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县三峡库区桥梁滑坡分析

重庆市长寿县三峡库区桥梁滑坡分析

一、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莎莎[1](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提出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武菲[2](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庞文东[3](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后三峡时代的来临,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进入崭新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三峡库区旅游建设也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而高速城镇化给库区城市旅游服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空间建设与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与挑战;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空间的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库区人居环境的建设发展显得格外重要。论文紧扣地域特色影响下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现状特征,厘清时代背景下库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以及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引导价值。论文针对库区城市“生态-空间-旅游”三个主要方面,通过对三峡库区代表性的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奉节与巫山的实地调查,总结出目前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面临的三大典型特征问题:第一、生态环境——具山环水绕之势,但生态及其敏感脆弱;第二、城市空间——拥多元立体之形,但土地空间紧缺受限;第三、旅游服务——占丰富多姿之景,但旅游文化开发滞后。并通过“质-量结合”、“主-客结合”的研究手段,在真实的现状特征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分别对两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展开综合评价研究,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尝试给出“三补、三活、三显”的改进策略与发展建议。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提出问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后三峡时期”、为什么要落脚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为什么要选择“生态-空间-旅游”三个评价方面,通过对研究核心对象的相关概念梳理,相关研究综述等的详细研究,梳理出论文的主要评价研究思路,为之后的评价分析研做好基础铺垫。第二部分(第2、3章):现状调查。主要分别针对后三峡时期奉节与巫山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现状调查。梳理俩城市不同时期阶段的城市建设进程,从生态安全与环境、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文化旅游资源三个方面进行重点介绍,并以客观角度归纳出时代背景与人居环境语境下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型城市对于城市的空间建设发展,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具体诉求。第三部分(第4章):评价体系建立。在现状调查问题反思的基础上,以联合国际人居署指标体系、水利风景区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宜居城市指标体系为参照依据,建立一套针对后三峡时期(时代性)三峡库区(地域性)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指标权重。第三部分(第5、6、7章):评价分析及策略建议与总结。分别从“生态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和旅游服务系统”对奉节巫山两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进行评价,并根据三大系统各自的特征性,通过“客观数据对比”、“主题观察评判”和“问卷调查统计”来作为评价打分的判断方式为各个指标赋值。根据评价结论给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补”——生态修护与补偿策略;“活”——空间活化与利用策略;“显”——资源整合与开发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结论性研究总结。

周琎[4](2018)在《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基础设施是结构性社会关系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城镇化进程中缓解社会问题、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城市空间载体。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三峡库区进入后三峡时代,主要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而,论文在三峡库区19个区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时空背景下,以现实社会问题及人本需求为导向,将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作为社会问题的治理途径,即通过城乡规划领域与系统协同论、社会学及经济学等融贯的交叉研究,以“现状问题析因—理论探索—数理模型—策略思考”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文案逻辑、田野调查、相关计量和协调测度等综合研究方法,形成三峡库区区域、城市及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观及方法论的基本内容。(1)探索构建城乡规划领域以社会治理为目标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第2、3章)。研究表明,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及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分别是库区社会问题产生的具体诱因、物质因由及本质矛盾。构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三个系统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既是理论出路的主要实践策略,亦是库区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途径。(2)建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的技术路线和协调测度模型(第4章)。通过静态协调度模型对三峡库区2000-2014年面板数据测度,结果显示,从三峡工程建设整体协调时期(2000-2010年)到后三峡时代失调时期(2010-2014年),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协同状态从失调到基本协调再到失调、且呈现出失调趋势逐渐增大的时空变化表征。故此,提出了基于诊断结果的3种基本发展分类,以便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探讨具体协同规划策略。(3)提出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宏观调控框架和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区具体设施协同规划策略(第5、6章)。在区域层面,以高等教育设施为例探讨了区域协同规划;在城市层面,以万州区为例,采用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规划时序识别,针对基础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停车设施进行地域化的规划标准及设计方法研究;在社区层面,以长寿区三道拐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社区文化设施进行基于需求的社会问题治理途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论文提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3点探索性策略:在现状建设实施方面,提出协同状态诊断模型来动态监控可能或已近出现的社会问题;在区域及城市层面通过适应性抉择模型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基于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协调配置,满足库区非正式经济模式的人本空间需求;在城市及社区层面试图对现行城市规划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措施进行地域化,并提出空间布局规划策略,以实现社会基础设施的社会福利保障及社会问题的治理效应。综上,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进程、人本需求不匹配所引起的社会学问题既有一定的时空特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普遍意义。论文尝试在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到后三峡时代新型城镇化这一特殊时段中,通过交叉学科复合构建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框架,解析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建构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宏观调控框架—协同规划策略”的规划设计方法,同时探讨了基于需求满足的、社会基础设施分项规划的用地布局技术、实施管理与长效维护策略。

魏晓芳[5](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杨国清[6](2011)在《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耦合分析》文中指出三峡库区(重庆段)位于长江上游的末段,是长江流域生态经济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主要通道,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之一,也是中国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因此,选择典型地区─三峡库区(重庆段),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分析和评价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现实和潜在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揭示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系统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库区(重庆段)人类活动持续的干扰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导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等地表过程发生了剧烈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变化。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特殊生态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属性,探讨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格局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有效表达,能为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建设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能丰富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学理论的同时,指导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4个方面:1.运用三峡库区(重庆段)1980年、1995年和2005年三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借助GIS功能,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三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数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趋势。2.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程度和景观特征指数,总结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采用土地利用研究的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说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3.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近25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衡量相应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价值,评价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和生态风险指数。4.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造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揭示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从时空视角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规律。能更进一步为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三峡库区(重庆段)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朱大鹏[7](2010)在《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水库蓄水至高水位及正常蓄水后1到3年,是库区库岸再造及滑坡变形活动的活跃期,会有大量堆积层滑体的复活。考虑到堆积层滑坡具有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一旦堆积层滑坡滑入江中,除直接造成滑坡体上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外,其诱发的次生灾害涌浪也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堆积层滑坡开展以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为目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意义。基于此,以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对象,以监测成果为基础,研究堆积层滑坡变形特征与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对引起堆积层滑坡变形的内因——工程地质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对堆积层滑坡复活变形的外因——地下水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堆积层滑坡的变形预测模型,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堆积层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研究。根据所在地区的库水位变化过程线,确定滑坡所在位置的库水位变化过程,研究了三峡库区两堆积层滑坡(玉皇阁滑坡、鹤峰乡场镇滑坡)在水位波动条件下变形、孔隙水压力等特征曲线,得到了典型堆积层滑坡变形等特征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其中玉皇阁滑坡发生明显变形对应水位上升阶段,鹤峰场镇滑坡发生明显变形则对应水位下降阶段。(2)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模型研究。以三峡库区秭归-万州段89个堆积层滑坡进行统计,得到了库区堆积层滑坡的体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类型等分布规律,从滑体的组构特征、动力成因、变形运动特征和发育阶段四组主要控制性因素出发,建立滑坡的基本地质模型。由于堆积层滑坡大多处于库水位变动影响范围内,动力成因详细考虑了库水对不同类型堆积层滑坡的作用模式及库水作用下滑坡的变形特征,进一步划分为浮托减重、渗透力、浮托减重+渗透力(混合)三类,细化了水库型堆积层滑坡的基本地质模型。运用上述基本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及理论,得出了巫山玉皇阁滑坡的基本地质模型为新生性孕育期渐进牵引式人工水库蓄水浮托减重型土质岩床滑坡,鹤峰乡场镇滑坡的基本地质模型为复活性孕育期剧动牵引式人工水库蓄水渗透压力型土质岩床(+土床)滑坡。(3)堆积层滑坡复活过程中地下水水力学作用效应。由于滑坡自身岩土渗透特性的不同,库水波动对其影响也各不相同,以三峡库水一个水文年的正常水位变动线为基础,以鹤峰乡场镇滑坡主剖面建立渗透计算模型,对库水位上升及下降阶段过程中不同渗透特性堆积层滑坡的地下水浸润线进行分析,根据浸润线的分布特征划分了不同水位阶段不同滑坡类型的地下水作用效应,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地下水水力学作用效应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即:库水位上升阶段时,’①当k>10-4m/s时,有a≤5°,地下水作用效应表现为浮托减重,不利于滑坡的稳定;②当10-5m/s<k<10-4m/s时,有5°<a<90°,地下水作用效应表现为浮托减重+渗透力(混合)型,对滑坡是否有利取决于谁占主导地位;③当k<10-5m/s时,有a≥90°,地下水作用效应表现为指向坡内的渗透压力,有利于滑坡的稳定。而在库水下降时,库水对滑坡的稳定性影响则与上述状况相反。根据上述计算成果应用于玉皇阁滑坡渗透系数反演分析,基于地下水水位监测与库水位的关系反演了渗透系数范围,然后基于孔隙水压力监测与库水位的关系在上述范围内进一步确定了渗透系数的大小。(4)地下水作用效应对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地下水通过外部激励作用使得滑坡内部暂态的平衡系统被打破,稳定性发生变化。由于滑坡体本身的差异性,不同的地下水作用效应对稳定性影响也各不相同,这是不同类型滑坡在不同的水位阶段发生不同变形差异的主要因素。根据所选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力学作用分为两种作用模式,并证明了两种作用模式的等效性;根据滑体内饱水部位与地下水浸润线的关系,稳定性计算时将滑块分为三种不同的状态(“上干下湿”、“饱和”、“上湿下干”)分别予以考虑;研究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在水位上升及下降阶段渗透力、浮托力导致的滑坡抗滑力及下滑力的影响,得到了稳定性系数随时间、库水位、滑体饱水面积比率等变化规律。及:当库水位上升时,①对强透水滑坡体(k≥10-4m/s),其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随水位的上升起初呈加速减小趋势,直到水位恒定为175 m时,滑坡的稳定性系数为一定值。②对中等透水滑坡体(k=10-5m/s),其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随水位的上升起初呈加速下降趋势,直到水位恒定为175 m时,定性系数呈减速下降趋势。③对中等透水-微透水滑坡体(k=10-6~k=10-8m/s),其稳定性系数随水位的上升起初呈加速上升趋势,直到水位恒定175 m时,稳定性系数然后呈减速下降趋势。且渗透系数越小,滑坡稳定性系数上升阶段上升也越快,相应下降阶段下降越慢。从上升阶段稳定性下降率与库水的关系来看,当k≥10-5m/s时稳定性系数下降率趋势相同,均为负值;当k≤10-6m/s时稳定性系数下降率亦趋势相同,均为正值。当库水位下降时,①对强透水滑坡体(k≥10-4m/s),其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随水位的下降起初呈增长趋势,直到水位恒定145 m时,稳定性系数然后为一定值。②对中等透水滑坡体(k=10-5m/s),其稳定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为随水位的下降升起初呈下降趋势,然后呈先加速后减速的上升趋势,直到保持某一定值。③对中等透水~微透水滑坡体(k=10-6~k=10-8m/s),其稳定性系数随水位的下降起初呈加速下降趋势,然后呈缓慢上升趋势。且多为负值。从稳定性下降率的角度看,当k≥10-4m/s稳定性系数变化率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均为正值;当k≤10-6m/s时稳定性系数下降率亦具有相同的趋势。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水位升降条件下不同类型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随水位的标准变化曲线图。(5)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变形机理研究。以典型堆积层滑坡——鹤峰乡场镇滑坡工程地质模型为基础,根据水位实际波动曲线所得到的坡体内浸润线的变化特征,得到了稳定性系数随水位变动的关系,建立了鹤峰乡场镇堆积层滑坡的三维数值-力学模拟模型,研究了水位变动条件下滑坡应力场、位移场、剪应变增量、塑性区的发展规律,从外因如何影响内因的角度揭示了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变形机理,为滑坡的变形预测奠定了基础。(6)堆积层滑坡变形预测模型研究。以鹤峰乡场镇滑坡为例,根据所在地区的库水位变化过程线,调整地质-数值-力学模型中的水位线及岩土体参数,建立滑坡的综合预报模型,通过强变形区实际位移监测值与数值模型中模型监测点位移追踪对比,获得了FLAC3D模型中时步与实际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时步的外延预测了未来一个水文年内滑坡的变形发展趋势。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玉皇阁滑坡、鹤峰场镇滑坡为例,得到了不同渗透特性滑坡对库水变动的响应规律,并构建了水库型堆积层滑坡的基本地质模型;(2)基于不同渗透特性滑体内的地下水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规律和地下水实时监测反演了滑体渗透系数;(3)建立了基于三峡水库设计水位变动的不同类型滑坡稳定性系数-水位标准变化曲线。综上所述,论文揭示了水库型堆积层滑坡的复活变形机理,从引起滑坡变形的内外因出发,对水位变动条件下滑坡变形进行预测预报,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段娅[8](2010)在《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发达程度高低,国际社会都十分重视流域综合开发,并通过流域开发改善流域地区居民的经济状况。然而在我国,流域开发并没有为流域地区,特别是为库区居民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或发展条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移民问题突出,库区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反而不如开发之前。流域地区开发目的被异化导致了库区的边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峡库区的边缘化问题。那么,在流域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关系,如何真正实现开发的目的,让库区人民共享流域开发的成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效益及对南水北调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上。同时,三峡库区的人民用自己的家园换来了三峡工程的竣工,换来了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应,可是丰富的水能资源得到开发的结果并没有使库区的人民得到实惠。三峡库区没有享受到区域开发的好处,反而被排除在外,沦落为贫穷落后的边缘区,如果不能正视和有效解决边缘化问题,三峡库区就会和其他老库区一样,以水库建设为主导的区域开发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文化建设与发展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三峡库区的开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许多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写照。三峡库区建设、发展引发的边缘化问题,实际上体现了所有库区的共同问题。本文在梳理相关区域开发理论、边缘化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流域水电管理体制和开发模式,探讨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库区进行再开发对策与原则思路。本研究用三峡库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与电力输入地、三峡库区与非库区、三峡库区与库区之间的经济数据对比,辩证分析三峡工程建设为三峡库区带来的利与弊,对三峡库区边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三峡库区边缘化原因、表现、对策的研究,探索特殊边缘区“库区”再开发模式,进而以此为依据,使三峡库区真正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新的区域“中心”。本研究在为区域开发理论提供新的例证,并试图为解决库区边缘化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对今后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三峡库区,对边缘地区概念的新界定以及边缘化成因的新探索;提出库区边缘化的评价体系;提出要对现有流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水电开发新的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

王文君[9](2010)在《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三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又极其特殊的地方,它是一条大动脉,将我国东西部连接起来。在三峡工程竣工,三峡库区蓄水即将达到175米水位线的时候,曾经留下过灿烂文明痕迹的地理信息,将被部分淹没在水下,为此展开抢救性的研究势在必行,《长江三峡历史地图再现研究》这一课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的。本文作为《长江三峡历史地图再现研究》课题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梳理清代长江三峡地区的基本陆路交通路线,尽量做到复原陆路交通路线的基本概况,为《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的编绘提供详尽准确的地理资料。论文第一部分解释了选题原由,充分说明了对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的研究是极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论文第二部分对清代长江三峡地区的基本陆路交通路线做了详细考证。这一部分分别考证了长江三峡地区通往湖北、陕西、四川、贵州的各条大路和小路,同时还对区内十六个县的县际和县内陆路也做了考证,详细勾勒了它们的线路走向。论文第三部分,简要分析了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呈现道路走向方面,沿河筑路情况明显、道路框架方面,清代三峡东西向的主要道路地位上升,取代三峡地区传统的南北向川陕道路的地位,交通枢纽方面,多层次、网络化交通枢纽格局已经出现等特点,同时,还分析了影响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刘厚成[10](2010)在《三峡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中库岸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库水位每年将在145-175m间周期性波动,库水的浸泡软化作用及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地下水位波动将会降低库岸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已有岸坡的稳定性,并有可能使原本稳定的坡体发生失稳,水库运行过程中的岸坡稳定性及其演变趋势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岸坡失稳的影响因素及失稳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对库岸稳定性的演化趋势,然后结合突变理论建立岸坡稳定性的预测模型,最后修正水库塌岸预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期间,通过对三峡库区库岸边坡的地质构造、岩性组合、岸坡结构、时空分布和岸段分布几个方面,归纳了库区岸坡类型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获取了影响库岸稳定性的主控因子。(2)应用FAC3D数值模拟软件,基于奉节白马岸坡为原型,按照三峡水库的蓄水调度计划,在库水从175米到145米下降过程中,获取了渗流场,经比较分析发现离库岸距离160米以后,地下水位下降很少,5米左右,离库岸越远,地下水位线越平缓;获取了水库运行过程中岸坡应力场、位移场和剪应力增量图演变趋势;应用FLAC3D采用强度折减法获取的稳定系数与基于Fortran程序数值模拟的渗流场和地灾规范获取的稳定系数基本吻合,通过岸坡稳定性计算发现奉节白马岸坡受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的影响,其稳定性演变趋势呈下降型,但目前任处于基本稳定状态。(3)运用突变理论,以奉节白马岸坡为原型,基于岸坡稳定性演变趋势与库水位变动和及岩土体强度劣化有关,稳定性演化趋势和库水变动次数相关,获取了岸坡失稳时间的预测模型,白马港岸坡经历库水50次一年一度的升降运行,很可能发生突变失稳。(4)基于三峡水库运行期,库岸演变趋势研究,修正水库岸塌岸预测方法,以奉节白马岸坡为例,预测了其塌岸宽度,与地灾规范比较,更具合理性。

二、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计量分析法
        (三)图表分析法
    四、研究现状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二、县城迁址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中地区
        五、华南地区
        六、西南地区
        七、西北地区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势
        二、水源
        三、地理位置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人为因素
        一、行政区划调整
        二、交通
        三、经济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六、政府开展工作
        七、其他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四、对地名的影响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三、注重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多维层面为库区城市带来时代发展重要机遇
        1.1.2 规划背景——国家生态功能与保护的重任对工业建设的限制
        1.1.3 现实背景——文化旅游发展与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1.4.2 研究内容的聚焦定位
    1.5 研究综述
        1.5.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5.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框架
2 后三峡时期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调查研究
    2.1 “后三峡时期”城镇化进程(2009-2017)
    2.2 生态安全环境情况
        2.2.1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2.2.2 地质灾害现状
        2.2.3 水资源特征
        2.2.4 气候气象特征
        2.2.5 绿地公园现状
    2.3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
        2.3.1 功能组团概况
        2.3.2 城市形态演变
        2.3.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2.3.4 重要节点空间建设现状
    2.4 文化与旅游资源
        2.4.1 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2.4.2 重要景点资源概况
        2.4.3 旅游发展趋势及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后三峡时期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调查研究
    3.1 “后三峡时期”城镇化进程(2009-2017)
    3.2 生态安全环境情况
        3.2.1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3.2.2 地质灾害现状
        3.2.3 水资源特征
        3.2.4 气候气象特征
        3.2.5 公园绿地现状
    3.3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
        3.3.1 城市空间概况
        3.3.2 城市空间演变
        3.3.3 城市山水格局现状
        3.3.4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现状
    3.4 文化与旅游资源
        3.4.1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概况
        3.4.2 人文条件概况
        3.4.3 特色旅游资源
        3.4.4 周边风景名胜区概况
    3.5 本章小结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4.1 后三峡时期人居环境三大关键性问题
        4.1.1 生态环境:具山环水绕之势,但生态及其敏感脆弱
        4.1.2 城市空间:拥多元立体之形,但土地空间紧缺受限
        4.1.3 旅游服务:占丰富多姿之景,但旅游文化开发滞后
    4.2 评价指标选取参考
    4.3 评价的方法与原则
        4.3.1 评价方法
        4.3.2 评价指标原则
        4.3.3 评价模型的建立
    4.4 评价指标设置及释义
        4.4.1 指标层级之间的关联性
        4.4.2 A1.生态环境系统
        4.4.3 A2.城市空间系统
        4.4.4 A3.旅游服务系统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1 指标权重确定的基本情况
        4.5.2 指标权重确定的过程
        4.5.3 一致性检验
        4.5.4 指标权重分布汇总
    4.6 等级评判
    4.7 本章小结
5 奉节县、巫山县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价
    5.1 奉节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1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系统
        5.1.2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
        5.1.3 奉节县城市人居环境的旅游资源系统
    5.2 奉节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
    5.3 奉节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5.3.1 生态功能区划与本底条件制约城市发展
        5.3.2 空间拓展受限,城市建设面临新窘境
        5.3.3 资源保护与人文旅游发展的矛盾依旧突出
    5.4 巫山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4.1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环境系统
        5.4.2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空间系统
        5.4.3 巫山县城市人居环境的旅游服务系统
    5.5 巫山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
    5.6 巫山县人居环境评价结果分析
        5.6.1 纵向生态联系不足,环境保护堪忧
        5.6.2 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缺失
        5.6.3 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亟待加强
    5.7 本章小结
6 奉节县、巫山县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优化建议
    6.1 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优化建议技术路线
    6.2 生态修护与补偿策略
        6.2.1 补体系:绿化廊道系统的建立
        6.2.2 补自然:近自然城市空间设计
        6.2.3 补节点:生态景观节点的控制
    6.3 空间活化与利用策略
        6.3.1 活空间:空间立体生态设计
        6.3.2 活步行:建立优良步道空间
        6.3.3 活场地:引导场地混合使用
    6.4 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6.4.1 显文脉:整合文化空间肌理
        6.4.2 显功能:平衡“旧”与“新”文化空间
        6.4.3 显创新:旅游文化拓展与机制管理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论文研究成果
    7.2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B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旅游概况
        B1 奉节城市现状资料补充
        B2 巫山城市现状资料补充
    C 评价模型原理计算过程及问卷设计
    D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表(专家)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选题的确定
        1.1.1 选题的切入点
        1.1.2 选题背景与时空范围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1 三峡库区社会问题的界定及梳理
        1.2.2 源于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问题研究
        1.2.3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调控对象维度
        1.2.4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协作空间层次
        1.2.5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核心关系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社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1.3.2 城乡规划视野的协同规划研究
        1.3.3 社会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研究
        1.3.4 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1.3.5 已有研究小结及评述
    1.4 选题的研究逻辑及技术框架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2 困境与成因: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梳理
    2.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辨识
        2.1.1 社会基础设施的概念辨识
        2.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细分
        2.1.3 城镇化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1.4 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层次
    2.2 三峡库区城镇化转型特征及问题
        2.2.1 人口城镇化:移民驱动型过渡至平稳聚集型
        2.2.2 经济城镇化:经济逐步转型,但工业化低于城镇化
        2.2.3 社会城镇化:社会事业逐步复苏、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2.2.4 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态破坏型转向为生态保护型
        2.2.5 土地空间城镇化:移民政策迁建型过渡至人居环境改善型
        2.2.6 小结:库区城镇化转型对社会基础设施所需与日俱增
    2.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
        2.3.1 文化设施设施现状:偏重大中型设施,欠缺社区级设施
        2.3.2 教育设施建设现状:布局均等性欠佳,单体可拓性较差
        2.3.3 医疗卫生设施现状:空间布局不均,就医条件落后
        2.3.4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设施种类单一,数量质量偏低
        2.3.5 其他社会基础设施现状:补充建设得当,但仍相对欠缺
        2.3.6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城镇化进程矛盾渐生
    2.4 三峡库区城市居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调查
        2.4.1 以人为本的社会福利需求提升对社会基础设施的影响
        2.4.2 基于人本需求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概况
        2.4.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需调查反馈及问题小结
        2.4.4 三峡库区受访者对各类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度
        2.4.5 小结: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已逐渐难以满足人本需求
    2.5 源于社会基础实施供需矛盾的社会问题产生本因
        2.5.1 库区城镇化转型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协同是具体诱因
        2.5.2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与规划建设不协同是物质因由
        2.5.3 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供给与人本需求不协同是本质矛盾
    2.6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规划不协同是库区社会问题的产生缘由
3 内涵与构架: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
    3.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念释出
        3.1.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念构建的要义
        3.1.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原理
        3.1.3 基于系统论的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本质探索
    3.2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协同发展的关系建立
        3.2.1 核心价值趋同—国家政策的指引
        3.2.2 目标诉求同质—社会福利的需求
        3.2.3 空间载体同构—需求的物质供给
    3.3 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人本需求的相关机制研究
        3.3.1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拉力机制
        3.3.2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机制
        3.3.3 新型城镇化对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
    3.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的理论框架探索
        3.4.1 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基础
        3.4.2 新型城镇化进程协同:协调发展及社会经济学理论
        3.4.3 规划编制协同: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相关理论
        3.4.4 人本需求协同:生理与心理需求理论
        3.4.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规划的三维协同理论框架
    3.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是库区新型城镇化的治理途径
4 表征与分类: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状态诊断
    4.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方式
        4.1.1 传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方式:实时监控性较弱
        4.1.2 基于协调测度的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框架
    4.2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构建及效验
        4.2.1 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研究
        4.2.2 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4.2.3 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界定及指数选取
        4.2.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构建
        4.2.5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体系效验
    4.3 基于协调测度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
        4.3.1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评估框架
        4.3.2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计量评估
        4.3.3 三峡库区SI-Ur体系协调度的时空表征
    4.4 基于协同状态诊断结果的三峡库区城市发展类型划分
        4.4.1 良性协调发展型
        4.4.2 初步互动萌芽型
        4.4.3 低度协调改进型
    4.5 小结:社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同状态诊断是规划基础
5 宏观调控策略: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
    5.1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的必然性
        5.1.1 基于宏观调控调控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5.1.2 基于社会福利提升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抉择
    5.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阶段及城镇体系布局预判
        5.2.1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化及工业化阶段预判
        5.2.2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历程梳理
        5.2.3 基于系统论的库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探索
        5.2.4 三峡库区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模式探讨
    5.3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规划适应性抉择模型建构
        5.3.1 三峡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模型构建
        5.3.2 基于阶段性相关的库区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识别
        5.3.3 基于阶段性识别的库区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抉择
    5.4 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区域协同规划:以区域性教育设施为例
        5.4.1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现状及问题
        5.4.2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机制
        5.4.3 三峡库区区域性教育设施协同规划路径
    5.5 小结:宏观层面的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调控为主要途径
6 中观协作治理: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城区协同规划
    6.1 基于适应性抉择模型的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规划识别
        6.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的要义
        6.1.2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识别
        6.1.3 三峡库区区县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抉择
        6.1.4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适应性抉择结果
    6.2 低度协调改进型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以万州区为例
        6.2.1 万州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概纳
        6.2.2 基于治理入学难问题的基础教育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2.3 基于治理就医难问题的医疗卫生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2.4 基于治理停车难问题的停车设施协同规划策略
    6.3 基于需求分析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研究
        6.3.1 基于人本需求的协同规划必要性探讨
        6.3.2 基于人本需求的社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框架
        6.3.3 基于文化复建的社区文化设施协同规划:以三倒拐历史街区为例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与难点
        7.2.1 创新点
        7.2.2 难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1 三峡库区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2.1 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方针政策的演变
    附录3.1 库区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学校一览表
    附录4.1 库区可用立体式停车设施及特点一览表
    附录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定位
        1.1.4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2.1.1 文化的释义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2.4 本章小结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3.4 本章小结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4.4 本章小结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5.3.1 动力:牵引力
        5.3.2 阻力:约束力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6.2.1 文化区的划分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6.3.2 文化生命说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6.5 本章小结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6)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背景
    1.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1.4 论文的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2 三峡库区(重庆段)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生态地理位置
        2.1.2 地质概况
        2.1.3 地形地貌特征
        2.1.4 气候概况
        2.1.5 水文特征
        2.1.6 植被特征
        2.1.7 土壤类型
    2.2 自然资源
        2.2.1 土地资源
        2.2.2 水资源
        2.2.3 生物资源
    2.3 社会概况
        2.3.1 人口状况
        2.3.2 经济概况
        2.3.3 矿产资源
        2.3.4 交通概况
3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格局分析
    3.1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特征
        3.2.1 土地利用/覆盖数量的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间的转化特征
    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空间格局分析
        3.3.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3.3.2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动态度
        3.3.3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和状态
        3.3.4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3.3.5 综合空间动态度
        3.3.6 综合动态度的整体变化趋势
    3.4 土地利用/覆盖程度变化分析
4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响应
    4.1 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效应的因素分析
        4.1.1 生态环境概念含义
        4.1.2 生物多样性含义
        4.1.3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简介
        4.1.4 土地利用/覆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1.5 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2 土地利用/覆盖景观变化分析
        4.2.1 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指标及其生态学含义
        4.2.2 土地利用/覆盖的景观变化的分析
        4.2.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价
    4.3 土地利用/覆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分析
        4.3.1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4.3.2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风险程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4.4.1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
        4.4.2 景观格局指标分析
        4.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分析
5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响应的耦合分析
    5.1 耦合概念
    5.2 耦合关系研究思路
    5.3 系统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5.3.1 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5.3.2 研究方法
    5.4 数据来源及数据预处理
        5.4.1 数据及其来源
        5.4.2 数据预处理
    5.5 结果分析
        5.5.1 土地利用/覆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5.2 土地利用/覆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状况
        6.1.2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
        6.1.3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
        6.1.4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响应的分析
        6.1.5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响应的耦合分析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堆积体成因研究
        1.2.2 水库蓄水诱发滑坡变形研究
        1.2.3 滑坡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典型堆积层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
    2.1 三峡水库运行特征
        2.1.1 三峡水库设计水位调度特征
        2.1.2 三峡水库实际水位运行特征
    2.2 典型堆积层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关系
        2.2.1 玉皇阁崩滑堆积层滑坡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关系
        2.2.2 鹤峰场镇滑坡变形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关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模型研究
    3.1 堆积层滑坡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3.1.1 体积
        3.1.2 地形地貌
        3.1.3 地层岩性
        3.1.4 斜坡类型
        3.1.5 动力成因
        3.1.6 变形运动特征
    3.2 滑坡地质模型建模研究
        3.2.1 滑坡地质模型建模方法
        3.2.2 滑坡基本地质模型建模的理论
        3.2.3 滑坡基本地质模型的命名原则
    3.3 典型堆积层滑坡地质模型建模分析
        3.3.1 玉皇阁崩滑堆积层滑坡地质模型
        3.3.2 鹤峰场镇堆积层滑坡地质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堆积层滑坡复活过程中地下水力学作用效应
    4.1 堆积层滑坡地下水类型
    4.2 滑坡体饱和与非饱和渗流理论
    4.3 库水变动对不同渗透性滑坡的水力学作用效应分析
        4.3.1 渗流计算模型
        4.3.2 渗流计算方案
        4.3.3 渗流计算参数
        4.3.4 渗流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4.3.5 上升阶段地下水作用效应分析
        4.3.6 下降阶段地下水作用效应分析
    4.4 基于地下水实时监测的滑体渗透系数反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作用效应对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5.1 地下水不同压力作用模式分析
    5.3 库水上升阶段滑坡稳定性动态变化分析
        5.3.1 浮托减重型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5.3.2 浮托减重+渗透压力型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5.3.3 渗透压力型滑坡稳定性变化趋势
        5.3.4 库水上升阶段渗透系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5.4 库水下降阶段稳定性动态变化分析
        5.4.1 浮托减重型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5.4.2 浮托减重+渗透力型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5.4.3 渗透压力型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
        5.4.4 库水下降阶段渗透系数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
    6.1 鹤峰场镇滑坡区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6.1.1 地形地貌
        6.1.2 地层岩性
        6.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6.1.4 水文地质条件
    6.2 滑坡强变形区岩土体特征
    6.3 滑坡复活机理研究
        6.3.1 渗流计算工况
        6.3.2 渗流结果分析
        6.3.3 稳定性变化趋势
    6.4 蓄水173m条件下滑坡变形及数值计算
        6.4.1 FLAC~(3D)数值模型的建立
        6.4.2 蓄水前天然状态下模拟结果与分析
        6.4.3 水位145m升173m模拟结果与分析
        6.4.4 水位173m降169m模拟结果与分析
    6.5 变形预测结果分析
        6.5.1 基于地质-数值-力学模型的变形预测方法
        6.5.2 时步-时间等效关系的确定
        6.5.3 滑坡变形预测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相关动态
        一、关于边缘化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流域水电管理体制研究
        三、关于三峡库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本文创新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一、本文创新
        二、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区域开发与再开发理论概述
    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目标
        一、经济目标
        二、社会目标
        三、生态环境目标
        四、文化目标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战略与模式
        一、区域开发战略
        二、区域开发模式
    第三节 区域开发中的目标冲突
        一、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的冲突
        二、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冲突
        三、效益与公平的冲突
        四、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冲突
        五、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冲突
第二章 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库区的范围界定
        二、三峡库区的边缘化
    第二节 水能资源开发的特点
        一、开发目标的异化
        二、开发方式的弊端
        三、流域水电管理体制不完善
        四、水能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公平
    第三节 三峡库区的移民工程评价
        一、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重要性
        二、三峡库区移民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对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分析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重要性与特点
        一、三峡库区的定位
        二、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
        三、三峡库区再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第二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的实证分析
        一、几个需要事先说明的问题
        二、库区与其他地区间差距
        三、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SPSS主成份分析方法
    第三节 三峡库区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
        二、现实因素
        三、水电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第一节 土耳其的GAP开发模式
        一、土耳其的GAP开发模式介绍
        二、土耳其水电建设管理体制介绍
        三、土耳其的土地征用、移民安置与重建
        四、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及建议
    第二节 三峡库区的再开发路径选择
        一、建立与库区相关联的水电开发配套机制,积极推行"三大补偿"措施
        二、水电管理模式改进
        三、着力解决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问题
        四、全力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
        五、加强库区基础设施建设
        六、确立政策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重难点及创新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第二章 本区往湖北交通路线
    第一节 大路
        一、北岸大道(重庆府巴县至宜昌府东湖县驿路)
        二、南岸大道(湖北利川至宜昌府大路)
    第二节 小路
        一、往湖北利川诸路
        二、往湖北施南府诸路
        三、往湖北建始县诸路
        四、往湖北鹤峰县路(绿金大道)
        五、往湖北竹山县路(大宁至竹山路)
        六、往湖北竹溪县路(大宁至竹溪路)
        七、往湖北房县诸路
        八、往湖北保康县路(兴山至保康路)
        九、东湖县往湖北诸路
第三章 本区往陕西交通路线
    第一节 大路
        一、洋渠古道
        二、涪垫路(荔枝道)
    第二节 小路
第四章 本区往四川交通路线
    一、东大路
    二、小川北路
第五章 本区往贵州交通路线
    第一节 大路
    第二节 小路
        一、巴县往正安路
        二、石硅往彭水路
        三、酆都至彭水路
        四、酆都至武隆路
        五、涪州往彭水路
        六、涪州往南川路
第六章 本区内县际交通路线
    一、长寿县
    二、涪州
    三、忠州直隶州
    四、酆都县
    五、石硅直隶厅
    六、垫江县
    七、梁山县
    八、万县
    九、开县
    十、云阳县
    十一、奉节县
    十二、巫山县
    十三、大宁县
    十四、巴东县
    十五、归州
第七章 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特点
        一、道路走向方面,沿河筑路情况明显
        二、陆路交通网络格局方面,东西向的主要道路地位上升,取代传统的南北向的川陕道路
        三、交通枢纽方面,多层次、网络化交通枢纽格局已经出现
    第二节 长江三峡地区清代陆路交通网络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二、社会经济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三峡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中库岸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塌岸的成因
        1.2.2 库水对岸坡的水岩作用
        1.2.3 库水作用下岸坡稳定性的演变趋势
        1.2.4 水位变动条件下的数值计算
        1.2.5 基于突变理论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1.2.6 水库塌岸预测方法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三峡库区库岸分类及库岸再造的研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三峡库区地质概况
        2.2.1 地质构造
        2.2.2 岩性构造
        2.2.3 人类工程活动
    2.3 三峡库区岸坡的划分
        2.3.1 三峡库岸斜坡类型
        2.3.2 三峡库区各段岸坡类型分布
    2.4 库岸再造类型
        2.4.1 土质岸坡库岸再造类型
        2.4.2 岩质边坡库岸再造类型
        2.4.3 崩塌破坏类型
    2.5 塌岸的形成机制
        2.5.1 塌岸的形成过程
    2.6 塌岸的主要影响因素
        2.6.1 水文因素
        2.6.2 地质因素
        2.6.3 其它因素
    2.7 小结
第三章 库水变动条件下堆积体岸坡失稳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库水作用模式
        3.2.1 浸泡软化
        3.2.2 矿物成分对土体参数的影响
        3.2.3 水体浸泡对土体参数的影响
        3.2.4 库水位上升与悬浮减重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3.2.5 库水位下降对岸坡地下水的影响
        3.2.6 水位周期性变动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
    3.3 水库蓄水及水位骤降对岸坡稳定性影响的统计分析
        3.3.1 蓄水后库水作用对岸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3.3.2 水位骤降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效应
    3.4 小结
第四章 库水变动条件下奉节白马岸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研究
    4.1 奉节白马岸坡概况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质构造
        4.1.3 水文地质条件
        4.1.4 地层岩性
        4.1.5 奉节白马岸坡变形机制
    4.2 库水降落期间奉节白马岸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4.2.1 计算模型
        4.2.2 物理力学参数
    4.3 库水降落下白马岸坡整体稳定性分析
        4.3.1 模拟结果分析
        4.3.2 白马岸坡稳定性变化趋势
    4.4 奉节白马岸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4.4.1 渗流计算
        4.4.2 岸坡稳定性计算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突变理论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5.1 概述
    5.2 突变理论简介
    5.3 库岸边坡的尖点突变模型
        5.3.1 岸坡结构模型
        5.3.2 应变软化段本构关系
        5.3.3 弹性区段的软化特性及本构关系
    5.4 岸坡的稳定性判据
    5.5 算例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三峡库区塌岸预测与评价
    6.1 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方法研究
    6.2 水下稳定岸坡角α的确定
    6.3 水上稳定岸坡角β的确定
    6.4 波浪爬升的影响范围
        6.4.1 波浪爬升高度h_b的确定
        6.4.2 毛细水上升高度h_m的确定
    6.5 算例分析
        6.5.1 地形地貌
        6.5.2 地层岩性及构造
        6.5.3 奉节白马岸坡塌岸预测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空间-生态-旅游”综合评价研究 ——以奉节、巫山为例[D]. 庞文东. 重庆大学, 2019(01)
  • [4]三峡库区社会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理论与方法[D]. 周琎. 重庆大学, 2018(04)
  • [5]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6]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耦合分析[D]. 杨国清. 重庆师范大学, 2011(09)
  • [7]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复活机理及变形预测研究[D]. 朱大鹏. 中国地质大学, 2010(12)
  • [8]三峡库区边缘化与再开发研究[D]. 段娅.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9]清代长江三峡地区陆路交通网络研究[D]. 王文君. 西南大学, 2010(08)
  • [10]三峡水库蓄水运行过程中库岸边坡稳定性演化规律的研究[D]. 刘厚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重庆市长寿县三峡库区桥梁滑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