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

一、《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白光[1](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周笑梅[2](2021)在《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文中提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表征。自国家启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智库的政策咨询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与现阶段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仍明显不相称。制约智库发展的突出困境在于:在新型智库最重要的关系中,智库与政府双向维度同时存在深层体制改革的阻滞,且彼此复杂纠缠。一方面,这种制约呈现为相应的国家制度供给不足与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滞后,另一方面,新型智库在对自我重塑的能动把握上也存在观念滞后、行动迟滞、内部机制创新不足。内外部因素的复杂交错,致使新型智库依然受制于传统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难以支持智库转型所需要的决策研究范式及运营模式的现代跃迁,因而也难以全面达成自身应有的职责担当,在整体上呈现深层结构性矛盾。如果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单纯指向智库内部机制,或单纯指向政府制度供给,都难以有效解释问题的深层归因和回应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将对这一矛盾的分析,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背景中,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知新型智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并从中探寻其发展的深层结构性影响因素,进而系统探索对其发展优化更具应用价值的实践对策。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新型智库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效率,关系到由国家决策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等因素共同构成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当前在国内国际复杂局势中,同时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对人类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模式深刻复杂的改变与形塑,则使这种机遇与挑战空前放大,进而使智库对国家及政府决策能力的重大影响进一步突显,作为决策体制改革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成为意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在国家治理总体架构下,存在三个对新型智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维度:国家的制度供给、智库的内部治理、智库的外部关系。这三个维度既决定着智库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空间,同时也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与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依据国家治理、参与式治理、网络化治理、决策过程参与等理论,基于“国家制度供给-智库内部治理-智库外部关系”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国内外智库发展经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31个省市自治区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分别在三个基本维度下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以剖析新型智库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优化路径及对策。在形成对新型智库发展状况及问题判断时,本文做了一定数量国内外实践案例的实证分析,特别是以31个省级地方社科院为核心研究案例详细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学术文献研读及理论资源支撑,基于以上综合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新型智库发展优化对策:第一,在政府维度,加大力度扭转突出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加强对新型智库发展的制度供给和赋权。新型智库发展制度供给体系应包括:决策过程参与保障制度、机构主体重塑保障制度、智库市场化运行保障制度、智库现代传播保障机制等内容。第二,在智库内部治理维度,探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并在清晰战略目标定位前提下,对智库的研究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创新。第三,在智库外部关系维度,围绕新型智库发展所形成的重要外部关系,以激活主体能量与活力为前提,建构政府主导、智库发挥重要作用的网络化治理合作伙伴关系。在三个基本维度分别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整体性政策建议:优化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布局,持续培育现代政治文明;在秉持稳步渐进改革原则的同时,加快提升新型智库发展相关立法层次,以强大的国家立法保障并规范新型智库发展;合理布局新型智库发展体系,以建立和形成有效保障各类智库均衡而充满活力发展的资源配置模式,维护不同类型智库共同构成的整体国家知识资源及决策智慧宝库;积极回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推动新型智库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整体升级,制定并实施涵盖政府、智库、企业及社会的互联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知识管理及数据库网络,为建立国家智慧决策模式做足准备,以提高国家治理效能,进一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郭旭,王静娴,徐志昆[3](2021)在《近三十年来的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的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研究,受到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贸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逐步确立,但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科优化布局给贸易经济专业带来了生存焦虑。进入21世纪以来,对贸易经济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超过了对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关心,在贸易经济专业建设、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产生了较多成果。本文回溯近三十年来的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贸易经济学科和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历程,把握研究现状,推进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进展。

化迎莹[4](2021)在《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有经管学院,且该学院学生数量多,经济类文献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经济类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所综合性高校和两所财经类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LIBQUAL模型,分别对四所高校的经管学院师生及图书馆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及研究内容为两类高校的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管学院师生对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的满意度情况,并分析了两类高校经管学院师生对文献的主体需求。通过对两类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发现综合性高校图书馆和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在经济类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同。因此,本文针对两种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策略。

赵前[5](2021)在《从官商合办到公私合营 ——中国实业银行研究(1937-1951)》文中指出本文聚焦“小四行”之一的中国实业银行(1937-1951),从权资关系互动的角度理解银行业的变迁。进而探讨不同时期政权组织对银行业的控制特点和方式,以及较长时段一般银行的因应之道。1937年4月,中国实业银行被国民政府增资改组,成为官商合办银行。不久抗战爆发,中国实业银行裁并分支行处,内迁至大后方,并响应大后方金融网的构建,重新设立行处,却由于国民政府取向的变化,业务发展及行处设立远逊于国家银行与省地方银行。为了突破经营困境,中国实业银行谋划增资改组,引入商股,清退官股,重新回归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最终由于国民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功败垂成。不过中国实业银行利用国民政府战时金融统制的弱效,顺利扩充商股,重新占据主动权,体现出战时国家权力与银行资本共同扩张的局面。战后中国实业银行回迁上海,接收、清理和复员中国实业银行。在国民政府财政部的监管过程中,发现伪中国实业银行的诸多“非法”行为,甚至不乏总行的战后包庇,财政部最终竟以妥协告终。国民政府力求重建战后金融体系,监管银行业的清理和复员,却体现出“监而不管”的特点,为战后金融市场的乱序提供了某种历史解释。1949年5月份,上海解放,中国实业银行被中共接管改造为最早的一批“公私合营”银行之一。中国实业银行不同于过去排拒官股的表现,反而积极配合国家银行,力求转型为国家银行政策的执行者,背后原因远非过去仅仅认为的中共的强行改造。公私合营银行的业务发展与顺利改造,得益于政治权力的倾向,以及职工群体的动员。总体来说,国民政府对于银行业往往采取资本和人事进行双重控制,银行股东争夺股本的属性,意味着银行权力需要凭依资本,甚至国家权力渗透到商业银行,也要有资本的形式包裹。而中共建政后的银行业改造,资本的权力化不断被边缘,组织控制和政治动员成为中共控制银行业的新着力点。中国实业银行拥抱国家银行体系,既是符合时宜的逐利使然,也是新的经济体制下的无奈选择。

宛晴[6](2021)在《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文中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能够直观反映企业现阶段真实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还有助于揭示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会计信息因此也成为各类市场交易主体评判企业内在价值、制定相应交易方案、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也成为企业为实施机会主义行为而加以扭曲操纵的对象。考察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途径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亘古不变的核心话题。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化大生产与劳动分工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的组织形式。单一企业难以覆盖生产的全部流程,由各个专业化企业所构建的供应链体系成为社会生产的实现基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体系的稳定与效率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更关系到其长期竞争优势。上述趋势强化了大客户与供应商企业之间同进共退、休戚与共的关系。为维护生产秩序与提升供应链体系效率,大客户亟需掌握企业真实经营与财务状况,制定预期供应链投资决策,监督与遏制企业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诸多管理实践表明大客户具备强烈动机监督企业提升其会计信息质量。然而现有大客户特征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研究的结论却莫衷一是,部分研究发现大客户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反而会激发企业的信息操纵倾向,即大客户的监督并非总是有效。究其原因,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客户数目、销售收入占比等客户个体经济规模特征,将大客户的监督能力简单归因于其在企业市场份额或预期收入实现过程中的重大地位,难以考察监督成本的潜在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决上述困境提供了全新视角。大量研究发现地理距离是影响经济主体监督成本与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立足于大客户的地理空间区位特征,使用地理邻近性刻画大客户的监督成本并且分析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客户特征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中的争议。鉴于此,本文首先使用规范分析法,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了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构建“地理邻近性-监督成本-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逻辑。随后以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按照如下步骤实证检验大客户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一,本文对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基本情况进行整理与分析。在详尽阐述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获取与构建过程之后,本文报告了大客户集中程度与大客户与企业间地理距离的分布特点,用以明确使用地理邻近性衡量大客户监督成本的现实基础。第二,本文考察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会计信息可靠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前文所构建的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使用操控性应计项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绝对值衡量会计信息可靠性,建立O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客户地理邻近性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靠性。分别从大客户监督动机与公司治理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后发现,当企业更容易陷入经营危机或是产生财务错报时,大客户的会计信息可靠性需求越强,此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而当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时,地理邻近性对于大客户监督能力的改善作用更强,此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第三,本文考察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会计信息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前文所构建的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使用盈余反应系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客户地理邻近性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相关性。而分别从大客户监督动机与公司治理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后发现,当企业较为成熟、发展前景较为明确时,大客户的会计信息相关性需求越强,此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而当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时,地理邻近性对于大客户监督能力的改善作用更强,此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第四,本文考察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前文所构建的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使用改进后Basu模型所计算出的Cscore指数衡量会计信息稳健性,建立OLS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客户地理邻近性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稳健性。分别从大客户监督动机与公司治理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作用机制后发现,当企业属于耐用品行业或专有资产投资水平较高时,大客户对企业的负面消息更为敏感,其会计信息稳健性需求也越强,此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企业会计信息稳健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而当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较低时,地理邻近性对于大客户监督能力的改善作用更强,此时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企业会计信息稳健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理论贡献方面,本文不仅为客户特征相关研究提供了来自地理空间区位层面的观察视角与度量指标,从产品市场行为主体出发完善会计信息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同时将大客户纳入地理邻近性研究主体范围中,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在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范畴。指导实践方面,本文同样具备积极意义。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大客户地理空间区位特征,利用距离企业较近的大客户在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决策效率;对于公司管理者而言,应当基于自身供应链地理区位特征,合理利用自身谈判优势监督与改善供应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对于监管者而言,应当基于企业大客户地理区位特征设置针对性的监管策略,改善市场信息环境。

徐刚[7](2020)在《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思想渊源,丰富中国法律思想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现代法律教育起源于近代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性变革,初步形成于国民政府制定法体系完善后的30年代末期。孙晓楼是中国第一位系统研究近代法律教育,并出版国内第一本法律教育专着《法律教育》的法学家,被吴经熊誉为“研究法律教育的开路先锋”,被美国学者康雅信(Alison W.Conner)誉为“出色的法律教育家”。《法律教育》涵盖了法律教育领域里的几乎全部内容,包括法律教育之意义和目的、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之比较、师资队伍与设施保障、入学条件与课程设置、法学研究方法与法律实践教学、法律夜校与法律研究院等。因而,有学者认为孙晓楼是民国时期“专门法学教育体系”的建构者,并在“中国法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研究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作用发挥、历史价值等方面,对于当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如何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如何走以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创新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廓清跨学科知识体系对未来法学教育的影响等。孙晓楼正是在类似的时代更迭、论争不断的历史背景下,建构出全面系统的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其探讨和论证过的内容有:法律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政治责任;在法律国际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好本国法律教育的民族性、社会性;法律人才应当时刻关注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主张从最开始的提高入学资格入手,到培养环节中以高水平教授、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来共同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等。论文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法律社会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探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包括法制环境、地域背景、学术氛围以及个人因素。“自主性”特征明显的国民政府法制建设,在建成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具有中国品质的近代法律体系后,更加需要一批既深谙西方法律文明,又从小熏陶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本土法学家来深入推进法制建设。他们不但能更好地适应法律自主性变革,而且能更加有力地强化法律变革的自主性。阻碍民国司法独立的掣肘性因素在于法律人才的匮乏,此外,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充实进新式司法机构和运转司法。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吸引了大批法科留学生留沪工作和优秀律师执业团体的形成。他们共同成为私立法政院校的优质师资,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法律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接受过西式法律教育并于20年代崭露头角的第二代法学家,不但能够运用西方法律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将汉语语境下的中国法律推向一个新高度,而且经常性地开展法律思想大讨论和多领域的法律实践活动。孙晓楼长时间倾注于东吴法学院教书育人,精心编纂两期法律教育专号,也深受东吴师生法律教育思想的启发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精深研究,系统化的法律教育思想得以最终形成。深刻阐释了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任何理论体系必然都有其独有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引,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自不例外。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源自于对民国大学教育存在的空谈式的理论教育、士大夫式的绅士教育、功利式的个人主义教育、盲从式的洋化教育等问题的关注和改进。关于法律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关系到国家法治的前途,并希望办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能特别注意到,因不切国情而妨害国家民族性发展的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希望办理法律教育的人能将法律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杜绝短期功利思想和行为;希望法学界注意到法律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尽心竭力地研究法律教育。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是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的法律人才。关于什么是法律人才,他认为要具备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针对当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识轻实践、对外国理论缺乏甄别、对德育重视不够、对社会科学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行理实并重制、改革课程体系、编写优质教材、改变讲授方式、加强品行培养、增强对理论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等具体举措,对于当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依然具有较多启示意义。重点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孙晓楼从法律国际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实并重制、法律研究方法、法律课程编制等四个方面,对民国法律教育进行了制度设计。在法律国际化进程中,法律教育要立足本民族文化和本国社会实际,为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在比较借鉴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法律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来改善中国法律教育。理实并重制,既有法律人才培养不适应废除领事裁判权需要和为缓解法律张力而培养具有较高司法智慧、司法技巧的法律人才等历史背景,又有以例案研究等四点关键之举来实现理论学科和实验学科相配合等系统内涵,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性。偏于理论的、狭义的、分析的研究方法存在通病,而在社会法学派崛起之后,法律的研究方法出现倾向于实际的、广义的、功用的研究之趋势。在详细考察12所国内外着名大学法律课程的基础上,不但研究得出沿用至今的课程编制五项原则,而且提出应添设法律伦理学、会计学、理论法学等三门课程的观点,切实针对时弊,符合当时历史阶段要求,至今仍具颇多启发意义。深入研究了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孙晓楼从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初始环节的入学门槛把控、作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高水平教授、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保障的设施设备等三个方面对法律人才培养进行质量控制。受美国和东吴法学院“精英化”法律教育的影响,针对不合格学生充斥法律学校的时弊,提出一方面要限制学生人数,来达到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去选择人才和方便教师集中培养学生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提高入学资格来代替延长学习年限,保证学生在学习法律前应当修完9门基本科目。主张教育部限制学生人数的整顿措施,应当考虑各个学校的历史、已往的成绩、不同学科的强弱程度、学校本身经济情况等因素,避免一刀切。针对位置不稳、四处兼职的教授现状,主张以身许学的专任教授是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通过俸给的提高、位置的保障、课目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和生活的改善,来崇养“国士式”教授。法学图书馆、模型法庭、讨论室、法律救助社是保障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设备支撑。着重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孙晓楼在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朝阳学院院长时期的法律实践,既是其法律教育思想的折射与印证,又是其实践智慧的充分展现。以论着的形式阐释比较法研究令人信服的理由,试图说服政府减少对东吴法学院比较法教学的干预,并指出比较法研究之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中国法。特色鲜明的比较法教学给东吴法学院带来了充足的生源、良好的就业、星光闪耀的律师群体和司法官群体等巨大实际效益。长期在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教师群体指导下的东吴模型法庭课程,克服了长期理论灌输之弊病,训练了学生法律推理、法律论辩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东吴法学院法律教学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担任朝阳学院院长期间,积极推行理实并重制,聘请司法经验丰富的法学家组成司法组教务委员会,引进模型法庭并适当增加比较法课程,补强了朝阳学生短于法律实践的弱项。孙晓楼是在中国添设法律研究院的最早极力主张者之一,也阐释了法律夜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存在的理由及改进对策。全面研究了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深刻的历史价值和深远的当代价值。与同时代主要法学家相比,孙晓楼从推动和实现国家法治的高度出发,以更加宏大的系统性思维站在理论建构者的视角,综合运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建构民国法律教育理论体系。参加国民政府教育部修订法律学系科目表工作,对在全国范围开设法学基本科目必修课、比较法课程以及遵循其主张的课程编制五大原则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法律教育思想对朱家骅任教育部长时期的宏观法律教育政策产生了不少启发和影响。担任东吴法学院副教务长时期,始终坚守比较法教学,积极推动模型法庭和图书馆建设。抗战期间担任朝阳学院院长,克服筚路蓝缕的办学困境,竭尽所能地四处聘来阵容齐整的高水平教授队伍,实行严格的学分制度、考试制度和奖惩制度,取得了招收法科研究生的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治校成果。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对于进一步明确当今法学教育宗旨和定位,如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如何构建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如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如何开展好跨学科教育,如何将法律伦理学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如何改进法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都具有较多的经验启示和较强的借鉴意义。

符越[8](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黄润青[9](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李薪茹[10](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二、《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1.3.3 特大城市
        1.3.4 职住空间结构
        1.3.5 演化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1.5.1 逻辑主线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2.1.3 职住平衡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3.4.1 自主逻辑性
        3.4.2 路径依赖性
        3.4.3 演化性
        3.4.4 可持续性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6 政策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6.4 本章小结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的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与网络调研法
        (二)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
        (三)比较研究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有待改善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智库与新型智库
        (二)社科院与地方社科院
    二、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公共政策理论
        (三)制度供给理论
        (四)知识管理理论
第二章 新型智库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与战略目标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政策背景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三个基本维度
        (一)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二)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的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三、新型智库实践需求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
        (一)三个基本维度的内在关系
        (二)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关系
        (三)三个基本维度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系
第三章 新型智库发展成效、困境及归因:地方社科院案例研究
    一、案例选择的典型意义
        (一)五种主要智库类型比较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特殊性与代表性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的历史演进
        (一)地方社科院智库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9年)
        (二)地方社科院智库稳步探索阶段(1980-1999年)
        (三)地方社科院智库快速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基本成效
        (一)地方社学院新型智库决策影响力提升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传播影响力提升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社会影响力提升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层困境
        (一)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身份困境
        (二)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政困境
        (三)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资金困境
        (四)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的人才困境
    五、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供给维度的制约
        (二)内部治理维度的制约
        (三)外部关系维度的制约
第四章 智库发展的国内外实践经验镜鉴
    一、国外智库发展经验
        (一)国外智库的国家制度供给
        (二)国外智库的内部治理机制
        (三)国外智库的外部关系建构
    二、国内智库发展经验(地方社科院以外的案例研究)
        (一)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中的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二)国经中心——理事会模式的智库内部治理探索
        (三)人大国发院——跨学科研究中的智库组织结构创新
第五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政府维度:制度供给
    一、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体系
        (一)政治环境根本支撑
        (二)决策参与保障制度
        (三)机构体制改革制度
        (四)市场运行保障制度
        (五)舆论引导保障机制
    二、加强新型智库发展的国家制度供给
        (一)优化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二)健全决策参与制度保障
        (三)加强机构重塑制度保障
        (四)强化市场运行制度保障
        (五)提升舆论引导机制保障
第六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自身维度:内部治理
    一、探索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
        (一)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国家相关政策
        (二)国外法人治理结构发展脉络溯源
        (三)国内事业单位相关改革基本经验
        (四)法人治理结构的智库适应性探讨
        (五)新型智库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对策
    二、创新新型智库内部治理机制
        (一)新型智库战略目标清晰定位
        (二)新型智库决策研究机制优化
        (三)新型智库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四)新型智库知识管理机制拓新
        (五)新型智库现代运营机制强化
第七章 新型智库发展优化之关系维度:主体互动
    一、新型智库与政府的关系
        (一)共同培育智库与政府协同研究机制
        (二)共同营造智库与政府沟通交流平台
        (三)共同打造智库与政府人员互动通道
    二、新型智库与媒体的关系
        (一)积极支撑新闻媒体深度政策宣传
        (二)紧密结合网络媒体推动品牌传播
        (三)完善自身媒体建设拓展潜在关系
    三、新型智库与公众的关系
        (一)以公众为智库营养源泉
        (二)恰当参与公共舆论引导
        (三)成为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四、新型智库与同行的关系
        (一)拓展国内同行合作关系
        (二)拓展国际同行合作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近三十年来的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发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探讨
    2.贸易经济学科属性的不断弱化
    3.贸易经济学框架体系的确立和延续
二、专业目录变迁背景下的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研究
    1.贸易经济本科专业目录变迁
    2.贸易经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
    3.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5.贸易经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建设
三、结论

(4)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利用的含义
        二、利用效能的含义
        三、信息资源的定义
        四、经济类资源的范围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满意度的标准
        二、利用效能与满意度的关系
        三、经济类资源与信息资源的界定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研究方法
    第一节 LIBQUAL+模型
        一、LIBQUAL+模型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二、LIBQUAL+模型基础架构介绍
        三、LIBQUAL+模型的特点与发展趋向
    第二节 基于LIBQUAL+模型的高校图书馆及经济类资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一、评价指标及筛选方法
        二、评价指标的具体描述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及利用情况分析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
        一、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
        二、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现状调查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定性分析
        一、设计调查问卷
        二、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四、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利用情况分析
        五、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结果分析
        六、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服务质量与利用效能对应关系
    第三节 高校经管学院师生的主体需求分析
        一、综合性高校经管学院师生主体需求分析
        二、财经类高校经管学院师生主体需求分析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
    第一节 综合性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类资源方面
        二、图书馆员队伍方面
        三、图书馆环境方面
        四、服务效果方面
    第二节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解决办法
        一、经济类资源方面
        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
        三、经济类资源的宣传推广方面
        四、图书馆员方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高校图书馆经济类资源利用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2 对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经济类资源满意度调查

(5)从官商合办到公私合营 ——中国实业银行研究(1937-195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材料与方法
    五、中国实业银行简介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实业银行内迁与改组
    第一节 战时中国实业银行的经营情况
    第二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内迁困境
    第三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增资改组
    小结
第二章 战后中国实业银行的监管与清理
    第一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接收与复员
    第二节 财政部对中国实业银行的监管
    第三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清理与回应
    小结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实业银行的改造与转型
    第一节 解放后中国实业银行的经营
    第二节 中国实业银行的公私合营改造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与政治动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制度环境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
        1.3.2 会计信息质量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客户特征相关研究
        2.1.1 客户特征与企业业绩
        2.1.2 客户特征与市场反应
        2.1.3 客户特征与企业决策
    2.2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研究
        2.2.1 宏观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
        2.2.2 微观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
    2.3 地理邻近性相关研究
        2.3.1 直接利益相关群体地理邻近性
        2.3.2 间接利益相关群体地理邻近性
    2.4 现有研究述评
3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3.1.2 公司治理理论
        3.1.3 交易成本理论
        3.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3.2 大客户监督效应
    3.3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
    3.4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逻辑
    3.5 实证方案
4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基本情况分析
    4.1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数据获取
    4.2 大客户经济规模分布
    4.3 大客户地理空间分布
5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会计信息可靠性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
        5.2.2 变量定义
        5.2.3 模型设计
    5.3 实证结果
        5.3.1 描述性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单变量分析
        5.3.4 回归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替换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
        5.4.2 替换盈余管理指标
        5.4.3 考察第一大客户
        5.4.4 考察制造业样本
        5.4.5 控制企业经济综合区位影响
        5.4.6 内生性检验
    5.5 作用机制分析
        5.5.1 基于监督动机的截面分析
        5.5.2 基于治理水平的截面分析
    5.6 拓展性分析
        5.6.1 企业市场竞争水平
        5.6.2 大客户产权性质
        5.6.3 大客户合作关系持续性
    5.7 小结
6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会计信息相关性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
        6.2.2 变量定义
        6.2.3 模型设计
    6.3 实证结果
        6.3.1 描述性分析
        6.3.2 回归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4.1 替换大客户地理邻近性指标
        6.4.2 替换检验模型
        6.4.3 考察第一大客户
        6.4.4 考察制造业样本
        6.4.5 控制企业经济综合区位影响
        6.4.6 内生性检验
    6.5 作用机制分析
        6.5.1 基于监督动机的截面分析
        6.5.2 基于治理水平的截面分析
    6.6 拓展性分析
        6.6.1 企业市场竞争水平
        6.6.2 大客户产权性质
        6.6.3 大客户合作关系持续性
    6.7 小结
7 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会计信息稳健性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
        7.2.2 变量定义
        7.2.3 模型设计
    7.3 实证结果
        7.3.1 描述性分析
        7.3.2 相关性分析
        7.3.3 单变量分析
        7.3.4 回归分析
    7.4 稳健性检验
        7.4.1 替换大客户地理临近性指标
        7.4.2 替换检验模型
        7.4.3 考察第一大客户
        7.4.4 考察制造业样本
        7.4.5 控制企业经济综合区位影响
        7.4.6 内生性检验
    7.5 作用机制分析
        7.5.1 基于监督动机的截面分析
        7.5.2 基于治理水平的截面分析
    7.6 拓展性分析
        7.6.1 企业市场竞争水平
        7.6.2 大客户产权性质
        7.6.3 大客户合作关系持续性
    7.7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法制环境: 制定法体系的完备和司法改革的推进
        一、制定法体系的完备
        二、司法改革的推进
        三、小结
    第二节 地域背景: 时代最前沿、中国最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大上海
        一、近代上海与法学留学生
        二、近代上海与私立法政院校的发展
        三、近代上海与律师职业团体的形成
    第三节 学术氛围: 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与法律教育思想讨论的兴起
        一、第二代法学家的成熟
        二、法律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兴起
    第四节 个人因素: 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与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一、孙晓楼本人的职业生涯
        二、孙晓楼对法律教育的长期研究
第二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教育的主要思想理念
    第一节 对民国大学教育批评及改进意见
    第二节法律教育之意义: “有关于国家法治的前途”
        一、中国古代法律教育: 现代法治的缄默之地
        二、乱象丛生的民国法律教育呼唤系统的法律教育研究
        三、办出高水平的法学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法律教育之目的: “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
        一、法治意识与法律人才: 实现国家法治的基础和关键
        二、法律人才之要件: 法律学问、法律道德、社会常识
        三、改进和完善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人才培养
第三章 孙晓楼关于民国法律教育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改善中国的法律教育: 借他山之石以自立
        一、法律民族化的检讨
        二、大陆英美法律教育之比较借鉴
    第二节 法律教育的一个新制度: “理实并重制”
        一、“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系统内涵
        三、“理实并重制”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四、小结
    第三节 法律研究方法之转变趋势
        一、各法学派研究方法的不同
        二、从理论的研究到实际的研究
        三、从狭义的研究到广义的研究
        四、从分析的研究到功用的研究
    第四节 法律课程编制之研究
        一、法律课程编制应遵循之原则
        二、法律学校应添设之三门学课
        三、一份理想的法律课程表的出炉
第四章 孙晓楼关于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始环节: 从把控入学门槛开始
        一、未进法律学校之前应修习之基本科目
        二、限制学生人数、提高入学资格以“培植完善的法律人才”
    第二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高水平的专任教授
        一、难以以身许学的教授充斥社会
        二、“崇养国士式的教授以做青年的矜式”
    第三节 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保障: 法律学校应有之设备
        一、法学图书馆
        二、模型法庭
        三、讨论室
        四、法律救助社
第五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实践展开
    第一节 东吴法学院鲜明的教学特色
        一、比较法教学
        二、常态化开设模型法庭
    第二节 法律夜校人才培养和东吴法学院研究生教育
        一、法律夜校人才培养之改进
        二、法律研究院之添设
        三、开创中国法学研究生教育先河的东吴法学院
第六章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价值
    第一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 与同时期主要法学家比较
        一、关于法律教育目的的探讨
        二、关于法律人才观的探讨
        三、关于法律课程编制的探讨
        四、关于法律学校教授的探讨
        五、关于法律学校设备的探讨
        六、对待比较法的态度
    第二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继承与革新: 对第一代法学家的法律教育思想
        二、启发与采纳: 对国民政府法律教育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三、执教与执掌: 在“南东吴,北朝阳”的法律教育实践
    第三节 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局限性
        一、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二、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1.1.2 农村住宅能耗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1.3.4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2.1 综合评价法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2.3.1 评价目标一致
        2.3.2 核心内容相通
        2.3.3 科学的互补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2.5 小结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3.1 调研基本情况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3.2 地域气候特征
        3.2.1 地域特征
        3.2.2 气候特征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3.4.2 能耗构成水平
        3.4.3 调研测试方案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3.6 小结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4.2.2 建筑遮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5.3.4 遮阳措施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6.4.2 分项权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7.2.2 清单分析
        7.2.3 环境性评价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7.4 分项权重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8.2.1 研究方法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8.3 数学模型
        8.3.1 无量纲化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8.4.1 节能性
        8.4.2 经济性
        8.4.3 环境性
        8.4.4 设计与创新
        8.4.5 评价结果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8.6 试评价
        8.6.1 建筑基本信息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8.7 小结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9.1 论文工作总结
    9.2 创新点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情况说明
致谢

(9)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资料概述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三、经济地理空间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小结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一、家庭规模变化
        二、核心家庭趋向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小结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小结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小结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附录
    附录一 《庭训琐言》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二、专业结构调整
        三、产业需求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适配理论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第三节 案例描述
        一、案例背景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第四节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新型智库发展优化研究 ——以地方社科院实践为例[D]. 周笑梅. 吉林大学, 2021(12)
  • [3]近三十年来的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研究[J]. 郭旭,王静娴,徐志昆. 教育文化论坛, 2021(03)
  • [4]高校图书馆提高经济类资源利用效能的策略研究[D]. 化迎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从官商合办到公私合营 ——中国实业银行研究(1937-1951)[D]. 赵前.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大客户地理邻近性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D]. 宛晴.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孙晓楼法律教育思想研究[D]. 徐刚. 扬州大学, 2020(04)
  • [8]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9]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10]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