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比较研究

佛教逻辑比较研究

一、佛教逻辑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昭式[1](2021)在《因明文本与佛教逻辑学科建设》文中提出用当下的学术话语所称的印度逻辑在不同的汉译文本里有正理、诤论之法、论轨、因明、正理门、量论等名称,吕澂将印度逻辑的发展史分为“自佛说至马鸣菩萨”“自龙树至青目后”“自弥勒至于世亲德慧后”“自陈那至于亲光无性”“自法称至于天喜后”五期。印度逻辑的主要资料来?

汤铭钧[2](2021)在《佛教逻辑学的论辩解释与认知解释——陈那、法称与因明》文中提出佛教逻辑有别于西方形式逻辑的一项重要特征,在于对论证前提为真的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因三相"理论。论证前提的真,在陈那着作中又被理解为辩论主体将该前提确定为真。这种"确定"体现为文献中对"极成"(prasiddha)、"成"(siddha)、"决定"(ni?cita)、"见"(d???a)、"已知"(vidita)的强调。这些表达辩论者认知状态的词汇,皆可概括为佛教逻辑中的"认知算子"(epistemic operator)。本文通过研究东亚因明与法称两个传统对陈那《正理门论》中"决定同许"的理论设定的不同解释,说明因明传统在陈那奠定的方向上,进一步采取了"论辩解释"(dialectic interpretation),将"确定为真"解释为在辩论的情境中为辩论的双方承认为真(共许、同许)。法称《释量论自注》对陈那"决定同许"的解释,则表明由他开启的传统在陈那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认知解释"(epistemic interpretation),将"确定为真"解释为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得到确定(ni?cita/ni?caya,决定),即为有效认知的手段(量)所证成。这是因明传统与法称传统的一项根本差异。因明传统对辩论术的关注,极有可能反映了法称以前印度学界对陈那思想的诠释路径。

冯明曼[3](2020)在《论吕澂的因明研究》文中指出吕澂是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佛学大师之一,他的佛学研究包罗万象、涉及范围甚广。其中,先生对于因明的研究在近现代因明研究大潮中更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本文力求对吕澂先生的因明研究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与分析,更清晰地凸显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特点,探究其因明研究的影响与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分析了吕澂因明研究所受到的民国时期唯识学复兴以及日本、西方因明研究的影响,并明确了吕澂因明研究的文献来源和思想基础,探明了其以玄奘所传的陈那因明为核心的研究脉落。第二部分梳理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历程,对他的因明着作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大致分为通论、译介、对勘和专题研究四类。第三部分阐述了吕澂的因明研究内容,包括“因明史研究”、“因明论式研究”以及“量论的研究”三大部分:因明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因明溯源、古今异说、汉藏因明的发展等方面;因明论式的研究覆盖了汉传因明逻辑学部分的全部内容,即对“宗”、“因”、“喻”三支的解释和勘误;量论的研究主要是吕先生对汉传因明认识论的探讨,着重于“现量”、“比量”、“真唯识量”的研究和评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吕澂先生因明研究的影响,一方面吕澂先生有着语言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精于因明原典的对勘与整理,他奠定了多语言对勘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吕先生在因明研究内容上多有创见,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并影响深远。另外,吕澂先生致力于发挥因明的实用性,力图将因明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从而推动了因明研究的进程。吕澂的因明研究既是对因明学文本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因明研究方法及发展方向的探索。吕澂先生是汉地最早着眼于藏、梵因明典籍的学者,不仅为后人研习因明提供了大量精确的文本资料,同时也弘扬了对勘的研习方法,清晰的勾勒出汉传因明的轮廓与细节,为现今学者如何研究因明提供了范例。

王克喜[4](2019)在《因明与连珠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治中国逻辑史的先贤们都是把因明三支与墨家的故、理、类或者把墨家逻辑理解成为三段论式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其实是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一种误读,就如同要把墨家逻辑和亚里士多德三段论进行比较研究一样,难免比附之嫌。因明三支的正确比较对象不是墨经的说和经,也不是故、理、类,而应该是中国传统的连珠体。从论式上、推理机制上看,因明三支和连珠体都有内在联系和区别。

桂绍隆,周丽玫,郑锦,谢鹏,高洁,张真真[5](2017)在《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因明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明治维新后,日本许多佛教僧侣和学者如南条文雄和笠原研寿被派往欧洲各大学学习西方对佛教文献研究的传统。学成回国后,他们建立了一个被称为"现代佛教研究"的新学科,强调对保存在梵文、巴利文和藏文中的古典佛教文献的考释研究。这对日本的因明或佛教逻辑和知识论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在本文中,我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现代日本的因明文献研究:一是对汉语因明文献的研究;二是对梵文和藏文因明文献的研究;三是对藏传因明的研究;四是对因明在中国和日本的发展的研究;五是从比较逻辑的立场对因明所作的研究。

阿拉木斯[6](2017)在《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文中提出因明自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大体可分三支,即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再由中国东渐至日本、朝鲜、蒙古,使得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明在汉地几成绝学,中国政府将因明列入绝学而抢救保护中。近年来,因明又弘传至欧美各国,形成一门国际性学术。本文以藏传佛教蒙古化的因明为研究对象,对其传入蒙古地区之前与蒙古地区的接触、因明传入蒙古地区的历史过程以及传入之后的发展概况和佛教因明对蒙古族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论述。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概述研究概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等;正文第一部分,对主要概念以及相关关系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早期蒙古地区与因明的接触情况、因明传入蒙古时的吐蕃和蒙古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探究蒙古因明的渊源及其传承过程,也就是蒙古因明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第四部分,简要论述了藏传因明正式传入蒙古地区之后的发展及其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概况。

汪楠[7](2017)在《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文中认为百年来佛教量论因明学发展跌宕起伏,自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抢救因明座谈会之后,“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成了当前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佛教量论因明学是当今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的结晶,“量式”更是研究量论因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正是以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评述“量式”研究状况,从而梳理出当前对“量式”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希望对量式研究提供新思路。基于百年中国学界对佛教量论因明学的原典研究和原典研究之研究,笔者对“量式”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认为量式是在“量”的视域下所研究的“式”,是以量论为基础的语言表达范式,以“量式”为上位概念,“论式”和“法式”是下位概念,而“应成式”是“法式”的实际运用。通过对“论式”的研究,发现汉传因明的量式研究主要集中在“论式”,其中对陈那改革后的三支论式的评价最高,对成立三支论式的形式要求因三相的研究最为集中,然而对因三相和三支论式进行符号表达时,学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论证,从而产生了诸多论诤。通过对“法式”、“应成式”的研究,发现藏传量论的量式研究集中在“法式”,因此,藏传量论对法称的体系更为推崇。而在这近百年的研究中,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交融发展,汉藏学者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量式”背后庞大的量论因明学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清晰起来,“量式”在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认识论前提下显得尤为重要,量论因明学正是在“量式”的研究的基础上成了探求佛教认知模式之门的钥匙。

戎雪枫[8](2015)在《汉传因明论争研究》文中指出汉传因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佛家论辩逻辑。汉传因明的研究中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例如同品、异品的概念、除宗有法说、因明的逻辑性质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对汉传因明与逻辑的关系、汉传因明形式逻辑的研究简单概括和以形式逻辑进行研究、解释因明的方法提出批评的基础上,对当代因明研究中同异品定义的分歧进行全面剖析,诠释了历史上同异品的几种不同定义。本文以同品、异品的概念分析入手,引入因明量论中关于自相和共相的理论,试图探究解决同品异品概念上的论争及除宗有法问题上的争议之路径。在因明量论关于自相、共相理论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根源在于混淆了同异品在自相与共相层面的不同指谓。因明论式中自相指涉喻依与宗前陈,共相指涉宗法、因法及因三相、九句因中的同异品。本文主张以佛教“法”的概念来重新定义共相层面的同异品。在上述讨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除宗有法问题,本文认为同异品在自相层面的喻依须除宗有法,共相层面的同异品不须除宗有法,即宗法、因法、因三相、九句因不须除宗有法,我们认为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全面除宗有法说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学者割裂了因明与量论的关系,无论是全面除宗有法,还是部分除宗有法,似乎都没有关注到同异品概念的不同层面,他们仅仅在一个层面上讨论同异品的概念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关于因三相、九句因等相关问题的论争。由于喻体显示宗法、因法不相离性,所以喻体亦不必除宗有法。喻体是作为公共知识的全称命题,而不是所谓的“除外命题”。喻依与宗前陈是类比性质的要素而不是归纳概括要素。即使从单纯的形式逻辑角度看,所谓因明逻辑性质的演绎说、演绎兼归纳说、最大限度类比说都存在理论上的漏洞。演绎说舍弃了喻依的类比因素,演绎兼归纳说把喻体视为由喻依归纳而来的命题,最大限度类比说则否定了由喻依到喻体的归纳性,认为喻体是“除外命题”。如果从单纯的形式逻辑来看,因明是具有演绎兼类比性质的推理,但这种演绎与类比推理都是与因明支分颠倒的形式。因明本质上是论辩的工具,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畴,因明与非形式逻辑的论证理论正相适应。利用图尔敏论证模式对因明论式的分析,本文认为图尔敏论证形式的或然性与因明三支的实际相符合,因明论证的合理性在非形式逻辑框架下正是通过因三相得以实现的。利用图尔敏模式分析因明论式不必舍弃其中的任何成分,是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有机联系的理想模式。学界在发现因明的非形式逻辑性之后主张拒斥形式逻辑分析的做法是可以商榷的。利用图尔敏的非形式谬误理论对因明过论进行分析,可以把因明过类划入相应的类型,但似宗中的部分过类在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没有相应的类型,即图尔敏非形式谬误中缺乏与“主张”(Claim)相对应的谬误类型,在因明分析中须另外设立相应的非形式谬误类型。

郑伟宏[9](2014)在《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根本问题——“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三》文中研究表明玄奘开创的汉传因明是"百年中国因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印度佛教因明的三个不同阶段,揭示汉传因明是解读陈那因明的一把钥匙。第二部分评述了百年来国际因明学界对陈那因明的错误解读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第三部分陈述了本论作者的一家之说,说明与美国理查德·海耶斯教授的陈那因明研究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并揭示梵、汉、藏因明文献所反映的因明义理的一致性。

王克喜[10](2012)在《略论佛教逻辑论式的性质》文中研究说明关于佛教逻辑的论式,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其性质是演绎,有的认为其性质是归纳,也有的认为是类比。应该从论辩或者论证的角度来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的性质,而不能仅只从推理的角度去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的性质。从非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辩的程式;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证式,而不是推理式;佛教逻辑论式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实践的论证"。

二、佛教逻辑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教逻辑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因明文本与佛教逻辑学科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走进汉藏佛教逻辑文本田野
佛教逻辑的范围与特征

(2)佛教逻辑学的论辩解释与认知解释——陈那、法称与因明(论文提纲范文)

1 佛教逻辑学中的认知算子问题
    1.1 论域全集的三分与认知算子
    1.2 因三相与认知算子
    1.3 论辩解释与认知解释
2 共许即成:因明传统中的论辩解释
3 共许非成:法称学说中的认知解释
    3.1 Kevalavyatirekin:单纯基于相离关系的逻辑理由
    3.2《释量论自注》对“决定同许”规定的解释
4 因明视角下的三支作法
5 结论

(3)论吕澂的因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思想渊源
第二章 吕澂因明论着
    一、通论性研究
    二、译介研究
    三、对勘研究
    四、专题研究
第三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内容
    一、因明史研究
        (一)对因明源头的考证
        (二)对古今异说的辨析
        (三)对汉、藏因明发展的梳理
    二、因明论式研究
        (一)对宗的研究
        (二)对因的研究
        (三)对喻的研究
    三、对量论的研究
        (一)现量与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
        (二)真唯识量
第四章 吕澂因明研究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的影响
    二、对因明若干问题的解答
    三、对因明实用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致谢

(4)因明与连珠体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因明与连珠体论式上的比较
    2.1 二段式连珠
    2.2 三段式连珠
    2.3 复杂式连珠
3 因明与连珠体推理机制的比较
4 因明与连珠体内在逻辑结构的比较

(5)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因明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译所传因明论着的近代研究
    (一)《方便心论》
    (二)《如实论·反质难品》
    (三)陈那(Dignāga)造《因明正理门论》(Nyāyamukha)
    (四)商羯罗主()造《因明入正理论》
    (五)有关因明的其他论着
二、基于梵语原典、藏译的因明论着研究
    (一)世亲(Vasubandhu)的逻辑学着作《论轨》《论式》《论心》
    (二)陈那(Dignaga)的逻辑学着作
        1.《正理门论》
        2.《集量论》(Pramanasamuccaya-vrtti)
        3. 陈那的其他着作
    (三)法称(Dharmakīrti)的逻辑学着书
        1.《释量论》()
        (1)第1章《为自比量章》+自注
        (2)第2章《量成就章》
        (3)第3章《现量章》
        (4)第4章《为他比量章》
        2.《释量论》的注释家们
        (1)帝释慧(Devendrabuddhi)《释量论注疏》
        (2)释迦慧(ākyabuddhi)(ākyamati)的《释量论释》
        (3)智作护(Prajākaragupta)的《释量论庄严疏》()
        (4) Manorathanandi n《释量论注释》(Pramāavārttika-vtti)
        3.《量决择》(Pramāavinicaya)
        (1)第1章《现量论》
        (2)第2章《为自比量》
        (3)第3章《为他比量》
        4.《因滴论》(Hetubindu)
        5.《议论的逻辑》(Vadanyaya)
        6.《正理一滴》(Nyāyab indu)
        (1)法上(Dharmottara)注
        (2)调伏天(Vinītadeva)注
        (3)莲华戒(Kamalala)注
        (4)《成他相续论》(Santānāntaras iddhi)
        (5)《观相属论》(Sambandhaparīkā)
    (四)法称以后的佛教逻辑学者
        1.法上(Dharmottara)
        (1)《刹那灭论证》
        (2)《遣离论》(Apohaprakaraa)
        (3)其他关于法上(Dharmottara)的研究
        2.净护(ubhagupta)
        (1)《外境存在论证偈》(Bahyārthasiddhikārikā)
        (2)其他文献
        (3)寂护(āntarakita)和莲花戒(Kamalaīla):《摄真实论》和《摄真实论疏义》(Tatvasagrahapajik)
        (4)班智达阿育王(Aoka)
        (5)吉多利(Jitāri)
        (6)智吉友(Jānarīmitra)
        ①Sākārasiddhiāstra (有相证明论)
        ②遣离论(Apohaprakaraa)
        ③刹那灭论
        ④主宰论
        (7)宝称(Ratnakīrti)
        ①成遣离(Apohasiddhi)
        ②刹那灭论
        ③恒常性的批判
        ④多样不二照明论(Citrādvaitaprakāavāda)
        ⑤唯我论
        ⑥遍充论(Vyāptiniraya)
        ⑦主宰神的证明
        (8)宝作寂Ratnākaraānti《内遍充论》(Antorvyāptisamarthana)
        (9)解脱护(Mokākaragupta)《逻辑的语言》(Tarkabhāā)
        (10)明寂(Vidākaraānti)《正理阶梯》(Tarkasopāna)
        (11)《逻辑的秘密》(Tarkarahasya)
三、藏传佛教因明研究
四、汉传佛教因明研究
五、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

(6)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概况
        1. 国内研究状况
        2. 国外研究状况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1. 研究重点
        2. 研究难点
一、主要概念与相关关系
    (一)概念辨析
    (二)相关关系
二、蒙古因明传入时的历史背景
    (一)早期蒙古地区与佛教的接触
        1. 匈奴时期
        2. 蒙古与西夏的交往
        3. 蒙古与金国的交往
        4. 元朝统治中原时期
    (二)蒙元时期的吐蕃社会
        1. 阿里地区
        2. 桑朴寺
        3. 西藏萨迦派
        4. 西藏格鲁派
    (三)因明传入时的蒙古历史背景
三、佛教因明的形成与发展
    (一)因明的起源
    (二)因明传入西藏
    (三)因明传入蒙古地区
        1. 元代一度传入
        2. 明代再度传入
        3. 清代及以后的发展
        4. 小结
四、因明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一)《甘珠尔》《丹珠尔》经略述
        1. 《甘珠尔》《丹珠尔》经概述
        2. 蒙文《甘珠尔》《丹珠尔》
    (二)中国蒙古因明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1. 萨迦派与格鲁派及其思想
        2. 蒙古因明学着名代表人物简介
    (三)因明传入后对蒙古族的影响
        1. 对萨满教的影响
        2. 对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3. 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二、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
    三、基本概念
第一章 近现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一、关于《门论》的量式研究
        二、关于《入论》的量式研究
        三、关于《大疏》的量式研究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一、历史研究
        二、专题研究
        三、比较研究
第二章 当代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
    第一节 量式原典研究
        一、汉传因明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二、藏传量论原典中的量式研究
    第二节 量式原典研究之研究
        一、历史研究
        二、专题研究
        三、比较研究
第三章 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论诤评析
    第一节 学界争论的主要问题
        一、因的“三相”能否缺一
        二、陈那三支论式是演绎的吗?
        三、因三相
        四、除宗有法
        五、喻体是否为“除外命题”
    第二节 关于上述问题的思考
        一、三支论式的本质为何
        二、同、异品是否要除宗有法
        三、三支论式与三段论的比较
结论
    一、从陈那到法称的量式转变
    二、量式在佛教量论因明学中的功能
    三、量式在佛教认知中的作用和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汉传因明论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国内研究现状
    0.3 国外研究现状
    0.4 因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0.5 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
    0.6 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因明的传入及汉传因明研究概况
    1.1 因明之名
    1.2 印度因明的传入与传承
    1.3 玄奘与因明: 玄奘的因明成就与不足
    1.4 汉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研究
    1.5 汉传因明与逻辑
    1.6 因明论辩与非形式逻辑
    小结
第二章 关于同品、异品与“除宗有法”问题的论争
    2.1 关于同品异品概念的当代论争
    2.2 自相、共相与同异品
    2.3 关于除宗有法的内涵及论争
    2.4 除宗有法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3.1 关于因三相内涵的论争
    3.2 新因明论式在形式上的要求——三相具足
    3.3 关于因三相性质的论争
    3.4 因三相与因明三支
    3.5 关于九句因与因三相关系的论争
    小结
第四章 关于陈那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4.1 关于因明是否属于逻辑的论争
    4.2 关于新因明逻辑性质的论争
    小结
第五章 汉传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
    5.1 因明研究形式化的发展及其批评
    5.2 大逻辑观及逻辑研究的转向
    5.3 非形式逻辑的主要理论渊源
    5.4 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与图尔敏模式
    5.5 汉传因明研究的非形式逻辑初探
    5.6 因明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批评
    5.7 深入把握因明研究中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互动机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英语文献
    二、翻译文献
    三、汉语文献
致谢

四、佛教逻辑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因明文本与佛教逻辑学科建设[N]. 曾昭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
  • [2]佛教逻辑学的论辩解释与认知解释——陈那、法称与因明[J]. 汤铭钧. 逻辑学研究, 2021(01)
  • [3]论吕澂的因明研究[D]. 冯明曼.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因明与连珠体比较研究[J]. 王克喜. 逻辑学研究, 2019(01)
  • [5]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因明研究概况[J]. 桂绍隆,周丽玫,郑锦,谢鹏,高洁,张真真. 青藏高原论坛, 2017(04)
  • [6]中国蒙古因明学史略[D]. 阿拉木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7]百年中国佛教量论因明学量式研究述评[D]. 汪楠. 贵州大学, 2017(03)
  • [8]汉传因明论争研究[D]. 戎雪枫. 南京大学, 2015
  • [9]百年中国因明研究的根本问题——“百年中国因明研究”概要之三[J]. 郑伟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0]略论佛教逻辑论式的性质[J]. 王克喜.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标签:;  ;  ;  ;  ;  

佛教逻辑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