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岭隧道防水排水设计

天平岭隧道防水排水设计

一、天坪岭隧道防排水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乔建刚,甘贺德,郑少华,苏航,徐锐[1](2021)在《互助北山特长隧道中心排水沟设计优化》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1座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中心排水沟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的选取过程。根据这几年的调查发现,中心水沟断面尺寸偏小,雨季时常出现满流和排水能力不足的情况;矩形截面中心排水沟较圆形截面中心排水沟具有过水断面大的优势,提倡采用;矩形截面排水沟的施工工艺宜结合预制场地、中心排水沟的埋深、主体结构施工方法选取;预制矩形截面中心排水沟应做好管节接头的细节设计。

韩贺[2](2020)在《紫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我国步入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下,隧道交通建设逐渐成为了山岭地区基建的主流方向,随着人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隧道施工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遇到的涌突水现象不仅对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工程区地下水渗漏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甚至水源地干涸,对地表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依托紫云隧道工程项目,首先研究分析实际地质资料及工程现状,确定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评价因子并构建评价体系,其次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和应用模糊数学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了本隧道施工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确定本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的评价因子,从自然地理因素、地质-水文地质因素、隧道设计因素和隧道施工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其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价体系,并提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2)确定本次的评估对象,运用ISM法建立了影响因素间的多级阶梯结构模型,明确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确定了影响因子对评价目标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深层次原因。(3)针对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首先以隶属函数的方式对评价指标量化,确定模糊矩阵;其次优于ANP-熵值法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后以紫云隧道为工程实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判了本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影响级别为第Ⅳ级,影响程度严重。

韦州骞,潘彦邑,杨涛,何扬愿,王翔[3](2020)在《隧道中心排水沟现浇盖板创新模板施工控制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公路隧道中心排水沟盖板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还需要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及能够保证中心排水沟满足设计界限的要求。现浇水沟盖板施工通常在底部及侧方支模,但由于操作空间范围小,支模、拆模困难,拆模过程也可能会导致模板发生变形损坏无法再次使用,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吊模、滑模进行排水沟现浇盖板施工。

高怀泽[4](2019)在《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交通路网逐渐向西南地区延申与完善。西南地区具有显着的高寒、高海拔的环境地质特征,隧道工程作为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建设施工数量将越来越多。而高寒高海拔地区特有的低温、缺氧的环境特点会导致施工人员人体机能下降、施工机械效率降低,施工进度减缓等问题,使适用于平原地区的传统施工工法、组织管理等技术在高海拔地区不适用;同时,环境温度低也会导致隧道内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隧道安全稳定性降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针对隧道施工中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雀儿山隧道平均海拔4200m,年平均气温为零下0.3℃,年平均积雪天数为161天,具有“高寒、缺氧”两大环境特点,属于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隧址区主要穿越的不良地质带为冰水堆积垄地质段,该段主要由砂层、漂卵石构成;同时,隧地区地下水发育,局部呈股状水。基于隧道环境地质特点,给出了隧道施工首选工法-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法以及三种补充预案施工工法,分别为三台阶七步法、三台阶上台阶中隔壁法以及四台阶分步开挖法。(2)分别提出了雀儿山隧道施工工法中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加固支护、初期支护施工、防排水施工、二次衬砌施工以及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环节的施工方案、技术控制要点及指标。(3)针对提出的雀儿山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工法,分别制定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及提出了施工工期保证措施,形成了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组织技术。最后,根据雀儿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合理性。

陈晓成,房玉中,杨怀强,陈阳军[5](2018)在《渝黔铁路天坪隧道大上半断面快速掘进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渝黔铁路天坪隧道原设计施工开挖工法为台阶法,为提高长大隧道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质量,降低安全风险,需兼用现代机械化配套施工,需对原设计工法进行优化,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大上半断面工法。实践证明:新工法可行,且成功提高了天坪隧道施工的综合效益。

张文达[6](2015)在《寒区铁路隧道冻害机理及整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严寒地区铁路隧道冻害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结构的使用性能,是困扰工程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论文针对寒区隧道冻害问题,依托栗家湾二号、军都山等既有铁路隧道,围绕隧道冻害机理及整治技术,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冻害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冻胀力对围岩和衬砌结构影响破坏、隧道温度场的分布等,提出了新型的冻害整治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隧道冻害现象及影响因素。隧道常见冻害形式是衬砌渗漏水、挂冰、冻胀开裂,基底翻浆冒泥、冻胀隆起,洞门墙开裂,洞口处热融滑塌,排水系统冻结堵塞等,从温度、水、围岩和设计施工缺陷等角度分析了冻害产生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围岩和衬砌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冻胀劣化特性。(2)研究了衬砌结构的冻害机理。寒区隧道结构开裂与水冻结成冰时体积膨胀产生的冻胀力有关,采用均匀孔隙含水围岩和等厚度冻结含水层围岩的冻胀模型计算冻胀力,当冻胀力作用于衬砌结构超过混凝土的抗拉、抗剪、抗压强度时,会使衬砌产生张裂、错台和压溃等破坏。(3)研究了隧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以栗家湾二号隧道为例的温度场分布特征,即三维空间冻结面沿隧道纵向大致呈喇叭口形分布,并得出施加5cm硬质聚氨酯保温层可减缓冻结圈的发展,减小围岩的冻结深度。(4)提出了寒区铁路隧道冻害的新型整治措施。冻害整治措施应以治水为主,兼顾保温、加固围岩及衬砌、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采取“电伴热带+保温层+排水盲管+橡胶波纹板”的综合治水方案可有效治理衬砌渗漏水挂冰病害;隧道基底锚注一体化的新型整治措施可有效的改善围岩受力状况,提高地基承载力。

谢军[7](2015)在《天然气管线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文中提出文章从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概述出发,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从而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徐幼建[8](2014)在《红层地层隧道精细化施工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就会越来越多的遇到在红层地区修建公路隧道的情况。红层围岩具有很多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质特性,例如孔隙比大、黏结力差等,而且在经扰动后,其围岩强度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在施工中,常常会使隧道支护结构出现较大应力,甚至导致隧道围岩出现坍塌破坏等灾害,直接影响公路隧道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红层公路隧道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依托巴达万高速公路典型红层隧道工程建设项目,对红层隧道施工的精细化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探讨适合于红层隧道围岩精细化分级的方法。(2)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不同的围岩构造对隧道支护力学特征的影响;针对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研究合理的开挖支护体系。(3)构建红层隧道施工精细化管理结构模型,将隧道施工管理细化为施工现场、建设资源配置、建设工期管理等多方面来研究。(4)从红层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来研究隧道精细化施工技术控制,将隧道精细化施工技术控制具体到隧道施工每个工序中,为红层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5)研究隧道施工质量评价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一款能够对隧道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的信息化管理软件。

张杰,叶永杨,尹奎,蒋隆[9](2011)在《《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文中指出高层建筑高度高,管井管道密集,传统管井技术已不能满足管线布置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件将《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列入国家规范编制计划,由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等单位编制,将于2012年1月1日实施。介绍了规范编制思路与主要内容,指出预制组合立管技术的适用条件、预制组合立管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预制组合立管设计的荷载计算、预制组合立管管道与其支架的制作和安装工艺,以及预制立管试验与验收方法等。该规范独创了密集立管与主体结构同步安装的施工体系,可加快施工速度、降低管井作业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刘伟[10](2011)在《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隧道工程越来越多,隧道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具有隐蔽性、作业空间狭窄、地质条件不确定等特点,决定了隧道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风险性大的动态过程。因此,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建设安全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开展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研究。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理论不足以及评价体系欠缺等问题,采用工程调研、理论分析、工程应用等方法,开展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的研究。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山岭公路隧道建设中,人员、机械、环境、管理四大因素共同作用来影响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的水平。在探讨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基本内涵、风险辨识、风险估计以及风险评价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山岭公路隧道的施工特点,把风险管理绩效分析这一概念引入其中,并建立适用于山岭公路隧道的施工风险评价模式。(2)收集和整理国内近20年来87例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事故资料。并对其从事故类型、事故作业内容以及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详细整理和统计分析;同时,从事件发生的详细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人员、机械、环境、管理四大因素是导致风险发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这四大因素为风险初始因素的评价因子体系。(3)以工程全面质量管理(TQC)为基础,引出了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过程图。(4)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采用专家调查以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简单易行且适用性较强的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集理论对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处理;然后,结合模糊统计法和专家经验法建立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隶属函数,进而构建以人员—机械—环境—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的风险评价模型。为实施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提供了可靠性依据。(5)结合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开展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应用研究。

二、天坪岭隧道防排水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坪岭隧道防排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助北山特长隧道中心排水沟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背景
2 中心排水沟型式设计过程
    2.1 隧道涌水量计算
    2.2 隧道排水能力计算与设计
3 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5]
4 行业内相关设计
5 特长隧道中心排水沟形式
6 矩形中央排水沟施工工艺
7 结语

(2)紫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工程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1.2.3 隧道工程对地下水的保护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价指标研究
    2.1 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
    2.2 确定评价对象
    2.3 确定评价对象的指标体系
        2.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2.3.2 评级指标选取的方法
        2.3.3 评价指标的确定
        2.3.4 构建评价指标框架图
        2.3.5 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2.4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SM模型的评价指标分析
    3.1 解释结构模型(ISM)
    3.2 构建ISM模型
        3.2.1 确定邻接矩阵
        3.2.2 建立可达矩阵
        3.2.3 矩阵层次划分
        3.2.4 绘制结构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综合评价
    4.1 模糊理论
        4.1.1 隶属函数和隶属度
        4.1.2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4.1.3 常用的隶属函数
    4.2 评价指标量化
        4.2.1 定量指标量化
        4.2.2 定性指标量化
    4.3 基于主客观ANP-熵值法的指标赋权
        4.3.1 ANP法的指标权重
        4.3.2 熵值法的指标权重
        4.3.3 ANP-熵值组合赋权法的指标综合权重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4.4.2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4.5 评价体系影响程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紫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评价
    5.1 紫云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工程地质条件
        5.1.3 水文地质条件
        5.1.4 地下水分类
    5.2 紫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价结果
        5.2.1 确定指标的量化结果
        5.2.2 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指标综合权重计算
        5.2.3 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
    5.3 应对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隧道中心排水沟现浇盖板创新模板施工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1.2 排水沟概况
2 施工方案
    2.1 模板安装
    2.2 钢筋加工及安装
    2.3 混凝土浇筑
    2.4 养生及拆模
3 质量安全措施
4 结语

(4)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依托工程介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工法现状
        1.3.2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1.3.3 高寒高海拔隧道施工组织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2.1 雀儿山隧道工程概况
        2.1.1 隧道工程概况
        2.1.2 地质环境概况
    2.2 雀儿山隧道施工工法
        2.2.1 隧道开挖工法确定
        2.2.2 隧道开挖技术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3.1 超前地质预报
    3.2 超前加固支护
    3.3 初期支护施工
    3.4 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
        3.4.1 施工技术要求
        3.4.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4.3 施工劳动组织及机械配置
        3.4.4 安全及环保要求
    3.5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3.5.1 施工技术要求
        3.5.2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5.3 施工劳动组织及机械配置
        3.5.4 安全及环保要求
    3.6 监控量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寒高海拔特长隧道施工组织研究
    4.1 人员进场方法及投入计划
    4.2 材料进场方法与供应计划
    4.3 设备进场方法与配备计划
    4.4 仪器配备计划及总工期安排
        4.4.1 仪器配备计划
        4.4.2 总工期安排
    4.5 工期保证措施
        4.5.1 工期组织结构
        4.5.2 工期保证体系
        4.5.3 主要工序循环时间及进度指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寒高海拔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5.1 代表性断面信息与隧道变形量测数据
    5.2 数据分析对比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工作经历

(5)渝黔铁路天坪隧道大上半断面快速掘进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开挖施工方法选择
    2.1 已施工段进口、斜井、出口路段地质情况
    2.2 设计开挖工法优化
    2.3 大上半断面尺寸确定
3 大上半断面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
    3.1 施工安排
    3.2 施工组织
        3.2.1 班组配置
        3.2.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3.3 施工工艺
4 大上半断面施工情况介绍
    4.1 爆破设计
    4.2 钻爆情况
5 大上半断面工法的适用性
    5.1 适用范围
    5.2 优点
    5.3 缺点
6 结束语

(6)寒区铁路隧道冻害机理及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寒区铁路隧道冻害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2.寒区铁路隧道冻害形式及影响因素
    2.1 寒区铁路隧道的划分
        2.1.1 寒区隧道的分区
        2.1.2 寒区铁路隧道分类
    2.2 寒区铁路隧道冻害形式
        2.2.1 隧道衬砌渗漏水、挂冰
        2.2.2 隧道翻浆冒泥、冻胀结冰
        2.2.3 隧道衬砌冻胀破裂
        2.2.4 隧道排水系统冻结堵塞
        2.2.5 隧道洞门墙开裂
        2.2.6 隧道洞口处热融滑塌
        2.2.7 寒区铁路隧道劣化等级的评定
    2.3 寒区隧道冻害的影响因素
        2.3.1 温度条件
        2.3.2 围岩条件
        2.3.3 水文条件
        2.3.4 设计和施工缺陷
    2.4 围岩和衬砌混凝土冻融循环
        2.4.1 岩石的冻融循环试验
        2.4.2 衬砌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
    2.5 本章小结
3. 寒区隧道冻胀力及机理分析
    3.1 冻胀力及衬砌结构破坏类型
        3.1.1 含水围岩冻胀力
        3.1.2 衬砌结构破坏类型
    3.2 寒区铁路隧道冻胀机理
        3.2.1 冻胀机理学说
        3.2.2 冻胀产生的物理机制
        3.2.3 衬砌混凝土的微观冻胀
        3.2.4 衬砌混凝土的细观冻胀
        3.2.5 衬砌外部冻胀
    3.3 计算围岩冻胀力
        3.3.1 计算中的基本假设
        3.3.2 均匀孔隙含水围岩冻胀力的计算
        3.3.3 等厚度孔隙含水围岩冻胀力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4.寒区隧道围岩温度场的模拟与分析
    4.1 热力学基本理论及边界条件
        4.1.1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4.1.2 热力学中材料的基本属性
        4.1.3 三类边界条件
        4.1.4 几种热边界条件模拟
    4.2 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4.2.1 初始条件
        4.2.2 两类热传导方程
        4.2.3 ANSYS模拟温度场的步骤及假定
    4.3. 栗家湾二号隧道温度场的模拟分析
        4.3.1 隧道模型的建立
        4.3.2 材料参数的选取
        4.3.3 隧道内温度函数的确定
        4.3.4 约束和边界条件
        4.3.5 计算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寒区隧道冻害防治措施与实例
    5.1 隧道防冻害设计原则及方法
    5.2 冻害整治在军都山隧道中的应用
        5.2.1 工程概况
        5.2.2 围岩注浆整治病害
        5.2.3 衬砌挂冰病害整治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附录Ⅱ: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7)天然气管线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隧道工程防排水技术的概述
3 工程概况
4 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施工准备
5 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5.1 测量放样
    5.2 进入隧道前的防排水处理
    5.3 安装排水管
    5.4 防水板的安装
6 结语

(8)红层地层隧道精细化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红层隧道围岩精细化分级
    2.1 红层在我国的分布和四川红层的基本特性
    2.2 巴达万地区红层隧道围岩工程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水文条件
        2.2.4 红层隧道软土工程特征
        2.2.5 红层隧道泥岩的工程特征
    2.3 红层隧道围岩精细化分级研究
        2.3.1 常用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2.3.2 红层围岩定性精细化分级研究
        2.3.3 红层围岩定量精细化分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层隧道围岩开挖支护精细化研究
    3.1 红层隧道围岩力学特征分析
    3.2 不同节理倾角对围岩变形的影响
        3.2.1 工程概况及数值模型
        3.2.2 不同节理倾角条件下的围岩应力及变形结果
    3.3 隧道开挖支护措施优化
        3.3.1 调整系统锚杆
        3.3.2 施加加强拱脚措施
        3.3.3 采用超前注浆加固开挖岩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层隧道施工管理精细化研究
    4.1 红层隧道施工管理结构体系研究
    4.2 隧道施工现场管理精细化
        4.2.1 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精细化管理
        4.2.2 隧道文明施工精细化管理
    4.3 生产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
        4.3.1 人力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
        4.3.2 隧道施工机械精细化选用
        4.3.3 隧道施工机械配合精细化协调
        4.3.4 隧道施工材料精细化管控
    4.4 红层隧道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
        4.4.1 隧道工程工期保证可靠性研究
        4.4.2 加强工期管理促进隧道施工进度
        4.4.3 合理施工组织促进隧道施工进度
        4.4.4 优化施工技术促进隧道施工进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层隧道施工技术精细化研究
    5.1 洞口工程作业精细化
        5.1.1 隧道洞口施工过程控制
        5.1.2 隧道洞口衬砌结构的施工
        5.1.3 隧道洞口部分回填的施工
    5.2 隧道爆破精细化
        5.2.1 爆破设计
        5.2.2 定位开眼
        5.2.3 清孔
        5.2.4 装药
        5.2.5 起爆出碴
        5.2.6 爆破质量检查
        5.2.7 分析效果,调整炮眼间距和药量
    5.3 隧道开挖施工过程控制精细化
    5.4 初期支护施工精细化
        5.4.1 钢拱架材料和安装施工精细化
        5.4.2 系统锚杆施工精细化
        5.4.3 喷射混凝土材料和喷射施工精细化
    5.5 防排水作业精细化
        5.5.1 盲管施工精细化
        5.5.2 防水板施工精细化
        5.5.3 施工缝、沉降缝处的橡胶止水带、止水条安装工艺
        5.5.4 隧道防排水施工精细化要点
    5.6 仰拱施工精细化
        5.6.1 仰拱开挖施工精细化
        5.6.2 仰拱浇筑施工的精细化
        5.6.3 仰拱施工的要点
    5.7 二次衬砌施工精细化
        5.7.1 二衬施工工艺流程
        5.7.2 二衬精细化施工工艺
        5.7.3 二次衬砌施工控制要点
    5.8 隧道路面工程施工精细化
        5.8.1 隧道路面施工材料管控
        5.8.2 隧道路面精细化施工控制
        5.8.3 隧道路面精细化施工要点
    5.9 隧道防火施工精细化
        5.9.1 防火层材料质量管控
        5.9.2 防火层施工精细化控制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层隧道精细化施工质量管理数据库系统研究
    6.1 数据库系统简介
    6.2 隧道质量管理数据库系统构成
        6.2.1 数据库最基本组成——记录表
        6.2.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查询
    6.3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数据库系统功能
        6.3.1 隧道各分项工程管理功能
        6.3.2 隧道各分部工程管理功能
        6.3.3 隧道工程综合管理功能
        6.3.4 隧道施工质量分析和反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K-MEANS算法分二类聚集MATLAB计算程序
附录2 K-MEANS算法分三类聚集MATLAB计算程序
附录3 MATLAB可靠度JC法计算迭代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9)《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编制背景
2 预制组合立管技术的工艺特点与适用条件
3 预制组合立管设计
4 预制组合立管制作加工
    4.1 管道加工
    4.2 管架加工
    4.3 管道支架组装、焊接
    4.4 预制组合立管单元组装及标识
    4.5 预制组合立管工厂验收
5 预制组合立管的安装
6 预制组合立管试验与验收
7 结语

(10)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理论和评价方法
    2.1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定义
    2.2 人员—机械—环境—管理
    2.3 风险的内涵
        2.3.1 风险的分类
        2.3.2 风险的本质
        2.3.3 风险的特征
    2.4 山岭公路隧道风险评价的一般过程
        2.4.1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2.4.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估计
        2.4.3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绩效分析
        2.4.4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决策
        2.4.5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对策
    2.5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统计与施工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3.1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3.1.1 山岭公路隧道典型灾害事故案例
        3.1.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3.1.3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事故后果统计
    3.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
        3.2.1 塌方风险因素核对表
        3.2.2 涌水(泥、石)风险因素核对表
        3.2.3 大变形风险因素核对表
        3.2.4 瓦斯风险因素核对表
        3.2.5 岩爆风险因素核对表
    3.3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致险因子的研究
        3.3.1 致险因子的筛选
        3.3.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
        4.1.1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全面质量管理
        4.1.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过程
    4.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分级标准
        4.2.1 施工风险发生概率等级
        4.2.2 事故发生后果
    4.3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接受准则
        4.3.1 风险接受准则确定的方法
        4.3.2 风险接受准则
    4.4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估计
        4.4.1 模糊数学理论
        4.4.2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估计模型
        4.4.3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集的建立
        4.4.4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因素集的建立及其隶属函数的构造
        4.4.5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权重的确定
    4.5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过程的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
    5.1 工程概况
        5.1.1 工程简介
        5.1.2 工程施工条件
        5.1.3 隧道主要技术指标
        5.1.4 隧道施工措施
    5.2 施工阶段风险评价目标
    5.3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5.4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概率和风险后果估计
        5.4.1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权重值的计算
        5.4.2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概率估计
        5.4.3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后果估计
    5.5 石鼓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天坪岭隧道防排水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助北山特长隧道中心排水沟设计优化[J]. 乔建刚,甘贺德,郑少华,苏航,徐锐.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1)
  • [2]紫云隧道施工对地下水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D]. 韩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3]隧道中心排水沟现浇盖板创新模板施工控制技术[J]. 韦州骞,潘彦邑,杨涛,何扬愿,王翔. 智能城市, 2020(09)
  • [4]高寒高海拔雀儿山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高怀泽.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5]渝黔铁路天坪隧道大上半断面快速掘进施工技术[J]. 陈晓成,房玉中,杨怀强,陈阳军. 公路交通技术, 2018(03)
  • [6]寒区铁路隧道冻害机理及整治技术研究[D]. 张文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6)
  • [7]天然气管线隧道工程防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J]. 谢军. 科技展望, 2015(08)
  • [8]红层地层隧道精细化施工控制研究[D]. 徐幼建.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9]《预制组合立管技术规范》GB50682—2011编制与介绍[J]. 张杰,叶永杨,尹奎,蒋隆. 施工技术, 2011(24)
  • [10]山岭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 刘伟. 长安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天平岭隧道防水排水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