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马林诱发的疼痛对大鼠行为和脊髓 NO 的影响

福尔马林诱发的疼痛对大鼠行为和脊髓 NO 的影响

一、福尔马林致痛对大鼠行为学及脊髓NO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亓[1](2019)在《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研究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特点以及其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改变,初步证实疼痛记忆的形成并进一步探讨蛋白激酶Mζ(protein kinase Mζ,PKMζ)对驱动蛋白17(kinesin superfamily protein 17,KIF17)介导的含Glu A1亚基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转运在痛觉记忆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56只,随机分为7组(n=8):C组(生理盐水组);I+I组(切口痛二次建模组)、R+R组(瑞芬太尼二次输注组);IR+NS组、IR+I组、IR+R组、IR+IR组则为首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第8天行二次建模,各组分别给予单纯输注生理盐水、切口痛、瑞芬太尼输注以及瑞芬太尼切口痛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4h,输注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T)和热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L)检测。离体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以4天为时间间隔给予瑞芬太尼孵育处理,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标记神经元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AMPA受体介导的神经元自发活动。第二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5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Myr-RC-13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小肽抑制剂);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以及二次建模前给予溶媒处理)、IR+IR+Myr-RC-13(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小肽处理);IR+IR+Myr-RC-13(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前给予小肽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并根据对痛敏行为的缓解情况并结合临床可行性来确定最佳给药时间。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在体电生理实验,以评价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改变;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动态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KIF17与Glu A1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KIF17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共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及形态改变。另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C+NASPM组、IR+IR+NASPM组,并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评价应用钙离子通透性AMPA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NASPM对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作用;Co-Ip检测NASPM对KIF17与Glu A1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第三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8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ZIP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ZIP);C+NPC-15437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NPC-15437);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二次建模前以及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溶媒处理);IR+IR+ZIP(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前即第8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9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后1天即第9天给予ZIP处理);IR+IR+NPC-15437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NPC-15437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以评价抑制PKMζ的活性对于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高尔基染色检测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检测二次建模大鼠脊髓组织PKMζ、磷酸化PKMζ以及PKCι/λ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评价鞘内给予ZIP或者NPC-15437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PKCι/λ、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Glu A1-AMPA受体膜总蛋白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二者共表达的影响;Co-Ip检测鞘内给予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与Glu R1之间相互作用的干扰。结果 第一部分在体行为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I+I、R+R、IR+NS、IR+I、IR+R和IR+IR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IR+IR组于首次建模后2天达到一次痛敏高峰,于二次建模后1天达到二次痛敏高峰,且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低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P<0.01);IR+NS组单次造模后痛敏持续时间为8天,IR+IR组二次建模后痛敏持续时间长达至少14天。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比较,I+I组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延长,相同情况也见于R+R组。与IR+IR组比较,IR+I、IR+R组在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升高(P<0.01)。离体实验结果显示:于首次孵育瑞芬太尼4天后二次给药,脊髓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较对照组增加(P<0.01);AMPA受体介导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频率和幅度增加(P<0.01)。第二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小肽抑制剂Myr-RC-13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Myr-RC-13(2d)组、IR+IR+Myr-RC-13(8d)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Myr-RC-13组在给予Myr-RC-13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IR+IR+Myr-RC-13(2d)组和IR+IR+Myr-RC-13(8d)组在二次痛敏高峰及以后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KIF17、丝氨酸磷酸化KIF17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至少14天,并于1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上调(n=6,P<0.05),且膜蛋白/总蛋白比值升高(n=6,P<0.01);鞘内给予Myr-RC-13后,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表达下调,膜蛋白/总蛋白比值下降(n=6,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以及二者共表达增加。结果3: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且可见蘑菇型树突棘;鞘内给予Myr-RC-13可下调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形成,鞘内给予Myr-RC-13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n=6,P<0.01)。结果4:Co-ip结果显示二次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建立大鼠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增强(n=6,P<0.05),而应用小肽抑制剂Myr-RC-13干扰KIF17功能(n=6,P<0.05)亦或鞘内给予NASPM(n=6,P<0.05)均可使这种相互作用减弱。此外,行为学结果显示,鞘内给予NASPM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ASPM组在给予NASPM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鞘内给予NASPM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PS波幅度(n=6,P<0.01)。第三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PKMζ抑制剂ZIP10ng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ZIP(2d)组、IR+IR+ZIP(8d)组、IR+IR+ZIP(9d)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ZIP组在给予ZIP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鞘内给予PKC抑制剂NPC-1543710nmol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NPC-15437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PC-15437组在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表达高峰,高峰可持续至二次建模后第7天,高表达持续时间至少14天。与基础水平比较,痛敏大鼠脊髓PKCι/λ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2h表达上调(n=6,P<0.05),且在二次建模后1d恢复至基线水平,以后各时点表达水平与基础水平无统计学差异(n=6,P>0.05)。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和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减少(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鞘内给予ZIP可减小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PS波幅度(n=6,P<0.01)。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次建模前鞘内给予ZIP 10ng而非二次建模后第1天鞘内给予10nmol NPC-15437,可减轻由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导致的脊髓组织中磷酸化PKMζ、KIF17(n=6,P<0.05)、Glu A1膜蛋白(n=6,P<0.05)以及总蛋白(n=6,P<0.05)的过表达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二者共表达减少。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减弱(n=6,P<0.05)。结论:驱动蛋白17介导的Glu A1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可在PKMζ而非PKCι/λ的调控下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的发展过程。

陈秀[2](2019)在《七叶皂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七叶皂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药理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福尔马林和角叉菜胶诱导的急性疼痛模型,通过小鼠的舔足时间、舔足次数、疼痛评分和大鼠的足肿胀程度探讨七叶皂苷的急性镇痛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背根神经节c-Fos、μ受体(MOR)和双孔钾通道1.1(KCNK1)的基因表达情况。2.采用脂多糖(LPS)诱导PC12细胞损伤,检测不同浓度的七叶皂苷对PC12细胞存活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3.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CI)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术后3 d、5d、7 d和14 d进行行为学测定。术后3 d开始灌胃给药,分别灌胃加巴喷丁(60 mg/kg/d)、七叶皂苷低剂量(7 mg/kg/d)、中剂量(14 mg/kg/d)和高剂量(28 mg/kg/d)共14 d。给药结束后,收集大鼠背根神经节组织,检测相关的指标。运用RT-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分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1.在福尔马林致痛实验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舔足时间、舔足次数和疼痛评分非常显着升高(I相和II相)(P<0.01)。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和吲哚美辛能够显着地降低小鼠的舔足时间、舔足次数和疼痛评分(II相)(P<0.01或P<0.05),但I相的行为学没有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和吲哚美辛能显着降低背根神经节内c-Fo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或P<0.05),并能非常显着地升高KCNK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此外,七叶皂苷高剂量和吲哚美辛能够显着地升高MOR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中,模型组大鼠的足肿胀程度在注射角叉菜胶1-6 h后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注射角叉菜胶1 h和2 h后,吲哚美辛和七叶皂苷高剂量组显着降低大鼠的足肿胀程度(P<0.05),七叶皂苷中剂量组在2 h后显着降低大鼠的足肿胀程度(P<0.05);注射角叉菜胶3-6 h后,吲哚美辛和七叶皂苷各剂量组显着降低大鼠的足肿胀程度(P<0.05)。2.体外细胞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七叶皂苷预处理后,多数PC12细胞仍然保持正常的状态,具有突起,并且未聚集成团。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显着地提高细胞活力(P<0.05或P<0.01),并且显着地降低LDH的水平(P<0.05或P<0.01)。3.CCI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的热痛域值和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手术操作的干扰。与模型组比较,术后7 d和术后14 d加巴喷丁和七叶皂苷低剂量、中剂量组的大鼠的热痛域值显着升高(P<0.05),并且七叶皂苷高剂量组能够非常显着地升高大鼠的热痛域值(P<0.01)。RT-PCR和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各剂量组能够非常显着地降低TLR4、NF-κB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1)和TNF-α、IL-1β的含量(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地降低GFAP和NGF的蛋白表达(P<0.01或P<0.05)。结论1.七叶皂苷对急性炎症性疼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Fos,上调MOR和KCNK1的基因表达有关。2.七叶皂苷具有良好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GFAP、NGF的蛋白表达,降低TNF-α、IL-1β的含量有关。

乔福珍[3](2018)在《JNK在内脏炎症痛痛觉调制中不同部位的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内脏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疼痛形式,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严重影响了内脏痛患者的治疗与预后。JNK(C-Jun N-terminal kinase)参与重要的信号通路,激活后在痛觉信号特别是痛觉敏感化中起重要作用,成为痛觉敏感化治疗的新型药物靶点。本文主要探讨JNK在内脏炎症痛痛觉调制过程中不同部位表达的差异性。方法:实验动物常选择Wistar雄性大鼠,平均体重约250-275g,且成年、健康,共150只,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n=30):正常组(Normal group,N)、侧脑室注射DMSO溶剂组(D group,D)、福尔马林致炎组(Formalin group,F)、福尔马林致炎(Formalin,F)+侧脑室注射DMSO溶剂组(F+D)、福尔马林致炎+侧脑室注射JNK抑制剂SP600125组(F+SP60)。每组为30只大鼠,共150只。每组随机选择10只大鼠,分别于15min至120min时间段内:每隔15分钟观察大鼠行为,并应用行为学方法对大鼠疼痛行为进行评分,所使用的评分方法为Marcel应用的指标,包括(1)对腹部的舔食或轻咬(L),计分1分。(2)伸展身体,尤其是后肢向后、头部前向前的伸展(B),计分2分。(3)腹部收缩、弯曲或伸展(C),疼痛分数3分。(4)大鼠出现肌肉的痉挛、抽搐,肢体强直,更甚者直立(W),疼痛级别最高,为4分。分别统计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105min、120min八个时间段内出现相应行为的次数,并计算出分数;取另100只大鼠,于麻醉恢复的30min、60min、120min不同时间段内:分别取大鼠L4-5段脊髓、大脑皮层,应用蛋白电泳和蛋白印迹方法,检测JNK、P-JNK在不同时间的表达量。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包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进行数据分析,显着性水平P<0.01。结果:本实验采用内脏炎症痛大鼠模型,动物随之出现一系列表现:烦躁不安、爬笼次数增多、腹部肌肉抽搐、身体扭曲或伸展等行为学改变。(1)应用一系列可反映内脏痛强度的行为学指标对大鼠疼痛行为评分,正常组(Normal,N)大鼠未出现肢体伸展、腹部收缩或侧扭等行为,偶有腹部的舔食,总评分为11分;侧脑室注射DMSO溶剂组(D)大鼠主要表现在侧脑室注射后即出现为舔食腹部,总评分为13分;福尔马林致炎组(Formalin,F)大鼠直肠粘膜下注射福尔马林溶液后30分钟内即出现情绪躁狂,腹部收缩、腹部肌肉的痉挛,后背扭曲,偶有站立,评分以2、3、4分为主,后逐渐肢体伸展,咬足,情绪较前平稳,评分以1分为主,整个过程的评分为先增高后逐步下降,总评分为171分;福尔马林致炎(Formalin,F)+侧脑室注射DMSO溶剂组(F+DMSO)大鼠与F组大鼠行为类似,总评分为167分;福尔马林致炎+侧脑室抑制剂SP600125组(F+SP60)大鼠行为以腹部的舔食、后肢向后的伸展为主,总评分93分。D组与N组大鼠在8个时间段内的疼痛行为学评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F+D组大鼠相比,在8个时间段内的疼痛行为评分无显着差异,且大鼠在30min时间段内疼痛行为分数达到峰值,以后时间段内疼痛评分逐渐降低。在前1小时内大鼠的疼痛行以B、C、W居多,后逐渐平复,可出现L表现;F组与N组相比,在直肠注射福尔马林后疼痛评分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F组与F+SP60组大鼠相比,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大鼠L4-5段脊髓、大脑皮层内JNK、P-JNK的表达量:直肠下粘膜注射福尔马林致炎后,大鼠L4-5段脊髓JNK在30min、60min、120min的表达量分别为:12.8226、6.3033、6.9162,大鼠大脑皮层JNK在30min、60min、120min的表达量分别为:9.3313、6.7526、3.7391;大鼠L4-5段脊髓P-JNK在30min、60min、120min的表达量分别为:8.4925、6.5708、4.7481,大鼠大脑皮层P-JNK在30min、60min、120min的表达量分别为:5.2765、5.7769、4.9844。麻醉恢复后30min时大鼠脊髓、大脑皮层中P-JNK、JNK表达量明显增高,且达到峰值。D组与N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F组与N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均增高(P<0.05);F组与F+D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与F+SP60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均增高(P<0.05)。在麻醉恢复的60min时,大鼠脊髓、大脑皮层中P-JNK、JNK表达量水平介于30min与120min之间,F组与N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增高(P<0.05);F组与F+SP60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在麻醉恢复的120min时,JNK、P-JNK逐渐恢复正常,D组与N组相比,P-JKN、JNK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与N组相比,P-JKN、JNK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F组与F+D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F组与F+SP60组相比,P-JNK、JNK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大鼠疼痛模型的30min、60min、120min不同时间,大鼠L4-5段脊髓JNK、P-JNK的表达量高于大脑皮层的表达量,总时间段的表达量也高于大脑皮层的表达。结论:(1)直肠粘膜下注射福尔马林液,此方法可成功制备大鼠内脏痛模型,且侧脑室给药方式对疼痛模型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通过侧脑室注射伊文斯蓝及大鼠的一系列疼痛行为可进一步印证;(2)JNK、P-JNK参与大鼠内脏炎症痛痛觉调制,可作为治疗内脏炎性痛的药物靶点,指导临床用药;(3)JNK、P-JNK参与内脏炎性痛痛觉调制过程中,其表达量表现为时空差异性,即大鼠的L4-5段脊髓、大脑皮层部位,在麻醉恢复的前30min内JNK、P-JNK表达均至最高峰,以后时间段内逐渐减低,整个过程出现先增高后逐步下降;且在30min、60min、120min的时间段,脊髓的JNK、P-JNK表达量高于大脑皮层的表达量。创新点:1、进一步探讨内脏痛痛觉调制的机制。2、通过对大鼠行为的评分,证明可成功制备大鼠内脏炎性痛模型。3、证明JNK参与大鼠内脏炎性痛痛觉调制,且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的表达存在差异性。

南军,延光海,朴成哲[4](2017)在《延胡索乙素对镇痛作用中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HP)对福尔马林足底致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在脊髓水平上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布洛芬组)和实验组(延胡索乙素组)等四组,在大鼠右后足足底部皮下注射4%的福尔马林100μL建立福尔马林足底致痛大鼠模型,并利用行为学指标、c-Fos蛋白(c-Fos Protein)表达检测方式来体现模型制备的准确成功率,随后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等方法观察福尔马林足底致痛模型在不同的时间(30、60、90min)段,对L4-5腰段脊髓灰质后角内c-Fos蛋白、5-羟色胺的表达情况。结果福尔马林足底致痛模型大鼠的L4-L5脊髓灰质后角内c-Fos蛋白表达率60min时达到高峰,并确定福尔马林足底痛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延胡索乙素中剂量或高剂量组的c-Fos蛋白表达量、5-羟色胺表达量明显低于布洛芬组。结论延胡索乙素对由福尔马林引起的疼痛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中、高剂量的延胡索乙素的抑制作用比布洛芬的效果更加显着,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5-羟色胺来实现。

周婧,谈大海,金毅[5](2017)在《鞘内预注布托啡诺与吗啡对炎性痛大鼠痛觉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与吗啡对福尔马林诱导的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被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吗啡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布托啡诺组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10μg,吗啡组鞘内预先注射吗啡10μg,对照组鞘内预先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在三组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致痛,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腰46节段脊髓背角c-fos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吗啡组和布托啡诺组没有明显的福尔马林致痛双相反应,且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腰4-6脊髓背角浅层及深层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FLIN)数量明显减少(q分别=5.65、4.78;5.85、6.27,P均<0.05),而与吗啡组比较,布托啡诺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更安静,疼痛加权评分减低,脊髓背角浅层及深层FLIN数量也明显减少(q分别=9.53、6.37,P均<0.05)。结论鞘内预先注射布托啡诺与吗啡能够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和镇痛作用,且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

王凌[6](2010)在《SP对大鼠DRG神经元膜NMDA和SP自身受体表达的调制》文中认为一、SP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行为学影响目的:本研究通过在大鼠左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Substance P(SP),探讨SP对福尔马林致痛致痛大鼠痛行为反应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n=6):A组:大鼠左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100μL组;B组:大鼠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组;C组:大鼠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腹腔注射SP(10-5mol/L)2ml; D组:大鼠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腹腔注射SP(10-4mol/L)2ml;E组:大鼠左后足底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腹腔注射SP (10-3 mol/L) 2 ml; F组:大鼠左后足底注射生理盐水100μ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1组。结果(1)注射福尔马林后大鼠的痛行为反应明显(P<0.05)。(2)给予SP干预后,随着SP腹腔注射剂量的增加,痛行为反应出现的剧烈程度随浓度增加(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SP可能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痛觉信息的传递,导致痛觉过敏。二、SP对福尔马林致痛后大鼠DRG上NMDA受体及其自身受体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SP是否参与初级感觉信息的调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福尔马林致痛后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神经元SP及NMDA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分别在1 h、6 h、12 h后腹腔麻醉,取材DRG L4-5神经元做冰冻切片,经固定、切片、免疫荧光染色、镜检、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1)DRG神经元膜SP与NMDA均在中小细胞上有所表达。(2)生理盐水组和正常组福尔马林致痛1 h组大鼠的DRG神经元SR表达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福尔马林致痛12 h组与福尔马林致痛1 h组相比大鼠的DRG神经元SP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2)外源性注射SP高浓度组在福尔马林致痛12 h组NMDA表达明阳性光度值与中低浓度同等时间段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DRG神经元膜SP与NMDA有共存以及福尔马林致痛后导致DRG神经元NMDA及SP表达上调,提示二者参与了痛觉信息传递的调制。

郑蔚[7](2009)在《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炎性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曲马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中枢性镇痛药,适用于中度到重度的急、慢性疼痛,其副作用比传统的镇痛药物阿片类少,给药方式多样(包括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经直肠给药),自1977年在德国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曲马多具有双重作用机理,一方面是阿片类作用,另一方面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5-HT)的重吸收,这两种作用产生协同作用,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近,但副反应少,依赖性和成瘾性低,日前在临床己广泛用于各种疼痛治疗。本实验拟采用具有明显疼痛性质的动物行为模型—福尔马林致痛模型,通过鞘内(IT)给于不同剂量的曲马多,观察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研究曲马多对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伤害性效应的影响,探讨曲马多在脊髓水平的超前镇痛效应,评价不同剂量曲马多的镇痛效能,分析其镇痛效能与剂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20~280g,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六组。生理盐水组(NS组)即空白对照组,在大鼠鞘内注入生理盐水(NS)10μL,10min后左后足底皮下注射NS100μL;福尔马林组(NF组)即实验对照组,鞘内注入NS10μL,10min后左后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其余4个组为实验组(T5F组、T10F组、T20F组、FT20组):T5F组、T10F组与T20F组鞘内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曲马多(5μg/10μL、10μg/10μL、20μg/10μL),10min后左后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FT20组首先在大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0μL,10min后鞘内注入曲马多(20μg/10μL)。观察各组在足底注射后大鼠行为表现,以每5min为一单元,记录每5min内不同级别伤害性行为持续的时间,连续60min。根据公式换算成5分钟内的伤害性反应评分。各组在足底注射后2h深麻醉大鼠,灌注固定,取脊髓L4-L6节段做c-Fos免疫组化染色,应用Biosens Digital ImagineSystem V1.6软件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Fos阳性产物的IOD值(积分光密度)。结果1.大鼠左侧后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均出现了疼痛的双相反应,说明成功地复制了福尔马林致痛模型。2.第一相伤害反应评分,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与NS组比较,p<0.01,均比NS组有明显增加。T5F组与NF组伤害反应评分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T10F组、T20F组、FT20组与NF组伤害反应评分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T5F组、T10F组与T20F组伤害反应评分两两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3.第二相伤反应评分累加值组间两两比较: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与NS组比较,p<0.01,均比NS组有明显增加。T5F组、T10F组、T20F组、FT20组与NF组伤害反应评分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T5F组、T10F组与T20F组伤害反应评分两两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4.T20F组与FT20组第一相及第二相伤反应评分累加值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5.各组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IOD值两两比较: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与NS组比较,p<0.01,均比NS组有明显增加。T5F组、T10F组、T20F组、FT20组与NF组比较,p<0.01,均有明显差异。T5F组、T10F组与T20F组比较,p<0.05,均有明显差异。T20F组与FT20组,p<0.05,均有明显差异。结论1.曲马多预先给药较损伤后给药有更好抗伤害作用,具有明显的超前镇痛效应2.预先鞘内注射曲马多能有效地抑制大鼠的伤害性行为和致痛侧脊髓背角c-FoS蛋白的表达,且该作用与剂量有关。

陈旭,杨勇,刘慧,肖红,杨邦祥[8](2008)在《预先鞘内注射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比较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c-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FLIN)数量的变化,探讨预先鞘内注射氯诺昔康的镇痛效能与其剂量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平均分为7组,生理盐水组(NS组)、福尔马林组(FOR组)和5个实验组(L60组、L120组、L180组、L240组、L300组),行清醒鞘内穿刺,注入NS或不同剂量的氯诺昔康(60μg、120μg、180μg、240μg、300μg),10min后足底皮下注射NS或5%福尔马林100μL,观察行为表现,计算5min内伤害反应指数(NBI),连续60min。足底注射后2h取脊髓L4~L6节段做c-Fos免疫组化染色,计数FLIN数量。结果1第一相(致痛后0~5min)NBI,L240、L300组较其他组低(P<0.01),二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随着氯诺昔康剂量的增加,第二相(致痛后15~60min)NBI累加值有下降的趋势,但L180~L3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氯诺昔康剂量的增加,致痛侧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FLIN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但L180~L300三组的浅层及L240组、L300组的深层FLIN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大鼠1h的NBI累加值与致痛侧脊髓背角浅层和深层c-Fos蛋白表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855(P均<0.001)。结论预先鞘内注射氯诺昔康能有效抑制大鼠的伤害性行为和致痛侧脊髓背角c-Fos蛋白的表达,且该作用与剂量有关,并存在封顶效应。

汪克建[9](2007)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神经元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NA能神经元变化和AP-2α的表达变化与调控1目的:观察福尔马林诱导疼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反应及其脊髓、篮斑(LC)、小脑浦肯野细胞(PC)中DBH和激活蛋白2-α(AP-2α)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在疼痛应激状态下,NA能神经元的内源性镇痛及其调控机制。并探讨AP-2α对DBH和调节机制。方法:①成年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1、6、24 h和3、7 d五个时间点,采用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的方法,制作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对照组则在相应的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相应的时间点取材;②动物足底注射后,立即肉眼观察动物的注射局部体表变化和行为学变化;③应用HE染色、尼氏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模型鼠脊髓、LC、小脑PC等形态学改变;④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检测福尔马林诱导致痛模型大鼠脊髓、LC、脊髓DBH和AP-2α的表达变化以及二者共存情况;⑤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DBH/ AP-2α及其mRNA在脊髓的表达变化;⑥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测量相关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的变化及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⑦利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实验动物行为学变化:福尔马林注射后,实验组动物出现了典型的两期伤害表现行为,注射局部出现明显红肿等炎症反应。HE染色显示,模型鼠脊髓、LC、小脑PC无明显的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显示,注射福尔马林后模型鼠脊髓、LC、小脑PC表现为神经元内尼氏体染色增强、数量增多,超微结构显示神经元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数量增多,稍有扩张。②DBH/ AP-2α在小脑的表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小脑PC均对DBH/ AP-2α呈阳性表达。同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PC内DBH/ AP-2α染色强度有显着性增强(P<0.05),在福尔马林注射后3 d时染色最强,注射后7 d时染色强度有所降低,但仍比对照组强。DBH和AP-2α的染色强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显示DBH和AP-2α在PC中共存。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了小脑内DBH/ AP-2α具有和免疫组化相似的变化规律。③DBH/ AP-2α在LC的表达变化:正常组大鼠LC内NA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少,染色浅淡;福尔马林疼痛模型大鼠LC内NA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同时染色强度也明显增强,3 d时增加最为明显,7 d时仍然较高。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显示,模型鼠LC内NA能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C内AP-2α染色强度也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④DBH/ AP-2α及其mRNA在脊髓的表达变化:对照组动物脊髓内NA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模型鼠脊髓前角、中间带和后角均出现了大量深染的DBH阳性神经元,3 d时达到高峰,至第7 d时DBH阳性神经元数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表明,疼痛模型动物脊髓内DB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强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DBH不同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与上述形态学变化一致;RT-PCR显示了相似的结果。AP-2α的表达变化与DBH的表达变化规律具有显着的相似性(P<0.05)。免疫荧光双标显示DBH和AP-2α共存于脊髓神经元内。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①证实小脑PC有DBH表达,首次观察到在疼痛应激状态下,PC中DBH表达增强。这一结果提示,小脑PC参与了疼痛应激状态下,运动或者感觉的调节;②福尔马林疼痛模型大鼠LC内NA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免疫组化染色强度也在福尔马林注射后明显增多,提示LC的NA能神经元参与了疼痛过程的调控;③在疼痛等应激状态下,脊髓前角NA能神经元内DBH表达明显增强;在脊髓中间带和后角,即非NA能神经元功能区出现大量DBH阳性神经元,推测这些区域内某些神经元的化学性质可能发生了改变,由非NA能神经元转化为NA能神经元,提示神经元具有化学可塑性;④上述区域内AP-2α表达随着DBH表达增强而增加,且免疫双标显示二者共存于同一神经元中,提示AP-2α可能对DBH的活性具有调节作用。第二部分NA和DBH抑制剂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及NA能神经元的影响目的:观察鞘内注射NA和DBH抑制剂(U-14624)后,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和脊髓内NA能神经元DBH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①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U-14624组、NA组、NS组、PFA+NS组、PFA+U-14624组、PFA+NA组,共6组;②利用大鼠鞘内置管的方法,在大鼠鞘内注射相应的试剂(NS组、PFA+NS组注射NS,NA组、PFA+NA组注射NA,U-14624组、PFA+U-14624组注射U-14624);③大鼠鞘内注射后10 min,再制作福尔马林疼痛模型(PFA+NS组、PFA+U-14624组、PFA+NA组),对照组动物(U-14624组、NA组、NS组)足底注射等量的NS;④福尔马林足底注射后,立即观察动物的行为学变化和体表特征,利用甩尾实验测量动物的基础痛阈和行为学评分方法,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⑤在福尔马林注射后24 h取材,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以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各组动物脊髓腰段的神经元形态学变化;⑥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RT-PCR等方法,对DBH及其mRNA在脊髓的表达变化进行检测;⑦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动物鞘内给药后,各组大鼠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死亡以及后肢麻痹等脊髓损伤的表现;②福尔马林足底注射后,大鼠产生典型的两期性伤害表现行为;③单独鞘内注射NA(NA组),对动物的行为学没有显着性的影响(与NS组相比较)(P>0.05),鞘内注射NA后制作的福尔马林疼痛模型(PFA+NA组),其行为学评分显示,对动物的第Ⅰ、Ⅱ期伤害表现行为均能产生明显镇痛的作用(P<0.05),且动物疼痛敏感性降低(P<0.05);④单独鞘内注射U-14624,对动物的行为学没有显着性的影响(与NS组相比较)(P>0.05);鞘内注射U-14624后制作的福尔马林疼痛模型(PFA+U-14624组),与PFA+NS组相比较,其行为学评分显示,对动物的第Ⅰ期伤害表现行为没有显着性改变(P>0.05),但对第Ⅱ期伤害表现行为能产生明显镇痛的作用(P<0.05),但动物疼痛敏感性降低(P<0.05);⑤鞘内注射NA后制作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PFA+NA组),24 h取材,免疫组化显示,脊髓内DB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强度比对照组动物(NA组和NS组)明显增多和增强(P<0.05)。与PFA+NS组相比较,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强度均降低,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⑥鞘内注射U-14624后制作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PFA+U-14624组),24 h取材,免疫组化显示,脊髓内DB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强度比对照组动物(U-14624组和NS组)明显增多和增强(P<0.05),但与PFA+NS组相比较,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染色强度有少量的增加,无显着性差异(P>0.05);⑦Western blotting和RT-PCR实验结果也DBH及其mRNA的变化规律与免疫组化相似。结论:大鼠鞘内注射NA,对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对DBH酶具有明显的负反馈抑制作用。而鞘内注射DBH的抑制剂后,行为学检测发现,对疼痛模型第Ⅰ期伤害表现行为没有显着性影响,但对疼痛模型动物第Ⅱ期伤害表现行为具有显着性的影响,表明U-14624对痛觉的影响不是直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DBH活性后,进而影响NA合成量的变化,再导致动物行为学的变化,但该抑制剂对DBH的表达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通过调节DBH的活性,可以影响动物脊髓内NA合成量发生变化,从而对脊髓水平的镇痛进行调节,提示NA参与了脊髓水平痛觉的调制及镇痛过程。第三部分NA和DBH抑制剂对PC和脊髓前角细胞电生理的影响目的:研究NA和DBH抑制剂(1-Phenyl-3 -(2-thiazolyl) -2-thiourea,U-14624)对大鼠小脑PC和脊髓前角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及自发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小脑和/或脊髓片可视法膜片钳技术,以大鼠小脑PC和脊髓前角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NA和DBH抑制剂U-14624对其静息膜电位及自发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①较之单细胞分离方法,小脑(脊髓)片可视法膜片钳技术容易获得适合膜片钳记录的细胞;②正常脊髓前角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幅度为-43.65±5.21 mV (n=48)。自发动作电位频率为1.62±0.26 Hz;③正常小脑PC的静息膜电位为-50.71±2.21 mV(n=39)。其自发动作电位包括两种形式,即简单锋电位和复杂锋电位,其频率分别为2.86±0.31 Hz和35.37±5.63 Hz;④NA作用后,脊髓前角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幅度为-48.39±7.87 mV(n=24),自发动作电位频率为3.04±0.52 Hz;⑤NA作用后,小脑PC的静息膜电位幅度为-54.29±2.48 mV(n=22),其自发动作电位发生不同的反应,表现为抑制、兴奋和双相反应的细胞分别为68.18%、22.73%和9.09%;⑥DBH抑制剂U-14624作用数min后,脊髓前角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幅度为-38.39±4.19 mV,其自发动作电位频率为0.89±0.20 Hz;⑦DBH抑制剂U-14624作用后,小脑PC的静息膜电位变化不明显,但其自发动作电位频率立即呈现高强度的聚集放电,频率为30.74±13.20 Hz;至作用后5-20 min,则其自发动作电位表现为兴奋、抑制和双相形式,分别占60%、33.33%和6.67%。结论:①小脑和/或脊髓片法得到的小脑和/或脊髓片,能够较好的保存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对其电活动进行记录;②NA对脊髓前角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和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为兴奋作用;NA对小脑PC自发动作电位的影响较为复杂,以抑制作用为主。NA对脊髓前角神经元和小脑PC的作用,可能通过直接与神经元上相关的受体结合,或者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电活动;③DBH抑制剂U-14624开始灌流时,对小脑PC自发动作电位的影响主要表现的加强,可能与该物质直接作用于细胞有关;其对脊髓前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影响主要以抑制为主,而对小脑PC的自发动作电位以兴奋为主。推测U-14624通过抑制DBH活性,影响了NA合成量减少,影响细胞的电活动。本实验对NA及DBH抑制剂U-14624对小脑PC和脊髓前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为深入研究这两种细胞的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邓纯勇[10](2005)在《鞘内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影响及神经病理学研究》文中认为背景 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是一类常用的疼痛治疗药物,一般认为是通过抑制炎症部位环氧化酶(COX)功能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治疗疼痛。然而新近研究表明,鞘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可通过抑制脊髓中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抗伤害作用,提示鞘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可能在疼痛治疗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氯诺昔康是一种新的昔康类非甾体抗炎药,也是我国目前易获得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针剂剂型之一,为鞘内应用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研究采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拟从行为学及神经病理学两个方面来探讨鞘内应用氯诺昔康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 复制清醒大鼠鞘内直接注射模型 目的 复制清醒大鼠鞘内直接注射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10只,分为蓝黑墨水组(Ink组,5只)和利多卡因组(Lid组,5只),分别在大鼠的腰5、6间隙作鞘内直接注射蓝黑墨水20ul和2%利多卡因20ul,观察注射是否准确、有效。结果 在Ink组,5只大鼠脊髓及马尾神经均被染成蓝黑色;在Lid组,5只大鼠在30秒内出现双后肢瘫痪,针刺和钳

二、福尔马林致痛对大鼠行为学及脊髓NO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尔马林致痛对大鼠行为学及脊髓NO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改变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探讨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在体动物实验方法
        1.1.3 离体细胞实验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更甚,显示疼痛记忆加强
        1.2.2 二次孵育瑞芬太尼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电生理及形态学改变为疼痛记忆加强以及瑞芬太尼促发痛敏提供证据支持
    1.3 讨论
        1.3.1 关于瑞芬诱发痛敏的剂量
        1.3.2 关于实验方法的讨论
        1.3.3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1.4 小结
二、 驱动蛋白17通过与Glu A1 亚基-AMPA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觉过敏的发生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鞘内给予Myr-RC-13 可减轻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2.2.2 KIF17 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
        2.2.3 鞘内给予Myr-RC-13 干扰了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2.2.4 KIF17 与Glu A1-AMPA受体存在相互作用
    2.3 讨论
        2.3.1 关于给药剂量的讨论
        2.3.2 主要实验方法的讨论
        2.3.3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2.4 小结
三、PKMζ通过调控KIF17-Glu A1 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参与维持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记忆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在体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鞘内给予 10ng ZIP可改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
        3.2.2 鞘内给予NPC-15437 对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热痛敏无明显改善作用
        3.2.3 脊髓PKMζ而非PKCι/λ 参与维持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记忆
        3.2.4 鞘内给予ZIP对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以及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3.2.5 鞘内给予ZIP干扰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 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以及共表达
    3.3 讨论
        3.3.1 关于给药剂量的讨论
        3.3.2 关于实验结果的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RIH 的研究进展及其防治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七叶皂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写词及英汉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七叶皂苷及其研究概述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
        1.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况
        1.2.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机制
        1.2.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药物
        1.2.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靶点研究
    1.3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意义
第2章 七叶皂苷对福尔马林和角叉菜胶诱导的疼痛模型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药物及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3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小鼠福尔马林致痛实验
        2.2.2 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实验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七叶皂苷对福尔马林诱导小鼠舔足时间的影响
        2.4.2 七叶皂苷对福尔马林诱导小鼠舔足次数的影响
        2.4.3 七叶皂苷对福尔马林诱导小鼠疼痛评分的影响
        2.4.4 七叶皂苷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程度的影响
        2.4.5 七叶皂苷对c-Fos、MOR、KCNK1 基因表达的影响
    2.5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七叶皂苷对脂多糖诱导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细胞株
        3.1.2 药物及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3.2.3 七叶皂苷对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3.2.4 筛选LPS诱导PC12 细胞损伤剂量
        3.2.5 实验分组及给药
        3.2.6 LDH活性检测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药物对PC12 细胞活性的影响
        3.4.2 细胞形态变化
        3.4.3 七叶皂苷对LPS损伤PC12 细胞活性的影响
        3.4.4 七叶皂苷对LPS损伤PC12 细胞LDH水平的影响
    3.5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七叶皂苷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1.1 药物及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4.1.3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CCI模型的建立
        4.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4.2.3 一般行为学观察
        4.2.4 热痛域值的测定
        4.2.5 背根神经节(DRG)标本的收集与制备
        4.2.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4.2.7 免疫组化
        4.2.8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行为学表现
        4.4.2 热痛阈值的变化
        4.4.3 七叶皂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TLR4 基因表达的影响
        4.4.4 七叶皂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4.4.5 七叶皂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GFAP表达的影响
        4.4.6 七叶皂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NGF表达的影响
        4.4.7 七叶皂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TNF-α含量的影响
        4.4.8 七叶皂苷对大鼠背根神经节IL-1β含量的影响
    4.5 讨论与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JNK在内脏炎症痛痛觉调制中不同部位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延胡索乙素对镇痛作用中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实验材料
    1.2 方法
        1.2.1 实验分组
        1.2.2 福尔马林足底致痛模型制备及行为学指标观察
        1.2.3 蛋白免疫印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延胡索乙素对福尔马林足底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2.2 福尔马林足底致痛对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的影响
    2.3延胡索乙素对福尔马林足底致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蛋白表达影响
    2.4 延胡索乙素对福尔马林足底致痛大鼠脊髓后角5-HT表达影响
3 讨论

(5)鞘内预注布托啡诺与吗啡对炎性痛大鼠痛觉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大鼠鞘内置管
        1.2.2 福尔马林致痛模型的制备
        1.2.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3 大鼠行为学观察及疼痛加权评分
    1.4 免疫组化的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行为学观察及PIS评分结果
    2.2 大鼠脊髓背角FLIN数量比较
3 讨论

(6)SP对大鼠DRG神经元膜NMDA和SP自身受体表达的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SP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SP对福尔马林致痛后大鼠DRG上NMDA受体及其自身受体表达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7)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炎性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部分 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炎性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曲马多的研究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9)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神经元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模型 NA 能神经元变化和 AP-2α的表达变化与调控
    前言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 动物
    3 检测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NA 和DBH 抑制剂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及NA 能神经元的影响
    前言
    1 主要仪器和试剂
    2 动物
    3 检测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NA 和DBH 抑制剂对PC 和脊髓前角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一
文献综述二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0)鞘内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影响及神经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小结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复制清醒大鼠鞘内直接注射模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预先鞘内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抗伤害作用ED50值测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预先鞘内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慢性鞘内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行为学影响及脊髓、神经组织的病理学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福尔马林致痛对大鼠行为学及脊髓NO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D]. 赵亓.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七叶皂苷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陈秀.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JNK在内脏炎症痛痛觉调制中不同部位的差异性研究[D]. 乔福珍.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4]延胡索乙素对镇痛作用中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A]. 南军,延光海,朴成哲. 中国解剖学会第六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7
  • [5]鞘内预注布托啡诺与吗啡对炎性痛大鼠痛觉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周婧,谈大海,金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01)
  • [6]SP对大鼠DRG神经元膜NMDA和SP自身受体表达的调制[D]. 王凌. 石河子大学, 2010(05)
  • [7]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炎性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的影响[D]. 郑蔚. 郑州大学, 2009(02)
  • [8]预先鞘内注射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陈旭,杨勇,刘慧,肖红,杨邦祥.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9]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神经元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D]. 汪克建.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2)
  • [10]鞘内氯诺昔康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行为学影响及神经病理学研究[D]. 邓纯勇. 四川大学, 2005(01)

标签:;  ;  ;  ;  

福尔马林诱发的疼痛对大鼠行为和脊髓 NO 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