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博弈分析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博弈分析

一、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解桐[1](2020)在《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繁荣的互联网大环境给予了社会公众轻易获取以及合理利用知识的各种手段,这是社会公众应当享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推进知识创新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版权保护是针对版权人智力成果的一种保护机制,同时也是一种鼓励行为,它承载着版权人的个人利益。作品的发行和传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人在线的知识共享平台随处可见,足不出户的复制、分享已成为一种常态。单方面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支持知识共享的同时,必定会侵犯到版权人的个人利益,同时也会导致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关系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间的失衡状态不是由某一个原因造成的,所以针对失衡状态的对策研究也要从多方面入手。本文首先利用理论知识为支撑,深入研究了二者的基础概念以及特征,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做进一步分析,然后借助典型案例以及理论分析指出二者间失衡状态的具体表现和成因,最后从法律制度方面、管理方面以及经济学方面对二者间失衡状态提出相应协调对策。

王雅欣[2](2020)在《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开放获取运动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开放获取期刊在科学、生物医学、人文社科领域的兴起和成功,开放获取逐渐拓展至图书领域。图书开放获取是将学术研究免费的数字传播,而版权保护对作品的控制客观上限制了图书开放获取,两者产生冲突。因此,解决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成为重要课题。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并不是一道单选题,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最终目标相一致,核心价值都在于保障文化繁荣和促进社会进步,因而两者具有协调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的基本关系,然后从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相关利益方为出发点,对国内外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相关论文进行梳理,运用经典博弈模型分析各主体间的利益纠纷,试图寻求最佳的利益均衡、协调各方矛盾的策略,以期从法律法规、社会舆论、个人层面对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推动我国图书开放获取健康发展。

刘雅婕[3](2020)在《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的版权运营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版权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稳步增长,依托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进驻,网络文学产业、影视剧产业、游戏产业等版权核心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版权产业现状不相适应的是,经过不断实践和优化的版权运营体系仍然存在诸如版权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版权法律保护困难、版权作品价值开发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寻找有效方法来解决版权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优化版权运营体系,使版权运营体系能够承载与产业发展速度相适应的版权消费需求迫在眉睫。论文以优化版权运营体系结构以便解决版权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从服务供应链的视角重新梳理版权运营体系的结构。对比版权运营体系与服务供应链的框架结构和内在特征,找出二者的关联性,以此构建具有服务供应链性质的版权服务供应链,并进一步从微观视角对版权服务供应链做博弈分析,通过构建博弈均衡模型探索版权服务供应链的优化制约因素,据此提出版权运营体系的改进建议。首先,梳理版权运营体系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文献,并紧跟说明服务供应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比较,强调版权运营体系与服务供应链在理论基础上的关联性。其次,分析版权运营的基本概况,通过对版权运营现状的分析强调专业的服务机构对增加版权作品的价值以及延长版权作品生命周期的积极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专业服务机构的缺位会带来版权运营体系中版权创作水平不高、版权法律保护困难、内容价值挖掘程度不够等版权运营弊端。据此提出版权运营体系的优化方向。同时,具体展开版权运营体系的结构分析,为版权运营体系与服务供应链之间的结构做对比分析提供研究基础。再次,构建版权服务供应链,先根据前文第二、三章对理论研究和结构研究的成果分析构建版权服务供应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再正式构建基于服务供应链的版权服务供应链网络,并就腾讯在线音乐服务平台做音乐版权服务供应链的案例分析,印证所构建的版权服务供应链。最后,从微观视角对版权服务供应链做博弈分析,以版权服务提供商与版权服务集成商之间的交易均衡模型剖析改进版权运营体系的限制因素,并根据供应链契约在服务供应链中的协调作用,提出使用契约组合来达成运营主体之间的风险安排和利益分配,鼓励专业的服务机构各守其位,最终实现版权运营体系的优化目的。

王苑颖[4](2020)在《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研数据是学术研究的产出结果,是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大数据和开放获取运动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科研数据共享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科研数据共享是实现科研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有利于提升科研数据的价值,促进学术的交流和沟通。科研数据开放共享中权责明晰有利于维护参与方的利益,促进各个角色协调一致以及数据共享的顺利开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科研数据共享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对科研数据共享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阐明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其次,引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以及利益诉求进行梳理,构建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型。利用博弈分析法和仿真实验探究关键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关系和科研人员共享的影响因素,最后归纳总结提出完善科研数据共享政策、激励科研人员主动共享、机构间共建共享的策略以促进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

王海平[5](2019)在《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民心相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政策沟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着的成果。在国际交流中,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制高点,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新兴形式,逐渐在文化输入和输入中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占据重要位置。研究中日韩之间的数字出版及其产业的合作发展和协作共进,在实践上应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日韩文化交流现实诉求、推进中日韩数字出版合作发展,在理论上丰富数字出版战略联盟建设理论、拓展数字出版战略联盟构建方法。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谋建设的背景下,结合中日韩“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力图构建起中日韩数字出版战略联盟的模式及其推进策略。为此,本文从中日韩三国战略联盟构建的动力源出发,以战略联盟构建为突破点,力求为解决中日韩三国之间所面临的数字出版安全和数字出版环境等问题提供思路和策略,从而为东北亚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努力。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应用知识图谱去梳理了战略联盟、数字出版、出版资源、中日韩出版和“一带一路”的文化交融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第二,对支撑本文研究的“一带一路”、数字出版、战略联盟等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评析。第三,应用SWOT方法对中日韩三国数字出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剖析。第四,应用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构建动因,从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诉求四个方向剖析了原因,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应用战略分析等方法,提出了通过构建教育科研战略联盟、内容产业发展战略联盟、数字出版金融战略联盟和数字出版文化战略联盟,去实现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构建。第六,从法律、组织、经费、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推进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

毛璐[6](2018)在《公共信息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信息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变得极为突出。文章以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阶段信息用户行为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助博弈理论构建数据库商、图书馆、信息用户之间的博弈模型,最后得出价格垄断引发供需失衡、信息用户成本影响决策选择的结果启示,并从反垄断和信息用户成本角度出发构建以图书馆为例的公共信息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彭志平[7](2018)在《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飞速发展,内容分享已成为网络用户普遍进行的网络活动之一。内容分享,给图书网络销售带来了重大影响,它催生了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这种模式首先是一种理念的变革,它使得读者的需求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读者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大幅上升。同时,这种营销模式伴随着数字图书的产生,还开辟了新的网络营销平台,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网店等平台都成为了图书网络营销的阵地。在内容分享模式下,传统图书市场关系被改变,新的市场关系逐渐建立起来。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图书网络营销的研究或基于网络平台的视角对微信、微博等进行研究,或基于图书形式的视角对数字化图书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或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对渠道管理与关系等进行研究,却单单缺少基于内容分享视角对诸多营销平台的营销方式实质进行的研究。事实上,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无论是微信还是网上书店,脱离了内容分享,其营销方式就与传统的图书营销无二,不过是将线下的营销活动搬到线上而已。本文将基于内容分享的视角,对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借此给出出版社新的图书营销策略建议。文章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运用文献法对当前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当前图书市场的营销环境,指出了当前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图书营销、网络营销、内容分享、社交平台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文的研究给出了边界,尤其是区分了图书营销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营销、当前的图书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避免了下文研究出现概念混乱。第三章是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对基于共享阅读带来的图书营销新理念、新平台和新型市场关系进行逐一分析,重点对微信、微博、网络社区、阅读软件和网上书店等新的营销平台进行研究,对比他们的特征、优势、缺点和发展方向等,找出了他们具有内容分享的共性。第四章运用SWOT分析法首先对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的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然后将这一模式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研究它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遇到的隐性威胁,同时将博弈论引入图书出版产业链价值收益与利益分配的分析过程,通过建立演化博弈分析框架,对内容提供商与分销商之间不同的合作博弈策略所能取得的收益展开研究,论证了双方只有分工协作才能获得最优的收益,实现博弈的均衡。第五章是出版社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本章站在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为出版社提供了生存策略分析,包括内容分享模式下新型市场关系中的市场定位、数字化图书时代的产品结构、网络营销模式下的营销策略选择和市场主体培育等。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内容分享模式下的图书网络营销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徐龙顺,李婵[8](2017)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演化博弈分析》文中指出网络环境下,寻求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与版权人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均衡成为规避资源共享风险的关键。基于国内外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的研究现状和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复制动态方程可探讨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的演化博弈均衡。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书馆与版权人的策略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系统不会固定收敛于某一个均衡策略集合;委托成本、监管成本、维权成本、支付成本、处罚成本、处罚力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演化方向。

叶翠[9](2017)在《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文中提出数字技术消解了行业边界,使得跨界融合成为各行业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地,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都欲在知识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双方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是可靠途径。在知识服务的大环境之下,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举办了诸如“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一系列业界会议,对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之间的融合进行了探讨,并对二者在知识服务方面的跨界融合十分关注。当前有利的环境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提供了契机,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动力所在。本文以出版机构向知识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出版机构与图书馆跨界融合为背景,基于协同理论、信息集成服务理论、博弈理论,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博弈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概述、机理及条件、实施、效应、发展对策等主要内容。通过对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研究,以期充实相关研究成果,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该章主要通过研究背景的介绍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必要性;继而运用文献调研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知识服务融合研究以及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协作研究的相关成果;最后在分析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概述。该章首先论述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产生原因;接着解析知识服务、融合等相关基础概念,并界定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继而分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和原则;最后梳理出协同理论、信息集成服务理论、博弈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及条件。该章在明确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目标的基础上,透彻剖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的建构问题,并据此阐述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条件。第四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实施。该章首先明确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和层次;继而采用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出当前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并据此分析出相应实现路径;最后针对性地分析了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过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第五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该章在明确知识服务融合效应包括知识服务融合风险与知识服务融合绩效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分析与评价的意义;进而运用博弈分析法对知识服务融合风险进行分析,以及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对知识服务融合绩效进行评价。第六章为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对策。该章与上文知识服务融合的机理、实施、效应三大部分内容相对应,分别提出一系列促进和保障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第七章为结语部分。该章总结全文,说明了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吕阳[10](2017)在《谷歌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的多方博弈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存贮、电子转换与流通、网络检索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愈加彰显,成为各种形式数字资源的知识存储仓库与智能检索中心,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因版权纠纷而饱经怀疑和责难。在图书数字化革命之际,谷歌实施海量作品数字计划,大大节省了图书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文本复制、传递的效率,促进了文献资料的数字存取和信息共享,同时也给传统图书馆、广大版权商和作家带来了极大影响和冲击,转化为各方间的版权纷争和利益纠纷。本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展开了论述,首先阐述数字版权相关理论,说明了所运用到的博弈分析视角与方法介绍;然后介绍了谷歌数字图书馆案例,进而阐明案例涉及的版权问题;接着论证了谷歌与图书馆、出版商以及作者之间的多方竞争合作关系,探索多方版权冲突的原因,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原理阐释二者和谐共生的合理性;最后从博弈论、经济学角度、版权管控角度探求了实现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双赢对策,从而破解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源的版权获取困境,最大化地分享知识资源。

二、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基础理论概述及博弈分析
    2.1 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的相关基础概念
        2.1.1 知识共享概念及要素
        2.1.2 知识共享与信息资源共享的联系与区别
    2.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2.2.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2.2.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3 网络平台中版权保护的相关基础概念
        2.3.1 版权的定义及本质
        2.3.2 版权的基本特性
        2.3.3 网络平台版权保护的合理性
    2.4 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
        2.4.1 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博弈竞局
        2.4.2 博弈的利益主体分析
        2.4.3 博弈双方的竞合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韩寒诉百度文库案
        3.1.1 反复协商无效最终提起诉讼
        3.1.2 侵权行为的责任划分
        3.1.3 案件最终审判结果
        3.1.4 诉讼双方代表的利益群体
    3.2 文着协诉中国知网案
        3.2.1 解决方案不具体导致提起诉讼
        3.2.2 聚焦法定许可时限
        3.2.3 案件最终审判结果
        3.2.4 网络作品传播和交易模式亟需探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失衡状态研究
    4.1 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状态的表现
        4.1.1 知识公开共享性与版权专有性间的失衡
        4.1.2 授权许可方式与授权需求量间的失衡
        4.1.3 版权扩张与公共领域压缩的失衡
        4.1.4 知识无界限传播与版权地域性间的失衡
    4.2 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状态的成因
        4.2.1 网络技术水平发展迅速
        4.2.2 法律制度相对不够完善
        4.2.3 版权的价值认定体系不完整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调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状态的有效对策
    5.1 协调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状态的法律对策
        5.1.1 完善侵权行为归责制度
        5.1.2 创新发展合理使用制度
        5.1.3 充分把握版权保护客体外延范围
    5.2 协调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状态的管理对策
        5.2.1 完善集体管理制度
        5.2.2 充分利用授权许可格式合同
        5.2.3 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版权意识
    5.3 协调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状态的的经济学对策
        5.3.1 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博弈均衡对策
        5.3.2 建立健全版权补偿金制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预期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2.1 图书开放获取概念、特点与主要模式
        2.1.1 图书开放获取概念
        2.1.2 图书开放获取特点
        2.1.3 图书开放获取主要模式
    2.2 数字版权相关理论问题
        2.2.1 数字版权的概念
        2.2.2 合理使用制度
    2.3 博弈论相关知识
        2.3.1 博弈概念
        2.3.2 博弈分析要素
        2.3.3 博弈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的冲突性与协调性分析
    3.1 两者冲突的表现
        3.1.1 版权保护与图书资源共享的冲突
        3.1.2 版权与图书学术创新的冲突
    3.2 两者冲突的影响
        3.2.1 阻碍图书开放获取的发展
        3.2.2 未能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3.3 两者冲突的原因
        3.3.1 版权保护的多样性
        3.3.2 图书开放获取的公有与版权保护的私有
    3.4 两者协调的可能性
        3.4.1 版权保护是图书开放获取的基础
        3.4.2 图书开放获取促进版权目标的实现
    3.5 两者协调的方式
        3.5.1 合理使用
        3.5.2 授权要约
        3.5.3 法定许可
        3.5.4 强制许可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相关利益方的博弈分析
    4.1 图书开放获取中相关利益方的版权关系分析
        4.1.1 图书资源的相关利益方分析
        4.1.2 图书资源的相关利益方利益诉求分析
    4.2 学术机构与出版商的博弈
        4.2.1 学术机构与出版商的竞合关系
        4.2.2 博弈模型
        4.2.3 博弈分析
    4.3 学术机构与作者的博弈
        4.3.1 学术机构与作者的竞合关系
        4.3.2 博弈模型
        4.3.3 博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协调策略
    5.1 国家法律法规层面
        5.1.1 完善版权相关法律法规
        5.1.2 建立版权补贴政策
    5.2 社会舆论宣传层面
        5.2.1 加强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利益平衡理念宣传
        5.2.2 提高对版权保护的信息技术
    5.3 个人层面
        5.3.1 提升学术机构参与图书开放获取的积极性
        5.3.2 加强公众版权保护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的版权运营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
    2.1 版权运营体系综述
        2.1.1 版权服务及版权运营的分析
        2.1.2 版权运营体系的研究概况
    2.2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及应用综述
        2.2.1 服务供应链的研究分支
        2.2.2 服务供应链的应用情况
    2.3 服务供应链的理论基础
        2.3.1 服务供应链的基本内容
        2.3.2 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
    2.4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3 版权运营体系的基本内容分析
    3.1 版权运营的发展现状
    3.2 版权运营的体系构成
        3.2.1 版权运营体系中的产业链
        3.2.2 版权运营体系中的运营模式
    3.3 版权运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3.1 版权市场纷乱导致高质量作品较少
        3.3.2 侵权纠纷频发同时版权维权难度大
        3.3.3 运营能力欠缺致使价值开发程度低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版权运营需求的版权服务供应链体系构建
    4.1 构建版权服务供应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1.1 构建版权服务供应链的必要性
        4.1.2 版权运营体系与服务供应链的内在联系
    4.2 构建版权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
        4.2.1 版权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剖析
        4.2.2 版权服务供应链的特性分析
    4.3 以腾讯音乐为案例分析版权许可服务供应链
    4.4 本章小结
5 版权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分析与协调机制
    5.1 问题描述与假设
        5.1.1 问题描述
        5.1.2 版权服务供应链的条件假设
    5.2 模型的均衡分析
        5.2.1 版权服务集成商的均衡分析
        5.2.2 版权服务提供商的均衡分析
        5.2.3 版权服务供应链的均衡模型
    5.3 协调机制的应用
        5.3.1 供应链契约的协调作用
        5.3.2 版权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4)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创新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科研数据
        2.1.1 科研数据内涵
        2.1.2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内容
        2.1.3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方式
    2.2 利益相关者
        2.2.1 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分类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适用性
    2.3 博弈理论
        2.3.1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2.3.2 博弈论的分类
        2.3.3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4 演化博弈论
        2.4.1 演化博弈理论概述
        2.4.2 演化博弈在科研数据共享中的应用
第3章 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分析及互动模型构建
    3.1 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分析
        3.1.1 首要关键利益相关者
        3.1.2 次要关键利益相关者
        3.1.3 首要非关键利益相关者
        3.1.4 次要非关键利益相关者
    3.2 利益相关者诉求分析
    3.3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利益相关者互动模型构建
        3.3.1 科研资助机构与数据生产者
        3.3.2 数据生产者与数据出版商
        3.3.3 数据出版商与图书馆
        3.3.4 图书馆和数据使用者
        3.3.5 数据共享协作者与数据生产者
第4章 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关键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分析
    4.1 科研人员间共享数据的博弈模型
        4.1.1 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4.1.2 科研人员数据共享的博弈模型构建
        4.1.3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4.1.4 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4.1.5 仿真结果分析
    4.2 科研人员、数据出版商、图书馆的博弈关系
        4.2.1 博弈模型假设
        4.2.2 博弈模型构建
        4.2.3 博弈结果分析
    4.3 科研人员与科研资助机构博弈关系分析
        4.3.1 博弈模型假设
        4.3.2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4.3.3 结果分析
第5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科研数据开放共享促进策略
    5.1 完善科研数据共享政策
        5.1.1 知识产权方面
        5.1.2 数据安全方面
        5.1.3 数据存储及引用
        5.1.4 数据质量和评估
    5.2 激励科研人员主动共享
        5.2.1 建立科研人员间信任关系
        5.2.2 开展科研人员教育及培训
        5.2.3 完善科研人员奖惩机制
    5.3 实现机构间的共建共享
        5.3.1 加强资助机构信誉监管作用
        5.3.2 优化科研数据共享服务
        5.3.3 促进利益相关者相互协作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知识图谱论述
        1.2.1 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1.2.2 理论研究层面的知识图谱研究论述
        1.2.3 实践研究层面论述
    1.3 框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和发展战略
    2.1 概念界定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
        2.1.2 “数字出版”的概念
        2.1.3 “出版资源”的概念
        2.1.4 “战略联盟”的概念
    2.2 研究理论
        2.2.1 出版资源理论
        2.2.2 数字出版理论
        2.2.3 战略联盟理论
        2.2.4 国际营商环境理论
    2.3 发展战略
        2.3.1 中国数字出版营商环境概览
        2.3.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数字出版企业“走出去”战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日韩数字出版态势与比较
    3.1 中国数字出版态势描述
        3.1.1 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
        3.1.2 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劣势
        3.1.3 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机会
        3.1.4 中国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2 日本数字出版态势描述
        3.2.1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
        3.2.2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劣势
        3.2.3 日本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机会
        3.2.4 日本数字出版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3 韩国数字出版态势描述
        3.3.1 韩国数字出版的发展优势
        3.3.2 韩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劣势
        3.3.3 韩国数字出版发展的机遇
        3.3.4 韩国数字出版面临的挑战
    3.4 中日韩三国数字出版的SWOT比较
        3.4.1 优势比较
        3.4.2 劣势比较
        3.4.3 机遇比较
        3.4.4 挑战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动因
    4.1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政治因子考量
        4.1.1 “中日韩数字出版+政治”的知识图谱
        4.1.2 中日韩地理与安全的考量
        4.1.3 中日韩政治利益驱动的考量
        4.1.4 中日韩三国合作现实的考量
        4.1.5 “一带一路”倡议的考量
    4.2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经济因子考量
        4.2.1 “中日韩数字出版+经济”的知识图谱
        4.2.2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推动的考量
        4.2.3 中日韩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的考量
        4.2.4 中日韩经济发展共同诉求的考量
    4.3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文化因子考量
        4.3.1 “中日韩数字出版+文化”的知识图谱
        4.3.2 文化环境重要性的考量
        4.3.3 中日韩文化产业合作有利条件的考量
    4.4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利益诉求考量
        4.4.1 “中日韩数字出版+利益”的知识图谱
        4.4.2 中国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的考量
        4.4.3 日本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的考量
        4.4.4 韩国政治与经济利益诉求的考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内容
    5.1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可行性讨论
        5.1.1 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积极因素
        5.1.2 中日韩三国合作存在的问题
    5.2 中日韩数字出版教育科研战略联盟
        5.2.1 中日韩高等教育科研合作促进因素
        5.2.2 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阻碍因素
        5.2.3 中日韩教育科研合作取得的成果
        5.2.4 高等教育科研合作在中日韩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5.2.5 中日韩数字出版教育科研联盟的构建
    5.3 中日韩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5.3.1 数字内容产业
        5.3.2 中日韩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概况
        5.3.3 中日韩数字内容产业联盟的构建
    5.4 中日韩数字出版金融战略联盟
        5.4.1 中日韩金融合作前景广阔
        5.4.2 中日韩数字出版金融战略联盟的构建
    5.5 中日韩数字出版文化战略联盟
        5.5.1 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与合作成果丰厚
        5.5.2 中日韩数字出版文化战略联盟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推进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的保障措施
    6.1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法律保障
        6.1.1 完善各国数字出版的相关立法
        6.1.2 加强公众数字版权意识
        6.1.3 建立版权质押融资评估系统
        6.1.4 加强法律扶持,打造“结对式”法律服务
        6.1.5 建立版权纠纷速裁机制
    6.2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组织保障
        6.2.1 各国政府支持和政策导向
        6.2.2 企业主动加强管理与改革
        6.2.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6.2.4 强化数字出版战略联盟的关系建设
    6.3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经费保障
        6.3.1 加强数字出版资源治理的经费投入
        6.3.2 建立完善的经费投入保障制度
    6.4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技术保障
        6.4.1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保障
        6.4.2 人工智能技术对数字出版资源的保障
    6.5 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的政策保障
        6.5.1 强化政府主导优势
        6.5.2 促进合作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6.5.3 重视联盟顶层制度的制定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公共信息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相关研究
3 公共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原因
    3.1 图书馆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
        3.1.1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阶段的知识产权问题
        3.1.2 图书馆资源传播和服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3.1.3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3.1.4 信息用户行为的知识产权问题
    3.2 图书馆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原因分析
        3.2.1 图书馆资源建设阶段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的原因及博弈分析
        3.2.2 信息用户行为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的原因及博弈分析
4 公共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结果启示
    4.1 价格垄断引发供需失衡
        4.1.1 自然垄断性
        4.1.2 独家授权策略
        4.1.3 差别定价
    4.2 信息用户成本影响决策选择
        4.2.1 价格成本
        4.2.2 侵权成本
        4.2.3 时间成本
5 公共信息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5.1 从反垄断角度出发构建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5.1.1 开展文献替代服务
        5.1.2 促进开放获取的发展
        5.1.3 加强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
    5.2 从信息用户成本角度出发构建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5.2.1 降低获取信息成本
        5.2.2 加强监管与技术保护
        5.2.3 提高服务效能

(7)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不足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论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图书营销模式概述
        2.1.1 图书的新内涵
        2.1.2 图书营销的内涵
        2.1.3 图书营销模式
    2.2 图书网络营销概述
        2.2.1 网络营销
        2.2.2 图书网络营销
    2.3 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平台及模式
        2.3.1 社交网络
        2.3.2 内容分享
        2.3.3 图书网络营销模式
第3章 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现状
    3.1 图书网络营销的新理念
        3.1.1 传统图书营销理念
        3.1.2 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新理念
    3.2 图书网络营销的新平台
        3.2.1 微信
        3.2.2 微博
        3.2.3 网络社区
        3.2.4 阅读软件
        3.2.5 网上书店
    3.3 图书网络营销的新型市场关系
        3.3.1 传统图书市场关系
        3.3.2 内容分享给图书营销带来的变革
        3.3.3 围绕内容分享的新型市场关系
第4章 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营销环境及博弈分析
    4.1 基于内容分享的营销环境分析
        4.1.1 内容分享模式的优势
        4.1.2 内容分享模式的劣势
        4.1.3 内容分享模式的机遇
        4.1.4 内容分享模式面临的威胁
        4.1.5 基于内容分享营销环境分析结果
    4.2 图书出版产业链价值收益的博弈分析
        4.2.1 相关假设
        4.2.2 出版产业链价值收益的ESS分析
第5章 出版社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
    5.1 出版社的市场定位
        5.1.1 革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
        5.1.2 认清形势,找准市场定位
    5.2 出版社的产品结构
        5.2.1 灵活选择图书形式
        5.2.2 合理搭配图书种类
        5.2.3 灵活搭配图书形式与种类
    5.3 出版社的营销策略
        5.3.1 针对性选择图书网络营销平台
        5.3.2 灵活运用各种图书营销策略
    5.4 耐心培育市场主体
        5.4.1 坚持进行网络平台建设
        5.4.2 坚持进行意见领袖塑造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演化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演化博弈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分析
3 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演化博弈模型
    3.1 演化博弈模型假设
    3.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3.3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
        3.3.1 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复制动态方程
        3.3.2 版权人的复制动态方程
        3.3.3 数字图书馆与版权人双边演化博弈
4 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演化博弈均衡探讨
5 结论与建议

(9)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趋势显现
        1.1.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欠缺
        1.1.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值得研究
    1.2 研究综述
        1.2.1 知识服务融合研究
        1.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协作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概述
    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产生原因
        2.1.1 数字时代知识服务环境的转变
        2.1.2 知识服务协同创新是大势所趋
        2.1.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的主动选择
    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基本概念
        2.2.1 知识服务及其相关概念
        2.2.2 融合及其相关概念
        2.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
    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和原则
        2.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特征
        2.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原则
    2.4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理论基础
        2.4.1 协同理论
        2.4.2 信息集成服务理论
        2.4.3 博弈理论
    2.5 小结
3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及条件
    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目标
        3.1.1 产生最佳知识服务协同效应
        3.1.2 促进知识服务泛在化智能化
        3.1.3 提供知识服务融合成功参照
    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机理建构
        3.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关系
        3.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互动
        3.2.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在知识服务融合中的角色
    3.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条件
        3.3.1 实现政策制度对接
        3.3.2 形成核心领导机构
        3.3.3 解决技术方法难题
        3.3.4 具备跨界融合人才
        3.3.5 优化利益分配格局
    3.4 小结
4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实施
    4.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和层次
        4.1.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维度
        4.1.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层次
    4.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和路径
        4.2.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模式
        4.2.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路径
    4.3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3.1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的过程
        4.3.2 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过程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5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效应
    5.1 融合效应的构成
        5.1.1 融合风险
        5.1.2 融合绩效
    5.2 融合效应分析与评价的意义
        5.2.1 有助于控制知识服务融合风险
        5.2.2 有助于检验知识服务融合效果
        5.2.3 有助于提高科学化决策的水平
        5.2.4 有助于实现各类要素优化配置
    5.3 融合风险的博弈分析
        5.3.1 融合博弈分析
        5.3.2 融合风险表现
    5.4 融合绩效的综合评价
        5.4.1 融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5.4.2 融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5.4.3 融合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测定
    5.5 小结
6 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对策
    6.1 机理层面的对策
        6.1.1 掌握关键要素,增强互动关联
        6.1.2 核查现实条件,实现融合目标
        6.1.3 争取各方支持,破解障碍难题
    6.2 实施层面的对策
        6.2.1 树立典型模式,完善融合路径
        6.2.2 关注影响因素,优化融合过程
        6.2.3 营造良好环境,维护动力来源
    6.3 效应层面的对策
        6.3.1 厘清效应构成,指明融合方向
        6.3.2 实施风险控制,推进融合发展
        6.3.3 完善绩效评价,保障融合成果
    6.4 小结
7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谷歌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的多方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数字版权理论
        2.1.1 数字版权概念
        2.1.2 数字版权方式
        2.1.3 合理使用制度
        2.1.4 侵权责任认定
    2.2 博弈分析方法
        2.2.1 博弈分析要素
        2.2.2 囚徒困境
        2.2.3 纳什均衡
        2.2.4 混合策略分析法
    2.3 数字版权的博弈视角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谷歌数字图书馆简介
        3.1.1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发展历程
        3.1.2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内容
        3.1.3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目标
        3.1.4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特点
    3.2 谷歌数字图书馆积极影响
        3.2.1 实现了图书馆馆藏资源最广泛的共享
        3.2.2 优化了信息资源的质量
        3.2.3 加快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步伐
        3.2.4 促进了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
        3.2.5 促进图书馆员职业更新与发展
    3.3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版权纠纷
第4章 谷歌数字图书馆多方博弈分析
    4.1 谷歌与图书馆的博弈
        4.1.1 谷歌与图书馆的竞合关系
        4.1.2 博弈模型
        4.1.3 博弈分析
        4.1.4 博弈结果与启示
    4.2 谷歌与出版商的博弈
        4.2.1 谷歌与出版商的竞合关系
        4.2.2 博弈模型
        4.2.3 博弈分析
        4.2.4 博弈结果与启示
    4.3 谷歌与作者的博弈
        4.3.1 谷歌与作者的竞合关系
        4.3.2 博弈模型
        4.3.3 博弈分析
        4.3.4 博弈结果与启示
第5章 基于版权保护的博弈共赢策略
    5.1 完善版权价格补偿机制
        5.1.1 基于网络经济外部性理论的版权价格让渡
        5.1.2 基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经济补偿
        5.1.3 建立多级动态的版权补偿机制
    5.2 多渠道寻求版权授权许可
        5.2.1 寻求差异化生存的利基
        5.2.2 确立“权利置换”原则
    5.3 建立版权争议处理机制
        5.3.1 发挥版权代理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
        5.3.2 引入论证会制度,完善版权争议解决机制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总结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与不足
        6.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的博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平台知识共享与版权保护失衡对策研究[D]. 解桐.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图书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研究[D]. 王雅欣.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服务供应链视角下的版权运营体系研究[D]. 刘雅婕.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4]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研究[D]. 王苑颖.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中日韩数字出版资源战略联盟构建研究[D]. 王海平. 燕山大学, 2019(07)
  • [6]公共信息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图书馆为例[J]. 毛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08)
  • [7]基于内容分享的图书网络营销策略研究[D]. 彭志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风险演化博弈分析[J]. 徐龙顺,李婵. 图书馆建设, 2017(12)
  • [9]数字时代出版机构与图书馆知识服务融合研究[D]. 叶翠.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谷歌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的多方博弈分析[D]. 吕阳. 黑龙江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博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