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

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岩[1](2021)在《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文化建设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高度重视。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特殊的职能。它在社区、学校、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补充,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是社会教育等多层级教育类型的体现,助力于终身教育的实现。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金碧街道办事处的社区音乐教育进行研究。在深入描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的运用之后,我将终身学习理论以及社区教育理论作为我后期研究的理论支撑,采用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对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从政府、投入资金、师资、参与度、与学校合作等角度,具体分析了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在文章中通过借鉴国内外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成果经验,认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保证;加大资金投入、多主体共同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大力开发虚拟音乐学习模式、加强社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等,可以助力社区音乐教育良性发展。

李志强[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东营市YH镇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纲领和中心任务,为今后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的全面振兴不仅在于农村产业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能力提升,更在于农村文化精神层面的繁荣,三农的现代化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和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促进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而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不均衡、质量低的现象。如何破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当前乡镇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乡村振兴这一新的历史坐标下,首先对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介绍;其次对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概念进行内涵厘定,并阐释了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再次,重点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以YH镇为代表的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现状、取得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对现阶段东营市YH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论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具体对策。此处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主要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完善文化设施管理机制、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等方面论证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方向与选择,应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李瀚茹[3](2020)在《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智慧地球”理念的提出,提高了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速度,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概念相继进入人们视野。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首次提出了智慧图书馆这一概念。《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高等院校基本实现智慧校园建设。2019年,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许可,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启了5G的商业化模式。5G是万物互联的时代,5G技术对图书馆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图书馆推向了转型的道路,但同时也为图书馆的未来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对于图书馆而言,智慧图书馆可以实现书书相联、人人相联、书人相联,为用户提供智慧化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是一种更高级的服务模式,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在绪论中系统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关于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信息生态理论和协同理论等基础理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典型智慧服务实践进展,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出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主要的核心要素以及服务模式,为辽宁省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建设提供借鉴;第四部分,系统调研了辽宁地区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情况,并归纳总结了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建设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个性化服务有待提高、馆员缺乏智慧服务专业能力等问题;第五部分,从三个层面为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开展提供解决对策,宏观层面要制定与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图书馆智慧服务标准规范,中观层面构建智慧图书馆联盟、建立跨行业间的合作关系,微观层面要建设智慧场馆、重视智能化技术建设、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提升馆员智慧服务能力、重视用户体验。最后,归纳研究结论,指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吴思莹[4](2020)在《供给侧视域下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高度重视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提出要重点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难点,也是我国文化扶贫的关键。对比我国中、东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现状,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仍存在着供给总量有限、供给主体单一、供需错位等服务效果不佳的现象,如何提供更优质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仅是中央与学界关注的热点,更是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梳理国内外已有文献,发现目前学界针对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的研究仍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从供给侧视角出发,以“供给侧视域下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研究”为选题,结合“服务三角”模型,建立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研究模型,探讨优化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的路径。围绕选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厘清研究对象,明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阐明本文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从历史沿革、服务投入、取得成效三个部分介绍了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基本情况;其次,借鉴“服务三角模型”,结合乡镇综合文化站实际情况,从服务供给主体、服务供给平台、服务供给保障三个维度设计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分析模型,据此设计问卷并收集调查数据;再次,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差异性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服务供给主体认知不足,缺乏服务动力、服务供给平台供需错位,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供给保障欠缺规范,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及成因,从服务供给主体、服务供给平台、服务供给保障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优化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的建议性意见。

王嘉璐[5](2019)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干部学院是共产党对党员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等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工作的学校,是我国新时期的干部培养基地。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倡干部教育,全国各地开始兴建干部学院,作为教育建筑的一种,由于其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导致干部学院的设计规划和建筑布局不同于普通高校。目前我国在教育建筑设计方面关于普通高校校园建筑设计的理论正在逐渐完善,但是关于干部学院这类特殊的校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仍旧处在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研究和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与提倡干部教学导致干部学院规模的扩大为背景,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案例来探寻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方法,从干部学院的相关概念出发,对干部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导致的建筑设计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分别总结建筑中的功能布局、平面设计和整体风格的差异并对其设计规律做出系统的研究。并将这些特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实际工程设计中加以验证。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层层递进: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干部学院的概念入手,总结课题的研究意义、背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干部学院的发展状况,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规模这四个方向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异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归纳出影响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因,并列举出这些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反映。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选题意义以及相关的背景概念,为下文做铺垫。第二部分为三、四两章,第三章选取有代表性的四个已建成的干部学院案例对干部学院的建筑设计进行整体性的分析研究,探寻建成时间相差十年的干部学院在建筑设计上有何改变,为干部学院的建筑设计确定方向并总结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特点。第四章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详细分析和列举干部学院内部各个类型建筑的特征、区别和设计要点。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调研实例来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提炼出干部学院建筑的特征和设计要点。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通过对延安干部学院建筑设计进行介绍,从总体布局、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风格设计三方面分析论证前文总结的设计要点,为以后的干部学院建筑设计提出可供参考的思路,引发对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思考。第六章总结出干部学院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以及导致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特殊性的根本因素,并提出了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和设计要点,展望未来的干部学院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可供参考的思路。

沈苏阳[6](2019)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阅读可以看作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核心环节,并且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的关键。当前,注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及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已上升为国家级别的重要工程,并逐渐发展成世界性话题。由于少年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公益性的特点以及为少年儿童读者服务的诸多优势,使得公共图书馆依照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阅读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分级阅读服务是其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做好面向少年儿童读者的分级阅读服务工作,对于提升少年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有他们日后学习能力的获得等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实际的公共图书馆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分级阅读服务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面向低幼年龄段读者的阅读资源、阅读活动比较缺乏,分级的图书推荐和阅读指导工作开展的并不充分,部分地区图书馆少儿活动举办未形成常规性、受众群体较少等,这些都会较大地影响少儿读者的阅读体验,降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本文以我国39所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采访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这三十多所图书馆提供的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进行调查,分析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的发展策略及建议。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等作了基本介绍;第二章对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的相关理论及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对39所调查馆的馆舍分级、阅读推荐服务和阅读活动分级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第四章基于第三章的调查结果,总结分析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章从第四章发现的问题着手,依次提出了对应的服务改进策略和建议;第六章对论文进行论述性总结,并表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期待今后面向少年儿童的数字资源分级的发展期望。期待通过此次研究,可以让相关专业及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员更多的关注到少年儿童分级阅读的重要性,为我国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分级阅读服务和促进我国全民阅读的有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胡喜霞[7](2019)在《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公平”理念和“全纳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越来越意识到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特殊教育领域推进特殊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理念落实的重要举措。因此,以教育信息化带动特殊教育现代化是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宗教等一系列复杂因素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研究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对于引领整个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以“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基点,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后,对目前甘肃省整体的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探索,分析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各方面的发展与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与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在纵横对比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调查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应用、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和信息化保障机制五大共性发展要素为研究维度,设计出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框架,依据调查框架,设计调查工具。(2)以甘肃省40所特殊教育学校和部分教育局为调查对象,在甘肃省教育厅和电化教育馆的鼎力支持下运用调查研究法通过网络平台发放调研问卷,收集量化数据。同时为了弥补网络调研问卷数据的单一和不足,后期实地走访部分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运用访谈法与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开展座谈和访谈活动收集质性数据。(3)借助SPSS19.0和Excel2016等数据分析软件对网络调研问卷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质性数据了解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4)总结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的结论包括三个方面:(1)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方面,绝大部分学校信息化教室主要以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为主,且多媒体教室的形态主要以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实物投影仪为主;康复教室建设中多感觉律动教室、言语语言康复室、听觉康复室、心理评估室所占比例较大;康复设备的配置中盲文打字机、盲人阅读器、语言障碍测量-训练仪设备、认知能力评估与测试设备所占比例较大。学校已配备终端设备972台,其中教师547台,学生425台,教师终端设备配置情况较好。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学校资源库类型主要以多媒体课件库、学科教案库为主,专用课程资源数量较少,教师获取资源的途径主要以互联网下载为主,目前学校普遍没有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信息化教学应用方面,教师整体的信息技术素养并不高,表现为信息技术意识淡薄,信息技术与康复设备应用水平不高,教师整体的信息化实施能力有待提升,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不高。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方面,绝大部分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类型单一,主要以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主。大部分学校缺乏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2)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专用课程资源建设数量不足;教师信息化实施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功能尚未健全;学校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支持。(3)提出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补偿水平;开发个性化数字教学资源,健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健全与完善信息化保障机制。

张倩颖[8](2018)在《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在中国井喷式的发展冲击着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形式。在校大学生电脑笔记版、ipad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终端产品越来越普及,且功能性能越来越强大。在网络全覆盖的大学校园内查询资料的途径不再困难。与此相对应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使用频率逐步下降逐步走向衰败的道路。笔者认为,信息获取的硬件途径虽已普及,但是信息获取的方式方法以及信息筛选、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普及,反之由于数据大爆炸,用户想要准确的查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资料反而变得困难。而这正是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转型的契机。本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随后对论文从电子阅览室到信息共享空间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关于此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基于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概况做的普遍调查。主要是通过网络调查法和电话访谈法对2017年首次评选出的全国42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调查分析。并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以及兰州大学图书馆三所大学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和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作为经典案例分析。第三部分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现状调查。该部分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以及调查方式逐步确定调查内容,分析了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现状,电子阅览室服务与用户需求以及电子阅览室用户使用率和满意度。第四部分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调查的情况分析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存的共同困境。从电子阅览室建设和管理现状调查发现其设备老化严重,建设模式陈旧;重视程度低,宣传范围较小的问题。从电子阅览室服务与用户需求调查发现,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内容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管理者服务意识较弱,服务内容单一。从电子阅览室用户使用情况和满意度调查发现,用户分流严重且体验感不佳的问题。第五部分结合第二部分关于“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调查信息并依据第四部分的困境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主要包括更新老化设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细化目标用户,适应用户需求。第六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简单的概括以及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发展的一些领悟。同时也指出了笔者在文字撰写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贾美娟[9](2017)在《基于IC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转型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图书馆为例》文中认为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本文针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现状,运用IC理念,提出了从空间布局、资源整合、一站式服务、有效管理等四方面改造升级电子阅览室的构想。

徐敏[10](2017)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心脏,其建筑设计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时代的深刻影响。现如今,信息化在当今时代居于主流,图书馆的发展与信息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正在由传统的图书馆向多功能、复合型的图书馆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变化,高校图书馆在读者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发生了改变,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扩充。图书馆内部空间是读者在图书馆活动的重要空间,内部空间的设计会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和交流的质量,读者不只是在阅览室阅读文献,还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搜索到想要的资料,并且可以在公共交往空间参加休闲活动以及交流研讨。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给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其内部空间的设计亦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要求。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更好的设计图书馆内部空间。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从情感上把握读者的需求,同时也要尽力营造具有艺术性,人文性并融合时代特征的图书馆氛围,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和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馆阅览环境。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构成和设计内容,并结合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变化,探讨了信息化给图书馆带来的新趋势和高校图书馆的新功能定位,以及对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提出的新要求。在实例的基础上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见解并对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作出了展望。

二、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二)研究来源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创新点
    (五)文献综述
    (六)研究方法
一、社区音乐教育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一)金碧街道办事处概况
    (二)金碧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音乐教育现状
    (三)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发展路径
    (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社区音乐教育发展的保证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三)多主体共同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
    (四)大力开发虚拟音乐学习模式
    (五)加强社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六)鼓励高等院校参与社区音乐教育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东营市YH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乡村振兴
        2.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研究理论基础
        1.服务型政府理论
        2.公共治理理论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营市YH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一)东营市YH镇基本概况
    (二)东营市YH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现状
        1.文化资金保障方面
        2.文化资源供给方面
        3.文化人才配置方面
        4.服务效能评估方面
    (三)东营市YH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成效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营市YH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领域财政投入不足
        2.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3.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4.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流于形式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营市YH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乡镇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二)文化设施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过于单一
    (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偏低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保障
    (二)完善文化设施管理机制
    (三)健全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述
        2.1.1 智慧图书馆
        2.1.2 智慧服务
        2.1.3 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生态理论
        2.2.2 协同理论
3 国内外图书馆智慧服务典型实践及启示
    3.1 国外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进展
        3.1.1 丹麦技术大学图书馆
        3.1.2 美国罗德岛大学图书馆
        3.1.3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
    3.2 国内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进展
        3.2.1 重庆大学图书馆
        3.2.2 南京大学图书馆
        3.2.3 上海市图书馆
    3.3 国内外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进展启示
        3.3.1 智慧服务的构成要素
        3.3.2 智慧服务模式
4 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4.1 调研方案设计
    4.2 调研结果分析
        4.2.1 自助服务
        4.2.2 智慧推荐
        4.2.3 参考咨询
        4.2.4 空间服务
        4.2.5 移动服务
    4.3 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存在问题
        4.3.1 智慧服务设施不健全
        4.3.2 个性化服务有待提高
        4.3.3 馆员缺乏智慧服务专业能力
5 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实施策略
    5.1 宏观层面
        5.1.1 制定与完善政策法规
        5.1.2 制定图书馆智慧服务标准规范
    5.2 中观层面
        5.2.1 加强对智慧图书馆的战略规划
        5.2.2 构建智慧图书馆联盟
        5.2.3 促进跨行业间的合作
    5.3 微观层面
        5.3.1 建设智慧场馆
        5.3.2 重视智能化技术建设
        5.3.3 加强智慧馆藏资源建设
        5.3.4 提升馆员智慧服务能力
        5.3.5 重视用户体验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供给侧视域下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概念厘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厘定
        1.4.2 理论基础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
        1.5.2 本文不足
第二章 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的基本情况
    2.1 历史沿革
        2.1.1 初始阶段
        2.1.2 探索阶段
        2.1.3 提高阶段
    2.2 服务投入
        2.2.1 人才投入现状
        2.2.2 资金投入现状
        2.2.3 物资投入现状
    2.3 取得成效
        2.3.1 服务范围日益扩大
        2.3.2 服务质量日渐提高
        2.3.3 管理机制日趋规范
第三章 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
    3.1 研究模型
        3.1.1 模型来源
        3.1.2 模型构建
        3.1.3 模型验证
    3.2 要素梳理
        3.2.1 服务供给主体
        3.2.2 服务供给平台
        3.2.3 服务供给保障
    3.3 调查实施
        3.3.1 调查对象
        3.3.2 问卷设计
        3.3.3 数据采集
    3.4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3.4.1 问卷信度分析
        3.4.2 问卷效度分析
第四章 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的调查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样本人口特征统计描述
        4.1.2 样本参与现状特征
    4.2 问卷数据均值分析
        4.2.1 服务供给主体情况
        4.2.2 服务供给平台情况
        4.2.3 服务供给保障情况
    4.3 问卷数据差异性分析
        4.3.1 以人口学为背景变量
        4.3.2 以样本参与现状为背景变量
    4.4 走访分析
        4.4.1 对服务供给主体维度的走访
        4.4.2 对服务供给平台维度的走访
        4.4.3 对服务供给保障维度的走访
    4.5 结果讨论
        4.5.1 服务供给主体概况
        4.5.2 服务供给平台概况
        4.5.3 服务供给保障概况
第五章 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5.1 服务供给主体认知不足,缺乏服务动力
        5.1.1 政府缺乏服务意识,政府供给能力不足
        5.1.2 市场参与程度低,缺乏对特殊群体关注
        5.1.3 公众存在表达障碍,群体失语现象严重
    5.2 服务供给平台供需错位,服务质量不高
        5.2.1 基层管理能力较弱,服务便捷程度较低
        5.2.2 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活动内容单一陈旧
        5.2.3 存在供不适求现象,文化服务影响力低
    5.3 服务供给保障欠缺规范,服务水平低下
        5.3.1 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服务响应能力不强
        5.3.2 信息推广能力不足,公众信息知晓度低
        5.3.3 缺乏科学合理标准,管理制度欠缺规范
第六章 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的优化路径
    6.1 服务供给主体维度
        6.1.1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政府供给活力
        6.1.2 营造优质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供给热情
        6.1.3 提高群众表达能力,建立需求表达机制
    6.2 服务供给平台维度
        6.2.1 聚焦服务设施开放,提高服务便捷程度
        6.2.2 提供多元精细化服务,提高内容丰富度
        6.2.3 挖掘优质文化资源,提升服务影响力
    6.3 服务供给保障维度
        6.3.1 提高人员综合素养,提升服务响应能力
        6.3.2 优化信息推广方式,提高群众信息知晓度
        6.3.3 强化责任落实,制定科学合理管理制度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二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访谈提纲
附录三 :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访谈对象信息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干部培训体系的完善
        1.1.2 干部教育方式的改变
        1.1.3 建筑学专业研究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干部学院成立背景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干部学院发展及设计影响因素
    2.1 国内外干部学院的发展状况
        2.1.1 国内发展状况
        2.1.2 国外发展状况
        2.1.3 国内理论研究背景
    2.2 导致干部学院与普通高校建筑设计差异的因素分析
        2.2.1 内部因素
        2.2.2 外部因素
        2.2.3 政治特性
    2.3 本章小结
3. 干部学院建筑设计案例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案例分析
        3.2.1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3.2.2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3.2.3 百色干部学院
        3.2.4 大别山干部学院
    3.3 干部学院建筑设计案例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的特征和设计要点
    4.1 建筑布局
        4.1.1 校园规模
        4.1.2 建筑类型
        4.1.3 空间组织模式
        4.1.4 设计要点总结
    4.2 建筑空间
        4.2.1 教学空间特征
        4.2.2 生活空间特征
        4.2.3 服务空间特征
        4.2.4 设计要点总结
    4.3 建筑风格
        4.3.1 整体风格特征
        4.3.2 校园环境氛围营造
        4.3.3 设计要点总结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研究
    5.1 总体布局
        5.1.1 区位分析
        5.1.2 规划构思
    5.2 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
        5.2.1 教学空间设计
        5.2.2 生活空间设计
        5.2.3 服务空间设计
    5.3 建筑风格设计的设计方法
        5.3.1 构图手法
        5.3.2 地域性表达
        5.3.3 校园环境氛围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干部学院建筑设计要点
    6.2 干部学院建筑发展趋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Ⅱ-表索引
附录Ⅲ-图索引

(6)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
2.公共图书馆分级阅读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分级阅读的概念及国内外分级标准
        2.1.1 分级阅读的概念
        2.1.2 国外分级阅读标准
        2.1.3 国内分级阅读标准
        2.1.4 国内外分级阅读标准比较
    2.2 公共图书馆开展分级阅读服务的相关理论
        2.2.1 阅读学相关理论
        2.2.2 教育学相关理论
    2.3 分级阅读服务的对象及分级阅读的意义
        2.3.1 图书馆分级阅读服务的对象
        2.3.2 分级阅读的意义及必要性
3.公共图书馆分级阅读服务现状调查
    3.1 调查方法及调查情况简介
    3.2 少儿读者馆舍服务区划分情况调查
    3.3 图书馆分级阅读推荐服务现状调查
    3.4 少儿读者分级阅读活动的现状调查
    3.5 调查结果分析
4.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具有指导作用的分级阅读标准
        4.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分级划分较少
        4.1.2 少儿分级阅读推荐工作尚未普及
        4.1.3 馆藏资源建设缺乏分级阅读指导
    4.2 图书馆少儿读者服务团队组建方面的问题
        4.2.1 少儿馆员的专业性学历背景缺失
        4.2.2 少儿馆员读者服务意识相对薄弱
    4.3 缺乏对少儿读者家长少儿阅读重要性意识的普及和指导
        4.3.1 少儿读者家长对少儿阅读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4.3.2 少儿读者家长在孩子的阅读活动中参与度较低
    4.4 缺乏与其他社会机构达成常规性的合作
        4.4.1 少儿活动组织与资源建设机构单一
        4.4.2 少儿读者服务类型趋同缺乏创新性
        4.4.3 读者活动宣传力度不足社会影响力欠缺
5.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分级阅读服务的提升策略
    5.1 建立及实施标准化的少年儿童分级阅读体系
        5.1.1 分级阅读标准的更新及实施
        5.1.2 馆舍功能区类型进一步细分
        5.1.3 丰富充实各类馆藏阅读资源
        5.1.4 优化馆内分级阅读指导服务
        5.1.5 优化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
    5.2 组建专业化的少儿分级阅读服务团队
        5.2.1 聘用具备少儿读者服务相关专业学历背景的少儿馆员
        5.2.2 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提升少儿馆员业务能力及服务素养
    5.3 图书馆加强向家长普及少年儿童阅读的重要性的教育指导
        5.3.1 动员少儿读者家长参加馆内的阅读活动
        5.3.2 丰富扩充面向少儿读者家长的馆藏资源
    5.4 联合其他社会机构构建协同分级阅读服务体系
        5.4.1 新闻广电总署及其他媒体机构
        5.4.2 其他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机构
        5.4.3 省内幼、中小学校及当地社区
        5.4.4 少儿出版社、少儿作家及书店
6.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馆员访谈提纲
    附录2: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调查问卷(少儿读者版)
    附录3:公共图书馆少儿分级阅读服务调查问卷(家长版)

(7)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特殊教育的关注日益凸显
        1.1.2 信息技术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
        1.1.3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诉求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殊教育的涵义
        2.1.2 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缺陷补偿理论
        2.2.2 绩效理论
    2.3 国内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3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设计
        3.1.1 研究框架的确定
        3.1.2 调研工具的设计
    3.2 调查实施
        3.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2 样本基本情况
    3.3 研究信度与效度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4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4.1.1 学校信息化教室建设
        4.1.2 学校网络建设
        4.1.3 学校信息化终端配备情况
        4.1.4 学校多功能教室与设备建设
    4.2 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4.2.1 学校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情况
        4.2.2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来源分析
        4.2.3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4.3 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
        4.3.1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4.3.2 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
        4.3.3 学校教师教研信息化应用
    4.4 特殊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4.4.1 学校校园门户网站建设
        4.4.2 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
        4.4.3 学校信息安全及发布
    4.5 特殊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
        4.5.1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
        4.5.2 学校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
        4.5.3 学校教师信息化培训现状
5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特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5.1.1 学校信息化教室建设水平低
        5.1.2 学校网络质量欠佳
        5.1.3 学校康复设备较欠缺
    5.2 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
        5.2.1 个性化数字教学资源匮乏
        5.2.2 资源共建共享性较差
    5.3 特殊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
        5.3.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
        5.3.2 教师信息化实施能力较弱
    5.4 特殊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5.4.1 学校门户网站普及率低
        5.4.2 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尚未健全
    5.5 特殊教育信息化保障机制
        5.5.1 缺乏有效的政策与制度支持
        5.5.2 教师信息化培训质量不佳
6 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6.1 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6.1.1 提高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水平
        6.1.2 加强信息化康复环境的建设
    6.2 开发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
        6.2.1 开发个性化数字教育资源库
        6.2.2 搭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6.3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6.3.1 强化教师现代教育责任意识
        6.3.2 增强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6.4 提高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6.4.1 普及校园门户网站
        6.4.2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
    6.5 健全与完善信息化保障机制
        6.5.1 制定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标准
        6.5.2 建立多层次、开放的培训体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8)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概况
    2.1 我国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历程和建设模式
    2.2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立与开展服务
    2.3 “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典型案例分析
        2.3.1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2.3.2 武汉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2.3.3 兰州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2.3.4 案例小结
3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调查
    3.1 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3.2 电子阅览室服务与用户需求
    3.3 电子阅览室使用率与满意度
    3.4 调查总结
4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共同困境分析
    4.1 设备老化严重,建设模式陈旧
    4.2 重视程度较低,宣传范围较小
    4.3 服务意识较弱,服务内容单一
    4.4 用户分流严重,服务体验不佳
5 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优化建议
    5.1 更新老化设备,创新发展模式
    5.2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宣传力度
    5.3 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内容
    5.4 细化目标用户,适应用户需求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基于IC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转型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IC模式的发展趋势和优势
二、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现状
    1. 设备简单, 功能不全
    2. 资源有限, 服务不周
    3. 环境不美, 人文缺失
    4. 管理死板, 开放不足
三、电子阅览室的IC模式构建
    1. 多功能的空间布局
    2. 资源整合
    3. 一站式服务
    4. 有效的管理

(10)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及内部空间设计概述
    2.1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2.1.1 高校图书馆的起源
        2.1.2 近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2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概述
        2.2.1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构成
        2.2.2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内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变化
    3.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新趋势
        3.1.1 阅读介质多元化
        3.1.2 信息资源共享
        3.1.3 管理和服务方式变化
        3.1.4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3.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新功能定位
        3.2.1 信息媒体中心
        3.2.2 多元学习中心
        3.2.3 多功能交流中心
        3.2.4 文化艺术中心
    3.3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新要求
        3.3.1 开放性要求
        3.3.2 动态性要求
        3.3.3 复合性要求
        3.3.4 数字化要求
        3.3.5 人性化要求
        3.3.6 绿色化要求
    3.4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具体体现
        3.4.1 入口区功能扩展
        3.4.2 阅览室空间面积扩大
        3.4.3 藏书区实体书库面积缩小
        3.4.4 设置了多层次的公共活动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建议
    4.1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原则
        4.1.1 内部空间设计的多功能性原则
        4.1.2 内部空间设计的文化艺术性原则
        4.1.3 内部空间设计的舒适性原则
        4.1.4 内部空间设计的智能化原则
        4.1.5 内部空间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4.2 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布局
        4.2.1 通行区
        4.2.2 阅览空间
        4.2.3 公共交往空间
    4.3 室内环境设计
        4.3.1 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
        4.3.2 图书馆室内的光照环境设计
        4.3.3 陈设设计
    4.4 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标识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4.4.1 标识设计
        4.4.2 无障碍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总结与展望
    5.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总结
    5.2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展望——多元化自助复合型图书馆
        5.2.1 自助复合型图书馆概念的提出
        5.2.2 自助复合型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构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四、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昆明市金碧街道办事处社区音乐教育现状研究[D]. 马岩.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东营市YH镇为例[D]. 李志强. 长安大学, 2020(06)
  • [3]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瀚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供给侧视域下我国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果研究[D]. 吴思莹.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筑设计研究[D]. 王嘉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分级阅读服务研究[D]. 沈苏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甘肃省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 胡喜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合肥地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调查与分析[D]. 张倩颖. 安徽大学, 2018(08)
  • [9]基于IC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转型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金川校区图书馆为例[J]. 贾美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研究[D]. 徐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浅谈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