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儒学】第七期——名人之旅

【误读儒学】第七期——名人之旅

一、[错读儒林]之七——名人之旅(论文文献综述)

刘颂岩[1](2021)在《黄永厚绘画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魏耀武[2](2015)在《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迅创作的旧体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他生前和身后都产生了复杂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建国以后,鲁迅的旧体诗一直在被出版、抄录、诵读、注解、阐释和研究,这是一个稍作梳理就能发现的一个文学与文化现象。文学文本的连续出版、不断解读、反复阐释是文学作品接受的重要维度,通常也是其发生创作影响的条件和契机。循着这一思路,深入考察被文学史所遮蔽、拒绝、忽视的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我们可以发现鲁迅的旧体诗在创作的维度上同样也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本文从考察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入手,梳理分析了鲁迅旧体诗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本文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上篇主要界定相关概念,论述“鲁体”这一范畴提出的依据与意义,以及“鲁体”的基本特征。中篇主要以“鲁迅弟子”萧军、胡风、聂绀弩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探究他们对“鲁体”创作接受的不同侧面及其原因。下篇主要以新“二流堂”群体、“岭南诗人”群体以及杂文家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为研究个案,梳理“鲁体”在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传承。上篇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组成。第一章在梳理中西文体理论的基础上,评述国内外学界对“文体”的几种界定方式,确定本文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文体”这一范畴,简要论述文体与诗体之间的关系,进而阐释“鲁体”提出的历史依据,文本依据与研究意义。第二章认为,草木意象、长夜意象群体及其所蕴含的孤独意识,杂文化的诗歌语体与论辩式的章法结构,风景的社会隐喻性与内在的批判精神,是“鲁体”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相关史料,对此进行了详尽论述。第三章将“鲁体”置放于中国诗歌传统中进行审视,考镜“鲁体”与文学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并简要概述了“鲁体”在当代的传承与变异的历史。中篇由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组成。第四章以萧军早期的旧体诗词作为参照,论述“鲁体”传承发生的历史背景、主体原因,考察萧军1950-70年代的旧体诗词创作中对“鲁体”的接受。对“鲁体”意象、诗语的借用,对鲁体孤独意识的承传,是萧军旧体诗词接受“鲁体”的主要面向。第五章主要梳理胡风旧体诗词创作中“鲁体”的承传,胡风步韵鲁诗、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以及诗中强烈的孤独意识,是他承传“鲁体”的文本表征。第六章论述了“鲁体”自嘲对聂绀弩最具特色的“劳动诗”的发生学意义,“聂体”的形式特征与“鲁体”的承传关系,“聂体”的孤独意识对“鲁体”的承传与变异。任何一种传承都不是被动的接受,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受制于接受主体先在视界的选择性接受。“鲁体”在萧军、胡风、聂绀弩旧体诗词创作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复杂接受形态,体现了不同接受主体与时代语境、鲁体传统乃至鲁迅传统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下篇由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组成。第七章论述了以荒芜、黄苗子、杨宪益为代表的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传承。第八章主要考察以李汝伦、熊鉴、何永沂为代表的“岭南诗人”群体的诗词创作对“鲁体”的接受。第九章侧重于梳理以邵燕祥、陈四益为代表的杂文家的旧体诗词创作与“鲁体”之间的承传关系。这三个群体对“鲁体”的创作接受表现了较大的共性,他们的诗词创作主要传承了“鲁体”杂文化诗歌的面向,在话语体式、结构方式与批判精神方面继承和发扬了“鲁体”的特色。鲁迅旧体诗的接受史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接受、批评家的阐释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接受之中。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旧体诗创作的私人性、表意的间接性等原因,与鲁迅旧体诗阐释接受史的单质形态相比,创作维度的接受史显得更为复杂多元,这深刻体现了主体、语境、文体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隐秘的互动关系。

曹世生[3](2014)在《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文中认为《书屋》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文化类期刊。1995-2001年,在周实、王平两位主要编辑的努力下,《书屋》以图书评论及思想随笔为依托,汇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思想文化领域的讨论,对社会问题发表直接、犀利的批评意见。在短短的几年间,《书屋》就形成了独特的期刊风格,成为一道引起国内外瞩目的文化景观。《书屋》能够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首先在于它是一份很有特点的刊物。《书屋》具有某种人格化的“风骨”,是知识分子办刊的典型——其灵活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栏目编排,反应了知识分子不拘一格的潇洒态度;其覆盖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作者队伍,代表了知识分子的普遍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集中的、思想含量厚重的刊物内容,凸显了知识分子独立客观的理性思维;其大胆敢言、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的风格,彰显了知识分子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除了自身特点鲜明,《书屋》的发展也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书屋》的主编周实和编辑王平,两人人生经历相似、思想底色相近、性格特点互补,形成一种“双子星”效应,他们共同决定的刊物风格及采取的编辑策略是推动《书屋》发展的内部环境。1990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及思想文化界的内部分裂,是《书屋》发展的时代背景。《书屋》诞生在长沙,是因为这里深受湖湘文化熏陶,1980-1990年代更是成为全国民营书业中心,这是其发展的地域因素。另外,《书屋》能够卓尔不群、办出个性,与当时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也是分不开的。新世纪以来,《书屋》与许多思想文化类期刊一样,面临体制束缚、经营艰难、社会影响力下降等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书屋》只有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新媒体转型,引入投资、进行商业化的品牌经营,才能走出边缘化,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陈四益[4](2012)在《古今编书的闹剧》文中研究指明编书干什么?一是为了求名,二是为了逐利。想当初,书要一个一个字刻在竹简上的时候就是这样,或以为是名山事业,或因为是饭碗所在。不过,那时这活儿很累,识字的人又不多,所以,能以此谋生、成名的人也寡。待到有了纸张,发明了印刷术,识得几个字的人又多了起来,以编书求名逐利的便也如雨后春笋了。到了今天,美女作家、痞子作家、神童作家、纂书专家,遍地开花。编书就成了一个产业——而且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只要你敢卖——拳头也罢,枕头也罢,身体也罢,秘闻也罢,隐私也罢——都可以来钱。于是混迹于编书队伍的也就更加品类不齐了。有没有

陈四益[5](2002)在《编书的闹剧——错读《儒林》之十九》文中研究说明 编书干什么?一是为了求名,二是为了逐利。想当初,书要一个一个字刻在竹简上的时候就是这样,或以为是名山事业,或因为是饭碗所在。不过,那时这活儿很累,识字的人又不多,所以,能以此谋生、成名的人也寡。待到有了纸张,

陈四益[6](2002)在《糊涂官司懵懂官(下)——错读《儒林》之十七》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的读书人,做官的念头是再也打消不了的。这固然是孔夫子“学而优则仕”的言教影响至深,但更是帝王笼络政策的结果。一条独木桥架在那里,不奔它如何过得河去。就像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的指挥棒一挥,大家仍就往应试教育的路上走。近日,有位教师尝试了一下素质教育(是否得法是另一个问题),但期末考试一排名,所授班级落在了后面,

陈四益[7](2001)在《牛浦偷名——错读《儒林》之十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儒林虽不是洞天福地,但在儒家独尊、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的时代,头上有一顶方巾毕竟不同于戴瓦楞帽或破毡帽的角色。就像今天如果有个学位或职称什么的,人家就会刮目相看,好像知识、本领、才干都拷贝在那张薄薄的证书上面似的。因此,即便已经当上了处长、司长,甚至更高

陈四益[8](2000)在《[错读儒林]之七——名人之旅》文中指出 《儒林外史》中莺(脰)湖之旅,虽则文字不多,却也写得风光旖旎,令人神往:两条大船,一条上载着诸名士及备办酒席之人,另一条上则是唱曲奏乐之众。时值仲春,天气晴和,名士们换了单夹衣服,手持纨扇,荡漾湖中。波光潋滟,云淡风轻,

陈四益[9](1999)在《[错读儒林]之六——名人不足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不禁打了一个激灵。舞台上穿红袍、戴乌纱的大人先生,一听此言,准会将惊堂木一拍:“嘟!大胆!”——名人都是社会的精英,“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代表着秩序,代表着真理,代表着学问。可你竟敢说名人不足信,岂非狂悖?不信名人信谁?信你吗?你也配!

陈四益[10](1999)在《[错读儒林]之五——借名的花样》文中指出 名,不像金钱,不像美女,那样感性,那样实在,那样可以触摸。它有时很虚,似乎有没有都无甚关系;有时,它又很实,有了它处处通行。它有时和权力相联,名位名位,有名即有位,有位即有权;有时又和金钱相联,名利名利,有名即有利,

二、[错读儒林]之七——名人之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错读儒林]之七——名人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2)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1930-4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二) 1950-70年代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三) 1980年代以来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四) 海外的鲁迅旧体诗研究
        (五) 鲁迅旧体诗对当代旧体诗创作的影响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上篇“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及其源流
    第一章 文体、诗体与“鲁体”
        第一节 何谓文体
        一、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西方文体学思想发展的历程
        三、文体的界定与基本内涵
        第二节 诗体与“鲁体”
    第二章 “鲁体”:鲁迅旧体诗的诗体特征
        第一节 意象群体与孤独意识
        一、草木意象与长夜意象
        二、孤独意识的熔铸与外化
        第二节 杂文话语与论辩结构
        一、杂文话语
        二、论辩结构
        第三节 杂文人格与批判精神
        一、“杂文式的人”
        二、杂文话语主体的进入
    第三章 “鲁体”的源与流
        第一节 “鲁体”的历史渊源
        一、“鲁体”与意象传统
        二、“鲁体”与歌诗传统
        三、“鲁体”与怨剌传统
        第二节 “鲁体”的延传嬗变
        一、“鲁体”在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延续与演变
        二、“鲁体”在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承传与嬗递
中篇 1950-70年代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四章 萧军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的延安显影
        第二节 “鲁体”诗语的复现与重组
        一、“长夜”的复现
        二、“俯首”、“低眉”的重组
        三、“先师”的寂寞与现实的寂寞
        第三节 “战士”形象的呈现与裂变
        一、“传道者”的圣战
        二、“国士”的孤忠
    第五章 胡风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接受
        第一节 “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形式
        一、“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外在形式
        二、“鲁体”与“连环对”诗体的内在形式
        第二节 胡风步韵《无题》(惯于长夜)
        一、隔代的悲愤
        二、处境的命名
        第三节 “鲁体”与胡风旧体诗的批判精神
        一、一脉相承的批判精神
        二、批判话语中的警令修辞
    第六章 聂绀弩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鲁体”自嘲与聂绀弩“劳动诗”的发生
        一、“劳动诗”的呈现形态
        二、“高模仿”的自嘲意味
        第二节 “鲁体”与“聂体”的散文化
        一、诗语散文化的表征
        二、“技痒”的代偿性满足
        第三节 “鲁体”与“聂体”的孤独意识
        一、孤独意识的传承
        二、孤独意识的变异
下篇 1980年代以来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七章 新“二流堂”群体的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二流堂”群体的重聚与诗词创作活动
        第二节 荒芜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从今若把黄油打,先学杂文后学诗”
        二、“但使片言能活国,甘心轻掷老头颅”
        第三节 黄苗子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与聂绀弩的诗缘
        二、“鲁体”与黄苗子的文人杂咏、书画题咏
        第四节 杨宪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写诗经历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杨宪益的讽世
        三、“鲁体”与杨宪益的自嘲
    第八章 “岭南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李汝伦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诗词辩护与诗词交往
        二、“鲁体”与李汝伦诗词的杂文化特色
        第二节 “鲁体”与熊鉴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与“鲁体”传人的诗词交往
        二、“世路崎岖行处险,几声呐喊岂多余”
        第三节 “鲁体”与何永沂的旧体诗词创作
        一、鲁诗聂诗的化用与借用
        二、“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语体、章法
        三、“鲁体”与何永沂诗词的批判精神
    第九章 杂文家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第一节 邵燕样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源在鲁迅
        二、“向现代口语靠近”
        三、“不仅仅是不避俚俗”
        第二节 陈四益旧体诗词创作中的“鲁体”承传
        一、鲁迅杂文与旧体诗的二源汇流
        二、杂文话语与结构的双重同构
        三、杂文精神的深层灌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书屋》的创刊、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19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概况
        一、知识分子地位边缘化
        二、思想文化界严重分裂
    第二节 《书屋》创刊的经过与反响
        一、创刊过程非常顺利
        二、创刊引起热烈反响
    第三节 不断调适中的发展与变迁
        一、形式与内容的调适
        二、编辑部的改组及刊物变迁
第三章 《书屋》的个性特质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栏目设置
        一、栏目为内容服务
        二、栏目编排灵活多变
    第二节 精英荟萃的作者群体
        一、济济一堂——汇集老中青三代的作者群体
        二、以刊结情——编者与作者的情感和精神交流
    第三节 思想性内容凸显知识分子使命感
        一、独立而有思想的图书评介
        二、自由和普通人视角下的人物评介
        三、开放而尖锐的学术争鸣
        四、关注知识分子问题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知识分子办刊的风骨
        一、读书人的心灵家园
        二、思索者的精神领地
第四章 《书屋》崛起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书屋》崛起的内部环境
        一、编辑主体的“双子星”效应
        二、兼具编辑、作家两重身份的主编
        三、《书屋》的编辑策略
    第二节 《书屋》崛起的外部环境
        一、199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知识界分裂带来的发展空间
        三、湖湘文化与出版湘军的滋养
        四、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
第五章 《书屋》的困境及新媒体转型对策
    第一节 《书屋》所面临的困境
        一、体制所限 保本经营
        二、品牌单一 影响不足
        三、守成老化 发展乏力
    第二节 《书屋》新媒体转型战略浅探
        一、更新观念 进军新媒体领域
        二、瞄准受众 制作分众化版本
        三、口碑传播 利用社会化营销
        四、战略延伸 经营泛期刊品牌
        五、准确定位 专做意见提供商
        六、体制创新 进行商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错读儒林]之七——名人之旅(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永厚绘画艺术研究[D]. 刘颂岩. 安徽大学, 2021
  • [2]鲁迅旧体诗及其当代传承研究[D]. 魏耀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3]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D]. 曹世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古今编书的闹剧[J]. 陈四益. 读书文摘, 2012(11)
  • [5]编书的闹剧——错读《儒林》之十九[J]. 陈四益. 书屋, 2002(12)
  • [6]糊涂官司懵懂官(下)——错读《儒林》之十七[J]. 陈四益. 书屋, 2002(08)
  • [7]牛浦偷名——错读《儒林》之十五[J]. 陈四益. 书屋, 2001(12)
  • [8][错读儒林]之七——名人之旅[J]. 陈四益. 书屋, 2000(01)
  • [9][错读儒林]之六——名人不足信[J]. 陈四益. 书屋, 1999(06)
  • [10][错读儒林]之五——借名的花样[J]. 陈四益. 书屋, 1999(05)

标签:;  ;  ;  ;  ;  

【误读儒学】第七期——名人之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