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视网膜浓缩联合睫状体浓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周围性视网膜浓缩联合睫状体浓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一、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论文文献综述)

张勤,刘君,王红波,翟敏,王素芳,赵波,翟瑜如[1](2020)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性化综合治疗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发病时期个性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5例(2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其眼部情况的不同给予个性化综合治疗。观察个性化治疗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眼压,视力,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平均眼压(44.20±7.64)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1周、1、3、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7.56±5.30)mm Hg、(20.43±6.98)mm Hg、(19.56±6.30)mm Hg、(18.74±5.48)mm Hg,治疗后1周、1、3、6个月的眼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时,视力提高11眼(42.3%),视力未变9眼(34.6%),视力下降6眼(23.1%)。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取以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综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最大限度保护视功能。

孙怡[2](2017)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玻璃体和房水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PO和VEGF对体外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并应用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性小鼠模型,探索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sEPOR)对于病理状态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至我院眼科就诊的青光眼患者20名(20只眼)的玻璃体和房水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2、探讨EPO和VEGF对体外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管腔样结构生成以及毛细血管样结构生成的作用。3、应用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性小鼠模型,行FITC-dextran灌注后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变化,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并探讨病理状态下小鼠眼部新生血管的EPO和VEGF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NVG患者眼房水和玻璃体中EPO和VEGF水平异常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EPO和VEGF处理的HUVECs细胞均可以在体外形成管腔样结构,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PO 10 IU/ml、EPO 100 IU/ml、VEGF10ng/ml三组对HUVECs细胞的增殖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作用显着超过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EPO 100 IU/ml组与VEGF 10ng/ml组尤为明显,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非常显着(P<0.01)。3、高氧可以成功诱导小鼠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模型。FITC-dextran灌注后显示sEPOR可以改善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灌注并抑制新生血管。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显示sEPOR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病理状态下小鼠眼部新生血管的EPO和VEGF蛋白表达作用。结论:1、EPO和VEGF共同参与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2、EPO和VEGF在体外可以促进血管内皮前体细胞的分裂,对新生血管形成有很强的促进作用。3、sEPOR可以改善模型小鼠视网膜灌注并且能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以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病理状态下乳鼠眼部新生血管的EPO和VEGF的蛋白表达。

仪立群,鞠林芳,仲苏鄂,周和政[3](2016)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其破坏性极强,失明率高,患者疼痛剧烈。常规抗青光眼方法难以奏效,既往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都不甚理想。近年来随着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和青光眼引流钉等新技术的临床使用,联合使用包括改善视网膜缺血、抗新生血管生长和抗青光眼三个方面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有所改进,在治疗先后顺序上根据患者双眼的视功能情况采取更恰当的治疗策略可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残存视力,减低痛苦。本文依据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杨铮,陈彬川,周瑞雅,雷方[4](2015)在《两种不同冷凝方法对眼压和虹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和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两种方法对眼压和虹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 29例3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随机行单纯睫状体冷凝13例13眼(A组),方法角膜缘后3.0 mm,3个象限910个点,-70℃,每点60 s。17例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B组),方法角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钝性分离至赤道部角膜缘后10 mm,4个象限1213个点,-70℃,每点40 s;角膜缘后3 mm,并同时行睫状体冷凝,方法同A组,缝合结膜。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 A组术后10天3眼新生血管部分萎缩,10眼无明显变化。眼压术前(57.38±8.51)mm Hg,术后1周(43±5.59)mm Hg,术后2周(28.53±3.55)mm Hg。B组术后3d虹膜新生血管开始萎缩,710d虹膜表面、房角新生血管消失9眼,2周内完全消失12眼。眼压术前(55.35±8.21)mm Hg,术后1周眼压(29±3.32)mm Hg,术后2周(18.58±3.41)mm Hg。结论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可靠、安全。

岳晓丽,代应辉[5](2014)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23例采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B组23例采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眼球外形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眼压控制率和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率及眼球萎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术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确切,不仅能长期有效地控制眼压,而且能很好地保留眼球外观,且术后并发症少。

秦萍,魏星,刘玥,许耀[6](2011)在《睫状体和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药物不能控制或已行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失败而接受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手术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8例(48眼)。观察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改变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8眼眼压<21mm Hg,19眼联合降眼压药物点眼眼压<30mm Hg。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31眼(64.58%),新生血管较术前明显减少17眼(35.42%)。术后视力提高14眼(29.17%),视力不变27眼(56.25%),视力下降7眼(14.58%)。术后并发症:早期多数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出现眼球萎缩1例。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能有效降低眼压,使部分患者得以保留原有视力,少数有所提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陈宏民[7](2011)在《三联手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56例(56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调整缝线。术后观察眼压,结膜滤过泡及眼前段反应等。随访6~12月。结果随访时50例术后眼压6~21mm Hg(89.28%),5例用1~2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30mm Hg;1例手术失败。本组病例形成功能性滤过泡50例。占89.28%。术中有4例前房少量积血,术后浅前房2例,无眼球萎缩。结论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

王玲,王大博,潘晓晶[8](2011)在《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因某些原因不能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英国D.O.R.C.1500.02冷凝器对42例(4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30例(71.43%)眼压在正常范围;5例(11.90%)眼压轻度升高,局部用5 g/L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到正常;7例(11.67%)眼压未得到控制,1月后再次行冷凝治疗后眼压在正常范围。未见持续性低眼压及眼球萎缩发生。结论对于屈光间质混浊等无法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立贵[9](2010)在《国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现状及方法探讨》文中指出目的:综述国内关于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案,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的研究状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5/2009年近5a的文献,检索词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结果:国内近5a来有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方面的文献,87%是涉及治疗方面的,提到的治疗方法达20余种,几乎全部都是复合疗法,有些方法是和国际主流一致的,但也存少数医生在治疗方法较随意等问题。结论:视网膜光或冷凝联合青光眼阀的植入或复合小梁切除术,曲安奈德,bevacizumab的应用等是治疗该病的主题和方向。

李中凯,陈瑞合[10](2010)在《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2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术后观察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2 a,14例眼压完全控制,10例视力同术前,10例视力较术前提高0.020.1,19例新生血管消退,3例眼球萎缩。结论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有效控制眼压,消退新生血管,缓解临床症状。

二、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性化综合治疗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个性化综合治疗
        1.2.2 药物注射
        1.2.3 睫状体冷凝/光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术
        1.2.4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联合玻璃体切割或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复合小梁切除术
        1.2.5 全视网膜光凝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个性化治疗结果
    2.2 患者26眼治疗前后眼压比较
    2.3 治疗后视力变化情况
    2.4 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
    2.5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3 讨论

(2)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玻璃体EPO和VEGF的含量及分析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 EPO和VEGF体外血管形成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部分 EPO和VEGF在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动态表达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改善视网膜缺血的治疗
    1.1全视网膜光凝
    1.2前部视网膜冷凝术
2 抗新生血管治疗
3 抗青光眼治疗
    3.1房水引流阀
    3.2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3.3睫状体光凝术治疗
    3.4睫状体冷凝术
    3.5联合抗青光眼手术
4 综合治疗策略
    4.1虹膜红变期
    4.2开角型青光眼期
    4.3闭角型青光眼期

(5)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8)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术后随访
2 结 果
    2.1 自觉症状
    2.2 视力
    2.3 眼压
    2.4 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变化情况
    2.5 并发症
3 讨 论

(10)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周边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性化综合治疗的观察研究[J]. 张勤,刘君,王红波,翟敏,王素芳,赵波,翟瑜如.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4)
  • [2]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孙怡. 武汉大学, 2017(05)
  •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进展[J]. 仪立群,鞠林芳,仲苏鄂,周和政. 国际眼科杂志, 2016(03)
  • [4]两种不同冷凝方法对眼压和虹膜新生血管的影响[J]. 杨铮,陈彬川,周瑞雅,雷方. 医药论坛杂志, 2015(09)
  • [5]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 岳晓丽,代应辉.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07)
  • [6]睫状体和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 秦萍,魏星,刘玥,许耀.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6)
  • [7]三联手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 陈宏民.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4)
  • [8]睫状体及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 王玲,王大博,潘晓晶. 齐鲁医学杂志, 2011(03)
  • [9]国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现状及方法探讨[J]. 张立贵. 国际眼科杂志, 2010(10)
  • [10]睫状体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分析[J]. 李中凯,陈瑞合.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24)

标签:;  ;  ;  ;  ;  

周围性视网膜浓缩联合睫状体浓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