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草)措施

内蒙古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草)措施

一、论内蒙古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艺,李霞,冯京辉,饶日光,何天英,陈瑜[1](2021)在《2000-2018年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文中指出[目的]分析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探究NDVI变化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为制定合理的生态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方法]基于MODIS NDVI数据,辅以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一元线性趋势分析、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及残差分析方法,对2000—2018年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NDVI变化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结果](1)黄河流域NDVI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总增速为6.8%/10 a, NDVI在东南部及西部较高,北部及西北部较低,由东南向西北部减少,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整体上,以东亚季风生态地理区和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界线(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和青藏高原生态地理区和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及东亚季风生态地理区界线(西宁市—甘南市—定西市)为界呈Ⅴ字型分布。(2)NDVI整体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反持续性强于持续性,且表现出较强的弱持续性,其中改善区约占62.32%,主要呈带状集中分布。在中上游地区,在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西宁市—甘南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关中平原及运城盆地—三门峡两两界线间的条带区域基本为改善区,而退化区域以中下游为主,呈零散分布。(3)NDVI与降水和气温呈正相关,且与降水的偏相关强度稍大于气温,流域约76.7%的地区NDVI残差呈增长的趋势,人类活动整体对NDVI增加的影响以促进为主,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中游>上游>下游。[结论]黄河流域NDVI变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适度的生态工程及农业生产活动对植被恢复有重要作用。

郭晖[2](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提出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黑哲[3](2020)在《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过程及评价方法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改善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研究退耕还林(草)之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生态工程的效果,同时为之后的生态恢复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GIMMS NDVI和MODIS NDVI数据,采用数值比较、变化趋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主要地表覆被物的NDVI曲线特征提取耕地信息,分析了2000-2019年黄土高原耕地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评价方法对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植被参数特征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GIMMS NDVI数据对MODIS NDVI数据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补充,形成黄土高原长时间序列的植被数据是可行的。GIMMS NDVI和MODIS NDVI在植被空间分布和动态生长趋势变化方面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域尺度上二者的回归系数达到0.95,像元尺度上两者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87.69%;两种数据在反映植被物候变化方面一致性较好。(2)黄土高原多年植被NDVI呈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时间尺度上从1982-2019年植被NDVI显着增加,其中1982-1999年植被NDVI增加速率为0.001yr-1,一半以上的区域植被覆盖无显着变化,显着增加的面积占比为14.04%(P<0.05);2000-2019年植被NDVI增加速率为0.006yr-1,超过90%的区域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显着增加的面积占比为71.56%(P<0.05)。2000年以后植被NDVI增加趋势较之前成倍增加。(3)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地表覆盖物NDVI时序曲线的特征,提取出200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像元分布,抽样整体精度达到85.55%,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其中河谷平原区精度误差小于10%。研究区多年平均耕地分布上空间区域差异明显,东南多且密集,西北相对较少而且分布较为零散,20 a间区域耕地面积小幅度波动下降,耕地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生态工程实施区和城镇化区域。(4)2000-2019年黄土高原植被呈显着改善的趋势,但是对植被恢复过程的研究中,利用相同的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也不同,用月最大合成法平均得到的生长季均值NDVI(M2)为0.446,月均值平均得到的生长季均值NDVI(M1)为0.352;多年植被NDVI增加趋势M2为0.007yr-1,M1为0.0057yr-1;M2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比大于M1,其中NDVI增加趋势范围在0-0.01之内M1面积占比为83.97%,M2为74.08%,增加趋势范围在0.01-0.02范围内M1面积占比为11.8%,M2面积占比为21.42%,增加趋势范围在0.02-0.03范围内M1面积占比为0.06%,M2为0.44%,增加趋势范围大于0.03的部分二者差异较小。(5)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植被恢复程度不同,植被增长趋势从高到低为:黄土高原区域、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区、剔除耕地的黄土高原区域、剔除耕地的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区。此外,剔除耕地像元后植被增加速率减缓,植被恢复程度降低。

王金花[4](2017)在《风蚀水蚀交错区流域植被覆被变化对水沙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风蚀水蚀交错区的西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监测、模拟实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法,结合“3S”技术,在系统分析历年实测降雨、径流、泥沙以及下垫面等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阐明了植被覆被时空变化过程,构建了流域降水产流产沙关系,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揭示了植被覆盖变化在降雨~产流过程和降雨~产沙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其对产流机制的影响程度。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性结论:(1)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演变特征西柳沟流域草地作为整个景观的基质;从斑块数量和面积变化率来分析,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稳定性最高,其次为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草地和耕地的转化最为剧烈,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2)阐明了流域植被被覆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遥感影像资料,采用多光谱遥感解译方法,分析流域下垫面植被变化情况,西柳沟流域植被以中覆盖度(植被覆盖度45~60%)、中低覆盖度(植被覆盖度25~45%)为主,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3%。从发展变化来看,不同植被覆盖度水平的面积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中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而低覆盖度植被面积明显减少,流域整体植被盖度呈良好发生态势。(3)流域年降水呈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依据西柳沟流域1960年~2013年实测降水、径流及输沙量基本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西柳沟流域降水径流变化特征。西柳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67.7mm,总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量呈现增多的趋势,较多年平均偏多5%以上。流域年径流量2000年以来明显减少,且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越来越低。年输沙量自本世纪以来也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年~2010年期间较多年平均减少2.5成以上,2010年以来较多年平均值减少9成以上。(4)揭示了植被覆盖变化对产流机制的影响不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植被具有增加土壤下渗能力的作用,植被覆盖度越高,产流时表层土壤含水率越大,土壤稳定入渗率也越大。在较小降雨强度(0.5mm/min)条件下,无论裸坡还是有植被覆盖的小区,历时30分钟的降雨仅使得表层(0~10cm)的土壤含水量产生明显的变化;大雨强条件下,当植被覆盖度大于30%时,降雨影响深度可达30cm~40cm。在目前试验条件下,无论裸坡径流小区还是植被覆盖度达到61%的径流小区,降雨产流开始时土壤饱和度最高只达到84.5%,入渗率没有达到稳定状态,不满足蓄满产流的条件,产流模式仍已超渗产流为主。降雨产流过程中,根据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分析结果,植被覆盖度越高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越大,水分交换活跃,产流20分钟后,表层土壤变异系数变小,入渗模式发生变化,产流模式存在向混合产流或者蓄满产流转换可能。(5)测定了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相关指标变化范围霍顿及菲利普入渗公式模拟结果表明,在水蚀风蚀交错区,与土壤特性有关的经验常数k的变化范围为0.02~0.17,土壤吸着力a变化范围一般在0.5~2.0之间。

姚炳全[5](2016)在《内蒙古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近年来,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索求,全球范围都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草地退化、森林覆盖减少、土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部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地理区位非常独特,生态状况也非常脆弱。为了缓解该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于20世纪末全面开展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先后进行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多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目前,国内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评价大多局限于质量的评价,而对于生态工程建设后,生态环境改善效果的分析及评价的研究较少。为实现改善程度的精确量化分析,本文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背景,研究分析2000—2010这十一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内蒙古自治区生态问题的改善情况,以及12个盟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效果。文章主要采用MODIS影像数据,运用GIS和RS技术,对遥感数据分析处理,提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的同时,结合监测数据(气象数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数据、森林资源数据)、统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土壤侵蚀数据等,在构建综合评价级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来计算指标权重,进而基于二维灰色关联模型完成重点林生态工程建设后12个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程度综合评价,并在三维灰色关联模型的基础上对11年间的12个盟市的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具体为:植被覆盖度增加、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土壤侵蚀面积减少。(2)从分布看,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改善程度最大,该区域为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集中实施的区域,工程建设对其生态状况改善效应最为明显。另一个生态状况改善明显的地区是内蒙古东部,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大面积的天然林实施保护,工程效益明显。(3)11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内12个盟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最优的是呼伦贝尔,其次是赤峰市,最差地区是阿拉善盟。

王瑞[6](2015)在《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水土保持坝系工程是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的一种多功能的有效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市自从2003年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建设淤地坝1608座,其中骨干工程582座,中小型淤地坝1026座。杭锦旗坝系工程先后实施的项目有:霍吉太、乌点补拉和格点尔盖坝系,共建成淤地坝56座,其中骨干工程23座,中小型淤地坝33座。流域是由小流域发源而来,因此小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地质特征决定流域的基质、径流等。同时小流域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和地方国民经济均受到小流域生态条件和生态水平的影响。尤其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会对地方的综合生态和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为了促进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水土保持的发展,将其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纳入到生态建设总体发展规划中,以小流域建设为单元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为主,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科学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生态措施,形成有效的防治综合体系。本文以黄土高原杭锦旗乌点补拉小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分析流域地理位置及水土流失特点、危害为基础,通过坝系实地调查和农户调查,构建小流域坝系效益分析评价标准,并采用此标准对乌点补拉小流域建设坝系后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小流域在实施坝系建设后,综合效益显着。进而确定了小流域坝系建设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小流域治理坝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韩新盛[7](2014)在《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文中指出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它以广阔的沙漠和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它既是生态脆弱带、荒漠化发展严重带,又是我国西北沙漠与东部农业的生态屏障;既有黄河三面环绕,又是黄河泥沙带;既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沙尘源区。经过6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已达到23%,沙漠趋于稳定;通过发展沙产业带动沙漠治理和生态恢复是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基本经验和突出特色,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而不仅仅依靠单纯治理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发展状况较好,但沙产业链条短,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产业聚集区较少,交易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沙漠稀缺资源循环利用。随着沙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急需找到一套推进和保障沙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模式,从整体上实现沙产业由专业化集群向产业链集群转变。本文依据库布其沙漠TM影像资料和实地测量数据对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进行划分和计算;并运用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法、SWOT分析法以及温湿风寒指数法研究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和测算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及产业关联度。论文在集群发展条件、集群与关联度分析基础上构建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推断出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即自然环境风险、外部竞争风险和结构性风险;文章以相关地区和企业为例提出沙产业集群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具体方法,为指导库布其沙漠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沙漠仅仅依靠治单纯的治理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通过发展沙产业才能真正推动防沙治沙,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通过发展沙产业治理沙漠已经成为库布其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向;(2)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出现生态盈余;(3)每年5-8月是库布其沙漠旅游舒适度较高的时期,应大力推进沙漠旅游业这一重要沙产业的发展;(4)库布其沙漠沙产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煤开采和洗选业与旅游业存在集群现象,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产业集群,将煤开采和洗选业限定在特定区域内发展;化学工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与其它沙产业关联度最高,应推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这一与农林牧渔业等其它沙产业密切相关的沙产业发展,化学工业应在特定区域内进行集约化发展;(5)产业链条集群模式、循环链条集群模式和共生集群模式是三种沙产业集群的模式;(6)库布其沙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环境、同业竞争和结构性风险,通过采取措施保障集群的健康发展,可有效规避集群风险;(7)通过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构建沙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通过分析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现状,采取TM影像,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明确提出库布其沙漠具有生态盈余,可以发展沙产业;提出库布其沙漠以产业链网为基础的沙产业集群模式;论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库布其沙漠,系统深入定量地开展沙产业集群化研究,弥补了以往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为指导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盖志毅[8](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翟进[9](2009)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灌区水盐平衡及生态需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内蒙古沿黄河地区的最大用水户,占内蒙古黄河水量配额的85%左右,然而,随着黄河来水与水资源统一调度,使河套灌区的引黄水量受到限制,不仅灌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也阻碍了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加强灌区地下水盐动态的观测和生态需水的研究,对指导当前的灌区管理和生态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遥感技术(RS)对河套灌区生态系统进行分类,对河套灌区的蒸散量进行反演;在水盐平衡理论的支撑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河套灌区水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并定量计算灌区合理排水量。通过两者结合,对河套灌区各类生态耗水要素的适宜需水量进行计算,确定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需水量。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遥感数据分析,确定了TM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经过几何校正采用非监督分类对影像进行分类,最终得到灌区土地分类及作物种植结构。利用高分辨率IKONOS影像对分类结果作了精度评估,精度分析证明多时相中分辨率TM影像用于灌区尺度土地利用分类有很高的精度。(2)运用MODIS高频度多时相数据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其能有效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较为准确地提取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空间分布。(3)利用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的SEBAL模型与SEBS模型对蒸散发进行反演,反演结果与实测值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为河套灌区研究区域用水量提供新的方法。(4)基于灌区土地分类,结合由CIAT-CSI SRTM网站提供的DEM数据,通过采样分析,得到河套灌区盐碱地主要分布在灌区中游1030m地面高程线以上的灌溉渠道及排水沟道两侧。(5)通过对灌区盐分的分析,灌溉水与排水的盐量和组分含量存在显着差异。积累在灌区的有害阳离子量为31.85×104t/年,河套灌区每年灌溉水带入的盐分并没有在荒地中积聚,采用有害盐量引排比可以较为合理的评价灌区的排水效果,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合理评价灌区排水量提供新的方法。(6)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对灌区的生态需水量进行理论的计算,得到河套灌区维持现状生态所需水量为53.053亿m3。河套灌区总补给量大于灌区所需水量,但剩余水量为1.556亿m3,量较小,进一步节水的潜力不大。

王辉民[10](2008)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础,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和问题,谋求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成为当代人类的历史使命。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和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是制约生态环境保护者积极性的重要障碍。为了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和提高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损害成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论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开展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情况,总结了主要经验与不足。国际经验表明,健全的法律制度、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付能力、多渠道的融资途径、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多样的补偿方式是生态补偿成功实施的基础。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早于生态补偿的研究,生态补偿研究主要侧重从宏观角度考虑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问题,已经开展的生态补偿实践,也都是针对专项工程、在特定区域、以政策形式实施的,而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特别是开发建设活动,尚没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划审批程序、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审批、开展公众参与、资质审查和全过程管理等特点,以及健全的技术导则与规范体系,特别是经济损益分析的量化和货币化分析,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基础、制度依托和有效途径。论文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等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生态补偿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相结合的可行性,并结合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具体案例进行了生态损失计算和生态补偿研究。以此为基础,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制度设计,并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讨论。结论认为,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环境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调整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补偿提供了法律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特点为实施生态补偿提供了有效途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生态补偿的宣传和实施提供了基础,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为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托,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为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引入生态补偿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是落实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将生态补偿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将调整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相关方整合在一起,既扩大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同时可以形成落实生态补偿的有效机制。并且通过引入生态补偿可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使生态补偿形成统一的管理。为了提高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论文还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强化损益分析和生态补偿的相关基础研究,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补偿试点,同时研究开展生态保护效益审计和建立生态补偿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二、论内蒙古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内蒙古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2000-2018年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趋势分析
        1.3.2 Hurst指数
        1.3.3 相关性分析
        1.3.4 残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NDVI时空变化分析
        (1) 时间变化特征。
        (2) 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 持续性分析。
    2.2 NDVI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2.2.1 NDVI对气候的响应
        2.2.2 NDVI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 讨论与结论
    3.1 结 论
        (1) NDVI时间变化。
        (2) NDVI空间分布。
        (3) NDVI变化趋势。
        (4) NDVI对气候和人类活动响应。
    3.2 讨 论

(2)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2.1.5 博弈论理论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3.1.2 思路的阐释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4.1 模型概述
        4.1.1 水文模型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4.2 模型选择
        4.2.1 SWAT模型结构
        4.2.2 SWAT模型原理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4.3 模型建立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4.3.6 模型输入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4 模型应用
        4.4.1 情景设置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6.1.1 交易需求条件
        6.1.2 经济可行条件
        6.1.3 工程技术条件
        6.1.4 政策引导条件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6.4.1 交易方案
        6.4.2 交易定价
        6.4.3 交易流程
        6.4.4 效益分析
        6.4.5 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创新点
    7.3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过程及评价方法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2 作物遥感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1.2.3 NDVI数据重建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2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NDVI数据预处理
        2.2.3 S-G滤波处理
    2.3 数据分析方法
        2.3.1 变化趋势分析
        2.3.2 相关性分析
        2.3.3 二次差分法
    2.4 研究内容
第3章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3.1 GIMMS NDVI和 MODIS NDVI数值的差异
    3.2 GIMMS NDVI和 MODIS NDVI变化趋势
    3.3 GIMMS NDVI和 MODIS NDVI相关性分析
    3.4 1982-2019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黄土高原不同地类遥感影像识别与耕地提取
    4.1 不同地类时序NDVI特征
        4.1.1 林地
        4.1.2 草地
        4.1.3 水体
        4.1.4 建筑用地
        4.1.5 裸地
        4.1.6 耕地
    4.2 耕地范围提取
    4.3 精度验证
    4.4 耕地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退耕还林(草)以来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
    5.1 黄土高原地区NDVI时间变化对比分析
    5.2 黄土高原地区NDVI空间变化对比分析
    5.3 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区NDVI空间变化对比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风蚀水蚀交错区流域植被覆被变化对水沙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研究进展
        1.2.2 植被对降雨入渗影响研究进展
        1.2.3 产流机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植被
    2.4 水土流失危害
    2.5 水土保持概况
3 流域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3.1 气象资料
    3.2 水文资料
    3.3 地形数据
        3.3.1 数字高程模型(DEM)
        3.3.2 数字河网等专题地图
    3.4 土壤数据
        3.4.1 土壤类型
        3.4.2 土壤水文分级
    3.5 土地利用数据
    3.6 本章小结
4 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4.1.1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
        4.1.2 土地利用面积年际变化特征
    4.2 景观稳定性概念及研究方法
        4.2.1 景观稳定性概念
        4.2.2 景观稳定性指标选取及分析方法
    4.3 西柳沟流域景观稳定性分析
        4.3.1 景观斑块数量特征分析
        4.3.2 景观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4.3.3 景观斑块稳定性分析
        4.3.4 景观斑块结构稳定性分析
        4.3.5 景观类型转换分析
    4.4 西柳沟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4.1 流域下垫面植被覆盖度解译方法及划分标准
        4.4.2 流域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
        4.4.3 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西柳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小波分析方法
        5.1.2 最大熵谱分析法
        5.1.3 Mann-Kendall法
        5.1.4 Pettitt方法
        5.1.5 累计距平百分率
    5.2 西柳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5.2.1 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5.2.2 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5.2.3 降水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5.2.4 降水周期变化特点分析
        5.2.5 降水系列突变分析
        5.2.6 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西柳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
    6.1 西柳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6.1.1 径流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6.1.2 径流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6.1.3 径流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6.1.4 径流周期性变化特征分析
        6.1.5 径流突变性分析
        6.1.6 径流变化趋势性分析
    6.2 西柳沟流域输沙量变化特征分析
        6.2.1 输沙量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6.2.2 输沙量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6.2.3 输沙量周期性变化特征分析
        6.2.4 输沙量突变性特征分析
        6.2.5 输沙量趋势性变化特征分析
    6.3 西柳沟流域年水沙关系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柳沟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7.1 降水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7.1.1 降水变化对流域径流量及其时间分配影响
        7.1.2 降水变化对产流关系影响分析
        7.1.3 降水变化对流域输沙影响分析
    7.2 土地利用/植被覆被变化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7.2.1 景观格局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7.2.2 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分析
    7.3 西柳沟水沙变化对气候及土地利用/植被覆被变化的响应关系
        7.3.1 西柳沟流域径流量变化对气候及土地利用/植被覆被因子的响应
        7.3.2 西柳沟流域输沙量变化对气候及土地利用/植被覆被因子的响应
    7.4 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变化对西柳沟流域径流输沙变化的贡献率
    7.5 本章小结
8 植被覆盖度对产流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8.1 野外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8.1.1 试验区概况
        8.1.2 试验小区布设及实验装置
        8.1.3 试验设计及测量方法
        8.1.4 小区土壤物理性质
        8.1.5 小区植被覆盖度统计分析
    8.2 植被覆盖度对流域产流影响试验研究
        8.2.1 植被覆盖度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影响
        8.2.2 植被覆盖度对降雨入渗深度的影响
        8.2.3 植被覆盖度对稳定入渗率的影响
        8.2.4 植被覆盖度对产流过程及产流量的影响
        8.2.5 植被覆盖度对产流机制的影响
        8.2.6 产流入渗模式模拟分析
    8.3 植被覆盖度对产流响应试验拟合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5)内蒙古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2.1 “三北”防护林工程
    2.2 天然林保护工程
    2.3 退耕还林(草)工程
    2.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5 重点区域造林绿化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水文特征
    3.4 气候特征
    3.5 土壤特征
    3.6 植被特征
    3.7 生态区位特征
    3.8 社会经济发展
4. 数据基础及研究方法
    4.1 数据说明
    4.2 数据处理
        4.2.1 遥感影像处理
        4.2.2 NDVI计算
        4.2.3 气候数据
        4.2.4 其他数据
    4.3 研究的方法
        4.3.1 GIS和RS结合的方法
        4.3.2 统计分析方法
        4.3.3 数学模型方法
5. 内蒙古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
    5.1 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5.1.1 生态工程建设对植被退化的改善
        5.1.2 生态工程建设对土地荒漠化的改善
        5.1.3 生态工程建设对土壤侵蚀的改善
    5.2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综合评价
        5.2.1 评价单元的选取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4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生态状况程度综合评价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概述
    1.2 国内外淤地坝建设研究现状
        1.2.1 国内淤地坝发展过程
        1.2.2 国外淤地坝建设现状
        1.2.3 坝系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2.4 坝系效益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选定
    2.2 自然概况
        2.2.1 基本情况
        2.2.2 沟道特征
    2.3 社会经济情况
        2.3.1 人口、劳动及经济状况
        2.3.2 土地利用现状
        2.3.3 经济状况
    2.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现状
        2.4.1 水土流失现状及趋势
        2.4.2 水土流失危害
        2.4.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2.4.4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第三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建设效益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及评判矩阵
    3.1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价体系的确定与建立
        3.1.1 研究内容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专家研讨
    3.2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定层次的确定与建立
        3.2.1 小流域淤地坝工程效益评定层次的确定
        3.2.2 小流域坝系效益各因素权向量的确定
        3.2.3 效益评价集的确定
    3.3 评判矩阵的构建
        3.3.1 生态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3.3.2 社会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3.3.3 经济效益评判矩阵构建
第四章 乌点补拉小流域坝系工程效益分析
    4.1 淤地坝效益的含义
    4.2 淤地坝效益的特点
    4.3 淤地坝效益分析计算
        4.3.1 经济效益
        4.3.2 生态效益
        4.3.3 社会效益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2.1 沙产业概念界定及国内外沙产业研究现状
        2.1.1 沙产业定义
        2.1.2 国内沙产业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2.1.3 国外沙产业发展现状
    2.2 产业生态学、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研究现状
        2.2.1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循环经济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生态产业链和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2.3.1 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结构
        2.3.2 产业集群理论
三、库布其沙漠危害和治理方向
    3.1 库布其沙漠自然状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水文水资源状况
    3.2 库布其沙漠社会经济条件
    3.3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和治理方向
        3.3.1 库布其沙漠的危害
        3.3.2 库布其沙漠治理方案及成果
四、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4.1 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
        4.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4.1.2 植被类型和植被覆盖度
    4.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4.2.1 库布其沙漠土地利用类型
        4.2.2 库布其沙漠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
    4.3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及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4.3.1 库布其沙产业发展概况
        4.3.2 沙产业集群优势对比分析及库布其沙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4.4 沙漠旅游业集群发展条件分析
五、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5.1 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5.1.1 区位熵法
        5.1.2 灰色关联分析法
    5.2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的区位熵测算与分析
    5.3 库布其沙产业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5.3.1 以煤开采和洗选业为基础数列计算
        5.3.2 以农林牧渔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5.3.3 以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旅游业为基础序列计算
        5.3.4 建立库布其沙漠沙产业关联度矩阵
    5.4 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六、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风险评价
    6.1 确定评价指标
    6.2 构建判断矩阵
        6.2.1 构建二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6.2.2 构建三级风险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6.3 求权重
        6.3.1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6.3.2 计算三级指标权重
    6.4 风险模糊评价
七、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1 产业链集群模式
    7.2 循环链条集群模式
    7.3 共生集群模式
八、库布其沙漠沙产业集群化保障措施
    8.1 探索防沙治沙模式,为沙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自然环境保障
        8.1.1 各方参与模式
        8.1.2 沙草产业逆向拉动提升防治成效的模式
        8.1.3 工业反哺生态模式
        8.1.4 技术模式
    8.2 探索竞争模式,提升集群外部竞争力
        8.2.1 行业的优势竞争力分析
        8.2.2 库布其葡萄酒产业集群综合能力分析
        8.2.3 构建核心能力
        8.2.4 集群竞争模式
    8.3 沙区构建产业高新区,防范结构性风险
        8.3.1 库布其沙漠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8.3.2 基于产业集群构建库布其沙漠产业高新区
        8.3.3 高新区保障措施
九、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目录

(9)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灌区水盐平衡及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遥感技术在灌区的应用
        1.2.1 作物种植结构调查
        1.2.2 遥感在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
        1.2.3 作物遥感估产
        1.2.4 灌区水土资源遥感调查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1.3.2 区域蒸散发国外研究进展
        1.3.3 干旱灌区水盐均衡研究进展
        1.3.4 小结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土壤
        2.1.2 气象
        2.1.3 降水
    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 遥感影像解译
    3.1 数据预处理
        3.1.1 遥感影像校正
        3.1.2 波段选择
    3.2 基于TM 影像进行灌区土地利用分类
        3.2.1 分类精度
        3.2.2 分类方法
    3.3 基于MODIS 影像的种植结构提取
        3.3.1 MODIS 数据特性及应用范围
        3.3.2 基于MODIS NDVI 的种植结构提取
    3.4 小结
4 蒸散量反演
    4.1 基本原理
        4.1.1 地面特征参数确定
        4.1.2 模型参数确定
    4.2 MODIS 蒸散量反演
        4.2.1 MODIS 蒸散量反演流程
        4.2.2 地表物理参数计算
        4.2.3 建立热传导粗糙度模型
    4.3 参考作物腾发量计算
    4.4 蒸散量验证与比较
    4.5 灌区盐碱地分布规律
        4.5.1 盐碱地形成原因
        4.5.2 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地分布
        4.5.3 对盐碱地的认识及控制措施分析
    4.6 小结
5 灌区水盐平衡及合理引排比研究
    5.1 河套灌区地下水概况
        5.1.1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5.1.2 地下水的径流条件
        5.1.3 地下水的排泄条件
    5.2 地下水化学条件及基本特征
    5.3 灌区水盐均衡研究
        5.3.1 采样点的选取及测定方法
        5.3.2 灌区灌溉水、地下水及排水盐分分析
        5.3.3 灌溉水、排水水质分析
        5.3.4 灌区水体钠吸附比(SAR)分析
        5.3.5 EC 与各阳离子的相关关系
    5.4 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
        5.4.1 灌区上、中、下游土壤中盐分分布规律
        5.4.2 耕地与荒地中的盐分分布规律
    5.5 灌区合理引排比
        5.5.1 灌区盐量引排比
        5.5.2 灌区去除有害盐量引排比
        5.5.3 L_(NA)与L_(EC)的评估
    5.6 小结
6 灌区现状生态需水分析
    6.1 生态需水的界定
        6.1.1 基本概念
        6.1.2 概念辨析
        6.1.3 生态需水的界定
    6.2 灌区引水量
    6.3 灌区节水改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6.4 节水改造后盐分变化
    6.5 灌区现状生态需水
        6.5.1 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
        6.5.2 灌区生态需水计算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显
        1.1.2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全球面临的挑战
        1.1.3 生态补偿是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公平性的重要措施
    1.2 基本概念
        1.2.1 环境与环境影响评价
        1.2.1.1 环境与环境要素
        1.2.1.2 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
        1.2.2 环境价值与环境影响的量化分析
        1.2.2.1 环境价值
        1.2.2.2 环境影响的量化
        1.2.3 生态补偿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需开展深入研究
        1.3.2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1 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补偿基础研究的保障性
        1.4.1.2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引入生态补偿的可操作性
        1.4.1.3 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相融性
        1.4.1.4 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的制度设计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生态补偿的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2.1 生态补偿的原则与理论基础
        2.1.1 生态补偿的原则
        2.1.1.1 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和受益者补偿原则
        2.1.1.2 生态利益原则
        2.1.1.3 公平补偿原则
        2.1.1.4 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2.1.1.5 灵活性原则
        2.1.1.6 多层次、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
        2.1.1.7 保护与收益地区共同发展原则
        2.1.1.8 需要与现实性结合原则
        2.1.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2.1 公共物品理论
        2.1.2.2 稀缺性理论
        2.1.2.3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2.4 产权理论
        2.1.2.5 需求、供给和均衡理论
        2.1.2.6 外部性理论
        2.1.2.7 福利经济学和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 生态补偿的方式与标准
        2.2.1 生态补偿的方式
        2.2.1.1 生态补偿方式的分类体系及其特征
        2.2.1.2 强政府干预的生态补偿
        2.2.1.3 弱政府干预的生态补偿
        2.2.1.4 生态补偿的市场补偿
        2.2.2 生态补偿的标准
        2.2.2.1 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核算
        2.2.2.2 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标准
        2.2.2.3 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机会损失补偿标准
        2.2.2.4 通过博弈—协商确定补偿标准
    2.3 国外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3.1 森林生态补偿
        2.3.2 流域生态补偿
        2.3.3 农业生态补偿
        2.3.4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
        2.3.5 生物多样性补偿
        2.3.6 经验总结
    2.4 国内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
        2.4.1 国内开展生态补偿的研究情况
        2.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强烈政治意愿
        2.4.3 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
        2.4.3.1 生态补偿实施的主要经验
        2.4.3.2 森林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3 流域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4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5 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2.4.3.6 福建省生态补偿的主要实践
3 环境影响评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3.1.1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提出
        3.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确立
        3.1.3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扩大
    3.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3.2.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
        3.2.1.1 引入和确立阶段
        3.2.1.2 规范和建设阶段
        3.2.1.3 强化和完善阶段
        3.2.1.4 提高和拓展阶段
        3.2.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3.2.2.1 具有法律强制性
        3.2.2.2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和规划编制程序
        3.2.2.3 实行分类管理
        3.2.2.4 开展公众参与
        3.2.2.5 实行审批和审查制度
        3.2.2.6 实行后评价和跟踪评价制度
        3.2.2.7 具有较为健全的技术导则与规范体系
        3.2.2.8 实行资质审查制度
    3.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地位
        3.3.1 环境影响评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3.3.2 环境影响评价是推动历史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3.3.3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
    3.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成效
        3.4.1 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境保护投资比率
        3.4.2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4.3 控制污染物排放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3.4.4 优化项目规划方案、减缓生态影响程度
    3.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
        3.5.1 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3.5.2 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5.3 上海市临杭州湾地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 将生态补偿引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行性
    4.1 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存在的主要不足
        4.1.1 生态补偿的概念不清晰
        4.1.2 生态补偿的研究基础薄弱
        4.1.3 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依据不足
        4.1.4 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不统一
    4.2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
        4.2.1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为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据
        4.2.2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制度为实施生态补偿创造了条件
        4.2.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为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4.2.2.2 广泛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生态补偿执行效力
        4.2.2.3 环境影响评价的资质管理提高了生态补偿的可信度
        4.2.2.4 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提高了生态补偿的可操作性
        4.2.2.5 环境影响评价为生态补偿提供宣传介质
        4.2.2.6 环境影响评价可促进生态补偿形成统一管理
        4.2.3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完整性需要引入生态补偿
        4.2.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为生态补偿提供了依托
        4.2.4.1 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生态补偿范围确定
        4.2.4.2 环境影响对象的识别与生态补偿对象确定
        4.2.4.3 环境影响效应的判定与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4.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提供了技术依据
        4.3.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实施目标
        4.3.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
        4.3.2.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法律法规规定
        4.3.2.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相关技术要求
        4.3.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主要方法
        4.3.3.1 市场价值法
        4.3.3.2 机会成本法
        4.3.3.3 恢复和防护费用法
        4.3.3.4 影子工程法
        4.3.3.5 调查评价法
        4.3.4 环境经济损益量化及货币化分析
        4.3.4.1 环境破坏实物型损失的量化
        4.3.4.2 环境破坏实物型损失的货币化
        4.3.4.3 环境经济损失加和计算
        4.3.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应用
        4.3.5.1 永平铜矿开发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3.5.2 板桥峪抽水蓄能电站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4.4 生态补偿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可行性结论
5 案例研究:糯扎渡水电站工程生态损失与生态补偿
    5.1 案例选择背景
    5.2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概况
    5.3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淹没区生态价值损失核算
        5.3.1 生态价值损失核算因子选择
        5.3.2 森林淹没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A)核算
        5.3.2.1 涵养水源价值(A1)
        5.3.2.2 固定 CO_2价值(A2)
        5.3.2.3 释放 O_2价值(A3)
        5.3.2.4 养分循环价值(A4)
        5.3.2.5 土壤保持价值(A5)
        5.3.2.6 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A6)
        5.3.2.7 森林的环境生态旅游价值(A7)
        5.3.2.8 森林淹没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A)核算结果
        5.3.3 耕地资源完全淹没生态价值损失(B)核算
        5.3.4 草地资源完全淹没生态价值损失(C)核算
        5.3.5 珍稀野生动植物价值损失(D)核算
        5.3.5.1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价值损失(D1)
        5.3.5.2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损失价值(D2)
        5.3.5.3 珍稀鱼类的价值损失(D3)
        5.3.5.4 珍稀动植物生态功能价值损失(D)核算结果
        5.3.6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淹没区生态价值损失核算结果
    5.4 糯扎渡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5.4.1 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5.4.1.1 补偿主体
        5.4.1.2 补偿客体
        5.4.2 生态补偿标准
        5.4.2.1 森林资源补偿标准
        5.4.2.2 耕地资源补偿标准
        5.4.2.3 草地资源补偿标准
        5.4.2.4 珍稀野生动植物补偿标准
        5.4.2.5 生态补偿标准及费用汇总
        5.4.3 补偿方式
        5.4.3.1 一次性货币支付
        5.4.3.2 分期货币支付
        5.4.4 保障措施
6 基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6.1 开展生态补偿的建设项目筛选
        6.1.1 生态补偿应首先适用于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6.1.2 生态补偿应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重大的建设项目
        6.1.3 生态补偿应关注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
    6.2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环境影响评价
        6.2.1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环境影响识别
        6.2.2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和审批
        6.2.3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6.2.4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标准与方式
    6.3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落实和监督
        6.3.1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监理和验收
        6.3.2 建设项目生态补偿的后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生态补偿是解决人类环境问题及公平性的有效措施
        7.1.2 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在不断探索中
        7.1.3 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生态补偿的有效途径
        7.1.4 建设项目的生态损失估算与生态补偿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7.1.5 基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2 有关建议
        7.2.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
        7.2.2 强化损益分析和生态补偿的相关基础研究
        7.2.3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补偿试点
        7.2.4 开展生态保护效益审计
        7.2.5 建立生态补偿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论文发表
    依托课题

四、论内蒙古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2000-2018年黄河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J]. 张乐艺,李霞,冯京辉,饶日光,何天英,陈瑜. 水土保持通报, 2021(05)
  • [2]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过程及评价方法差异性研究[D]. 黑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01)
  • [4]风蚀水蚀交错区流域植被覆被变化对水沙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D]. 王金花.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5]内蒙古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分析与评价[D]. 姚炳全.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6]杭锦旗乌点补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D]. 王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5(03)
  • [7]基于生态链网的沙产业集群化研究 ——以库布其沙漠为例[D]. 韩新盛. 内蒙古大学, 2014(09)
  • [8]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9]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灌区水盐平衡及生态需水研究[D]. 翟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10]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王辉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标签:;  ;  ;  ;  ;  

内蒙古黄河中上游退耕还林(草)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