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

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

一、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娟[1](2021)在《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类蒙古包在延承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土木类、或其他新型材料及建造逻辑,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满足当代牧民对空间多样化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可发现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传统住居,以哈那、乌尼、套脑等小构件装配式为主,显然无法满足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多样化的需求,导致类蒙古包空间形态受结构形式的制约而呈现滞后性。现代类蒙古包采用混凝土、砖混、钢结构等建筑材料,使地域性文化减弱,同时对草原环境造成破坏,使传统蒙古包的现代传承被失语性表达。在当今注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人居环境与地域性文化更为关注与重视,而木材在材料特性、空间感受及结构形式的独特性与适宜性,深受欢迎被广泛应用。因此,呼吁回归地域性,以木结构对其现代结构形式进行更新替换,创造出新型类蒙古包空间形态,成为当下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将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适宜性木结构相结合,以期解决当下存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改善类蒙古包的存在现状,拓展其空间适用范围,对传统进行延承与再现。论文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调研与对国内外案例解析,对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整理与归纳,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了解木材特性与结构形式,探究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匹配的结构形式。再通过对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对历史同源范例中的向心收分式与穹窿式的空间形态进行转译尝试,以期对现有类蒙古包空间形态进行补充与完善。最后,通过将适宜性木结构与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性转译设计呈现,从而为木结构类蒙古包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齐子航[2](2021)在《基于村民自建的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满足当下乡村的生活生产所需,关中地区村民多采用轻钢结构结合常见建筑材料在既有砖混民居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加建。尽管目前已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加建做法,但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指导、系统的建构逻辑和良好的建造工艺,村民的自主加建实践中多出现加建部分风貌协调性不佳、功能实用性不高、居住舒适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从村民自建的视角出发,以关中地区民居建筑加建调研实例为基础,结合建筑学科相关理论就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形态一体化设计进行研究,并尝试提出进一步优化。首先,本文以关中五市一区十三个村子基于既有砖混民居的自主加建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对该地区加建类型建立初步认知,明确包括采光天窗、储物棚、羊舍、防渗屋顶、遮阳雨棚在内的五种较为普遍的村民自主加建类型及其中应用的轻钢结构加建技术方法,并进一步归纳总结自主加建实践中存在的结构技术问题。其次,分别就以上五种加建类型中更能体现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空间矛盾的羊舍、储物棚和居住性能提升需求的采光天窗这三种加建类型作为典型展开研究。从村民和施工队这两种不同的施工主体出发,选取其中技法相对成熟的五个本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将不同加建类型中所应用的值得借鉴的轻钢构造做法及其结构形式表达手法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就调研中普遍存在的加建建筑与既有民居建筑交接处的技术问题和由加建引发的加建建筑自身围护界面交接处的构造技术问题进行优化,针对前者,以屋面连接和墙面连接的构造做法为主;针对后者,以加建建筑与墙体交接和与地面交接处的构造做法为主。最后,结合文章第三章中提出的值得借鉴的构造技术及第四章中改良后的连接技术,以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中的储物棚、羊舍和采光天窗为例,从位置选择、功能空间优化和建筑性能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总结出一套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模式,以期对该地区村民自主加建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林建鹤[3](2021)在《福州市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探究》文中指出福州作为闽越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孕育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这些建筑的建筑材料,空间形态和建造工艺,良好的适应了福州的地域环境特征。柴栏厝是福州地区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它们形制简单,布局灵活,在满足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是福州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些具有传统与生态特色的建筑物,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居特色的空间特征,良好的适应了文化,气候,社会环境特征,对处理现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环境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从空间适应性角度出发,首先对柴栏厝进行分类和论述,并针对规划选址,群体组合,空间尺度,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结构形态和围护构件等空间营建要素进行广泛的调研实测。其次是提取柴栏厝民居的空间要素,建立空间原型,结合森佩尔理论提炼出五种空间原型,探究其空间营建模式。并从社会,文化,气候三个关键要素探究柴栏厝民居的空间模式和适应性特征,利用Phoenics,Ecotect,Dest等软件对柴栏厝民居的风环境,采光,热工性能等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不同空间形态柴栏厝的生态性能,挖掘传统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和现代绿色建筑的契合点。最后,归纳总结柴栏厝民居的空间特征和演变趋势,提出长期发展的适应性策略。在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柴栏厝民居改造案例,分析改造中的优势与不足,将传统营建智慧运用于传统建筑改造中,研究柴栏厝的现代利用价值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从空间适应性的角度,结合现代技术,对柴栏厝民居进行科学的保护与改造,做到物尽其用,让传统民居在现在社会重新展现其价值。

刘凡姣[4](2021)在《当代类蒙古包空间类型之竹结构选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类蒙古包建筑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所谓类蒙古包建筑意为形制与空间布局类似与蒙古包,建造材料与结构却为土木的固定式建筑,它是蒙古族文化未来持续演化的发展趋势与民族共时,是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与民族精神的延续,其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与蒙古包建筑相似,但蒙古包建筑在材料、结构、构造、建造逻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严谨性,而类蒙古包建筑正是缺少这种严谨性,因此,本文试图对当代类蒙古包建筑的空间形式进行竹结构选型研究。收录在圆明园刊、建筑遗产中的《圆明园蒙古包形制考》、《清代宫苑中的穹庐—圆明园含经堂蒙古包研究》文献中记载的清代圆明园皇家含经堂蒙古包,《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的元大都的汗廷金帐(又称竹宫),均选用了竹结构作为蒙古包建筑的结构形式,民间则采用与竹材相似的杆件如细木、柳枝等类竹作为蒙古包结构材料。竹材较为经济且相对环保,运输方便,结构力学性能好,它的使用有助于减少在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破坏,后期因地域性的限制使用较少,但现代竹已完全摆脱了“地域建筑”的标签,没有特定的“应时应地”的地区要求,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下,它的防火、防虫、开裂、防腐等问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均可解决,且竹结构自古至今自成体系,不被“单一”功能空间所束缚,与类蒙古包的空间形式相契合。本文通过对当代类蒙古包的空间形式进行梳理,总结当代类蒙古包的空间类型,在竹结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探讨传统竹结构和现代竹结构中不同竹结构的结构特性,了解不同时期结构特性,以其归纳整理,将当代类蒙古包的空间类型与不同竹结构形式下的空间类型进行整合归类,探析与当代类蒙古包空间类型相似的空间形式,对符合当代类蒙古包空间形式的竹结构进行选取,为后续当代类蒙古包竹结构转译设计提供理论性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对竹结构类蒙古包适应性进行解析,并对类蒙古包进行转译设计,指导当代类蒙古包的实地营造。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传承和发展当代类蒙古包的空间形式,对类蒙古包的结构形式进行创新,满足草原牧区的现实需求,对创造新型牧区人居环境,不断创新类蒙古包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韩璐[5](2021)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在城镇化进程的冲击下,乡村建筑闲置已成为普遍问题。面对当前乡村粗放的建设现状以及乡村发展的切实需要,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旨在激活乡村闲置建筑为首的资源闲置问题。王上村作为杨陵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在建设中同样面临着村庄中数目众多的建筑资源闲置问题,闲置的公共建筑资源虽然不似传统村落中有着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但依然有其自身特定的意义。当前,如何立足于村庄发展对村庄的闲置公共建筑资源制定适宜的改建再用方法,成为当下王上村空间建设与村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改建与再利用的实践及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了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价值判断、实例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改建与再利用的方法提取四部分内容。首先,全面了解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使用情况,从中选取用于改建再用的建筑个案予以详细研究,结合建筑的特征以及现状综合性能的分析结果,提取价值特征,明确改建与再利用实施的依据。其次,对现状调查中选取的村小教工东楼、村大礼堂以及村小南北学堂三组闲置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予以总结,梳理从设计到实践,再到反思总结的全过程,涵盖现状研究、设计原则、策略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建造多重环节、多个阶段。最后,依据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结合价值判断梳理出延续、传承、引导以及循环的改建再用原则,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改建再用理念,再依据实践对象梳理出三种现存状态类型(基本完整、较为完整、非完整)分类构建出保护修补、整治置换与分解重构三种改建再用模式,以及功能空间、结构体系、形式要素、场地环境以及营造技艺五个方面的改建再用手法,形成完善的方法体系。研究主要结论:一是通过对现状建立精准的认知,从中提炼出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具有物质功能、文化传承、情感记忆以及经济资源四个方面的价值,明确了围绕价值体系展开相应设计与实践的路径;二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中具有立足于建筑本体、统筹村庄发展与既有资源的特点,建立了全面系统化的改建与再利用理念;三是在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的改建再利用实践中,针对不同建筑的现状情况与价值构成,构建出分类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并结合建筑的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手法,形成了指导设计与实践的方法体系。

孙昊宇[6](2021)在《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口数的18.7%,十年之间中国老龄化比例上升近5.5%,养老问题严峻。在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提出了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者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并鼓励利用社区存量资源发展嵌入式养老,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城市既有社区中老年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养老问题。西安市目前在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方面尚处于早期摸索阶段,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改造实践案例类型繁杂,改造方式多元,设施的功能标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均不统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系统调研,全面收集并整理目前西安市各类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基础资料,充分了解西安市该类设施的整体现状,对其改造路径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为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进行了框架搭建和基础研究的工作。本文筛选了西安市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62个样本案例,对其改造路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改造方式类型、改造后设施类型三方面类型化的研究,总结出4种建筑原功能类型,2种改造方式类型以及6种改造后设施类型,并对各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初步研究。之后分别对6种不同类型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进行研究,包括了设施所处行政区域、在社区和建筑中的位置、改造前建筑类型、改造方式、功能配置、空间布局、设施规模等多方面特征,总结出各类型设施的现有改造路径。最后结合运营使用中的现存问题,提出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改造原则,并针对各类型设施理想条件下更适宜的改造路径提出了初步的策略,为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来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帅宇[7](2021)在《新型装配式钢桁架高层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桁架结构以其受力性能优越、适用跨度大等综合优势,在大跨空间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大力推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今天,如何将桁架结构应用于高层民用建筑,构建新型的装配式高层钢桁架结构体系,并推广应用于示范工程,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7)的资助,针对其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如下:(1)、在文献查阅及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办公楼的设计案例,重点评析了现有桁架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高层钢桁架结构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在于:1)高强度钢材Q420的应用;2)适用跨度达到12m和18m;3)与传统的钢框架结构体系相比,用钢量大大节约。(3)、借助通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gen对该新型结构体系进行了多遇地震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及弹塑性分析,验证了该体系的安全性、经济性,尤其是良好的抗震性能及综合优势,将其应用于太原某示范工程。(4)、选取四种结构方案为分析对象(分别为跨度12m桁架结构、跨度18m桁架结构、跨度12m实腹梁结构、跨度18m实腹梁结构),重点分析其用钢量。结果表明,第一、二、三、四种结构方案对应的用钢量分别是60.18kg/m2、83.86kg/m2、75.72kg/m2、117.56kg/m2;在跨度12m时,采用桁架梁比实腹梁的单位面积用钢量降低20.52%;在跨度18m时,采用桁架梁比实腹梁的单位面积用钢量降低28.67%,充分证明该体系的跨度越大,桁架梁比实腹梁的经济性越好。(5)、选取跨度18m桁架结构体系作为基本模型,分析了下弦杆两端连接方式、角柱支撑、桁架梁的跨高比和桁架梁的形式对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模型在地震下的刚度、变形、内力、破坏模式、耗能能力变化。结果表明,弹性连接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减小了桁架梁的破坏程度;角柱支撑的设置对改善结构振型形状、变形起着重要作用;桁架梁的跨高比减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刚度,减小变形,减小桁架内力;桁架梁的形式主要影响桁架梁的内力。(6)、针对该体系采用的全装配节点连接,共设计了7个足尺方钢管柱和桁架梁的节点试件,开展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其破坏形式、力-位移曲线、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增大柱壁厚和控制轴压比是防止柱失稳破坏的有效措施,节点增加斜撑可以明显提高其承载力,但斜撑以及腹杆的过早失稳,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刘轲[8](2021)在《云南省怒江州传统木楞房建筑适宜性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农业大国,乡村问题一直是围绕我国生产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乡村的居住问题与万千村民息息相关,是一个不断在探索解决的典型问题。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尤其是政策中对乡村宜居问题的强调,推动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与行动投入到广大的乡村土地上,各式各样的乡村建筑实践为解决乡村居住问题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越来越多异地搬迁或大拆大建的方式也使我们意识到对乡村的干预破坏了村民的场所记忆与乡村风貌,泯灭了乡村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在尊重乡村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与地域风貌的基础上,对乡村建筑进行恰当的、适宜的更新改造具有其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云南省怒江自治州的典型民居之一传统木楞房,通过分析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背景与人文社会背景,对传统木楞房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传统木楞房是沿着穴居文化的脉络,在多民族的影响下形成的,并对木楞房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传统木楞房的形态语言;其次通过现状调研与文献资料分析,对木楞房建筑现状与既有的更新实践进行评述,总结出建筑现状中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以及村民自发更新中体现的对建筑更新的需求,从中总结提炼出更新源;通过对传统木楞房价值的分析以及木楞房作为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现代化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建筑适宜性更新的必要性;然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适宜性的更新原则以及协调风貌传承与居住环境更新的适宜性更新体系,并分别针对传统木楞房的功能空间、结构体系、室内环境、材料利用以及技术方式提出了原型调适的功能优化、体系融合的结构优化、宜居舒适的环境品质提升、适度使用的材料应用以及传承合作的更新技术五个方面相关的适宜性更新策略;最后以云南省怒江州雾里村的传统木楞房为例对其进行适宜性更新改造的具体实践,并通过建筑性能模拟软件对更新的适宜性与否进行客观评测。现代化的大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人们在飞速发展和提升的现代生活意识下对居住环境品质和舒适性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同时留住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和居住观念,保护传统风貌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承和更新中探寻一条适宜性的道路,通过适宜性更新方式达到保护与更新的平衡。

刘吉宇[9](2021)在《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南至今存在的傣泐方言区独特而牢固,语缘的研究视角能提供不同以往的研判手段,贴近风土建筑原型从而厘清传承对象,为传承方式的探讨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语言人类学家对于傣泐方言区最新研究成果,聚焦于该地区风土建筑源生特征与适应变化。通过文献梳理及田野现场调研,结合建筑学、语言学、文化地理学等角度分析,对该方言区进行三个圈层范围划分。从平面形制、构架类型、材料应用和匠作风习等方面着手,总结出风土建筑谱系特征,并以此为据,梳理出傣泐方言地区三个圈层中风土建筑的空间特征和流变体系。同时结合文化习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总结出该区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结合理论分析风土建筑的研究方式,首先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找到适宜于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手段与路线。方言语系作为联系各民族重要的关系枢纽,以傣泐方言为背景划分研究区域,确定研究范围。其次是对滇南傣泐方言地区语系及风土建筑背景的整理分析,同时探讨了该地区风土建筑的原型基质,确定了从平面形制、构架体系和建筑材料三个方面着手对该地区风土建筑进行研究。最后基于语言学背景对建筑进行区划和类型基质特征的探讨,并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该地区风土建筑进行图谱的整理与对比,综合剖析该地区风土建筑生成的原因和演变机制。

孟家[10](2021)在《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傣族竹构建筑凝结着傣族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他们顺应自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成果。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傣族村寨竹构建筑因防霉、防腐、防蛀以及节点连接方式上的一些问题,其建筑耐久性和审美需求不能够适应当下时代的发展。当前,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随着近年来大家对生态、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关注度提高,大家的目光又重新回到了竹子这一传统材料上,竹构建筑逐渐成为建筑界研究的热点,同时有许多优秀的实践作品问世。经过笔者对傣族村寨田野调查发现,傣族村寨不仅有着丰富的建筑用竹资源,而且有着自己的一套关于竹材种植、加工处理和营造的传统知识。基于此,本论文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调研,总结传统建造技艺特点与现状问题。同时,梳理国内外优秀的现代竹构建筑技艺,从中提取出可以借鉴的营造技艺和竹材处理工艺,用以改良传统竹构建筑的问题,使之经过重构之后适应今天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做了一些研究性探索,提出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策略,并在傣族村寨积极的发展景观建筑,傣族竹构建筑在当下的回归不仅能够使得传统建筑技艺得到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木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类蒙古包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空间形态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类蒙古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2.1 类蒙古包建筑发展沿革
    2.2 传统蒙古包空间原型解析
        2.2.1 传统蒙古包空间秩序
        2.2.2 传统蒙古包平面形态
        2.2.3 传统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
    2.3 类蒙古包平面形态解析
        2.3.1 类蒙古包空间秩序
        2.3.2 传统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3.3 现代类蒙古包平面形态
    2.4 类蒙古包竖向空间形态解析
        2.4.1 单层竖向空间形态
        2.4.2 复式竖向空间形态
        2.4.3 多层竖向空间形态
    2.5 类蒙古包外显空间形态解析
        2.5.1 基于材料差异的形态变化
        2.5.2 基于空间功能的形态变化
    2.6 类蒙古包建筑的前沿探索解析
        2.6.1 传统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6.2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类蒙古包解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结构建筑空间结构体系解析
    3.1 木结构特性解析
        3.1.1 材料特性
        3.1.2 结构特性
    3.2 传统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2.1 抬梁式结构体系
    3.3 现代木结构建筑结构形式
        3.3.1 杆件结构体系
        3.3.2 板壳结构体系
        3.3.3 块材结构体系
    3.4 木结构建筑节点构造
        3.4.1 传统工程节点
        3.4.2 现代工程节点
    3.5 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与木结构的适宜性
        3.5.1 圆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2 矩形空间的适宜性结构
        3.5.3 多空间组合的适宜性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设计适应性探讨
    4.1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转译
        4.1.1 类蒙古包的象征性内涵
        4.1.2 类蒙古包的仪式化空间
        4.1.3 类蒙古包的场所感
    4.2 历史同源范例空间形态类比解析及补充转译
        4.2.1 向心收分式空间形态
        4.2.2 穹窿式空间形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结构类蒙古包空间形态研究性设计
    5.1 方案设计一中国传统抬梁式木结构类蒙古包转译
        5.1.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1.2 空间组织形态
        5.1.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1.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2 方案设计二快速装配式现代木结构类蒙古包
        5.2.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2.2 空间组织形态
        5.2.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2.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3 方案设计三多空间组合式木结构类蒙古包
        5.3.1 方案定位及构思
        5.3.2 空间组织形态
        5.3.3 适宜性建造技术
        5.3.4 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传承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毕业设计图纸

(2)基于村民自建的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实地调研
        1.5.3 归纳演绎
    1.6 研究框架
2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关中地区及其民居建筑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民居建筑概况
    2.2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动因
        2.2.1 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
        2.2.2 建筑材料的变化
        2.2.3 结构体系的变化
    2.3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加建基础调研
        2.3.1 调研简述
        2.3.2 加建类型
        2.3.3 加建实例
        2.3.4 现状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典型实例研究
    3.1 案例一:采光天窗——帅家村村民自建实例
        3.1.1 位置选择
        3.1.2 遮阳构造
        3.1.3 形式与结构
    3.2 案例二:采光天窗——解放村施工队建造实例
        3.2.1 位置选择
        3.2.2 保温隔热构造
        3.2.3 形式与结构
    3.3 案例三:储物棚——韦庄村村民自建实例
        3.3.1 位置选择
        3.3.2 加固构造
        3.3.3 形式与结构
    3.4 案例四:储物棚——槐花村施工队建造实例
        3.4.1 位置选择
        3.4.2 排水构造
        3.4.3 形式与结构
    3.5 案例五:羊舍——南寨村村民自建实例
        3.5.1 位置选择
        3.5.2 漏粪构造
        3.5.3 形式与结构
    3.6 小结
4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中的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1 承重结构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1.1 钢材与钢材的连接
        4.1.2 钢材与地面的连接
    4.2 围护结构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2.1 屋脊连接
        4.2.2 屋面板连接
        4.2.3 墙面板连接
        4.2.4 墙角包边连接
    4.3 与既有民居建筑墙体连接构造技术优化
        4.3.1 钢材与墙面连接
        4.3.2 加建建筑屋面与既有建筑墙面连接
        4.3.3 加建建筑屋脊与既有建筑墙顶连接
        4.3.4 加建建筑墙面与既有建筑墙顶连接
    4.4 小结
5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优化设计
    5.1 典型户基本情况及加建设计思路
        5.1.1 选取典型户
        5.1.2 加建设计目标
    5.2 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设计
        5.2.1 采光天窗设计
        5.2.2 储物棚设计
        5.2.3 羊舍设计
    5.3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工作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案例调研
致谢

(3)福州市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建筑的发展
        1.1.2 生态建筑的趋势
        1.1.3 柴栏厝现状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柴栏厝民居研究
        1.4.2 建筑适应性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柴栏厝民居实态调研
    2.1 柴栏厝民居概述
        2.1.1 形态特征
        2.1.2 柴栏厝分类
    2.2 经济人文背景
        2.2.1 产业结构
        2.2.2 建造观念
        2.2.3 文化信仰
    2.3 规划布局
        2.3.1 单体式布局
        2.3.2 群组式布局
        2.3.3 临街式布局
        2.3.4 山地式布局
    2.4 空间组织
        2.4.1 街巷空间
        2.4.2 天井空间
        2.4.3 使用功能
    2.5 材料构造
        2.5.1 建筑材料
        2.5.2 建筑结构
    2.6 空间形态
        2.6.1 空间单元
        2.6.2 空间尺度
    2.7 本章小结
3 柴栏厝民居空间营建模式研究
    3.1 柴栏厝民居空间原型
        3.1.1 柴栏厝民居单体原型
        3.1.2 柴栏厝民居原型的组织方式
    3.2 柴栏厝民居空间营建要素
        3.2.1 空间组织与楼梯
        3.2.2 场地改造与地形
        3.2.3 结构体系与洞口
        3.2.4 围护结构与材料
        3.2.5 屋顶形式与遮蔽
        3.2.6 外部空间与环境
    3.3 本章小结
4 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研究
    4.1 适应性阐释及其影响因素
        4.1.1 适应性的阐释
        4.1.2 建筑的适应性
        4.1.3 建筑适应性基本要素
    4.2 社会适应性
        4.2.1 人地关系
        4.2.2 家庭结构
        4.2.3 建造技术
        4.2.4 经济特征
        4.2.5 政策方针
    4.3 文化适应性
        4.3.1 儒家文化
        4.3.2 闽越文化
        4.3.3 宗族文化
        4.3.4 海洋文化
        4.3.5 宗教文化
    4.4 气候适应性
        4.4.1 福州气候分区与适应性策略
        4.4.2 防雨防潮
        4.4.3 防风与通风
        4.4.4 保温隔热
        4.4.5 遮阳与采光
    4.5 长效发展的适应性策略
        4.5.1 系统认知
        4.5.2 技术引导
        4.5.3 自我发展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适应性的柴栏厝民居改造
    5.1 历史建筑保护策略
        5.1.1 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5.1.2 传统民居的适应性再利用
    5.2 隆平路7 号空间适应性改造案例评析
        5.2.1 建筑概况
        5.2.2 建筑保护设计
        5.2.3 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
        5.2.4 建筑生态设计
        5.2.5 改造评析
    5.3 龙岭顶14,15,16 号空间适应性改造设计
        5.3.1 建筑概况
        5.3.2 建筑保护设计
        5.3.3 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
        5.3.4 建筑生态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的结论
        6.1.1 柴栏厝民居空间营建模式
        6.1.2 柴栏厝民居适应性
        6.1.3 柴栏厝民居现代适应性改造设计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课题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和设计竞赛
致谢

(4)当代类蒙古包空间类型之竹结构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蒙古包
        1.3.2 类蒙古包
        1.3.3 竹结构
    1.4 研究综述
        1.4.1 当代类蒙古包结构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4.2 竹结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类蒙古包空间类型解析
    2.1 传统蒙古包原型空间解析
        2.1.1 空间组织秩序
        2.1.2 传统蒙古包空间分化
    2.2 类蒙古包的发展及传承使用现状
        2.2.1 类蒙古包的演变
        2.2.2 类蒙古包的传承使用现状
        2.2.3 本节小结
    2.3 建筑空间形式解析
        2.3.1 空间平面解析
        2.3.2 空间剖面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竹建筑结构体系解析
    3.1 传统竹结构特性
        3.1.1 梁柱式结构
        3.1.2 穹顶式结构
        3.1.3 编织式结构
        3.1.4 大跨度竹棚式
    3.2 现代竹建筑结构特性解析
        3.2.1 二维受力结构体系
        3.2.2 三维受力结构体系
        3.2.3 本节小结
    3.3 竹建筑节点构造方法
        3.3.1 传统竹节点构造方法
        3.3.2 现代竹建筑节点构造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竹结构类蒙古包适应性与应用途径
    4.1 内蒙地区气候特性下现代竹结构的适宜性
        4.1.1 内蒙地区气候条件
        4.1.2 原竹在内蒙地区建筑中应用前景
        4.1.3 现代技术下竹结构在内蒙地域的应用
        4.1.4 本节小结
    4.2 竹结构形式下类蒙古包多元化空间
        4.2.1 空间平面形式多元化
        4.2.2 空间剖面形式多元化
    4.3 空间差异下竹结构选型
        4.3.1 空间平面差异下竹结构选型
        4.3.2 空间剖面差异下竹结构选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竹结构类蒙古包建筑设计呈现
    5.1 设计整体概述
    5.2 气候特征下竹结构类蒙古包建筑设计呈现
        5.2.1 气候环境对建筑结构耐久性处理呈现
        5.2.2 气候环境造成竹结构变形及构件替换处理
    5.3 竹结构形式下类蒙古包结构设计呈现
        5.3.1 结构设计呈现
        5.3.2 结构节点设计呈现
        5.3.3 结构适宜建造呈现
    5.4 竹结构形式下类蒙古包空间形式设计呈现
        5.4.1 空间平面设计呈现
        5.4.2 空间剖面设计呈现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图录
附录 B 表录
附录 C 设计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5)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释义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相关概念释义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对象调查: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现状调查
    2.1 村庄基本情况介绍
        2.1.1 村庄概况
        2.1.2 历史文化
        2.1.3 发展资源
    2.2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2.2.1 公共建筑的定义
        2.2.2 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2.2.3 王上村公共建筑的类型
        2.2.4 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概况
    2.3 村庄闲置公共建筑特征
        2.3.1 村大礼堂
        2.3.2 村小南北学堂
        2.3.3 村小教工东楼
    2.4 本章小结
3 现状解析: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价值判断
    3.1 现状分析
        3.1.1 现状综合分析
        3.1.2 当前存在问题
        3.1.3 困境成因剖析
    3.2 价值分析
        3.2.1 明确动因
        3.2.2 设定目标
        3.2.3 价值提取
    3.3 价值构成
        3.3.1 物质功能价值
        3.3.2 文化传承价值
        3.3.3 情感记忆价值
        3.3.4 经济资源价值
    3.4 本章小结
4 营建实践: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实践总结
    4.1 项目建设概况
        4.1.1 规划背景
        4.1.2 项目定位
        4.1.3 设计范围
    4.2 整体方案概述
        4.2.1 设计理念
        4.2.2 项目策划
        4.2.3 整体布局
    4.3 改建再用实践
        4.3.1 村小教工东楼
        4.3.2 村大礼堂
        4.3.3 村小南北学堂
        4.3.4 建筑单体与场地环境
    4.4 建成效果
        4.4.1 建成效果
        4.4.2 使用情况
        4.4.3 运营维护
    4.5 建设成效
        4.5.1 功能复合的建筑空间
        4.5.2 村庄发展的空间载体
        4.5.3 乡村建设的示范影响
        4.5.4 兼顾多重效益及实现
        4.5.5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4.6 实践反思
        4.6.1 参与主体认知差异
        4.6.2 建设模式存在局限
        4.6.3 施工细节尚待完善
    4.7 本章小结
5 方法提取: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方法总结
    5.1 改建与再利用的原则
        5.1.1 延续乡村文化脉络
        5.1.2 传承乡土情感记忆
        5.1.3 引导乡村复兴发展
        5.1.4 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5.2 改建与再利用的理念
    5.3 改建与再利用的模式
        5.3.1 保护修补
        5.3.2 整治置换
        5.3.3 分解重构
        5.3.4 三种模式的关联
    5.4 改建与再利用的手法
        5.4.1 功能空间的重组与扩充
        5.4.2 结构体系的加固与更新
        5.4.3 形式要素的保留与对抗
        5.4.4 外部环境的聚合与扩展
        5.4.5 建造技艺的当代解读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思考与启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6)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人口老龄化背景
        1.1.2 我国养老方式及社会现状
        1.1.3 西安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3.3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既有建筑
        1.4.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1.4.3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1.4.4 改造路径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2 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整体现状调研与分析
    2.1 调研计划
        2.1.1 调研对象和内容
        2.1.2 调研方法
    2.2 调研数据采集
        2.2.1 改造前既有建筑相关信息
        2.2.2 改造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关信息
    2.3 调研样本概况
        2.3.1 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状
        2.3.2 调研样本概况
    2.4 样本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4.1 样本所处区域空间分布
        2.4.2 样本的运营性质空间分布
        2.4.3 样本在社区中位置空间分布
        2.4.4 样本在既有建筑中位置空间分布
        2.4.5 改造前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空间分布
        2.4.6 改造前既有建筑原结构体系空间分布
        2.4.7 样本所在社区建成年代空间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化研究
    3.1 改造前——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
        3.1.1 住宅类建筑
        3.1.2 办公服务类建筑
        3.1.3 商业类建筑
        3.1.4 医疗类建筑
    3.2 改造后——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类型
        3.2.1 界定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行相关参考标准
        3.2.2 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六种基本类型
        3.2.3 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模式特征——居家访问型与照料托养型
        3.2.4 西安市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时间特征——日间服务型与全日服务型
    3.3 改造方式——既有建筑改造方式
        3.3.1 功能重置
        3.3.2 空间重组
    3.4 各类型养老服务设施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3.4.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3.4.2 设施选址关系研究——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3.4.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空间分布
        3.4.4 改造方式空间分布
        3.4.5 设施规模研究——设施床位数、总建筑面积
    3.5 本章小结
4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有改造路径研究
    4.1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类设施现状
        4.1.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4.1.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4.1.3 设施改造原功能类型
        4.1.4 设施的改造方式
        4.1.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4.1.6 设施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关系
        4.1.7 设施现有改造路径
        4.1.8 典型案例——纸坊南村社区居家养老示范站
        4.1.9 现存问题
    4.2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类设施现状
        4.2.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4.2.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4.2.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4.2.4 设施的改造方式
        4.2.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4.2.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4.2.7 改造路径
        4.2.8 现存问题
    4.3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类设施现状
        4.3.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4.3.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4.3.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4.3.4 设施的改造方式
        4.3.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4.3.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4.3.7 改造路径
        4.3.8 典型案例——汉城北路居家养老服务站
        4.3.9 现存问题
    4.4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类设施现状
        4.4.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4.4.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4.4.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4.4.4 设施的改造方式
        4.4.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4.4.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4.4.7 改造路径
        4.4.8 典型案例——康源和意全日照料中心
        4.4.9 现存问题
    4.5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类设施现状
        4.5.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4.5.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4.5.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4.5.4 设施的改造方式
        4.5.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4.5.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4.5.7 改造路径
        4.5.8 典型案例——宫园壹号社区家庭式养老院
        4.5.9 现存问题
    4.6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类设施现状
        4.6.1 设施的行政区域空间分布
        4.6.2 设施选址关系——在社区、建筑中的分布
        4.6.3 设施的改造原功能类型
        4.6.4 设施的改造方式
        4.6.5 设施规模与功能配置、面积配比关系
        4.6.6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关系
        4.6.7 改造路径
        4.6.8 现存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适宜改造路径
    5.1 改造原则
        5.1.1 适宜的选址
        5.1.2 适宜的既有建筑
        5.1.3 合理的空间改造
        5.1.4 合理的功能和规模
    5.2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5.2.1 设施运营性质——公办民营
        5.2.2 在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内部、建筑首层
        5.2.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办公类建筑功能重置
        5.2.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生活服务功能为主
        5.2.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走廊空间串联组织
        5.2.6 设施规模——面积在200-300㎡的小型设施
    5.3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5.3.1 设施运营性质——公办
        5.3.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外围、建筑首层
        5.3.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办公类建筑功能重置
        5.3.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文化娱乐功能为主
        5.3.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走廊空间串联组织
        5.3.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50-150㎡的小型设施
    5.4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5.4.1 设施运营性质——公办民营
        5.4.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内部、建筑首层
        5.4.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住宅类建筑功能重置
        5.4.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日间照料服务为主
        5.4.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5.4.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100-200㎡的小型设施
    5.5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5.5.1 设施运营性质——民营
        5.5.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裙房、建筑首层
        5.5.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商业类建筑空间重组
        5.5.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全日照料服务为主
        5.5.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5.5.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500-1000㎡的中型设施
    5.6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5.6.1 设施运营性质——民营
        5.6.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内部、建筑非首层
        5.6.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住宅类建筑功能重置
        5.6.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全日照料服务为主
        5.6.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5.6.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100-200㎡的小型设施
    5.7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类设施的适宜改造路径
        5.7.1 设施运营性质——民营
        5.7.2 社区、建筑中的选址——社区外围、建筑首层
        5.7.3 既有建筑原功能类型及改造方式——医疗类建筑功能重置
        5.7.4 功能配置与面积配比——以全日照料服务为主
        5.7.5 设施功能与空间布局——公共空间串联组织
        5.7.6 设施面积及床位数——1000-2000㎡的中型设施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调研样本数据采集表
    附录二 62 家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样本概况表
    附录三 社区建成年代相关案例
    附录四(A)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概况
    附录四(B) 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附录五(A)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概况
    附录五(B) 改造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附录六(A)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概况
    附录六(B) 改造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附录七(A)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设施概况
    附录七(B) 改造型社区全日照料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附录八(A)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设施概况
    附录八(B) 改造型社区家庭式养老院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附录九(A)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设施概况
    附录九(B) 改造型社区老年康复中心典型案例平面图及实景照片
致谢

(7)新型装配式钢桁架高层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
    1.3 办公楼结构设计案例
    1.4 桁架结构体系
        1.4.1 桁架结构的介绍
        1.4.2 桁架结构的研究进展
        1.4.3 桁架结构应用于办公楼的优势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
    2.1 总体构想
        2.1.1 建筑方案
        2.1.2 结构方案
        2.1.3 材料的选用
        2.1.4 荷载取值及组合
        2.1.5 构件的选用与设计原则
        2.1.6 结构分析方法
    2.2 跨度12m桁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2.2.1 模型的建立
        2.2.2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2.2.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2.3 跨度18m桁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2.3.1 模型的建立
        2.3.2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2.3.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2.4 跨度12m传统实腹梁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2.4.1 模型的建立
        2.4.2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2.4.3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
    2.5 可行性分析
        2.5.1 跨度12m结构体系的用钢量
        2.5.2 跨度18m结构体系的用钢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桁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下弦杆弹性连接的影响
        3.1.1 多遇地震下的影响分析
        3.1.2 罕遇地震下的影响分析
    3.2 角柱支撑的影响
    3.3 桁架梁跨高比的影响
        3.3.1 多遇地震下的影响分析
        3.3.2 罕遇地震下的影响分析
    3.4 桁架梁形式的影响
        3.4.1 多遇地震下的影响分析
        3.4.2 罕遇地震下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桁架构件及节点的足尺试验研究
    4.1 前言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件设计
        4.2.3 加载装置
        4.2.4 测试内容与方案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4.3.2 试件的梁端力-位移曲线分析
        4.3.3 试件的梁端力-应变曲线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云南省怒江州传统木楞房建筑适宜性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相关概念阐释
        1.4.1 传统木楞房
        1.4.2 适宜性更新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怒江州民居的相关研究
        1.5.2 建筑适宜性更新的相关研究
        1.5.3 传统木楞房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云南省怒江州传统木楞房的形成与特征
    2.1 云南省怒江州自然及社会环境分析
        2.1.1 云南省区域自然环境分析
        2.1.2 怒江州地域自然环境分析
        2.1.3 怒江州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2.2 传统木楞房建筑形制的来源
        2.2.1 穴居文化的脉络延续
        2.2.2 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变迁
        2.2.3 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2.3 传统木楞房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2.3.1 木楞房的原始形态
        2.3.2 横向空间的拓展
        2.3.3 纵向空间的拓展
        2.3.4 传统木楞房的形态语言
    2.4 传统木楞房的基本特征
        2.4.1 灵活高效的建筑布局
        2.4.2 高度适应性的接地关系
        2.4.3 融于自然的色彩风貌
        2.4.4 .简单原始的建造方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怒江州木楞房现状与适宜性更新基础
    3.1 现状调研
        3.1.1 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
        3.1.2 调研目的与调研内容
    3.2 传统木楞房建筑现状
        3.2.1 功能空间
        3.2.2 结构体系
        3.2.3 居住环境
        3.2.4 材料利用
    3.3 现有更新实践
        3.3.1 自发性更新
        3.3.2 颠覆性更新
        3.3.3 既有更新实践评述
    3.4 建筑现状总结及其背后的成因分析
        3.4.1 建筑现状总结
        3.4.2 现状问题背后的成因
    3.5 传统木楞房适宜性更新的必要性及内涵
        3.5.1 适宜性更新的必要性
        3.5.2 适宜性更新的内涵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木楞房适宜性更新策略
    4.1 适宜性更新原则及更新体系
        4.1.1 更新原则
        4.1.2 更新体系
    4.2 原型调适的功能优化策略
        4.2.1 以堂屋为核心的功能置换与重组
        4.2.2 以空间单元为基础的功能扩展
    4.3 体系融合的结构优化策略
        4.3.1 围护结构优化
        4.3.2 承重结构优化
        4.3.3 重型屋架结构优化
        4.3.4 节点构造优化
    4.4 宜居舒适的室内环境提升策略
        4.4.1 优化室内排烟方式
        4.4.3 增设家具设施
    4.5 适度使用的材料应用策略
        4.5.1 墙体
        4.5.2 门窗
        4.5.3 屋顶
        4.5.5 承重结构
    4.6 传承合作的更新技术策略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云南省怒江州木楞房适宜性更新设计
    5.1 建筑概况
        5.1.1 基本信息
        5.1.2 现存问题分析
    5.2 适宜性更新措施
        5.2.1 功能空间优化
        5.2.2 结构体系更新
        5.2.3 构造节点优化
        5.2.4 室内环境提升
        5.2.5 更新措施总结
    5.3 更新效果模拟分析
        5.3.1 基础及优化模型建立
        5.3.2 软件模拟数据验证
        5.3.3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传统风土建筑研究论述
        1.5.1 传统风土建筑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5.2 传统风土建筑研究方法的论述
        1.5.3 国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状况
        1.5.4 国内研究历程及状况
    1.6 论文整体结构框架
第二章 风土建筑的理论运用与滇南傣泐方言语系的研究
    2.1 研究风土建筑所用的理论
        2.1.1 风土区系理论运用
        2.1.2 风土建筑基质的研究内容
        2.1.3 风土建筑原型与谱系的理论运用
    2.2 文化地理学的运用
    2.3 人类学的运用
    2.4 类型学的运用
    2.5 对于傣泐方言语系的研究
        2.5.1 滇南傣族历史与社会背景
        2.5.2 傣族地理位置的分布情况
        2.5.3 傣族的民族源流
        2.5.4 滇南傣泐的方言语系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概况与原型基质特征
    3.1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概况
        3.1.1 滇南地区基本情况
        3.1.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形成的分析
        3.1.3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的历史形成演变
    3.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民居建筑的基质与原型
        3.2.1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构成的基本特质
        3.2.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原型基因的提取
    3.3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的宗教文化和寺庙建筑
        3.3.1 南传佛教和傣族寺庙
        3.3.2 傣泐方言地区佛教建筑的特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模式设计探讨
    4.1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三个圈层的初步探析方法
        4.1.1 三个圈层范围内风土建筑数据的采集
        4.1.2 风土建筑数据采集点与方言语系划分对应关系
        4.1.3 以村落为单位的样本模式分析
    4.2 三个圈层范围内风土建筑的平面形制探析
        4.2.1 以平面形制作为参照与归纳的依据
        4.2.2 三个圈层的平面形制的提取与对比
        4.2.3 以圈层为单位的平面模式总结分析
    4.3 三个圈层范围内建筑的构架与材料探析
        4.3.1 构架类型和屋脊形式的简化与提取
        4.3.2 构架类型分布与三个圈层的对应
        4.3.3 三个圈层建筑材料的使用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形式演变因素解析
    5.1 傣泐方言地区风土建筑空间形式的变化分析
        5.1.1 三个圈层建筑空间形式的特点及对比
        5.1.2 影响三个圈层风土建筑空间形式变化的因素
    5.2 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和政策颁布对材料变革的推动影响
        5.2.1 国家政策对原始材料的限制
        5.2.2 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对新材料的推动
        5.2.3 推动材料变革的实证——以曼景保村风土建筑的材料应用为例
    5.3 社会环境与民族文化交流对平面形制和构架形式演变的影响
        5.3.1 当代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交流与冲击
        5.3.2 禁忌习俗的传承——以曼景村平面空间形制演变为例
        5.3.3 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曼龙勒村佛寺为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制总结
    6.2 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演变机制总结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不足
        6.3.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调研村落测绘图纸

(10)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前景
        1.1.2 竹构建筑当下的价值体现
        1.1.3 傣族竹建构研究的迫切需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竹构建筑的国内研究动态
        1.2.2 竹构建筑的国外研究动态
        1.2.3 傣族竹构建筑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意义
        1.3.2 研究的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界定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的界定
        1.4.3 概念辨析
    1.5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章节安排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步骤
        1.5.3 章节安排及论文框架
第二章 傣族村寨竹资源及其应用
    2.1 竹资源概况
        2.1.1 西双版纳竹类资源概况
        2.1.2 傣族村寨建筑用竹资源调研
    2.2 傣族村寨对竹材的应用
        2.2.1 竹材在傣族村寨中的应用广泛
        2.2.2 竹材用于傣族村寨环境营造
        2.2.3 傣族对竹材的处理方式
    2.3 傣族传统竹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1 竹楼对傣族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2 竹楼对傣族生存需求的适应性
        2.3.3 竹楼对傣族竹类资源的适应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傣族传统竹构建筑技艺及发展困境
    3.1 竹构建筑技艺选择的根源
        3.1.1 自然的恩赐
        3.1.2 气候的回应
        3.1.3 技艺的制约
    3.2 竹棚建构技艺
        3.2.1 竹棚建筑“承重”体系
        3.2.2 竹棚建筑“围护”体系
        3.2.3 竹棚建筑节点构造研究
    3.3 竹楼建构技艺
        3.3.1 竹构作为傣族营建的技术选择
        3.3.2 竹楼建筑“承重”体系
        3.3.3 竹楼建筑“围护”体系
    3.4 建构表现认识
        3.4.1 材料的忠实塑造
        3.4.2 建构方式守旧
        3.4.3 形式空间简陋
        3.4.4 在适应中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3.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困境
        3.5.1 环境的变迁
        3.5.2 社会文化的变迁
        3.5.3 传统竹构建筑的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竹构建筑技艺发展及建构表现
    4.1 垂直与水平——竹构框架体的建构美学
        4.1.1 垂直和水平的逻辑——竹构框架体的美学诠释
        4.1.2 垒叠搭接的“积木”堆积——竹框架的建构模式
        4.1.3 竹构框架体建筑实例研究
    4.2 曲直形态——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
        4.2.1 杆件的拼接组合——预制单元式结构体系的基础
        4.2.2 完善的结构体系——纯粹几何体的控制
        4.2.3 竹构单元的装配组合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3 编织建构——现代工程与传统竹编技术的结合
        4.3.1 工程技术与竹艺编织技术的结合
        4.3.2 探索其潜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4.3.3 编织建构作品实例研究
    4.4 现代竹构建筑加工及节点连接技术
        4.4.1 竹材防护处理和加工工艺的进步
        4.4.2 竹材节点连接技术的进步
        4.4.3 数字化辅助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
    4.5 竹构的原生态表达
        4.5.1 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竹构建筑的原生形态
        4.5.2 竹构的真实性营造——结构材料色彩的真实性
        4.5.3 原生态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6 竹构的地域性契合
        4.6.1 传统材料的诗意建构
        4.6.2 地域文脉的传承与竹构表达
        4.6.3 地域性竹构建筑作品实例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1 傣族竹构建筑的发展优势及面临问题
        5.1.1 发展优势
        5.1.2 面临问题
    5.2 傣族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
        5.2.1 策略一:竹材处理加工工艺的更新
        5.2.2 策略二:节点连接方式的重构
        5.2.3 策略三:大力推广傣族村寨中的公共建筑
    5.3 重构策略研究的应用案例
        5.3.1 竹材的选用
        5.3.2 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的具体操作
        5.3.3 成果表达
    5.4 探寻传统与现代技艺的结合之道
        5.4.1 传统竹构建筑的工艺替换
        5.4.2 传统竹构建筑的技艺提升
        5.4.3 传统竹材料的“新生”
    5.5 傣族竹构建筑发展的趋势探讨
        5.5.1 竹构建筑发展的创新思维
        5.5.2 应用场景的扩大
        5.5.3 精致化建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6.2.1 后续研究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建筑用竹一览表
附录D:国内外现代竹构建筑节点图录(节选)

四、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类蒙古包空间形态之木结构体系适宜性研究[D]. 卢亚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村民自建的关中既有民居建筑轻钢结构加建技术研究[D]. 齐子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福州市柴栏厝民居空间适应性探究[D]. 林建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当代类蒙古包空间类型之竹结构选型研究[D]. 刘凡姣.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
  • [5]王上村闲置公共建筑改建与再利用研究[D]. 韩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西安市既有建筑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路径研究[D]. 孙昊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新型装配式钢桁架高层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 王帅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云南省怒江州传统木楞房建筑适宜性更新设计研究[D]. 刘轲.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滇南傣泐方言地区传统风土建筑空间形态及演变机制研究[D]. 刘吉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竹材的重构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竹构建筑技艺重构策略研究[D]. 孟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浅谈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