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释、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约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散文

感、释、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约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散文

一、感觉、阐释、历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姚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论文文献综述)

朱春红[1](2021)在《“期待视野”理论下初中古代山水游记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唐雪[2](2021)在《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文中提出审美素养是核心素养涵盖的一个要点,在倡导全民美育、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当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特殊媒介,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也在不断挖掘古诗词与审美素养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审美素养价值。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审美素养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策略的研究,并且其中只有少量的研究是将关注点放在小学阶段,整体上来看,所研究的内容实践价值丰富而理论价值匮乏。本研究拟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尝试建构起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以期对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和实践途径提供标准和参照,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完善和提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核心概念;第二章分别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结合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剖析出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五个要素,为后面章节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对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进行分析,并挖掘出古诗词蕴含的审美因素;第四章着重研究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及优秀名师的古诗词教学课例,从审美素养的视角对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等进行观察、整理并分析,试图发现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没有设计出合理、系统、明确的指向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五章首先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维度框架进行建构,由此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细化并形成层次梯度,再辅之以对应学段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设计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时,提供一些标准参考和实践指导。

王桃[3](2021)在《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当前高中古代散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中师生出现的教与学问题,本文运用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中国“接受美学”中的诗无达诂和知音善赏理论,明确了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必修古代散文教学的理论认识,了解了古代散文教学的现状,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构建了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以提升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的质量。本文分四章论述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意义、关键词、现状、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五个部分。第二章,旨在探讨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理论认识。通过西方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中国的诗无达诂和知音善赏,构建高中必修古代散文的多元价值体系,细化了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第三章,旨在对高中古代散文教学中运用接受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展开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在教师方面,对接受美学理论不了解,课前忽略学生期待视野,课中搞一言堂,教学方法落后,课后作业布置流于形式等;在学生方面,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期待视野缺失和固化,召唤过程缺少创造性,审美体验不足等。第四章,旨在提出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首先从多元价值和期待视野设计课前准备策略;其次是从有效导入、审美体验、多元对话和作品意义四个方面提出课堂实施策略;最后从阅读与写作两大方面提出课后作业指导策略。结语部分:综观全文,反思不足、总结经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和重点。

宋兰[4](2020)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诗歌特别是外国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施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诗歌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阅读。接受美学将读者提到了文本解读的核心地位,认为读者参与了文本阅读的过程并有主动建构意义的作用,这与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不谋而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外国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却没有引起师生充分的重视。本文以中学外国诗歌及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供解决当前中学外国诗歌教学存在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的意义、接受美学与中学外国诗歌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部分是中学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归因。首先对语文教材选入的外国诗歌做分类统计,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初中和高中调查并呈现中学外国诗歌的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外国诗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总结。第二部分分析将接受美学引入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概述接受美学中三个重要理念,即“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其次分析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目的,以引出将接受美学中的基本理论与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目的之间的契合。第三部分是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策略。这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三个重要理念展开策略分析。首先强调“读者”的地位,从“教”、“学”、“教学方式”上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从文化的交流,文本与读者的有效对话、“群诗”阅读教学中探讨怎样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然后是抓住“召唤结构”,从本文的具体化和在“否定”中填补空白两个方面展开。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外国诗歌的教学情况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接受美学在中学外国诗歌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可能涉及的整个教育活动的设想。

王金凤[5](2020)在《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名着是文学作品中的精华,阅读名着能够丰富学识,陶冶情操,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以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设有“名着导读”板块,却一直被附在教科书后面,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2016年投入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开始重视学生对名着的阅读,把“名着导读”板块附在教学单元之间,正式纳入教学层面。可实际情况却是,“名着导读”得到重视,但仍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在“名着导读”教学和阅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接受美学理论中的“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对话——交流”理论恰好可以为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提供具体指导。所以,本文从教学角度入手,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来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教学策略。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依据,分别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层面论述该课题的研究意义。客观分析了关于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研究现状。最后归纳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进行概述。首先,从结构布局与选文系统这两个方面对“名着导读”这一板块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名着导读”教学具有两个特点:重视教师引导和学生阅读;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密切性。最后阐述“名着导读”教学的价值,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部分运用归纳分析法结合当前研究文献概括出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别是教学准备中:教师备课比较随意,学生预习态度较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环节欠佳,学生课上缺乏交流;练习提升中: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学生阅读习惯不好。然后再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接受美学理论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首先对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以及“对话——交流”理论进行细致说明,然后详细论述接受美学核心观点与“名着导读”教学之间的契合度,接着又在此基础上得出接受美学指导“名着导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论。第四部分依据接受美学理论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提出教学策略,分别是基于接受美学的教学准备策略、教学过程策略、练习提升策略。教学准备策略下,依据“期待视野”观点,从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把握名着这两个方面具体展开;教学过程策略下,依据“接受心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观点从教师导入名着、指导读书方法、展开生本对话、丰富文本意义这几个方面提供教学策略;练习提升策略下,依据“期待视野”观点,从制定名着阅读计划、注重多元化评价和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来具体展开,从而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改变教学评价单一的状况。最后,本文在附录部分设计了一篇关于“名着导读”之《西游记》的教学设计,以期对解决当前“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希望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改善“名着导读”教学现状,进而提高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扩大其阅读量,丰富其精神世界。

王伟[6](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认为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王欢欢[7](2020)在《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始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在新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名着导读部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传统的以教师和教育结果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育过程为中心。这一转变与接受美学理论的内在宗旨和主要目标是一致的。众所周知,接受美学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便对国内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理论既强调阅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又承认作品本身对读者的制约作用。鉴于此,我们这里尝试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域出发,将其引入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教学分析中,这种新的审视视角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增强名着导读教学的课堂效果,并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探究新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供了方法论启示。本文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美学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运用文本细读、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展开详细论述,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整体论述。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从理论溯源的角度揭示了接受美学与名着导读教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与思想碰撞。首先对接受美学的理论进行界定,其核心理念是以读者为中心,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预先的理解结构或者知识框架之中了;同时文学文本自身具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召唤读者进行阅读。接受美学与名着导读之间具有较强的相通性,主要表现在名着文本的召唤性、审美主体的开放性和接受过程的对话性三个方面。接受美学应用于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对于形成对话式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章,系统分析了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的教学困境及其形成原因。从接受美学视域看,现阶段初中名着导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未形成完整的“读者中心论”、未充分利用“期待视野”及未全面把握“文本召唤结构”三个方面。现阶段初中名着导读的教学中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既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的原因,更存在阅读本身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这种教学困境。第三章,针对上述困境,我们这里提出了在阅读中建构一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逐步建构的:首先,我们要与文本进行初步对话,主要通过设置期待视野、建立对话目标和利用阅读期待、明确教学目标两种方式实现。其次,我们还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学生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从整堂课讲授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再次,我们要进一步与文本进行多元对话,在阅读名着的基础上拓展课外阅读的机会;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同时,加强对文本的其他解读。第四章,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和反思了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价值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在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励学生主动地阅读文本,形成开放民主的课堂气氛和发挥文学名着的美育功能等几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调和侧重读者的理论与侧重作者的教学之矛盾、调和名着导读与其他内容的教学之矛盾等问题。结语部分,在总结前文所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了将接受美学理论引入初中名着导读教学之后可能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这正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范小娟[8](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吴丹[9](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宋洁[10](2018)在《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实践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康斯坦斯学派”提出了接受美学理论,在我国课程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结构”的指导下,语文教师改变了原有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多元解读,达到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与情感熏陶作用。现代散文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有自己的人生感悟。初中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思维逐渐趋向抽象化,自我意识增强,不再满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开始主动探索文本的内涵。“多元解读”作为尊重学生理解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一种教学模式,得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认可。但目前的现代散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和“多元无界”的现象。本文在已有的现代散文教学研究基础上,对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进行实践探究,希望提出具有指导作用的现代散文教学策略。本篇论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现代散文多元解读进行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探究接受美学理论与多元解读的关系。该部分主要论述了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多元解读的内涵,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探究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与多元解读的关系。该部分概括性的分析了语文新课标对现代散文教学的要求、现代散文的文本特征以及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明确论文写作的现实基础。第三部分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价值分析。该部分从现代散文教学和学生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明确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价值。第四部分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现存问题。该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现状,针对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和“多元无界”两个极端问题出现的表现、原因以及危害进行论述。第五部分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多元解读的对策探究。该部分主要针对第四部分提出的现存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顺利进行。

二、感觉、阐释、历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姚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觉、阐释、历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姚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论文提纲范文)

(2)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迫切需要
        1.1.2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反思
        1.1.3 完善关于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有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1.3.2 古诗词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1.3.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古诗词
        1.5.2 审美素养
        1.5.3 教学目标
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合理性
    2.1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2.1.1 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2.1.2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要求
    2.2 审美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
        2.2.1 接受美学理论
        2.2.2 审美教育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要素分析
        2.3.1 审美感知
        2.3.2 审美想象
        2.3.3 审美情感
        2.3.4 审美理解
        2.3.5 审美创造
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
    3.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分析
        3.1.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文情况分析
        3.1.2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编排情况分析
    3.2 古诗词的审美因素分析
        3.2.1 语言美
        3.2.2 音乐美
        3.2.3 意境美
4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4.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例研究
        4.1.1 高学段《送元二使安西》课例研究
        4.1.2 低学段《望庐山瀑布》课例研究
        4.1.3 中学段名师《清平乐·村居》课例研究
    4.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4.2.1 忽视学生审美感知的培养
        4.2.2 学生审美想象的个性化缺失
        4.2.3 忽视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4.2.4 学生审美理解缺乏重视
        4.2.5 学生审美创造相对薄弱
    4.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4.3.1 教师忽视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
        4.3.2 教师在设计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时面临困境
        4.3.3 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自身特点所致
5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建构
    5.1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维度框架
        5.1.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感知目标维度框架
        5.1.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想象目标维度框架
        5.1.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情感目标维度框架
        5.1.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理解目标维度框架
        5.1.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创造目标维度框架
    5.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段教学目标建构
        5.2.1 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5.2.2 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5.2.3 第三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5.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有利于落实课标中有关古代散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1.1.2 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古代散文的审美期待
        1.1.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1.1.4 有利于在“召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1.5 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古代散文的审美教育观念
        1.1.6 有利于改善高中古代散文的审美教学方式
    1.2 概念界定
        1.2.1 接受美学
        1.2.2 高中古代散文
        1.2.3 教学策略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高中古代散文及其教学的研究
        1.3.3 关于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研究
        1.3.4 研究小结与反思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明确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理论问题
        1.4.2 明确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其原因
        1.4.3 探索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2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理论认知
    2.1 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
        2.1.2 诗无达诂和知音善赏
    2.2 基于接受美学的高中古代散文多元价值分析
        2.2.1 “期待”价值
        2.2.2 “召唤”价值
    2.3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特点和目标
        2.3.1 教学特点
        2.3.2 教学目标
    2.4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原则
        2.4.1 以读者为中心,遵循古代散文意义建构的主体性原则
        2.4.2 调动期待视野,遵循古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原则
        2.4.3 注重知音善赏,遵循古代散文阅读体验的审美性原则
        2.4.4 鼓励诗无达诂,遵循古代散文意蕴理解的创造性原则
        2.4.5 善用召唤结构,遵循古代散文教学的互动性原则
3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3.2 现状描述
        3.2.1 学生现状
        3.2.2 教师现状
    3.3 原因分析
        3.3.1 学生方面
        3.3.2 教师方面
4 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
    4.1 课前准备策略
        4.1.1 依据多元价值,设计教学目标
        4.1.2 依据期待视野,预习把握作品
    4.2 课堂实施策略
        4.2.1 利用期待视野,合理有效导入
        4.2.2 注重知音善赏,引导审美体验
        4.2.3 鼓励诗无达诂,展开多元对话
        4.2.4 利用召唤结构,丰富作品意义
    4.3 课后作业指导策略
        4.3.1 制定课后阅读计划,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
        4.3.2 课余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5 结语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问卷和访谈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4)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观点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及问题归因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选入外国诗歌的情况统计
    第二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及访谈
    第三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第二章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引入接受美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接受美学”及其核心理念
    第二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目的
    第三节 接受美学对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节 重视读者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节 利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期待视野
    第三节 抓住“召唤结构”,填补文本意义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西风颂》教学设计
附录2:中学各版本外国诗歌选入情况
附录3: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致谢词

(5)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概述
    (一)“名着导读”板块概述
        1.“名着导读”结构布局分析
        2.“名着导读”选文系统分析
    (二)“名着导读”教学的特点
        1.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阅读
        2.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密切性
    (三)“名着导读”教学的价值
        1.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2.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4.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名着导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备课比较随意,学生预习态度较差
        2.教师教学环节欠佳,学生课上缺乏交流
        3.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学生阅读习惯不好
    (二)“名着导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阅读兴趣较弱
        2.教师教学存在功利性,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3.传统教学评价影响深,学生学业比较繁重
三、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释读
        1.读者中心论
        2.期待视野
        3.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
        4.“对话—交流”理论
    (二)接受美学与“名着导读”教学的契合度
        1.“读者中心论”与学生的阅读主动权相契合
        2.学生的“期待视野”与“名着导读”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3.文学名着具有诸多未定性和意义空白
        4.学生阅读名着就是学生与名着的“对话—交流”
    (三)接受美学指导“名着导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运用“读者中心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运用“期待视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运用“召唤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
四、接受美学指导下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接受美学的教学准备策略
        1.依据期待视野,教师设计教学目标
        2.依据期待视野,学生预习把握名着
    (二)基于接受美学的教学过程策略
        1.依据接受心境,激情导入名着
        2.依据教材特点,指导读书方法
        3.依据期待视野,展开生本对话
        4.依据召唤结构,丰富文本意义
    (三)基于接受美学的练习提升策略
        1.制定名着阅读计划,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3.开展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期待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三、小结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三、小结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四、小结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五、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7)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接受美学与名着导读教学的理论碰撞
    第一节 接受美学的理论溯源与核心理念
        一、接受美学的学理界定
        二、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接受美学与名着导读之间的相通性
        一、名着文本的召唤性
        二、审美主体的开放性
        三、接受过程的对话性
    第三节 接受美学之于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理论意义
        一、形成对话式教学理念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 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困境及成因
    第一节 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问题分析
        一、读者中心论的缺失
        二、期待视野的固化
        三、名着导读教学的模式化
    第二节 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困境之原因解析
        一、教师教学与接受美学理论联系不紧密
        二、学习过程与接受美学理论关系较疏离
        三、阅读程度与接受美学理论要求不相符
第三章 “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与文本的初步对话
        一、形成期待视野,建立对话目标
        二、利用阅读期待,明确教学目标
    第二节 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一、促进多重对话,主动表达见解
        二、填补阅读空白,不拘常规教学
    第三节 与文本的多元对话
        一、阅读名着原文,拓展课外阅读
        二、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多元解读
第四章 接受视域的实践价值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接受美学之于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激励学生主动地阅读文本
        二、形成开放民主的课堂气氛
        三、发挥文学名着的美育功能
    第二节 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调和理论侧重读者与教学侧重作者之矛盾
        二、调和名着导读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之矛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小结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小结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小结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10)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1.接受美学理论与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相关研究综述
        2.多元解读与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文写作思路以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接受美学理论与多元解读
    (一)接受美学理论
        1.读者理论
        2.文本理论
    (二)多元解读基本概念及内涵
        1.多元解读的概念
        2.多元解读的内涵
    (三)接受美学理论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1.读者中心论与多元解读
        2.期待视野与多元解读
        3.召唤结构与多元解读
二、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与多元解读
    (一)语文新课标对现代散文教学的要求与多元解读
    (二)现代散文的文本特征与多元解读
        1.散——选材与构思
        2.真——叙事与情感
        3.美——语言与表达
    (三)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多元解读
        1.认识发展的特点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3.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四)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与多元解读
        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到明显增强
三、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价值分析
    (一)对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
        1.凸显现代散文情感的多元性
        2.展现现代散文的语言魅力
        3.体现现代散文的多义性和丰富性
    (二)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1.促进中学生思维的多元发展
        2.满足中学生多样性的阅读要求
        3.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四、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现状分析
    (一)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1.初中现代散文教师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2.初中生现代散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二)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现象
        1.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现象的表现
        2.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现象的原因
        3.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现象的危害
    (三)散文文本解读“多元无界”现象
        1.散文文本解读“多元无界”现象的表现
        2.散文文本解读“多元无界”现象的原因
        3.散文文本解读“多元无界”现象的危害
五、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多元解读的对策探究
    (一)散文文本解读“一元化”现象的对策探究
        1.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其“读者中心”地位
        2.唤醒学生的“期待视野”,追寻散文的“真”
        3.遵循文本的“召唤结构”,品味散文的内蕴
        4.教师重视自身的学习,实现散文深度解读
    (二)文本解读“多元无界”现象的对策探究
        1.从“三级阅读理论”出发,把握散文的“精粹”
        2.跟随文本“召唤结构”,立足散文“本文”解读
        3.从散文的文体特征出发,多元“有据”又“有界”
        4.提倡教学理性,防止过度解读文本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感觉、阐释、历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姚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本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期待视野”理论下初中古代山水游记阅读教学研究[D]. 朱春红.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D]. 唐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接受美学视阈下高中古代散文的教学策略研究[D]. 王桃.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D]. 宋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接受美学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名着导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金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接受美学视域下初中名着导读教学策略研究[D]. 王欢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9]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10]接受美学背景下初中现代散文多元解读的实践探究[D]. 宋洁.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感、释、史三位一体的阅读策略——论约斯《阅读视野嬗变》中的诗歌散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