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

《伤寒论》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

一、《伤寒论》煎药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岳瑞珍,李素领[1](2021)在《《伤寒论》之煎服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合适的药物煎服方法可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增强疗效,减轻毒性,缓解副作用,影响疾病预后,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和取得效果的重要保证,对治疗疾病十分重要。《伤寒论》不仅理法方药具备,而且重视药物的煎服方法,对其做详尽的说明,为后世提供学习的典范。本文主要通过对《伤寒论》中水、酒、蜜等煎药溶媒的选择、先煎、后下、煎汤代水、去滓再煎、麻沸汤渍药、煎煮丸散等特殊的药物煎煮方式、药物的煎煮时间、患者的服药时间、服药量、服药频次,以及服药后的将息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为临床提供参考。

秦子楠[2](2021)在《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目的:传承《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古代典籍“中药药嘱”思想,结合目前指导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创新应用“中药饮片药嘱单”,促进智慧药学发展。方法:(1)文献研究:①梳理截止至2021年,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出台和发布的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和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工作内涵和规范化发展现状;②梳理“中药药嘱”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过程,和《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典籍中记载的中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构建中药药嘱内容体系。(2)临床调查研究:面向北京地区三甲医院、三级医院、二甲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不同职称中药师,采用“问卷星”应用软件开展中药师对传统中药煎煮技术和汤剂服用方法认知情况的线上调查。收回104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3)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①构建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636个《中国药典》收录的饮片品种和433个不同规格的北京中医医院院内使用饮片品种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②构建中药经方库:参考《伤寒论》《伤寒论讲义》,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113个经典方剂的基本信息和使用方法;③构建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十八反”、“十九畏”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等中药饮片用药规则;④构建药嘱信息术语库:参考《中药调剂学》《北京市中药饮片调剂规程》(2011年修订)《临床中药学》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录入中药饮片煎煮方法、服用方法等用药知识;⑤基于SOA构架和B/S/S构架,利用Caché数据库及基于CSP的组件技术、M技术、工作流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构建审方中心、复核中心、药嘱中心、监测中心和流量中心;⑥采用IMedical数字化医院系统集成4个基本信息数据库和5个功能中心,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4)中药饮片药嘱单的应用研究:面向北京中医医院门诊中药房患者,采用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针对中药饮片药嘱单的满意度调查。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①目前我国已有处方点评、处方调剂、处方审核及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但面向临床的用药指导等工作尚待规范。②“中药药嘱”思想起源于《神农本草经》,发展于《伤寒论》,完善于《备急千金要方》,成熟于《本草纲目》,为现代中医临床药学开展中药药嘱服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③参考《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典籍中记载的中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构建了中药药嘱内容体系,内容包括煎煮技术、服药规范、用药告知和药物贮藏方法。(2)临床调查研究:线上调查共收回104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发现:①在中药煎煮技术的认知调查中,超过60%的中药师对中药煎煮器具、中药是否需要浸泡、中药浸泡时间判断方法、中药煎煮加水量判断方法、煎煮加水量和煎煮火候等问题有统一的认知,而对不同类型方剂的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尚未形成统一;②在汤剂服用规范的认知调查中,超过50%的中药师对服药温度的判断、服药时间的选择和成人、不同年龄儿童的服药剂量有统一认知。(3)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①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共收录2025条中药饮片基本信息,其中含药典品种信息1592条,共涉及636个(包括炮制品)药典收录饮片品种,北京中医医院院内使用饮片品种信息433条。数据内容包括:“饮片名称”“处方应付”“饮片别名”“饮片拉丁名”“基源”“用药部位”“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功效”“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特殊煎服方法”“禁忌症”“使用注意”“用药告知”“老人用药”“儿童用药”“是否为炮制品”“炮制方法”“是否为贵细药材”“饮食禁忌”“贮藏方法”和“执行标准”,共计25项内容;②中药经方库共收录113首《伤寒论》方剂的数据内容,内容包括“方剂名称”“处方组成”“所含药味”“主治病证”“煎煮方法”“服用方法”“使用注意”7项;③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的配伍禁忌规则“十八反”和“十九畏”,中药饮片的“最小用量”“最大用量”和“审核最大剂量”,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禁忌规则内容;④药嘱信息术语库内容包括中药饮片煎煮方法(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煎煮加水量、煎煮温度和特殊煎煮方法)、中药汤剂服用方法(服药剂量、服药次数、服药温度、服药时间和特殊服药方法)、用药告知(药后护理、服药禁忌和健康指导)和药物贮藏方法4类。⑤信息化构建了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中药经方库、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药嘱信息术语库4个数据库和审方中心、复核中心、药嘱中心、监测中心、流量中心5个功能中心,形成了以“四库五中心”为主要构架的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4)中药饮片药嘱单的应用研究:面向患者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收回142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中药饮片药嘱单具有指导内容丰富、指导语言通俗易懂、能切实有效地指导患者煎药和服药的优点;87.32%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中药饮片药嘱单的使用对指导患者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有帮助,97.89%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构建的中药饮片药嘱单持满意态度。结论: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应立足于中医药传统实践经验,传承古人的宝贵经验,我国智慧医疗的发展为临床药学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便利。通过构建以“四库五中心”为构架的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促进了在线审方、复核发药、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和规范化服务,提高了医疗机构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能力。

孙梦楠[3](2020)在《经方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伤寒杂病论》中人参的应用规律,即功效、药源、炮制、常用剂量、涉及证候、配伍规律、加减规律,以及含人参经方的制作与服用特点和规律,以期提高对经方中人参的认识并指导临床用药和科学研发。方法:①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讨论人参的药源、性味归经、功效等;②对原文进行总结分析,讨论经方中人参的功效、用法用量、主治证候及配伍规律;③对含人参经方方后注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解析其制备、服用等特点。结果:①根据对古今争议的梳理和炮制、功效等总结以及对历史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发现,经方中之人参当为桔梗科党参与五加科人参混用;②经方中人参具有益气、调中、安神、护正四大功效,是一味很常用的药物,常用剂量为31.2-46.8g;③人参的主要作用部位在中焦脾胃,用以治疗呕哕、痞满、发热、疼痛、烦、下利、口渴等证候;④经方中人参常与甘草、生姜、大枣、半夏、干姜等配伍健脾和胃,降逆化痰治疗脾胃疾病;与炮附子配伍能温阳散寒益气,治疗阳虚寒客病证;与生附子配伍能回阳益阴通脉,用于脱液亡阳的急救;与柴胡配伍主要用于少阳病和升举阳气;与大黄、厚朴等配伍攻补相合,相反相成。结论:①人参在经方中应用广泛,不仅可用于伤寒外感,还可用于内伤杂病;不仅可用于寒性病证,热性病证亦常用之;不仅可用在虚证方面,实证仍可用到。②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的种类。③含人参经方制备与服用方法各具特色,体现了仲景治疗手段的机活灵巧,可为现代临床提供借鉴。

袁榕澧[4](2019)在《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经后世整理分为以六经辨证为主要辨证方法的《伤寒论》和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要辨证方法的《金匮要略》。本文旨在对这两部着作进行探索,分析整理出较为全面的张仲景学术思维指导的辨证论治体系,并根据这种辨证论治体系,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探讨张仲景的组方用药思路,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疾病。研究方法:全文总共包括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和组方思路探讨两大章节,前者为“辨”的过程,后者是“治”的过程。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又分为病证结合思想、病机六要素、疾病护理三部分。病证结合思想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病为纲,随证论治。首先“以病为纲”要求明确诊断,确定疾病病名为诊治疾病的第一要务,根据机体的生理特性和疾病的病理表现,提炼共性病机;其次根据主症及重要兼症进行随症加减;最后根据患者当下的体征及症状表现,辨证型,得出个性化的证型病机。病机六要素即病因、病机、病位、程度、侧重、病势六大方面。病因包括了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外伤于房劳、金刃、虫兽;病性包括寒、热、虚、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几大方面;病位可分为脏腑经络、六经、解剖学意义的皮肤、筋骨,还有如三焦、卫气营血的分类;程度是指病情有轻、中、重的不同;侧重是指病机中寒热虚实的偏重;病势为疾病的升降出入趋势和发展转归趋势。最后疾病护理,也是用药取效、病情好转的一个重要因素。组方思路探讨涵盖了组方纲要、精当选药、优化用药过程三大部分。组方纲要:首先根据总结出的共性病机,确立基础治疗大法,拟定基础方,基础治疗大法贯穿疾病发展始终;其次对主症及重要兼症治疗,即“专病专药”思想;最后根据疾病当下的个性化证型病机分期论治,予以配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热错杂者寒温并用、虚实夹杂者补泻结合。精当选药:药物的功效、归经归位、剂量是药物起效的三个关键点。优化用药过程:药物的煎煮方法、服用量、服药时间都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原因;患者的饮食、居处场所、情志调控是帮助疾病康复、防止疾病复发的关键所在。研究结论:第一章的“辨”为第二章的“治”做出了铺垫,前后呼应,首尾结合,辨病与辨证并举,共性病机与个性病机相结合。病证结合思想确立组方纲要,病机六要素确立选药的准则。疾病护理思想也拓展并优化了用药过程,把握了“辨”、“治”、“护”的每一步。理法方药护一线贯通,临床用药方能多管齐下,收桴鼓相应之力。

李世媛[5](2019)在《基于《金匮》方药自注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金匮要略》方药自注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探寻《金匮》中方药用法的丰富内涵,明确其所展现的仲景用药思想,为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与用药技巧提供经典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本论文以《金匮要略》方药自注用法为研究对象。《金匮要略》“方药自注”是仲景对方药用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注释性说明文字,述明药物加工、药后反应、药物加减、药后护理等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充医方相关信息。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整理和分析等方法,结合古今医论、医案、期刊等资料,对《金匮要略》所记载条文的方药自注部分,进行全面、细致地挖掘、整理、归纳、分析,以体现出仲景方药用法特色的相关内容。全文分两部分来探讨《金匮要略》展现的仲景用药思想。第一部分对“方药自注”的定义以及其包含着的诸多方药用法特色做以阐述说明,包括药物分类炮制、剂型应用、服法相关事宜、药后调摄禁忌、加减用药规律五个方面;第二部分对《金匮要略》方药用法所体现的具体学术思想,如注重养正气、护脾胃、方随证转、随证治之、药后护理等加以分析总结和阐述。结果:仲景用药灵活,化裁巧妙,从而适应纷繁复杂病症的治疗需要。其方药用法都充分体现着仲景法度严明,用药灵活的学术特点,是巩固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宝贵经验财富。结论:《金匮要略》中的各方药用法均围绕着仲景“辨证施治,法度严明,用药灵活”的学术法则,具有极大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对正确领会原文经旨,全面分析病因病机,临证制定最佳方案均具有深远的影响。

庞灿[6](2018)在《《伤寒论》关节疼痛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伤寒论》有八条原文六首方剂对三阴三阳不同病变阶段的关节疼痛进行辨证施护,注意煎药用水量、取药量及煎药时间,每次服药量以及每日服药次数;药后察汗,以微微似欲出汗为妙;勿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忌食生冷,顾护胃气,总之,《伤寒论》为骨关节疼痛提供了辨证施护的典范。

陈梦云[7](2018)在《仲景医嘱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历代医家、学者对其研究多集中在处方用药方面,医嘱这部分内容长期受到忽视。医嘱是医生处方的延续,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虽有一些学者及硕博士对此进行研究,但大多以《伤寒论》或《金匮要略》其中一本书为研究基础,内容多是侧重于医嘱中的某一个方面,参考内容则是以古代医家论述为主。本文具有三个创新点:1.内容更全面:不仅涵盖《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的方后注(不包括《外台秘要》等附方),而且涵盖与医嘱相关的条文内容,可以更全面地归纳出仲景医嘱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从煎药溶媒到药后护理全方位解读医嘱内容;此外,文末对仲景医嘱所体现的思想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2.角度更多样:除了传统中医学视角外,还包括现代医学理论、实验研究数据和历史文化背景,并且在大部分医嘱分类中都列举了一些后世医家沿用此法的例子,使仲景医嘱显得更立体可信。3.更具延伸性:并非单纯论述仲景医嘱的作用及其科学性,而且从医嘱角度解释一些后世颇具争议的话题,如大黄黄连泻心汤和泻心汤是否为同一张处方;此外,转变以往从药物入手比较方剂的做法,立足于医嘱,对仲景部分方剂进行比较,如黄连汤和半夏泻心汤的区别。

王博峰[8](2016)在《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医临床讲究理法方药,在理法方药之外,人们往往会忽略量的斟酌。“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近年来随着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在经方本源剂量、某些方药量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关于用量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有些领域人们关注度仍不够。人们对量的关注往往容易聚焦在方剂中每味药量的大小,即处方量的研究,而对服用量关注较少。关于方药服用量的内容蕴含在药物的煎服方法当中,关于方药煎服方法也是临床容易忽视的环节。当下,对于方药量效的研究多关注在于不同剂量不同功效这个点上,而对不同服药反应后的用量调控关注较少。经方为方书之祖,对于煎服方法以及不同服药反应的用量调控记录相对详细。因而本文试图从经方的煎服方法入手,总结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以期对临床及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能有点滴帮助。目的1.系统总结《伤寒杂病论》原文中方药所采取的不同药物煎法和药物服法,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期对当今临床千遍一律的药物煎服方法有所启发。其中药物煎法从煎药溶媒、时间、次数、方式的角度进行总结。药物服法从服用次数、时间、温度等角度进行总结。2.中医临床是科学也是艺术,临床用药在于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不断调整。关于用量也是不断根据服药反应调整的过程。总结不同服药反应后应该采取怎样的用量调控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方药量效的临床运用有所帮助。方法研究内容主要为经方本原煎服方法以及服药反应的用量调控研究。主要通过三种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将伤寒、金匮的方药煎服方法和用量调控,以方名、剂型、煎煮时间、服药次数、调控方法等为目录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将统计出的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次,选取部分古今临床医案,从临床的角度看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策略的具体运用。最后,通过研究现代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给药方案,与中药临床服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借鉴有益思想,同时总结具有中医思维和规律的煎服用药方案。结果1.经方本原煎法煎药溶媒:经方采用的煎药溶媒包括,普通水、泉水、甘澜水、清浆水、潦水、泉水、马通汁、井花水、酒、蜜、醋、米等。采用不同的煎药溶媒主要与药物特性和临床病情有关。煎药时间:煎煮耗水在1-3升,占统计数的39%,主要为病在上焦,或病情急迫,为攻下、回阳之用;煎煮耗水在4-5升,占统计数的43%,主要为太阳三类方(桂枝类方、麻黄类方、葛根类方)及部分杂方;煎煮耗水在6升及以上,占统计的18%,多属于去滓再煎和补益剂。煎药次数:经方大部分方剂都采用一次煎煮,分次服用。煎药方式:先煎、后下、去滓再煎、麻沸汤、煮散、煮丸等。2.经方本原服法:服药次数:顿服和一服占统计数的10%,主要为证情急迫或为达到吐下的效果;二服占统计数的21%,主要为以总药味、药量相对少,保证每次服药浓度;三服占统计数的63%,分布麻黄类方、桂枝类方、白虎类方、承气类方、柴胡类方、当归类方和杂方类;四服及以上者占6%,局部保持较高浓度,持续发挥作用或为达到某种效果。服药时间:平旦服、空腹服、按季节服、发作前服、昼夜服等。服药温度:温服、小冷服、服热粥、服冷粥等。3.方药用量控制策略和方法临床药物用量要达到与时间、地域、人体、疾病、药物的不同情况相符合的要求。需要根据服药反应不断进行药物用量的调控。病重药轻,需要逐渐增量;病轻药重,需要逐渐减量;病情危重,采取重剂起沉疴;病势缓慢,可以轻剂缓图;服用峻药,需要中病即止;慢病渐调,可以丸药缓服。久病虚人,用药宜缓;强人病急,用药宜重;暑天发散,药量宜轻,酷寒清热,用量酌减。结论临床方药用量控制有五原则、五途径、多方法。五原则为因时、因地、因人、因病、因药的用量调控原则。五途径为:调整用量可以通过处方环节、配伍环节、煎煮环节、服用环节、剂型环节五个途径实现。多方法为:具体用量调控可以采取取效为度、逐渐增量、逐渐减量、中病即止、重用君药、叠加用量、大量重剂、小量轻剂、剂型控量、始量-中量-尾量等方法。

刘童,翟华强,张田,金世元[9](2015)在《《伤寒论》中药药嘱初步分析》文中指出为了系统整理和分析《伤寒论》中有关中药药嘱的文献资料,归纳概括中药药嘱的主要内涵。对《伤寒论》中有关药嘱的内容,按照中药剂型的制法、中药的服法、服药禁忌、服药后护理等4个方面进行收集、筛选、比较、归纳和分析。查阅相关研究《伤寒论》中方剂用药的文献,归纳其论点,并做比较。规范的发药交代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规范如下,中药的煎煮用水常选择自来水和井水。对于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组成的汤剂,可以加入酒共煮;含有毒性药组成的汤剂,可以加入蜂蜜共煎。特殊煎煮的中药,如麻黄可先煎,并去除药汤上的浮沫。煎煮火候的衡量可在汤剂中加入粳米,米熟即汤成;不同剂型的服用剂量(合或升,梧桐子或弹丸,方寸匙);汤剂的服药时间、温度及次数变化,要考虑汤剂的作用部位,功效主治及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等因素;服药饮食宜忌(宜食糜粥调养,忌食与药物功效相反的食物);服药后护理(服热粥以利解表剂发汗,服稠粥以利服泻下剂后调养,药物不同用药途径及方法不同);用药护理的核心,保证患者服药后身体正常机能调节;药物疗效观察二便,血的形态,疗效观察要"以知为度"。总之,《伤寒论》是最早论述药嘱的着作,详细记述了中药药嘱的各项内容,该文归纳出中药药嘱的新规范,是开展中医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中药临床调剂技术的主要支撑内容之一。

刘芳[10](2014)在《《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宋本《伤寒论》“方后注”为研究对象,首先经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研究的系统梳理,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定义、内容做出规范,即《伤寒论》“方后注”,为《伤寒论》方药之后所载的注释文字,是《伤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临证施治的多方面细致总结,及后世相关注文的分析记录,具体内容可分为方名、药物、炮制、剂量、配伍、剂型、煎服方法、药物加减、药后护理、组方理论阐释等。全文分三部分探讨《伤寒论》“方后注”内容。首先,上篇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总结:1.通过分析《伤寒论》方药数目及源流发展的研究现状,辨析附方、附药的临证意义,及经方方名对仲景“以法统方,方证相应”思想的体现,总结提出后世结合药性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基本特征。2.归纳《伤寒论》“方后注”所载药物炮制内容,提出经方用药在以生品为主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根据药物特性、剂型、证治,选取相应炮制方法的特点。如附子炮制以“破”为度,蜀椒则炒“出汗”,及以颜色、气味等药物特性的变化,为炮制标准者,如“令赤色”、“熬黑”、“熬黄”、“去腥”、“去咸”等记载,均体现出炮制方法与药物特性的关联;“以醋浸溃”、“酒洗”等记载,体现了炮制方法据证变化的特点;结合《金匮玉函经》分析,如桃仁、杏仁“作汤不熬”,为丸、散则“捣筛”、“研如脂”,为膏则“欲生”,体现了剂型对炮制方法的影响。另外,以“呚咀”法为例,通过对其加工器物、制作标准的研究总结,联系宋代“煮散法”(即煮粗末)的发展情况,介绍经方炮制法的时代发展特点。3.以汤剂为主,总结经方制备过程中体现出的辨证施治特点。如抵当汤、抵当丸体现出的“剂量、剂型、煎法”的对证组合。另外,有关煎法的加水量、煮取量,及去滓再煎、米药同煎等具体方法的内涵关联,拟于下篇部分详细探讨。4.通过对服药次数、剂量、时间、温度的总结,探讨《伤寒论》制定服法的基本原则,即“中病即止”,固护正气,同时兼顾“三因制宜”,制定服法方案,以维持方药有效浓度,此亦为经方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5.护理内容,以观察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禁忌护理及救助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六经病证判断预后的标准特征,及饮食、物理、禁忌诸法,通过各自属性辨证施治的特点。另外,对宋本《伤寒论》“方后注”所涉组方原理阐释、加减及后世注文等内容进行初步梳理,设定中、下篇探讨内容。其次,以“伤寒学派”的发展为时间线索,分三个阶段,总结探讨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方后注”内容的继承发展特点:1.晋唐时期,以《伤寒论》近似方的运用记载为主要研究对象。各医家着书的载方形式沿用《伤寒论》,规范性较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小阳旦汤(近似《伤寒论》桂枝汤)与小阴旦汤(近似《伤寒论》黄芩汤,遵“呕加生姜或半夏,腹痛加芍药”变化而成),服药间隔与护理方法的随证变化,提示了太阳、少阳病证所适用的一般服药频次及护理方法;大、小白虎汤“先煮粳米后煮药”与经方白虎类方煎法对比,体现出不同煎法对粳米生津护胃功效程度的影响;另如小青龙汤(近似《伤寒论》麻黄汤),大、小朱乌汤(近似《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加味),小玄武汤(近似《伤寒论》真武汤改生姜为干姜),大玄武汤(近似《伤寒论》真武汤与理中汤的合方)的组方、证治、煎服法等内容的随证变化特点,体现了经方随证或合方加减的使用情况,及煎服法随之出现的相应变化。另外,唐代《千金要方》所载桂枝汤、阳旦汤,对《伤寒论》所载桂枝汤的煎服法、加减内容进行了补充,如“先煮枣”、“少取溶剂”的煎法,体现了固护正气的别样途径,易汗出者“小阔其间”、“小儿减量”的服法,均体现了因人制宜思想对服法间隔时间及剂量的指导;书中有关因地、因人、因时、因病选择治法,制定具体用药方案的论述,及柴胡通治“伤寒时行”等观点的总结,均体现出诸医家与《伤寒论》一脉相承的临证特点。2.宋金元时期,以药物炮制、煎服法等内容的规范性论述,及对经方运用的多样发挥为主要特征。如药物炮制多以集注形式记载,再如煮散法“每用一方寸匕”,“多不过三”,及服散者,“少则刀圭钱五匕,多则方寸”的剂量规范等。另外,医家对经方药味、炮制、配伍、加减、证治等内容,作出多样发挥,如茯苓、芍药“赤利白补”的辨析;干姜用“炮”、麻黄“汤泡,去黄汁,焙干”等炮制方法,及“生麻黄不必先煮”的运用;发展经方表郁轻证三方的制备,即“桂枝汤末”、“麻黄汤末”的备用方法;小青龙汤加减中,以桃花代替荛花;小建中汤去饴糖,以治疗“旧有微溏或呕者”之法。其间,煮散法的流行,体现了经方剂量、剂型、配伍、煎服法因素的组合变化,即在经方减量运用的基础上,如“三两为一两、三升为一升”,及庞氏“剂量减半法”,方面扩大经方“呚咀”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改变经方取水量、煎煮时间、服用剂量等内容。煮散法的运用,体现了经方以剂量为主,结合剂型、配伍、煎服法因素变化的时代发展特点,如白虎汤的剂量配伍比例变化,五苓散作煮散法的运用,麻黄、葛根“先煮”的变化运用等。分析此种变化,亦与宋代重视寒凉解表药物的运用相关,如庞安时、朱肱等人以经方加味辛凉药解表等。3.明清阶段,以理论辨析为主要特征,亦夹有各医家的临证经验。如方有执言五苓散之“术”不当有白字,连轺即连翘,桂枝加桂汤之加“桂”者非桂枝,言“本云”内容所载剂量为后世所添的观点,柯韵伯、徐大椿则明确提出表郁轻证三方制服法应为“分煎合服”,另如徐大椿提出生栀子常见吐,故更利于开上焦凝结气滞的用药观点,“古一两,今二钱零”的经方药量折算法及“病人喜服”的判断标准,陈修园以茯苓代荛花等内容,对《伤寒论》“方后注”研究均有不同提示意义。综合分析宋金元及明清时期经方的发展特点,即结合医家各自临证发挥,逐步形成规范化指导,同时结合药性理论,论述“方后注”内容,其间体现出的经方研究的两大基本方向:一者辛凉解表法得到逐步重视;二者由经方随证加减研究,逐步发展形成方证相应的类方研究模式。如朱肱据经方随证加减情况,提出“药证”一说,柯韵伯提出“方内之方”、“方外之方”的综合论述。中篇结合《伤寒论》“方后注”的时代发展特点,以“方后注”所载加减法及类方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经方常用加减药物的炮制、剂量、配伍、煎服护理法及证治之间的辨证施治规律如下:1.麻黄“先煮”的适用证。证轻者,生麻黄剂量大小、煎煮时间的长短与“泻肺实”功效呈同步增长趋势,“先煮”法可防止药力太过,去生品过烈之气,而炙麻黄、陈麻黄入药,则不必“先煮”。生麻黄治重证者,经与他药配伍,可制约药力之过,则不需“先煮”,仅取其“泻肺实”的强效。故麻黄“先煮”与炮制、剂量、配伍、证治关系密切。“去上沫”一说,具有汤剂普遍适用性,推断认为不应列为麻黄的特殊制备方法。2.“桂”类药物不同入药部位的联合使用。经方桂枝用量,随病证加重而增大,提示方用厚味之意,结合《金匮玉函经》所载“黑润有味”的标准,推断“桂”的入药部位亦应随证选取,即取厚味见功时,宜桂枝、肉桂联合运用。3.干姜与生姜的可替代适用证。推断认为偏于呕吐,逆气重者,生姜为宜,偏于咳,气逆较轻,以干姜为首选。且治寒饮病机,干姜可代生姜,治虚寒甚者,生姜不可替代干姜。4.理中汤有关“术”的加减规律,及后世对“术”的发展认识,提示经方应结合病证、剂型,选择苍术或白术,即在苍术燥湿偏散表寒,白术燥湿偏补中的基础上,为汤宜苍术,作丸宜白术。5.基于《伤寒论》炮附子温阳散寒止痛者,大剂量久煎,生附子回阳救逆,小剂量短煎的规律,及附子炮制的时代发展情况,提出附子减毒,以去皮为主,余法炮制不可过度;用于回阳救逆时,应重视生附子的运用,结合剂量、功效、煎法共同施治;温阳散寒,以炮附子大剂量久煎,不只为减其毒性,实有取其温热厚味之意。6.经方用芍药“4两以下”,取通利阴经血脉之功,治疗腹痛症的规律,体现出经方中以赤芍代替白芍的临证意义。另外,结合类方、方族研究成果,以清代医家对经方加减的发展为例,探讨经方之间的病机关联性,指出桂枝汤类方为《伤寒论》各方病机连贯体系的核心代表;柴胡类方以柴胡为主,可散三阳之表的主治特征;四逆、理中汤类方的发展,体现出后世发展三阴证治,以温阳散寒方合填精益血药物的组方发展规律,且结合桂枝汤分析,在病机、药味变化连贯一体的基础上,“方后注”其它内容(剂量、配伍、煎服法、护理)亦体现出连贯性,如药后护理由“须臾”啜粥(桂枝汤)到“如食倾”啜热粥(理中汤)的随证变化等。以上有关经方加减药物及类方研究结果共同显示,经方“方后注”随证变化,各方“方后注”之间具有连贯一体性,其中药味的“随证”特征尤为明显,剂量、炮制、配伍、煎服法、护理则次之,各因素之间经不同组合,共同形成最佳治疗方案。下篇基于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方后注”内容的多样性发挥,借助现代研究成果,以理论探讨形式,对《伤寒论》“方后注”药物品种、剂型、煎服法、组方理论等相关问题作出分析。提出麻杏甘石汤因汗、下病因不同,煎法亦随病机的细微变化而改变;经方“米药煎法”中,随证变化粳米的煮法,以取其不同程度的生津护胃之效;五苓散作汤剂或散剂者,各有不同适应证;“去滓再煎”法以对“滓”的处理作为区别特征,“去滓再煎”方中柴胡类方体现了药味、剂量对煎法的影响,泻心汤类方体现了组方配伍、证治对煎法的影响;表郁轻证三方所载“分煎”、“合煎”法,其理论及临床意义当有区别;柴胡桂枝汤、生姜泻心汤以“理中”为证治基础,在理中汤组方上出现的随证加减、随证定量法及各日服次数的适应证等。同时借助两步聚类法,探讨《伤寒论》“方后注”所含煎服法因素与药味、剂量因素对方剂分类的影响意义,分析认为药味因素对方剂类别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各因素的分类结果,均体现出仲景对该因素的一般运用规律,且同类方剂所含的各因素之间,存在复杂关联性。以上研究结果共同显示,《伤寒论》“方后注”作为《伤寒论》的用方指导原则,所包含的药味、炮制、剂量、配伍、剂型、煎服法及护理内容,均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以药味为主,药物炮制、配伍、剂量、剂型、煎服、护理诸法为辅,通过相互协同或制约的多样组合形式,如“服汤-煮丸-服丸”的过渡性,煮散法有关剂量、煎服法、剂型、配伍等的综合变化,麻黄运用过程中有关炮制、煎服法、剂量、配伍及剂型的过渡变化等,诸因素结合共同调整方药性味,达到最佳“对证”目的,且因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特征,实际运用过程中同时存在方药的部分通用性。故有关《伤寒论》“方后注”的系统研究,对临证中灵活掌握药性调整方法,全面考虑证治影响因素,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深入理解仲景辨证施治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伤寒论》煎药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伤寒论》煎药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伤寒论》之煎服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煎药溶媒
    1.1 水
        1.1.1 潦水
        1.1.2 清浆水
        1.1.3 甘澜水
    1.2 酒
        1.2.1 酒的分类
        1.2.2 酒的用法
        1.2.3 用酒禁忌
    1.3 蜜
    1.4 其他
2 特殊煎药方式
    2.1 麻沸汤渍药
    2.2 煎汤代水
    2.3 去滓再煎
    2.4 先煎
    2.5 后下
    2.6 煎煮丸、散
3 煎煮时间
4 服药宜忌
    4.1 服药量
    4.2 服药频次
    4.3 服药时间
    4.4 药后调理
5 结语

(2)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研究
        1 国际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2 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3 医疗机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现状
        4 小结
    二 我国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1 国家指导政策分析
        2 智慧医疗的发展现状分析
        3 智慧医疗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基于古籍梳理和当代政策分析的中药药嘱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药古籍中的中药药嘱信息梳理与分析
        1 药嘱思想的源流追溯
        2 中医药古籍中的中药药嘱信息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我国指导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的政策分析
        1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指导文件
        2 其他临床药学服务规范化发展指导文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中药煎煮和汤剂服用认知调查的“中药药嘱”问卷分析研究
    第一节 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对中药煎煮技术的认知调查
        1 基本信息
        2 传统中药煎煮技术中“煎煮前技术”的认知调查
        3 传统中药煎煮技术中“煎煮中技术”的认知调查
    第二节 北京地区医院中药师对汤剂服用方法的认知调查
        1 服药温度的认知调查
        2 服药时间的认知调查
        3 服药剂量的认知调查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构建研究
    第一节 数据化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基本数据库
        1 中药饮片标准信息库
        2 中药经方库
        3 中药饮片用药控制规则库
        4 药嘱信息术语库
    第二节 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技术
        1 系统构建方向
        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4 系统构建技术
    第三节 智能化构建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功能中心
        1 审方中心
        2 药嘱中心
        3 监测中心
        4 流量中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药饮片药嘱单用户反馈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中药饮片药嘱单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1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 被调查对象获取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的途径调查
        3 被调查对象对中药煎煮和服用相关知识的需求度调查
        4 被调查对象煎煮和服用中药的习惯调查
        5 中药饮片药嘱单的满意度调查
    第二节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经方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经方中人参的本草考证
    1.1 关于古人参药源的争论
        1.1.1 清代与民国时期关于古人参药源的争论
        1.1.2 现代关于古人参药源的争论
    1.2 炮制与药源
    1.3 功用与药源
        1.3.1 补五脏以治诸虚劳损
        1.3.2 调中以治脾胃肠疾
        1.3.3 安神定魂止惊以治烦躁神扰
        1.3.4 生津液以止消渴
        1.3.5 除邪气、通血脉、破坚积而去实邪
        1.3.6 益智延年以增智
        1.3.7 明目以治目疾
    1.4 古人参药源再考
        1.4.1 古代药物混用现象普遍存在
        1.4.2 贡品人参应为五加科
        1.4.3 古人参用量大与产量低的矛盾
2 《伤寒杂病论》中人参的功用
    2.1 益气
        2.1.1 益气助阳
        2.1.2 益气养血
        2.1.3 益气养阴
    2.2 调中
        2.2.1 调理中焦
        2.2.2 燮理药性
    2.3 安神
    2.4 护正
        2.4.1 缓药护正
        2.4.2 扶正驱邪
3 《伤寒杂病论》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
    3.1 用量用法
    3.2 证候探析
        3.2.1 呕、吐、哕
        3.2.2 痞、满、支结
        3.2.3 热
        3.2.4 疼痛
        3.2.5 烦
        3.2.6 利
        3.2.7 渴
    3.3 配伍规律
        3.3.1 与甘草相伍
        3.3.2 与生姜相伍
        3.3.3 与干姜相伍
        3.3.4 与附子相伍
        3.3.5 与半夏相伍
        3.3.6 与柴胡相伍
        3.3.7 与大黄、厚朴相伍
4 含人参经方方后注研究
    4.1 总药量与用水量
    4.2 用水量与煎煮量
    4.3 煎煮时间与人参剂量
    4.4 呕吐与每服人参量
    4.5 每服药液量与每服人参量
    4.6 特殊制备法
    4.7 服药法
        4.7.1 日服药次数
        4.7.2 服药的注意事项
5 分析与讨论
    5.1 经方现代应用中药源品种的选用
    5.2 论人参可用于实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4)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
    1.病证结合
        1.1 辨病论治,以病为纲
        1.2 辨型论治,紧扣个性
    2.病机六要素
        2.1 病因
        2.2 病性
        2.3 病位
        2.3.1 按脏腑经络分类
        2.3.2 按六经分类
        2.3.3 按病位深浅分类
        2.3.4 其他病位分类
        2.4.程度
        2.5.侧重
        2.6.病势
        2.6.1 升降出入趋势
        2.6.2 发展转归趋势
    3.疾病护理
第二章:组方思路探讨
    1.组方纲要
        1.1 辨病论治
        1.1.1 确立共性治法,拟出基础方药
        1.1.2 辨症论治
        1.2 辨证论治
        1.2.1 分型论治
        1.2.2 分期论治
    2.精当选药
        2.1 功效
        2.1.1 炮制和产地对功效的影响
        2.1.2 中药的多功效发挥
        2.1.3 现代药理研究扩充中药的特殊运用
        2.1.4 按效力分轻、中、重
        2.2 归位
        2.2.1 按经络脏腑归位
        2.2.2 按作用深浅归位
        2.2.3 按卫气营血归位
        2.2.4 按其他特殊部位归位
        2.3 剂量:由疾病的程度和病势决定
        2.3.1 绝对剂量
        2.3.2 相对剂量
        2.4 配伍
        2.4.1 根据病机侧重配伍
        2.4.2 根据疾病的程度配伍
        2.4.3 同等效力的置换配伍
    3.优化用药过程
        3.1 煎煮方法
        3.1.1 煎煮的介质
        3.1.2 煎煮的步骤
        3.2 服用量:依据体质强弱和病势深浅
        3.3 服药时间:依据病性和病势
        3.3.1 昼日服用
        3.3.2 饭前服和饭后服
        3.3.3 顿服
        3.3.4 昼夜服用
        3.4 药后反应:起效反应和毒副反应
        3.4.1 起效反应
        3.4.2 毒副反应
        3.5 调摄宜忌:饮食宜忌、居处宜忌、情志宜忌
        3.5.1 饮食宜忌
        3.5.2 居处宜忌
        3.5.3 情志宜忌
结论
前景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基于《金匮》方药自注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金匮要略》方药自注记载内容整理研究
    1 “方药自注”概念范畴
    2 《金匮要略》方药自注药物用法的研究
        2.1 分药炮制,精细加工
        2.1.1 毒性药
        2.1.2 峻烈药
        2.1.3 虫类药
        2.1.4 豆类药
        2.1.5 特殊气味药
        2.1.6 矿物贝壳类药
        2.2 表里缓急,剂型有别
        2.2.1 急病、新病、重病用汤剂
        2.2.2 缓病、宿疾、调养用丸剂
        2.2.3 疮疡、水饮、寒郁用散剂
        2.2.4 局部病变用栓剂
        2.2.5 体表病症多用洗剂与熏剂
        2.2.6 其他药剂
        2.3 次数时间,服法需宜
        2.3.1 明确服药次数
        2.3.2 煎煮时间精准
        2.3.3 巧妙运用佐剂
        2.3.4 服药剂量,规定详尽
        2.3.5 寒热温凉,服法有别
        2.4 反应有别,禁宜有据
        2.4.1 取效标准的反应
        2.4.2 药后配合,以助药力
        2.4.3 药后无汗需再服
        2.4.4 药后禁忌事项
        2.5 方后加减,随证治之
        2.5.1 呕者用半夏
        2.5.2 寒者用生姜
        2.5.3 痛者用芍药
        2.5.4 恶风、先寒用附子
        2.5.5 渴因津伤用栝楼根、饮结不散用芒硝
第二部分 方药自注蕴含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
    1 重调护,养正气,避邪气
    2 整体出发,因时因人,各定其法
    3 调和阴阳,重视脾胃,仔细辨治
    4 顺应病情,方随证转,随证治之
    5 药后调适,医护一体,医德高尚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金匮要略》方药用法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伤寒论》关节疼痛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病变阶段采用不同方药护理
2 注重药物的煎煮方法与煎药时间
3 察汗为服药后护理时的主要观察指标
4 药后饮食调护忌食生冷顾护胃气

(7)仲景医嘱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煎药溶媒
    1. 水类溶媒
        1.1 甘澜水
        1.2 清浆水
        1.3 泉水
        1.4 潦水
        1.5 井花水
        1.6 东流水
        1.7 麻沸汤
    2. 蜜
        2.1 作用
        2.2 用量
        2.3 仲景用法
    3. 酒
        3.1 名称争议
        3.2 作用
        3.3 仲景用法
    4. 苦酒
        4.1 作用
        4.2 仲景用法
    5. 其它溶媒体
第二部分 煎煮法
    1. 现代煎煮法概况
        1.1 手工煎药
        1.2 机器煎药
    2. 方剂特殊煎煮法
        2.1 去滓再煎
        2.2 煎汤代水
        2.3 分煎合汁
        2.4 沸水浸渍
        2.5 离火煎煮
        2.6 丸散剂
    3. 单味药物特殊煎法
        3.1 麻黄
        3.2 桂枝
        3.3 大黄
        3.4 百合
        3.5 附子
        3.6 介、石类药物
        3.7 其它先煎药物
        3.8 饴糖
    4. 煎煮时间
        4.1 短时间煎煮
        4.2 一般煎煮
        4.3 久煎
第三部分 服药方法
    1. 按服药次数分类
        1.1 顿服与一服
        1.2 二服与三服
        1.3 多次服
    2. 按服药药量汤药
        2.1 固定量
        2.2 逐渐加量,以知为度
        2.3 递减服药法
        2.4 因人而异
    3. 用药途径
        3.1 外洗法
        3.2 阴道、直肠给药
        3.3 局部用药法
        3.4 其他外治法
    4. 服药时间
        4.1 平旦服
        4.2 先食服
        4.3 未发前服
        4.4 不定时含服
        4.5 季节
第四部分 药后反应
    1. 排泄物
        1.1 汗出
        1.2 呕吐
        1.3 利小便
        1.4 下利
        1.5 下血
    2. 自我感觉
        2.1 冒
        2.2 发烦
        2.3 肌肤感觉
        2.4 口渴
        2.5 腰腹热
    3. 客观表现
        3.1 脉出
        3.2 饮食
        3.3 腹软
第五部分 服药护理
    1. 饮食护理
        1.1 粥
        1.2 饮水
        1.3 煮饼
        1.4 常食冷食
        1.5 饮食禁忌
    2. 生活护理
        2.1 注意保暖
        2.2 汗出护理
        2.3 起居调护
第六部分 仲景医嘱所反应的思想
    1. 重视饮食
    2. 重视正气
    3. 顺应自然
    4. 医者仁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及用量控制研究概况
    1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研究概况
        1.1 经方本原煎法研究概况
        1.2 经方本原服法研究概况
    2 方药用量控制研究概况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及用量控制的文献研究
    导言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研究
        1 经方本原煎法研究
        1.1 煎药前处理
        1.2 煎药溶媒
        1.3 煎药次数
        1.4 煎药时间
        1.5 煎药方式
        2 经方本原服法研究
        2.1 服用次数
        2.2 服用时间
        2.3 服用温度
        2.4 服后调护
    第二节 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
        1 用量调控的原则
        1.1 时间与用量调控
        1.2 地域与用量调控
        1.3 人体与用量调控
        1.4 疾病与用量控制
        1.5 药物与用量调控
        2 用量调控的途径
        2.1 处方
        2.2 配伍
        2.3 煎煮
        2.4 服用
        2.5 剂型
        3 用量控制方法
        3.1 重用君药
        3.2 叠加药量
        3.3 取效为度
        3.4 中病即止
        3.5 逐渐增量
        3.6 逐渐减量
        3.7 大量重剂
        3.8 小量轻剂
        3.9 剂型控量
        3.10 始量-中量-尾量
    第三节 临床用量控制医案选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伤寒论》中药药嘱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伤寒论》剂型分析
    1. 1汤剂的煎法
    1. 2丸剂的制法
    1. 3散剂的制法
    1. 4汤剂、丸剂与散剂之间的比较
2 《伤寒论》服药分析
    2. 1汤剂的服法
    2. 2丸剂的服法
    2. 3散剂的服法
3 《伤寒论》服药和饮食宜忌分析
    3. 1汤剂的服药和饮食宜忌
    3. 2丸剂的服药和饮食宜忌
    3. 3散剂的服药和饮食宜忌
4 《伤寒论》服药护理分析
    4. 1服汤剂后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4. 2丸剂的服药后护理及疗效观察
    4. 3服散剂护理及疗效观察
5发药交代规范的形成
6 小结与讨论

(10)《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综述
    1 “方后注”的国内外现代研究进展
    2 “方后注”研究的历史源流
        2.1 “方后注”的文字定义
        2.2 “方后注”实际研究内容的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上篇 《伤寒论》“方后注”基本信息及历代发展
    1 《伤寒论》“方后注”基本信息
        1.1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方药数目、名称
        1.2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药物炮制
        1.2.1 火制法
        1.2.2 水制法
        1.2.3 非水火制法
        1.3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方剂制备法
        1.4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服法
        1.5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护理内容
    2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方后注”内容的继承发挥
        2.1 晋唐搜集、整理期-经方近似方
        2.1.1 陶弘景
        2.1.1.1 一般情况
        2.1.1.2 近似方
        2.1.1.2.1 大小阳旦汤、大小阴旦汤、大小青龙汤-桂枝汤与黄芩汤的病机关联
        2.1.1.2.2 大小白虎汤-完善粳米的随证煮法
        2.1.1.2.3 大小朱鸟汤、大小玄武汤、小泻脾汤、小补脾汤、建中补脾汤
        2.1.2 孙思邈
        2.1.2.1 一般情况
        2.1.2.2 经方及经方近似方
        2.2 宋金元深入研究及伤寒学派形成期-规范化总结基础上的多样发挥
        2.2.1 《备急千金要方凡例》
        2.2.2 医家论述
        2.2.2.1 韩祗和
        2.2.2.2 庞安时
        2.2.2.3 朱肱
        2.2.2.4 刘完素
        2.2.2.5 成无己
        2.3 明清发展兴盛期至今-伤寒各注家学派发展
        2.3.1 方有执
        2.3.2 柯韵伯
        2.3.3 徐大椿
        2.3.4 尤在泾
        2.3.5 陈修园
    参考文献
中篇 《伤寒论》“方后注”方药规律
    1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加减药物
        1.1 麻黄-煎煮法
        1.2 “桂”-不同入药部位
        1.3 生姜与干姜的替代关系
        1.4 “术”-苍术、白术
        1.5 附子-炮制、煎煮法的意义
        1.6 芍药-赤芍、白芍的替代意义
    2 《伤寒论》“方后注”所载类方
        2.1 桂枝汤类-《伤寒论》各方病机连贯性的切入点
        2.2 柴胡汤类-柴胡解三阳之邪
        2.3 四逆汤类
        2.4 理中汤类
    参考文献
下篇 《伤寒论》“方后注”问题专述
    1 相关问题探讨
        1.1 同方条文与“方后注”的文字异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2 煎煮方法的多样性—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竹叶石膏汤、桃花汤中粳米与药的煎煮方法
        1.3 剂型的随证属性探讨
        1.3.1 剂型的对证性
        1.3.1.1 一般情况
        1.3.1.2 五苓散剂型的对证性
        1.3.2 方药剂型的通用性
        1.4 煎、煮的区别-先煮、去滓再煎
        1.4.1 先煮
        1.4.2 去滓再煎
        1.5 煎服法之间的联系
        1.5.1 最终煎得药液与每服量、服用次数不符的情况
        1.5.2 《伤寒论》日服法特点
        1.5.3 《伤寒论》频服法特点
        1.6 “本云”内容对立方的研究意义
        1.6.1 桂枝与桂的区别
        1.6.2 将息
        1.6.3 合方的制服法-表郁轻证三方
        1.6.4 有关“法”的组方理论
        1.6.4.1 法的内容
        1.6.4.2 柴胡桂枝汤、生姜泻心汤的组方理论
        1.7 时间用药
    2 《伤寒论》“方后注”内容对方剂类别的影响
        2.1 规范化处理
        2.2 聚类结果
        2.2.1 煎煮时间聚类结果
        2.2.2 日服次数、每服量聚类结果
        2.2.3 药味聚类结果
        2.2.4 煎服因素、药味的聚类结果
    参考文献
结果讨论
附录(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伤寒论》煎药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伤寒论》之煎服法探析[J]. 岳瑞珍,李素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9)
  • [2]中药临床药嘱服务系统的初步构建与应用[D]. 秦子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经方中人参的应用规律研究[D]. 孙梦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张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方用药思路探讨[D]. 袁榕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金匮》方药自注的仲景用药思想研究[D]. 李世媛.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6]《伤寒论》关节疼痛的护理[J]. 庞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16)
  • [7]仲景医嘱的临床价值研究[D]. 陈梦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8]基于经方本原煎服方法的方药临床用量控制研究[D]. 王博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伤寒论》中药药嘱初步分析[J]. 刘童,翟华强,张田,金世元. 中国中药杂志, 2015(04)
  • [10]《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D]. 刘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伤寒论》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