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三忘”境界

打造城市“三忘”境界

一、营造城市“三忘”境界(论文文献综述)

于清淼[1](2021)在《两宋园林美学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两宋时期文人志士们更是把园林视为寄托情感的精神场所,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内心世界的洞察融入园林的创作艺术中,使两宋园林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强烈的美学意蕴。两宋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致使两宋园林的各自特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差异。因此本文将对两宋园林的审美风格、审美意趣和审美思想等多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对比和分析,这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宋代园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分析了宋代园林之前的发展历程以及宋代园林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历史重要性;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两宋园林审美构成的不同来阐述当时园林的多样化功能及深入探讨两宋园林所蕴含的美学变化及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了两宋园林审美意趣的变化,并从审美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思想三方面叙述两宋园林特殊的营造手法和艺术风格所展现的精神意蕴。通过对两宋园林的变迁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两宋园林美学变化的原因,并且在禅宗思想的发展和意境深入的基础上,深入地挖掘了两宋园林的精神内核。

韦珊珊[2](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边谦[3](2020)在《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文中指出“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等问题,提供了共通的底层阐释逻辑与关键指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对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却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关注,对其可能的语义流变与多样性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种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山林”概念理解与运用存在泛化与范式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其在当代园林史研究中的价值与潜力被低估。对此,本文以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史、造园理法及其他园林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相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与考察,试图有限地了解、分析并总结“城市山林”概念的历史源流,从而撷取“新线索”,例证性地探讨其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以期进一步审视该词内涵及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价值。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五章。上篇“别裁的线索”即为第二章“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构筑“城市山林”概念再认识的历史语境;二是基于该语境,考察“城市山林”概念历史生成的影响因素;三是基于该语境下的“城市山林例证”,考察“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最终对其进行再认识。下篇“例证的析要”包含第三至第六章,总体上旨在通过举析四座明清苏州“城市山林例证”进一步论证“城市山林”概念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三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试图理解“城市山林”意境在不同时期文人观念中的语义变迁问题;第四章以苏州留园为例,试图考察一座“城市山林例证”如何在建筑增益的不利条件下继续实现“城市山林”意境及体验的问题;第五章以苏州环秀山庄为例,试图深入管窥“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这一最为重要的“城市山林”意境模式及其解析的方法问题;第六章以苏州怡园为例,试图揭示“城市山林”理想如何深刻影响一座新建园林的意境经营与体验表达问题。上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具体结论:首先,“城市山林”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栖止抉择”问题密切相关的复合概念,它能够在元代复合成型,受益于中唐至两宋文人有关“城市”与“山林”的关系构建与思辨;其次,元至清末的大量例证表明“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超出了其经典释义的涵盖范畴,并具体表现在空间区位、园林类型、意境模式这三个向度上的语义多元化;再次,“城市山林”概念的核心意涵,在于营造一种区别于人境、尘世的幻境感,它无关乎具体的园林类型,亦不受限于何种意境模式;最后,“城市山林”概念作为线索,可以历时性地串联起元代以来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兴造实例,从而管窥这一时段、地域文人阶层的造园观念与实践变迁。下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首先,“城市山林例证”典范自确立以后,便不断经历着阐释、“再现”乃至重构的过程,不同时期文人对于“城市山林”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谓“再现”极有可能只是契合了当下文人观念中的“城市山林”理解而已;其次,通过精湛的建筑、庭院处理与欣赏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文人的“城市山林”意境追求与物质需要间找到平衡;再次,“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可经由溯源山意、山水布局、远观山势、近游山形、细察山质的品评策略而得到有效的解析,而其所达到的景境密度与体验丰富度或许是其成为“城市山林”意境主流的重要原因;最后,“城市山林”理想直至中国传统造园活动的末期,仍然能够对一座园林的造园意匠与游观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林林[4](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毛贵凤[5](2020)在《文震亨与李渔造园思想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震亨与李渔是明末清初对园林进行全面思考、具有独特见地的造园理念家和实践家。论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二者的小说、戏曲理论、诗词,尤其是对他们的作品《长物志》和《闲情偶寄》进行了深入挖掘,探索他们造园的手法、意图及其文化根源,求其相同之处、辨析相异之处,以扩展对明末清初时期造园思想的研究和思考。论文从社会背景和生平、造园元素、造园手法、园居理念、造园审美与意境、当代影响六个方面对文震亨与李渔的造园思想展开探索比较。研究表明,一方面,文震亨与李渔揭示了中国园林与绘画、文学等艺术门类的共同审美规律,表现了文人造园的思想性,二者在造园时都注重师法自然、随物置象、均衡布局,营造了适于集会交往和游观养生的园林空间。另一方面,文震亨与李渔的造园思想因生活经历、阶级地位和审美理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文氏关注园林细节和品格,重点罗列了建造园林的诸多因素,在造园过程中重文学性和精神性,李氏则较多的剖析了造园的诸多手法,体现出了强烈的理性主义,偏向实用与创新。二者造园思想的差异真实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园林风貌的丰富性,为研究当时园林风格差异的深层缘由提供了准确依据。总结文震亨与李渔造园思想的相同点可以发现,二者的造园理念深受社会影响,具有时代特征,能够反映晚明清初造园的普遍共识与规律。而二者思想的差异性展示了历史的鲜活与真实,折射出园林实践在价值取向、实践操作中的不同倾向。对文震亨与李渔造园思想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形成活力的、个性化的园林营造体系,促使不同的造园话语系统在融汇中构建新观点、新理念,加深当代对晚明清初造园理念的认识,并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多样的实践范本。

陶欣冉[6](2020)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营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界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元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与自身健康的联系,有了保养生命精神的意识,并且认识到人体的任何养生之道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生命智慧的结晶,中国古典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将生命规律与自然循环统一起来,从园林营造到园林艺术都蕴含着许多养生理论。中国古典园林有着自然居住和精神居住的双重意义,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可以劳身养体、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疗愈身心的功效。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本文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的基础上,总结了苏州古典园林中山、水、植物、建筑、装饰等物质元素和园林自然生活中的声、色、光、影等非物质元素,及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共同营造的园林自然养生、情志养生、意境养生和艺术养生的智慧,对现代健康景观的设计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调研的方法,首先选取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网师园四个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古典园林,以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入手,从园林选址、建筑布局、山水植物、装饰艺术等自然和人文因素展开具体分析,深入探讨了其中的养生奥妙;然后运用举例分析法,进一步对国内外园林对苏州古典园林养生设计手法的运用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对我国现代营造具有养生性质的园林空间发展进行思考和探讨,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康琦[7](2019)在《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文中指出两宋山水画风格发生了嬗变,本文希望通过对两宋私家园林园记文献的解析,对园记中的私园造园风格进行系统研究,解答与绘画关系密切的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是否也发生了转变。为此本文通过查阅《全宋文》和国图中华基本古籍库,共收集两宋私家园林记400篇,并针对所收集到的园记文献运用科学的拆分比较、归纳总结、统计对比、精选等方法,同时结合其它园林文献和少量的考古资料、园林遗迹作为旁证,总结出两宋私园造园风格概貌,并发现其具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进而通过综合考察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迁,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初步勾勒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概貌。具体包括:①营建背景:两宋巴蜀地区私园持续兴盛;选址类型与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所总结出的六种一致;园主身份有五类,其中士人始终是造园主力;造园目的有五类,以寄意林泉为营建初衷者最多。②造园要素理法总结:山石造景理法有筑室见山、因山构室、人工掇山三种;水景利用,或借景自然或人力造设;建筑布局中平舒点缀型始终占主导地位,建筑类型中亭、堂的使用最为普遍,多建台与楼阁也是一大特色;园林观赏植物尤以松竹柏与观花植物为盛,种植方式以品别种列为主。③园林空间组构类型有广水无山、高台(亭)临水、背山面水或临水面山、两山间水、峰间萦涧、以建筑、植物为主六种类型,应用贯穿两宋始末。④园林生活精彩纷呈,主要包含个人栖居、宴宾交游、家族团聚三类;“隐”与“乐”则为两宋私园的核心思想内蕴。(2)研究发现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具有共性,同时确实存在明显的流变现象,且认为该流变是一种持续的渐变而非两宋之际的突变。具体表现为:①营建背景流变:造园高峰从北宋末年转为南宋开朝;造园重兴区域由中原转向江南;南宋私园选址城市地的数量明显减少,山林地、村庄地和江湖地明显增加;宗室贵族营园的比例增多;兴教后世、观物明理的私园比例上升。②造园要素理法流变:南宋私园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掇山能主之人也由文人主导变为山匠参与;城市私园造设水景的比例极大地提高,且愈发注重对动态水景的欣赏;因高就下进行建筑布局的私园比例上升,船形建筑与藏书楼阁的应用也在北宋后期逐渐增多;观花植物的应用愈发兴盛,植物象征意义也进一步理性深化,杂艺散植的种植方式应用也略有增多。③“两山间水”成为北宋私园新辟的主流空间组构类型,“峰间萦涧”则在南宋得到极大地发展,并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④南宋私园中妓乐百戏和教习子弟的园林活动增多;隐逸思想始终与社会环境联动变化,“三乐”中的名教之乐上升为两宋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物之乐则为宋代新见。(3)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尝试性地剖析了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的动因。①两宋以前的园林实践与园林思想均对两宋私园风格产生影响,其中尤以中唐以降所确立的“中隐”思想和“壶中天地”空间指导原则为最。②两宋地理环境资源的嬗变对造园风格的流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③两宋的文官政治国策、士人党争、权相政治、对外军事失利对造园主体士人心态影响甚大,进而影响了整体造园风格的形成;同时理学思想、土地制度、商品经济与城市变革和其他类型的文化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两宋私园造园风格的形成与流变。

胡宇佳[8](2019)在《永州零陵唐宋时期的风景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州零陵是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境内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和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使得古城意象独特而又鲜明。历史上零陵山水风景文化广泛发展,其中尤以唐宋时期为突出,广泛的风景审美活动和大量的山水诗文创作,将零陵的风景意象推向了巅峰。基于对具体山水环境的抽象认知形成的风景意象,是古人对零陵风景和自我情感认知、思想感悟的深刻结合与理解,体现着零陵当地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性。研究零陵唐宋时期的风景意象,解析风景意象审美的丰富内涵,有利于深入解读零陵风景的传统审美情趣和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山水审美意识的当代激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唐宋时期记录永州零陵风景的山水诗文为研究对象,以符号学为研究理论,综合研究了零陵唐宋时期的风景意象,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在零陵唐宋时期的风景审美中,时间和空间是风景意象审美的两个重要内容,基于零陵丰富的风景意象种类,本文将零陵的风景意象划分为时间、空间两大符号分类系统。其中,时间意象符号分为季节性意象,气象性意象及事物性意象三类,分别为春、夏、秋、冬,日、月、雨、风、雪,植物、动物等时间呈现形式。空间意象符号分为山水空间意象与建筑空间意象两类,分别为山、岩洞、江河、溪、洲、潭、池、渠、涧,亭、桥、楼等空间形态。在意象符号分类的基础上,本文再展开来对每一类意象进行逐个深入探析,阐述了时空意象符号在零陵风景中的生成与表达方式,揭示了符号背后的文人审美理解和情感关系。唐宋士人在零陵四季轮回的时序之美、风花雪月的虚空之美、花木鸟兽的生趣之美中感受时间带来的虚灵之感,在山高水长的旷奥之美、亭台楼阁的融汇之美中感受空间带来的幽奇之境,于有限的时空风景中,会无限之景境。不同的审美主体会因为不同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对于风景审美产生多样化的理解和意象解读,从而形成丰富的意象情感。在意象符号探析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总结了零陵风景意象的情感内涵,主要表现为家国历史的感怀和生命境遇的诉说。唐宋士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仕途失意的苦闷、羁旅思乡的寂寞和闲适豁达的雅趣都能通过风景意象找到寄托与诠释。本文对于零陵唐宋时期风景意象的研究,不仅探析了意象符号的时空之“景”,而且超越符号本身,总结了意象符号的人文之“情”,以期通过风景意象研究加深对零陵地域文化特性的认识和理解,并对现代园林有所借鉴与启发。

陆姝月[9](2019)在《衍生与变异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的解读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交流的趋同也席卷而来。建筑随着技术的变革也逐渐走向趋同,建筑间的文化象征性正在逐渐消融,一些极具传统文化的形式在一点一点的遗失,无论是城市建筑还是景观都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这混沌的现实下,设计师们也意识到文化发展的西方化不符合中国的自身文化价值,反思如何在古老文明中寻找自身的传统文化。空间的表现是由形态来呈现意义,就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由山水来表达意境,本文通过元四家山水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隐逸思想为切入点,探寻元代文人画的特征和意境表现,并结合当代空间设计的案例,展开对山水画转译的讨论与研究。对转译过程中涉及到的中国山水画、自然哲学、建筑艺术等资料进行一一梳理,了解元代山水画发展的历程,从山水画中探寻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的研究方法将设计回归自然、回归本土。

杨华刚[10](2019)在《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不仅是对山水文化的挖掘与转译,也是对其在环境营造中的角色评判与价值定位。作为传统城市营造的基础要素之一,山水的内涵更甚于其本身,激发了本土化的“山水城市”意识出现且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话语体系和营造法式。山水营造法式不纯粹是对山水意象的呈现与表达,而是致力于山水要素形式表达及其空间逻辑建构探讨,拓展了我国本土人居环境的表现力与形式感,也为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本论文以山水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历史考据与类型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山水城市形态建构的普遍性理论,在科技进步、社会转型和生活诉求等时代变迁情景下探究当前山水城市的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深化和拓展山水城市理论体系并将其与现代生活贴合,形成与特定时空、地域环境相融合的“场合”形态。研究从历史考据视角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发展轴线并据此提出山水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谱系特征,总结山水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及其特色表达。通过山水城市意象类型及其形式界定,从组合形态、地理要素和空间类型三个层面总结山水城市意象的具体类型与空间表达。同时,回顾1950年代以来山水城市的历史变迁,结合案例剖析当前我国山水城市营造进程中的行动举措与失误。基于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梳理山水城市的发展范式与变革趋向,提出当下我国山水城市的转型路径与现代话语。研究基于山水城市架构层面和形态要素,依托生态法则、空间策略和文化路径三大模块的研究,提出了山水城市循序建构的九个逻辑体系与营造模式:以“生态限定”为前提,提出“判定空间布局”、“强化绿核功能”和“重塑生境网络”三个生态营造法则;以“要素甄别”为基础,提出“风貌类型化梳理”、“要素派生关系建构”和“技术路径控制引导”三个空间建构策略;以“文化触媒”为导向,提出山水文化“基因解读”、“文化形态塑形”和“空间情景立意”三个文化建设路径。

二、营造城市“三忘”境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城市“三忘”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1)两宋园林美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宋代园林历史溯源与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园林分类
        一、园林的起源
        二、园林的分类
    第二节 宋代前园林的发展及特点
        一、秦汉时代——园林的生成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代——园林的转折期
        三、隋唐时代——园林的发展期
    第三节 宋代园林建构的文化背景
        一、贸易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
        二、文人地位的提升
        三、诗、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的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宋园林的审美构成变化
    第一节 空间布局和内部建筑
        一、空间布局——从“中轴平铺”到“致密多变”
        二、建筑特征——从“雄浑大气”到“灵活纤巧”
    第二节 叠山、理水
        一、叠山——从“聚土成山”到“叠石为峰”
        二、理水——从“引水成园”到“依水而建”
    第三节 花木配置
        一、从“争奇斗艳”到“移花栽树”
        二、从“题名点景”到“以景为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宋园林的审美意趣变化
    第一节 审美风格的变化
        一、从“大尺度”到“精致化”
        二、从“深远”到“平远”
    第二节 审美体验的变化
        一、北宋时期对园林的审美体验
        二、南宋时期对园林的审美体验
    第三节 审美思想的变化
        一、“禅意”的发展
        二、“意境”的深入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第一节 计成其人
        一、画家计成
        二、文人计成
        三、造园家计成
    第二节 《园冶》其书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二、全书结构
        三、湮灭疑云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小结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一、从意象到意境
        二、情景交融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一、铺地
        二、掇山
        三、文学联想
    小结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第一节 “贵因”思想
        一、历史传承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第二节 借景实践
        一、因地制宜
        二、因时制宜
        三、借五感
        四、借景窗框
        五、借境
        六、障景
    小结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二、东第园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二、寤园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二、影园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已有研究与评述
        1.2.1 与“城市山林”概念经典认知相关的研究
        1.2.2 与“城市山林”概念相关的其他研究
        1.2.3 与明清城市山林例证相关的苏州园林研究
        1.2.4 与明清苏州城市山林相关的造园设计理法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2 研究结构
    1.4 基本概念的限定
        1.4.1 “城市山林”:核心关键词的语境之别
        1.4.2 “明清”与“苏州”:时期与地域的主要范围
        1.4.3 “造园理法”与“意境表达”:中微观的研究视域
        1.4.4 “别裁”与“析要”:例证择取的依据与具体分析的面向
2.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
    2.1 历史语境的构筑:“城市山林”概念相关文献的获取策略
        2.1.1 《四库》中的搜集与整理
        2.1.2 苏州古籍库的补充与文献整合
    2.2 文人栖止的抉择:“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性溯源
        2.2.1 中唐至宋:“城市”与“山林”关系的构建与思辨
        2.2.2 元代:“城市山林”概念的生成及其例证的举析
    2.3 语义内涵的流变:元至清末历史语境中“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
        2.3.1 “城市山林例证”空间区位的多元化
        2.3.2 “城市山林例证”意境表达的多样性
    2.4 本章小结
3.苏州拙政园:“城市山林例证”典范的确立、变迁与“再现”
    3.1 焦点的确立: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书写
        3.1.1 苏州拙政园的第一次“城市山林”品评
        3.1.2 文字与图像:记录王氏拙政园焦点记忆的关键媒介
        3.1.3 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表达
    3.2 记忆的变迁:蒋棨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考证
        3.2.1 “旧观仍复”:苏州拙政园的第二次“城市山林”品评
        3.2.2 何以为“复”:“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辨析
        3.2.3 “复园”对苏州拙政园历史变迁的影响
    3.3 馨香的再现: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辨析
        3.3.1 山水合营:疏朗水象,峻渚山形
        3.3.2 建筑谋篇:因山构室,就水筑屋
        3.3.3 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刍议
    3.4 本章小结
4.苏州留园:建筑增益下的“城市山林”意境变奏与新意
    4.1 苏州留园历史变迁的三个关键点
        4.1.1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中部格局的奠定
        4.1.2 盛氏“留园”时期:冠云峰院的增葺
        4.1.3 20 世纪50年代:一段曲尺廊的消失
    4.2 现存留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解析
        4.2.1 现存留园中部:一馆领院,山池,林,庭
        4.2.2 现存留园东部的意境分析:一峰独秀,楼馆池台
    4.3 本章小结
5.苏州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极致与绝响
    5.1 苏州环秀山庄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点
        5.1.1 丰沛的水源:“飞雪泉”的涌现
        5.1.2 多姿的山意:戈裕良名构的叠就与书写
    5.2 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历史定位与品评策略
        5.2.1 在总体叠山历史中的定位
        5.2.2 品评策略的构建
    5.3 现存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解析
        5.3.1 溯源山意:腹藏五岳,胸有丘壑
        5.3.2 山水布局:周环成秀,宜中之本
        5.3.3 远观山势:有明有晦,奥如旷如
        5.3.4 近游山形:咫尺境迁,情境相合
        5.3.5 细察山质:不显斤斫,寸石含情
        5.3.6 小结
    5.4 本章小结
6.苏州怡园:“城市山林”理想在清末苏州造园实践中的回荡
    6.1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6.1.1 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
        6.1.2 顾文彬兴造怡园的动因
        6.1.3 怡园兴造的不同阶段及其意匠探析
    6.2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6.2.1 已有研究述评与相关史料辨析
        6.2.2 顾文彬所述怡园游线考析
        6.2.3 怡园的山水游观体验解析
    6.3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与局限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文震亨与李渔造园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震亨、李渔的时代背景及生平
    第一节 文震亨与李渔的时代背景
        一、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
        二、繁荣兴旺的商业经济
        三、人文思想兴盛的文化氛围
    第二节 文震亨、李渔的生平
        一、文震亨的生平
        二、李渔的生平
第二章 文、李着述中造园要素分析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山石
    第三节 水体
    第四节 植物
    第五节 其他
第三章 造园手法的比较
    第一节 陈设、配置与布局的相似性
        一、随方制象
        二、取景在借
        三、均衡布局
    第二节 营造策略与方式的差异性
        一、“结构第一”与元素叠加
        二、追求形式与重视技术
第四章 园居理念的比较
    第一节 作为社交场所和休憩场所的园林
        一、集会交往
        二、游观养生
    第二节 具有差异性的园居生活
        一、隐逸修身与及时行乐
        二、身份彰显与经济实用
第五章 造园审美、意境追求的比较
    第一节 自然理念、人本思想和审美意境的相似性
        一、天人合一
        二、适意顺欲
        三、诗情画意
    第二节 创作风格和艺术观的差异性
        一、宁古无时和奇趣创新
        二、素雅清淡与丰富明丽
第六章 文震亨与李渔造园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第一节 共性的影响
    第二节 差异性的影响
    第三节 文、李造园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营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介绍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园林养生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及选题依据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4.3 框架流程
2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论述
    2.1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概述
        2.1.1 养生的含义
        2.1.2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类别
        2.1.3 中国古典园林养生概述
    2.2 中国古典园林养生的历史发展概况
        2.2.1 秦汉以前
        2.2.2 魏晋至唐
        2.2.3 宋元明清
    2.3 道家养生思想在不同园林类型中的体现
        2.3.1 皇家园林的神仙思想——蓬舟吹取三山去
        2.3.2 私家园林的隐逸风尚——白云深处结茅茨
    2.4 小结
3 苏州古典园林蕴含的养生思想
    3.1 苏州古典园林自然养生
        3.1.1 天人谐和
        3.1.2 动静相协
        3.1.3 阴阳互生
        3.1.4 顺应四时
    3.2 苏州古典园林情志养生
        3.2.1 园林选址
        3.2.2 叠山治水
        3.2.3 花鸟虫鱼
        3.2.4 地面铺装
        3.2.5 楹联匾额
        3.2.6 装饰元素
    3.3 苏州古典园林意境养生
        3.3.1 空间构成
        3.3.2 显隐之道
        3.3.3 曲径通幽
        3.3.4 气脉相通
        3.3.5 声色光影
        3.3.6 集虚守心
    3.4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养生
        3.4.1 画意园境
        3.4.2 文心诗情
        3.4.3 装饰之巧
        3.4.4 生活闲趣
        3.4.5 音律曲艺
    3.5 苏州古典园林养生思想对其他园林的影响
        3.5.1 皇家园林
        3.5.2 寺观园林
        3.5.3 文人园林
        3.5.4 岭南园林
    3.6 小结
4 传统养生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营造中的应用
    4.1 沧浪亭
        4.1.1 选址布局
        4.1.2 建筑营造
        4.1.3 筑山理水
        4.1.4 植物配置
        4.1.5 艺术鉴赏
    4.2 狮子林
        4.2.1 选址布局
        4.2.2 建筑营造
        4.2.3 筑山理水
        4.2.4 植物配置
        4.2.5 艺术鉴赏
    4.3 拙政园
        4.3.1 选址布局
        4.3.2 建筑营造
        4.3.3 筑山理水
        4.3.4 植物配置
        4.3.5 艺术鉴赏
    4.4 网师园
        4.4.1 选址布局
        4.4.2 建筑营造
        4.4.3 筑山理水
        4.4.4 植物配置
        4.4.5 艺术鉴赏
    4.5 小结
5 苏州古典园林对中外园林养生营造的启示
    5.1 苏州古典园林养生之道在日本园林中的体现
        5.1.1 阴阳五行与风水布局选址
        5.1.2 园林的禅宗境界
        5.1.3 道家神仙思想
        5.1.4 山水林泉之心
    5.2 苏州古典园林养生思想在国内现代公共健康环境中的应用
        5.2.1 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
        5.2.2 武汉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研究苏州古典园林中养生造园方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6.2.2 思考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片
附录 B:表格
附录 C:致谢
附录 D:在学期间成果

(7)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资料
        1.1.1 研究两宋私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之缘由
        1.1.2 以园记文献作为主要研究资料之原因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综述
        1.4.1 两宋私家园林的研究现状
        1.4.2 园记作为主要资料的研究
        1.4.3 评述
2、园记中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的研究方法
    2.1 园记的收集与筛选
        2.1.1 收集来源确定
        2.1.2 收集方法与筛选条件
        2.1.3 收集结果
    2.2 园记中造园风格的研究方法
        2.2.1 园记信息拆分与同类信息整合
        2.2.2 共性归纳总结与个性比较分析
        2.2.3 园记精选,文字解构与重组,提取抽象园林空间结构
    2.3 园记中造园风格流变的研究方法
        2.3.1 统计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2 对比两宋私园园记各项记述内容与其在相应时期所占比例
        2.3.3 两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私园营建的影响
    2.4 研究框架
3 、园记中的私园背景述要
    3.1 时代背景
        3.1.1 私园营建时间与作记时间
        3.1.2 两宋私园营建数量的发展脉络
    3.2 地理环境背景
        3.2.1 两宋疆域范围变化
        3.2.2 两宋私园地理位置分布与变迁
        3.2.3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
        3.2.4 两宋私园相地选址的流变
    3.3 人文背景
        3.3.1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
        3.3.2 两宋私园园主社会身份的流变
        3.3.3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
        3.3.4 两宋私园营造园林目的的流变
        3.3.5 园林记录方式
    3.4 本章小结
4、园记中的私园山石造景
    4.1 宋人对山石的欣赏
    4.2 山石造景理法
        4.2.1 筑室见山,一览可尽
        4.2.2 因山构室,天成自然
        4.2.3 人工掇山,游心寓意
    4.3 山石造景流变
        4.3.1 南宋较之北宋,筑室见山理法应用明显增多
        4.3.2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更加注重对石头的应用
        4.3.3 掇山能主之人:从文人主导到山匠参与
    4.4 本章小结
5、园记中的私园水景造设
    5.1 宋人对水景的欣赏
    5.2 水景造设方法
        5.2.1 水景来源处理
        5.2.2 多种形态的水景理法
    5.3 水景造设流变
        5.3.1 南宋较之北宋,城市私园水景造设明显增多
        5.3.2 南宋较之北宋,郊野私园水景造设略有增加
        5.3.3 南宋较之北宋,私园动态理水手法应用增多
    5.4 本章小结
6、园记中的私园建筑营造
    6.1 宋人私园中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6.2 建筑布局
        6.2.1 建筑空间布局
        6.2.2 建筑平面形式
    6.3 建筑类型
        6.3.1 常见建筑类型及其位置经营
        6.3.2 特殊建筑类型的出现及意义
    6.4 建筑营造流变
        6.4.1 建筑空间布局流变
        6.4.2 建筑类型的变化
        6.4.3 建筑构造与细部的适应调整与深化
    6.5 本章小结
7、园记中的私园植物造景
    7.1 宋人对植物的欣赏
    7.2 植物应用种类
        7.2.1 食用植物
        7.2.2 药用植物
        7.2.3 观赏植物
    7.3 植物种植方式
        7.3.1 品别种列,种植分区
        7.3.2 杂艺散植,复层混交
    7.4 植物种植技术
        7.4.1 植物谱录的大量出现
        7.4.2 植物栽培、引种、嫁接技术
    7.5 植物种植特点
        7.5.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7.5.2 多样的植物空间塑造
        7.5.3 注重植物色彩与季相搭配
    7.6 植物造景流变
        7.6.1 植物应用种类流变
        7.6.2 植物种植方式变化
    7.7 本章小结
8、园记中的私园空间组构类型
    8.1 空间组构类型
        8.1.1 广水无山
        8.1.2 高台(亭)临水
        8.1.3 背山临水或临水面山
        8.1.4 两山间水
        8.1.5 峰间萦涧
        8.1.6 以建筑、植物为主
    8.2 空间组构类型的流变
        8.2.1 两宋私园空间组构类型的流承
        8.2.2 山石在私园造景中的地位变化与空间组构类型的发展
        8.2.3 空间组构类型流变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园记中的园林生活与思想内蕴
    9.1 园林生活
        9.1.1 个人栖居
        9.1.2 宴宾交游
        9.1.3 家族团聚
    9.2 思想内蕴
        9.2.1 隐——政治抉择
        9.2.2 乐——人生追求
    9.3 本章小结
10、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探因
    10.1 两宋之前私家园林的发展
        10.1.1 先秦园林文化萌芽
        10.1.2 两汉隐逸风尚流转
        10.1.3 魏晋山水风骨浸润
        10.1.4 隋唐壶天中隐开启
        10.1.5 五代江南蜀地幸存
    10.2 两宋地理环境的嬗变
        10.2.1 山水资源变化
        10.2.2 林木资源变迁
        10.2.3 石材资源改变
    10.3 两宋社会变迁与士人心态转变
        10.3.1 杯酒驱将,文官崛起,士得与君共治天下
        10.3.2 改革变法,士人党争,中隐思想继续发展
        10.3.3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心态转向逸豫习玩
        10.3.4 权相遮天,迫害义士,心态转向内敛自适
        10.3.5 理学兴盛,观物究理,心态转向寻微研深
    10.4 两宋经济发展的变迁
        10.4.1 族田义庄的开创与发展
        10.4.2 商品经济发展与城市革命
    10.5 两宋繁荣文化的渗透
        10.5.1 皇家造园艺术对私人营园影响
        10.5.2 山水画与画论对园林营建启示
        10.5.3 山水散文诗词与私园相互成就
        10.5.4 科技发展推动造园技艺的进步
    10.6 本章小结
11、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总结
        11.1.1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具有共性
        11.1.2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存在流变
        11.1.3 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流变评价
    11.2 创新之处
    11.3 研究展望和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永州零陵唐宋时期的风景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风景
        1.3.2 审美
        1.3.3 意象
        1.3.4 风景意象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有关零陵的史料状况
        1.4.2 有关零陵的历史文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资料情况
    1.6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永州零陵概况
        2.1.1 自然地理背景
        2.1.2 历史文化背景
    2.2 研究存在问题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景观意象的符号学论述
        2.3.2 景观意象符号的分类
    2.4 研究方法
        2.4.1 文献研究法
        2.4.2 实地考察法
        2.4.3 综合归纳法
        2.4.4 跨学科研究法
3 零陵唐宋时期时间意象符号
    3.1 季节性时间意象符号
        3.1.1 春
        3.1.2 夏
        3.1.3 秋
        3.1.4 冬
    3.2 气象性时间意象符号
        3.2.1 日
        3.2.2 月
        3.2.3 雨
        3.2.4 风
        3.2.5 雪
    3.3 事物性时间意象符号
        3.3.1 植物
        3.3.2 动物
4 零陵唐宋时期空间意象符号
    4.1 山水空间意象符号
        4.1.1 山
        4.1.2 岩洞
        4.1.3 江河
        4.1.4 溪
        4.1.5 洲
        4.1.6 潭
        4.1.7 池
        4.1.8 渠
        4.1.9 涧
    4.2 建筑空间意象符号
        4.2.1 亭
        4.2.2 桥
        4.2.3 楼
5 零陵唐宋时期风景意象的情感内涵
    5.1 零陵唐宋时期整体风景意象
    5.2 零陵唐宋时期风景意象的情感内涵
        5.2.1 家国历史的感怀
        5.2.2 生命境遇的诉说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衍生与变异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的解读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状与文献综述
    四、研究对象和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思路
    六、论文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元代绘画与元四家
    第一节 元代绘画概述
    第二节 元四家生平
        一、黄公望
        二、倪瓒
        三、王蒙
        四、吴镇
    第三节 元四家山水画特征
        一、师法自然
        二、寄情山水
        三、独特皴法
        四、物象之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思想
    第一节 隐逸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文化因素
    第二节 隐逸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黄公望——道家贵真
        二、倪瓒——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
        三、王蒙——奉道近释好儒
        四、吴镇——亦道亦佛
    第三节 元四家山水画创作的哲学精神
        一、山水比德
        二、玄对山水
        三、物化自然
        四、心生万法
        五、离形得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元四家山水画的意境与空间表现
    第一节 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元素
        一、空亭——吐纳云气
        二、墨竹——君子风尚
        三、渔父——渔隐山水
    第二节 元四家山水画的空间布局与构图模式
        一、“一河两岸”式构图
        二、全景式构图
        三、阔远式构图
    第三节 元四家山水画的意境表现
        一、率性天真之境
        二、孤寂肃静之境
        三、简远高逸之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与元四家山水画风格和画理相融合的空间造景案例研究
    第一节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隐逸思想的空间案例研究
        一、以“观”为基点的网状空间叙事转译
        二、以“隐”为思潮的退避空间叙事转译
    第二节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的表现要素的空间案例
        一、以“形”为抽象的几何空间叙事转译
        二、以“模块”为限定的体量空间叙事转译
        三、以“图示”为模版的摹写空间叙事转译
    第三节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的营造手法的空间案例
        一、以“卷”为推移的流动空间叙事转译
        二、以“园”为整体的立体空间叙事转译
        三、以“曲”为线索的路径空间叙事转译
        四、以“憩”为主旨的生态空间叙事转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实验性设计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线索与主题的演绎
    第二节 主题一——迷远中的消隐——景观迷宫设计
        一、形式来源
        二、形式生成
        三、实验选址及场地现状
        四、实验性设计的手法与空间建构
    第三节 主题二——重叠的影像——空间设计
        一、形式来源
        二、形式生成
        三、场地选址
        四、重叠的影像空间布局
        五、材料选择
        六、重叠的影像设计成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目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回归山水
    1.1 研究背景
        1.1.1 山水资源的复杂多样与敏感脆弱
        1.1.2 文化自信的时代尊崇与认同践行
        1.1.3 时代创作的山水倾向与回归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钱学森山水城市论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综述
        1.3.3 国外相关理论与综述
        1.3.4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5.4 可行性分析
        1.5.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山水城市发展演进与特色表达
    2.1 山水形胜与城市营造体系的关联
        2.1.1 山水:城市规划与营造的基因和语言
        2.1.2 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模式
    2.2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与营造思想
        2.2.1 山水城市的发展脉络
        2.2.2 山水城市的营造思想
    2.3 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的特色表达
        2.3.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
        2.3.2 长远持续的生态理念
        2.3.3 因地制宜的实践法则
        2.3.4 物我交融的精神趣向
        2.3.5 风水取向的山水形胜
        2.3.6 别具匠心的技术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与空间解构
    3.1 城市意象及其研究体系概述
        3.1.1 城市意象概念解析
        3.1.2 城市意象研究体系
        3.1.3 小结
    3.2 山水城市的意象要素形态
        3.2.1 物质性意象要素
        3.2.2 非物质性意象要素
    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3.1 山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2 水体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3.3.3 山—水—城的空间组合形态
    3.4 山水城市的地理要素形态
        3.4.1 滨水型山水城市
        3.4.2 平原型山水城市
        3.4.3 丘陵山地型山水城市
        3.4.4 盆地型山水城市
        3.4.5 高原型山水城市
    3.5 山水城市的空间类型形态
        3.5.1 实用性空间
        3.5.2 结构性空间
        3.5.3 审美性空间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水城市经验反思与转型话语
    4.1 山水城市的发展变迁与解读
        4.1.1 近现代以来山水城市发展的曲折与坎坷
        4.1.2 21世纪以来山水城市建设的稳健与前行
    4.2 山水城市的实施案例与解析
        4.2.1 重庆“美丽山水城市”建设
        4.2.2 “自贡特色”山水园林城市
        4.2.3 广州“云山珠水”城市建设
        4.2.4 小结
    4.3 山水城市的建构问题与误区
    4.4 新常态下当代山水城市的转型与话语
        4.4.1 发展转向与时代趋势
        4.4.2 发展范式与转型话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水城市实践法则与建构逻辑
    5.1 山水城市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5.1.1 山水城市建设目标
        5.1.2 山水城市建设原则
    5.2 山水城市建设的生态法则
        5.2.1 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判定空间模式与布局
        5.2.2 以绿化空间为载体,强化绿核功能与价值
        5.2.3 以全域山水为尺度,重塑生境网络与形态
        5.2.4 案例解读:曲靖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生态体系规划
    5.3 山水城市建设的空间策略
        5.3.1 空间要素甄别及其风貌特质类型化梳理
        5.3.2 空间要素的物质载体及其派生关系建构
        5.3.3 空间规划的技术路径及其控制引导模式
        5.3.4 案例解读:曲靖市会泽县上村乡山水空间规划
    5.4 山水城市建设的文化路径
        5.4.1 传统山水营造与文化基因解读
        5.4.2 要素塑形,建构空间文化形态
        5.4.3 情景立意,营造空间文化意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走向山水城市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反思与展望
    6.4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山水城市”问卷调查取样
附录 D: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空间格局一览表

四、营造城市“三忘”境界(论文参考文献)

  • [1]两宋园林美学比较研究[D]. 于清淼.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3]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D]. 边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5]文震亨与李渔造园思想比较研究[D]. 毛贵凤.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营造中的应用研究[D]. 陶欣冉.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基于园记文献的两宋私家园林造园风格及其流变研究[D]. 康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8]永州零陵唐宋时期的风景意象研究[D]. 胡宇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衍生与变异 ——基于元四家山水画的解读与设计研究[D]. 陆姝月.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山水作为一种设计手法 ——山水城市意象解析及其实践法则探究[D]. 杨华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打造城市“三忘”境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