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5菌株产麻痹性贝毒若干问题的研究

NH-5菌株产麻痹性贝毒若干问题的研究

一、水华束丝藻NH-5株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男[1](2020)在《产PSP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共生菌多样性及产毒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有害赤潮及其引发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是全球性生态灾害及重大环境问题。典型赤潮甲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引发赤潮在我国东海海域发生频繁,并可产生麻痹性贝毒(PSP)在内的多种赤潮毒素。严重影响海产品安全,人误食了污染了 PSP的海产品会引发人体中毒甚至死亡。然而,PSP来源问题尚未明确是由其共生菌产生还是其宿主藻类产生。因此,只有对PSP来源和产生机制深入研究,才能实现对PSP的科学防控。藻菌关系为揭示藻共生菌在PSP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以及揭示PSP产生机制奠定了基础,而目前对此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因甲藻基因组庞大,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难以开展,而藻共生菌相比于产毒甲藻更易于培养,且基因组小的特性。因此从自产毒菌株角度研究PSP的来源和合成机制更易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通过免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方法首次解析了产PSP典型赤潮甲藻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amtk-4)共生菌群的种类及相对丰度;借助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分离获得可培养共生菌株5株;通过微生物多相分类学方法对新种Z1-D进行了细菌分类学鉴定;基于全基因组功能基因比对及蛋白结构模拟,对其可培养菌株Z1-D PSP起始合成基因sxtA1进行了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共生菌群包括6门、14纲、28目、45科及64属。其中优势属5个,包括乳球菌属(Lactococcus)25.5%、沟鞭藻玫瑰杆菌属(Dinoroeobacter)19.8%、玫瑰杆菌属(Roseovarius)8.6%,芽孢杆菌属(Bacillus)6.2%,及红细菌科(Rhodobacteraceae)未鉴定属6.1%。其中未鉴定属比例高达59.7%。分离自amtk-4的2株菌株Z1-D和Z1-4分别为Sulfitobacter属及Mesorhizobiu属新种,经细菌多相分类学鉴定将菌株Z1-D鉴定为Sulfitobacter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Sulfitobacter alexandri Z1-DT;基因组中orf01498片段与sxtA1高度同源,并与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及拟柱胞藻属(Cylindrospermopsis)等蓝细菌sxtA1基因聚类。菌株Z1-D基因组中8个sxtA1高度同源基因片段的预测蛋白三级结构符合甲基转移酶(SAM-dependent methlyltransferase)典型结构特征。表明amtk-4共生菌新种Z1-D具有PSP起始合成遗传基础。本研究可为PSP的来源相关研究提供菌株研究材料,也可为赤潮甲藻微小亚历山大藻共生菌的产毒基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张若男,田晓清,陆亚男,樊成奇,张静,杨桥,张晓玲[2](2019)在《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藻菌关系是揭示赤潮生消与防控、赤潮毒素产生机制的关键,而产毒甲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可培养菌株的获得是解析藻菌关系的前提。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是全球性典型赤潮甲藻,其产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危害巨大,但目前对其共附生菌群尚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首次解析了产毒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的物种种类及相对丰度信息;分离获得可培养菌株并对筛选获得的产毒细菌新种Z1-D的毒素合成基因sxt A1进行了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mtk-4共附生菌群包括85个OTU,其中包括10门、20纲、40目、59科及87属。其6个优势属包括Phycisphaeraceae科未知属(11. 8%)、Muricauda属(10. 3%)、腐螺旋菌科未鉴定属(9. 1%)、Hyphomonadaceae科未鉴定属(8. 9%)、Haliea属(5. 7%)及红细菌科未鉴定属(5. 1%)。amtk-4共附生菌群中未鉴定属比例高达53. 4%。藻生长稳定期所分离获得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及种类最多。5株细菌中菌株Z1-D及Z1-4经分子鉴定分别为亚硫酸杆菌属(Sulfitobacter)及Mesorhizobium属新种。其中Z1-D发酵代谢产物含微量石房蛤毒素(STX),其基因片段orf-01498与蓝藻sxt A1基因高度同源,与产毒蓝藻间可能存在着基因共同进化。

毛丹卉,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李彩媚,莫星忧[3](2015)在《微小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冻融法提取优化》文中指出为增加微小亚历山大藻的细胞破壁率,降低提取过程中毒素组成的改变,提高麻痹性贝类毒素(PSP)提取液的毒力,选用冻融法进行PSP提取并进行方法优化。首先对提取液p H、冷冻温度、解冻温度、冷冻时间和冻融次数等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冻融过程中藻细胞破壁率和相对荧光值以确定优化范围;再以相对荧光值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冻融次数3.45,解冻温度36.99℃,p H7.66,该条件下预测相对荧光值为200.347,毒力为7 034 MU。验证试验设定藻破壁毒素提取条件为:冻融3次,解冻温度37℃,p H 7.8,该条件下相对荧光值为188.923(±10.96),提取液的毒力为6 616(±101)MU,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黑亮,王凤恩,吴娟,郭伟,杨燕婷,雷列辉[4](2013)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毒素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众多研究表明,蓝藻毒素的释放对水体产生不利影响,它不仅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生物体会有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解决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水体富营养化所产生的蓝藻毒素严重影响饮水用水安全。随着人们对水安全的重视和蓝藻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藻毒素快速、高灵敏分析检测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目前国内外的藻毒素的致毒解毒机理和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寻找或建立一套灵敏度高、简单易行且快速的藻毒素检测系统。

刘淑娟[5](2014)在《软骨藻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是由海洋硅藻中的某些拟菱形藻属产生的一种生物毒素,人类若食用被这种毒素污染的鱼贝类等海产品,会产生腹泻、呕吐、记忆丧失等症状,严重者会昏迷,甚至死亡,因此软骨藻酸又被称为失去记忆性贝毒。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于检测软骨藻酸的传统方法,然均不能满足快速检测需求,严重影响海产品的食用安全。近年来,酶联免疫法(ELISA)以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和检测迅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分析中。为建立软骨藻酸快速检测方法,本文成功制备软骨藻酸包被抗原DA-BSA和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初步组装成软骨藻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确定了一抗、包被抗原和二抗的最佳使用浓度、最佳封闭液和封闭条件、最佳包被条件、最佳温育温度和时间、最佳显色条件等,并对其特异性、吸光度值(optical density,OD)变异系数、阴性样品加标回收率和保质期进行测试。最后用所组装的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实际贝类样品中软骨藻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比较。具体结果如下:1.将牛血清蛋白与半抗原软骨藻酸偶联,成功获得包被抗原DA-BSA,并测得其蛋白浓度为12.6 mg·mL-1。2.通过间接竞争ELISA法测得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64000,并测得其蛋白浓度为1.0mg·mL-1。3.筛选出一抗稀释400倍、包被抗原稀释12800倍、二抗稀释3000倍分别为一抗、包被抗原和二抗的最佳使用浓度;确定1%PVA-PBS为最佳封闭液,需37 ℃封闭120 min;4℃包被12h为最佳包被条件;一抗与包被抗原37 ℃温育60 min为其最佳温育条件;二抗与一抗43 ℃温育30 min为其最佳温育条件;不避光显色20 min为最佳显色条件。4.建立了检测软骨藻酸的间接竞争ELISA法并组装试剂盒,其线性范围为 1.60-200 ng·mL-1。标准曲线方程为 y =-0.0844x + 0.9185,R2 = 0.9943。该试剂盒与谷氨酸及红藻氨酸无交叉反应;OD值板内和板间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回收率范围为86.8%-103.2%;保质期为两个月。5.利用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对我国五种贝类样品中软骨藻酸含量进行检测,其中三种贝类样品检出含有软骨藻酸,但软骨藻酸含量均在安全限值以下。6.分析比较了间接竞争ELISA试剂盒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软骨藻酸的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R2=0.817,即二者相关性良好。从以上结果可知,本研究成功建立检测软骨藻酸的间接竞争ELISA法,并初步研制出检测软骨藻酸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其可满足海产品现场检测需求。

唐晨[6](2012)在《PCR技术在对典型有害藻类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在我国水域中爆发有害藻华的次数呈上升趋势,其规模逐年扩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构成极大威胁,构建快速检测方法及预警机制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了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规律、建立荧光定量PCR和多重PCR方法分别用于对典型有害藻类——利玛原甲藻和微囊藻的检测。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双重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针对利玛原甲藻的快速检测首次建立双重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针对利玛原甲藻的快速检测。实验中,先对纯系培养的利玛原甲藻的rDNAITS和聚酮合酶(PKS)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后,再根据所获取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初步建立双重TaqMan探针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精度较高、重复性较好,基本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这为今后建立对有害藻类的预警机制提供有力支持。2.综合利用PCR技术对微囊藻的检测针对有害藻类——微囊藻,建立多重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选择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mcy、藻蓝蛋白基因PC及ropC1作为目标检测片段,并通过对PCR最佳反应条件的探寻、稳定性测试、灵敏度测试及背景水样干扰实验测试,建立一整套成熟的多重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常规多重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146g/L的微囊藻基因组DNA,全细胞多重PCR方法检测范围在藻液浓度为101×106个/mL;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针对PC、ropC1和mcyDJ序列,最低都可以检测到1个藻细胞。综合利用上述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对采集自上海周边的三大湖泊的水样进行检测。对结果分析后发现,三大湖泊中所检测出的微囊藻mcy基因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和滴水湖,而在淀山湖中未被发现。3.从SSU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的层面初步分析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规律。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研究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1部分片段,结合Gene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 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并采用自展支持度评估进化树分支结构,通过计算后验概率评估进化树整体结构,应用1sKH、SH、ELW和2sKH等方法评估两株ML树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在由上述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底栖原甲藻均未与浮游原甲藻聚类,且前沟藻具有独特演化地位。表明联合选择SSU rDNA和线粒体cox1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甲藻的演化规律。这为从基因层面深入探索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史荣君[7](2012)在《海洋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溶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导致的赤潮灾害对水生生态系统、水产养殖产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在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治理不甚理想的情况下,生物方法因其高效快速、经济实用且无二次污染的特点,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研究发现,赤潮爆发水域中很多细菌对赤潮藻类具有显着的抑制和杀灭效果,表明利用溶藻细菌治理赤潮是可行的。利用溶藻细菌抑制或防治赤潮藻类具有高效快速、安全可靠,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赤潮防治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深圳东部大鹏湾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筛选出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具有溶藻效果的海洋细菌,利用48孔细胞培养板及液相感染法研究了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作用方式,旨在为海洋细菌控藻及赤潮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发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筛选出的11株海洋溶藻细菌中,5株编号为N3、N5、N10、N21和N29的细菌能使锥状斯氏藻细胞变形,细胞膜内物质分布不均匀并失去运动活性而聚集沉淀,最终死亡。此5株细菌对锥状斯氏藻的溶解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2%浓度的处理组溶藻效果最好,5株溶藻细菌至120h时可消除90%-100%的藻细胞。其次为处理组(1%),其中除N3和N10组的藻细胞呈上升趋势外,N5、N21和N29至120h的藻细胞死亡率可达95%-100%。而处理组(0.1%)均无显着的溶藻效果。各溶藻细菌与藻液混合后,细菌N3的密度总体上明显下降,而N5、 N10、N21和N29的细菌密度均呈波动下降趋势。5株溶藻细菌中,菌株N3、N5、N10和N29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其中,N29的代谢产物中的蛋白或多肽类物质变性后具有抑制藻细胞生长的活性,而菌株N21的作用方式为间接溶藻,且分泌的溶藻物质具耐105℃高温的性质,可能为非蛋白或多肽类质物质。2.4株编号为N3、N5、N10和N29的细菌使海洋原甲藻细胞膨胀成椭圆球形,膜内物质聚集一端并失去运动活性,最终死亡。这4株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总体上处理组(10%)的溶藻效果最好,至120h时除N3组仅消除78%的藻细胞外,其余各菌株使藻细胞的死亡率达97%-100%。其次为处理组(5%),4株细菌使藻细胞的死亡率达70%-85%,而处理组(1%)均都无显着的溶藻效果。溶藻细菌与藻液混合后,菌株N5和N10的细菌密度显着下降,而N3和N29的细菌密度呈波动变化。4株溶藻细菌中,菌株N3、N5和N10的溶藻方式均为直接溶藻,其中,N3和N5的代谢产物中的非蛋白或多肽类物质具有抑制藻细胞生长的活性,而菌株N29的溶藻作用方式为间接溶藻,且分泌的溶藻物质具耐105℃高温的性质,可能为非蛋白或多肽类质物质。3.4株对中肋骨条藻具有溶解作用的细菌编号分别为P1、P5、N5和N21,其中,细菌P1、N5和N21使条链状排列的藻细胞断裂成单个细胞,然后单个细胞膨胀成圆球形并最终破裂死亡,而菌株P5使藻细胞直接裂解死亡。溶藻效应研究中,总体上处理组(10%)的溶藻效果最好,在120h内除P1仅消除99%的藻细胞外,其余细菌均使藻细胞全部死亡。其次为处理组(5%),除菌株P1在120h仅消除73%的藻细胞外,其余细菌使藻细胞全部死亡。而处理组(1%)则没有明显的溶藻效果。溶藻细菌接种到藻液中后。菌株P1的密度在24h内迅速下降后小幅波动变化;N21和P5的细菌密度均为先升高后呈下降趋势;而细菌P5的密度为波动变化。4株溶藻细菌中,菌株P5、N5和N21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且此3株细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抑制藻细胞生长的活性,而菌株P1的溶藻方式为间接溶藻,且分泌的溶藻物质在105℃高温后不再具有溶藻活性,具热不稳定性,可能为蛋白或多肽类质物质。4.本实验筛选出的对三角褐指藻具有溶解作用的编号分别为P4、P14、N4和N15的细菌均使藻细胞变形并聚集沉淀死亡。溶藻效应研究中,总体上处理组(10%)的溶藻效果最好,至120h除菌株P4仅消除10%的藻细胞外,其余菌株均使藻细胞全部死亡。其次为处理组(5%),至120h除菌株P4和P14分别消除42%和78%的藻细胞外,菌株N4和N15可全部消除藻细胞。而处理组(1%)则没有明显溶藻效果。溶藻细菌与三角褐指藻混合后,P4的细菌密度先明显升高后下降,而P14、N4和N15整体上呈波动变化。4株溶藻细菌中,菌株P4、P14和N15的溶藻方式均为直接溶藻,且菌株P4的代谢产物经105℃高温后具有抑制藻细胞生长的活性。而N4为间接溶藻,且分泌的溶藻物质具耐105℃高温的性质,可能为非蛋白或多肽类质物质。5.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结合细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基本确定筛选出的11株溶藻细菌中,菌株N3、N4、 N15、N29和P1均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其中,N3、N4和N29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而N15和P1则隶属于Halobacillus sp.;菌株N5属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cea)的Kangiella sp.;N10、P5和N21同属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N10和P5隶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的Muricauda sp.,而菌株N21隶属于火色杆菌科(Flammeovirgaceae)的Roseivirga sp.;菌株P4和P14分别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微球菌属(Micrococcus)和Aeromicrobium sp.。

王超[8](2010)在《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危害效应与机制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青岛近海出现大规模浒苔绿藻,大量浒苔堆积在青岛沿海一线,对青岛近海的旅游景观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破坏。浒苔绿潮的出现正值青岛奥帆赛准备期间,绿潮的成因及其潜在的危害效应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但是,对于绿潮这一异常生态现象,国内此前缺乏相关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浒苔绿潮的生态环境效应认识不足,亟待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选择了几种海洋微藻、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以及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等海洋生物,研究了浒苔绿潮对不同类群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为深入探讨浒苔绿潮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供科技支撑。通过鲜活浒苔对微藻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浒苔培养液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五种微藻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对赤潮异弯藻的抑制作用最强,小球藻次之。新鲜浒苔与微藻共培养能够显着抑制微藻的生长。研究结果表明,鲜活的浒苔能够通过化感作用和营养竞争抑制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影响因藻种而异。因此,绿潮发生时有可能改变浮游植物的组成和生物量,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腐烂浒苔溢出液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浒苔在腐烂过程中能够释放铵盐和磷酸盐,进而影响微藻的生长。低浓度的腐烂浒苔溢出液(1 g/L)对赤潮异弯藻、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而高浓度的溢出液(10 g/L)仅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对其它微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其机制在于溢出液中高浓度的铵氮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而赤潮异弯藻对铵氮的耐受性较强,因此更有利于其形成赤潮。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浒苔绿潮消退后,大量绿潮的腐烂极有可能刺激部分赤潮藻类的生长,引发区域性赤潮,这一效应值得密切关注。通过浒苔对黑褐新康虾的毒性实验发现,腐烂浒苔的溢出液对黑褐新糠虾有急性致死作用。长期暴露于高浓度鲜活浒苔培养液中的糠虾,其存活和生殖能力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因此,长期持续的浒苔绿潮有可能对浮游动物类群构成威胁。通过浒苔对扇贝和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实验发现,鲜活浒苔培养液和腐烂浒苔溢出液都能显着抑制栉孔扇贝受精卵的发育。应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提取鲜活浒苔后用于测试其对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发现浒苔的甲醇和丙酮粗提物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有显着的抑制效应。对甲醇提取物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进一步液-液萃取后,发现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相都有很强的抑制活性。这表明鲜活浒苔中存在能够抑制贝类受精卵孵化的物质,这类物质应具有较高的极性。通过浒苔对皱纹盘鲍和刺参等养殖动物的毒性实验发现,浒苔的培养液和腐烂溢出液对皱纹盘鲍都有急性致死作用,腐烂溢出液对刺参也有急性致死作用。大型藻浒苔腐败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铵盐,并造成水体缺氧和硫化物的产生,使养殖环境恶化,在封闭的系统中导致皱纹盘鲍和刺参死亡。综合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1)浒苔绿潮发生过程中,大量绿藻有可能通过化感作用和营养盐竞争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同时,长期持续的浒苔绿潮也会对浮游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构成威胁,并抑制双壳贝类受精卵的孵化;(2)浒苔绿潮衰退后,积累的浒苔在腐烂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并产生硫化物、铵氮等有毒化学物质,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更为显着,同时,释放的铵氮和磷酸盐等营养物质还有可能被赤潮藻类所利用,诱导有害赤潮的形成。(3)近岸养殖的生物,受到养殖区水交换能力的限制,更容易受到浒苔绿潮的危害。综上所述,绿潮的发生对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沿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但是,要阐明浒苔绿潮的危害效应,还需要针对浒苔影响海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展长期调查和研究。

王佳平[9](2008)在《水华束丝藻碳氮代谢特征及相互作用》文中提出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固定无机碳并释放出氧气,是地球上氧、碳、氮、氢等元素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又是有机物的初级生产者。由于蓝细菌细胞结构简单,主要营养代谢方式与真核生物和高等植物相似,尤其某些蓝细菌具有特殊的固氮能力和方式。因此,采用蓝细菌作为细胞代谢研究模式,可以为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平台,也为微藻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论文采用水华束丝藻943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及代谢关键酶的变化,在细胞水平上考察不同影响因子的作用和效果,研究了不同无机碳源对蓝细菌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衰亡的作用,以及对生长过程中氮源同化作用的影响,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可能的调控方式进行了探讨。实验首先对水华束丝藻943进行摇瓶培养,确定其生长条件。结果发现,水华束丝藻在温度为21-22℃、起始pH值为6.37,以及0.4L/min的通气量下有较好的生长,培养基中适合的无机碳源和氮源比例有利于蓝藻细胞维持碳氮代谢间平衡,单独提高氮源(NO3-—N)或碳源(CO2)都会影响藻细胞的生长。在实验条件下,铵根离子可彻底抑制水华束丝藻943生长。培养基中的无机氮源对水华束丝藻的异形胞分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通入CO2可以诱导水华束丝藻细胞分化产生异形胞。异形胞的分化频率在一定时间内与CO2的通入量有对应关系,表现为随着CO2通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NaHCO3为无机碳源时,异形胞的分化频率几乎没有变化。CO2浓度的增加导致细胞内碳氮比例失衡后,藻细胞没有增加吸收培养基中的结合态氮源,而是产生异形胞固氮,说明藻细胞的氮代谢存在多层次多途径的代谢调控。为进一步考查碳氮代谢关系,实验过程中测定了硝酸还原酶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当CO2含量增加时,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所下降,证明CO2抑制藻细胞对NO3-的吸收利用。测定碳氮中间代谢产物2-酮戊二酸在细胞中的积累发现,2-酮戊二酸的含量与异形胞的发生频率有一定对应关系,在异形胞发生频率较高的培养液中,2-酮戊二酸的含量相应增高。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无机碳对其他经济藻种生长的影响。改变培养基中无机碳源含量,测定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的生长曲线、硝酸根吸收速率以及碳氮比等参数。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分别在1%和3%CO2含量下达到最高生长速率,测定细胞中总糖、总蛋白的积累以及碳氮比,发现细胞中总糖含量和碳氮比随着CO2通入浓度的增加有一定增加,可能是由于CO2浓度升高后对细胞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胞中总糖含量升高,总蛋白积累量变化不明显。

陈作州[10](2007)在《阿哈水库、红枫湖水库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及毒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阿哈水库、红枫湖水库贵阳市两个主要供水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3月、6月、9月、12月在阿哈水库,3月、5月、6月、8月、9月、11月、12月在红枫湖水库进行了定点采样调查。对两水库水质理化指标、浮游植物及水华蓝藻的组成和时空分布,以及对水华蓝藻毒素进行毒性生物实验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研究讨论了水华蓝藻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和水华蓝藻暴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阿哈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07种(含变种),分别隶属于7门10纲18目29科54属。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为2纲3目3科9属16种,占14.95%;数量上,全年藻类平均数量为8.974×106cell·L-1,变化幅度为1.372×106~23.856×106cell·L-1。全年以蓝藻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隐藻(Crypt- ophyta)、裸藻(Euglenophyta)、甲藻(Pyrrophyta),金藻(Chrysophyta)的数量最少。并且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细胞数量变化最大,对于蓝藻来说,变化规律为:3月﹥9月﹥6月﹥12月。蓝藻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1.90~92.43%,年平均为46.44%。其中1号点最高,为78.13%,3号点最低,为61.13%。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ütz.)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0~4.23%,其水平分布为3#>2#>1#。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Morr.)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0~89.05%,其水平分布为1#>2#>3#。阿哈水库在2006年3月份出现一次水华束丝藻(A. flos-aqune(L.) Ralfs.)水华,本期采集到的水华束丝藻藻毒素毒性生物检测小白鼠中毒症状不明显。由于束丝藻毒素的标样受美国国家安全局限制,国内暂不具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藻类样品已送往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待测。红枫湖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52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别隶属于6门9纲19目38科78属。其中蓝藻门为2纲3目5科14属65种,占25.79%;绿藻种类最多,其次是蓝藻和硅藻。数量上,红枫湖水库全年藻类平均数量为72.508×106cell·L-1,变化幅度为7.194~255.596×106cell·L-1。全年以蓝藻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绿藻、硅藻、隐藻、甲藻、裸藻的数量最少。并且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细胞数量变化最大,对于蓝藻来说,变化规律为:6月﹥11月﹥8月﹥5月﹥9月﹥3月﹥12月。蓝藻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38.40%~82.26%,年平均为66.69%,2006年8月最高,其次是2006年6月,为78.67%,2006年12月最低。其中,微囊藻属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占30.95%~79.54%,年平均为53.78%,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8月,其次2006年6月份,为69.09%,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3月,在浮游植物的数量组成上占绝对优势。束丝藻属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占0~22.61%,年平均为6.41%,其最高值出现在2006年3月,其次是2006年5月,为17.96%,9月、11月、12月极少出现束丝藻属种类。水平分布上水华蓝藻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59.22%~82.22%,年平均为72.45%。其中3号点最高,5号点其次,为76.57%,2号点最低。微囊藻属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51.89%~80.68%,其水平分布为5#>3#>4#>2#>1#。束丝藻属在浮游植物细胞总量中所占比例为2.05%~6.05%,其水平分布为4#>3#>1#>2#>5#。红枫湖水库全年出现3次蓝藻水华,其中3月份是以水华束丝藻为主的水华,8月份、9月份是以铜绿微囊藻(M. aeruginosa Kütz.)为主的水华。藻毒素毒性生物实验表明8月份、9月份红枫湖水库藻类样品中含有肝毒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表明:8月份的蓝藻水华含有微囊藻毒素,3号点产毒量最高,为0.66μg.mg-1,其次是4号点,为0.64μg.mg-1,1号点含量最低,为0.37μg.mg-1。经换算,如果藻体中的毒素全部释放到水中,红枫湖水库各采样点含有MC的量:8月份1#为34.7393μg.L-1、8月份3#为300.9072μg.L-1、8月份4#为199.6864μg.L-1、8月份5#为186.4352μg.L-1。造成水华蓝藻暴发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水体营养盐含量增加的结果。但具体就某一次水华而言,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既有物理的因素如温度、风浪悬浮、光照等,又有环境化学的因素如磷的限制和有机磷的转化,还有生物方面的因素如种群竞争以及食物链控制等。因此,控制水华蓝藻暴发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阿哈水库、红枫湖水库水华暴发的原因主要是氮、磷营养盐的过剩,导致氮磷比过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营养盐,尤其是磷的输入量。总之,单一使用一种方法很难完全杀灭或控制住蓝藻,而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则可以使蓝藻的浓度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动态平衡,有效防止蓝藻水华的生成。

二、水华束丝藻NH-5株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华束丝藻NH-5株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产PSP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共生菌多样性及产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引言
    1.1 赤潮
        1.1.1 赤潮的形成及其危害
        1.1.2 赤潮甲藻与贝类毒素
        1.1.3 微小亚历山大藻
        1.1.4 麻痹性贝毒(PSP)
        1.1.5 PSP的来源
        1.1.6 PSP的合成机制
        1.1.7 藻菌关系
    1.2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产PSP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微小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OTU分布
        2.3.2 可培养菌株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来源细菌新种Z1-D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Z1-D的形态特征
        3.3.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3.3.3 菌株Z1-D的系统发育分析
        3.3.4 菌株Z1-D生理生化特征
        3.3.5 化学分类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新种Z1-D的PSP产毒sxtA的基因进化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生物材料
        4.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基于PSP产毒基因分析
        4.3.2 sxt基因进化及蛋白模拟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菌株Z1-D sxtA1基因进化分析
        4.4.2 菌株Z1-D sxtA1蛋白结构模拟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5.2 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来源细菌新种Z1-D的多相分类学研究
    5.3 新种Z1-D的PSP产毒sxtA基因进化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藻培养
    1.2 基因组DNA抽提及PCR扩增
    1.3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1.4 测序数据分析
    1.5 Amtk-4可培养菌株分离及分子鉴定
    1.6 菌株sxtA1基因进化分析
    1.7 PSP毒素提取及LC-MS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mtk-4共附生菌多样性分析
    2.2 amtk-4可培养菌株16S rRNA系统发育分析
    2.3 sxtA1基因进化分析
3 讨论

(3)微小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冻融法提取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检测PSP工作曲线
    2.2单因素试验
    2.3PSP提取条件优化
    2.4验证试验
3结语

(4)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毒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蓝藻特征及其毒素的种类
    1.1 蓝藻特征
    1.2 蓝藻毒素的种类
2 蓝藻发生环境及其毒素的化学性质和致毒降解机理
    2.1 蓝藻肝毒素
        2.1.1 微囊藻毒素
        2.1.2 节球藻毒素
    2.2 蓝藻神经毒素
        2.2.1 变性毒素-a
        2.2.2 拟筒孢藻毒素
3 蓝藻毒素的检测分析方法
    3.1 化学检测分析法
    3.2 生物检测分析法
    3.3 生物化学检测分析法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法
    3.5 免疫学检测分析法
4 结语

(5)软骨藻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赤潮毒素及危害
    1.2 记忆缺失性贝毒污染现状和研究进展
    1.3 软骨藻酸检测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包被抗原的制备和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2 试验方法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3.2 试验方法及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间接竞争ELISA法试剂盒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4.1 实验仪器及材料
    4.2 试剂盒的组装
    4.3 试剂盒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5 试剂盒的使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接ELISA法试剂盒检测贝类样品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PCR技术在对典型有害藻类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典型有害藻类
        1.1.1 蓝藻
        1.1.2 甲藻
    1.2 毒素的合成及产毒基因的调控
        1.2.1 蓝藻毒素
        1.2.2 甲藻毒素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有害藻类检测中的应用
        1.3.1 PCR 检测技术
        1.3.1.1 常规 PCR
        1.3.1.2 多重 PCR
        1.3.1.3 定量 PCR
        1.3.2 探针技术
        1.3.3 基因芯片
        1.3.4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参与课题
第二章 双重 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 PCR 技术在对利玛原甲藻快速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来源及培养
        2.1.2 DNA 提取及序列扩增
        2.1.3 克隆及测序
        2.1.4 序列分析
        2.1.5 实时荧光定量 PCR
        2.1.5.1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
        2.1.5.2 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建立
        2.1.5.3 背景水样干扰实验
    2.2 结果及分析
        2.2.1 序列分析
        2.2.2 引物分析
        2.2.3 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2.2.3.1 单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
        2.2.3.2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
    2.3 讨论
第三章 综合利用 PCR 技术对微囊藻的快速检测
    第一节 运用多重 PCR 技术检测微囊藻
        3.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1 藻株
        3.1.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和全细胞多重 PCR 反应的前处理
        3.1.1.3 引物设计及分析
        3.1.1.4 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5 多重 PCR 方法的检测范围测试
        3.1.1.6 多重 PCR 方法的特异性测试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引物分析
        3.1.2.2 多重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第二节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微囊藻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1 藻株
        3.2.1.2 DNA 提取
        3.2.1.3 引物设计及特异性验证
        3.2.1.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3.2.1.5 背景水样干扰实验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引物设计及特异性验证
        3.2.2.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建立
    第三节 综合利用 PCR 技术对我国部分湖泊中微囊藻的检测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野外采样
        3.3.1.2 水样中总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全细胞 PCR 方法的前处理
        3.3.1.3 综合利用 PCR 技术对我国部分湖泊中微囊藻的检测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水质分析
        3.3.2.2 浮游植物及叶绿素 a 分析
        3.3.2.3 多重 PCR 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3.3.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 SSU rDNA 和线粒体 cox 1 序列初步分析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的来源及培养
        4.1.2 DNA 提取及 PCR 扩增
        4.1.3 序列及分子系统学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序列分析
        4.2.2 进化分析
        4.2.3 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评估
    4.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工作情况
致谢

(7)海洋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溶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赤潮
        1.1.1 赤潮的成因
        1.1.2 赤潮的危害
        1.1.3 我国历年赤潮发生状况
        1.1.4 赤潮的治理
    1.2 溶藻细菌
        1.2.1 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
        1.2.2 溶藻细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溶藻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海洋细菌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2.1.2 实验藻种
        2.1.3 培养基
        2.1.4 海洋细菌的分离和纯化
        2.1.5 细菌菌液和悬液的制备
        2.1.6 无菌藻液的制备
        2.1.7 溶藻细菌的筛选
        2.1.8 溶藻细菌的鉴定
    2.2 结果
        2.2.1 溶藻细菌的分离及筛选
        2.2.2 溶藻过程中的藻细胞形态变化
        2.2.3 溶藻细菌的鉴定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细菌的溶藻效果及藻菌数量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溶藻细菌的溶藻效应
        3.1.2 数据处理
    3.2 实验结果
        3.2.1 细菌对锥状斯氏藻的溶藻效果及藻菌数量变化
        3.2.2 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果及藻菌数量变化
        3.2.3 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效果及藻菌数量变化
        3.2.4 细菌对三角褐指藻的溶藻效果及藻菌数量变化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细菌的溶藻作用方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溶藻方式
        4.1.2 数据处理
    4.2 实验结果
        4.2.1 锥状斯氏藻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
        4.2.2 海洋原甲藻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
        4.2.3 中肋骨条藻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
        4.2.4 三角褐指藻溶藻细菌的溶藻方式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危害效应与机制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型藻华成因与危害概述
    1.2 青岛近海的浒苔绿潮
    1.3 浒苔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
    1.4 浒苔绿潮的危害效应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浒苔对几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1 新鲜浒苔对几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2.2 腐烂浒苔对四种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浒苔对黑褐新糠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3.1 浒苔对黑褐新糠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3.2 浒苔对黑褐新糠虾的慢性毒性效应
第四章 浒苔对海产贝类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4.1 浒苔对栉孔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4.2 浒苔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4.3 浒苔组织中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活性物质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浒苔对养殖动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
    5.1 浒苔培养液和腐烂溢出液对皱纹盘鲍的急性毒性效应
    5.2 浒苔培养液和腐烂溢出液对皱纹盘鲍的急性毒性机制的探讨
    5.3 浒苔腐烂溢出液对刺参的急性毒性效应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及撰写论文情况
致谢

(9)水华束丝藻碳氮代谢特征及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华束丝藻简介
        1.1.1 水华束丝藻的形态特点
        1.1.2 水华束丝藻的利用价值
        1.1.3 以水华束丝藻为主的蓝藻水华危害
        1.1.4 形成蓝藻水华的主要影响因素
    1.2 蓝藻的光合碳代谢
    1.3 固氮蓝藻的氮代谢
        1.3.1 异形胞的形态和作用
        1.3.2 异形胞中的生物代谢
        1.3.3 异形胞发育的调控
    1.4 碳代谢与氮代谢的相互作用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藻种
    2.2 培养方法
        2.2.1 培养基
        2.2.2 藻种的纯化
        2.2.3 藻细胞的摇床培养
        2.2.4 藻细胞的气升式反应器培养
    2.3 试剂及分析测试仪器
    2.4 生理指标的测定及常规分析
        2.4.1 细胞干重
        2.4.2 细胞叶绿素浓度
        2.4.3 光合放氧测定
        2.4.4 光强测定
        2.4.5 异形胞出现频率
    2.5 化合物定量分析
        2.5.1 蛋白质分析
        2.5.2 氮源的利用
        2.5.3 胞内可溶性总糖的测定
        2.5.4 细胞中总氮的测定
        2.5.5 细胞中总碳的测定
        2.5.6 2-酮戊二酸的测定
    2.6 酶活性分析
        2.6.1 硝酸还原酶活性
        2.6.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
        2.6.3 固氮酶的活性测定
第三章 水华束丝藻943生长条件的优化
    3.1 水华束丝藻静止生长曲线
    3.2 温度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3.3 起始pH值对生长的影响
    3.4 氮源对生长的影响
    3.5 不同通气量对水华束丝藻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光合碳代谢对氮代谢的影响及相互作用
    4.1 无机碳对水华束丝藻碳代谢的影响
        4.1.1 无机碳种类和浓度对水华束丝藻生长和异形胞分化的调控
        4.1.2 无机碳对水华束丝藻硝酸根吸收速率的作用
        4.1.3 不同无机碳条件下水华束丝藻细胞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4.1.4 不同无机碳条件下水华束丝藻细胞中P6GDH的活性
        4.1.5 不同无机碳条件对水华束丝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4.1.6 水华束丝藻细胞中总蛋白和总糖的测定
        4.1.7 水华束丝藻细胞的碳氮比测定
        4.1.8 水华束丝藻藻液中2-酮戊二酸含量的测定
    4.2 盐浓度对异形胞分化的影响
        4.2.1 不同碳源对高盐浓度下水华束丝藻的生长影响和异形胞分化
        4.2.2 不同盐浓度对硝酸根吸收速率的影响
        4.2.3 不同无机碳对高盐浓度下藻细胞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4.2.4 不同无机碳对高盐浓度下藻细胞中P6GDH活性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无机碳浓度对小球藻和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5.1 无机碳的种类和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5.1.1 三角褐指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5.1.2 不同碳源下三角褐指藻细胞总蛋白和总糖的测定
        5.1.3 不同碳源下三角褐指藻细胞中碳氮比的测定
        5.1.4 无机碳对三角褐指藻硝酸根吸收速率的影响
    5.2 无机碳的种类和浓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5.2.1 小球藻生长曲线的测定
        5.2.2 不同碳源下小球藻细胞总蛋白和总糖的测定
        5.2.3 不同碳源下小球藻细胞中碳氮比的测定
        5.2.4 无机碳对小球藻硝酸根吸收速率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阿哈水库、红枫湖水库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及毒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华蓝藻研究概况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 样点设置和研究方法
    2.1 样点设置
    2.2 野外采样方法
    2.3 室内工作方法
        2.3.1 生物学指标的测定
        2.3.2 水质理化指标的测定
        2.3.3 水华蓝藻毒素检测
        2.3.3.1 水华蓝藻毒性生物实验
        2.3.3.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微囊藻毒素
3 两水库的水环境及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3.1 阿哈水库的水环境及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3.1.1 阿哈水库的水环境现状
        3.1.1.1 水温(WT)
        3.1.1.2 透明度(SD)
        3.1.1.3 pH 值
        3.1.1.4 溶解氧(DO)
        3.1.1.5 化学耗氧量(COD)
        3.1.1.6 总氮(TN)
        3.1.1.7 总磷(TP)
        3.1.2 阿哈水库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3.1.2.1 阿哈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现状及分布
        3.1.2.2 常见种及优势种的时空分布
        3.1.2.3 阿哈水库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
        3.1.2.4 叶绿素a 分布现状
    3.2 红枫湖水库的水环境及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3.2.1 红枫湖水库的水环境现状
        3.2.1.1 水温(WT)
        3.2.1.2 透明度(SD)
        3.2.1.3 pH 值
        3.2.1.4 溶解氧(DO)
        3.2.1.5 化学耗氧量(COD)
        3.2.1.6 总氮(TN)
        3.2.1.7 总磷(TP)
        3.2.2 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分布现状
        3.2.2.1 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现状及分布
        3.2.2.2 常见种及优势种的时空分布
        3.2.2.3 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
        3.2.2.4 叶绿素a 分布现状
4 两水库水华蓝藻的时空分布
    4.1 阿哈水库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
        4.1.1 微囊藻属数量的时空分布
        4.1.1.1 微囊藻属数量的季节分布
        4.1.1.2 微囊藻属数量的水平分布
        4.1.2 束丝藻属数量的时空分布
        4.1.2.1 束丝藻属数量的季节分布
        4.1.2.2 束丝藻属数量的水平分布
        4.1.3 其他蓝藻数量的时空分布
        4.1.4 水华蓝藻在浮游植物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4.1.4.1 季节变化
        4.1.4.2 水平分布变化
    4.2 红枫湖水库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
        4.2.1 微囊藻属数量的时空分布
        4.2.1.1 微囊藻属数量的季节分布
        4.2.1.2 微囊藻属数量的水平分布
        4.2.2 束丝藻属数量的时空变化
        4.2.2.1 束丝藻属数量的季节分布
        4.2.2.2 束丝藻属数量的水平分布
        4.2.3 其他蓝藻数量的时空分布
        4.2.4 水华蓝藻在浮游植物总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4.2.4.1 季节变化
        4.2.4.2 水平分布变化
5 两水库水华蓝藻毒素检测
    5.1 藻毒素毒性生物检测
        5.1.1 水华束丝藻毒素毒性生物检测结果
        5.1.2 微囊藻毒素毒性生物检测结果
        5.1.2.1 小白鼠死亡时间及中毒症状
        5.1.2.2 解剖小白鼠观察中毒症状
    5.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微囊藻毒素
        5.2.1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MC 结果
6 阿哈水库和红枫湖水库水华蓝藻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6.1 水华蓝藻暴发成因分析
        6.1.1 氮磷比对水华蓝藻生长的影响
        6.1.2 温度对水华蓝藻生长的影响
    6.2 水华蓝藻治理的主要途径及防治对策
        6.2.1 治理的主要途径
        6.2.2 防治对策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一、室内外工作照片
附录一、阿哈水库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二、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名录
致谢

四、水华束丝藻NH-5株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产PSP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共生菌多样性及产毒特性研究[D]. 张若男.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08)
  • [2]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4共附生菌群多样性及其产毒新种Z1-D的sxtA1基因进化研究[J]. 张若男,田晓清,陆亚男,樊成奇,张静,杨桥,张晓玲. 海洋渔业, 2019(03)
  • [3]微小亚历山大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冻融法提取优化[J]. 毛丹卉,解万翠,杨锡洪,章超桦,李彩媚,莫星忧.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3)
  • [4]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毒素的研究进展[J]. 黑亮,王凤恩,吴娟,郭伟,杨燕婷,雷列辉. 人民珠江, 2013(06)
  • [5]软骨藻酸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初步应用[D]. 刘淑娟. 东华大学, 2014(05)
  • [6]PCR技术在对典型有害藻类检测中的应用[D]. 唐晨.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6)
  • [7]海洋溶藻细菌的筛选及其溶藻特性研究[D]. 史荣君.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8]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危害效应与机制的基础研究[D]. 王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9]水华束丝藻碳氮代谢特征及相互作用[D]. 王佳平.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10]阿哈水库、红枫湖水库水华蓝藻的时空变化及毒性试验研究[D]. 陈作州. 贵州师范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NH-5菌株产麻痹性贝毒若干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