发,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结合起来,较为全面地剖析了人的异化问题,揭示了人个性和价值的失落,并提出了拯救人类的心理革命理论和建立健全社会的社会改革措施,为当代人认清自己的心理、解读自己的行为提供了一种独特思路。弗洛姆的人生哲学作为其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下长期致力于观察人和社会的产物,对我国当代青年应对现实生活的焦虑与迷失不乏启示意义。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弗洛姆人生哲学的形成背景,包括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其人生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弗洛姆关于生存的思想。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面临生存的二律背反和历史的二律背反,有关联、超越、寻根、身份认同和目标与献身这五种需要,人应摒弃重占有的生存方式,选择重存在的生存方式。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弗洛姆富有创造性的人生观。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其本质在于给予;在自由观方面,他认为人追求自由而又逃避自由,积极自由的实现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在快乐观方面,他认为快乐是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出现的持久的情感状态;在生死观方面,他认为不要把生命视为一种财产;在家庭观方面,他认为要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并最终成为自己的父母;在信仰观方面,他提出理性信仰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强调信念具有的必胜和坚定的特质。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弗洛姆人生哲学的意义和启示,论述了其与老子哲学的贯通之处,比较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同,探寻了其理论的成就与不足,对其作出了辩证的价值评析,认为其一以贯之之道在于发挥创造性,创造性地运用人的各种力量是其最为根本的方法论,并结合我国当代青年的生存现状论述了弗洛姆的人生哲学对当代青年价值观、爱情观和快乐观的启示。

姚涵哲[2](2020)在《精神分析学视阈下弗朗索瓦·欧容电影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朗索瓦·欧容因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一直以来都是法国影坛中不容忽视的存在,他饱含创作热情,是一位十分多产的导演,并且每一部新作都会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提名的形式被世界观众熟知。他出生于法国新浪潮运动末期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学习电影制作,九十年代正式成为法国新生代导演群落中的一员。弗朗索瓦·欧容导演具有敏锐且独特的视角,颠覆性的洞察力以及精准操纵电影语言的才华。他倾向于将自己的手转向不同类型与风格的电影元素,其作品形成浓郁的个人色彩,他被称之为“变色龙”导演,并且他身上还具有许多备受争议的标签,因此这位野心勃勃的导演比其他同时代导演更令人世界影迷们着迷。弗朗索瓦·欧容将电影作为一种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工具,其剖析精神世界所用的电影语言丰富而独特十分耐人寻味,形成气质独特且多变的弗朗索瓦·欧容个人式的视听世界,运用各种手段将再现世界与虚构世界进行有机的融合,将梦境、幻觉,臆想以及潜意识呈现在银幕当中,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而且还能够引起观众对于人生的深刻反思。本论文借助精神分析学理论做支撑,运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系统归纳法等对弗朗索瓦·欧容导演本人及其现有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力求更精准的理解导演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追求。绪论部分主要陈述了研究对象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梳理当前国内外对弗朗索瓦·欧容导演的研究现状,阐述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一章简述精神分析学与电影的渊源。在精神分析学视阈下对弗朗索瓦·欧容导演的作品进行梳理,阐述其风格特征,并对导演自身的特质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对其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二章结合精神分析学相关理论,对弗朗索瓦·欧容的电影主题进行研究阐述,对电影中展现的精神困境与问题进行讨论并追溯其背后缘由。第三章对于弗朗索瓦·欧容导演为讲述有关人精神世界的故事所运用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进行分析。第四章探讨弗朗索瓦·欧容导演为塑造具有心理问题的人物所选择的镜头、色彩、场景等风格化的视听表现手法。第五章阐述了关于弗朗索瓦·欧容导演善于在电影中讲述有关精神世界的故事以及塑造存在精神困境的人物这一特点,对观影主体以及社会历史的意义。阐述弗朗索瓦·欧容及其电影对当代影坛的影响和启示。

刘慧鸿[3](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吕明洁[4](2020)在《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派别,它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将女权主义理论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妇女解放思想中,形成了自己流派独特的理论和主张。[1]该流派一直追问的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人处于怎样的位置?她们是客体性的存在,还是主体性的存在?可以说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存在由来己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女性一直以“他者”的身份存在着。由于女性长久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因此她们一直在为争取自身权利的平等与自由而奔走疾呼,这也是一直以来世界范围内女性解放运动的初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因为它关乎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200多年前,德国的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观点,系统性的分析和阐述了女性地位、权益以及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基本问题。而其后近一百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问题分析研讨的基础上,立足于女性“他者”这一第二性的处境,探讨女性如何突破本体性困境,超越绝对“他者”的地位,实现自身的解放和独立。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比,波伏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受压迫的复杂成因的分析,指出女性从他者走向主体,需要进行行为和观念上的升级。也就是说,她认为女性不仅要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活动,还要形成女性主体意识。可以说,时隔一百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了空间对话。波伏娃的《第二性》可谓是其一生最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西方女性的“圣经”,奠定了波伏娃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着作从生物、心理、历史乃至文学等多重视角,通过对女性生活和境况的详察,揭示出“女人是他者”的悲天悯人的命运,指出女性从古至今无法摆脱被凝视、被规范、被束缚的生活状态;深刻阐发了女性他者处境及女性气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成因,指出其背后的驱动力乃是男权制的压制;唤醒了女性为争取自身解放的权利意识。正是《第二性》在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发了笔者对于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兴趣,并由此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写作。本文的撰写是笔者在掌握大量国内外研究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从阐述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以《第二性》为突破口,以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为重点,来研究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来看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创新和不足之处,使读者了解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处的时代及理论背景以及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架构。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受波伏娃所处时代背景及文化思潮的影响,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了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法国哲学的精华。具体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哲人理论学说的影响:首先,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次,取自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再次结合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最后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主要围绕其“他者”理论及“女性气质”详述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阐发了其“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以及摆脱方式;其二将其他者思想与后现代哲人的“他者”观进行比较研究;其三从基本含义、形成机制及道德束缚三个层面论述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第四章阐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主要以《第二性》为例解读其女权观,继而介绍了其代表作《女宾》、《他人的血》及《名士风流》等,使读者了解到波伏娃不同时期的女权观的微妙变化。最后将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比较评析,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藕合联姻,从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基础、理性结合及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等几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发掘和阐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第六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首先陈述了我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及现实建构,进而论述了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最后记叙了其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可以说波伏娃的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吸收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妇女解放思想,其全方位、多领域、跨学科、先进的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5](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莫传玉[6](2019)在《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是近几年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纳博科夫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荼毒了人类的精神世界、抹杀了人们的想象力,他所评析的艺术必定存在性象征,所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作家的儿时情结,是个庸俗、非理性、不懂美学的“维也纳巫医”。纳博科夫常在他的小说中以弗洛伊德理论为诙谐模仿对象,导致他笔下的人物多呈现性格执拗、极端处事、非常态化的心理特点,他的小说也因此被文学评论界评为“心理学小说”。本次研究试图结合作家的文体风格、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家在访谈中有关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部分,从镜像“主-客体”理论、两性图腾、力比多能量等视角,以思辩性理论为主,实证性质性工具为辅,分析作者诙谐模仿精神分析的用意。通过对纳博科夫长篇小说运用澳洲公司所开发的质性研究软件Nvivo8.0编码归类,总结作者所着的小说里持有的心理学观点主要集中在“存在、时间、记忆、梦、性、爱情”这六项心理学主题。另外,作者所运用的文体技法也巧妙的将这六项主题融汇其中,使作品传递的思想更加多元。本次研究基于理论思辩的基础可知,作家的意识并非等同故事中“我”的意识。拉康学派的“镜象”理论充分在纳博科夫所塑造的双重“我”中得到证明;纳博科夫所持有的“双重世界”概念,也在每部小说的心理学主题上得到呈现。进一步采用质性研究工具比较心理学理论与小说情结核心观,发现二者观点并非完全一致,深入分析可知纳博科夫文学所蕴藏的心理学思想分别有:存在主题:拉康的主-客体“镜象”理论成为纳博科夫“双重世界”观的基础,它所表现的游戏思维模式隐藏这样一条法则,即“主-客体”意识的所占比例与自我认知、行为、性格息息相关。时间主题:分别以实验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阐明时间存有两种特性。动态性时间与个体的有意注意、直接经验有关;静态性时间与个体意识所处的客体空间属性有关。记忆主题: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为基础,对于主体而言,个体意识流的运作与记忆属性有关;对于客体而言,记忆瞬间的储存模式与欲望下的功利主义有关。梦主题:以精神分析拉康“镜象”理论为基础,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为目标,阐述梦的产生机制,即主体意识与客体环境通过无目的的组织、重构,最后帮助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实现人类的社会属性,区别于自然界的动物属性。性主题:将精神分析、进化心理学作为依据,阐述主-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主体意识而言,自然造就个体适应群体的“性”繁衍法则;对于客体意识来说,性适配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两性关系的所属地位。爱情主题:继性章节理论为前提,分析主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作用,实乃“自私”的物质之爱;客体意识在两性关系所起的功能,是伴有“利他”主义、情感、能量协调的精神之爱。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同结合而形成的意志之爱,则是纳博科夫最为称赞的崇高之爱。总结,纳博科夫所主张的文学宗旨是具有“镜像”般的现象学,及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内省意识观意义,它们分别在“主体”与“客体”的意识中发挥作用。纳博科夫小说所隐藏的六个心理学主题思想,其理论分别涵盖了精神分析学、现象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作者所坚持的“双重世界”观,即“主-客体”的意识奠定基础,同时也预示作者所想表达的“棱镜”艺术意义。此次研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也为今后的文学诠释学提供借鉴,对今后研究纳博科夫文学、作家心理学思想提供宝贵的理论依据。

范新悦[7](2019)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女性主体性建构 ——基于20世纪50-80年代台湾女性电影的考察》文中认为台湾由于历史、政治、地域的原因,其电影文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在中华传统文化、日本殖民主义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共同影响下,台湾女性电影也呈现出不同于大陆、香港的独特形态。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是台湾社会转型、女性地位改变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这30年间台湾女性电影主题的流变、女性角色形象的嬗变及其包含的女性主义议题的转变共三个板块的研究,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台湾女性主体性的建构过程。本文前三章对研究背景和方法进行介绍。在正文部分,本文第四章以时间为线索,从电影时代特征由农业向工业、商业等元素的转变,折射出台湾由农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的真实状态;从电影主题表达由“虚”向“实”过渡,折射出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社会对于电影创作变更的时代需求;从女性电影及导演数量的持续增加,真实标记了现实和影像中女性地位的不断上升。在第五章中,通过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生理、能力、家庭、意识觉醒形象的分析,探讨女性从家庭和社会“客体”逐渐成为自我“主体”的形象嬗变。电影对女性的类型化塑造,既有维护男性核心利益的“地母”、“祸水”、“少女”,也有挑战男权符号的“烈女”、“新女性”、“巾帼”,从中透析女性独立、反省、欲望等意识渐显的过程。本文的第六章在女性电影主题流变和女性形象嬗变基础上,提炼出贯穿女性电影的核心议题一一父权制度的统治与瓦解。基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从女性的社会身份、性别身份、母亲身份三个角度分述这一核心议题,展现女性在被“奇观”消费、欲望表达、母亲使命方面实现的逆转,全面探讨30年间女性主义思想在电影中呈现的变化。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本文提炼出台湾20世纪50-80年代在社会变迁下女性主体性的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与媒介、现实与影像的二维结构及其互动关系,通过电影这一艺术棱镜更加深入地理解台湾的社会变迁及思想文化。

王礼军[8](2017)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克莱因和安娜之间矛盾的激化,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43年1月至1944年5月召开一系列科学会议以讨论克莱因基于儿童精神分析实践的新观点。双方及其各自的追随者围绕潜意识幻想、死本能、退行、儿童分析技术等诸多主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构成精神分析史上着名的“弗洛伊德-克莱因论战”(Freud-Klein Controversies)。“论战”在学会新任主席佩恩的协调下落下帷幕,并达成一项“君子协定”。至此,英国精神分析形成三“组”鼎立的局势:以克莱因为首的“A组”(即克莱因学派),以安娜为首的“B组”(即维也纳学派),以温尼科特等为代表的“中间小组”(即后来的独立学派)。英国独立学派(British School of Independents)是由那些不愿归属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的精神分析师组成,它是以温尼科特、费尔贝恩、巴林特和鲍尔比等为代表、与克莱因学派和维也纳学派相对立、遵循客体关系的研究取向且以批判性地吸收和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与临床技术为宗旨的精神分析师团体;其成员还包括冈特里普、汗、海曼、米尔纳、里克罗夫特、金、斯图尔特、博拉斯,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来,独立学派并非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但它是学会内部一股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维持学会的平衡,且表现出独立性、开放性、关系性和真实性的特征。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师具有某些不言而喻的共性,形成一种所谓的“独立传统”(Independenttradition)。比如,他们尊重且恰当地评价所使用的精神分析观点,赋予其真实价值(true value),而不管它们出自何处;他们对普遍真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推崇任何既定的理论思想,并重视理论和技术的多元化;同时,他们都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真实的现实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理论与实践上批判性地吸收其他的精神分析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不同于克莱因主义的客体关系思想。他们在对人性和驱力的态度、客体和客体关系、自体、人格与心理发展等精神分析基本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方面都作出深入探讨和重要发展。首先,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重视人性中善的一面,认为婴儿生来是天真且具有发展潜能的,因而倡导一种积极的人性观;同时,他们不再将力比多视为是行为的根本驱力,转而将攻击性视为是一种有益发展的积极力量,并主张个体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寻求客体(object-seeking)。他们基于客体和客体关系这一核心概念和线索,建构出各自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费尔贝恩的自我内心结构的纯粹客体关系理论、巴林特的原始爱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鲍尔比的依恋理论等。在他们看来,自我或自体是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发展就是内心结构的形成,即自我或自体的成熟。而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在某种意义上,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婴儿从最初的绝对依赖逐渐朝向独立的过程。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还蕴含了自体心理学的诸多概念和观点,如费尔贝恩和冈特里普笔下的自我等同于自体,而温尼科特和马苏德·汗更是直接以自体为核心构建其人格与心理发展理论,博拉斯提出“客体自体”(selfas object)这一术语,强调自体-客体自体之间的关系。此外,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还对象征、梦和创造性这三个紧密相关的主题作出详细且深入的探讨,丰富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其次,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将精神病理学的起源提前至生命前两年的心理生活,在早期环境尤其是母婴关系中追溯精神疾病的根源。他们认为,早期环境的失败或剥夺会诱发婴儿的创伤体验,久之便会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性倒错亦是早期环境失败的结果;同时,它还是个体用以避免或控制焦虑的防御方式。最后,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目标和过程作出独特且颇具创造性的阐释,并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发展、丰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例如,他们重视移情和移情解释的积极作用;促使反移情概念的转变,将之视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工具;强调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发展游戏治疗技术,并将之用于治疗成人患者。总之,独立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一方面,他们促使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转向客体关系模式,推动客体关系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他们变革了精神病理学思想,促使精神病理学从冲突模型转变为发展障碍模型。另一方面,他们修正、发展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范围从神经症扩展至严重的精神病。此外,他们还对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学产生重要影响,并在医学、文学、美学、社会工作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亦存在某些不足,如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概念抽象、语言晦涩以及某些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问题等。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谓之完美,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此,本研究亦是如此。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批判性地探究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思想,并在进行本土化运用时保持谨慎的态度。

李丹丹[9](2016)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文中研究说明女性主义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催生了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电影等多门学科和艺术领域。女性主义伦理学就是以母性思维、性别分析法为基础,也就是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伦理学问题,出现了女性主义自由伦理学、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生态伦理学、女性主义性伦理学等相关学术领域。女性主义电影就是以女性为主体,反映女性主义基本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虽然诞生于西方,但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也初具规模。研究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中的表现无论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伦理还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叙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选题旨在探讨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女性主义电影的关系,展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种种表现,并从其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核心概念分析等。第一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分析、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也就是自由主义女性伦理思想,强调女性生存的目的应该同自由主义的理念一样,根据自由、自主和自我的决定原则,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就是追求自由、独立、理性,还包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等。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反映女性主义以及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如《红高粱》、"小妞电影"及其代表作之一的《杜拉拉升职记》等。它们以现代艺术形式诠释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第二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分析、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关系、情感、关怀等,其理论基础是两性的道德差异。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本质是一种女性的道德,它从情感出发将关怀与同情应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它建立在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实证性相对明显。它的视角主要是女性的,强调关系、关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现关爱的可行路径。本章在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叙事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美丽的大脚》和《亲爱的》作为麻雀进行了解剖。《美丽的大脚》的女主人张美丽是一个农村妇女,她所展现的是关怀与责任。在《亲爱的》中一共建立了三位母亲的形象,尽管各自的特征不同,但同样都体现出母性的自然关怀情感。第三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是站在女性的视角关怀所有生命,尤其关注与女性自身息息相关的生命伦理问题。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核心是关怀,所以它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联系十分密切。女性主义生命伦理关注所有生命,它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连接是内在的。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有不少反映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作品。论文重点分析了以艾滋病为题材的《地久天长》、《好死不如赖活着》等,还有以器官移植为题材的《透析》等。第四章探讨的是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包括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反思、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等。文章认为,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是从女性的视角以及切身感受来看待性伦理的规范及道德原则,以女性体验为重心,将女性作为核心来探讨性伦理的道德范式该是如何。它可以约束女性在社会及家庭中的行为,帮助女性树立健康的性意识、性行为,促进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良好发展。在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多数展示的都是健康的性观念,自由自主、性爱合一、真诚专一,批判性混乱、性交易等不健康的性行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还涉及到与女性性意识、性行为以及性伦理相关的一些新问题,主要是"第三者"、"同性恋"、"女汉子"、"伪娘"等。结语部分探讨了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价值、展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是正面、温和、多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性平等、女性自由、关怀关爱、尊重生命、性健康等方面;当代中国电影叙事所反映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依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加强。

林晓青[10](2016)在《不能言说的秘密 ——E.M.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研究》文中认为E.M.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是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系列作品如《路遇潘神的故事》、《助理牧师的朋友》、《恩培多克旅馆》、《莫瑞斯》、《来生》、《方尖碑》、《另一艘船》等都表现出同性恋这一主题。同性恋是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一切历史时期。但是,无论是在宗教、法律制度还是医学、教育领域,同性恋都遭受着来自主流文化的种种压制,但是在文学领域,同性恋书写却是自古希腊时代就开始出现并延续至今。英国的同性恋书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出不同的同性恋作家,不同的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他们作品映射出的是作家对人性本质的不同探索,是对性和性别观念的多元解读。作为一个同性恋作家,福斯特的创作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强烈的恋母情结、公学和剑桥大学里的同性恋风气、“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鼓励以及数段同性爱情的经历对福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福斯特·生屮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明确承认过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早期发表的5部长篇小说和12篇短篇小说中,福斯特小心翼翼地用隐匿的方式表达着自己不能言说的情感。作为作家、同性恋者的福斯特将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开诚布公的情感和体验以或间接、或伪装的形式,借由文字表达出来。在《路遇潘神的故事》、《助理牧师的朋友》等福斯特同性恋欲望朦胧觉醒时期的作品中,作家用幻想构建了一个可以秘密认同和表现同性欲望的领域。《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最漫长的旅程》和《印度之行》中,福斯特的同性恋书写逐渐显现,福斯特通过转换凝视对象和情感链条的方式在小说中表达被禁止的欲望和作家隐藏的生活体验。在卡彭特的鼓励下,福斯特遵从了自己内心的同性恋欲望,开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对于福斯特这样的同性恋者来说,他们对男性的欲望一方面是精神和心灵上的交流,·方面则是肉体上的结合;他们所追求的同性恋情也和异性恋情一样需要灵与肉的完美融合。《莫瑞斯》是福斯特同性恋书写中一个重要的转折。小说映射出的是作家人生中竭力遮掩的另一面,它也是作家自己艰难的同性恋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总结。这一时期的福斯特开始正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并在《莫瑞斯》中表现了对同性恋的身份认同及对一种性爱合一的同性状态的渴望,福斯特为同性恋做辩护,希望能为同性恋寻求一种合法性的归属。《莫瑞斯》打破了英国文学以往隐性的同性恋书写传统,直接描写男男之间的同性之爱。作家刻意塑造朦胧甚至神秘的气氛,对人物的心理不作淋漓尽致的剖析,而是借助象征来隐喻。在《来生和其他故事集》中,福斯特表现了同性恋者艰难的生存困境,而且也对传统的异性恋主流话语提出了质疑与思考。福斯特揭露了宗教救赎作用的虚假性,对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进行了嘲讽,批判了英国平庸的传统道德规范。福斯特渴望在远离城市、远离文明的地方,找一方未被触及的净土。在福斯特看来,古希腊才是人与人实现“联结”的地方。作家呼吁人们要排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和疏远,强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内心的“联结”,而婚姻则是福斯特惯用的一种表现人与人联结的方式。福斯特通过现代视角“直接记录”的方式展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对异性婚恋进行了反思。福斯特认为,同性之爱是一种超越阶级、种族和文化的纯洁的精神恋爱和理想的友谊,也是对压抑的肉体之爱的一种释放,在他看来,不同阶级,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包括同性之间的联结才是真正的“联结”。福斯特深受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现代工业文明是人类丧失自然本性的原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福斯特终其一生寻求消除现代文明中的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办法,而他认为只有建立起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做到。在福斯特看来,任何种族、阶级和性别的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发掘出个体生命的本真,在实现自我的同时真诚地建立与其他人的交往。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折射出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同性恋所持的不同程度的认识,表征着当时异性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对同性恋者的压迫以及同性恋者充满困惑和焦虑的身份认同过程;其长期坚持不懈的书写也表征了作者的期盼: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诉求,渴望在更多元的视野中解读人类“性”的实质。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表达了对和谐、纯真、自然、淳朴的人性的追求,以及对建立一种自由的、超越阶级的、性爱合一的理想的同性之爱的向往;而这种人与人之间通过性关系获得真正联结的思想正是福斯特的联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的心理内视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的心理内视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经由爱与创造建构存在 ——弗洛姆人生哲学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引言
第一章 弗洛姆人生哲学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弗洛姆独特的人生经历
        一 正统犹太家族与孤独童年
        二 丰富而曲折的学术之路
    第二节 弗洛姆人生哲学产生的时代
        一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法西斯主义的盛行
        三 社会危机与精神危机
    第三节 弗洛姆人生哲学的理论渊源
        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三 禅宗佛学思想
        四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二章 弗洛姆关于生存的思想
    第一节 弗洛姆关于人的生存状况的思想
        一 人的生存境遇
        二 人的生存需要
    第二节 弗洛姆关于人的生存方式的思想
        一 人的两种基本生存方式
        二 两种生存方式之间的本质差异
        三 如何习得存在的艺术
第三章 弗洛姆富有创造性的人生观
    第一节 爱: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一 爱的内涵
        二 爱的本质
        三 爱的对象
        四 爱的实践
    第二节 自由: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第三节 快乐:存在本身所具有的持久的炽热
    第四节 生死:不要把生命视为一种财产
    第五节 家庭:成为自己的父母
    第六节 信仰: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
第四章 弗洛姆人生哲学的意义和启示
    第一节 弗洛姆人生哲学的一以贯之之道:发挥创造性
    第二节 弗洛姆人生哲学与老子哲学之贯通:基于梁启超视域
    第三节 弗洛姆的人生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四节 对弗洛姆人生哲学的评价:清醒的乌托邦
    第五节 弗洛姆人生哲学的当代启示
        一 弗洛姆人生哲学与当代青年价值观
        二 弗洛姆人生哲学与当代青年爱情观
        三 弗洛姆人生哲学与当代青年快乐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精神分析学视阈下弗朗索瓦·欧容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弗朗索瓦·欧容及其电影与精神分析学
    1.1 精神分析与电影的交融
    1.2 弗朗索瓦·欧容电影与精神分析学
        1.2.1 弗朗索瓦·欧容作品概述
        1.2.2 弗朗索瓦·欧容的个人化表达
    1.3 弗朗索瓦·欧容的敏感人格与精神分析学
        1.3.1 弗朗索瓦·欧容与孤独症
        1.3.2 弗朗索瓦·欧容的同性恋倾向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视阈下电影主题阐释
    2.1 有关死本能的暴力美学
    2.2 爱欲的强烈诉求
        2.2.1 多样的变态化性欲
        2.2.2 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
        2.2.3 非正常的窥视欲
    2.3 创伤体验的毁灭与救赎
    2.4 梦境的宣泄与治愈
第三章 精神分析学视阈下叙事特点分析
    3.1 依循内在感受的心理线索结构
    3.2 心灵时空的多重样式构造
    3.3 关照人物心理的内聚焦叙述
第四章 诠释人物内心世界的视听手法
    4.1 特写镜头诠释人物创伤感
    4.2 冷峻的色调烘托心理状态
    4.3 利用闪回外化人物内心情感
    4.4 封闭场地暗示人物精神困境
    4.5 充满寓意的特殊意象
第五章 关于精神分析意味电影创作的反思
    5.1 对法国电影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5.2 深层欲望的集体满足
    5.3 对现实中病态心理的揭露
    5.4 对我国电影艺术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及思想来源
    2.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
        2.1.1 女权主义理论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2.1.2 男权制的压迫和统治
        2.1.3 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
    2.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2.2.1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2.2.2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
        2.2.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2.2.4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第3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旨趣
    3.1 丧失主体地位的“他者”
        3.1.1 “他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3.1.2 “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
        3.1.3 “他者”困境的摆脱方式
    3.2 与后现代“他者”理论的比较研究
        3.2.1 与列维纳斯他者观的比较
        3.2.2 与德里达他者观的比较
        3.2.3 与拉康他者观的比较
    3.3 男权视角下的“女性气质”
        3.3.1 “女性气质”的基本含义
        3.3.2 “女性气质”的生成机制
        3.3.3 “女性气质”的道德束缚
第4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特质
    4.1 从《第二性》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1.1 对精神分析学的批判
        4.1.2 对“女人神话”的批判
        4.1.3 对女性处境的分析
        4.1.4 对性关系的解读
    4.2 从文学作品看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4.2.1 “三人之恋”—《女宾》
        4.2.2 实现我的存在—《他人的血》
        4.2.3 上流社会的爱情—《名士风流》
    4.3 波伏娃与其他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评析
        4.3.1 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的异同
        4.3.2 与露西·伊利格瑞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4.3.3 与朱迪斯·巴特勒女权主义思想的比较
第5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藕合联姻
    5.1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基础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问题成因
        5.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女性解放思想
        5.1.3 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前提基础
    5.2 波伏娃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结合
        5.2.1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5.2.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掘和阐发
        5.2.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丰富
    5.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未来面向
        5.3.1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3.2 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第6章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境遇及评价
    6.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解放
        6.1.1 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溯源
        6.1.2 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建构
        6.1.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构建妇女解放的维度
    6.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贡献
        6.2.1 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动作用
        6.2.2 对补充和拓展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
        6.2.3 对深化和完善中国特色妇女解放理论的启思
    6.3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和困境
        6.3.1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6.3.2 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1.3.1 思想价值
        1.3.2 审美价值
        1.3.3 娱乐价值
        1.3.4 教育价值
        1.3.5 认同价值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现状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3.1.1 韵文体
        3.1.2 韵散相间体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3.2.1 问答叙事类型
        3.2.2 问答主体类型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4.1 词语程式
        4.1.1 数字程式
        4.1.2 时间程式
        4.1.3 人物名称程式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4.2 句法程式
        4.2.1 排比平行
        4.2.2 递进平行
    4.3 主题程式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4.4 引导性程式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5.1.1 时序
        5.1.2 叙述节奏
        5.1.3 叙述频率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6.2 阈限阶段-考验
        6.2.1 阈限时空
        6.2.2 阈限生活
    6.3 融合阶段-团圆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6.3.2 其他融合手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博科夫的生平简介概况
    1.2 纳博科夫遗留的“心理”问题
    1.3 研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4 本次研究如何展开
第二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文献综述
    2.1 国外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进展
    2.2 国内纳博科夫小说思想研究进展
        2.2.1 纳博科夫文学基础的翻译工作
        2.2.2 本次研究相关的评论工作
第三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透过作家写作技法发掘精神分析
    3.2 基于质性研究方法论证六项心理学主题
        3.2.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3.2.2 研究输出结果
第四章 存在主题
    4.1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动机
    4.2 纳博科夫谈“存在”的方式
        4.2.1 纳博科夫的存在主义特征
        4.2.2 游戏中的二重世界: 纳博科夫的“存在”心理
    小结
第五章 时间主题
    5.1 纳博科夫的时间构造理论
        5.1.1 主体为主导的“意识”时间理论
        5.1.2 客体为主导的“空间”时间理论
    5.2 空间中“双重时间”的选择: 隐藏物种的“适应”法则
    小结
第六章 记忆主题
    6.1 隐藏在双重世界下的记忆心理学
        6.1.1 “记忆双重”系统: 客体静态记忆VS主体动态记忆
        6.1.2 弗洛伊德的“神奇书写板(蜡+胶片)”与纳博科夫的“双重记忆”
    6.2 记忆中的处世之道: 个体与集体的存在模式
    小结
第七章 梦主题
    7.1 纳博科夫“双重世界”下所编织的梦的构造
        7.1.1 主体“我”占主导意识的“性欲概念”梦
        7.1.2 客体为结构的“象征”梦实则是衡量“力比多”的好坏
    7.2 纳博科夫构造“双重梦”的意义
    小结
第八章 性主题
    8.1 从性的主体角度揭示“性适应”理论
        8.1.1 “图腾”禁忌:近亲之爱(乱伦)是最基础的性欲
        8.1.2 性压抑说,弗洛伊德成为男性“性解放”的代言人
        8.1.3 “享乐主义”的性:“力比多”能量的双重释放
        8.1.4 双亲“情结”源于个体无知的性体验之一
        8.1.5 集体无意识的性:弗洛伊德的“乌托邦王国”
    8.2 从性的客体角度揭示“性选择”理论
        8.2.1 生理意义上的性冲突:“繁衍器”的投资策略
        8.2.2 精神意义上的动力学:“过滤器”的能量配置
    小结
第九章 爱情主题
    9.1 主体为代表的物质之爱——理性的自恋
    9.2 客体为代表的精神之爱——非理性的他恋
        9.2.1 纯粹的情感之爱
        9.2.2 平等的精神之爱
    9.3 主客体的理性、非理性统一——不朽的意志之爱
    小结
第十章 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的贡献
    10.1 创作的积极心理:不是抹灭外在,而是正视它的存在
    10.2 批判弗洛伊德心理:不完全否定,而是对“美”的解析不同
    10.3 肯定人本心理学:不单“双重世界”,更是“棱镜艺术”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后记

(7)社会变迁背景下女性主体性建构 ——基于20世纪50-80年代台湾女性电影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台湾电影历史发展研究
    1.2 台湾电影中的女性维度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运用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文本分析法
    3.3 内容分析法
第四章 “虚”向“实”转化:社会变迁下的台湾女性电影
    4.1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电影
    4.2 七十年代的台湾女性电影
    4.3 八十年代的台湾女性电影
第五章 身体与意识建构:台湾女性电影的形象嬗变
    5.1 稳定与变迁:女性形象嬗变历程
    5.2 意识建构:典型女性形象分析
第六章 “他者”到“解构”:变迁中的女性主义议题探究
    6.1 性别权力迁移:父权制度统治与瓦解
    6.2 “被看”重读:女性“奇观”消费的转变
    6.3 欲望觉醒:从“遮蔽”到“逾矩”
    6.4 母亲使命反叛:“神话”还是“工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哲学思想传统
    第三节 精神分析学
        一、古典精神分析的影响
        二、英国客体关系思想的影响
        三、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第四节 临床实践
第二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基本内涵
    第二节 基本特征
        一、独立学派精神分析师的特征
        二、独立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
第三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独立学派的诞生——聚焦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论战”
        一、“论战”的背景
        二、“论战”的过程
        三、“论战”的结果和独立学派的诞生
    第二节 独立学派的发展
        一、规模的扩大
        二、理论的多元化与整合
        三、技术的发展
        四、当前动态
第四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节 温尼科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二节 费尔贝恩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三节 巴林特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四节 鲍尔比
        一、生平与着述
        二、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三、影响与继承者
    第五节 其他人物
        一、冈特里普
        二、汗
        三、里克罗夫特
        四、博拉斯
第五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性观
    第二节 驱力观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三节 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一、客体、客体关系与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二、独立学派的客体与客体关系观
    第四节 自体观
        一、温尼科特的自体观
        二、费尔贝恩的自体观
        三、冈特里普的自体观
        四、汗的自体观
        五、博拉斯的自体观
        六、小结
    第五节 人格与心理发展观
        一、人格与心理的结构
        二、人格与心理的发展
        三、小结
    第六节 象征
        一、弗洛伊德等人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七节 梦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八节 创造性
        一、弗洛伊德与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六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精神病理学
    第一节 精神病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弗洛伊德和克莱因的观点
        二、独立学派的观点
    第二节 性倒错——一种特殊的精神病理症状
        一、吉莱斯皮的观点
        二、汗的观点
        三、利门塔尼的观点
        四、小结
第七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心理治疗学
    第一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本质与目标
        一、温尼科特的观点
        二、费尔贝恩的观点
        三、巴林特的观点
        四、冈特里普的观点
        五、其他观点
        六、小结
    第二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过程
        一、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退行
    第三节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技术
        一、基本态度
        二、具体技术
第八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独立学派内部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内部的共性
        二、独立学派内部的差异
    第二节 独立学派与其他学派的比较
        一、独立学派与维也纳学派
        二、独立学派与克莱因学派
        三、独立学派与自体心理学
        四、独立学派与关系精神分析学
第九章 英国独立学派的评价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理论上的贡献
        二、实践上的贡献
    第二节 主要不足
        一、缺少统一、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概念繁杂晦涩,语言艰深难懂
        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第三节 主要影响
        一、对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二、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第四节 未来展望
        一、对独立学派的展望
        二、对本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
五、核心概念分析 第一章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第一节 自由、独立、理性: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本质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应用
第二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分析
    一、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不足
    三、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与电影叙事
第三节 女性主义自由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一、反抗男性压迫:《红高粱》
    二、女性价值的实现:"小妞电影"
    三、"小妞电影"的典范:《杜拉拉升职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第一节 关系、情感、关爱: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本质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分析
    一、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不足
    三、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与电影叙事
第三节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一、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电影概观
    二、关怀、奉献:《美丽的大脚》
    三、自然关怀:《亲爱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生命关怀: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本质
    一、与传统生命伦理的关联
    二、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关联
    三、与女性主义生态伦理的关联
    四、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的应用
    一、女性堕胎
    二、代孕母亲
    三、安乐死
    四、器官移植
    五、生态环境
第三节 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电影分析
    一、引言
    二、艾滋病题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三、器官移植类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生命伦理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性健康: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本质
    一、中国性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的研究领域
    三、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应用
第二节 对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反思
    一、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意义
    二、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前提
第三节 女性主义性伦理思想的电影分析
    一、追求"真爱"的"第三者"
    二、超越性别的蕾丝边
    三、逃避性别的"女汉子"与"伪娘"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特点
二、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价值
三、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不能言说的秘密 ——E.M.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禁忌的情感
    第一节 同性恋文化概述
    第二节 英国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
    第三节 个人经历的影响
第二章 同性之爱的隐匿书写
    第一节 幻想中的欲望
    第二节 “凝视”对象的性别转换
    第三节 三角关系中的情感置换
第三章 艰难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梦的解析
    第二节 正视自我
    第三节 性爱合一
第四章 局外人的困惑
    第一节 灵魂的栖居地
    第二节 有限视角下的“幸福”
    第三节 男性联结的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E.M.福斯特年表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精神分析学与20世纪中国性爱文学的心理内视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由爱与创造建构存在 ——弗洛姆人生哲学探微[D]. 孟宇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精神分析学视阈下弗朗索瓦·欧容电影艺术研究[D]. 姚涵哲. 河北大学, 2020(08)
  •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波伏娃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D]. 吕明洁.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6]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心理学思想研究[D]. 莫传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社会变迁背景下女性主体性建构 ——基于20世纪50-80年代台湾女性电影的考察[D]. 范新悦. 厦门大学, 2019(08)
  • [8]精神分析客体关系革命的中间路线 ——英国独立学派思想整合研究[D].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9]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D]. 李丹丹. 东南大学, 2016(12)
  • [10]不能言说的秘密 ——E.M.福斯特笔下的同性恋书写研究[D]. 林晓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精神分析与20世纪中国性文学的心理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