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冠状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左冠状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一、左冠状动脉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葛俊炜[1](2020)在《特发性右室流入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室性早搏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高,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其临床表现各异,轻者无症状或稍感心悸,重者可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造成黑曚甚至晕厥。除药物治疗外,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是心律失常另一重要治疗方法,右心室流出道是特发性室早/室速最常见的起源位置,RFCA对于右室流出道室早治疗的成功率较高,预后较好。然而,对于起源于右室流入道室早/室速的RFCA治疗及长期疗效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RFCA治疗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的室早的近中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和2018年6月期间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在上海长海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037例患者,选取右心室流入道室早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RFCA术中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的数据,术后遥测心电图、普通12导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随访资料。对所有患者的延迟效应和短暂复发进行评估。统计分析临床结局和预测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106例右室流入道特发性室早的患者(平均年龄50.3±17.8岁;52%为男性)。93名患者(87.7%)在手术结束时达到即刻手术成功。其中26(28%)术后有室性早搏的早期复发,其中22例为一过性复发,其余4例患者在7天的观察后仍有相当数量的室早。13例无效的患者中有8例观察到延迟效应(61.5%),其中1例(12.5%)室早消失,其余7例在3个月随访时室性早搏减少(20112±7312 vs 6745±3187,P=0.01),然而,随访结束时室早的数量又回到了消融手术前的水平。平均随访49.8~29.5个月,106例患者的最终成功率为68.9%。不同解剖部位的消融结果也各不相同。延迟效应、短暂复发和不使用导管倒钩术式是最后手术失败预测因子。导管倒钩的消融术式的使用,使最终消融结果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起源于右心室流入道室早并不少见,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根治。延迟效应和短暂性复发是常见的,并预测长期随访后的最终失败。倒钩消融技术可以帮助减少早期复发和提高最终消融结果。

董潇男[2](2019)在《肺动脉窦区域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点、消融方法及其解剖学特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肺动脉窦底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第二部分: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第三部分:探究肺动脉窦和毗邻冠状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对预防导管消融并发症的临床意义。第一部分肺动脉窦底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采用反U弯法和压力感知导管技术的意义目的反U弯法和传统方法(非反U弯方法)均可用于肺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但反U弯法对于肺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似乎比传统方法更有效,而其中原因尚未得到充分阐述。故本研究将评价两种方法的标测和消融特点,探讨其在治疗肺动脉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起源于肺动脉窦底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7例,所有靶点均通过电生理检查和标测明确起源位置。入选患者常规使用反U弯法和(或)传统方法进行标测和消融。比较两种方法的电生理特点、消融导管贴靠压力、压力时间积分、导管头端矢量方向以及靶点电位振幅等信息,分析两种方法对消融的意义。结果所入选的37例肺动脉窦底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4例为左窦起源,12例为右窦起源,11例为前窦起源。其中,仅有7例(18.9%)左窦起源的患者经传统方法消融成功,其余30例(81.1%)患者全部经反U弯方法消融成功。采用反U弯法标测时,在肺动脉窦底理想靶点处标记到近场尖峰电位和QS波的比例显着高于传统方法(P<0.001);且肺动脉右窦和前窦的导管头端贴靠压力显着高于传统方法,而两种方法的肺动脉左窦贴靠压力变化不大(P<0.001,P<0.001,P=0.18)。此外,采用反U弯法标测得到的靶点双极电位振幅显着较高(1.52±1.75 mV vs.1.02±2.37 mV,P<0.001),并随导管头端贴靠压力增大而升高(P<0.001)。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出,采用反U弯法在肺动脉窦中标测,当左窦、右窦和前窦的导管贴靠压力分别为7g、9g和12g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靶点电位振幅(≥1.0mV)。结论在肺动脉窦内进行标测和消融时,反U弯法比传统方法导管贴靠更好,稳定性更高,提高了对肺动脉窦底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效率。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肺动脉右窦和前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第二部分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非反U弯法对标测和消融的临床意义目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可经反U弯技术在肺动脉窦底消融成功,但起源于肺动脉窦间的室性心律失常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将探讨和分析起源于肺动脉窦间(左-前窦间,右-左窦间,右-前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心电特征和消融方法。方法本研究连续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25例怀疑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电生理检查和心内标测明确起源点位置,记录并分析起源于肺动脉窦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征和消融方法。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共17例患者为肺动脉窦间起源,占13.6%;其中左-前窦间9例,占7.2%;右-左窦间6例,占4.8%;右-前窦间4例,占3.2%。体表心电图分析得出,右-前窦间起源室性早搏的导联振幅显着低于左-前窦间和右-左窦间起源的室性早搏。在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标测到的最早激动点位于肺动脉窦底以上22.65±2.47 mm处,领先体表QRS波35.7±12.7 ms(P<0.001)。消融导管近远端电位在经反U弯标测时呈现特征性的电位变化:导管头端位于窦底时,近端电位激动早于远端电位;导管头端位于窦中部时,近端和远端电位激动提前时间一致;导管头端位于肺动脉窦间时,远端电位激动显着早于近端电位。17例肺动脉窦间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有3例(17.6%)经反U弯法消融成功,其余14例(82.4%)经反U弯法在肺动脉瓣上消融失败后,最终非反U弯法(传统方法)在瓣下消融成功。结论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虽在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中发生率不低,但其起源点位置特殊,且具有独特的心电特征。在导管消融时传统非反U弯法消融可收获较好的效果,比反U弯法更加有效。第三部分肺动脉窦和毗邻冠状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对预防导管消融并发症的临床意义目的越来越多的右室流出道来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在肺动脉窦消融成功,而肺动脉窦周围毗邻重要血管结构:冠状动脉,已知导管消融可损伤周围5mm范围的心肌组织。因此掌握该区域解剖特点对避免消融致冠状动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描述肺动脉各窦与邻近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观察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我院门诊的100例(男性52例,平均年龄47±18岁)因胸痛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的患者。通过扫描取得多期相冠状动脉扫描原始数据后传至工作站并重建图像,描述和测量肺动脉各窦与邻近组织结构的最近距离和解剖关系,统计冠状动脉到相应肺动脉各窦的最短距离:肺动脉左窦与左前降支、左主干;肺动脉前窦与左前降支、左主干;肺动脉右窦与右冠状动脉/右室流出道。根据左主干开口和肺动脉左窦的相对位置将左主干与肺动脉左窦分成3个类型进行描述:1型,紧密贴靠型,左主干开口和肺动脉左窦紧密相邻;2型,一般贴靠型,左主干开口正对肺动脉左窦,其近端环绕左窦走行;3型,远离型,左主干开口与肺动脉左窦相距较远。结果贴靠类型1,2,3(紧密贴靠型,一般贴靠型,远离型)的病例数分别为20例(占20%),43例(占43%)和37例(占37%)。三种贴靠类型的左主干至肺动脉左窦最短距离分别为1.66±0.53 mm,4.63±1.64 mm和8.24±1.65 mm,左主干至肺动脉左窦最短距离≤5 mm的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00%,87%和9%。右冠状动脉至肺动脉右窦/右室流出道的最短距离≤5mm的病例数为71例(占71%)。结论肺动脉左窦和左主干相距较近(尤其是紧密贴靠型和一般贴靠型),同时肺动脉左窦也与左前降支和左冠状动脉窦相邻,而肺动脉前窦到左前降支的距离比到左主干更近,右冠状动脉和肺动脉右窦/右室流出道毗邻较近。该发现有助于提高术者对该区域解剖特点和组织贴靠类型的认识,从而避免在肺动脉窦内消融引起的并发症。

郭玲[3](2019)在《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客观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室流出道(RVOT)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有效性。方法:以射频消融前后PVC数量、PVC负荷、LVEF值的平均差(M±SD)为统计量在Medline、PubMed、FM、JS中检索和筛选目前发表的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5.2对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并行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其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于条件不符合而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对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16篇,共249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PVC数量方面,Meta分析结果为P<0.001(X2=152.46,df=6,I2=96%),MD(95%CI)为-29917(CI:-31460至-28374,P<0.00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37.99,P<0.001。对其五项研究[8,13,15,18,20,21]在RFCA对减少PVC负荷方面Meta分析结果为P<0.001(X2=204.38,df=5,I2=98%),合并MD(95%CI)为24.07(CI:25.23至-22.91,P<0.00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40.68,P<0.001。对其五项相关研究中[7,10,16-18,20]在RFCA对心功能改善方面Meta分析结果为P<0.001(X2=65.15,df=5,I2=92%),合并MD(95%CI)为10.93(CI:9.47至12.4,P<0.001),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4.63,P<0.001。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有一项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相关文献研究提示射频消融术对改善患者主观症状、LVESD、LVEDD减小方面也有明显的效果。结论:RFCA可显着减少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数量并对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其效果在临床上已经逐渐被认可。

钱坤,季旻晔[4](2018)在《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特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心电图的特征,并总结消融技巧。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经心大静脉进行消融治疗的外膜起源的VA患者15例作为观察组,此外选择15例心内膜起源的V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特征,并总结消融技巧。术后3个月和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复查心电图,如果未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PVC较射频消融前降低80%,则认为远期疗效较好。结果:(1)观察组VA发作的ECG有相似特征,呈右束支阻滞,下壁振幅为(1. 0±0. 0) m V,明显较对照组(2. 4±0. 1) m V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Ⅱ/Ⅲ导联和振幅比值约为1。观察组V1导联呈现宽大R波或RS波,R波时限为(92. 2±6. 7) ms,明显较对照组(38. 4±8. 0) m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V1导联R波均> 75ms,而对照组均<75ms。(2)观察组15例患者中,7例首先在左冠状静脉窦检测到心室激动,5例在流出道和主动脉根部均未检测到提前激动,此12例患者心大静脉远端消融治疗成功。另外3例患者直接在心大静脉远端标测到心室激动,均成功消融治疗。(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5例靶点距最近冠状动脉距离为(8. 1±3. 0)mm。其中4例由于阻抗高而无法放电,加大泵管流速,并用0. 9%氯化钠溶液冲洗冠状动脉后阻抗下降,从而成功消融。(4)15例患者射频消融均获得即刻成功。术后72h内ECG监测未发现心律失常。患者随访(11. 8±2. 1)个月,1(6. 7%)例术后3个月复发,其余均未复发。患者均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损伤或狭窄。结论:外膜起源的VA有一定心电图特征,当内膜消融VA无效时,应考虑VA起源于外膜。可通过心大静脉进行标测消融,术中结合窦性心律时腔内图特征寻找消融靶点。此外,术前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消融靶点和冠状动脉的关系,以避免术中损伤冠状动脉。经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VA安全、有效。

邓盛荣[5](2018)在《Carto3指导下无射线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outflow tract ventricular arrhythmia,IOTVA)是对尚不能确定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起源于左、右室流出道的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和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s)的总称。患者虽无器质性心脏病存在,但发生IOTVA时仍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当室性心律失常数量达到一定负荷时可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部分IOTVA患者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2016年《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和2017年《AHA/ACC/HRS室性心律失常管理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均推荐右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患者(I类推荐)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或患者难以耐受或患者主动优先选择的左室流出道(LVOT)室性心律失常患者(Ⅱa类推荐)给予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与此同时,在依赖X射线的射频消融时,电离辐射对电生理医师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及临床工作中特殊患者(恶性肿瘤后、血液病、免疫力低下、孕妇、儿童以及备孕期的医患人员等要求全面避免X射线)也对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提出了挑战。目前,已有少数对需要避免X射线的IOTVA患者在三维标测引导下成功进行无射线射频消融治疗的报道,但尚缺乏“完全无射线”条件下对IOTVA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在“完全无射线”条件下对IOTVA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探讨其技术难点,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分析,为“完全无射线”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实践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研究设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IOTVA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根据导管消融术中是否使用X射线照射分为有射线组和无射线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起源分布、X射线曝光时间、靶点标测时间、射频消融放电时间、术后即时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成功率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等指标,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比较:103例患者,其中有射线组53例(年龄19-76岁),无射线组50例(年龄13-76岁)。有射线组53例患者中,男19例(35.8%),女34例(64.2%),患者平均年龄50.06±13.98岁,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6岁;无射线组患者50例,其中男16例(32.0%),女34例(68.0%),患者平均年龄为43.74±15.28岁,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76岁。有射线组与无射线组比较:体重指数24.04±1.68vs 23.74±1.63、动态心电图提示24h PVCs数量23601.00±11053.78(次/24h)vs24617.96±11747.27(次/24h)、PVCs负荷0.23±0.10 vs 0.23±0.98、术前左房(LA)内径(34.91±4.25mm vs 34.24±5.07mm)、左室舒张末期(LVED)内径(49.83±5.91mm vs 48.60±5.33mm)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57.62±9.56(%)vs 60.98±7.6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射线组0例为单纯室速,6例为室早合并室速,无射线组4例为室速,2例为室早合并室速。(2)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起源分布本研究103例IOTVA患者中,起源于RVOT者69例(67.0%),起源于LVOT者26例(25.2%),另8例(7.8%)证实起源于RVOT间隔部和左冠窦之间,需要在两处都消融方能终止心律失常。两组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分布趋势相近:射线组53例患者中起源于RVOT者31例(58.5%),具体分布为RVOT间隔部16例、游离壁8例、室上嵴(含希氏束旁)6例及肺动脉瓣上1例;起源于LVOT者19例(35.8%),具体分布为左冠状动脉窦(LCC)6例、右冠状动脉窦(RCC)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处(AMC)10例、LCC与RCC之间1例;另3例(5.7%)有RVOT间隔部和CC两处起源。无射线组50例患者中起源于RVOT者38例(76%),具体分布为RVOT间隔部30例、游离壁2例、室上嵴(含希氏束旁)4例及肺动脉瓣上2例;起源于LVOT者7例(14%),具体分布为LCC5例、AMC1例、LCC与RCC之间1例;另有5例(10%)起源于RVOT间隔部和CC之间。(3)两组患者消融结果及术中射频消融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经导管消融术中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3天Holter结果显示有射线组与无射线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2%(51/53)与98%(49/50),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围手术期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射线组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为0.00±0.00min,明显优于射线组的16.19±8.44min,且靶点标测时间(19.38±10.36min vs25.20±13.25min)、成功消融时间(9.10±6.17min vs 13.11±7.72 min)、手术总时间(74.50±33.31min vs 92.64±43.80min)均显着短于有射线组(P<0.05)。(4)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Holter,结果显示:两组患者24小时PVC数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01),所有患者均未记录到VT发作。射线组患者中,有2例术后3天Holter记录的PVC次数虽较术前(43594次/24h与38514次/24h)有所减少,但PVC次数仍高达39977次/24h和26765次/24h。至术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Holter结果显示PVC几乎完全消失(24小时PVC分别为0次和3次、12次和0次)。而无射线组患者中,也有1例术后3天Holter记录到PVC次数仍高达18355次/24 h(术前40149次/24h),术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Holter时见PVC分别为589次/24h和182次/24h。上述结果表明导管消融治疗IOTVA可能具有延迟效应。结论:(1)在Carto三维标测引导下,采用“完全无射线”条件进行IOTVA导管射频消融与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导管射频消融具有相同的即刻成功率。出院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无射线组和射线组的成功率也相似。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表明不用X线投照与借助X线进行操作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与Carto三维标测结合X线投照进行IOTVA导管消融相比较,“完全无射线”条件下进行IOTVA消融的靶点标测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及总手术操作时间均显着缩短。表明不借助X线进行操作更加简便,可在有经验的治疗中心推广应用。

薛妮娜[6](2018)在《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分析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病患的心电图特征并总结预测其异位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算法。研究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并获得成功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对所有患者心电图进行多项指标分析,并统计流出道各不同部位的多项心电图指标,分析其中差异,且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不同部位的各种特征性指标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为区分右室流出道及其解剖位置接近的主动脉瓣区和其它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点的最佳评判指标;右室流出道V2导联移行指数远远小于主动脉瓣区(包括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窦之间)V2导联移行指数;右室流出道V1、V2导联R/S幅度指数≥30%的比例明显低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区或者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二尖瓣交界区;右室流出道V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50%的比例明显低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区;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与肺动脉瓣区在解剖位置靠近,因此其多项心电图特点较为接近,包括下壁导联R波波幅、胸导联移行区位置等,但是其V2导联S波波幅和早搏期间QRS波持续时间/窦律期间QRS波持续时间比值均有明显差异;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最重要的差别为Ⅱ导联R波形态,右室流出道间隔部Ⅱ导联R波形态又高又窄,无切口;而右室流出道游离壁Ⅱ导联R波形态为又粗又矮,且有特征性切口;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相对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心电图特征中,Ⅱ导联R波时限小、V2导联S波波幅小、早搏期间QRS波持续时间/窦律期间QRS波持续时间比值小。最后,我们通过对上述各种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的详细分析,总结出一套精确的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算法。结论: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不同起源点部位的心电图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表现,本研究总结一套预测算法能够准确地预测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早搏起源点部位,其对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精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郑如莲,周德璞,林佳选,李岳春,李进,李嘉,殷日鹏,林加锋[7](2017)在《心大静脉远端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大静脉远端(DGCV)不同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VA)的心电图特征。方法研究纳入2009年7月至2016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49例DGCV不同部位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根据标测及消融结果分为4个亚组:DGCV1组(二尖瓣环前侧壁的心外膜处)10例、DGCV2组(前室间静脉开口处)13例、前室间静脉近端(PAIV)组17例和心大静脉远端延伸支(EDGCV)组9例。分析DGCV不同部位PVC/VT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的异同,并与使用系统抽样法选取的290例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起源的PVC/VT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共同的心电图特征是Ⅱ、Ⅲ、aVF均呈单向R波,aVR、aVL均呈QS型。但不同部位的心电图特征亦有不同:(1)EDGCV组6例(6/9)在Ⅰ导联呈R或r型,其他3组呈rS或qr型占39例(39/40);(2)DGCV2组11例(11/13)在V1、V5和V6均呈单向R波,仅有1例在V1呈Rs型,2例在V5V6呈Rs型;DGCV1组9例(9/10)在V1呈R型,V5V6呈RS或Rs型,仅1例在V1呈Rs型,V5V6呈R型;而PAIV组和EDGCV组则相反,25例(25/26)在V1呈rS或RS型,V5V6均呈R型;(3)胸前导联移行区DGCV1及DGCV2组23例(23/23)在V1之前,EDGCV组在V1V3,而PAIV组常在V2或V2V3之间;(4)与PAIV组和EDGCV组比较,DGCV1组和DGCV2组假性δ波时间、类本体波时间及最大偏转指数值更大(P均<0.001);(5)DGCV不同部位与290例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起源的PVC/VT进行比较,其12导联心电图形态有以下特征:①PAIV与左冠状动脉窦(LCC)类似,在Ⅰ导联呈rs型,V1V2呈rS型,V5V6呈R型;②EDGCV与右冠状动脉窦(RCC)类似,Ⅰ导联呈R或r型,胸前导联的QRS波形态与PAIV与LCC相似;③DGCV2与左冠状动脉窦下类似,V1、V5和V6均呈R型;④DGCV1与二尖瓣环前壁心内膜类似,V1呈R,V5V6呈Rs型。结论 DGCV及其邻近区域VA的心电图共同特点是Ⅱ、Ⅲ、aVF均呈单向R波,aVR、aVL均呈QS型,而各组在Ⅰ、V1V6导联表现特征各不同。

马韬[8](2017)在《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同时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心律失常并伴有心电图ST段低压改变、不典型胸闷患者,对其施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射频消融术,对手术策略、造影结果、临床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32例,出现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为6例,出现频发单形性室性早搏患者为4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为14例,占33.33%,对比冠状动脉造影术阴性组与阳性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于心律失常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可行的优势。

白小帅[9](2016)在《急性心肌梗死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1)300例由心电图检测的单源性室性早搏患者中,随机选取特发性室早组(150人)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50人)。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特发性室早组之间、急性心肌梗死组内左、右心室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之间的差异,同时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冠脉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之间的关联性。(2)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采用双变量回归与相关,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特发性室早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左室心尖部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增高(6.0%比46.0%,P=0.000<0.01);(2)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与右室流出道相比,左室心尖部在室性早搏中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7.3%比46.0%,P=0.001<0.01);但左室心尖部在左心室室性早搏中所占的比例与右室流出道在右心室室性早搏中所占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78.4%比68.1%,P=0.133>0.05);(3)尚不能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冠脉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位间有关联性(P=0.134>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性早搏起源部位数目有所差异,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其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萨维达娒·艾克木[10](2016)在《维汉两民族心肌缺血部位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室早起源部位和心肌缺血部位的相关性以及关联性在维、汉俩民族之间是否具有种族差异。方法:回归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先后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并实施动态心电图(Holter)及冠脉造影(CAG)术的患者5000例,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选取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病例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入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指标、冠脉造影参数,并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以及心肌缺血部位相关性分析。结果:1.维吾尔族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缺血与室性早搏关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缺血与室性早搏关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维吾尔族病例组流出道及其他部位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病例组流出道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心肌缺血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病例组中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优势比分析室性早搏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可能有关,即心肌缺血是室性早搏的危险因素之一,种族间无存有差异。2.维吾尔族病例组室性早搏以“左室流出道”为主,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与缺血部位相关动脉不存在相关性。3.汉族病例组室性早搏以“其他部位早搏”为主,流出道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同缺血部位相关动脉不存在相关性。缺血部位和室早起源部位比较存有种族差异。

二、左冠状动脉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冠状动脉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特发性右室流入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目的
    二、对象和方法
结果
    一、基本数据和心电图特征
    二、标测和消融结果
    三、一过性短暂复发和延迟效应
    四、随访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2)肺动脉窦区域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点、消融方法及其解剖学特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Abstract1
摘要2
Abstract2
摘要3
Abstract3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肺动脉窦底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肺动脉窦间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肺动脉窦和毗邻冠状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对预防导管消融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引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3)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起源于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ECG分析
    3.射频消融治疗和随访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2. ECG特征
    3. 射频消融结果
    4.射频消融靶点与冠状动脉的关系
    5.随访
讨论

(5)Carto3指导下无射线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Carto3 指导下无射线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人员的电离辐射损伤与放射防护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前言
    1.1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机制
    1.2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描述
    1.3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流出道解剖特征
    1.4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治疗
    1.5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
    1.6 本研究意义
2. 实验方法
    2.1 研究人群
    2.2 射频导管消融术
    2.3 心电图分析
    2.4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左、右室流出道的心电图特征
    3.3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游离壁和肺动脉瓣区)特征性指标分析
    3.4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通过心电图特征预测异位起搏点位置算法
4 结论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同时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急性心肌梗死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
结果
    1.入组资料基线特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心肌梗死缺血区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位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维汉两民族心肌缺血部位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观察指标
    3 分组情况
    4 质量控制
    5 本文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四、左冠状动脉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发性右室流入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和长期随访研究[D]. 葛俊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2]肺动脉窦区域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点、消融方法及其解剖学特征的临床研究[D]. 董潇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3]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早搏疗效的Meta分析[D]. 郭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4]心大静脉消融外膜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特征[J]. 钱坤,季旻晔.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11)
  • [5]Carto3指导下无射线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D]. 邓盛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6]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及其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研究[D]. 薛妮娜. 厦门大学, 2018(02)
  • [7]心大静脉远端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J]. 郑如莲,周德璞,林佳选,李岳春,李进,李嘉,殷日鹏,林加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04)
  • [8]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同时联合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临床意义[J]. 马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1)
  • [9]急性心肌梗死与室性早搏起源部位之间的关系[D]. 白小帅.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10]维汉两民族心肌缺血部位和室性早搏起源部位关联性研究[D]. 萨维达娒·艾克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左冠状窦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