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趋势

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趋势

一、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郭星[1](2021)在《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素养”。目前已有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关于职前教师数字素养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以一所省属师范大学S大学为个案,S大学是西部地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并在师范生培养位居全国中等偏上,对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的现状调查,能较好地反映全国的普遍情况;S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优秀师范院校,其师范生数字素养情况也在大程度上反映全国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水平。因此,调查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当下特征,分析影响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可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首先,综合借鉴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和我国教育部师范生信息素养框架,自主设计了《师范生数字素养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水平值为0.947,每个指标的标准化项的值也达到0.947,表现出良好的结构,说明了此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很高,问卷的可靠性很高。问卷在七项维度的效度的水平的KMO值为0.751,表明此问卷的各项因素的分析为适当的,且内部效度良好。本研究对S大学师范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对320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12名师范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有以下一些特点:数字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一般基础性数字技术素养较好,这主要是由当代师范生作为信息社会“原住民”的数字生存环境所决定的;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但在隐私、知识产权等教学必需的安全保护技能上因缺乏系统训练而表现出明显不足;现有的数字素养基本上能支持作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但还远远不能支持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B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师范生能获得丰富的新型数字内容,但自己的数字内容创造能力不足。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影响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师范生的个人特征,随着年级增长学习任务的升级促使数字素养水平明显提高;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范生对数字技术依赖程度差异较大;以学业成绩为导向,师范生利用数字工具的主动性不强;性别差异影响师范生解决网络问题的态度与能力;二是目前师范类院校对于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还在形成中,师范院校缺少专门的数字素养课程以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素养教育中缺乏了教师的参与等问题。三是宏观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学校经费投入及师范生家庭数字设备的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从国家、高校、个人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加强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训练和参与数字内容创造;加强数字素养政策引导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立数字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等。

唐吉祯[2](2020)在《智慧学校目标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建筑智慧化趋势对中小学教学模式及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小学逐渐向智慧学校转型。本文针对中小学教学空间,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研,采集数据分析当下中小学教学空间存在的问题及空间需求,并归纳智慧学校理念中信息化技术整合多元教学、互联集成优化全方位管理、泛在深度教育延续学习发展、交互感知提升校园环境四个要点。然后,耦合智慧学校理念与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调研结果,提出智慧学校教学空间设计目标,基于此目标建构设计原则,本文针对空间功能的复合化、灵活拓展的需求,提出模块化设计原则指导空间功能优化;针对空间环境的开放互动、适龄友好的需求,提出交互式设计原则指导空间环境营造。最后,从建筑学科层面提出应对策略,在空间功能设计中,应以模块功能构成的复合化实现空间泛在多元,模块功能布局的标准化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块功能转换的灵活化促进空间弹性生长;在环境优化设计中,应以智能高效的信息环境促进教学空间互联感知可交互,适龄友好的空间环境优化学生的泛在可持续学习,自适应可视化的物理环境实现温湿度空气质量的智能调节。研究论证智慧学校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模拟计算等方法提出设计原则及设计策略,以期对当下智慧学校在教学空间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希望以智慧学校的空间设计为触媒,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形成全面互联、泛在共享的智慧教学空间体系。

赵瑄[3](2020)在《智慧教育视域下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护理学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征为出发点,了解智慧教育视域下高等护理院校护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知及满意度现状,建构使护生在日常学习中转变学习观念、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使评价目的更加明确,结果更加客观。同时为高校护理学专业教师及管理者有效评估学生的学情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Delphi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初步构建智慧教育视域下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和整理,自制现状调查问卷,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护生对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的认知情况、护理学专业课程开设及护生学习情况、高校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情况和学生对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情况;第二部分,采用Delphi法,对初步建构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并采用乘积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形成智慧教育视域下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97.6%的护生知晓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了实验学时,92.3%的护生还知晓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了课间见习;以课堂听讲和实验操作练习为学习主要方式的护生占94.0%和81.1%,还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护生的学习模式中以混合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模式仅占27.1%。在护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方面,部分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占66.7%,且以教师评价为主要评价形式的占90.7%,以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途径占67.2%。护生在形成性评价认知方面,对形成性评价情况熟悉的占44.1%且超过一半以上的护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和创造性有用。护生对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满意度较高的条目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师投入度、同伴互动、形成性评价形式、评价总体满意度和形成性评价内容;护生对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满意度较低的条目中排在后位的依次是:形成性评价途径、评分标准、混合式学习环境、评价效果、学生学习投入、线上学习资源。(2)本研究通过初步建构的评价体系,拟定第一轮函询问卷包括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3个三级指标。经过两轮专家函询,一级指标没有删减,二级指标中剔除1个指标,增添1个指标;三级指标中剔除17个指标,增添7个指标,最终确定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课堂学习评价、实验学习评价、课间见习评价、网络学习评价)、17个二级指标和73个三级指标的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指标。第二轮函询,问卷各指标的均数在3.835.00之间,均>3.5,变异系数在0.00000.2180之间,均<0.2500;两轮专家问卷回收率均为100%,12位专家的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63和0.888,均>0.7,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均在0.3以上,协调系数的显着性检验P<0.05。(3)指标权重的分配结果在四个条目中,课堂学习评价权重是0.2643、实验学习评价是0.2643、课间见习评价是0.2468、网络学习评价是0.2246。课堂学习评价中包括4个评价指标,其中小组发表与讨论的权重最大为0.0712;实验学习评价中包括5个评价指标,其中实验考核的权重最大为0.0570;课间见习评价中包括3个评价指标,其中见习报告的权重最大为0.0859;网络学习评价中包括5个评价指标,其中学习信息反馈的权重最大为0.0487;三级指标中包括了具体对知识、技能、情感、学习态度、能力的评价。总体指标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72,各级指标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736、0.929、0.966,可见本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信度。结论:(1)通过对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认知和开展情况的调查,护生对形成性评价体系的了解不够深刻,且只在部分课程中实施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现状调查中评价指标与课程目标和信息化背景相互关联,且增添了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线上形成性评价的相关指标。(2)采用Delphi法确立了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73个二级指标,专家咨询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可信度且设立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信效度良好。(3)专家的选择、意见的协调性和Delphi法三者使权重确立结果科学、客观,最终建构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课堂学习评价(0.2643)、实验学习评价(0.2643)、课间见习评价(0.2468)、网络学习评价(0.2246)的智慧教育视域下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

黄盛月[4](2020)在《智慧教室环境中师生有效教学交互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走向,它的出现要求对教学有新的认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深入。师生课堂教学环境从粉笔黑板授课到幻灯片授课,再到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室和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智慧教室中进行授课。在智慧教室环境下,配备了应用于课堂教学功能齐全的媒体设备与技术,目的是通过使用它们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由于教室环境的演变与媒体设备的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环节变得多样化,对师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师生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及媒体设备等新的事物,不断地适应和挑战教育所带来的变革。但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有效使用智慧教室环境中的教学媒体设备及技术,用于优化教学效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在智慧教室环境下针对师生在使用媒体设备的基础上以师生教学交互情况作为研究方向,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国内外智慧教室环境发展现状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研究。通过对现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智慧教室环境下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师生使用媒体设备的基础上从教学交互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智慧教室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进行预调查,修正问卷,再经过正式问卷调查和视频录制分析,发现智慧教室环境下师生教学交互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策略与实施策略。策略实施后,进行问卷和视频录制分析,验证策略的有效性。总结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师生教学交互的情况,可为后期智慧教室环境和教学交互设计提供借鉴,提髙智慧教室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效果,并为智慧教室学习环境下的媒体设备使用率的优化提供相关依据,从而更好地培养师生对智慧教室环境的使用能力。通过研究发现:(1)在智慧教室环境下,态度是影响学生接受度的直接因素,学生接受度受到教学交互中学生与媒体设备互动的间接影响,学生主观规范通过影响态度间接影响使用意向,所以学生态度、学生主观规范、学生媒体设备互动对学生使用意向有一定的影响;各因素前后路径影响值的大小可能会产生同趋势的影响,多个因素对某一因素的路径影响值会出现影响比重,并且学生与教师交互对学生与媒体设备交互的影响值的变化可能会使学生与媒体设备影响其它路径发生变化;并在策略实施后,学生的接受度有所提升,表明策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各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学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使用意向;学生的主观规范通过影响态度间接影响学生使用意向;学生与媒体设备互动通过影响学生态度间接影响学生使用意向;学生与教师互动通过影响学生与媒体设备互动间接影响学生态度;学生与教师互动直接影响学生与同伴互动与学生与学习资源互动;学生与同伴互动直接影响学生与学习资源互动;学生新旧概念之间互动直接影响学生与同伴互动与学生与教师互动,并通过学生与教师互动间接影响学生与学习资源互动。(2)师生对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具有局限性。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发现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环境的优势,利用教学环境去改变教学活动与方式;没有利用环境所提供的智能媒体设备与软件等开展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时无太多差异;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利用设备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三个层面提出了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师生有效教学交互的提升策略。即教学理念上,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合理有效使用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技术操作上,组织师生对设备功能性使用的指导;活动设计上,指导教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策略通过实施试用,发现教师在教学理念有所提升与转变,技术操作指导策略还得进一步改善与实践,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显着作用。

孙铭悦[5](2020)在《中学生数字素养自我感知与实际表现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面对数字化时代的需要,聚焦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中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努力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已迫在眉睫。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发现我国对中学生数字素养现状的实际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自我感知和实际表现的关联研究甚少,不利于了解中学生数字素养发展的现状,从而导致中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脱节,且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中学生数字素养的建议与对策。中学生在数字素养的自我认知和实际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应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真实、有效的数据分析。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查、行为观察等方法,探究了中学生数字素养的自我感知能力和数字任务表现,并进一步对二者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测量活动全面真实的反映出中学生数字素养的现状。本研究以Yoram Eshet-Alkalai教授所提出的数字素养框架为基础,通过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数字素养相关理论,以信息技术课堂为载体,对天津市中学生数字素养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涉及图片-视觉思维、再生思维、分支思维、信息思维、社会-情感思维五个维度,调查对象为零零后出生的“数字土着”一族。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学生的自我感知与他们的实际表现呈现正相关。一般来说,学生对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表现出很高的信心,并且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从实际表现方面来看,高中学生的整体水平高于初中学生,女生的整体水平高于男生的整体水平。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笔者从多方面深入探究与分析了当前中学生数字素养的综合水平、存在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中学生数字素养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张听桐[6](2019)在《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个国家的工业化建设都独具特色,其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的认同和瞩目,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异常艰难。中国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农业大国变为比较先进的工业大国,只有分析当时的具体建设状况我们才能得到答案。中国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后起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备受关注。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1949-1959年的中国工业化建设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等等。第二章,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特点。通过相关史实的分析,明确我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还有我国与苏联、东欧等国家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的不同,概述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特点及意义。第三章,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与演变。本章将这十年分为三个不同时期,主要可以概括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和大跃进时期,以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不同阶段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基本内容、特点与成就。第四章,概括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客观分析该时期内工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经验总结。通过对这十年间工业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总结出可继承的经验与应思考的问题,为以后更好地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工业化提供现实意义。

潘婷[7](2017)在《中英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儿童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阶段,但这些阶段是我们人为将其划分而来的。事实上,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呈现出阶段性的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幼、小数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就变得尤为迫切与必要。那么从学校教育上来说,幼儿园与小学提供给儿童的数学教育是否连续?为了从根本上获悉这一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幼、小纲领性文件的解读,从中分别整理出幼、小两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从而以连续性的角度去探析幼、小纲领性文件中学习内容设置上的衔接状况。另外,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十分注重基础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整合,而其也于2014年颁布了最新的基础阶段和小学阶段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本论文选取英国作为比较对象,也试图对其幼、小纲领性文件中的学习内容的衔接情况做出分析。本文以中英两国幼、小阶段的纲领性文件为文本分析对象,分别从中整理出了两国幼、小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并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及数学学习心理,对中英两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一一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图形与几何”领域下的学习内容衔接状况较好于“数与代数”领域,“统计”领域下学习内容的衔接性最差;而英国“图形”领域下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最佳,其次为“测量”和“数”领域,唯独“统计”领域下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不佳。从整体上比较来说,英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要较好于中国。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中英两国在各领域中共同涉及到的学习内容,并对两国在这些共同内容上的幼小衔接状况做了系统的比较。总的来说,在“数”领域共同学习内容的衔接上,中英两国可以说是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在“测量”领域共同学习内容的衔接上,中英两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英国这一领域中幼、小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良好,中国却表现出极大的不足。而“图形”与“统计”领域共同学习内容的衔接上,两国则分别一致地表现为衔接良好和衔接不佳。中英两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非衔接状况主要表现为学习内容的缺失、重复和断裂现象。针对两国幼、小纲领性文件在学习内容衔接上表现出的问题与不足,笔者从课标编写方面向编写者提出了三点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幼、小纲领性文件的进一步修订和编写提供参考,也能有助于从根本上实现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

吴江林[8](2017)在《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历史比较》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是否能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把经济建设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的历史使命,基础性地位决定着其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自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后,截至2015年我国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 87%。但是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样的高毛入学率是综合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各自入学率的结果。在国家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前提下,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出现了大体相当的局面。基于对大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本文从量化角度去探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通过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对比,我们发现从横向结构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加剧了区域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差距,也使大量初中毕业生被政策性分流;从纵向结构来看,初中升学率与普高升学率的差距过大,普通高中的供求比例严重失衡,导致普通高中成为了初中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瓶颈与薄弱环节。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中,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大体相当”的结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导致的人为分流,而不是基于学生意愿的选择性分流,这不符合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着眼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应基于大部分学生的需要,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优化我国高中教育规模结构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借鉴国外普通高中发展经验,慎重决定我国的普职教育比例,调节普职学校的供求关系;其次要优化我国高中教育横向结构,实现普职教育“质”“量”大体相当,实现普职教育比例因地制宜;最后要优化我国高中教育纵向结构,平衡普通高中的供求比例,优化普通高中和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

白军胜[9](2016)在《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从现阶段我国教学论内部出现了危机,理论与实践处在“两张皮”的无奈状态,教学研究范式处在转型期待的这种“实然之惑”出发,认识到这种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论长期以来研究对象的偏移:作为偏重于研究教学理论的传统教学论成为学术的主流,研究课堂教学生活的现代教学论之源遭到轻视和冷遇,所以,要解决教学论危机的突破口在于研究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历史地考察,每一次教学研究范式的变革或转型都伴随着对教学实践的诉求。影响教学研究范式的因素很多,如教学论自身逻辑的发展,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等,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学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这是教学研究范式最根本的生长点和动力。传统的教学研究旨在描述教学事实,考察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条件,从而揭示其中规律性的联系,即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研究重心从纵向看,是放在了对历史上教学思想与理论的研究上,从横向看,是放在了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思想的译介上,更多的是在书斋文献中玩味“经院哲学”式的游戏。现代教学论明确提出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教学现象及其规律,研究范式必然向课堂转型,向实践研究转型。置身于课堂,置身于有效教学,定然是教学研究的本源所在。我们看到,大凡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或研究成果均来自教学实践的研究,来自于课堂的研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目标进行理论”等等,都是经过艰苦的实践探索而形成的理论。随着学科教学的发展和对学生发展的不同理解,旧有的教学理论不能解释或指导实践的时候,就呼唤着新的教学理论的诞生,新的教学理论的产生有时就需要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于是新的教学研究范式就会出现。教学研究是解释指导实践问题的,必须面向现实的实际教学,根植于教学实践活动,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寻找理论的生长点,形成适应实践发展的研究范式。所以,以有效教学这一当前教学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来研究教学研究范式转型是时代所需,是教学研究的“真问题”。自教学活动的诞生起,有效教学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永远追求的理想,从它呈现给我们的历史轨迹看,它是解决“实然之惑”的“应然之求”,也是当下教学研究的生长点和动力。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无效”与“低效”现象,呼唤着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实施,倡导课堂有效教学,这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行动策略等等。课堂有效教学来自于实践,将研究的起点放在此,如教师行为、研究话语、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设计教学?策略是什么?怎么评价等等问题的“有效”研究?必将引起教学范式的转型。本研究把“基于有效教学”作为研究起点的输入口,把教学研究范式转型作为研究的输出口,其价值就在于此,这也是解决教学研究“实然之惑”的“必然之解”。本研究通过梳理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内涵、特征、结构等,厘清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其主旨是要寻找教学研究范式实现转型的必备要素,即转什么的问题?同时逻辑地推理出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路径,即怎么转的问题。以不同维度分析传统的几种教学研究范式各自发展转型的背景及优缺点,厘清了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从而在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教学研究范式发展的趋势加以预测,分析范式一次次转型的原因,必将对有效教师行为的研究,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有效进行评价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必然导致新的教学论的产生。相信以有效教学为研究出发点的新的教学研究范式会为教学论理论研究起到创生作用。基于此,本文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研究问题。通过对教学论内部出现危机的现状分析,寻找到研究问题的缘起,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现状研究,提出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提出创新设想。第二,研究过程。通过对概念的界定,明确范式、教学研究范式、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等核心概念,并对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梳理,理清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采取理论研究法对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与结构指标进行分析,为教学研究范式转向课堂有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课堂有效教学的结构指标要素,理性分析传统教学行为、传统教学设计、传统教学目的、传统教学教学媒体、传统教学过程、传统教学方法、传统“教”与“学”、传统教学评价等对转型的不同诉求,逻辑地推理出课堂有效教学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诉求。运用比较研究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梳理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指出教学研究范式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而课堂有效教学更是当下教学研究范式的生长点和动力;以西方为例,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勾勒出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为寻找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及结构提供参考;以引证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通过范式的内涵,分析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理论推出它的结构指标,揭示它的功能所在,为教学研究范式转什么,怎么转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共同体必备的科学素养、话语体系的重构、研究方法向科学方法的转向、思维方式的生成性、学科中心的“逻辑路径”向“问题解决”转型等要素的分析,提出这是教学研究范式转型实现的必备要素,回答了教学研究范式转什么的问题。第三,研究结果,运用文献法、理论研究法、引证分析等方法,通过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指标及库恩范式“革命”的步骤,在初步确认范式后,厘清研究者信念转型的转型路径——研究重心转移的转型路径——问题域转换的转型路径——话语体系重构的转型路径——方法转向的转型路径,然后形成新范式,完成新知识体系创新。回答了教学研究范式怎么转的问题。对不同维度下教学研究范式进行分类分析其优缺点,寻找到教学研究范式的一次次转型的过程;从教学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维度、问题解决维度、多视角维度对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加以分析与预测。理论推出教学研究范式转型将是未来的必然结果。

谭笑晗[10](2015)在《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状况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重要风景。作为世界最着名的电影研究刊物,《电影手册》继承着安德烈·巴赞等法国1950年代批评家的遗产,秉承着他们一贯的电影批评传统,自诞生之日起就沿着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方向不断发展,既重视电影作为自律性艺术的美学原则,又重视电影同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既重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变化,又重视其他地区电影状况,因之,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在华语电影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华语电影置于一个以电影诞生地法国为中心的批评视域内,可以充分认识到华语电影同西方电影世界、电影理论界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欧洲电影批评独有的理论焦点和理论视角也无形中为华语电影批评界提供了一条新理路。因此,《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如何关注、关注什么、为什么关注也就成为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的主旨和要点所在,而在这种关注背后隐藏着的批评逻辑、批评角度、批评方式也为华语电影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释“华语电影”概念和《电影手册》的历史渊源、批评立场、发展状况,从几个方面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界说。一直以来,“华语电影”都是海内外电影研究者颇具争议的概念,鲁晓鹏、李道新、陈旭光和陈犀禾等人在各自的表述中寻找了概念的通约性。《电影手册》为“华语电影”概念提供了丰富性,通过对《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研究也可以重新对“华语电影”进行认识。而《电影手册》作为法国电影批评界的旗帜也涵盖了电影研究的诸多可能性,集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电影期刊之大成,成为法国电影期刊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手册》的诞生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既有一些个人的推动因素,也存在电影理论发展的必然可能,并且与法国电影“新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法国电影期刊甚至世界电影期刊的理论潮流之所在。第二章以“《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史”为主题,讨论了《电影手册》几十年来在对华语电影关注过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华语电影史,其中包括香港电影史、中国大陆电影史和台湾电影史三个主要方面。就中国大陆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不但关注第五代、第六代中国大陆电影导演,而且关注文革电影甚至关注1930至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其中既包括对中国大陆电影史轨迹的描述,又涵盖了在这个轨迹中出现的诸多影响电影史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的电影人;就香港电影史而言,法国电影期刊本身对香港电影史的研究就相对丰富,《电影手册》所关注的香港电影史占据了法国香港电影研究四个时期中三个,无论是从关注对象上还是从关注内容上都较之中国大陆电影史更为系统,尤其是对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介绍与分析同法国电影“新浪潮”形成了时空上的互文性;就台湾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集中关注的是西方话语方式在台湾电影中的变化,台湾的地缘性和政治性吸引着《电影手册》的眼球,再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对台湾“新电影”的进一步研究与批评。第三章以《电影手册》对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徐克和贾樟柯五位华语电影导演的批评为中心,尝试还原《电影手册》对这五位导演的批评立场、批评尺度和批评原因,回答“《电影手册》关注了谁、为什么关注、如何关注”等问题,从量上对《电影手册》相关批评文章进行梳理,也从质上对《电影手册》华语导演批评进行理论建构,试图呈现出《电影手册》对这些导演批评与分析的独特性。对侯孝贤的关注主要在于其自然主义的镜头风格和现实主义诗学特征;对杨德昌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美学的现代感和叙事结构的变化,并旁及导演本人对于台湾的独特表述;对王家卫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性和诗学特征;对徐克的关注主要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侠文化的再现以及在这种再现过程中间杂的现代电影技术;对贾樟柯的关注主要在于他镜头中的现实中国和发展中中国,在美学上则更重视贾樟柯电影语言中流露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第四章首先反思了《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以之为基础,进而探讨《电影手册》批评给华语电影研究界带来的启示,主要集中于华语电影导演的启示和对华语电影研究中重写电影史的启示。就华语电影导演而言,从电影形式上说应该严格遵循“电影是自律性艺术”这一准绳,拍摄出带有丰富电影语言的电影;从电影内容上说应该既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不回避现代中华的现实状况;从电影传播学的意义上说应该加强同欧洲电影世界的交流。就重写电影而言,应该借鉴《电影手册》所建构华语电影史的研究经验,以独特的视角、纤细的细节、史料的钩沉丰富华语电影史的创作。结语部分系统总结了《电影手册》的批评立场,从《电影手册》对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电影“新浪潮”和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分析中得到“‘新浪潮’已经由本体论逐渐演变为方法论”的结论,并在电影史、电影导演和影片三个方面提炼出《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的批评方式。

二、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数字素养内涵及框架的已有相关研究
        1.4.2 我国数字素养研究发展迅速,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
        1.4.3 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已有相关研究
        1.4.4 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进展
        1.4.5 文献评价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法
        1.5.2 访谈法
    1.6 研究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师范生
        2.1.2 数字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3.实证研究与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设计及修改
        3.3.2 问卷调查过程
        3.3.3 问卷测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特色与创新
    3.6 研究框架
    3.7 小结
4.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
    4.1 师范生作为信息社会“原住民”普遍具备基础数字素养
    4.2 师范生数字安全的意识水平高于技能水平
    4.3 师范生数字素养基本够“学之用”
    4.4 师范生数字素养不够“教之用”
    4.5 师范生在数字内容上用得多生产得少
    4.6 师范生数字素养整体呈金字塔模型
    4.7 小结
5.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
    5.1 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具有较强的个人特征
        5.1.1 高年级学习任务升级促使师范生数字素养逐步提高
        5.1.2 不同专业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差别大,影响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
        5.1.3 数字设备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影响不同地区师范生数字素养
        5.1.4 部分师范生以学业成绩为导向,利用数字工具的主动性不强
        5.1.5 男女差异影响师范生解决网络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5.1.6 小结
    5.2 高校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还在形成之中
        5.2.1 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线上+线下”模式
        5.2.2 缺少数字素养教育课程,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5.2.3 缺少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难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5.3 区域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差异大
    5.4 小结
6.促进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策略
    6.1 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开展个性化数字素养教育
        6.1.1 鼓励学生参与数字内容创造与创新,提升科研能力
        6.1.2 加强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6.1.3 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
    6.2 加大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
    6.3 加强正式课程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6.4 加强数字素养政策引导,构建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新生态
    6.5 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投入
7.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2)智慧学校目标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智慧学校建设目标与教学空间的关联耦合
    2.1 中小学教学空间现状问题调研及需求分析
        2.1.1 调研问卷设计
        2.1.2 实地调研与分析
        2.1.3 数据统计与现状问题分析
        2.1.4 中小学教学空间的需求分析
    2.2 智慧学校理念内涵解析
        2.2.1 教育信息化整合多元教学
        2.2.2 互联集成优化全方位管理
        2.2.3 泛在深度延续学习发展
        2.2.4 交互感知提升校园环境
    2.3 智慧学校下中小学教学空间建设目标
        2.3.1 适应多元教学的功能复合协调
        2.3.2 基于智能集成的形态灵活可变
        2.3.3 促进泛在学习的界面弹性渗透
        2.3.4 优化情景感知的环境适龄友好
    2.4 智慧学校目标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原则
        2.4.1 模块化集成促进功能复合转换
        2.4.2 交互式协调推进环境友好可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小学教学空间功能模块化设计策略
    3.1 适应学习模式泛在多元的复合化模块功能构成
        3.1.1 课堂模块功能类型
        3.1.2 信息化课堂功能模块组合联动虚实共生
        3.1.3 非课堂模块功能类型
        3.1.4 泛在非课堂功能模块植入解构教学边界
    3.2 满足信息化教学的标准化模块功能布局
        3.2.1 班额规模多级别界定
        3.2.2 模块尺寸多层面量化
        3.2.3 模数协调多维度优选
        3.2.4 模块组合多结果比选
    3.3 促进教学空间弹性生长的灵活化模块功能转换
        3.3.1 设备智能集成活化教学单元布局
        3.3.2 隔断灵活开合切换教学单元类型
        3.3.3 共享空间预留拓展教学单元边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小学教学空间环境交互性设计策略
    4.1 信息环境互联感知可交互
        4.1.1 层级化接驳促进信息全面获得
        4.1.2 全空间覆盖保证安全监控
        4.1.3 数字孪生集成信息平台
    4.2 空间环境泛在深度可持续
        4.2.1 智能化界面主动响应
        4.2.2 个性化家具智能集成
        4.2.3 主题化色彩亲和适度
    4.3 物理环境自适应可调节
        4.3.1 空气环境可视化智能监测
        4.3.2 室内温湿度自动化调节
        4.3.3 声光环境情境化交互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1 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2 调查问卷(学生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智慧教育视域下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理论依据
    1.6 文献惠顾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2.5 伦理原则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高校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现状
    3.2 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科学性及可行性分析
    4.2 高校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现状分析
    4.3 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建构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王要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4)智慧教室环境中师生有效教学交互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智慧教育的出现要求对教学有新的认识
        1.1.2 教室环境的演变与媒体设备的更新对师生的新要求
        1.1.3 教育创新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慧教室环境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2.2 教学交互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智慧教室
        2.1.2 智慧学习环境
        2.1.3 教学交互
    2.2 理论基础
        2.2.1 交互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模型概述
        2.3.1 技术接受模型
        2.3.2 任务技术适配模型
3 智慧教室环境下学生接受度行为分析
    3.1 接受度行为与教学交互的关系
    3.2 问卷设计
        3.2.1 问卷设计过程
        3.2.2 编制调查问卷
    3.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3.1 问卷预调查数据收集
        3.3.2 信效度检验
        3.3.3 预调查结构方程模型
    3.4 基于正式调查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3.4.1 实施对象
        3.4.2 数据收集
        3.4.3 信效度分析
        3.4.4 结构方程模型
        3.4.5 接受度行为结果分析
4 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交互行为分析
    4.1 实验基础
    4.2 课堂互动分析编码模型
    4.3 课堂互动分析
        4.3.1 课堂教学行为分类
        4.3.2 实验数据来源
        4.3.3 视频数据获取
        4.3.4 视频数据分析
        4.3.5 教学交互行为结果分析
5 智慧教室环境下师生有效教学交互策略设计
    5.1 设计基础
    5.2 有效教学交互策略
        5.2.1 引导教师合理使用媒体设备开展教学
        5.2.2 组织师生对设备功能性使用的指导
        5.2.3 指导教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
6 智慧教室环境下师生有效教学交互的策略实施
    6.1 策略实施过程
    6.2 实施基础
    6.3 实施结果
        6.3.1 问卷分析
        6.3.2 接受度行为结果分析
        6.3.3 视频分析
        6.3.4 教学交互行为结果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智慧教室环境中开展教学的接受度调查问卷
附录2 《Hi Teach软件的使用与应用》教学环节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学生数字素养自我感知与实际表现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提出
    (二)研究内容与目的
        1.研究内容
        2.研究目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为数字素养框架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实践意义——促进我国中学生数字素养能力的提升
    (五)核心概念界定
        1.数字素养
        2.数字化学习资源
        3.相关概念辨析
    (六)论文框架
二、文献综述
    (一)数字素养内涵研究现状
        1.国外数字素养研究现状
        2.我国数字素养研究现状
    (二)数字素养框架研究现状
        1.英国JISC七元素概念框架
        2.NMC数字素养模型
        3.Yoram Eshet-Alkalai五元素概念框架
    (三)数字素养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1.数字素养教育
        2.数字素养与图书馆
        3.数字素养与数字鸿沟
    (四)文献述评
三、理论基础
    (一)双重编码理论——为数字素养框架的建构提供支撑
    (二)情境认知理论——为测量任务的设计提供参考
    (三)思维可视化理论——为认知加工过程提供外显支持
    (四)泛在学习理论——为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建议
    (五)本章小结
四、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总体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内容
        4.研究假设
    (二)中学生数字素养自我感知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设计
        2.调查问卷实施
    (三)中学生数字素养实际表现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实际任务设计
        2.实际任务实施
    (四)本章小结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信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2.效度分析
    (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1.基本属性统计
        2.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中学生数字素养数据分析
        1.数字素养自我感知数据分析
        2.数字素养实际表现数据分析
        3.数字素养自我感知与实际表现关联分析
    (四)本章小结
六、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与分析
        1.调查结论
        2.具体分析
    (二)中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建议
        1.加强相应政策支持
        2.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3.丰富信息课程内容
        4.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5.成立项目实践小组
    (三)本章小结
七、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学生数字素养自我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学生数字素养实际能力具体任务
    附录三 学生实际任务评分标准
致谢

(6)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特点
    2.1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2.1.1 工业化的内涵
        2.1.2 工业化的意义
    2.2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2.2.1 苏联与中国的计划经济
        2.2.2 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2.3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3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概况、特点及意义
        2.3.1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概况
        2.3.2 新中国前十年工业化的特点
        2.3.3 新中国前十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第3章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与演变
    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国工业化(1949-1952)
        3.1.1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提出背景及设想
        3.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的基本内容
        3.1.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及成就
    3.2 “一五”计划时期的中国工业化(1953-1957)
        3.2.1 “一五”计划的提出及其主要任务
        3.2.2 借鉴苏联经验的工业化建设与探索
        3.2.3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3.2.4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3.3 1958-1959时期的中国工业化
        3.3.1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3.3.2 大跃进时期工业化的问题
第4章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及问题
    4.1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建设成就
        4.1.1 各项指标大幅提升,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
        4.1.2 初步建立中国特色工业体系
        4.1.3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1.4 以苏为鉴,初步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4.2 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4.2.1 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4.2.2 片面追求高速度,影响中国工业化的健康发展
第5章 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与经验总结
    5.1 对当时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思考
        5.1.1 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中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
        5.1.2 中国工业化的实质是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比例问题
        5.1.3 中国工业化力争做到各地区均衡发展
        5.1.4 工业化发展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5.2 对当今中国工业化的启示
        5.2.1 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5.2.2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
        5.2.3 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5.2.4 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英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实践层面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数学学习内容
        1.4.2 幼小衔接
    1.5 文献综述
        1.5.1 关于中国幼儿园阶段纲领性文件中数学学习内容的相关研究
        1.5.2 关于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的相关研究
        1.5.3 有关英国学前阶段纲领性文件的相关研究
        1.5.4 有关英国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1.5.5 关于我国幼小衔接状况的相关研究
        1.5.6 关于英国幼小衔接状况的相关研究
第2章 儿童数学学习的理论基础
    2.1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1.1 皮亚杰对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
        2.1.2 儿童认知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及表现
        2.1.3 有关儿童数学学习的观点
    2.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3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3.1 学习即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3.2 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第3章 中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3.1 学习内容梳理
        3.1.1 幼儿园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
        3.1.2 小学第一学段的数学学习内容
    3.2 衔接分析
        3.2.1“数与代数”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3.2.2“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3.2.3“统计与概率”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第4章 英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4.1 学习内容梳理
        4.1.1 基础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
        4.1.2 小学KS1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
    4.2 衔接分析
        4.2.1“数”领域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4.2.2“测量”领域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4.2.3“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4.2.4“统计”领域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
第5章 中英两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比较
    5.1 中英两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衔接状况的整体比较
    5.2 中英两国在各领域学习内容上的衔接状况比较
        5.2.1“数”领域的衔接状况比较
        5.2.2“测量”领域的衔接状况比较
        5.2.3“图形”领域的衔接状况比较
        5.2.4“统计”领域的衔接状况比较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中英两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衔接的异同表现
        6.1.2 中英两国幼、小数学学习内容衔接中的问题
    6.2 建议
        6.2.1 在课标编写和学习内容设置过程中融入衔接理念
        6.2.2 熟知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及数学学习心理
        6.2.3 编写者间需加强沟通,统整化地进行学习内容的编写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历史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变化
    第一节 1949年至1977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1978年至2000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2001年至2015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2008年至2015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概况——以五省为例
第二章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
    第一节 1949年至197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1978年至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1999年至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 我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规模的比较
    第一节 1949-1977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规模比较
    第二节 1978-1998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规模比较
    第三节 1999-2015年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规模比较
第四章 优化我国高中教育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借鉴国外普通高中发展经验
    第二节 优化我国高中教育横向结构
    第三节 优化我国高中教育纵向结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1.2.2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
        1.2.3 国外学者对“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
        1.2.4 国内学者对“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思路
        1.6.3 研究内容
        1.6.4 创新设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与教学研究
        2.1.2 有效与有效教学
        2.1.3 范式与教学研究范式
        2.1.4 转型、范式转型与教学研究范式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2.2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2.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
        2.2.4 皮亚杰的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5 科学哲学
第3章 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与结构指标
    3.1 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
        3.1.1 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3.1.2 基于动态发展的教学设计
        3.1.3 基于和谐平衡的教学生态
        3.1.4 基于适切与可操作的教学策略
    3.2 课堂有效教学的结构指标
        3.2.1 行为有效
        3.2.2 设计有效
        3.2.3 方法有效
        3.2.4“教”的有效
        3.2.5“学”的有效
        3.2.6 评价有效
第4章 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
    4.1 我国课堂教学对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诉求
        4.1.1 教学行为:从低效无效应向规范有效转型
        4.1.2 教学设计:从“以教定学”应向“以学定教”转型
        4.1.3 教学目标:从抽象的预设应向动态的生成转型
        4.1.4 教学媒体:从计算机多媒体应向数字智能化转型
        4.1.5 教学过程:从知识传递应向知情合一转型
        4.1.6 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应向发现探究转型
        4.1.7 教与学的关系:从教师中心应向学生中心转型
        4.1.8 课堂评价:从强调甄别应向全面发展转型
    4.2 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研究范式的关系
        4.2.1 课堂有效教学是当下教学研究范式的生长点和动力
        4.2.2 课堂有效教学的转型必然引起教学研究范式的“革命”
        4.2.3 教学研究范式对课堂有效教学具有方法论作用
        4.2.4 教学研究范式促使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共同体及信念的形成
第5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以西方为例
    5.1 古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5.1.1 古希腊罗马时期: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5.1.2 中世纪时期:从神学主义向经院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5.1.3 文艺复兴时期:经院主义向人文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5.2 近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5.2.1 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形成
        5.2.2 从夸美纽斯自然主义向赫尔巴特主知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5.2.3 从赫尔巴特主知主义向拉伊桑代克实验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5.3 现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轨迹
        5.3.1 洛克自由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形成
        5.3.2 从洛克自由主义向杜威实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轨迹
    5.4 当代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共存现状
        5.4.1 改造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5.4.2 存在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5.4.3 要素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5.4.4 永恒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5.4.5 结构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5.4.6 分析教育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5.4.7 后现代主义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型
第6章 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与结构功能
    6.1 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内容与特征
        6.1.1 库恩范式理论产生的背景
        6.1.2 库恩范式理论的内容
        6.1.3 库恩范式的特征
        6.1.4 范式的特征
        6.1.5 教学研究范式的特征
    6.2 教学研究范式的结构
        6.2.1 基于同一信念的科学共同体
        6.2.2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问题域
        6.2.3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研究工具
        6.2.4 基于同一研究路径的方法论
    6.3 教学研究范式的功能
        6.3.1 范式的功能
        6.3.2 教学研究范式的功能
第7章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路径、分类及过程
    7.1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路径
        7.1.1 初步确认新范式的形成
        7.1.2 共同体信念的转型路径:向实践重心转移
        7.1.3 研究重心转向路径:向以学定教、课堂生态转移
        7.1.4 研究问题域的转型路径:向课堂有效教学转移
        7.1.5 话语体系与方法的转型路径:向对话和科学规范转移
        7.1.6 走向变革的知识体系创新:新教学研究范式的确立
    7.2 不同维度下教学研究范式的分类与优缺点
        7.2.1 张武升教授基于方法论维度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7.2.2 崔允漷教授基于问题解题维度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7.2.3 现阶段基于多视野下分类的教学研究范式的优缺点
    7.3 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的过程
第8章 教学研究范式如何实现转型
    8.1 共同体信仰的转型:必须从无序状态向科学素养转型
    8.2 共同体话语体系的转型:必须从“引进移植”向“本民族话语体系”转型
        8.2.1 近代教学研究范式“西方话语”的引进
        8.2.2 现代教学研究范式“前苏联话语”的移植
        8.2.3 20世纪后期教学研究范式话语的现状
        8.2.4 21世纪教学研究范式话语的转型与构建
    8.3 共同体研究方法的转型:必须从逻辑演绎向多元实践转型
        8.3.1“前科学”时期的教学研究方法雏形:演绎的思辩
        8.3.2“常规科学”初期的教学研究方法转型:归纳与实证
        8.3.3“常规科学”期的研究方法再一次转型:一元到多元
        8.3.4“科学革命”期研究方法的转型:多元走向实践
    8.4 共同体思维方式的转型:必须从预设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型
        8.4.1 预成性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及教学研究范式中的困境
        8.4.2 生成性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及教学研究范式中的转型体现
    8.5 共同体研究路径的转型:必须从“学科中心”向“问题解决”转型
        8.5.1 问题及问题解决
        8.5.2 问题解决的过程
        8.5.3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8.5.4 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第9章 教学研究范式发展的未来趋势
    9.1 方法论维度的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9.2 问题解题维度的教学研究范式的未来趋势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华语电影”与《电影手册》
    第一节“华语电影”何谓?
        一、命名的“反政治学”
        二、华语电影概念再描述
        三、关于华语电影的“中心主义”
    第二节 《电影手册》的前世今生
        一、法国电影期刊概说
        二、《电影手册》创刊背景及其民族电影的基本态度
        三、《电影手册》世界声誉之奠定
        四、《电影手册》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影评人群体
第二章 《电影手册》的华语电影史建构
    第一节 《电影手册》与中国大陆电影史
        一、“长征”: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二、“东方故事”: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
        三、“沉睡的摄影机”: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四、“天才归来”:陈凯歌与张艺谋
        五、“北京的信心”:大陆第六代电影导演
    第二节 《电影手册》与香港电影史
        一、《电影手册》香港电影研究的四个时期
        二、香港电影在法国“出场”(1950-1980)
        三、绽放的年代(1980至今)
        四、“电影新浪潮”:法国与香港的互动
    第三节 《电影手册》与台湾电影史
        一、从“中华民国电影”到“华语电影”
        二、台湾电影的“新浪潮”
        三、《电影手册》台湾电影史批评的局限性
第三章 《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导演批评
    第一节 侯孝贤:“自然”的导演
        一、“距离”诉说真实
        二、“自然”与现实主义诗学
        三、两种“中国性”
    第二节 杨德昌:叙写平静的悲歌
        一、《一一》的形成
        二、杨德昌电影的现代感
        三、多重叙事结构的组织
        四、杨德昌的台湾
    第三节 王家卫:香港电影的“新新浪潮”
        一、“时空当代性”:王家卫的电影哲学
        二、城市诗意:王家卫电影之美
        三、“作者论”:“强化”的电影作者
    第四节 徐克:现代化的中国传统
        一、电影主题:传统文化的守夜人
        二、“市集”之美:电影要素的“混合”
        三、中西之争:审视徐克的不同眼光
    第五节 贾樟柯:酒吧里的读诗人
        一、电影语言:用“最小化场面调度”获得“最大化电影艺术效果”
        二、电影主题:中国奇迹?
        三、中国新现实主义:巴赞的洗礼
第四章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与启示
    第一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一、以“点”概“面”的华语电影批评
        二、影评权力构成的文化等级
        三、“规范影评”的趋向
    第二节 对导演的影响:《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一
        一、深入研究和挖掘现实与传统
        二、关注电影语言和美学风格的探讨
        三、重视华语电影海外传播
    第三节 重写电影史:《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二
        一、寻找电影史中的“失踪者”
        二、电影美学和电影历史相结合的复调式电影史
结语
引用和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电影手册》中的华语电影批评文章列表
    附录二 法国出版的华语电影研究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郭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智慧学校目标下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唐吉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智慧教育视域下护理学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探究[D]. 赵瑄. 延边大学, 2020(05)
  • [4]智慧教室环境中师生有效教学交互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黄盛月.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学生数字素养自我感知与实际表现调查研究[D]. 孙铭悦.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1949-1959年中国工业化的成就与思考[D]. 张听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中英幼、小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状况比较研究[D]. 潘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8]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历史比较[D]. 吴江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学研究范式转型[D]. 白军胜.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1)
  • [10]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D]. 谭笑晗.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从数字看国外科教新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