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杰帕伊:试图避免战争

瓦杰帕伊:试图避免战争

一、瓦杰帕伊:竭力避免开战(论文文献综述)

彭东辉[1](2019)在《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注“不可思议的印度”,关注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中印关系的健康发展。冷战结束以来,印度在坚持“有声有色大国”的诉求下,国家安全战略完成了由传统安全战略向综合安全战略的转变。一是由以往的国防建设为中心,向壮大国家经济实力为中心转变。二是谋求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加入“核供应国集团”,成为“有声有色大国”。三是视核武器为大国“标配”,奉行“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慑”战略。四是重视印度洋安全,实施“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五是缓和与邻国关系,整合南亚力量。印度国家安全战略是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确立、国家安全威胁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的谋划而布局的。从英属印度时期的“三个缓冲区”战略,到印度独立后的“两个同心圆”战略及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国家安全战略,在“有声有色大国”目标的指引下,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威胁和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不尽一致,但总体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印度国家安全战略具有强烈的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利用印度半岛“北背雪山、三垂大海”的地缘优势,印度在“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中“一超”地位突出。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印度,信仰非暴力的宗教和频发的教派主义冲突是印度安全最大的挑战之一,印度社会的世俗主义转型还远未结束。印度国家安全的维护和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印巴冲突及中印关系几大战略问题密切相关。印度要在放权和自治间做出选择,以应对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完成国家整合。克什米尔问题是南亚的顽疾,70余年以来,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发生了“三场半”战争。战争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加剧了印巴对抗。印巴虽有缓和迹象,但不具备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条件。中国是印度最重要的邻国之一,中印边境线2000余公里,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对推进中印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此外,特朗普政府推行“印太”战略对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对全球格局来说,印度认同多极格局,通过“入常”和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加速了多极化趋势,推动了全球治理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来说,印巴安全困境造成南亚一体化进程缓慢。印度在大力推进南亚次区域合作的同时,同东盟开展全方位合作。对中印关系来说,中印在南中国海、印度洋等主要海洋通道亟须通过战略对话,培育战略互信。对跨境水资源分配,沿江水文观测、水利建设等敏感问题要及时沟通,消除分歧。这些问题不仅是印度,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和不得不应对的挑战。

刘锦前[2](2019)在《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文中提出环喜马拉雅区域所处位置战略地位特殊,自19世纪以来长期成为包括麦金德在内的陆权论学者热议的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也关乎中国边疆稳定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程度。而从地区整合的长远角度讲,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为亚洲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还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有序推进,当地居民能否安居乐业,不仅对域内国家来讲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对当前“逆全球化”现象抬头之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跨地区经济合作来实现社会稳定并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考验。本文主要就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态势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可行路径、合作模式与机制建设以及外溢效应等重要问题展开分析论证。论文在对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梳理思考的基础上,在对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关问题考察研究的同时,结合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与研判地区发展的新合作模式、可行方案等,以期从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剖析论证,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研判建言。本文写作宗旨在于,通过围绕上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考察论证,希冀在理论层面能在总结学界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把握好中国对外战略特别是针对周边跨区域合作推进方向,为我国周边战略特别是南亚战略制定与调整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决策参考。在为中国陆疆安全建设提供思路的同时,尝试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面的实践路径,以及探求如何通过功能性合作来带动高政治领域问题的解决,期望最终能够给国际社会不同国家间就战略互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妥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借鉴。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绪论部分在阐述本文研究选题的由来背景、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以及重要概念说明之后,主要就这一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并交待本篇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等。正文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重点就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等进行阐释,特别对区域经济学的增长三角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地缘功能主义等进行梳理与分析界定,为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述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展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问题的考察分析。主要从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情况、各国与中国经贸合作等角度分析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态势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竞合关系、经济权力空间等交互因素,并就贸易保护主义问题,腐败问题等进行解析。第三章,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归纳探讨。从发展态势看,环喜马拉雅区域国家间跨界经贸联系加强是该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正在呈现出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贸易的不平衡性日渐加剧、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等缺陷也需要引起关注。值得强调的是,域内大国之间特别是中印围绕经济权力博弈力度加大。本章认为,中长期时空环境下域内国家应积极通过完善与构建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对冲外来力量活动对该区域带来的冲击。第四章,研究可能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如中国与印度战略上互信不足,脆弱的印巴关系,域内国家间长期存在的零和博弈思维与负面情绪等。此外,本章还就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立场、观点等进行概述分析,研判当前相关国际与地区组织如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等主要作用角色,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如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等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立场与作为。本章还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情感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着力分析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本章重点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可行性方案,主要从合作空间布局、合作主导力量、合作具体领域等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作为本章重点部分,论证孟中印缅、中尼印、中巴阿、中斯巴马四线成片的区域经济合作空间布局。在此前后还对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以及香客之路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联动进行评述。第六章,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进行建言。主要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跨国次区域产业项目合作模式,并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价值效应;针对域内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提出强化感情纽带建设和重视共情环境构建思路;在对区域合作既有机制作用进行归类分析基础上,探讨功能性新合作平台的建设,强调中印战略对话对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的关键意义。第七章,作为案例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取得的一系列进展情况展开论述,并对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的各类难题进行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争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与国间关系,甚至成为当前地区关系紧张的催化剂。当前,域内国家在水环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该地区特殊的“历史记忆”导致彼此间命运共生理念认同难度大,“战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约着国家层面友好关系的拓展。笔者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域内各方应以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为契机,推动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向地区利益整合的方向发展,保护域内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域内其它领域合作提供经验。第八章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落脚点和现实意义所在,重点聚焦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研判。具体围绕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展进程中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安全合作进展和低频度军备竞赛问题等进行评估。研判功能性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新规范形成及其反作用,并探高政治领域合作可能的进展方向等。论文最后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重要观点进行概述提炼,并指出论文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李新[3](2019)在《莫迪政府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探析》文中认为莫迪政府自2014年5月开始执政,在外交上更加积极主动,强调印度在亚洲和世界的存在,在外交政策上对巴基斯坦也有不少改变,莫迪上任初期向巴基斯坦释放友好信号,两国关系有所缓和,然而,短暂的缓和后,印巴之间仍然是矛盾冲突占主导,莫迪政府执政以来,我们看到双方对峙关系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紧张,在边境和克什米尔地区交火不断,小规模的冲突和伤亡时有发生,对抗成为常态,莫迪政府对巴基斯坦采取持续强硬政策,印巴缓和之路艰难。本文以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巴关系的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印巴关系的历史和现阶段态势,分析影响印巴关系的原因以及印巴未来走向。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印巴在莫迪政府执政之前的关系演变,印巴两国在分治后不久便爆发了激烈的战争,随后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对峙,并爆发了三次印巴战争,冷战后期印巴关系有所缓和,开启了谈判和对话,但是到20世纪末双方先后成为有核国家,开启核对抗,双边关系再次陷入紧张,随着印巴两国国内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局势的发展,关系有所缓和,2004年两国启动了和平进程,持续数年缓和态势,但又再一次上演冲突对抗,总体而言印巴关系处于长期对峙状态。第二部分是莫迪政府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演变,莫迪上台以来印巴两国国内和国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两国对彼此的政策也有不少变化,基于此印巴关系在2014年以来经历了缓和、紧张冲突、常态对抗以及激烈交火四个阶段,总体特点是不稳定。第三部分分析了制约印巴关系演变的因素和推动印巴关系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两国在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打击恐怖主义上的分歧和对维护领土安全的矛盾以及宗教矛盾等,当然印巴两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上大国因素的推动也有利于印巴关系缓和。第四部分是对印巴关系演变对印巴两国,南亚地区形势、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探索印巴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一则是在短期内印巴目前的激烈交火会有所缓和,两国回归冷静,但是从长时间来看印巴关系又很难缓和,将继续保持冲突-缓和不断交替的状态,印巴关系正常化的未来之路艰难。

郭小玲[4](2018)在《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构想及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日本安倍政府已成为“印太”战略构想最积极的推动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明确提出了日本版的“印太”战略——“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并准备将“印太”区域作为日本未来一个时期外交与安全事务的主要地缘投向。本文首先分析安倍政府提出“印太”战略的宏观背景,认为安倍政府推动“印太”战略具有强烈内在逻辑,既是日本海洋国家传统的现实体现,也深刻反映了日本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的一系列利益诉求和安倍晋三本人鲜明的执政理念。其次,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安倍政府在“印太”战略下的有关政策构想及实践,指出该项战略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和加固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海洋国家联合阵线,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多领域打造符合日本利益的地区秩序,继而达到提升日本影响力、与中国展开利益竞争、寻求“正常化国家”和大国地位的多重目的。最后,本文对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发展前景和可能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析,认为这一战略会获得来自日本国内的大力推动和其它相关国家的协调配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挑战,由此建议中国应对此持续关注,加强包容协作、提倡互利共赢,积极应对这一战略可能给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

任洪航[5](2018)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巴关系是在美国全球战略面临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做出的调整。克林顿入主白宫正值冷战结束,长期以来的东西方对峙局面的突然消失,这对美国来讲,既是一个主动调整战略的转折,也是以美国思维来重新认识地区格局的起点。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巴关系正式在这样一种节点上做出的重大调整。后冷战时代,美国在南亚战略上遵循着三个定位:第一、核不扩散;第二、地区稳定;第三、经济利益。因此,美巴关系也基于这三点的基础上做出了调整。但这种定位是基于印巴两国在核竞赛上的不可控性而日益凸显。而长期以来的印巴冲突也并未冷战的结束而有所缓和,尤其是美国对南亚的控制力并未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这也使得通过美巴关系削弱中巴关系的愿望破灭。在老布什政府执政时期,美国利用《普莱斯勒修正案》正式对巴基斯坦实施制裁。克林顿上台执政后感觉有必要对美巴关系做出重新调整,如果实现南亚地区无核化,就必须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因此在20世纪中期,美巴关系通过两国高层间的互访重新得到了加强。美国也想通过改善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保持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巴两国关系似乎在克林顿政府时期表面上又得到了加强,但是随着1998年印巴的核试验、1999年的印巴卡吉尔冲突,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趋于恶化,这也证实了美巴关系在缓和的假象下,两国在印巴关系、核不扩散问题上,美巴关系存在深层次的矛盾。这一时期的巴关系因为美巴两国战略定位的不同,导致两国关系经历了初期的低谷、中期的缓和、后期再次陷入低谷的阶段。美国的南亚战略,尤其是美国对巴政府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而巴基斯坦的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中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对抗来自印度的威胁。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执政后期开始把美巴、美印两国关系分开处理,美国发展与印度的关系,是看重了印度的经济潜力;美国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更看重巴基斯坦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态度。美印关系的升温必然导致巴基斯坦方面的不满,因为两国战略目的的不同,最终导致了两国关系出现了偏差。

吴虚怀[6](2019)在《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视角下美国干预印巴冲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亚是当今世界上安全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本地区两个最主要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间的关系是南亚地区安全局势走向的晴雨表和标杆。自1974年起,两国进入了核军备竞赛的轨道。1998年5月印巴相继核试,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受到了冲击,南亚地区局势更趋复杂。然而自核试验至今,两国均在历次冲突如卡吉尔冲突(1999)、印度议会恐怖袭击事件(2001-2002)、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2008)中保持了克制,本文认为,除了核武器带来的实在威慑外,美国的介入与印巴形成了三边互动结构可以对印巴危机实施有效管理。印巴均不愿事态升级,而在危机中缺乏沟通渠道的困境为美国的介入提供了客观条件。而美国在南亚的利益关切、美国干预资源的丰富及在21世纪初与印巴双方皆有密切关系的“轴心地位”则是美国干预的主观和物质动力。根据第三方干预国际危机实施危机管理的分析思路,本文选取了2001-2002年印巴对峙、2008年孟买危机两个案例,两个案例中美国综合运用沟通磨合、劝谈促和、赏罚诱压等策略,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均旨在疏导印巴安全压力、沟通建立共识,使冲突双方对彼此的认知与预期从单纯的敌对心理向合作心理转变。但美国的干预效果具体还受到美国的干预意愿、印巴双方的内政、国内舆论等因素的干扰。未来在美国战略调整、中美亚太主导权竞逐日趋激烈的大语境下,印巴对美国干预的接受度、美国干预的意愿以及能力等都将面临不确定性。

徐行健[7](2018)在《1965—1979年的苏印关系:演变过程及其动因》文中研究指明苏印关系是冷战格局中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演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冷战格局的变化。本文以1965年到1979年的苏印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当时大国关系、冷战格局以及地缘政治的变化,探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的苏印关系演变过程,并分析影响其演变过程的动因。1947年至1953年,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与印度的关系较为冷淡。1953年至1964年,即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印两国互动较为频繁,双方关系亦有所改善。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主政苏联,他继承了赫鲁晓夫的对印政策,进一步发展与印度的友好关系。1965年到1972年,由于中苏、中印关系同时破裂,所以对抗中国就成了苏印两国共同的战略目标。在此期间,苏联一方面大力协助印度的经济建设,助其建立健全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则积极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帮助印度发展军事力量,以实现联合印度对抗中国的战略目标。1971年,苏联与印度签订了《苏印友好合作条约》,这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起“准军事联盟”的关系。1973年到1979年,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加紧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角逐,苏印关系也因此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分析影响这一时期苏印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在此基础上提炼苏印关系的发展规律和本质,本文力图展现20世纪60年代中晚期至70年代末的世界格局变化。

许正[8](2017)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全世界在二战结束后出现了六十余年的“长期和平”。这种所谓的“和平”,是在美苏紧张对峙、核武器的发明及其技术的扩散以及全球军备水平大幅升级的背景下出现的。因此它不仅没有使得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变得重要性,相反却变的更为突出。表现在安全观念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没有整个人类的共同安全,单个国家的安全是较为脆弱和没有保证的。在实现安全的手段上,安全机制作为中观层次解决方案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得到了学界人士更多关注。根据相关理论,安全机制是指国家这一行为者在双边或多边军事关系上或在某个全球共同关注的特定安全问题领域上达成的相互遵守的协定与规则。安全机制的确立并不必然仰赖成员在制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与之相反,它常常是在对立的政治世界中寻求对威胁和武力使用的约束与控制。而且安全机制中的大部分属于问题性质,目的是解决特定的安全议题,应对威胁整个人类安全的议题。自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安全机制“欧洲协调”应运而生,它所确立的谈判制度和协商精神,成为了之后各个安全机制所遵从的标准。无论是国际联盟、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安全合作会议还是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安全机制,大体上都是在“欧洲协调”确立的原则上所构建的。尽管这些安全机制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甚至其中某些安全机制早已解体,但是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枢纽,西靠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地理相连数目高达六个的国家板块群,而且由于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且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区域,从英法殖民时期至今以来便战乱不断,各个大国在不同时期的介入成为了威胁该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衍生的大量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的地区的安全问题会不定期的爆发。尤其是在冷战时期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甚至被描述为“叛乱的地区”、“东方巴尔干”和“多米诺地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虚弱的社会和政治凝聚力,后殖民时期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域内意识形态的一度两极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地区分离主义的猖獗以及抵御经济风险的薄弱,都表明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特征。这些冲突不仅危及到某些国家政权的存亡,也对该地区的整体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安全机制的构成上,根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包括次区域各国领导人及部门首长定期会晤机制;安全决策和信息交流机制,其中应设置秘书处、成员国常驻代表机构、观察员机制和对话伙伴机制,以加强六国间安全信息的交流;维和机制,其中应包含各国总参谋长会晤机制、安全理事会以及一支必要的维和部队,由各国总参谋长和安全理事会来统一指挥维和部队,应对域内各种安全威胁;核不扩散机制,包括负责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裁军事务部们,还有提供技术支持的裁军研究所;警务合作机制,包括警察首长定期会晤机制、联合武装执法巡逻机制、统一逮捕令制度、犯罪情报交流机制和警务培训制度等;联合演习机制,次区域各国定期举行联合演习,以增强次区各国应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协同行动能力,增加政治互信。根据以上安全机制的构成,次区域的安全机制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泰国和柬埔寨、柬埔寨与老挝、泰国和缅甸依旧中国和越南之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跨国拐卖妇女儿童和毒品犯罪问题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又纷纷涌现出,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安全问题变得愈发的棘手。而且,次区域既有的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领土争端解决机制已逐渐沦为摆设,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效果上都远不足以应对区域内日益严重的各类安全问题。由于冷战时期分属不同阵营,次区域各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兵戎相见。泰国在冷战初期,追随美国在次区域的反共政策,武装干预了越南和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越南在冷战时期为实现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在苏联的支持下,曾武装侵占了柬埔寨并与中国和泰国在边境上爆发了冲突。尽管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争留下的后遗症,次区域各国的政治互信依然不足。而且,由于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和战争频发,再加上统一后的新政府采取了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下,需要依赖国际援助才能维持国家正常运转。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至今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泰国和越南则是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越南在十年内连续遭遇两次经济危机;泰国军事政变频发,历届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经常夭折,缺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目前泰越两国的经济复苏仍未有明显起色。中国云南省作为与次区域各国对接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国内各省的经济排名中常年处在倒数的位置,经济指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均严重滞后。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由于该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抑制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欧洲国家纷纷在该地区展开角逐,次区域部分国家被迫在各大国的竞争缝隙中,采取平衡外交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次区域各国政治互信的不足,经济的落后和域外大国的干预等因素对该地区安全机制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应遵循以“先易后难”与“合作求安全”以及“以经济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理念,循序渐进的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首先,要加强次区域各国间的互信,建立互信机制,强化安全合作。根据现阶段次区域的安全形势,建立互信机制是完成构建安全机制的首要条件,实践的可行性相对更大。在“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构建原则下,互信机制的构建需要搁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正确看待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争取前期成功建立起沟通协商子机制、危机评估子机制与危机评判子机制,以加强在平时以及预防或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协调。在以上三个子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次区域国家间的互信机制。其次,进一步深化次区域各国间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的进程。继续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的建设,首先,明确现阶段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不足。在政治、经济、人文方面继续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为新阶段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继续深化次区域国家的环境合作。在深入推进以上三个领域的基础上,将老挝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加以重点经营,推进“中老友好合作条约”的谈判与签署,以经贸合作带动安全合作,以此给次区域其它国家树立典范,在条件成熟时将相关模式向柬埔寨和泰国扩展,并最终覆盖到缅甸和越南。以“中路突破”带动两侧应该是中国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进行安全合作的一个较合适的选择。这些更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势必对地区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开展和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还需要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其中包括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深化次区域国家间产能合作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发挥民间外交的特殊功能,为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建设性思路。

周慧[9](2017)在《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略文化随着学界对战略研究的范围逐步拓宽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建构主义研究的兴起以及对东西方文明研究的热潮也带动了对战略文化的深入研究。文化构成因素说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战略偏好。战略文化具有国家个性特质,不同的国家也具有不同的战略文化。本论文采用科林·格雷(Colin S.Gray)等提出的战略文化因素分析框架,从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个方面影响因素分析印度战略文化。从自然因素上看,影响印度战略文化的因素体现出地缘破碎性、河流分割性、大陆封闭性和有限的外界联系性等特点。社会文化因素层面的分析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宗教因素、神话与符号、战略文化经典等方面。政治因素涉及历史经验、政治体制、精英思维与军队组织等四个方面。从这些因素的分析可归纳印度战略文化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取向,本研究将其界定为服从等级秩序(Deference to Hierarchy)、战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和印度中心观(India-center Perspective)的特点。对等级秩序的服从是对社会“固有的秩序”的服从。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也影响了印度人对于世界秩序的看法。国际秩序也具有等级制度的特点,是以强国为中心的体系。印度对于现存的体系不会作为挑战者出现,反而对强者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作为大国,印度同样渴望其他国家的尊重与认可。战略自主源自宗教关于个人职责的认知,依靠个体的努力,达到自身解脱是最终的目标。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包括各种姓彼此互不干涉、自存于族群之中等观念均加强了印度人的国民独立意识,增强了印度战略文化的战略自主特点。印度200多年被殖民的历史使其对战略自主格外珍视。印度中心观受印度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方面,突出体现在曼荼罗思想。曼荼罗体系以征服者为中心,国家间关系以“我”为中心展开,它同时赋予了印度人“天赋我命”的思想。这种大国思想一直遗传下来,成为印度外交的宝贵财富。印度“中心”的位置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战略文化概念上的。印度现实主义取向的战略文化在现当代印度对外战略中均有体现。甘地思想的现实主义首先体现在他的服从观念,其次在于甘地对暴力模糊的态度。甘地思想的道德性主要体现在其宗教思想方面,将其作为考底利耶现实主义的对立面,视之为印度战略文化的主流是欠缺的。作为团结发展中国家进行反帝、反殖斗争,不结盟政策尤其道德性的一面,但是,相比较而言,其现实主义的特点更加突出。不结盟政策一方面给印度带来大国荣耀,另一方面,也没能阻止印度从冷战中两个大国获得物质援助。维护国家战略自主,对大国表示一定的尊重和服从,这些都是为了发展自身力量,实现自身的大国地位。印度战略文化现实主义取向的特点影响印度对外战略路径的选择,印度的对外战略选择均围绕实现大国地位展开,以牢固的地区大国地位为出发点,在中美大国博弈中,借重美国等西方大国,与中国保持合作加竞争的“谨慎平衡”,为提升大国地位、实现成为全球大国的目标而积蓄力量。

石志宏[10](2016)在《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家海上安全理论及海权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主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剖析影响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以来的总体海上安全形势、来自印度洋地区内外的主要行为体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对于中美印“战略三角形”各自现有的海上安全战略(或战略态势)及其双边与三边海上安全互动进行聚焦式研究,进而剖析了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从陆海统筹、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建设与远程军力投射、海上安全双边关系与多边互动等不同的方面,探讨中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的应有之义。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度洋的“深层次结构”包括地形、季风等自然地理因素,揭示海洋及印度洋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印度洋从有史以来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各个时期里对于人类出行与迁徙、贸易和征服、文化传播的影响,评述了从“达伽马时代”直至冷战结束前印度洋海上安全秩序演变的历史。关于冷战结束以来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总体形势,通过分析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认为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也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众多的地区内外重要国家行为体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都想获得波斯湾石油和印度洋战略性海上交通线的进入权,一个美中印“战略三角形”正在印度洋上呈现,而且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塑造性力量。关于印度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本文揭示了印度海上安全战略观的演变、印度海上力量的发展、印度全方位的海上安全对外关系,认为印度所怀有的“印度之洋”的战略抱负面临内外的众多限制性因素。关于中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涉及印度洋及印度洋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印盛行的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进行辨析,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对于中国远洋军力投射的启示、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印度洋战略的思考等方面,认为中国走向印度洋是一种战略上的势在必行之事;所谓的中国印度洋“珍珠链战略”在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由美国首先杜撰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甚至恶意炒作的话题,其对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尤其是中印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国外专家依据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实际存在和中国海军地区外部署的经历所作的解读,对于中国思考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不无裨益。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方面,中国在维护自身在印度洋地区正当的海上安全利益和集体利益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美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指出美国为首的列强冷战以来尤其是冷战后在该地区的重大政治与军事活动,导致了其在印度洋海上安全变迁动力中的战略性支配地位。但美国对于整个印度洋地区并无一致的视角,其政治与军事资源分配是破碎的,难以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作出可信的承诺。美国目前围绕印度洋海上安全大战略所展开的深入讨论及提出的各种方案,揭示了美国的印度洋大战略可能的演变方向。关于中美印双边及三边互动,本文揭示了中国的重大利益、印度的强烈抱负与美国在印度洋的确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三者在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反恐、反海盗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以及由于力量格局变迁与政策理念分歧而可能激化潜在矛盾导致冲突,三方在印度洋既合作又对抗,从而呈现“非盟非敌”的三边互动态势,三方应当通过大国协调、机制建设与功能性合作等构建有序竞争的博弈关系。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秩序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印度洋地区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构想。本文认为环印度洋联盟、印度洋研究集团、印度洋海军论坛具有成为一轨、二轨和技术层面的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平台的潜质。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面临着众多的具体挑战。如果要创立一种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印度洋国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它究竟应当是排它性的还是包容性的。从地区的长期稳定来看,一种围绕能源利益攸关者(能源进口依赖国、能源专营经济体和能源安全咽喉要道国)而构建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更具有前景。本文最后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思考印度洋战略及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的相互关系及其统筹协调问题、中国在探索陆海统筹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方面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支柱国家”、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能力建设、与地区国家的双边及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等问题。

二、瓦杰帕伊:竭力避免开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瓦杰帕伊:竭力避免开战(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评述
        一 关于南亚地区的研究
        二 关于印度安全战略的研究
        三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创新
        一 论文研究方法
        二 论文的结构
        三 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相关界定
        一 安全的内涵
        二 安全观的流变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
        一 安全战略研究的兴起
        二 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容
    第三节 战略文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
        一 战略文化及其内涵
        二 战略文化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要件
    第一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文化渊源
        一 现实主义:考底利耶《政事论》思想
        二 理想主义:阿育王“达摩”思想
        三 等级秩序:印度教的秩序观
    第二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塑造
        一 全球诉求:“有声有色大国”的地位
        二 地区诉求: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三 双边关系:中国是主要竞争对手
    第三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实现手段
        一 奉行经济实力优先的政策
        二 “最低限度的有效”核威胁
        三 “确保海洋安全”的海洋战略
        四 提升与世界性大国的关系
    第四节 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体系
        一 国家安全决策的机构设置
        二 国家安全决策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突出特点
    第一节 半封闭的地缘政治为依托
        一 相对隔绝的次大陆
        二 “众星拱月”的南亚格局
        三 日趋重要的战略要冲
    第二节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一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基本理念
        二 印度教主要的教派组织
        三 频发的教派冲突
        四 尚未完成的世俗主义转型
    第三节 “东向政策”到“东向行动”
        一 “东向政策”:向东盟主动出击
        二 “东向行动”:经济与安全并举
        三 “东向行动政策”的多维影响
第四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变量
    第一节 东北部分离运动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东北部与中央关系长期紧张
        二 东北部主要的分离运动
        三 以国家统一整合分离运动
    第二节 克什米尔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二 印巴克什米尔战争
        三 克什米尔问题走势
    第三节 中印边界问题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
        二 中印边界问题的交涉
        三 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
        四 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机制
    第四节 “印太”战略与印度国家安全
        一 美日印澳战略利益的再塑
        二 “印太”战略的战略意图
        三 印度对“印太”战略的认知
        四 “印太”战略的基本走势
第五章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巩固了新兴大国的国际地位
        一 以实力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二 申请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第二节 对南亚一体化的双重影响
        一 战略互信缺失,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二 印巴安全困境,次区域合作异常顺利
        三 整合南亚邻国,缓和地区安全局势
    第三节 对中印关系的影响
        一 国际海洋通道问题
        二 跨境水资源治理问题
        三 中印高层交流机制的确立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档案
    英文档案
    中文着作(含译着)
    英文着作
    中文论文(含译文)
    中文学位论文
    访问网站
    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2)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实施模式及机制相关研究
        三、环喜马拉雅区域资源、科技、金融等合作领域研究
        四、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局限
        一、本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本论文研究的局限之处
第一章 地缘功能主义与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增长三角”理论与“生长轴”理论
        二、相互依存理论
        三、跨国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地缘功能主义合作的逻辑缘起与学理分析
        一、重新认识地缘政治
        二、地缘功能主义:演进脉络、概念及内涵
        三、地缘功能主义合作带来的外溢效应
    第三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从历史到现实
        一、共通的文化渊源与相互依存的地理空间
        二、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的地区整合
        三、基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国家间安全诉求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必要性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应对需要
        三、顺应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施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合作挑战
    第一节 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最新状况
        一、经济强劲发展的印度
        二、内陆国家尼泊尔和不丹
        三、发展潜力巨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四、长期受政局不稳困扰的阿富汗和缅甸
        五、海洋资源丰富的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第二节 域内经济发展整体概况及其与中国经贸关系
        一、跨国经济合作的各类项目日渐增多
        二、域内经贸往来与彼此互动频度提升
        三、域内各国与中国人文合作密度增强
    第三节 域内各方竞合博弈下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中印围绕地区经济影响力竞争加速
        二、域内各方急需经贸合作打开局面
        三、保护主义无法解决贸易失衡问题
        四、竞合博弈下派系利益与反腐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与态势走向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主要特征
        一、产业同构性与商品同质化并存
        二、贸易不平衡特征明显
        三、新科技领域竞争加强
        四、能源安全供给脆弱性
    第二节 域内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
        一、中印经济权力空间扩展格局测算:指标与公式
        二、竞争态势下中印经济权力的互动和反馈
        三、中印经济权力博弈及其扩展效应
    第三节 域内各方经济合作前景
        一、友好交往的历史传承
        二、当前战略机遇期判断
        三、技术进步推动国家间互融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深度合作影响因素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的大国博弈
        一、世界经济通缩预期下行为体博弈逻辑
        二、域内各方不同利益诉求带来的难题
        三、域外大国战略竞争的冲击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影响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效应
        二、南盟框架下地区发展挑战
        三、目标各异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第三节 地区秩序构建进程中的情感因素
        一、情感因素对地区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中印关系中情感意识与历史记忆
        三、传统政治遗产下的印度大国情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路径
    第一节 世界经济轴心东移的积极效应
        一、亚洲内部联动性持续增强
        二、经济轴心东移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三、经济轴心东移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布局
        一、中尼通道建设及与印的对接
        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四、中斯巴马海上通道建设
    第三节 香客之路与文化产业发展
        一、香客之路的宗教文化内涵
        二、香客经济带动域内文化产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产业项目合作模式
        一、保持经济增长须投资“下一代价值链”
        二、“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内涵
        三、“CH+P+X”产业项目合作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产业园区项目合作开展基础上的共情环境构建
        一、尊重彼此文化的传承
        二、脱贫援助与文遗保护
        三、重视感情纽带的打造
    第三节 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言
        一、现有主要经济合作机制的改进和功能提升
        二、新经济合作机制构建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三、机制深化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印战略对话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环喜马拉雅区域水环境治理困局及其化解路径
    第一节 域内水环境治理困境及其原由
        一、治理合作困难重重
        二、历史记忆的负资产
        三、治理细则难达共识
    第二节 水环境治理与域内经济合作关系
        一、水资源纷争冲击域内国家间关系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有助于“共有观念”的形成
        三、避免被外力博弈利用
    第三节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一、通过对话消弭域内国家战略疑虑
        二、实现水环境综合整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外溢收益
    第一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秩序的重构空间
        一、区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平
        二、网络空间“实质安全”与“名义自由”
        三、跨境支付系统的升级与电商改变生活
    第二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安全环境的改善
        一、域内传统安全的治理与成就
        二、域内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进展
        三、低频度军备竞赛与地区和平
    第三节 功能性平台建设与“扩大的邻国关系”理念
        一、民族主义情结变化与“邻国优先”政策
        二、尊重彼此关切与管控分歧
        三、更加重视差别化合作方式
    第四节 环喜马拉雅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规范重构的区域性特点和时代价值
        二、建构新规范塑造地区行为
        三、结伴而不结盟与相向而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莫迪政府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2、拟采取研究方法
    (四)重难点和创新点
        1、创新点
        2、难点
一、莫迪执政前印巴关系的演变
    (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和“印巴分治”
        1、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2、印巴分治
    (二)冷战时期印巴关系的演变
        1、三次印巴战争
        2、1972年至冷战结束
    (三)冷战结束后印巴关系的演变
        1、从缓和到核对抗
        2、新世纪的印巴关系
二、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巴关系的演变
    (一)印巴关系演变的背景
        1、印巴两国国内政治发展
        2、印巴两国经济发展状况
        3、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
        4、印巴执政当局对彼此的政策
    (二)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巴关系的演变
        1、明显缓和
        2、常态对峙
        3、激烈交火
    (三)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巴关系的特点
        1、高开低走
        2、不对称性
        3、不稳定性
三、影响印巴关系演变的因素
    (一)印巴间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
        1、克什米尔领土矛盾
        2、在打击跨界恐怖主义上的矛盾
        3、在维护两国安全上的矛盾
        4、印度的地区霸权主义
        5、社会层面宗教因素的阻碍
        6、大国的介入
    (二)推动印巴关系发展的因素
        1、印巴国内发展需要
        2、国际社会的推动
四、印巴关系的影响及其未来演变趋势
    (一)印巴关系起伏所产生的影响
        1、对印巴两国的影响
        2、对中国的影响
        3、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4、对世界其他国家影响
    (二)印巴关系的未来演变趋势
        1、化解恩怨,任重道远
        2、短期内印巴的激烈冲突趋势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构想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1.2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价值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基本方法
        (一)综合分析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对比分析法
    1.5 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安倍政府提出“印太”战略构想的宏观背景
    2.1 日本的海洋国家属性及其基本战略倾向
        2.1.1 日本海洋国家意识的思想传统
        2.1.2 日本与海洋国家结盟的历史传统
        2.1.3 日本海洋战略中的“印太”因素
    2.2 全球权势中心向“印太”地区的动态转移
        2.2.1 “21世纪之洋”——印度洋
        2.2.2 印度的实力崛起和大国野心
    2.3 主要大国战略利益的牵引
        2.3.1 21世纪美国战略中的“印太”因素
        2.3.2 新时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2.3.3 澳大利亚的“印太”战略
    2.4 从亚太到“印太”——日本寻求政治大国的必由之路
        2.4.1 安倍政府对“印太”战略的界定
        2.4.2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政策缘起
        2.4.3 日本国家战略转型的需要
第三章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
    3.1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目标追求
        3.1.1 维护海上战略通道,拓展海洋安全利益
        3.1.2 加固美国同盟网络,制衡中国权势扩张
        3.1.3 争夺中方基建和投资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数额
        3.1.4 推进政治大国外交战略,扩大地区和全球影响力
    3.2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指导理念
        3.2.1 积极和平主义
        3.2.2 价值观外交
        3.2.3 “正常国家化”
    3.3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力量手段与路径选择
        3.3.1 以经济援助与合作为经略“印太”的基本手段
        3.3.2 以意识形态和规则秩序为拉拢盟友的“粘合剂”
        3.3.3 参与地区安全事务,树立“政治大国”形象
        3.3.4 步步突破防务限制,提升自卫队远洋作战能力
    3.4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中的外交布势
        3.4.1 日本版四国安全合作
        3.4.2 “特别级”的日印关系
        3.4.3 提升与东南亚国家的防务关系
        3.4.4 对非洲“票仓”的积极争取
第四章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评析
    4.1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机遇
        4.1.1 “美日印澳”四国的共同利益需要
        4.1.2 与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对接
        4.1.3 日本拓展军事能力的阻力减小
        4.1.4 安倍内阁长期执政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4.2 安倍政府实施“印太”战略面临的制约因素
        4.2.1 日本国力资源的支撑困境
        4.2.2 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和中国的应对
        4.2.3 “美日印澳”的战略契合度存在挑战
    4.3 未来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发展的前景
        4.3.1 对日本的可观益处及可持续性
        4.3.2 战略实施的不确定性
第五章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构想中的对华因素及中国的应对
    5.1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构想中的对华因素考量
        5.1.1 中日力量对比失衡,拉拢国际战线加以应对
        5.1.2 深度介入南海问题,缓解东海博弈战略压力
        5.1.3 扩大对非洲影响力,面向中国展开利益竞争
        5.1.4 与美印联合,防范中国大国外交
    5.2 安倍政府“印太”战略可能对我国的影响
        5.2.1 地缘政治方面
        5.2.2 经济安全方面
        5.2.3 军事安全方面
    5.3 中国的战略应对
        5.3.1 增强与“印太”相关国家的战略互信,防止“遏中集团”的形成
        5.3.2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使“印太”战略良性转化
        5.3.3 加强国防建设,加快海上力量“走出去”,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调整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
    第二节 地区背景
    第三节 老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巴政策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的调整
    第一节 美巴两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一、美国“参与和扩展”战略的出台
        二、巴基斯坦“联盟”战略的调整
    第二节 美巴关系的改善
        一、《布朗修正案》的出台
        二、美巴双方高层互访
    第三节 美巴关系的波动
        一、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
        二、卡吉尔冲突中美国态度
        三、克林顿“重印轻巴”的南亚之行
第三章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调整的原因
    第一节 90年代中期美巴关系改善的原因
        一、美国对南亚地区的重视
        二、美巴拥有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
        三、巴在伊斯兰世界中“民主灯塔”的作用
    第二节 90年代末美巴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
        一、双方在核问题上的分歧
        二、美印关系的升温
    第三节 影响美巴关系的域外因素
        一、中国因素
        二、俄罗斯因素
        三、伊朗因素
第四章 对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的评析
    第一节 美巴关系停滞不前
        一、印巴矛盾:美国开始偏袒印度
        二、美巴在阿富汗问题上分歧加剧
        三、美国对巴军人政权的抵制
    第二节 美巴关系的调整对全球安全的影响
        一、美国在南亚地区的主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对全球“反恐”形势带来重大影响
    第三节 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视角下美国干预印巴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
    第一节 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及条件
        一、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及第三方特点
        二、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的条件
    第二节 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的手段及效果
        一、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的手段
        二、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的效果评价及生效条件
第二章 美国干预2001-2002年印巴对峙过程分析
    第一节 对峙背景
    第二节 危机第一阶段美国干预行为及成效评估
        一、干预行为梳理
        二、阶段性成果
    第三节 危机第二阶段美国干预行为及成效评估
        一、干预行为梳理
        二、危机结局
第三章 美国干预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过程分析
    第一节 对峙背景
    第二节 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干预行为及成效评估
        一、干预行为梳理
        二、布什政府干预阶段成效评估
    第三节 奥巴马时期美国干预行为及成效评估
        一、干预行为梳理
        二、危机结局
第四章 美干预印巴危机管理总结、评价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美国危机管理总结与评价
        一、干预手段多样,工作逐渐系统
        二、干预效果不同,根本矛盾未解
    第二节 美国干预印巴危机管理前景展望
结论
    一、美国干预印巴危机实施管理分析
    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1965—1979年的苏印关系:演变过程及其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角度、意义和创新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内容及资料运用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印关系发展史回顾
    一、冷淡时期的苏印关系(1947-1953)
    二、逐渐回暖的苏印关系(1953-1955)
        1.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2.《苏印贸易协定》的签订和比莱钢厂的援建
        3.政治上的交往合作
        4.冷淡局面回暖的主要因素
    三、友好发展的苏印关系(1955-1959)
        1.两国领导人的互访
        2.国际问题上的合作与经济援助
        3.苏印关系实质性进展阶段
    四、走向战略合作的苏印关系(1959-1964)
        1.经济合作的高潮
        2.军事援助的开始
        3.政治上的进一步接近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面战略合作:1965-1972年的苏印关系
    一、经济关系
    二、军事合作
    三、政治与外交合作
    四、《苏印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准军事同盟”:1973-1979年的苏印关系
    一、经济关系
    二、军事合作
    三、勃列日涅夫对印度的访问
    四、英迪拉·甘地及莫拉吉·德赛对苏联的访问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65-1979年苏印关系演变动因
    一、冷战格局下美苏全球战略的影响
        1.美国的全球战略
        2.苏联的全球战略
    二、国际权力结构及地区安全
        1.印度自我地位认知的增强
        2.印度的外交政策及手段
        3.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
        4.中印边境安全形势的变化
    三、国家间利益博弈
        1.苏印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美国平衡印巴的政策
        3.苏中、印中之间的博弈
    四、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
        1.印度的地缘因素
        2.苏联的地缘因素
        3.中国的地缘因素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国际安全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洲协调”的形成背景
        (二)“欧洲协调”的形成
        (三)大国对“欧洲协调”的基本认同
        (四)“欧洲协调”遭遇的挑战及其解体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与发展
        (一)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
        (二)国际联盟的发展
        (三)国际联盟安全机制解体的原因
    三、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
        (二)联合国的作用和缺陷
    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二)冷战时期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三)北约在后冷战时期的转型
    五、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二)华沙条约组织的发展
        (三)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
    六、“欧洲安全合作会议”安全机制的成立与发展
        (一)欧安会安全机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欧安会安全机制的作用
    七、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形势的历史与现状
    一、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侵略和反侵略斗争
    二、二战时期远东重要战场
        (一)二战时期日本南进政策的形成
        (二)日本对缅甸的入侵
        (三)中美英盟军反攻缅甸
    三、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重要地区
        (一)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二)越南战争
    四、冷战结束后次区域安全问题凸显
        (一)泰国南部地区分离主义运动
        (二)毒品犯罪问题
        (三)武器走私问题
        (四)非法移民问题
        (五)湄公河航运安全问题
        (六)经济安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三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与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成
        (一)各国领导人和部门首长会晤机制
        (二)安全信息和决策交流机制
        (三)维和机制
        (四)警务合作机制
        (五)裁军与军控机制
        (六)联合演习机制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无法解决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面临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加剧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既有的国际机制无力解决安全问题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间政治互信不足
        (一)越南与柬埔寨
        (二)泰国与越南
        (三)老挝与泰国
        (四)中国与越南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济落后,财政困难
        (一)柬埔寨
        (二)缅甸
        (三)老挝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中国云南省
    三、域外大国的影响
        (一)美国
        (二)日本
        (三)俄罗斯
        (四)欧盟
        (五)澳大利亚
        (六)印度
第五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明确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倡导“以合作求安全”的理念
        (二)逐步稳妥的推进安全机制构建
        (三)秉持“积极推动”的政策取向
    二、加强次区域国家互信,强化安全合作
        (一)构建次区域国家互信机制的可行性
        (二)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前提
        (三)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方法
        (四)构建次区域互信机制的阶段目标
    三、深化经贸合作,发展经济,加大安全投入
        (一)进一步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新阶段经济合作提供拥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继续深化次区域环境安全合作
        (四)重点经营中国与老挝的关系,借此加强与次区域其它国家的合作
    四、开展次区域功能性合作情报共享
        (一)推进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
        (二)探索展开次区域金融合作
        (三)深化次区域产能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为次区域安全机制建设提供建设性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战略文化
        (二)印度战略文化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难点
    五、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战略文化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战略与战略文化
        一、战略内涵的演变
        二、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从文化到战略文化
    第二节 战略文化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一、国家战略理论演变
        二、战略文化与战略取向的关系
    第三节 印度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一、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二、印度战略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三、印度战略文化分析框架
第二章 印度战略文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地缘破碎性
        二、河流分割性
        三、大陆封闭性
        四、外界联系性
    第二节 社会文化因素
        一、种姓制度
        二、宗教影响
        三、神话与符号
        四、考底利耶《政事论》
        五、两大史诗与战略文化的相关性
    第三节 政治因素
        一、历史经验
        二、政治体制
        三、精英思维
        四、军队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度战略文化现实主义特点
    第一节 服从等级秩序
        一、国家社会层面
        二、地区秩序层面
        三、国际秩序层面
    第二节 战略自主
        一、武力取向
        二、利己取向
        三、自主取向
    第三节 印度中心观
        一、曼荼罗中心观
        二、地区中心战略
        三、大国中心战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当代印度战略文化的主要体现
    第一节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现实主义取向
        一、甘地思想的宗教基础
        二、非暴力思想中的暴力观念
        三、甘地思想的现实主义特征
    第二节 不结盟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取向
        一、不结盟外交政策的起源
        二、不结盟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取向
    第三节 印度洋战略中心观
        一、印度洋的战略地位
        二、印度之印度洋战略中心观
        三、大国的印度洋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略文化下印度对外战略路径选择
    第一节 印度战略文化影响下的地区关系
        一、印度战略文化下的印巴关系
        二、印度战略文化下印度与南亚小国的关系
    第二节 印度战略文化影响下的大国关系
        一、印度对美国的大国外交战略
        二、印度对日本的大国外交战略
    第三节 印度战略文化影响下的中印关系
        一、独立初期的中印关系
        二、中印关系破裂
        三、边界战争后的冷和平
        四、中印和解与印度拥核
        五、莫迪大国外交下的中印关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印度洋海上安全: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 海上安全研究基本概念
    三,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印度洋及其海上安全形势
    第一节 印度洋海上安全的自然与历史背景
    第二节 冷战后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
第二章 “两洋战略”与美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
    第一节 美国“破碎的”印度洋战略态势
    第二节 美国关于印度洋大战略的讨论
第三章 印度的“印度之洋”海上安全战略
    第一节 印度对于印度洋的战略思考
    第二节 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及其前景
第四章 “中国的‘珍珠链’战略”与“和谐印度洋”
    第一节 中国走向印度洋的动因
    第二节 “珍珠链”、“场所”、基地?
    第三节 “和谐印度洋”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五章 中美印印度洋安全战略互动
    第一节 美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第二节 中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第四节 中美印在印度洋的三边海上安全互动
第六章 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互动及安全缔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瓦杰帕伊:竭力避免开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结束后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彭东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新时代环喜马拉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一种地缘功能主义的分析[D]. 刘锦前.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3]莫迪政府执政以来的印巴关系探析[D]. 李新. 新疆大学, 2019(10)
  • [4]安倍政府的“印太”战略构想及实践[D]. 郭小玲.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5]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巴关系研究[D]. 任洪航.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第三方国际危机管理视角下美国干预印巴冲突研究[D]. 吴虚怀. 外交学院, 2019(07)
  • [7]1965—1979年的苏印关系:演变过程及其动因[D]. 徐行健. 暨南大学, 2018(06)
  • [8]大湄公河次区域安全机制构建研究[D]. 许正. 苏州大学, 2017(04)
  • [9]印度战略文化的现实主义取向研究[D]. 周慧. 外交学院, 2017(09)
  • [10]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D]. 石志宏. 南京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瓦杰帕伊:试图避免战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