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中毒25例治疗体会

百草枯中毒25例治疗体会

一、救治百草枯中毒25例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孙健[1](2021)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护理需求,评价"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40)及研究组(n=40)中毒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首次洗胃时间、首次血液净化时间、漂白土注入时间、首次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及生存情况、生存质量[(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结果:研究组首次洗胃时间、首次血液净化时间、漂白土注入时间、首次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等救治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存活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研究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用于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急救效果理想,缩短了患者的急救时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存活率,患者预后情况良好。

吕冰[2](2021)在《1036例重症中毒临床分析及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探索》文中指出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回顾分析吉林省1036例急性重症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凸显如下事实:尽管百草枯已被禁售多年,但在吉林省内其危害性依然存在,且仍是毒性最强的中毒类型,为后两部分研究的开展提供必要性。考虑到百草枯的强毒性与其进入机体后不能被及时清除有关,因此血液净化的实施十分必要。然而常规血液净化方案较为僵化,急需一种能为血液净化提供指导的百草枯浓度检测技术。第二部分旨在验证连二亚硫酸钠半定量检测法可以用以评估百草枯的清除程度,从而为其指导血液净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旨在提出以毒物充分清除为目标、以尿半定量检测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方案,并通过与常规血液净化方案比较,探讨其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优越性。第一部分1036例急性重症中毒的临床分析目的旨在回顾分析吉林省急性重症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急性重症中毒的救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吉林省8家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或相应科室)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目标医院对接人员采集信息并填写《吉林省重症中毒信息调查表》后,由研究小组成员进行表格回收、信息汇总与质控。借助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u检验、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中毒原因、中毒类型、中毒途径、中毒季节等流行病学特征及器官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分析,对有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如心肺复苏、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毒物类别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高威胁性毒物做重点描述。结果共纳入1036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1.17,年龄以20~39岁为主(47.98%),职业以农民最为多见(60.23%),自杀是最主要的中毒原因(87.64%),绝大多数患者经消化道中毒(93.05%),总病死率为12.55%。数量排在前三位的中毒物质依次是有机磷(159例,15.35%)、镇静催眠药(144例,13.90%)、百草枯(124例,11.97%),总体来看农药类中毒常见。从月份分布上看,4~9月份是农药类中毒的高发月份,8~10月份是蘑菇中毒的高发月份,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月份是11~3月份。不同中毒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从12.73%到73.39%不等。功能障碍率从高到低的器官排名依次为脑(76.81%)、肺(70.82%)、循环系统(55.36%)、肝(49.63%)、肾(20.95%)、凝血系统(13.22%)、胃肠(9.98%)、代谢系统(9.48%)。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良好的患者与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毒物类型、ICU住院时间、中毒距就诊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这几项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毒物类型、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是与预后明显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百草枯中毒表现突出:数量占比排在第三位(11.97%),病死率(60.48%)和MODS发生率(73.39%)居首位。结论1)吉林省急性重症中毒有着与农业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2)不同急性重症中毒之间的MODS发生率差异大;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的器官是脑和肺。3)心肺复苏、机械通气、毒物类型、ICU住院时间、APACHEⅡ分值是与预后明显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4)百草枯中毒高发,是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最高的中毒类型。第二部分连二亚硫酸钠法尿百草枯半定量检测值与血百草枯浓度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目的旨在探究连二亚硫酸钠检测法测得的尿百草枯半定量值与血浆百草枯浓度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从而为该法指导血液灌流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ICU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每名患者入院时、每次血液灌流结束时同一时间点的血液和尿液样本,直至患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尿百草枯半定量检测结果转呈阴性;2)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3)中毒时间超过24h。构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以定量检测血浆百草枯浓度,并利用连二亚硫酸钠检测试剂盒半定量检测尿百草枯浓度。借助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血、尿百草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检测。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8名中毒患者并留取了血、尿样本各61份。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患者未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前提下,中毒24 h内同一时间点的尿百草枯浓度半定量检测值与血浆百草枯浓度定量检测值存在极强正相关性(r=0.975,P=0.000)。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24 h内,对于肾功能维持正常的患者,连二亚硫酸钠法检测的尿百草枯半定量值可以实时反映血浆百草枯负荷程度。第三部分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目的旨在探究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方案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优越性。方法采用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以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ICU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组的患者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血液净化方案,即连续血液灌流两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入组的患者分为目标导向组,给予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方案,即血液灌流的频次与时机由连二亚硫酸钠法尿百草枯半定量检测值决定,后续根据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情况决定CRRT的应用。两组患者接受的其他常规治疗方案相同(洗胃、吸附、导泄、抗氧化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呼吸支持、肾脏保护等)。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7.0,采用X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了6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其中目标导向组25例,常规组3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2.00%vs.10.26%,P=1.000)。目标导向组中毒患者的7天病死率(32.00%)显着低于常规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目标导向组中毒患者的28天病死率(52.00%)仍然低于对照组(6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两组患者28天生存状况无显着差别(P=0.129)。以百草枯摄入量40ml为界,进一步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对于口服量≤40ml的患者,目标导向组中毒患者的28天病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26.67%vs.58.62%,P=0.047),两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亦存在显着差异(P=0.046);对于口服量(29)40ml的患者,两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无差异(90.00%vs.90.00%)。结论与常规血液净化方案相比,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方案可以提高对百草枯的清除效力,明显改善低口服量(≤40ml)患者的28天预后;在治疗安全性上,两种方案无显着差别。

郭鹏[3](2021)在《23例儿童百草枯中毒并发肺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早期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百草枯中毒并发肺部病变的患儿,肺部病变发生的性质、时期、早期危险因素,继而为百草枯中毒患儿的诊治水平和肺部病变的发生进行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利用回顾性资料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且明确诊断的23例百草枯中毒患儿住院病历及电话随访信息。收集患儿入院时早期的临床信息:年龄、性别、中毒至入院时间、中毒至血液净化时间。收集患儿主要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及辅助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心肌酶、转氨酶、血钾、血钠、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PH、血气二氧化碳分压、血气氧分压、百草枯血药浓度、计算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每3-5天监测胸部影像学检查,根据胸部影像学结果,把23例百草枯中毒患儿分为两组:有肺部病变组、无肺部病变组。有肺部病变组患儿,根据其肺部病变发生时期不同,分为小于7天发病、7-14天发病、大于14天发病,探索不同时期患儿肺部病变的性质。进一步将百草枯住院治疗患儿中有肺部病变组、无肺部病变组,入院时患儿的临床信息与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辅助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和R(4.0.3)统计学软件对患儿入院时的临床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评价患儿入院时的临床信息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意义,以探求百草枯中毒患儿发生肺部病变的性质和时期,以及早期危险因素,寻求为儿童百草枯中毒的诊治水平和肺部病变的发生进行早期预测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23例百草枯中毒的患儿中,死亡2例,死亡率8.7%,均为有肺部病变组患儿。23例百草枯中毒患儿中,发生肺部病变患儿9例,未发生肺部病变患儿14例,百草枯中毒患儿肺部病变的发生率39.13%,有肺部病变组、无肺部病变组两组患儿一般临床数据比较:性别、年龄、收缩期血压、接触毒物至入院时间、接触毒物至血液净化时间组间比较结果均无显着差异(P>0.05),血药物浓度、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其中百草枯中毒后有肺部病变组9例患儿中小于7天发病患儿5例,7-14天发病患儿2例,大于14天发病患儿2例,肺部病变出现时期主要集中于中毒早期,即小于7天,占比55.56%。病变早期以中毒后渗出性肺部病变为主,表现出的特点为:斑片状高密度影、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实变影。中晚期病变主要是肺纤维化和渗出性病变,表现为条索状高密度影、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静脉血钠离子浓度、钾离子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血糖浓度、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气PH值、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肌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百草枯中毒患儿肺部病变危险因素发现,患儿的血气PH值与肺部病变发生与否不相关。而入院早期的血药物浓度、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血肌酐、纤维蛋白原浓度与百草枯中毒患儿发生肺部病变相关(P<0.05),是百草枯中毒患儿发生肺部病变的早期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百草枯中毒患儿肺部病变的发生进行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指标。lasso多因素筛选结果表明,血药浓度与患儿肺部病变的发生相关最为密切(OR=9.86,95%CI:1.10~88.72,P<0.05),血药浓度为最主要因素。结论:1.儿童百草枯中毒主要途径为口服中毒,肺是百草枯中毒损害的主要靶器官,肺纤维化、肺功能衰竭是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23例患儿中有肺部病变组患儿9例,无肺部病变组患儿14例,肺部病变发生率39.13%,病变主要集中发病于中毒早期(小于7天),病变性质以渗出性病变为主。中晚期病变主要是肺纤维化和磨玻璃样渗出性病变。2.本次研究分析显示出:入院早期血药物浓度、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血肌酐、纤维蛋白原浓度是患儿百草枯中毒后肺部病变发生的早期独立危险因素,可为提高百草枯中毒患儿的诊治水平和肺部病变的发生进行早期预测和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多因素共同作用时,其中的血药浓度为最主要因素。

刘婷婷[4](2021)在《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毒患者在血液灌流前后血中毒物血药浓度变化情况,量化HP对毒物的清除效果。同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可能因素和脏器损伤指标进行分析、归纳,依据毒物种类不同制定合理的灌流方案,能早期把握病情进展及评估预后,以期达到提高治愈率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山东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排除及纳入标准筛查后,共有165例临床病例资料入组。其中包括有机磷类79例(47.88%),敌草快28例(16.97%),草铵膦26例(15.76%),草甘膦32例(19.39%)。应用EXCEL表格收集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灌流前后相关血药浓度、各脏器损伤标志物等。应用EXCEL表格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有理论频数小于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有机磷79例有机磷中毒病例中,包括毒死蜱9例,敌敌畏44例,甲拌磷8例,辛硫磷10例,氧化乐果8例。总病死率为30.4%。共6例患者入院前中毒时间≥48h。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有机磷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有机磷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有机磷总浓度变化为100(85.7,100.0)%。死亡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即出现肺、心脏、肾脏、胰腺多器官损伤情况。在第2次复测CHE较首次是否升高这一研究指标上,存活组CHE升高人数>死亡组(P<0.05)。敌草快28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42.9%。共4例入院前中毒时间≥24h。首次HP前后血药浓度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即出现心脏、肝脏、肾脏及胰腺多器官损伤情况,并且多在住院前24小时内死亡。16例存活者共47份胸部CT报告中,有41份表现为正常或轻度肺渗出。所有患者出院前肺部渗出性改变均较前减轻,并且均无重度渗出及典型肺间质纤维化情况。草甘膦32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3.125%。有6例患者就诊前时间≥24小时。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草甘膦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草甘膦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草甘膦总浓度变化为100.0(97.13,100.0)%。草铵膦26例中毒病例,病死率为3.8%。有6例患者就诊前时间≥24小时。单次血液灌流后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草铵膦药物浓度(P<0.05),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对血中草铵膦的清除效果增大(P<0.05),经3次HP后降低血液中草铵膦总浓度变化为92.29(85.49,97.32)%。研究结论1.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血液中有机磷、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成分。通过分析前3类血药浓度资料得出,入院前2日内的3次血液灌流能基本清除血中毒物,并且随灌流次数的增加,HP对血中毒物清除效果增大。2.及时、准确毒物检测能个体化指导血液灌流时机,会减少该项血液净化技术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治疗费用,有助于提升中毒患者的救治存活率。3.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入院当日可出现MODS。入院第3日复测CHE升降趋势能评估患者预后,未升高者提示患者预后不良。4.重度敌草快中毒患者在入院当日可出现MODS。单纯敌草快中毒可能不会导致典型肺间质纤维化,在中毒初、中期肺组织的渗出性改变可在中毒后期逐渐吸收、消散。5.部分入院前中毒时间超过24h的有机磷、草甘膦、草铵膦及敌草快中毒患者,在入院后仍需接受血液灌流治疗。

杨晓娟[5](2019)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两组诊治时效性及疾病转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救反应时间、用药时间、抢救室救治时间、入院后救治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后可显着提高急诊诊治的时效性,为患者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可显着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郭伟[6](2019)在《血液灌流对百草枯浓度的清除效果及预后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百草枯(Paraquat,PQ)毒理机制复杂,中毒患者往往因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死亡,抢救难度大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几年随着救治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毒理特性的掌握,患者救治成功率较以往提高,但重度中毒仍然存在极高的死亡率。百草枯救治方案包括胃肠道清洗、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抗纤维化治疗等,其中HP是抢救百草枯中毒应用最为广泛及重要的手段。由于部分医疗单位缺乏百草枯毒物检测条件,医生往往依据经验判断HP的使用频次及强度,标准化HP尚未达成共识。此外,在中毒剂量相同情况下,同样频次灌流患者预后有较大的差异性,患者消化道清洗时间、治疗是否规范、发生器官损害的部位等因素均与预后密切相关。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通过体外循环方式清除药物、毒物、代谢产物,达到纠正内环境紊乱的抢救技术,包括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WH)、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等。在CBP期间常见穿刺出血、滤器凝血、血小板下降、低血压,寒颤及过敏等并发症。目的本文通过HP前后百草枯浓度的变化以确定合理的HP频率;对HP期间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原因予以总结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逐一讨论为临床救治百草枯提供指导。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齐鲁医院急诊中毒科79例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7.8±17.1岁。患者均为经口服用浓度20%的百草枯水剂中毒,口服剂量58.8±48.3ml,平均洗胃时间6.7±6.1h。抢救方案包括消化道洗消、HP、还原型谷胱甘肽、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采用“2-1-1”HP方案,入院行首次HP,6至8h行第2次HP,48h内行第3次HP,72h内行第4次HP。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患者HP前、后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变化,并计算浓度下降率评估清除疗效。HP期间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统计CBP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百草枯中毒诊断与治疗2014年“泰山共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统计脏器损害与中毒程度相关性。以21天出院并至少随诊6个月以上为治愈标准,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痊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服毒量、洗胃时间、HP频率、入院PH值、乳酸,APACHEII评分、SIPP、合并基础病比例、白细胞绝对值(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绝对值(L)、淋巴细胞百分比(L%)的状况,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HP前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变化:HP前血浆百草枯浓度分别为1.94±3.55ug/ml、0.80±1.43ug/ml、0.47±0.63ug/ml、0.31±0.45ug/ml;HP后浓度为0.93±2.34ug/ml、0.36±0.64ug/ml、0.19±0.33ug/ml、0.09±0.19ug/ml,百草枯浓度有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P前后百草枯浓度下降率变化:单次HP百草枯浓度分别下降37.4±32.6%、50.5±39.5%、60.9±35.5%、84.3±29.6%,浓度下降率变化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HP后总浓度下降率分别为37.4士32.6%、60.9±37.0%、78.5±25.1%、97.2±5.1%,总浓度下降率变化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P期间患者生命体征观察:HP前患者体温36.7±0.58℃、SP02 96.9±2.1%,患者体温、SP02在HP过程中未见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前患者心率86.0±11.2次/分、平均动脉压95.6±12.5mmhg,HP30min后心率上升至90.5±12.2次/分,平均动脉压下降至75.1±8.O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BP期间并发症观察:CBP期间血流动力学紊乱4例、股静脉血栓2例、滤器凝血2例、导管引血不畅1例、皮下血肿1例、过敏1例,未见滤器破膜漏血、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寒颤、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5.中毒程度与器官损害观察:轻度与重度中毒患者在肝功能损害发生比例上有较大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患者发生肺纤维化比例显着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比例显着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合并心脏或神经系统损害比例显着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痊愈组与死亡组患者比较:痊愈组与死亡组在年龄、性别、洗胃时间、灌流频率、合并基础病比例上无显着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患者入院PH值、乳酸、APACHEII评分、SIPP评分、口服剂量、肠道洗消时间、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计数(L)、淋巴细胞百分比(L%)与死亡患者相比有较显着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P可显着降低血浆百草枯浓度,经过4次HP后药物浓度下降至较为安全范围,其中24小时内重复HP作用较为显着;2.HP30min内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减慢血流速度、补液等干预措施可改善症状,HP对患者体温、SP02无显着影响;3.CBP存在股静脉血栓、凝血、导管引血不畅、皮下血肿、过敏等并发症,应加以预防并及时处理;4.患者脏器损害发生比例与中毒程度具有相关性,靶器官损害对预后有重要意义;5.血气PH值、乳酸、APACHEII评分、SIPP评分、口服剂量、肠道洗消时间、外周血细胞计数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张瑞英[7](2019)在《百草枯中毒首诊肺CT及实验室检查与3年后生存情况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首诊肺CT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数值(均在服药后12小时内)与3年后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2013-2014年度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79个,不符合标准排除在外,最终将出院时存活的76例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患者入组,三年后电话回访;回顾性分析76例出院时存活的百草枯患者首诊肺CT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数值(均在服药后12小时内),根据患者三年后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其中存活组(59例),死亡组(17例),分别记录和分析入组患者入院12h内胸部CT检查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数值,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P)、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 percentage,LP)、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糖。应用SPSS21.0软件,肺部CT表现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相关检查采用t-test(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对3年生存情况有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示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果:1.胸部CT表现中:(1)肺纹理增多,存活组20例(26.3%),死亡组5例(29.4%);(2)肺磨玻璃影(GGO),生存组20例(26.3%),死亡组5例(29.4%)(3)肺不张,生存组0例,死亡组3例(17.6%);(4)胸膜下线,生存组,29例(38.1%),死亡组6例(35.2%);(5)胸膜增厚,生存组20例(26.3%),死亡组7(41.1%);(6)胸腔积液,生存组11例(14.5%),死亡组6例(35.2%);(7)心包积液,生存组1例(0.1%),死亡组4例(23.5%);(8)纵膈气肿,生存组0例,死亡组3例(17.6%)(表1);2.胸部CT表现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肺不张、纵膈气肿、心包积液在生存组及死亡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他表现无显着统计学差异;3.实验室相关检查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血糖在生存组及死亡组之间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谷丙转氨酶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4.上述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不张、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糖在两组之间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结论:PQ中毒(12h内)首诊肺CT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对预测3年生存情况有客观的临床指导价值;肺不张、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糖是影响3年后生存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黄群艳[8](2018)在《60例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和分析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治疗情况和体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抢救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疗法实施临床救治;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血液灌流疗法实施临床救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7、14、28 d生存率分别为80.00%(24/30)、60.00%(18/30)、26.67%(8/30),对照组患者7、14、28 d生存率分别为53.33%(16/3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102 4、9.110 7、5.207 1,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疗法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临床抢救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中毒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生存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抢救应用价值。

崔颖[9](2017)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是依据2013年中国急诊医师协会发布的《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在百草枯中毒患者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更加快速、合理、规范的新流程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从而有效缩短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首次治疗时间(如首次洗胃时间、首次血液净化时间、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等),为有效救治提供宝贵时间,促进护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进,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方法:1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调查两组百草枯中毒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差异。选取某三甲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2016年4月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百草枯中毒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1月使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的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首次洗胃时间、首次血液净化时间、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病死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首次洗胃时间:指百草枯中毒患者从服毒至医院开始洗胃所需要的时间。首次血液净化时间:指百草枯中毒患者从服毒至医院进行第一次血液净化所需要的时间。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指百草枯中毒患者从服毒至医院第一次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所需要的时间。2统计学方法本实验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用M(P25,P75)表示,两样本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实际数和百分比表示,两样本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选取的两组百草枯中毒患者,在性别、年龄、服毒量等基础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样本比较不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具有可比性。2首次洗胃时间:应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后首次洗胃时间有所缩短。对照组的平均首次洗胃时间1.46h,观察组的平均首次洗胃时间1.20h,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首次血液净化时间:应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后首次血液净化时间缩短。对照组的平均首次血液净化时间为4.90h,观察组的平均首次血液净化时间为4.30h,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应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后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缩短。对照组的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平均时间为4.30h,观察组的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平均时间为3.67h,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病死率:应用“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比应用此流程前降低。对照组的病死率为59.6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4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依据“共识”结合自己科室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经验,制定了“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实现了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室、急诊icu、急诊病房“四位一体”的急救护理工作流程,缩短了患者首次血液净化的时间,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从而缩短了救治患者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效率,降低了病死率。2本研究是在原有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常规救治流程基础上进行了流程优化,改进后的流程更能满足临床需要,护理工作更加清晰、简单、明确、顺畅,医护配合更加协调,提高了医护的工作效率。3本研究在研究阶段,科室进行了医护血液净化的全员培训。医生熟练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掌握深静脉置管技术、处理血液净化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为血液净化的成功开展提供先决条件。护士熟练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机器的操作流程、报警处理、导管维护、机器维护等,科室的血液净化技术得以成功开展。

黄发贵,李建国[10](2014)在《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25例救治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探索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资料。结果:25例患者中死亡13例(52.0%),存活12例(48%);入院后CR或者CT检查肺部发生渗出性或者间质性改变者16例(64.0%),恶心、呕吐为最早出现的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出现相对较晚;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衰竭及并发单个或者多器官功能受损;中毒剂量、合并单一或者多个器官受损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率高,早期、规范及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二、救治百草枯中毒25例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救治百草枯中毒25例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时间比较
    2.2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2.3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3 讨论

(2)1036例重症中毒临床分析及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进展
    1.1 引言
    1.2 百草枯的毒理机制
        1.2.1 氧化损伤
        1.2.2 线粒体损伤
        1.2.3 炎症反应
        1.2.4 补体系统激活
        1.2.5 钙超载
    1.3 百草枯药代动力学
    1.4 临床病程
    1.5 预测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1.6 治疗策略
        1.6.1 血液净化治疗
        1.6.2 免疫抑制治疗
        1.6.3 抗氧化治疗
        1.6.4 抗肺纤维化治疗
        1.6.5 中药治疗
        1.6.6 肺移植
    1.7 展望
第2章 1036 例急性重症中毒的临床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数据采集与患者分组
        2.2.3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1036 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2.3.2 1036 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职业分布
        2.3.3 1036 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分析
        2.3.4 中毒物质的类别与时间分布
        2.3.5 1036 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中毒途径分析
        2.3.6 1036 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转归
        2.3.7 急性重症中毒的MODS发生率
        2.3.8 合并MODS的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情况
        2.3.9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连二亚硫酸钠法尿百草枯半定量检测值与血百草枯浓度之间的动态相关性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与质控
        3.2.2 患者血、尿样本采集及百草枯浓度测定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高效液相色谱法质控结果
        3.3.2 血、尿百草枯浓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观察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设备与试剂
        4.2.3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4.3.2 血液灌流相关不良事件的比较
        4.3.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初步比较
        4.3.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的分层比较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23例儿童百草枯中毒并发肺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早期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急性百草枯中毒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治疗方法
        2.2.3 质量控制及伦理学审批
    2.3 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1 有机磷
        3.1.1 患者一般资料
        3.1.2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血药浓度影响
        3.1.3 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资料比较
    3.2 敌草快
        3.2.1 患者一般资料
        3.2.2 血液灌流对敌草快血药浓度影响
        3.2.3 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资料比较
        3.2.4 敌草快中毒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分析
    3.3 草甘膦
        3.3.1 患者一般资料
        3.3.2 血液灌流对草甘膦血药浓度影响
        3.3.3 患者首次抽血化验结果
    3.4 草铵膦
        3.4.1 患者一般资料
        3.4.2 血压灌流对草按膦血药浓度影响
        3.4.3 患者首次抽血化验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4.1 有机磷
        4.1.1 血液灌流对有机磷清除效果分析
        4.1.2 相关预后分析
    4.2 敌草快(DQ diquat)
        4.2.1 血液灌流对敌草快清除效果分析
        4.2.2 相关预后分析
        4.2.3 敌草快对肺的影响
    4.3 草甘膦及草铵膦
        4.3.1 血液灌流对草甘膦、草铵膦清除效果分析
        4.3.2 草甘膦及草铵膦中毒患者早期脏器损伤情况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中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急救护理流程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诊治时效性比较结果
    2.2 两组疾病转归情况比较结果
3讨论

(6)血液灌流对百草枯浓度的清除效果及预后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7)百草枯中毒首诊肺CT及实验室检查与3年后生存情况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指标与预后的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60例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9)“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25例救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症状与体征:
    1.3 实验室检查:
2 讨论
    2.1 毒物的清除
        2.1.1 体表毒物:
        2.1.2 洗胃:
        2.1.3 血液灌流:
    2.2运用药物拮抗氧自由基:
    2.3 运用免疫抑制剂防止肺纤维化:
    2.4 对症治疗
        2.4.1 保护胃黏膜:
        2.4.2 脏器组织损害的治疗:
        2.4.3 氧疗:

四、救治百草枯中毒25例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 张燕,孙健.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8)
  • [2]1036例重症中毒临床分析及目标导向性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探索[D]. 吕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3]23例儿童百草枯中毒并发肺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早期危险因素分析[D]. 郭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血液灌流对毒物清除的疗效观察[D]. 刘婷婷. 山东大学, 2021(12)
  • [5]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杨晓娟. 人人健康, 2019(21)
  • [6]血液灌流对百草枯浓度的清除效果及预后观察[D]. 郭伟. 山东大学, 2019(09)
  • [7]百草枯中毒首诊肺CT及实验室检查与3年后生存情况相关性[D]. 张瑞英.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8]60例百草枯中毒救治体会[J]. 黄群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01)
  • [9]“四位一体”急救护理流程在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D]. 崔颖.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10]急性口服百草枯中毒25例救治体会[J]. 黄发贵,李建国. 北方药学, 2014(04)

标签:;  ;  ;  ;  ;  

百草枯中毒25例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