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浆化性能研究

淮南煤浆化性能研究

一、淮南煤的成浆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航[1](2021)在《重污油-水煤浆成浆性及燃烧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炼油厂在加工石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污油,针对其含水量高、组分复杂,难以处理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对重污油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处理方法。通过直接掺配重污油制备水煤浆和对重污油进行预处理后制备水煤浆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重污油处理方式对水煤浆浆体成浆性的影响;探究了重污油组分制备水煤浆成浆性及其影响规律,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同时结合热重法考查了乳化剂OP-10和AQ滤饼预处理重污油及重污油主要组分对浆体燃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分析。通过直接掺配和预处理后掺配的方法,对重污油水煤浆成浆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CN1浆体60%时,重污油最大掺配量为浆基的0.4%,浆体的表观粘度和稳定型变差;在180W下对重污油超声15min,重污油浆体的稳定性明显提高;使用表面活性剂预处理重污油后制浆,乳化剂OP-10添加量为浆基的0.3%时,稳定性提高,司班-80和吐温-80效果较差;AQ滤饼/NX兰炭干燥24小时后,与重污油预混合制浆,浆体的流动性变好,稳定性提升,固定AQ滤饼为浆基1%时,重污油添加量可提高0.4个百分点。依据直接掺配法研究了饱和烃、芳烃、氯化铁、氯化钙组分对浆体的成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Zeta电位、接触角、红外、SEM对浆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浆体浓度60%的条件下,饱和烃和芳烃最大掺配量为浆基的0.4%、0.5%,浆体的表观粘度和稳定性变差,氯化铁和氯化钙可增加浆体粘度,但变化无规律;重污油、饱和烃及芳烃可减小浆体的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煤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增大浆体接触角,且煤颗粒易吸附有机组分而团聚,使浆体成浆性变差。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乳化剂OP-10和AQ滤饼预处理重污油浆体及重污油组分浆体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重污油可改善浆体的燃烧性能,AQ滤饼则会降低燃烧性能指数,饱和烃可降低着火温度,芳烃可降低燃尽温度,芳烃水煤浆燃烧指数优于饱和烃水煤浆;采用Coats-Redfern近似进行动力学分析,当n=3/2时,乳化剂预处理重污油浆体线性相关系数最高,当n=1时,AQ滤饼预处理重污油浆体、饱和烃和芳烃浆体线性相关系数最高,随着重污油添加量的增加,活化能越来越低,而滤饼加入后活化能变大,浆体燃烧性能变差,芳烃浆体活化能优于饱和烃。图[43]表[37]参[102]

曹成[2](2021)在《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特殊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炭占据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作为我国四大煤化工示范区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成为我国的现实之选。水煤浆(CWS)作为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一种方式,已被现代煤化工企业广泛应用。水煤浆是由煤粉、水、分散剂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制备而成,分散剂是制备水煤浆的必备原材料。化学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煤粉颗粒的表面性质,促使煤粉均匀的分散在水中,降低水煤浆粘度,进而形成流动良好的浆体。本文制备出了萘系分散剂、聚羧酸系分散剂、三聚氰胺系分散剂以及木质素系分散剂等单一分散剂,通过制浆实验对单一分散剂进行成浆性能对比,在成浆粘度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水煤浆的成浆浓度越高,说明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越好。使用同一煤种,同一水剂的情况下,萘系分散剂、聚羧酸系分散剂以及三聚氰胺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明显优于木质素系分散剂。成浆浓度在62%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流动性等级在B+以上。除此之外,本文将单一分散剂进行复配用以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因木质素分散剂和萘系分散剂的制备方式一致,可采用化学复配的方式进行复配,并将化学复配的分散剂进行成浆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复配后的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明显优于单一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成浆浓度达到62%时,成浆粘度为732c P,流动性等级为A。本文不仅将单一分散剂进行了化学复配,还将单一分散剂进行了物理复配,将木质素系分散剂分别与萘系分散剂、聚羧酸系分散剂以及三聚氰胺系分散剂进行了物理复配。具体是指,在保持总添加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单一分散剂间的添加比例进行制浆实验,通过水煤浆的成浆性能择优选择出单一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通过物理复配制浆实验可以得知最佳成浆性能的复配比例,萘系分散剂与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6:4,此时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2.57%,水煤浆成浆粘度为406.67c P,流动性等级为A;聚羧酸系分散剂与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4:6,此时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2.78%,成浆粘度为890.67c P,流动性等级为A-;三聚氰胺系分散剂与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最佳混合比例为6:4时,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62.78%,成浆粘度在618.33c P,流动性等级为A。本文通过对单一分散剂进行筛选,选择出制备原料少,制备工艺条件简便的萘系分散剂作为中试实验生产的首选分散剂。因此本文对萘系分散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并将优化后的制备条件应用到中试生产过程中。中试生产实验基地选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止到2021年4月20日,本中试生产线已生产出近60t的萘系分散剂,并将中试实验所制得萘系分散剂与实验室制得的萘系分散剂进行制浆实验。通过成浆性能对比,同浓度下中试生产出的萘系分散剂所制得水煤浆的成浆粘度与实验室制出萘系分散剂制得的水煤浆粘度相差不大,且流动性等级一样。本文最后将萘系分散剂与化工厂1、化工厂2和化工厂3所使用的分散剂进行成浆性能实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条件下,萘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明显优于现代煤化工企业所使用的水煤浆分散剂。经过调研,化工厂1目前在工业制得水煤浆成浆浓度为59%,化工厂2工业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0%,化工厂3工业制得水煤浆的成浆浓度为60%。而在实验室中,使用萘系分散剂在相同的煤种和水剂进行制浆,制得水煤浆的最高成浆浓度分别为62%,64%,64%。众所周知,成浆浓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成浆浓度的提高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使用高效复配型分散剂,水煤浆的成浆浓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比煤耗降低10.91Kg/1000Nm3,比氧耗降低9.27Nm3/1000Nm3,有效气量增加4242.23 Nm3/h,经过计算,可为企业带来0.27亿元的经济效益。

郑博文[3](2020)在《煤与兰炭末二元粗分散体系下水煤浆性能的提升与优化》文中提出由于目前煤化工生产兰炭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含碳固体兰炭末存在难处理、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煤与兰炭末制浆过程中存在浆体稳定性、燃烧性能较差等情况提出煤与兰炭末二元粗分散体系下水煤浆性能的提升与优化方法。通过连续型、间断型粒度级配制备水煤浆,探究不同级配方案对YR煤掺配兰炭末制浆的影响;使用焦油废液、司班80、重污油作为改性剂改性兰炭末,探究改性剂改性兰炭末对浆体成浆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同时探究了粒度级配和改性剂改性对兰炭末掺配制浆的燃烧性能影响。采用水煤浆粘度计等水煤浆性能测试仪器,幂率模型等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连续性、间断型粒度级配对兰炭末掺配制备水煤浆的影响,间断型粒度级配使兰炭末掺配制备水煤浆的成浆浓度提高4%左右,且当双缝间距<247μm时,双峰间距越大、双峰面积比越大,成浆性能越好。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对粒度级配成浆浓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分别为:粗细粉质量比、双峰间距、双峰面积比、细颗粒中位径d、粗颗粒中位径D。采用幂率模型、触变环面积计算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改性剂改性兰炭末对浆体成浆性能的影响,当改性剂有机焦油废液添加量为2%,司班80添加量为0.2%,重污油添加量为0.2%时浆体性能最优,3种改性剂均能使兰炭末掺配制得的浆体稳定性增强;通过改性剂对分散剂的吸附性、样品疏水性、表观形貌及化学组成、电负性、孔隙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兰炭末表面孔隙结构被改性剂填充,改性剂起到封孔的作用,制得的浆体性能明显改善,且焦油废液效果最佳,同时司班80、重污油改性剂的添加量不宜过大。利用TG等仪器研究了粒度级配和改性剂改性两种方法对兰炭末掺配制得浆体燃烧性能的影响,发现粒度级配改善兰炭末掺配制浆的燃烧性能效果较优于改性剂改性兰炭末的效果。说明改变YR煤粗颗粒和兰炭末细颗粒的粗细、粗细颗粒配比进行粒度级配兰炭末掺配制浆,能够提升浆体的燃烧性能;有机焦油废液、司班80、重污油3种改性剂均能较好的改善兰炭末制浆的燃烧性能,其中有机焦油废液效果最佳,且改性剂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能较好地处理废弃物。图[41]表[26]参[80]

张纪芳[4](2018)在《原煤煤质特性与化学结构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煤浆是一种洁净煤基流体燃料,具有环境污染小、燃烧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作为代油燃料,也可作气化原料。随着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水煤浆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水煤浆的制备对煤种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限制,变质程度高的煤,成浆性能较好,是理想的制浆原料,但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优质的煤炭资源逐渐消耗,因此需要提高难制浆煤种的成浆性,扩大制浆煤种的选择范围。不同的煤种煤质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对煤质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煤性质的认识,为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参考。本文选取11种变质程度不同的煤样进行单煤制浆和配煤制浆的实验,研究配煤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并对成浆性能差距较大的三种煤CH、XS、YM进行煤结构的研究,为煤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方面:1.在相同制浆条件下,对单煤水煤浆的成浆性、流变性、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煤样的变质程度不同,成浆性能具有较大的差异,变质程度高的煤样,成浆性能较好,CH属于无烟煤,煤阶较高,成浆性能较好,定黏浓度达到70.3%,而YM变质程度较低,定黏浓度仅为63.95%;浆体的表观黏度都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征,属于假塑性流体;成浆性差的煤制备的水煤浆稳定性优于成浆性好的煤;煤样的定黏浓度随水分,O/C和挥发分的增加而降低,随灰分的增加而升高;对CH、SJS、XS、YM四种煤的煤水接触角的研究表明,煤水接触角大的煤种,成浆性能较好。2.选取几种成浆性能具有较大差距的煤样进行配煤制浆实验,研究表明并不是成浆性能好的煤占得比例越高,配煤的成浆性能越好,配煤的成浆性呈现非线性的关系;配煤水煤浆也属于假塑性流体;配煤制浆对水煤浆的稳定性影响比较复杂,有些煤混合后可以提高水煤浆稳定性,而有些配煤组合则会使稳定性降低。3.对CH、XS、YM三种煤通过FT-IR、XRD、XPS、13C-NMR等相关表征,获得煤样的基本信息。计算得到各煤样的结构模型参数,利用Chemoffice 2014软件绘制煤的平面结构模型,CH、XS、YM的分子式分别为C150H70N2O3、C136H94N2O6、C110H66N2O10,并对煤结构模型进行优化获得最优的煤结构模型。4.煤样含氧官能团数量随煤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减少。含氧官能团的数量会影响煤的表面特性,进而影响煤的成浆性能。无烟煤CH的芳香度大于烟煤XS和YM,表明无烟煤CH的变质程度较高,结构比较稳定。

胡仕宁[5](2018)在《石蜡及乳化石蜡对煤表面疏水改性及其成浆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煤浆作为一种具有流动性的浆体燃料,方便储存及运输,不仅可以使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还能降低环境污染,起到绿色环保的作用。众所周知,全球煤炭资源中,褐煤等低阶煤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利用低阶煤制浆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但是,低阶煤表面大量含氧官能团的存在,导致其亲水性极强,内水含量极高,且发达的孔隙结构使得其在制浆过程中,对于自由水的复吸现象及其严重,导致成浆性能很差,因此限制了其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利用微波脱水及表面物理包覆改性相结合的手段对内蒙煤进行表面改性,并将煤质较好的彬长煤改性后与之作为对比。对两种改性后的煤粒进行表面性质的分析,并分别进行制浆,对其成浆性能进行了测定。首先,将磨好并按不同粒径配好的煤样放入微波炉中进行脱水干燥,直到质量不变,然后再分别用石蜡、阳离子乳化石蜡、阴离子乳化石蜡以及非离子乳化石蜡对干燥后的煤样进行包覆改性。经测定,各改性剂均能吸附于两种煤粒表面,内蒙煤对于石蜡的吸附效果最佳,其吸附膜厚度为4.85nm;而彬长煤与非离子乳化石蜡的吸附膜厚度最大,为1.82nm。其次,利用接触角测量仪,Zeta电位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恒温恒湿箱等对改性前后各煤粒的表面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改性后,各煤粒的煤质相较于原煤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石蜡改性后的内蒙煤相较于原煤,接触角,孔隙度及吸水率等方面的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而彬长煤在非离子乳化石蜡的改性下,表面性质的改善最为明显。最后以萘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对各煤粒进行制浆,并利用流变仪,稳定性分析仪等对各水煤浆的成浆性能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内蒙煤在石蜡改性后,其成浆性能及稳定性均得到最为明显的提升,其最高成浆浓度由原煤的55.0%提升至62.0%,提高了7个百分点;而彬长煤在非离子乳化石蜡的改性作用下,有最好的成浆性能及稳定性,最高成浆浓度由原煤的62.5%变为66.0%,提高了3.5个百分点。总之,本文对煤炭的提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煤的表面性质及成浆性能,其中对于低阶煤效果更为明显,为日后煤质的改善及水煤浆的发展做铺垫。

范俊峰[6](2017)在《Y型气流床煤粉热解气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有的气流床气化炉普遍存在流场分布不合理、固体停留时间过短、操作负荷调节范围小等缺陷。为解决上述缺点提高气化炉效率,本研究在水煤浆流化床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炉型——Y型煤粉气化炉。该炉型采用炉顶单通道沫状流的下行喷射结构与炉侧单通道沫状流喷嘴的微旋流水平喷射结构气速的耦合以及优化新排布撞击区和回流区的位置,使得其不仅具有目前气流床气化炉高效率的优点,而且降低了喷嘴的磨损率,克服了炉内流场分布不合理的缺点,增加了煤浆半焦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促进了炉内的湍流流动,使煤浆和气化剂的热质传递和反应更充分;针对气化炉中气化反应过程的第一步——热解反应,选用五种不同煤阶的原煤及其化学族组成开展高温快速热解实验研究,并结合热重-在线红外(TG-FTIR)和快速裂解联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Py-GC/TOF-MS),在线监测了快速升温下煤高温热解的轻质气相产物的组成;利用 Model free 动力方法中的 Friedman 和 Flynne-Walle-Ozawa(FWO)模型开展了不同煤种的高温快速热解动力学方法,同时利用Coats-Redfern单反应动力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反应的指前因子和反应活化能,寻找最可然反应机理;针对煤高温快速热解产物的气化过程,将挥发分气化产物分为烷烃、环烷烃、芳烃、含硫化合物、含氯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取其中的代表性物质以及热解半焦,进行气化机理探讨。对新炉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流场和反应转化模拟计算,结合实验数据对Y型煤粉气化炉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得到流场和反应结果较为理想的气化炉炉型,并在此基础优化,确定了最佳操作参数。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济宁粘结性烟煤粒度越小,热解失重越困难,越不利于烃类挥发性气相产物(甲烷、C2+烷烃、乙烯和轻质芳烃)逸出。而伊春高挥发性烟煤热解过程随粒度变小而呈现出与济宁烟煤相反的趋势。研究发现热解过程升温速率与Tin、Tmax、Tf三个特性参数存在指数函数正相关的关联,Rmax和Di两个代表热解反应速率的参数的值随升温速率增加而单调增长。CO2和CO等含氧气相产物随热解进行表现出三个阶段逸出行为,甲烷和轻质芳烃的生成分为两个阶段,而C2+烷烃和乙烯仅包含了一个逸出阶段。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Model free方法的Friedman和FWO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不同粒度济宁煤的热解反应过程,并且随热解反应进行表观活化能呈增加趋势。而利用Coats-Redfern动力学方法拟合出的最可然反应机理为二级化学反应。利用Model free方法和Coats-Redfern单反应动力学方法所得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的变化趋势一致,反映出越小粒度组成济宁煤热解过程表现出更大的反应能垒。2.在济宁煤与其七种化学族快速热裂解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生成量为饱和分>芳香分>轻胶质>重胶质>沥青质>碳青质>原煤>焦质。济宁煤与化学族快速热裂解挥发性物质中烷烃、酚类、酮类和醚类四个类型物种的相对含量都随热裂解温度由500℃升高到1200℃而逐渐降低。烷烃主要由C3-C19直链和支链结构组成,其中丙烷的含量最高。不同温度下环烷烃/不饱和脂肪烃的碳数分布在3-18之间,且以C3-C9为主。芳烃化合物主要分布于C6-C15之间。酚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C6-C10之间。饱和分主要贡献于热裂解产物中烷烃和烯烃/炔烃两个组分;芳香分主要贡献于芳香烃的生成;轻胶质热裂解产物中酮类的含量最高;重胶质可生成环烷/环烯烃;醚类物种在沥青质热裂解产物中的量最多;碳青质热裂解产物中含氮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焦质快速热裂解生成的酚类物种含量最高;并且七种化学族对应生成的最高相对含量组分的量也都高于原煤。3.提高制备半焦的升温速率有助于增加半焦的孔隙率,但当制备温度高于900℃以后孔道坍塌使孔隙结构降低。SEM观测结果表明淮南煤半焦因富含孔隙结构,其结构疏松,表面含有较多孔隙和裂隙;伊春煤半焦中的孔隙结构稀少,其表面结构致密。此外,XRD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半焦的温度越高其碳微晶结构的堆积高度和晶面尺寸都逐渐增加。各煤质半焦水蒸气气化反应活性大小顺序为淮南>六盘水>伊春>宽沟。低温气化时(800℃)随制备半焦终温增加气化反应活性减小,而1000℃气化时则表现出相反趋势。体积模型、未反应缩合模型和随机孔模型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描述半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但未反应缩合模型的符合度最高。随制备半焦的热解终温升高,气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也逐渐增加。4.Fluent的模拟结果表明,本研究的Y型煤粉气流床气化炉具有比较均匀的温度分布、高温区域范围比例大以及较高的有效气(H2+CO)含量。对于气化炉速度场分布,随着煤粉颗粒和气化剂流股通过喷嘴射流喷入气化炉内,轴向速度和旋流强度开始增大,物料撞击区内湍流加剧、扩散加强、传热传质剧烈。对于炉内温度场分布,是由煤粉颗粒与气化剂发生剧烈的燃烧气化反应引起的,高温区域主要在射流边界和物流撞击处,该区域存在涡流区和旋转射流区,旋转射流和涡流使炉内温度分布均匀,增加了气化炉有效反应体积,同时也延长了半焦固体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对于气化炉内合成气组分浓度分布,CH4和C02主要在喷嘴射流区域生成,CH4主要是煤热解过程产生的,CO2主要是煤粉和O2剧烈燃烧产生的,随着气化炉高度降低,二者浓度急剧降低,到气化炉出口 CH4浓度基本为零,CO2约为6%(体积分数)。CO和H2在喷嘴出口处浓度较低,随着气化炉高度的降低,CO和H2的浓度迅速增加,这是由于在物料射流区和撞击区煤粉颗粒与H20进行剧烈的气化反应生成大量的CO和H2,而且由于炉内旋流和涡流的存在使得炉内CO和出浓度分布较为均一,两者变化趋势也非常相似,都是沿气化炉高度降低而递增,达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钱呈浩[7](2016)在《油田注汽锅炉水煤浆项目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新疆油田稠油开采面临天然气用量受限及价格上调两大不利因素的制约。使用水煤浆代替天然气作燃料,是节约天然气资源同时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燃料转型的选择之一。首先对新疆周边4种煤进行成浆性试验,探究了煤质、添加剂、水样、油泥和粒度分布等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制浆煤种选择徐矿3(成浆浓度60~61%)作为推荐制浆煤种。使用适应性较好的Y+02作为添加剂。水样对徐矿3和徐矿6的成浆浓度影响并不大,会使成浆性略有下降(下降1%以内),推荐采用重力除油进口水制浆。徐矿3水煤浆添加博达油泥的效果最好,但其降低了浆体的浓度及发热量,应当综合考虑。随着细颗粒的增加,水煤浆的粘度有上升的趋势,这说明细颗粒在水煤浆中的作用是增加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徐矿3水煤浆的粘度逐渐下降。通过热重实验研究了徐矿3的燃烧特性。通过对徐矿3水煤浆在不同升温速率TGA实验,确定了徐矿3水煤浆以及徐矿3污水水煤浆的一些燃烧特性参数,并从动力学角度对着火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徐矿3水煤浆的峰值失水温度、燃烧峰值温度、燃尽温度、最大燃烧速率、平均燃烧速率、燃烧热性指数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着火温度的变化不大,在400℃左右。从燃烧特性和热分析动力的角度,采用重力除油进口水制浆都是可行的,对徐矿3的燃烧特性和活化能影响不大,甚至是有利的。然后对现场7t/h移动式油田水煤浆注汽锅炉改造和试烧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炉膛温度达到1100~1200℃,炉内燃烧稳定,燃烧完全,蒸汽参数稳定,能够达到4.3Mpa、250℃。但稳燃室结渣比较严重,以强度较高的玻璃体为主,原炉膛主要以松散的积灰为主,可以吹扫除去部分积灰。同时污染物排放特性表明SO2和NOx排放量均大于国家标准允许值,需增加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

姚杰[8](2015)在《污水污泥与高灰熔点煤制备水煤浆及气化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污水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无害化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每年干污泥产量已经超过1800万吨,因其高水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的特性,不能单独作为能源利用,需要与煤等其他能源混合加以利用。我国未来5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而高灰熔点煤占煤炭储量和产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其灰熔融温度过高(FT>1500℃),不能单独应用于以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煤化工领域。基于污泥中含有较高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若能实现污泥与高灰熔点煤混合制备合格的水煤浆,既可以使污泥得到资源化利用(替代部分用煤和用水),还能有效降低高灰熔点煤的灰熔融温度,使之可以有效应用于水煤浆气流床气化工艺。本研究选用以淮南煤(采自淮南潘二矿)为代表的高灰熔点煤和取自淮南首创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煤和污泥样品基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污泥添加量对高灰熔点煤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对污泥水煤浆进行了灰熔融温度、灰化学成分(XRF)、灰的矿物组成(XRD)以及Zeta电位和SEM-EDX的测试分析,并使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和自制石英弹簧热天平开展了污泥水煤浆的CO2气化特性试验研究,同时,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高灰熔点煤污泥水煤浆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和经济性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淮南煤灰化学组成中的硅铝含量高达90%,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含量很低(其中CaO含量仅3%),使得淮南煤灰在高温下形成熔融温度很高的硅铝酸盐矿物质(以莫来石为主),从而导致淮南煤灰熔融温度高于1500-C,故无法单独应用于已经商业化的气流床气化装置中。污泥灰化学组成分析表明,高达40%的CaO含量源自其改性压滤脱水的过程中添加的生石灰。由灰熔融特性研究结果可见,污泥中富含的CaO与淮南煤灰中高含量的Si02和A1203相结合,生成熔融温度较低的矿物(以钙长石为主),有效阻止了高熔融温度的硅铝酸盐矿物(以莫来石为主)的形成,从而降低了HN煤的灰熔融温度。当污泥添加量达到16.7%(浆基)时,流动温度(FT)低于1350℃,此时可制得浓度为57%的污泥水煤浆。污泥水煤浆制备结果表明,污泥水中的富含Ca2+,大幅降低了水煤浆的zeta电位,导致水煤浆黏度的增大,同时使定黏(1200mPas)最大制浆浓度降低;污泥絮状表观形貌可以有效改善水煤浆的稳定性;可以制得流动性和稳定性、浓度均优良的污泥水煤浆。污泥水煤浆C02气化试验数据显示,污泥添加可降低了C02气化反应温度,提高了CO2气化反应速率,气化产物CO产率略有减少。通过对污泥水煤浆气化过程模拟可见,添加污泥可以使高灰熔点煤气化温度降低至1420℃(可以应用于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耗氧量减少18.1%,同时可处理进料量16.7%的污泥(替代相应量的煤炭消耗),耗水量却减少19.9%,有效合成气摩尔分率降低2.7%。高灰熔点煤与城市污水污泥制备水煤浆及气化实验研究表明,通过降低淮南煤灰熔融温度,使气化温度大幅降低,从而可以满足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炉的工艺要求;虽然有效合成气有所降低,但在处理大量污泥的同时,氧耗、水耗和煤耗同步减小,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刘铭[9](2015)在《水煤浆添加剂的复配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低变质程度神华煤为研究对象,考查了市售水煤浆添加剂和已经工业应用的水煤浆添加剂对神华煤水煤浆的成浆性能的影响,基于萘系水煤浆添加剂(简称GN),探究阴离子型添加剂、非离子型添加剂、两性添加剂和盐类助剂与GN复配对成浆性能的影响规律。将优化后的复配添加剂制备不同变质程度煤水煤浆,考查其煤种适应性;通过孔隙特性、失水速率、铺展面积和表观形貌的分析初步探究复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如下:市售水煤浆添加剂和已经工业应用的添加剂均可制得具有良好流变特性和稳定性的水煤浆,但制浆浓度均较低,仅为59%。基于萘系添加剂,GN与盐类分散剂ST以85:15二元复配(简称GT),在添加量为0.3%时,神华煤制浆浓度可有效提高至62%。三元复配作用效果不明显。复配添加剂制备不同变质程度煤样水煤浆,其制浆浓度均比单独GN添加剂制得的浆体浓度高1%-3%,煤种适应性广泛;煤中表面官能团对煤样制浆浓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芳环>甲基(亚甲基)>羟基>醚键。其中,甲基(亚甲基)和醚键对与制浆浓度呈正相关,芳环和羟基负相关。煤中氧碳比与煤样的制浆浓度存在负指数相关;GT添加剂应用于不同煤种制浆时受表面官能团和氧碳比的影响比GN添加剂小。复配添加剂GT良好的润湿分散性使制得的浆体表观形貌更为平整、流动更好,浆体单位质量铺展面积高达1300mm2/g;GT优良的吸附性能使制得的浆体在失水速率上与GN添加剂制得的浆体有所差异;相对于原煤,GT添加剂比GN添加剂更大幅度的降低了煤粒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复配添加剂GT在润湿分散性和吸附性能上的优异表现是其能够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主要因素。

曹激,方莹,李镇[10](2013)在《淮南煤水煤浆高浓度磨矿制浆工艺》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多峰连续级配技术对淮南煤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好的粒度级配可使浆体在同等浓度下获得更佳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二、淮南煤的成浆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南煤的成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重污油-水煤浆成浆性及燃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重污油的来源
    1.3 重污油的特点
    1.4 重污油常用的处理方式
    1.5 水煤浆的处理工业废弃物的研究现状
        1.5.1 水煤浆简介
        1.5.2 工业废弃物制水煤浆成浆性的研究现状
        1.5.3 水煤浆燃烧性能的研究
    1.6 油煤浆的研究现状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1.8 研究目标
2.实验部分
    2.1 煤样的制备
        2.1.1 煤样基础分析
        2.1.2 煤样灰成分及熔融温度分析
        2.1.3 煤样粒度分析
    2.2 重污油的基础分析
    2.3 主要实验药品
    2.4 主要实验方法
        2.4.1 水煤浆的制备
        2.4.2 水煤浆浆体性能测试
    2.5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2.6 样品电负性分析
    2.7 样品表观形貌分析
    2.8 样品接触角分析
    2.9 样品的燃烧性能试验
3. 水煤浆处理重污油的实验研究
    3.1 常规水煤浆的成浆性实验
        3.1.1 煤样粒度分析
        3.1.2 不同煤种对成楽性能的影响
        3.1.3 添加剂种类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3.2 水煤浆处理重污油试验
        3.2.1 重污油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3.2.2 超声处理重污油对成浆性的影响
        3.2.3 表面活性剂处理重污油对成浆性的影响
        3.2.4 滤饼、兰炭吸附重污油对成浆性的影响
    3.3 小结
4. 重污油主要组分对成浆性的影响
    4.1 有机组分对成浆性的影响
        4.1.1 饱和烃类组分对成浆性的影响
        4.1.2 芳烃类组分对成浆性的影响
    4.2 无机组分对成浆性的影响
        4.2.1 氯化铁对成浆性的影响
        4.2.2 氯化钙对成浆性的影响
    4.3 重污油水煤浆的成浆机理
        4.3.1 重污油中主要成分对水煤浆Zeta电位的影响
        4.3.2 重污油主要成分对水煤浆接触角的影响
        4.3.3 重污油主要成分对水煤浆红外的影响
        4.3.4 重污油主要成分对水煤浆表观形貌的影响
    4.4 小结
5. 重污油水煤浆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5.1 掺配重污油水煤浆燃烧性能
        5.1.1 乳化剂OP-10预处理重污油浆体的燃烧性能分析
        5.1.2 滤饼预处理重污油浆体的燃烧性能分析
        5.1.3 掺配重污油主要有机组分浆体的燃烧性能分析
    5.2 燃烧动力学分析
        5.2.1 动力学模型研究
        5.2.2 动力学参数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煤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1.1 国外水煤浆技术发展简述
        1.1.2 国内水煤浆技术发展简述
    1.2 水煤浆的性质与制备
        1.2.1 水煤浆的性质
        1.2.2 影响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因素
        1.2.3 水煤浆的分类及应用
        1.2.4 水煤浆技术的特点
    1.3 水煤浆添加剂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1.3.2 水煤浆分散剂的作用
        1.3.3 单一水煤浆分散剂
        1.3.4 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器材与评价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产物分析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凝胶色谱分析
        2.3.3 聚合度的测定
    2.4 煤粉分析
    2.5 水煤浆评价实验
        2.5.1 水煤浆的制备
        2.5.2 水煤浆成浆性能的评价
第三章 单一分散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3.1 木质素系分散剂
        3.1.1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1.2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反应机理
        3.1.3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1.4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1.5 木质素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2 萘系分散剂
        3.2.1 萘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2.2 萘系分散剂反应原理
        3.2.3 萘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2.4 萘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2.5 萘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3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
        3.3.1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3.2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反应机理
        3.3.3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3.4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3.5 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4 聚羧酸系分散剂
        3.4.1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4.2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3.4.3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3.4.4 聚羧酸系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3.5 含氨废水制备萘系分散剂
        3.5.1 测定含氨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3.5.2 含氨废水制备萘系分散剂
        3.5.3 红外光谱分析
        3.5.4 凝胶色谱分析
        3.5.5 成浆性能评价
    3.6 不同单一分散剂的成浆性能分析
第四章 复配型分散剂制备及性能评价
    4.1 化学复配
        4.1.1 制备过程
        4.1.2 复配型分散剂的红外光谱图
        4.1.3 复配型分散剂的成浆性能评价
    4.2 物理复配
        4.2.1 木质素与萘系分散剂的物理复配
        4.2.2 木质素与三聚氰胺系分散剂的物理复配
        4.2.3 木质素与聚羧酸系分散剂的物理复配
第五章 中试生产及产品性能评价
    5.1 中试生产制备条件优化
        5.1.1 水解反应的优化实验
        5.1.2 缩合反应的优化实验
    5.2 中试生产实验
        5.2.1 中试生产工艺方案
        5.2.2 中试工艺流程设计
        5.2.3 物料守恒
    5.3 生产线建设
        5.3.1 厂房布置
        5.3.2 设备布置
        5.3.3 管道布置
        5.3.4 中央控制系统
    5.4 中试产品性能评价
        5.3.1 色谱分析
        5.3.2 中试产品测试
        5.3.3 成浆性能评价
第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
    6.1 化工厂 1 的经济效益分析
    6.2 化工厂 2 的经济效益分析
    6.3 化工厂3 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论文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煤与兰炭末二元粗分散体系下水煤浆性能的提升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3 兰炭掺配制浆及配煤制浆研究现状
    1.4 粒度级配、改性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1.5 水煤浆燃烧性能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标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1.1 煤质分析
        2.1.2 原料灰成分及熔融温度分析
    2.2 样品的粒度分析和分级
    2.3 水煤浆的制备与浆体性能评价
        2.3.1 水煤浆的制备
        2.3.2 水煤浆浆体性能测试
    2.4 样品表观形貌及微区化学组成检测
    2.5 样品电负性检测
    2.6 样品接触角测定
    2.7 样品对分散剂的吸附实验
    2.8 样品比表面测试实验
    2.9 样品燃烧性能实验
3 粒度级配对兰炭末掺配制浆的影响研究
    3.1 不同配比下兰炭末掺配制浆性能研究
        3.1.1 样品粒度分析
        3.1.2 兰炭末掺配制备水煤浆研究
    3.2 不同粒度级配方案下兰炭末掺配制浆性能研究
        3.2.1 级配样品粒度分析
        3.2.2 连续型粒度级配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3.2.3 间断型粒度级配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3.3 双峰参数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3.3.1 双峰参数对连续型粒度级配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3.3.2 双峰参数对间断型粒度级配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3.4 粒度级配对水煤浆成浆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4.1 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3.4.2 粒度级配对浆体表观形貌的影响研究
    3.5 小结
4 改性剂改性对兰炭末掺配制浆的影响研究
    4.1 不同改性剂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性能研究
        4.1.1 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的成浆性能研究
        4.1.2 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的流变特性研究
        4.1.3 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的触变性研究
        4.1.4 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的稳定性研究
    4.2 改性剂改性兰炭末掺配制浆的机理研究
        4.2.1 兰炭末改性对分散剂的吸附性研究
        4.2.2 兰炭末改性对疏水性的影响研究
        4.2.3 兰炭末改性对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4.2.4 兰炭末改性对浆体电负性的影响研究
        4.2.5 兰炭末改性对孔隙率的影响研究
    4.3 小结
5 兰炭末掺配制浆燃烧性能探究
    5.1 粒度级配对兰炭末掺配制浆燃烧性能的研究
        5.1.1 粒度级配制浆的燃烧热分析曲线分析
        5.1.2 粒度级配制浆的燃烧特征参数
    5.2 改性剂改性对兰炭末掺配制浆燃烧性能的研究
        5.2.1 改性剂改性兰炭末制浆的燃烧热分析曲线分析
        5.2.2 改性剂改性制浆的燃烧特征参数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原煤煤质特性与化学结构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水煤浆技术研究现状
        1.2.2 影响水煤浆成浆性能的因素
    1.3 配煤制浆技术研究进展
    1.4 煤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1.4.1 煤结构的研究方法
        1.4.2 煤结构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总述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水煤浆的制备
        2.2.2 水煤浆性能的测定
        2.2.2.1 水煤浆表观黏度和流变性的测定
        2.2.2.2 水煤浆浓度的测定
        2.2.2.3 水煤浆稳定性的测定
    2.3 煤样预处理
    2.4 分析测试方法
        2.4.1 煤水接触角的测定
        2.4.2 XRD测试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4.5 固体核磁共振测试
第三章 煤质特性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单煤水煤浆的性质
        3.2.1 单煤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3.2.2 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3.2.3 单煤水煤浆的稳定性
    3.3 煤质特性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3.3.1 水分对单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3.2 灰分对单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3.3 灰成分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3.3.4 O/C值对单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3.5 固定碳对单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3.6 挥发分对单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3.7 煤的亲水性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3.4 配煤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
        3.4.1 配煤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4.2 配煤水煤浆的流变性
        3.4.3 配煤水煤浆的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煤化学结构与成浆性能的关系
    4.1 原煤结构表征与成浆性
        4.1.1 红外光谱分析
        4.1.2 微晶结构参数分析
        4.1.3 XPS分析
        4.1.4 固体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4.1.4.1 碳化学位移和碳谱归属
        4.1.4.2 谱图分析
        4.1.4.3 煤样的结构参数
    4.2 煤分子模型的基本结构
        4.2.1 芳香结构单元
        4.2.2 脂肪碳结构
        4.2.3 杂原子的确定
    4.3 煤结构模型的构建
    4.4 煤结构的分子模拟
        4.4.1 模拟软件
        4.4.2 Forcite模块
        4.4.3 力场选择
        4.4.4 分子力学模拟
        4.4.5 分子动力学模拟
    4.5 煤结构模型与成浆性能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石蜡及乳化石蜡对煤表面疏水改性及其成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煤浆研究背景
    1.2 水煤浆配制的影响因素
        1.2.1 煤质的影响
        1.2.2 固体的体积分数的影响
        1.2.3 粒度分布及粒度级配的影响
        1.2.4 pH的影响
        1.2.5 水煤浆添加剂技术
    1.3 煤炭资源现状及其改性
        1.3.1 煤炭资源现状
        1.3.2 煤炭的改性技术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本文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2 石蜡及石蜡乳液对内蒙煤表面改性及其成浆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用试剂
        2.2.2 实验所用仪器
        2.2.3 实验所需煤粉的制备及煤炭分析
        2.2.4 改性剂的制备
        2.2.5 改性剂对煤粒的包覆改性
        2.2.6 水煤浆的制备
        2.2.7 接触角的测定
        2.2.8 Zeta电位的测定
        2.2.9 煤粒比表面积及孔径的测定
        2.2.10 吸水率的测定
        2.2.11 改性剂和分散剂吸附膜厚度计算
        2.2.12 水煤浆表观黏度及流变性能测试
        2.2.13 水煤浆流动性测试
        2.2.14 水煤浆稳定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煤样与水及分散剂溶液的瞬间接触角
        2.3.2 改性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
        2.3.3 煤样改性前后孔隙的变化及吸附特征
        2.3.4 各煤样对改性剂及分散剂的吸附膜厚度计算
        2.3.5 煤样改性前后的吸水率变化
        2.3.6 改性前后对内蒙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2.3.7 煤粒改性前后水煤浆稳定性变化
    2.4 小结
3 石蜡及石蜡乳液对彬长煤表面改性及其成浆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用试剂
        3.2.2 实验制备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煤样与水及分散剂溶液的瞬间接触角
        3.3.2 改性前后Zeta电位的变化
        3.3.3 煤样改性前后孔隙的变化及吸附特征
        3.3.4 各煤样对改性剂及分散剂的吸附膜厚度计算
        3.3.5 煤样改性前后的吸水率变化
        3.3.6 改性前后对内蒙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3.7 煤粒改性前后水煤浆稳定性变化
    3.4 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

(6)Y型气流床煤粉热解气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热解及技术研究现状
    1.3 煤气化技术及研究现状
    1.4 气化炉发展概况
    1.5 不同气化反应器的特点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 实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设备与仪器
    2.3 实验步骤与方法
3 基于TG-FTIR的煤高温热解行为与动力学研究
    3.1 原煤的高温热解失重特性
    3.2 热解挥发性气体生成
    3.3 热解动力学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Py-GC/TOF-MS的煤与化学族高温快速热裂解研究
    4.1 济宁煤与化学族高温快速裂解特性
    4.2 济宁煤高温快速裂解产物组成与分布
    4.3 济宁煤化学族快速热裂解产物组成
    4.4 本章小结
5 煤热解产物的高温气化研究
    5.1 不同温度热解半焦的结构与组成
    5.2 热解挥发分的气化机理
    5.3 半焦气化特性
    5.4 半焦气化动力学
    5.5 热解产物气化过程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Y型煤粉气流床气化炉数值模拟研究
    6.1 Y型煤粉气流床气化炉基本特征
    6.2 模拟数学模型的选择
    6.3 气化炉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6.4 边界条件与求解方式
    6.5 模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点及贡献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油田注汽锅炉水煤浆项目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能源形势
        1.1.2 新疆油田稠油开采面临的问题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煤浆的特点
        1.3.2 水煤浆应用基础研究
        1.3.3 热重法研究水煤浆燃烧特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仪器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室水煤浆的制备及成浆性测试方法
        2.1.1 水煤浆的制备
        2.1.2 水煤浆粘度的测定
        2.1.3 水煤浆浓度的测定
        2.1.4 水煤浆流动性的测定
        2.1.5 水煤浆稳定性的测定
        2.1.6 水煤浆及制浆煤粉粒度的测定
    2.2 水煤浆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2.3 7.0t/h移动式注汽锅炉试烧试验
        2.3.1 7.0t/h移动式注汽锅炉简介及其改造
        2.3.2 主要测试仪器
3 新疆煤制备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煤种和添加剂的筛选
        3.2.2 水样对新疆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3.2.3 油泥对徐矿3成浆性能的影响
        3.2.4 粒度对徐矿3成浆性能的影响
        3.2.5 温度对徐矿3成浆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新疆水煤浆的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工况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徐矿3水煤浆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
        4.3.2 徐矿3水煤浆燃烧特性的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7t/h油田水煤浆注汽锅炉的改造与燃烧试验
    5.1 引言
    5.2 试验燃料特性
        5.2.1 试验燃料与试验工况
        5.2.2 燃料燃烧、结渣性能预测
    5.3 移动式油田水煤浆注汽锅炉燃烧试验结果及讨论
        5.3.1 水煤浆注汽锅炉调整试验
        5.3.2 移动式油田水煤浆注汽锅炉的运行状况
        5.3.3 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分析
        5.3.4 锅炉积灰结渣特性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污水污泥与高灰熔点煤制备水煤浆及气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污泥与处置处理的目的和方法
    1.3 污泥与煤共制水煤浆试验研究进展
    1.4 污泥和高灰熔点煤共气化研究进展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样品和试验方法
    2.1 试验样品
    2.2 试验方法
        2.2.1 水煤浆制备和性能检测
        2.2.2 灰熔融特性分析
        2.2.3 热分析方法
第三章 污泥对高灰熔点煤水煤浆成浆特性及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3.1 添加污泥对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
        3.1.1 原料煤制浆成浆特性
        3.1.2 添加污泥对高灰熔点煤水煤浆成浆特性的影响
    3.2 添加污泥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3.2.1 样品灰成分分析
        3.2.2 灰样矿物组成分析
        3.2.3 添加污泥对灰熔融温度的影响
        3.2.4 添加污泥对高灰熔点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污泥水煤浆气化特性分析
    4.1 污泥和煤气化特性分析
        4.1.1 污泥气化特性分析
        4.1.2 高灰熔点煤水煤浆气化特性
    4.2 污泥与高灰熔点煤水煤浆共气化特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污泥水煤浆气化过程模拟研究
    5.1 高灰熔点煤水煤浆气化模拟
    5.2 污泥和高灰熔点煤水煤浆共气化过程模拟
    5.3 污泥和煤水煤浆共气化经济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水煤浆添加剂的复配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插图或附表清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水煤浆气化应用现状
    1.2 水煤浆制备的关键因素
        1.2.1 煤质因素
        1.2.2 粒度分布
        1.2.3 水煤浆添加剂
    1.3 水煤浆分散剂的研究进展
        1.3.1 阴离子型分散剂
        1.3.2 非离子型分散剂
        1.3.3 两性离子分散剂
        1.3.4 复配分散剂
    1.4 水煤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1.4.1 润湿分散作用
        1.4.2 静电斥力分散作用
        1.4.3 空间位阻效应
    1.5 课题的提出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5.3 研究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煤样
    2.2 灰熔融温度分析
    2.3 主要试剂
    2.4 主要设备
    2.5 水煤浆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2.6 复配添加剂在煤水界面性能测试
3 市售添加剂及工业应用添加剂成浆性能的研究
    3.1 试验使用煤样粒度分布
    3.2 市售添加剂成浆性能的研究
        3.2.1 萘系水煤浆添加剂(GN)成浆性能探究
        3.2.2 木质素系水煤浆添加剂(LS)成浆性能探究
        3.2.3 脂肪族系水煤浆添加剂(SAF)成浆性能探究
        3.2.4 市售添加剂制得浆体流变特性分析
        3.2.5 市售添加剂成浆性能对比
    3.3 工业应用添加剂成浆性能的研究
        3.3.1 NDF添加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3.3.2 HP添加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3.3.3 WH添加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3.3.4 BY添加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3.3.5 HH添加剂制浆性能的研究
        3.3.6 工业应用添加剂制得浆体流变特性分析
        3.3.7 工业应用添加剂成浆性能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水煤浆添加剂的复配研究
    4.1 GN与阴离子型添加剂的二元复配研究
        4.1.1 GN与木质素系添加剂(LS)复配研究
        4.1.2 GN与SN复配研究
        4.1.3 GN与SAF复配研究
        4.1.4 GN与阴离子添加剂复配制浆流变特性分析
    4.2 GN与非离子型添加剂的二元复配研究
        4.2.1 GN与OP复配研究
        4.2.2 GN与CDEA复配研究
        4.2.3 GN与TX复配研究
        4.2.4 GN与非离子添加剂复配制浆流变特性分析
    4.3 GN与两性添加剂的二元复配研究
        4.3.1 GN与OB复配研究
        4.3.2 GN与BS复配研究
        4.3.3 GN与两性添加剂复配制浆流变特性分析
    4.4 GN与盐类分散剂的二元复配研究
        4.4.1 GN与SH复配研究
        4.4.2 GN与ST复配研究
        4.4.3 GN与盐类添加剂复配制浆流变特性分析
    4.5 GN三元复配的初探
        4.5.1 GT与LS复配研究
        4.5.2 GT与CDEA复配研究
    4.6 复配方案的选择
    4.7 本章小结
5 复配添加剂煤种适应性的研究
    5.1 制浆用煤粒度分布
    5.2 复配添加剂对不同煤种成浆性能的研究
    5.3 复配添加剂煤种适应性影响因素初探
        5.3.1 煤样表面官能团分析
        5.3.2 煤样氧碳比与成浆浓度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6 复配添加剂作用机理的初步探究
    6.1 煤浆表观形貌的比较
    6.2 煤浆铺展面积的分析
    6.3 煤浆失水速率的分析
    6.4 煤粒孔隙特征研究
        6.4.1 煤粒比表面积的分析
        6.4.2 煤粒总孔容积的分析
    6.5 复配添加剂作用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淮南煤水煤浆高浓度磨矿制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粉磨时间对煤粉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2.2 正交试验分析
    2.3 高浓度磨矿的三级粒度配比
3 结论

四、淮南煤的成浆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重污油-水煤浆成浆性及燃烧性能研究[D]. 许航.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D]. 曹成.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煤与兰炭末二元粗分散体系下水煤浆性能的提升与优化[D]. 郑博文.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原煤煤质特性与化学结构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纪芳. 贵州大学, 2018(05)
  • [5]石蜡及乳化石蜡对煤表面疏水改性及其成浆性研究[D]. 胡仕宁.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6]Y型气流床煤粉热解气化基础研究[D]. 范俊峰.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7]油田注汽锅炉水煤浆项目应用与研究[D]. 钱呈浩. 浙江大学, 2016(07)
  • [8]污水污泥与高灰熔点煤制备水煤浆及气化实验研究[D]. 姚杰.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8)
  • [9]水煤浆添加剂的复配与应用研究[D]. 刘铭.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10]淮南煤水煤浆高浓度磨矿制浆工艺[J]. 曹激,方莹,李镇. 有色金属工程, 2013(04)

标签:;  ;  ;  ;  ;  

淮南煤浆化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