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

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

一、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鲍丙飞[1](2020)在《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是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确保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等原因使得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约束。同时,我国每年化肥农药大量使用使得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粮食生产可持续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鄱阳湖流域是江西省传统农区,历来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区之一,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承担着重要职责。基于此,本研究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传统粮食生产效率评价体系中,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测算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收敛情况及空间相关性,探究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考虑环境因素的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评价。本部分内容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分别采用Min DS模型和Malmquist-Luer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下,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分别为0.8214、1.0216,而考虑农业面源污染后分别下降为0.8172、1.0181。(2)在不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下,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9%、1.36%,而考虑农业面源污染后分别为0.61%、1.36%。(3)从县域视角来看,鄱阳湖流域的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均要高于南部地区。(4)从影响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内在因素来看,现阶段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原因包括生产要素投入过量、粮食产出不足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过多。(5)从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分解来看,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开始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单轨驱动”转变为主要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轨驱动”,而粮食生产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靠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进步“双轨驱动”。研究内容二: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收敛性分析。本部分内容借助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和方法,分别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俱乐部收敛、随机收敛以及增长分布动态分析五个方面对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探究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收敛性以及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不存在?收敛,但存在绝对?收敛。说明短时间内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总体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扩大趋势,但在其他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较低的县(市、区)对较高的县(市、区)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且最终以不同的收敛速度逐渐趋于同一稳态均衡值。(2)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存在显着的条件?收敛,说明其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向其各自稳态均衡水平收敛的趋势。(3)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存在局部俱乐部收敛和部分序列随机收敛,说明其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差异将长期稳定存在。(4)总体来说,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核密度曲线的波峰呈现出由尖峰形向宽峰形转变的趋势。其核密度曲线波峰所对应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向右侧移动,先由“单峰模式”向“双峰模式”转变再转变为“单峰模式”的趋势,波峰的高度总体在下降。(5)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形成了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处于低、中低、中高以及高等状态水平类型的集聚现象,即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依然分散于4种水平类型的状态空间中,说明鄱阳湖流域各县(市、区)粮食生产环境效率趋异的状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研究内容三: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影响的因素分析。本部分内容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考虑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空间效应的基础上,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鄱阳湖流域各县(市、区)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关系,说明各县(市、区)之间粮食生产环境效率不是随机分布的,具有相似空间特征的地区之间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具有空间效应。(2)鄱阳湖流域相邻县(市、区)间的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一个县(市、区)的粮食生产环境效率不仅与其自身的城镇化率、财政支农政策、种粮人口比重等因素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与之具有相似空间特征的相邻县(市、区)的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县(市、区)间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存在着相互间的正向影响。(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除城镇化率、年平均降雨量对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起到负向作用,其他解释变量均对其起到正向作用。其中,劳均经营规模、种粮人口比重均在1%的水平上显着影响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年平均降雨量、产业集聚、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均在5%的水平上显着影响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年平均气温在10%的水平上显着影响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优化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结构。(2)避免化肥面源污染对粮食生产造成环境惩罚影响。(3)加大种粮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4)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协调区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增长速度。(5)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兼顾城镇化发展与人才培养。

陈钱钱[2](2020)在《江西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动态响应》文中认为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展,大量的农业和生态用地受到挤压,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矛盾加剧,不同空间尺度都存在着人和自然之间、生产和生活活动之间、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关系不尽协调的矛盾。目前,江西省正处于经济发展态势趋进的阶段,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尤其重要。为此需要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城市“三生”空间统筹布局、“三生”功能协调发展,实现江西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对“三生”空间功能格局与人类活动强度进行分析,揭示国土空间功能类型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分异规律,根据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探究更为有效的国土空间功能结构优化调整方案。以江西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数据分析,应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统计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中的计量模型,结合Arcgis10.2软件的空间聚类分析,揭示2006-2017年江西省“三生”空间功能类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再结合江西省人类活动强度的分异特征,探究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江西省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为快速城镇化地区国土空间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促进江西省各县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1)从空间的视角可以得到江西省“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分布差异显着。多样化指数分布呈现北部偏高,南侧偏低的递减格局,集中度指数空间分异较显着,整体优势度较高,且呈现南北两侧高、中间偏低的空间格局特征;空间功能结构均匀度水平较低的特征。(2)从时间序列来看,2006-2017年江西省“三生”空间功能结构分布格局呈现出比例结构不协调现象,其中生态空间面积最大,生产空间面积次之,生活空间面积最小,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态空间用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用地面积逐年增加。(3)通过分析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可以得到江西省“三生”空间分布不均衡,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向于不均衡。其中各县市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区位熵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中心;生态空间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区位熵高的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和南部丘陵、山地等地形地貌比较多样的地区。(4)江西省各县市的人类活动强度呈现由中间向四周、由北向南成不规则递减的特征,其变化趋势与多样化指数、均匀度指数成正相关,与集中化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成负相关。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景观结构组成越复杂,多样化指数、均匀度指数越大,而集中化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越小。

刘俊[3](2019)在《基于模糊数学的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快速推进时期,城市舒适度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资源浪费等现象,有效的吸引人才与技术要素集聚,提升生产与生活层次,创造可持续价值,引导转型。本研究以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生态、城市基础建设、社会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城市发展态势,新增人才教育基础要素,构建城市舒适度指标体系,利用Topsis熵权-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研究模型,评价研究区2000、2010、2016年城市舒适度水平,探索其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市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以期为城市舒适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进一步丰富城市发展理论,为不同地区的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借鉴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熵权Topsis-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基于不同尺度分别从自然生态、城市基础建设、社会环境与人才教育基础四类要素,共4个一级、6个二级、市域30个,县域29个三级指标构建城市舒适度体系,以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2)2000-2016年,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市域城市舒适度不断提升,人才教育基础要素增长较快,增幅为62.38%,城市文化教育环境得到改善,城市舒适度均值由0.084增至0.113,一般舒适型增多,低舒适型消失,其中南昌市、九江市舒适度较高,并形成以南昌市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分布结构,且变异系数由0.282降至0.176,一强多弱局面逐步改善。但仍存在部分城市发展过快或过慢现象,表明城市舒适度发展态势面临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未来进一步协调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四要素之间的差异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县域尺度,2000-2016年,县域单元逐步成为深度挖掘城市发展潜力与完善城市功能的新领域,政府逐渐加强县域单元的规划布局,县域城市的发展环境得到显着改善,城市基础建设要素发展迅速,增长64.29%,城市舒适度均值由0.019增至0.025,增幅为24.00%,其中南昌市区与九江市区等地区增长较快,一般舒适型、较低舒适型县(市)区增多,结构中心逐步向中层移动,基本构成以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为中心,其余市区为次中心的双核多元结构,呈现层次分明的中心区和外围边缘区的分布特征,且变异系数由0.222降至0.198,均衡化程度逐步提升。通过对不同尺度的比较,城市舒适度存在较大的尺度差异性。由于市域空间尺度更大,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存在微弱的差异也会对全局产生深重的影响,导致市域存在较大内部极端化差异,即使在整体差异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发展过快或者过慢现象。而县域空间较小,涉及的领域相对较少,个体差异不突出,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稳定性更强。(3)城市舒适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市域尺度上,2000-2016年,自然生态与城市基础建设要素障碍度有所下降,是促进城市舒适度发展的主导因素,起基础性作用,如人均第三产业GDP、万人城市公共交通里程、生态土地面积、每万人城市基本建设额等因子障碍度较低,促进作用较强。而社会环境与人才教育基础要素的阻碍作用有所提高,每万人高等院校数、科研服务就业比重、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每百万人公园数量的障碍度逐步增大,是未来影响城市舒适度上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县域尺度上,生态土地面积、信息化水平、经济金融实力、基本建设投资额、第三产业增加值是阻碍县域城市舒适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地区居住环境、社会经济影响,县域城市舒适度发展处于初期阶段,阻碍县域舒适度发展的因子多是自然生态与社会基础建设要素。因此,协调好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是首要任务。(4)2000-2016年,城市舒适度发展存在自然生态水平波动下降,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高舒适度城市出现动力疲软等问题。因此,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城市舒适度较高地区着重城市生产与生活品质的优化提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丰富城市功能与产业层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挖掘城市向更高层次提升的动力;城市舒适度较低地区应加快社会经济建设,坚持新型城镇化方向,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水平,增强城市经济总量,为城市舒适度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缩小区域差距。

邱静[4](2019)在《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重要的经济支撑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受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近年来中国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直接结果是广大农村地区在不断失去往日财富积累能力的同时,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态势变得异常严峻。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江西省的农业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基于“五普”、“六普”数据,结合全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情况、劳动力流失状况及耕地分布情况,采用耦合度与协调度模型对江西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空间配置进行研究。城镇化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它的变化不可能是线性的,而神经网络是一种机器运算模型,其结构独特,仿照生物的神经系统而构造,归结于其特殊性,所以它具有非线性映射能力、分类能力及非线性逼近能力,且它的构造不需要精确的数学理论模型。因此,本章研究中采用神经网络来对2020年至2035年期间的城镇化率进行预测。基于预测结果,结合江西省耕地分布实际情况,采用耦合协调度这一概念对于未来江西省内人力与耕地之间的发展做一定预测,并提出相应对策。从研究结果来看:(1)全省老龄化趋势差异显着,随着时间推移,全省范围内老龄化情况有所加剧。从空间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口多集聚于鄱阳湖平原即江西省主要农业灌溉区,且随时间发展,老年人口规模逐步扩大。赣中地区老年人口规模发展趋势较鄱阳湖平原区及赣南地区更为和缓。沿铁路线扩散成为老龄人口发展的一个趋势。东西之间在老龄化趋势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老龄化趋势正在向江西省东部扩散,东西差异正在缩小。江西省老龄指数冷热点格局成环状分布,基本形成热-次热-次冷-冷点分布的空间格局,东西差异显着,形成赣西热点集聚,赣东冷点集聚景象。(2)江西省总体耕地格局北多南少,这与江西省所处地形有关,北部有肥沃的鄱阳湖平原,而南部地处丘陵地形,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受限。江西省平原区域范围内耦合协调度发展较山区而言更为稳定,平原区地势平坦且农业生产条件好,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发展规模农业,有利于吸引劳动力留在本地发展,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而山区耕地面积小,耕地分布零散,耕种难度大,导致劳动力因生活发展需要而外出就业,成为山区劳动力流失的一大重要因素,使得耕地撂荒,劳动力数量与耕地面积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降低。而老龄化情况在农业主产区较为严重,将不利于对于平原地区现代农业的持续推进。(3)在未来,江西省各县域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缓,后期各县域之间城镇化率差距缩小。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人口的流转将可能对江西省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总体程度上江西省内城镇化-农业耕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步弱化状态。全省各县域尤其是原本协同情况较好的县域耦合协调度值的减弱,表明我省主要耕作区域的农业情况不容乐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资源包括相当一部分人力资本将涌入城市,将导致农业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不匹配情况严重化。因此,广大平原地区县域,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城镇化所带来的改变,更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种植效率,集约人力资本,推广新型农业,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在老龄化和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着眼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探讨未来江西省农业发展具有高度的战略现实意义。

匡丽花[5](2018)在《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文中指出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耕地才能维持耕地质量。只有当三者同时达到安全状态,耕地才是安全状态。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比单一的耕地数量或质量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思想,开展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和格局优化研究,以鹰潭市为研究区域,应用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对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演化趋势、驱动机理、耕地系统安全空间格局预测和优化等进行系列研究,达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高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对制定耕地保护对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中,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的离散情况,运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安全评价表明:耕地数量和生态安全均先经历急速降低后缓慢变化的过程,耕地质量安全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后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先急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其中:1995年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临界状态占耕地面积的91.32%,到2005年降到48.96%,但危险耕地增加到37.55%,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主要中心城镇建设区域,2015年高、低等级耕地面积均减少,趋向中间水平,临界状态耕地增加至60.72%。从县域看,贵溪市呈小幅变化,月湖区和余江县较不稳定,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下降。空间变化上,热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耕地系统安全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值区域从中部不断向西部扩大范围延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小的南北部山地区域。稳定性高的耕地由零散分布在东、西部,成多个核状中心布局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和西北部,多中心镶嵌分布。(2)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研究中,利用空间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和政策4方面的26个因子中研究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对比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不变耕地中,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投入环境负荷影响趋势加大,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区位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但整体影响程度偏弱;政策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且影响程度较大。要提升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要提倡科学耕种,合理施肥打药,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政策上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耕地中,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下降。要提升增加耕地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从耕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基础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耕地系统安全的变化主要指空间位置上耕地变为非耕地,主要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用地需要,及耕地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耕地的减少。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应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杜绝粗放、闲置利用行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措施。(3)利用ANN-CA模型预测鹰潭市2025年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结果中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稳定性增强,原有高等级部分降低,而较低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升高趋势,较2015年有所改善。鹰潭市未来建设占用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南北部林地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布局上,耕地破碎度降低,集中连片性更强。但在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挤占了其他生态空间,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易引发土地退化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土地整治等技术措施增加耕地,严格审理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不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提升发展。(4)通过ArcGIS和MATLAB平台,建立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Cultivated Land System Security Pattern Optimitation Model,简称 CLSSPOM),以土地利用适宜性、土地利用空间兼容性、土地利用优先性和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构成的优化规则,并以用地变化率进行数量控制,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不参与优化的前提下优化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后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北山地丘陵区域耕种条件相对恶劣的坡耕地优化为林地;位于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群周边、耕作环境遭人为负面影响较大、耕地系统安全水平低下,能更好地发挥用地经济效益的耕地优化为建设用地;位于樟坪乡和塘湾镇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周边的低效林地优化为耕地。优化后的耕地系统安全等级中,中上等耕地面积增加,低等耕地面积降低,整体耕地系统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在鹰潭市土地利用中,要处理好南北丘陵山地区域耕作区域和生态林地的边界划分,保护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周边耕地的耕作环境,防止耕地系统安全降低和流失耕地。(5)根据耕地系统安全及其稳定性划分耕地系统安全核心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适度改良区、综合改良区,不同保护区施加不同保护模式,并应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政策法规,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生态空间,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提升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耕地系统安全研究,从重耕地数量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均重要;(2)通过MATLAB编程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融入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的约束条件,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

信桂新[6](2016)在《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还需要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提供“软件”支撑,以及通过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硬件”支撑。多年来,以土地流转和机械化为支撑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基础设施良好的平原地区效果显着,带来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的普遍提高;而由于地貌崎岖、地形切割、地块分散细碎,山地丘陵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缓慢,土地流转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为破解山地丘陵区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难题,亟待寻求面向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适宜模式和适用技术,以推动山地丘陵区农业转型和现代化。然而,现有针对山地丘陵区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于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产权体系重构影响的理论分析上,并注重于探讨土地流转与外部制度环境因素、与土地流转主体行为选择的相关关系,以及宏观机制的构建;在少量针对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联动关系的研究中,多侧重于从耕作田块、道路工程、蓄水工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等分块工程技术上,探讨土地整治对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特征,以及反映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资源整合效应,但鲜有技术集成层面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此,本文以资源流动与整合为视角,在对重庆市种植业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并选取四川省广汉市和重庆市荣昌区、铜梁区、梁平县为主要参照,遵循“种植业变化—模式探索—技术集成—效应反馈—机制构建”的逻辑框架,结合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以种植结构及经营模式变化为需求导向,以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模式和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关键技术为支撑,以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为反馈,以基于城乡统筹的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构建为保障,对山地丘陵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过程和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响应种植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菜兼顾”转型的发展契机,山地丘陵区在农业政策取向上应激励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和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以粮食产销平衡区和山地丘陵区叠加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维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呈现粮食作物收缩、菜瓜果作物扩张的竞争态势,区域种植模式从“以粮为主”转变为“粮菜兼顾”,实现了转型增效;(2)重庆市种植业变化特征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农户经营自主权放开为起点、各类因素诱致的环境变化为条件、作物的不同特性为依据发展演化而致的;(3)划定粮食生产红线、转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加快菜瓜果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专业化步伐,是重庆市缓解粮食作物与菜瓜果作物竞争态势,保障粮食自给率稳定和菜瓜果产量、品质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基于重庆的经验,研究认为,山地丘陵区的农业政策方向有必要从“一个专注”(专注于粮食生产)向“两个结合”过渡,将合理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推广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相结合、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发挥和多元化发展相结合作为着力点,推动耕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选择和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山地丘陵区应依据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提升单位产出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选取地处山地丘陵区的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并以地处平原区的四川省广汉市为参照对象,依据对两个区域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大量调查数据,分析比较出山地丘陵区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差异化特征,并运用能值分析法综合评价出两个区域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带来的变化效应差异。结果发现,(1)由于家庭劳动力比重偏低、人口负担重,且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问题突出,加之地块细碎、利用低效,严重削弱了山地丘陵区小农经济的可持续性,导致农户转出农地的“离心力”强于持有农地的“向心力”;(2)由于在资源禀赋、家庭特征、经营方式、流转市场、流转价格等因素上的差异化表现,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农地转出户的流转行为呈现区域“悖反”特征;(3)由于经营规模、农业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投入、经济效益产出上的差异,山地丘陵区农地经营大户不能照搬平原区的经验做法,应立足于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4)与平原区利用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大幅度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适度规模经营道路不同,山地丘陵区以规模化换取投入成本降低的潜力相对有限,因此在农业集约化方式选择上,应通过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注重于提升单位产出水平,借以转变农业经营模式。3)应对土地资源流动“不畅”和乡村地域空间整合“受阻”,山地丘陵区应从宏观人地关系调控入手,以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为导向,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作为土地利用调控的理性选择通过综合论述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理念、模式与技术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作为人地关系系统正向反馈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求。在转型期,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为导向,在整治目标、整治重点、运作模式上与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在行为理性上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技术上强调生产空间农用地整合技术、生活空间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和生态空间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三者的智能融合。选取山地丘陵区典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通过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实践,研究区生产空间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由整治前的18.00%增至整治后的30.53%,户均耕地地块数降低1.6块,耕地灌溉保证率由29.68%增至51.22%,综合机械化率由42.50%增至61.80%,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生活空间24个片块的闲置废弃农村居民点被复垦再利用,乡村景观协调性、田块连片性及聚落的风貌形象得到提升;生态空间形成了以生态节点修复与完善、生态廊道连通、核心生态用地保护为主导,“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因此,在中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应由不同整治类型的组合转向整治内容的融合,从人地关系调控入手确立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应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矛盾和转型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是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适宜模式。4)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山地丘陵区应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的功能整合、技术重构及集成应用,构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实现土地权属调整与工程改造的联动一体遵循“理念—技术—示范”的逻辑思路,通过论述基于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农业转型途径,提出了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应用。研究发现,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不能盲目地向传统农业输入,应通过要素流动将现代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联结起来,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价值再造,以形成资源流动与整合的互补性模式和有效途径。为此,山地丘陵区的农业现代化应以整合土地流转的产权调整功能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改造功能为路径,通过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重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体系,推动农户承包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集成技术能够满足示范点发展现代农业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为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产权基础和工程基础。相关技术经济指标显示,综合示范点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4.02%,农业产业化土地实现率达到73.00%,细碎、不规则的耕作田块的平均密度和形状指数分别下降38.62%和29.46%,农业机械动力提升130.77%,农村宅基地复垦率达到33.78%,农户宅基地复垦增值显化水平达到平均每户89195元,2015年全村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由此来看,以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为主线,通过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协同关键技术、土地资源整合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解决山地丘陵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破碎化小地块流动、集中、整合为大地块问题,从而破解崎岖地貌背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难题,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规范有序的再利用和价值释放。5)通过反馈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应重视农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增强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硬件”供给的针对性以重庆市3个农业产业化进程梯度差异明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为样区,以土地整治项目为样点,选取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土地流转规模、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农民人均农业年收入、亩均产出作为经济效应指标,农民参与项目施工收入、农民参与项目施工人数、整治工程村民满意度、项目后期管护农民参与度、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到位度作为社会效应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改进topsis模型进行土地整治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项目后期管护农民参与度、农民参与项目施工收入等3项指标处于重要级,指标值变差大、影响强;农民人均农业年收入变化、整治工程村民满意度、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到位度和农民参与项目施工人数等4项处于边缘级,指标值变差小、影响弱;其余指标处于次要级,影响程度居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经济-社会综合效应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呈现为农业产业化进展快速型的YQ-I>进展加速型的YQ-II>相对缓慢型的YQ-III,效应等级分别为良、中、差。而单方面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指标等级分布不平衡,效应等级分布不平衡,研究样区内部不平衡。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表现为YQ-III、YQ-II和YQ-I中,经济效应贴近度和社会效应贴近度的差距依次为22.25倍,缩减至1.21倍和0.77倍。因此,山地丘陵区通过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支撑作用,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更好地统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与后续管护;而基于熵权法和改进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6)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流动与整合,关键是搭建城乡统筹的“有形”、“无形”通道,抓住关键环节和落脚点建立保障机制以刘易斯经济增长的通道说为视角,分析城乡统筹中资源流动与整合的过程表明,土地整治作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有效途径,其与城乡统筹分属于两者关系的供给调整面和需求导向面,发挥土地整治对城乡统筹的支撑,必须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有形”和“无形”通道,而与“通道”相契合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是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载体和具体抓手。重庆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实效,其经验证实,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利用“有形”与“无形”通道,抓住关键环节和落脚点实施“人地分离”的农地集中连片整治和“地随人走”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便对土地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为保障资源流动与整合的有效进行,应建立主体功能导向机制、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人地挂钩”机制,并在顶层设计、组织管理、收益分配、市场监管、规范用地方面配套相应的主导政策,在消除农户顾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政府职能、调整粮食政策方面配套相应的辅助政策。综上所述,响应种植业转型增效的契机,转移农业劳动力、激励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山地丘陵区需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作出系统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设计。其中,在过程调控上,首先应从宏观人地关系入手,以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为导向,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作为土地利用调控的理性选择;其次,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的功能整合、技术重构及集成应用,在微观尺度构建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同时,重视农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增加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硬件”的有效供给。在机制构建上,应结合需求导向面和供给调整面的对应关系,建立资源要素流动的各种“有形”和“无形”通道,保障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顺畅运行。

黄祥芳[7](2016)在《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依靠高产技术,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然而,我国农业耕地利用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耕地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将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甚至引发环境灾难。那么,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是怎样的?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客观的评价耕地生产效率?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提升和改进的方向和路径在哪里?立足于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约束加强、耕地利用粗放及耕地面源污染加剧的现实背景,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生产前沿面实证分析方法,以江西省为例,系统的考察了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相关问题。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本文所涉及到的耕地、耕地生产效率、耕地面源污染、耕地环境效率四个核心概念;总结了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研究的两大主要理论,包括生产效率理论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构建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在实证层面上,利用统计资料数据,对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BCC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传统技术效率),对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耕地传统技术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耕地环境技术效率时空特征,并检验了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用ML指数表示)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用M指数表示),并对ML指数和M指数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影响,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关键因素;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和归纳出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具体四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会对耕地生产效率测算结果产生显着的影响。忽视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是失真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2)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即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未来需要重视耕地产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耕地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政府要重点监控那些受耕地面源污染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3)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不存在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4)面源污染视角下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同步驱动。(5)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6)江西省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耕作模式,以提高耕地环境效率。(7)为提高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周洁[8](2015)在《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典型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是国家为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理论上,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农户行为的传导,最终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而土地利用变化又关乎着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 一个分析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一框架,分别探讨了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主要涉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类型)对农户土地投入变化、土地用途调整以及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影响机理;然后结合相关理论推演,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利用江苏部分典型县市(主要涉及苏南、苏中、苏北部分区县)调查获得的农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探讨了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的区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从农户土地投入变化的角度来看,理论推演显示农业直接补贴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户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但微观层面上农户调研结果显示,直接补贴对江苏省农户土地利用规模扩大的影响作用并不显着。就各典型区域而言,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在苏中、苏北地区,对于农户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有着显着的正效应。此外,直接补贴在江苏省内,主要是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会对于农户的土地流入行为产生负向的影响。总体来说,农业直接补贴对江苏省农户土地投入变化的作用并不明显;相比苏南和苏中地区,苏北地区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农户土地投入变化有着更加显着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也验证了上述观点。(2)从农户土地用途调整的角度来看,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农户出于对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和经济效益的追求,会主动将原本的一些闲置用地开发为耕地,从事粮食生产;此外,通过估计农户意愿模型还发现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会显着地提高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意愿。在江苏省整体层面,亩均粮食直接补贴总额每增加100元,农户种粮意愿提升的概率增加2%,农资综合补贴总额每增加100元,农户种粮意愿提升的概率增加6%。(3)从农户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角度来看,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总体上有助于提升江苏省农户集约利用土地的行为,且这种影响在欠发达地区更显着;模型结果显示,农业直接补贴每增加100元,会引致苏北地区的农户增加土地投入9.79元,苏中地区的投入增长为4.67元,苏南地区的投入变化则并不明显。而直接补贴对于农户劳动力的投入影响并不显着,农机购置补贴虽然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对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决策产生显着影响。此外,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江苏省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显着,只有良种补贴在苏北地区对于粮食单产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和引导农户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有着一定的实践启示作用。并且江苏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省内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间的发展差异也能较好地映射全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因此相关研究结论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孟梅[9](2014)在《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需要有更加稳固的农业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阶段战略调整的基础。农用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用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用地资源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新疆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农业大区。多年来,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土地产出效率低下,且土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因此,开展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助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与土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本论文在深入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农业产业结构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用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探寻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农用地资源利用变化规律及农地资源配置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成因;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配置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验证,并运用DEA模型评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地投入产出效率;考虑到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配置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因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地生态系统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耦合分析,判别两者之间变化的协调性与合理性;最后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利用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农地资源的数量优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方向及保障措施,针对如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配置的双向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新疆土地资源、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近年来,农用地面积缓慢增长,农业结构趋向合理,但由于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发展必须以水定地。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还未形成双向的因果关系,仅表现为农用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且农用地利用结构变化要快于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农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新疆的农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在全国排名第13位,在西北五省中排名最高,总体情况较好,但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技术投入方面还略显不足;在时间序列上,新疆农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呈现波动性递增的趋势,但劳动力投入过多,技术的管理与应用不足;从区域内部看,北疆农用地利用效率较高,南疆次之,东疆最低,但14个地州在农用地利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产要素不匹配的问题。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生态系统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表现为周期性变化趋势,即协调关系由最初的严重失调,逐渐改善为中度失调,之后协调关系出现波动,演变为重度失调,在此之后协调关系又逐渐改善,其演变过程为低水平协调→协调,期间也经历了一次波动。根据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尝试提出了新疆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即优化种植业“粮、经、草”三元结构,做大做强做优畜牧业,注重林业生态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渔业。

李瑾[10](2013)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以沁水县为例》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农用地集约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沁水县七镇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沁水县七镇在1997年到2007年之间,农用地集约水平整体有所下降,且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根据区城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结合七个镇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分析了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用地利用时所出现的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农业科技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积极进行土地的复垦工作以及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主的可推进沁水县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建议。

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4.1 章节安排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效率
        2.1.2 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简要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2 经济增长理论
        2.3.3 生产理论
    2.4 分析框架
        2.4.1 理论分析框架
        2.4.2 实证分析框架
第3章 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评价
    3.1 粮食生产效率测算方法选择与构建
        3.1.1 静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3.1.2 动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3.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3 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超效率MinDS模型
        3.3.1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技术效率分析
        3.3.2 考虑环境因素的技术效率分析
        3.3.3 两种技术效率差异分析
        3.3.4 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改善方向
    3.4 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Luerberger指数
        3.4.1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3.4.2 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3.4.3 两种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收敛性分析
    4.1 收敛方法概述与收敛分析步骤
        4.1.1 收敛方法概述
        4.1.2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收敛分析步骤概述
    4.2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绝对收敛检验
        4.2.1 δ收敛性检验
        4.2.2 绝对β收敛性检验
    4.3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条件收敛检验
    4.4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俱乐部收敛检验
        4.4.1 俱乐部收敛检验方法
        4.4.2 俱乐部收敛分析
    4.5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随机收敛检验
    4.6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增长分布动态分析
        4.6.1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核密度分布分析
        4.6.2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增长分布内部流动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5.1.2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5.2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分析
    5.3 变量与数据
        5.3.1 变量处理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的多重共性检验
        5.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5.4 研究方法:空间面板计量方法
        5.4.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概述
        5.4.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估计方法
        5.4.3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选择
    5.5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估计
        5.5.1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和模型选择
        5.5.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5.5.3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5.5.4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评价
        6.1.2 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收敛性判断
        6.1.3 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化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6.2.2 避免化肥面源污染对粮食生产造成环境惩罚影响
        6.2.3 加大种粮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6.2.4 推动跨区域交流合作,协调区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增长速度
        6.2.5 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兼顾城镇化发展与人才培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江西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动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与界定
        2.1.1 “三生”空间
        2.1.2 “三生”空间分类方法
        2.1.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空间相互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3.1.2 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3.1.3 行政区划变更说明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 江西省“三生”空间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4.1 江西省“三生”空间的动态变化分析
    4.2 2006年江西省“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3 2010年江西省“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4.4 2017年江西省“三生”空间格局特征
5 江西省“三生”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1 区位熵分析
        5.1.1 江西省“三生”空间的区位熵计算
        5.1.2 江西省“三生”空间的区位熵分析
    5.2 洛伦兹曲线分析
        5.2.1 江西省“三生”空间洛伦兹曲线
        5.2.2 江西省“三生”空间洛伦兹曲线分析
    5.3 基尼系数分析
6 江西省“三生”空间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6.1 多样化指数分析
    6.2 集中化指数分析
    6.3 优势度指数分析
    6.4 均匀度指数分析
7 江西省“三生”空间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
    7.1 人类活动强度的测算
    7.2 人类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异
        7.2.1 总体变化特征
        7.2.2 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分异特征
    7.3 人类活动强度与“三生”空间的关系
        7.3.1 人类活动强度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7.3.2 人类活动强度对景观聚集度的影响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基于模糊数学的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城市舒适度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2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条件
3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基于市域、县域的指标体系构建
    3.3 指标获取与处理
    3.4 基于熵权TOPSIS-模糊数学指标评价模型
        3.4.1 熵权Topsis模型
        3.4.2 模糊数学综合指标评价模型
        3.4.3 城市舒适度等级划分标准
4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评价分析
    4.1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市域城市舒适度综合评价与分析
        4.1.1 市域城市舒适度四大分类要素评价与分析
        4.1.2 市域城市舒适度等级评价与演变分析
        4.1.2.1 时间变化特征
        4.1.2.2 空间变化特征
    4.2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县域城市舒适度综合评价与分析
        4.2.1 县域城市舒适度四大分类要素评价与分析
        4.2.2 县域城市舒适度等级评价与演变分析
        4.2.2.1 时间变化特征
        4.2.2.2 空间变化特征
    4.3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5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影响因素分析
    5.1 定性分析
        5.1.1 自然环境因素
        5.1.2 社会经济因素
        5.1.3 地理区位因素
        5.1.4 城市规划与管理因素
    5.2 定量分析
        5.2.1 市域城市舒适度影响因素分析
        5.2.2 县域城市舒适度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6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分区及其发展策略
    6.1 城市舒适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6.2 城市舒适度分区及发展策略
        6.2.1 市域城市舒适度分区及发展策略
        6.2.1.1 赣北较高舒适度地区
        6.2.1.2 赣南一般舒适度地区
        6.2.2 县域城市舒适度分区及发展策略
        6.2.2.1 赣西较低舒适度地区
        6.2.2.2 赣中较高舒适度地区
        6.2.2.3 赣东一般舒适度地区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7.2.2 不足
致谢
在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老龄化成为我国重大挑战
        1.1.2 人力资源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区划分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 江西省农村老龄化时空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2 江西省农村老年人口分布规模
    3.3 江西省县域农村老龄指数分析
    3.4 江西省县域老龄化趋势与关联格局
4 江西省人力资源-农业协同研究
    4.1 江西省耕地、劳动力情况概述
        4.1.1 江西省耕地情况
        4.1.2 江西省劳动力分布情况
    4.2 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耕地耦合空间格局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原理
        4.2.2 江西省农村农业劳动力-耕地耦合空间格局分析
    4.3 江西省老龄化-人力资源协同关联空间分析
5 江西省人力资源-农业协同预测研究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最小二乘法拟合
        5.1.3 神经网络
    5.2 江西省城镇化率趋势分析
    5.3 江西省人力资源-农业协同预测分析
6 对策与建议
    6.1 合理配置现有农村适龄劳动力
    6.2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夯实农业劳动力劳动技能
    6.3 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2.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原理
        1.2.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分析框架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进展
        2.1.1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方面
        2.1.2 耕地系统安全方面研究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耕地系统
        3.1.2 耕地系统安全
        3.1.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
        3.1.4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及驱动力
        3.1.5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3.1.6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3.2 基础理论
        3.2.1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3.2.2 系统科学理论
        3.2.3 人地关系理论
        3.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第4章 耕地时空变化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地理环境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研究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4.1.5 研究数据收集
    4.2 遥感影像解译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4.2.2 遥感影像解译
    4.3 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4.3.1 耕地数量变化
        4.3.2 耕地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
    5.1 评价方法介绍
    5.2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
        5.2.1 评价单元划分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结果
    5.3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分析
        5.3.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数量分析
        5.3.2 耕地系统安全空间分布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分析
    6.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与影响因子选择
        6.1.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
        6.1.2 驱动因子选择
    6.2 耕地系统安全驱动分析方法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空间回归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空间回归分析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研究
    7.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与预测方法
        7.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7.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方法
    7.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
        7.2.1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入层
        7.2.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隐含层
        7.2.3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出层
        7.2.4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结果
    7.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
        7.3.1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输入层
        7.3.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隐含层、输出层
        7.3.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7.4 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7.4.1 耕地系统安全数量变化
        7.4.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空间变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8.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法
        8.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8.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
        8.2.1 CLSSPOM的建立
        8.2.2 CLSSPOM模块介绍
    8.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3.1 数据处理
        8.3.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结果分析
        8.3.3 优化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与对策研究
    9.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
        9.1.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区划分
        9.1.2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模式
    9.2 可持续利用对策
        9.2.1 协调耕地数量与建设、生态空间
        9.2.2 加大经济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
        9.2.3 加强土地管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9.2.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资源要素构成及属性
    1.2 农业资源要素流动与整合途径
        1.2.1 资源流动与整合
        1.2.2 土地流转途径
        1.2.3 土地整治途径
    1.3 农业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
        1.3.1 资源配置效应
        1.3.2 社会经济效应
        1.3.3 生态景观效应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社会需求分析
        2.1.2 科学问题分析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内容设置
        2.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方法
第3章 山地丘陵区种植业变化与启示
    3.1 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框架
        3.1.2 数据来源
        3.1.3 数据模型
    3.2 研究区概况及其种植业变化
    3.3 结果分析与解释
        3.3.1 1978-2011 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3.2 重庆市种植业变化解释
    3.4 讨论
    3.5 结论和启示
第4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利用特征
    4.1 研究区概况
        4.1.1 重庆市江津区概况
        4.1.2 四川省广汉市概况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山地丘陵区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特征
        4.3.2 山地丘陵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特征
        4.3.3 山地丘陵区农地经营模式变化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模式与实践
    5.1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导向
        5.1.1 人地关系“三元”结构
        5.1.2 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
        5.1.3 土地整治的目标导向
    5.2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
        5.2.1 目标范式
        5.2.2 整治重点
        5.2.3 行为理性
        5.2.4 运作模式
    5.3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技术
        5.3.1 农用地整合技术
        5.3.2 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
        5.3.3 生态景观提升技术
    5.4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案例
        5.4.1 案例选取
        5.4.2 实证分析
    5.5 结论
第6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
    6.1 基于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农业转型理念
    6.2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
        6.2.1 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技术体系
        6.2.2 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协同关键技术
        6.2.3 耕作田块修筑及其配套技术
        6.2.4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技术
    6.3 综合示范点实证
        6.3.1 综合示范点概况
        6.3.2 数据采集
        6.3.3 技术经济效果评估指标
        6.3.4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第7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
    7.1 土地整治后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7.1.2 评价模型构建
    7.2 研究样区、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研究样区与评价单元
        7.2.2 数据获取
        7.2.3 评价数据处理与检验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经济效应分析
        7.3.2 社会效应分析
        7.3.3 综合效应分析
    7.4 讨论
    7.5 结论
第8章 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
    8.1 城乡统筹中资源流动与整合过程分析
        8.1.1 来自“刘易斯通道”的启示
        8.1.2 促进城乡统筹的土地整治“通道”
        8.1.3 促进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
    8.2 区域资源流动与整合促进城乡统筹的实践考察
        8.2.1 重庆区域概况
        8.2.2 资源流动与整合成效及典型实践
    8.3 资源流动与整合创新机制构建
        8.3.1 主体功能导向机制
        8.3.2 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
        8.3.3“人地挂钩”机制
    8.4 资源流动与整合配套政策建议
        8.4.1 主导政策措施
        8.4.2 辅助政策措施
    8.5 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参与课题
附件

(7)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回顾
        1.3.1 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
        1.3.2 面源污染相关研究
        1.3.3 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1.3.4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
        2.1.2 耕地面源污染
        2.1.3 耕地生产效率
        2.1.4 耕地环境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生产效率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 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2.3.1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函数
        2.3.2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解析
3 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3.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及数量变化
        3.1.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
        3.1.2 江西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及增减情况
        3.1.3 省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3.1.4 省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3.2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分析
        3.2.1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总体趋势
        3.2.2 省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3.2.3 省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3.3 江西省耕地产出分析
        3.3.1 江西省耕地产出总体趋势
        3.3.2 省内耕地产出比较
        3.3.3 省际耕地产出比较
    3.4 本章小结
4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及其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
    4.1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分析
        4.1.1 耕地面源污染核算方法
        4.1.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4.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成因
        4.2.1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面源污染形成的客观动力因素
        4.2.2 农户生产经营短视行为是耕地面源污染产生的源头
        4.2.3 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剧了面源污染
        4.2.4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不当政策助推了面源污染
    4.3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相关性检验
        4.3.1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EKC”理论分析
        4.3.2 模型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及收敛性分析
    5.1 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5.1.1 BCC模型
        5.1.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择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技术效率评价
        5.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比较
        5.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再分析
    5.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
        5.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比较
        5.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再分析
    5.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
        5.5.1 δ收敛分析
        5.5.2 β收敛分析
        5.5.3 条件β收敛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6.1 模型与方法
        6.1.1 Malmquist指数模型
        6.1.2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6.1.3 面板Tobit模型
    6.2 变量及数据
        6.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选择
    6.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6.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6.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6.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6.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6.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6.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检验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检验
        6.5.2 面板Tobit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研究
    7.1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目标和原则
        7.1.1 效率提升的目标
        7.1.2 效率提升的原则
    7.2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模式探析
        7.2.1 农田集约种植模式
        7.2.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7.2.3 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7.2.4 用地养地结合模式
    7.3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7.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
        7.3.2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
        7.3.3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
        7.3.4 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典型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1.2.2 农户行为决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2.3 基于农户行为变化视角的制度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与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研究对象与内涵界定
        2.1.1 研究对象
        2.1.2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
        2.1.3 农户土地利用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补贴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农户激励理论
    2.3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的影响机理与效应分析
        2.3.1 农户行为决策模型
        2.3.2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2.3.3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的作用效果
第三章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现状与研究区概况
    3.1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发展沿革与解析评价
        3.1.1 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沿革
        3.1.2 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的解析与评价
        3.1.3 农业直接补贴的类型与标准
        3.1.4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与评价
    3.2 江苏省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现状
        3.2.1 直接补贴的种类与规模
        3.2.2 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3.3 研究区概况及基本信息
        3.3.1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3.2 农户问卷基本信息统计
第四章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投入的影响
    4.1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
        4.1.1 理论分析与推导
        4.1.2 实证检验
    4.2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4.2.1 影响机理分析
        4.2.2 实证分析
第五章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用途调整的影响
    5.1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用途调整的影响
        5.1.1 农户土地用途的调整
        5.1.2 直接补贴政策的作用情况
    5.2 直接补贴政策影响土地用途调整的实证分析
        5.2.1 实证研究:直接补贴对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
        5.2.2 案例分析:农户自发改变土地用途
第六章 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6.1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资本投入的影响
        6.1.1 理论分析
        6.1.2 实证检验
    6.2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劳动投入的影响
        6.2.1 相关研究与理论
        6.2.2 模型推导与实例验证
    6.3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
        6.3.1 影响作用分析
        6.3.2 实证检验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9)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数据来源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研究内涵界定
    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基础
    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第3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
    3.2 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般规律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互作用机理
第4章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与农地利用现状分析
    4.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4.2 农用地利用现状
第5章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互动关系分析
    5.1 模型选择
    5.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5.3 计量分析及结果
第6章 新疆农用地投入产出有效性评价
    6.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6.2 DEA方法的适用性
    6.3 评价指标的选取
    6.4 横向对比分析——基于31个省市的DEA对比分析
    6.5 纵向对比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DEA变化分析
    6.6 区域对比分析——基于新疆14个地州市的DEA差异分析
    6.7 小结
第7章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分析
    7.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分析
    7.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耦合模型
    7.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7.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关系的评判
    7.5 结论
第8章 新疆农地资源及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
    8.1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对应关系
    8.2 基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农地资源结构优化
    8.3 基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第9章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与农地资源配置的双优关系协调
    9.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
    9.2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地资源配置的双优协调对策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的不足
    10.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以沁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沁水县概况
2 沁水县土地利用现状
3 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
4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农用地集约利用指标选取
    4.2 农用地集约评价模型建立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 综合评价分值计算
    4.5 分析评价结果
5 沁水县农用地集约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1 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减少速度快
    5.2 城镇扩展,工矿建设占用农业用地
    5.3 用地结构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
    5.4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农业科技不成熟
6 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6.1 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结构,保证落实
    6.2 调整土地政策,对农用地进行改造
    6.3建设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
    6.4 建设生态特色农业,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5 积极进行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工作,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
    6.6 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应用

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鄱阳湖流域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鲍丙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2]江西省“三生”空间时空演化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动态响应[D]. 陈钱钱.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基于模糊数学的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城市舒适度评价[D]. 刘俊.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4]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邱静.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D]. 匡丽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6]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D]. 信桂新. 西南大学, 2016(04)
  • [7]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 黄祥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 ——以江苏典型地区为例[D]. 周洁. 南京大学, 2015(05)
  • [9]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孟梅.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3)
  • [10]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以沁水县为例[J]. 李瑾. 华北国土资源, 2013(06)

标签:;  ;  ;  ;  ;  

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