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实证分析与双向调控

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实证分析与双向调控

一、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外移的实证分析与调控的双向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郝艳荣[1](2020)在《精准扶贫视角下菏泽市扶贫车间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是全世界共同任务。目前,我国已进入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期,能否如期消除绝对贫困、有效治理相对贫困并实现脱贫返贫阻断成为减贫工作重点问题。就业扶贫车间模式是山东省菏泽市创造性提出的地方就业精准扶贫模式,在推动贫困人口以工代赈、脱贫增收、内源脱贫等方面成绩显着。然而部分扶贫车间长期闲置、盲目建设甚至“精英捕获”,存在扶贫瞄准度偏移、扶贫资源浪费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菏泽市扶贫车间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扶贫车间发展基础数据,同时,运用案例研究法、访谈法,定性分析扶贫车间模式发展必要性、可行性,立足发展现状深入开展效果评价及问题原因分析,并力图从扶贫、产业发展角度,分层次探讨扶贫车间转型路径。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四点结论:一是菏泽市扶贫车间是立足资源禀赋和贫困现状,以扶贫精准度为原则,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并建立扶贫利益平衡机制以及项目选择机制的成功扶贫模式;二是扶贫车间发展和推广符合精准扶贫、内源扶贫和乡村发展要求,具备必要性、可行性及综合效果;三是扶贫车间存在“精英捕获”、扶贫瞄准偏移、规划不科学合理、风险抵御机制不健全及政府宏观调控欠缺等问题,其中扶贫资源错配、比较优势减弱以及公共政策精准性和靶向性欠缺是主要原因;四是应分类、层次化探索扶贫车间转型方向和路径,发展“兜底车间”“发展车间”“品牌车间”及“电商车间”。较之以往研究,本文以扶贫车间模式首创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性分析了菏泽市扶贫车间发展模式、路径及实践概况,更全面地进行了扶贫车间效果评价和问题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层次化分类转型路径原则,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及建立、完善扶贫车间政策体系提供了参考;在理论方面,就扶贫车间发展必要性和可能性开展了系统性分析并厘清了扶贫车间性质、定义及所属范畴,丰富和延伸了精准扶贫理论及扶贫车间理论。

王洪祥[2](2020)在《山东单县空心村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学的视角》文中认为空心村问题是中国农村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农村落后生产生活环境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村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大量农村人口不甘局限于原先布局错乱、设施老旧的农村,开始在农村外围大量新建住房,农村人口向农村外围移动,形成了空心村的初步状态。同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大幅提高,刺激了农村人口流动到条件更好的城市中居住生活的意愿,农村内部的人口缺失也随之进一步加重,逐渐转变为农村宅基地空心化、基础设施空缺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空虚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空心村现象也变得日益严重起来。本文介绍了空心村的相关理论,同时对单县空心村的发展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单县的空心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村庄形态的空心、村庄人口的空心、基础设施的空心和社会服务的空心四个方面。根据本文的计算,自2008年至2012年期间,单县空心村比例一直在上升,从2008年的54.33%上升到2012年的59.10%,在2012年空心化程度达到顶峰,截至2018年,单县空心化程度依然为57.01%。近几年,单县空心村问题凸显,出现了农村衰退、倒退的现象,对农村社会和经济的产生了负向影响,浪费了农村土地等资源,而且存在村级影响持续降低、乡镇管理能力下降的两级治理困境。本文以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所辖乡镇及街道重点行政村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菏泽市统计年鉴》,同时参考了《山东统计年鉴》与《单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文构建了单县空心化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单县空心村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县农村空心化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口方面和生态方面的影响,也有基础设施和土地面积等方面的影响。农村劳动人口增加可以抑制单县农村的持续空心化,为单县发展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但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可能会导致人口流失,促进单县农村的空心化;大型机械的使用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使农民可以有时间做其他的工作,给予农民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抑制单县农村的持续空心化;耕地面积与宅基地紧密相连,宅基地面积的减小会使农民的可居住面积减小,促进农村劳动力外流,不利于单县空心村的治理。对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且不存在异方差,通过更换变量和替换数据两种方式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也表明模型中原解释变量的显着性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五点建议:第一,强化村组织管理,发展其他组织形式,提高农村治理能力;第二,鼓励青壮年农民回流,保护留守群体权益,提高单县农村的劳动力水平;第三,保护生态环境,维持村庄整洁,使单县的农村环境变得更宜居;第四,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居民生活便利水平;第五,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不断强化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并不断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目前虽然已经有相关学者对空心村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但是目前对单县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大多数仅仅集中于空心村的人口和土地等层面,对于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本文对单县农村进行细致分析,为单县空心村治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本文的研究不仅使得人们对单县空心村问题可以产生全面系统的认识,结合单县农村发展的新特征与现存的现实问题,对农村空心化进行一个全新的阐述,而且拓展了对空心村的治理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对空心村治理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措施,为空心村治理提供宝贵经验。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在研究内容上,本文拓展了空心村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影响空心村治理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计量方法,使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使得研究更加全面,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马晨光[3](2019)在《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将引领区域经济的多极增长。产业与空间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载体,其相互作用的效应必将影响城市群的生长与协同发展。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多数尚未成熟,特别是诸如哈长城市群这类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普遍存在着协同机制薄弱、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协作困难、地方利益至上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等研究背景,以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系统的作用机理、揭示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格局、提出适宜哈长城市群未来空间生长的模式及规划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协同测度—模式选择—实现路径”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城市群空间生长、产业发展、产业与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生长基本组织模式、一般特征、制约与促进因素,以及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与动力要素,进而研究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产业与空间的相关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征解析”——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演化特征的“形”的分析,哈长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发展支撑基础,但尚处于雏形发育与快速发展之间的阶段,属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水平,且核心城市处在集聚为主的发育阶段。通过多样本大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等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等产业要素的演化特征。为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提供基础数据与要素支持,并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基本轮廓”判断和修正依据。“协同测度”——基于系统耦合的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从“形”深入到“质”,研究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首先,通过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分析发现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此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测度模型。遵循“目标统领—原则导向—框架指引—逐层完善”的总体思路,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涵盖产业与空间2个子系统、涉及8个要素和26个指标单元。将哈长城市群划分为105个区县(县级市)级空间作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产业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时序变化、空间分异和演化格局的分析,进而探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为空间生长模式适宜性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模式选择”——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遵循“格局判读—机制指引—原则匹配—导向修正”的技术路线,从“形”和“质”的双重基础、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首先,根据“状态—机理—行为—格局”的链式循环过程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进行判读;其次,分析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作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指引;再次,在选择原则的匹配和目标导向的修正下,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提出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等空间生长模式,并分析其价值内涵和各模式在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生长时序等方面的协同关系。“实现路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实施与规划策略,根据引申讨论和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着眼于对缓解“核心—边缘”空间结构锁定效应、实现“产业—空间”规模效应与协同能力、破解内生动力推动区域与城市发展难题、推进不同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等路径的探索,从总体路径构建和分模式生长策略制定等多个维度,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生长模式实施与规划策略,保障哈长城市群的长远建设以及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东北振兴”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绩效评价》《收缩城市的时空间演化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和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产业与空间要素演变特征和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缺陷,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支撑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升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赵传松[4](2019)在《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幸福产业”之首,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旅游业也面临结构性转变。传统的团队观光旅游已逐渐被大众旅游取代,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当下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创新性发展理念的指引。在此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理念,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大景区统一规划管理,实现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全域旅游一经提出便受到各方关注,并迅速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明确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山东省是全国7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之一,以其为案例进行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不仅可以对山东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评价参考,而且从一定意义上也对其他省、市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论文主要包括7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并对论文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主要对国内外全域旅游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复杂系统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全域旅游的联系。第三部分是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框架,通过对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典型特征,构建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基本框架结构。第四部分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与全域旅游发展现状,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阶段和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第五部分是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及影响因素,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及十七地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时空演变,并分析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是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与保障措施,主要提出了5种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对应保障措施。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7个部分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框架。在地理学综合集成视角下,提出全域旅游不仅具有区域特征,还具有时空属性,其本质是由于旅游空间界域扩展及容量扩张所引起的连锁性旅游产业内生增长。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从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分析框架,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内部关系复杂又趋于有序,表现出了拮抗、协同、兼容循环往复的耦合关系,具有整体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典型特征。(2)运用生长曲线模型、产出增长率法和定性判断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阶段。山东省旅游业刚刚进入发展期,旅游市场还处在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产业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以网络化开发为特征的全域开发,旅游行政管理职能注重发挥综合协调功能。(3)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手段、灰色关联度模型等分析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在基础条件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便利的交通条件、类型多样的地貌水文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旅游资源方面,全域旅游推动下山东省A级景区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景区等级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结构,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规律,A级景区等级结构趋于合理。在产业融合方面,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水平表现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产业空间格局演化方面,旅游空间结构等级呈现出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发展过程,空间结构类型表现为“极核发展与点轴发展共存—点轴发展—点轴发展与网络发展并存”的依次转变。(4)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及影响因素。1998-2017年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系统耦合协调情况稳步上升,但耦合度一直在低水平耦合阶段徘徊,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发展演变到轻度失调,耦合协调等级的表现特征呈现旅游经济子系统阻碍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发展。预测未来5年内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将实现阶段性突破。从十七地市时空特征演变来看,各地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系统耦合度明显提升,耦合度差异趋于逐渐缩小,耦合度空间分布格局由散状分布向集中分布演化,耦合协调区域差异水平趋于扩大。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区位交通、信息化、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是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信息化>旅游市场>产业政策>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经济发展。(5)提出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在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思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对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围绕旅游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提出了以龙头景区带动为主、以特色资源驱动为主、以全域景区发展为主、以城市全域辐射为主、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的5种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以具有典型特征的部分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实证。最后,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基础设施、信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地理学综合集成的视角将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置于一个研究框架之下,一方面提出全域旅游不仅具有区域特征,还具有时空属性,其本质是由于旅游空间界域扩展及容量扩张所引起的连锁性旅游产业内生增长,从理论上丰富了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另一方面,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手段引入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研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旅游系统理论为核心,从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分析框架,补充了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2)在实践研究方面,一方面所选研究区域是全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使得研究结果对其他省级全域旅游区创建工作,以及实现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另一方面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提炼了五种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适用于山东省及各地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对其他同类型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在研究方法方面,一方面运用地理学与旅游经济学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解决了全域旅游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量化分析难题,使评估和研究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将生长曲线模型、产出增长率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与经验判断等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交叉验证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阶段判断,使所得结论更加客观。此外,将计量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相统一,精准表达了驱动机理和影响因素,直观揭示了时空过程和格局演化,丰富了全域旅游研究的方法手段,展现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本项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应继续深化研究的空间表现在:(1)本研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宏观视角下从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展开的分析,缺少微观单元(比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者等)的理论思考,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基于不同尺度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全域旅游实践提供理论支撑。(2)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时,虽然尽量选择与旅游紧密联系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关指标,但由于社会和生态环境指标具有普遍性,从中剥离出与旅游相关的指标难度较大,所以导致与理想的指标体系仍有差距。今后应考虑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增强研究结果准确性。(3)本研究主要以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为例,基于中观尺度从省、市两级地域单元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过程中横向上缺乏同类省级对比,纵向上有没有深入全域旅游实践的一线阵地(县、区、乡村),使得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尺度范围,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下的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体系,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薛濡壕[5](2019)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实施的“农村振兴战略”,号召我们确立城市和农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体系机制,要求我们追求城市和农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三者是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统一整体,三者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农村的土地流转与城镇化的顺利进行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石;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共同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必要保障;农村的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是一个相互联系、结构复杂、层次多样且具有耦合协调关系的巨系统,对其中任何一个的忽视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调,进而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较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的非农产业,但因为当下全国的土地流转机制、流转市场并不是很完善,以及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造成劳动力转移之后大量土地被闲置、抛荒。此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我国城乡融合一体化协调发展,也使得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振兴的实现受到了极大阻碍。因此,文章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系统研究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这对促进三者融合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在对国内外有关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三者相互作用的文献综述进行查阅、整理的基础上,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东、中、西部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相关数据,分析三者相互作用机理及各子系统在1986-2015年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其在1986-2015年间两两之间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状况;最后运用灰色数列GM(1,1)模型,对2016-2030年农村的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作了预测与分析,并根据影响机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果如下:(1)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三个子系统在1986-2015这30年演变中基本都呈逐渐上升趋势。(2)近30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两两之间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均呈不断上升的变化态势。耦合度C值在0.6-1.0之间波动上升,耦合协调度D值在0.2-0.7之间波动,处于低水平协调阶段。在空间演变上,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表现出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3)预测未来2016-2030年我国东、中、西部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继续上升态势,耦合协调类型向优质协调趋势发展。(4)从影响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机理看,主要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自身因素、社会保障水平等。因此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与相关政策制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议。

赵福顺[6](2019)在《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几年,是中国决战、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城乡关系融合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标志着我国城乡之间已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但理论和实践表明,当前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和阻碍城乡关系融合发展的因素。因此,中央和内蒙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为更有效地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内蒙古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空间、生态、文化、经济等宏观方面的融合,更是城乡之间市场要素的自由、融合发展。城乡政策实施成效如何,政策应如何加以完善都是应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根据实际情况逐渐优化、完善现行的财税政策。本文在上述研究背景下,立足内蒙古地区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发现现行财税政策在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成效显着,并且文中运用一系列数据、图表从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城乡居民生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对显现的成效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在梳理和总结相关财税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了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体系划分为1个目标层、3个中间层和17个决策层;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筛选出每个子系统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熵值法计算出内蒙古12盟市在城乡经济、城乡社会事业、城乡生活三方面及综合的融合指数,进而对城乡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内蒙古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农牧民收入有待提高,农牧民医疗卫生、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这反映出了现行实施的财税政策在扶持区域均衡发展、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行。因此,根据实证分析和政策梳理所得结果,因势利导,以国外发达国家实施财税政策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及启示为基础,从完善区域均衡发展财税政策、加大城乡融合财政扶持力度、提高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等方面对现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完善。为构建更加适合内蒙古实际的、更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王媛玉[7](2019)在《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与城市是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是世界各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性、空间性议题。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即非农产业在特定地域上的集聚,后者带来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进而形成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产业在城市空间内部的分工与布局形成城市集聚经济,推动城市规模不断调整演进。可见,工业化是近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产业集聚是城市规模演进的内生动力。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之所以密切相关,源于二者在空间维度上的高度耦合。承载产业集聚的空间就是城市的物理存在形态,产业集聚的规模、分布和格局也就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形态与空间体系。产业集聚达到规模经济边界后出现产业扩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变化。当我们进一步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关于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问题的探讨也就需要细化和深化。产业在空间的分布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化格局,也就使得不同空间特征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作用机理和演化趋势。正因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在面临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矛盾时具有普遍的困惑而没有统一的答案:究竟什么带来集聚经济,什么带来集聚不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否有一个合理规模的门槛,这些现实问题所引发的思考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以空间异质性为基本前提探讨产业集聚对城市规模的作用机制。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产业集聚是城市规模演进的内生动力,其作用机制因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而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城市集聚经济在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还需通过产业集聚的调整与完善从而得到根本性解决。本文在总结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的相关研究与现实发展基础之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逐层递进、逐级深入地论证上述核心观点。第一,产业集聚是通过空间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外部效应,从而对城市规模的演进起到了决定性的内生作用。外部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外部性,可看做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带来城市集聚经济,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负外部性,即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带来城市集聚不经济,产业开始扩散或转移,进而引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临界点可视为城市合理规模。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取决于“成本—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是用静态的方法分析动态的城市规模演进,在实际中的应用性较差。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则是两区域两部门市场均衡的结果,主要考虑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城市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而没有将产业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纳入思考,也与经济现实不甚相符。第二,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细化,产业集聚对城市规模演进的影响是一个多层次、嵌套性的内生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阶层线性回归模型,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具体考察这一作用机制的完成过程。根据现阶段中国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将针对城市规模的检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制造业部门为集聚主导的部分城市,二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集聚主导的部分城市。现阶段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包括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以制造业部门为集聚主导的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主要源自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集聚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依靠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地,将实证结果的一般性分析与典型城市的案例分析相结合,可知在现阶段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中,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交通条件主要带来负向的拥挤效应,自然资源禀赋则视具体情况而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第三,在新经济地理学城市规模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建立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人均收益模型,考察当前阶段城市集聚经济的产出效益,并通过人均收益的最大化,间接计算得出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合理规模。本文所计算的城市合理规模为城市二、三产业就业规模,可看做城市经济规模的体现。在空间异质性前提下,各个城市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呈现明显差异,由产出效益最大化确定的城市合理规模也各不相同,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所有城市的合理规模。通过模型所得与实际对比可以发现,仅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超大城市的就业实际规模大于测算所得合理规模,其他城市发展的实际规模均小于合理规模,说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空间的产业集聚还没有完全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这一问题的形成既有产业集聚自身发展尚不充分的内在原因,也受到制度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综上所述,中国城市规模演进是一个以产业集聚为根本动力,在空间异质性作用下演化出不同发展路径的过程。因此,若想解决当前阶段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实际规模偏小、集聚经济尚未完全发挥规模效应等现实问题,必须要回到产业集聚根基上来寻求解决办法,加强正向的溢出效应,降低负向的拥挤效应。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良好契机,技术、知识、信息、人才等创新型资源要素在产业集聚和城市经济产出效益的贡献率日益凸显,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城市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是当前阶段推动城市规模演进的根本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优势资源向大城市的集聚符合市场指向的基本原则,因此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鼓励优势资源向大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达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实际规模偏大的三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则要积极引导产业的扩散和梯度转移,构建资源互通、产业互补、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

向莎莎[8](2019)在《生态导向型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79年至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9%迅速提高到59.58%,年均增长1%。然而,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大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忽视甚至牺牲农村发展等诸多问题,带来了城镇化生态困境,包括城乡土地资源使用粗放低效,城市交通压力激增,城乡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破坏、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城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城镇化发展现状之间还存在诸多矛盾,等等。本文提出的生态导向型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在于: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城市与乡村和谐共生,融合发展之路。与传统城镇化道路不同,生态导向型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绝非片面地强调大城市化,过度地依赖工业化,一味地驱使农民向城市单向迁移,重城轻农甚至牺牲农村发展,而是坚持城乡统筹协调,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和就地城镇化道路,最终实现城乡间人口双向合理流动、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均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共享美好生活的发展目标。为此,本文创新性地从广义生态文明的视角论证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对城乡和谐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刘易斯导向的传统城镇化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拓展哈里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在后者中引入生态因素,以此克服刘易斯模型的缺陷;另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构建了一套包含城乡间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生态导向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并通过计量分析验证了传统城镇化道路是无法实现城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生态导向型城镇化道路的具体政策建议。

李健[9](2019)在《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我国目前正处于“十三五”建设的重要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扶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攻坚难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攻坚脱贫战,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实现脱帽摘帽。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扶贫的新思路,在减少贫苦人口,提升扶贫效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必须要严格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当前我国贫困问题在农村和城镇都存在,尤以农村贫困问题最为突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来进行研究。首先,笔者对国内外扶贫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分析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其次,总结概括了贫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机制的概念内涵,并详细介绍了多元治理理论、目标瞄准型减贫理论、协同理论,为本文下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根据山东省农村贫困现状及扶贫机制现状,对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指明了山东省农村扶贫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根据国内学者对贫困指标的总结,确定了经济水平、文化教育、身心健康、政治权利四个维度21个指标,构建山东省农村多维度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创新体系,选取代表性的山东省重点贫困县——莒南县进行问卷调研,获取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统计方法对山东省农村精准识别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以及模型效果预测;再次,从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市场驱动政府调控两个方面对山东省农村精准治贫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博弈论模型对治贫过程中政府、市场以及贫困户三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机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山东省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禇语卿[10](2019)在《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往往是世界上大部分发达国家走向工业化进程的过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弥补了输入地的劳动力缺口,成为产业劳动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外出务工缓解了输出地的就业压力,通过“汇款”方式流向输出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力提高,加快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山东省是人口大省,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但是省内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存在经济发展差距。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对劳动力流入的吸引程度是不同的,无论净输入地还是净输出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都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其影响程度及效果是不一样的。那么农村劳动力到底对净输入地与净输出地的经济造成怎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以提高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发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有效作用,而且研究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经济影响,可以为全国和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经济效应作用机制,因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净输入地与净输出地具有不同的经济影响,所以分别从收入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角度分析净输出地与净输入地。其次,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对与净输出地而言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人力资本和缓解了就业压力等,而对于净输入地改变了消费行为、优化了产业结构。再次,各地市经济发展情况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相结合,将山东省划分为两组地区:净输出地区和净输入地区。在建立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了以下六个变量:经济总量、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均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及工业化水平,利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分别对净输出地与净输入地的经济影响。检验结果证明在2007-2017年,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山东省地区GDP对净输入地和净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均具有正向影响,人均收入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更加促进净输入地的经济增长,但是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抑制了净输入地的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对净输出地的经济发展促进程度不高。最后,提出五点建议,从净输入地角度,不仅要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及技能的培训,还要建立平等的就业制度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从净输出地角度,一是健全农村劳动力回流政策,二是发展本土新兴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三是引进输入地产业,以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为净输入地和净输出地的经济持续长远的发展做出有利贡献。

二、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外移的实证分析与调控的双向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外移的实证分析与调控的双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视角下菏泽市扶贫车间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贫困与就业研究
        (二)关于扶贫车间概念、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三)各地扶贫车间发展模式研究
        (四)关于扶贫车间效果评价及对策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精准扶贫概念界定
        二、产业扶贫概念界定
        三、就业扶贫概念界定
        四、扶贫车间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习近平扶贫思想
        二、劳动转移理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
        四、产业发展理论
第二章 菏泽市扶贫车间发展概况
    第一节 提出背景和现实基础
        一、提出背景
        二、现实基础
    第二节 菏泽市扶贫车间现状分析
        一、菏泽市扶贫车间的历史沿革分析
        二、菏泽市扶贫车间参与主体分析
        三、菏泽市扶贫车间运行模式分析
        四、菏泽市扶贫车间项目选择
第三章 菏泽市扶贫车间必要性、可行性及效果分析
    第一节 菏泽市扶贫车间发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激发贫困对象内生动力的内源扶贫要求
        二、解决农村女性就近就业困难的要求
        三、“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要求
    第二节 菏泽市扶贫车间效果分析
        一、带动就业实现稳定脱贫
        二、务工回流缓解“空巢”“留守”现象
        三、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四、盘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五、推动产业集聚趋势形成
第四章 菏泽市扶贫车间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分析
    第二节 问题分析及原因分析
        一、扶贫资源“精英捕获”
        二、脱贫瞄准性偏离
        三、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四、风险抵御机制不健全
        五、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不够
        六、政府宏观调控欠缺
第五章 菏泽市扶贫车间转型路径分析
    第一节 保留扶贫公益性质建设“兜底车间”
    第二节 突出发展功能建设“发展车间”
    第三节 依托“互联网+”发展“电商车间”
    第四节 集群化发展,建设“品牌车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山东单县空心村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行性
    1.5 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空心村基本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空心村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空心村的定义
        2.1.2 空心村的特点
        2.1.3 空心村的成因
        2.1.4 空心村的表现形式
        2.1.5 空心村发展阶段
        2.1.6 空心村的影响
    2.2 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空心村
        2.2.2 公众参与理论与空心村
        2.2.3 生命周期理论与空心村
        2.2.4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空心村
        2.2.5 同心圆理论与空心村
第三章 单县空心村现状
    3.1 单县总体概况
    3.2 单县空心村的具体表现
        3.2.1 村庄形态的空心
        3.2.2 村庄人口的空心
        3.2.3 基础设施的空心
        3.2.4 社会服务方面的空心
    3.3 单县空心村的治理困境
        3.3.1 村级影响的乏力
        3.3.2 乡镇治理的困境
第四章 单县空心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与模型介绍
        4.1.1 数据选取
        4.1.2 空心化指数计算
        4.1.3 模型及变量介绍
    4.2 实证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多元线性回归
        4.2.3 协方差分析
        4.2.4 异方差性检验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变量更换
        4.3.2 数据替换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鼓励青壮年农民回流,保护留守群体权益
        5.2.2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村庄整洁
        5.2.3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5.2.4 促进宅基地合理流转
        5.2.5 强化村组织管理,发展其他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工作

(3)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
        1.1.2 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
        1.1.3 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哈长城市群
        1.3.2 城市群空间生长
        1.3.3 协同发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群空间发展与生长
        2.1.1 城市群空间发展理论
        2.1.2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组织模式
        2.1.3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一般特征
        2.1.4 城市群空间的生长动力与促进因素
    2.2 产业发展与集聚扩散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
        2.2.3 产业集聚扩散的动力要素
    2.3 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
        2.3.1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产业阶段与空间要素的演化模式
        2.3.3 产业优化与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2.3.4 产业组织与空间生长的趋势判断
    2.4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与技术方法
        2.4.1 协同理论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2.4.2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路径
        2.4.3 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的演化
    3.1 哈长城市群基础概况
        3.1.1 哈长城市群历史演进过程
        3.1.2 哈长城市群发展基础
    3.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分析
        3.2.1 哈长城市群发育阶段识别
        3.2.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3.2.3 核心城市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3.3 哈长城市群空间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3.3.1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
        3.3.2 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
        3.3.3 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
        3.3.4 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
    3.4 哈长城市群产业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3.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3.4.2 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
        3.4.3 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
        3.4.4 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
    4.1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的理论构建
        4.1.1 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
        4.1.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4.1.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测度模型
    4.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层次框架
        4.2.2 多维指针集成及要素层构建
        4.2.3 指标层构建与内涵解析
    4.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4.3.1 研究单元选取
        4.3.2 数据来源与校正
        4.3.3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4.3.4 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
        4.3.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4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4.1 协同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4.4.2 协同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4.4.3 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格局
    4.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差异成因
        4.5.1 群域发育水平与外向能力相对滞后
        4.5.2 产业分工与地域合作程度有待优化
        4.5.3 城市间扩张与收缩并存的发展分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5.1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判读
        5.1.1 哈长城市群的全域空间生长格局
        5.1.2 哈长城市群的局域空间生长格局
    5.2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
        5.2.1 空间禀赋的先导与规制
        5.2.2 产业组织的联动与传导
        5.2.3 交通联系的支撑与促动
        5.2.4 行政边界的异化与疏导
        5.2.5 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调控
    5.3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思路
        5.3.1 空间生长模式的判据原则
        5.3.2 空间生长模式的目标导向
        5.3.3 空间生长模式的选择路线
    5.4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5.4.1 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模式
        5.4.2 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模式
        5.4.3 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模式
        5.4.4 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模式
        5.4.5 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模式
    5.5 空间生长模式的关系与价值内涵
        5.5.1 各空间生长模式之间的协同关系
        5.5.2 空间生长模式的价值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实施策略
    6.1 空间生长路径总构
        6.1.1 重点培育与适度平衡
        6.1.2 群域外向型网络构建
        6.1.3 群域多级中心融合
        6.1.4 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
    6.2 核心城市内优外联的生长策略
        6.2.1 都市区核心圈层的优化生长重点
        6.2.2 都市区外围圈层的拓展生长重点
        6.2.3 两核相向生长的示范区建设重点
    6.3 次级中心集聚组合的合作策略
        6.3.1 组合城市合作互补式发展路径
        6.3.2 城郊组团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6.3.3 跨越生长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6.4 边缘地区精明收缩的培育策略
        6.4.1 精明收缩的空间培育路径
        6.4.2 产业转型与新生的精确化引导
        6.4.3 产业集群与融合的精细化培育
        6.4.4 空间储备与生长的精明化管控
    6.5 生长轴带沿线拓展的统筹策略
        6.5.1 交通联系通道的轴带统筹
        6.5.2 产业集聚融合的体系统筹
        6.5.3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统筹
    6.6 各功能区异类等值的要素调配策略
        6.6.1 产业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6.6.2 空间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全域旅游的影响与效应研究
        2.1.3 全域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2.1.4 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模式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复杂系统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2.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第3章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框架
    3.1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3.1.1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3.1.2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及关系
        3.1.3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3.2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流程
        3.2.1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内容
        3.2.2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
        3.2.3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流程
    3.3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调控
        3.3.1 设定优化调控目标
        3.3.2 全面判断约束条件
        3.3.3 科学选择驱动机制
        3.3.4 优化调控路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与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4.1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
        4.1.1 研判方法与依据
        4.1.2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及阶段判断
    4.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4.2.1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4.2.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资源支撑
        4.2.3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融合分析
        4.2.4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及影响因素
    5.1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
        5.1.1 指标体系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评估方法
        5.1.4 结果分析
    5.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
        5.2.1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化的内在机理
        5.2.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与保障措施
    6.1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6.1.1 总体目标
        6.1.2 基本原则
    6.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2.1 以龙头景区带动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2.2 以特色资源驱动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2.3 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2.4 以城市全域辐射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2.5 以全域景区发展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6.3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6.3.1 创新体制机制
        6.3.2 健全政策制度
        6.3.3 提升基础设施
        6.3.4 强化信息支撑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5)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流转
        2.1.2 劳动力转移
        2.1.3 城镇化
        2.1.4 城乡融合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系统耦合理论
        2.2.3 协调发展理论
3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时空格局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水平的测算
    3.3 全国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各子系统时间演变分析
    3.4 东、中、西部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各子系统时空演变分析
4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4.1 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判定标准
        4.2.1 耦合阶段及耦合强度分类
        4.2.2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判定标准
    4.3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两两分析
        4.3.1 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析
        4.3.2 土地流转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析
        4.3.3 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析
    4.4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4.4.1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综合协调指数时序分析
        4.4.2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分析
        4.4.3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类型空间演变分析
5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度预测及影响机理分析
    5.1 灰色数列GM(1,1)模型构建
    5.2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度预测分析
    5.3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影响机理分析
        5.3.1 新型城镇化发展
        5.3.2 农业现代化发展
        5.3.3 农村劳动者自身因素
        5.3.4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5.3.5 相关政策制度影响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针对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的政策建议
        6.2.1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6.2.2 完善户籍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6.2.3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构筑城镇体系,发挥城市内生动力与辐射带动作用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1.1.2 城乡融合发展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
        1.1.3 财税政策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技术路线、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文可能创新点
        1.5.2 本文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肇始与界定
        2.1.1 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融合发展
        2.1.2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3 城乡融合理论
        2.2.4 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及其显现的成效
    3.1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出台的背景
        3.1.1 中央政策出台的背景
        3.1.2 内蒙古政策出台的背景
    3.2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3.2.1 中央出台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3.2.2 内蒙古出台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3.3 财税政策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显现的成效
        3.3.1 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3.3.2 城乡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3.3.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3.3.4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4.1 财税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城乡融合度的测定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4.1.4 评价方法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相关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4.2.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现行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财税政策暴露出的问题
        4.3.1 扶持区域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不完善
        4.3.2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4.3.3 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不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借鉴
    5.1 国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1 美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2 德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3 日本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1.4 韩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
    5.2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启示
        5.2.1 政策实施要长效化
        5.2.2 支农支牧政策要立法化
        5.2.3 城乡公共产品要实现均等化
        5.2.4 财政资金的扶持要实际化
        5.2.5 政策实施要动态化
        5.2.6 融资渠道要多元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完善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6.1 完善扶持区域均衡发展的财税政策
        6.1.1 完善调节事权与财力的财税政策
        6.1.2 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6.1.3 有效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6.2 加大城乡融合财政扶持力度
        6.2.1 增加支农支牧投入力度
        6.2.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6.2.3 提高城乡“交融”程度
    6.3 提高政策的契合度和力度
        6.3.1 政策定位“准”
        6.3.2 政策设计“精”
        6.3.3 政策执行“严”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与产业集聚
        2.1.2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模演进
        2.1.3 空间异质性
    2.2 基础理论
        2.2.1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2.2.2 城市规模演进的基础理论
        2.2.3 关于空间异质性的探讨
第3章 产业集聚视角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历程
    3.1 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
        3.1.1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回顾
        3.1.2 世界城市规模演进的未来趋势
    3.2 中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
        3.2.1 中国的产业与城市发展概况
        3.2.2 产业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3.2.3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演变
第4章 产业集聚推动城市规模演进的机理分析
    4.1 产业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因素分析
        4.1.1 空间因素
        4.1.2 产业因素
        4.1.3 制度因素
        4.1.4 环境因素
    4.2 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
        4.2.1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4.2.2 城市集聚经济: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4.2.3 城市集聚不经济: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
    4.3 城市规模演进的路径分析
        4.3.1 城市规模的测度
        4.3.2 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确定城市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模型
        4.3.3 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分析
第5章 空间异质性前提下产业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
    5.1 空间异质性与多层次作用机制
        5.1.1 空间异质性的细化
        5.1.2 多层次作用机制及其原理
    5.2 两阶层线性回归模型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2.3 产业集聚指标测度
        5.2.4 实证结果
    5.3 基于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的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
        5.3.1 以制造业部门为主导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5.3.2 以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为主导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第6章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规模与产出效益探讨
    6.1 考虑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的城市产出效益测定
    6.2 中国城市产出效益与合理规模的测算:来自地级市层面的实证分析
        6.2.1 数据来源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中国城市规模的现实发展
        6.3.1 关于城市规模的争论
        6.3.2 城市发展实际与合理规模的比较
        6.3.3 中国城市规模演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城市规模演进路径的政策启示
        7.2.1 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城市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7.2.2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7.2.3 依靠超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生态导向型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广义生态化概念
        2.1.2 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理论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理论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
    2.4 发展经济学与城镇化、生态文明
        2.4.1 田园城市理论
        2.4.2 刘易斯模型的城市化思想及其缺陷
        2.4.3 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城市化思想
第三章 传统城镇化路径中的问题及分析
    3.1 传统城镇化路径下的城市问题
        3.1.1 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张
        3.1.2 城市病与环境污染
        3.1.3 城乡社会权益均等化未实现
        3.1.4 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3.2 传统城镇化路径下的农村问题
        3.2.1 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3.2.2 人才流失,产业“空洞化”
        3.2.3 家庭问题凸显
        3.2.4 乡村文化日益衰落
    3.3 传统城镇化路径反思
        3.3.1 传统城镇化路径的缺陷
        3.3.2 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的拓展
第四章 生态导向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4.1 生态导向型城镇化指标的建立
        4.1.1 指标的遴选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生态导向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 生态导向型城镇化测度结果分析
第五章 生态导向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2 实证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5.2.4 面板数据模型选择
        5.2.5 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章 生态导向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6.1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6.2 绿色城镇化
    6.3 就地城镇化
        6.3.1 探寻农业出路,走新型集体化道路
        6.3.2 推动农民致富,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6.3.3 建设美丽乡村,走环境友好型道路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9)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的基本概念
        2.1.2 精准扶贫的概念
        2.1.3 精准扶贫机制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治理理论
        2.2.2 目标瞄准型减贫理论
        2.2.3 协同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贫困现状与扶贫机制现状剖析
    3.1 山东省农村贫困现状与特征分析
        3.1.1 山东省农村贫困现状
        3.1.2 山东省农村贫困特征分析
    3.2 山东省农村扶贫机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3.2.1 山东省农村扶贫机制现状
        3.2.2 山东省农村扶贫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精准扶贫经验借鉴
    4.1 国外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
        4.1.1 英国多元扶贫开发
        4.1.2 巴西社会发展战略扶贫
        4.1.3 孟加拉乡村银行
    4.2 国内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
        4.2.1 广东省“双到”扶贫开发
        4.2.2 河南省特色产业扶贫开发
        4.2.3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开发
    4.3 国内外扶贫开发经验对山东省的启示
        4.3.1 强化政府和社会性组织合作机制
        4.3.2 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机制
        4.3.3 分类推进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4.3.4 重视提高脱贫能力
        4.3.5 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
第五章 山东省农村贫困对象精准识别机制创新
    5.1 自下而上的贫困对象自主申报机制
    5.2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贫困户多维度精准识别机制
        5.2.1 Logistic回归模型概述
        5.2.2 指标选取原则
        5.2.3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5.2.4 数据的来源
        5.2.5 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
        5.2.6 Logistic模型的检验与效果预测
    5.3 多方参与的贫困对象筛选监督机制
第六章 山东省农村精准治贫机制创新
    6.1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下的精准扶贫机制
        6.1.1 改革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运作管理机制
        6.1.2 政府“兜底”的精准扶贫机制
        6.1.3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下的扶贫资源合作模式
        6.1.4 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力转移合力机制
    6.2 市场驱动政府调控下的精准扶贫机制
        6.2.1 贫困户参与各类生产组织的脱贫致富机理
        6.2.2 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中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6.2.3 产业一体化精准治贫建议
第七章 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机制对策建议
    7.1 强化动态贫困识别机制
    7.2 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
    7.3 鼓励社会参与扶贫和贫困人口自我脱贫
    7.4 加强多方参与产业扶贫的互动合作关系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博期间主要工作

(10)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机制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
        2.1.1 二元结构模型
        2.1.2 推-拉理论
    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应的机制分析
        2.2.1 收入效应
        2.2.2 技术进步效应
        2.2.3 产业结构效应
        2.2.4 人力资本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状况
    3.1 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
        3.1.1 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
        3.1.2 人户分离情况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净输出地的影响
        3.2.1 促进农民增收
        3.2.2 改变人口结构
        3.2.3 缓解就业压力
        3.2.4 提升人力资本
    3.3 农村劳动力对净输入地的影响
        3.3.1 改变消费行为
        3.3.2 优化产业结构
        3.3.3 提升人力资本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4.1 变量描述及数据来源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1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及说明
        4.2.2 模型估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外移的实证分析与调控的双向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视角下菏泽市扶贫车间发展路径研究[D]. 郝艳荣. 青岛大学, 2020(02)
  • [2]山东单县空心村问题研究 ——基于经济学的视角[D]. 王洪祥.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 马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4]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D]. 赵传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薛濡壕.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推动内蒙古城乡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赵福顺.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2)
  • [7]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D]. 王媛玉. 吉林大学, 2019(10)
  • [8]生态导向型中国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 向莎莎.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9]山东省农村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D]. 李健.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10]山东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研究[D]. 禇语卿.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菏泽市农业剩余劳动力实证分析与双向调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