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

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

一、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安专[2](2020)在《小兴安岭东南部清河林区东北虎猎物种群密度及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在维持健康的生态系统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于2017-2019年在小兴安岭东南部清河林区对东北虎主要猎物种群数量及分布研究、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及迁移廊道评估,探讨该区域作为未来东北虎重引入地的可行性。获得的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样线法进行了野外抽样调查,在研究地区共布设了 48条样线,调查面积累计达到160km2,超过调查总面积的10%。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调查了研究地区东北虎主要猎物的种群平均密度和种群数量。结果显示:研究地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2708±0.0285只/km2,种群数量为366-452只,主要分布在东华、建设、茂林、横山、响河、新胜、育林等林场;研究地区内胞(Capriolus pygargus)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3833±0.0375只/km2,种群数量为522-635只,主要分布在横山、茂林、松林、响河、东华、东辉、双河等林场。研究地区内东北虎主要的猎物生物量为56753.57-69788.44kg,能维持约3只(2.26-2.78只)东北虎生存需求。2.根据专家模型,选取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居民点及道路8个影响因子,按照一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单因子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距居民点距离、植被类型及距道路距离是对东北虎生境选择影响最大的因子,其权重值依次为0.38、0.21、0.19,其中人为干扰因子(居民点、道路)达到了 0.57,说明了人为活动是影响东北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植被覆盖度、海拔、坡度、据水源距离、距居民点距离5个影响因子对东北虎的生存几乎不存在阻碍,适宜生境面积均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95%以上;植被类型和坡向对东北虎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其适宜生境面积均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75%以上;道路是8个影响因子中对东北虎分布影响最大的,不适宜面积达到57197.92 hm2,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37.90%。3.在单因子生境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地区东北虎生境进行了多因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地区东北虎的适宜生境面积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85.14%。其中最适宜生境面积达38861.36 hm2,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25.75%;次适宜生境面积33488.68 hm2,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22.19%;一般适宜面积56126.37hm2,占研究地区总面积的37.19%。研究地区内,东北虎生存的生境适宜分布区主要位于东辉、东华、横山、茂林、双河、松林等林场,响河林场、新胜林场的西部以及建设林场的部分区域。不适宜区域共22426.40 hm2,占总研究地区面积的14.86%,主要位于研究地区的西南部。研究地区内的适宜生境面积能满足约3只(2.63只)雌性东北虎生存及繁殖需求。4.根据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实地调查发现:研究地区内存在7条生态廊道将东北虎核心生境连接起来。中国境内东北虎主要迁移廊道有5条,分别为老爷岭南部—珲春—东宁中俄东北虎迁移廊道,老爷岭北部—鸡东-密山东北虎迁移廊道,完达山东部—虎林-饶河-抚远中俄东北虎迁移廊道,张广才岭中部东北虎迁移廊道,小兴安岭北部—嘉荫-萝北中俄东北虎迁移廊道。本研究地区是小兴安岭与张广才岭东北虎迁移的关键节点和连接纽带,对中国境内东北虎迁移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较理想的东北虎重引入地点。

刘芳[3](2016)在《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虎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对森林是否健康、生态系统是否良性循环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野生东北虎是我国特有虎,属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濒危野生动物之一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个国家级的虎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虎活动最频繁、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该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罗斯维克和巴斯维亚虎豹保护区接壤,其地理位置不仅成为了东北虎从俄罗斯、朝鲜向我国境内扩散的种源地,而且也成为了东北虎通往汪清自然保护区、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森林的必经之道。因此,本研究以吉林省珲春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加珲春地区野外东北虎巡护工作等实地调查,并结合3S技术以及生态位模型,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技术手段,对珲春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可为东北虎栖息地的生境适宜性、栖息地保护、恢复和管理等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在林业调查资料、遥感影像资料以及与东北虎出现点等相关资料的支撑下,利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以及GIS地图代数法对野生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权重中,人为干扰要素最大,权重值达0.493,植被要素次之;综合分析后得出东北虎生存的栖息地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在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马滴达、杨泡营林站东南部,以及青龙台林场东部、北部,西北沟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均与俄罗斯虎豹保护区相接壤,是东北虎可自由穿行的林区;在保护区外围区域的适宜分布区主要分布于珲春的河山林场,解放林场西部、大荒沟林场西北、西部林区以及三道沟、五道沟相交接的林区带,在春化西南部、敬信南部,西南部有少量分布,适宜分布区面积达到了157146.73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31.25%;次适宜区分布于珲春大部分地区,且相对集中成片,面积达到了250752.28hm2,占到研究区面积的49.87%;不适宜区主要是城镇、建筑用地、农田大片区域,占研究面积的18.88%。2、利用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3S技术对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珲春地区,东北虎潜在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于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南部及南部范围内;在珲春西南部的密江境内、春化镇境内以及中部的哈达门乡境内均有潜在分布区,这些区域均属于自然保护区外围区域,且这些区域与栖息地适宜分布区地理位置几乎相同,同时对东北虎向我国境内广袤森林迁移起到了重要的廊道作用。3、通过景观生态学、景观连接度理论、最小耗费距离模型、GIS建模以及密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预测东北虎从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向我国境内的汪清、老爷岭、黄泥河等内陆广袤林区扩散和迁移时的最佳廊道路径的空间地理分布,预测结果显示廊道主要分布于珲春地区春化--青龙岗一带、大荒沟--解放林场一带以及西北沟--五道沟林场一带,通过路径的密度分析预测出廊道集中分布区域与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区域几乎相一致,说明在该区域内存在建立廊道的条件4、对珲春地区的现状调查了解到,林蛙养殖、林区放牧以及参地开垦种植已经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日常活动造成了干扰。从保护区内水网的分布现状与林蛙养殖场的地理分布两方面对林蛙养殖进行分析,通过采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向河流两侧进行500m缓冲,且假设该缓冲区内全部是人为活动地带,则统计出该区域面积占据了保护区的60%以上,加之林蛙场呈分散状分布于保护区内,则推断出林蛙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同时蛙场的家犬捕猎野生动物现象较频繁,粗放散养的放牧方式对林下植被的破坏明显,植被结构发生改变,牲畜与野生食草性动物发生食物竞争,并对野生小动物的活动带来了干扰;参地的开垦改变了森林的结构形态,同时降低了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综上所述,提出几点保护建议:通过减少人类在林区的活动,实行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移民等措施,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完善补偿机制,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巡护工作,及时清理栖息地范围内的猎套等,以此来加强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保护工作。

杜婧[4](2014)在《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生境适宜度评价》文中提出东北虎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甚至是华北部分地区。但是由于战争干扰、移民开发等历史原因,森林砍伐、过度捕杀、道路建设等人为原因,使得其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栖息地面积也不断缩减。目前,我国的东北虎已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有可能灭绝,对东北虎的保护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作为东北虎生存和繁衍的场所,对其生境的研究是其他研究的基础。本文主要以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遥感影像和基础地理信息,选取了对东北虎生存产生主要影响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居民点、道路8个因子,将包括东北虎现有3个孤立分布区(完达山东部、老爷岭北部、老爷岭南部)在内区域作为研究区,进行了单因子适宜度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各因子的权重及排序,建立了评价模型,完成了研究区东北虎生境的适宜性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模型法,从植被、地理环境、人为干扰三个方面,包括植被类型等8个因子,在整个黑龙江省范围内,进行了东北虎潜在生境的评价与分析,生成了黑龙江省东北虎潜在生境适宜性分布图,研究了东北虎潜在生境目前在黑龙江省境内的可能分布,以期为东北虎的保护和放归工作及其他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郭玉荣[5](2014)在《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文中认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拯救濒危物种的两个主要途径。我国对东北虎(P.t.altaica)这一全球濒危物种,采取了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拯救措施。就地保护主要通过建立与俄罗斯毗邻的自然保护区和进行大范围森林栖息地的恢复。迁地保护方面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建立东北虎迁地保护繁育中心,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截至2012年,已成功饲养繁育东北虎3212只,积累了珍贵的东北虎迁地保护数据和经验。研究自2009年开始,选择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为研究地,应用问卷调查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回归模型等方法对东北虎迁地保护中的种群分布格局,种群繁育管理,种群谱系管理,种群疾病防治,疫源疫病防控,科普教育管理以及种群的野化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策略分析。结果如下:(1)东北虎种群遗传管理过程中谱系记录保存完整,采取的标识方法有耳标标识、东北虎虎皮纹理特征、微芯片标记、雪地足迹指标测定、DNA个体识别技术等。从最初的人工谱系记录逐渐发展到把微卫星DNA分析技术纳入到遗传管理中,在遗传多样性监测、繁殖核心种群构建、繁殖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保障了种群的健康发展,提升了遗传多样性的保存能力。(2)东北虎种源繁育的主要优势是种源储备充足,维持了一个可持续、稳定、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储备种源。东北虎奠基种群来源清楚,种源繁育严格,繁殖后代血统纯正,前期扩大种群数量采取一年两胎的办法,后期发展核心种群,利用DNA技术,采取精生精育策略,性比维持在1:1左右。(3)圈养东北虎的产子年龄、妊娠期长度和胎成活率等繁殖参数与野生虎没有显着差异,而产子间隔、胎产子数在圈养条件下有所改变。圈养虎首次产子年龄平均为4.1岁,野生虎为4±0.4岁。平均产子间隔为384.9天,而野生东北虎约为650.92天,相差较大。东北虎平均的胎成活率为58.02%,野生东北虎幼崽出生一个月内的胎成活率为53%-59%。圈养虎的胎产子数平均为2.96只,高于野生虎的2.4±0.6只(P=0.034)。平均妊娠期为108.22天,成功受孕的交配期平均为9.4天,与野生虎交配、妊娠期相近。(4)疾病是威胁野生东北虎和圈养虎及大型猫科动物种群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圈养虎的疾病研究非常重要,将来可用于野生种群的疾病防治。除基础仪器设备及实验室设施外,需要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手段,并且需要与国内外科学研究机构合作攻克疫病方面的科学难题,建立并培养专业科研团队。(5)迁地环境下,如果对虎粪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给空气、水、土壤造成污染,并传播疾病,研究发现虎粪可作为有机肥,较其他家畜粪便的有机质、水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更高。pH值趋于中性,更能够满足微生物发酵要求。虎粪能够改善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虎粪的有效利用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圈养虎在野化训练的过程中对猎物种类的反应差异并不显着,对投入的活体猎物,如鸡、猪、羊、牛,其反应大致相同,没有特殊偏好。在野化训练过程中,东北虎对猎物都能产生捕食反应,主动追击猎物。通过连续三年的初步野化训练,圈养东北虎从不会捕食猎物到能够主动追捕猎物,其捕食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捕食效率也随着野化训练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7)人工饲养繁殖的东北虎,特别是展区的笼养虎个体,生活空间狭小,饲喂食物为牛羊肉,常年处于与游人近距离接触的嘈杂环境中,大大降低了紧张程度和恐惧感,丧失了参与捕食、警戒、隐蔽等行为活动。半散养东北虎具有较大面积的空间,与人直接接触的机率相对较小,并且经常有机会捕食投入的活动物,因此其机警程度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增强,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东北虎的反应并没有明显差异。(8)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东北虎迁地保护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科普宣传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普教育方式采取了多元化教育模式。开展东北虎认养活动主题鲜明、具有特色。东北虎观赏旅游,一方面发挥了科普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成为很有发展前景的旅游产业项目,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和筹集东北虎保护经费的重要举措。(9)应用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体系对东北虎迁地保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其管理有效性能力总体趋于良好。但国家和地方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资金渠道不畅、经费短缺是“猫科中心”发展的最大障碍。此外,在东北虎野化训练和重引入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10)东北虎野化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东北虎保护区建设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化训练,结合东北虎迁地保护的内涵,在自然保护区选择建立野化训练场,对如何建立野化训练总体布局、附属设施进行阐述,构建管理评价理论体系包括3个阶段目标,6个层次,16个分系统,50个具体指标,180个二级指标,以对未来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的有效管理进行评估。

张常智[6](2013)在《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和人虎冲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2-2013年应用大样方法、样带法、传统的俄罗斯有蹄类调查方(FMP法)、网络信息收集法、样线法、样线片段足迹链占有法等野外抽样调查技术,结合Bootstrap重抽样、蒙特卡洛模拟、多元统计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对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数量监测方法评估、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现状及变动趋势、猎物种群监测方案设计、虎及其猎物间关系、东北虎猎物种群恢复型和人虎冲突开展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东北虎猎物种群数量监测方法评估。传统的样带法(样带宽度为100米),猎物密度为:D(马鹿)=0.054±0.009只/km2,D(狍)=2.81±0.72只/km2,D(野猪)=0.99±0.16只/km2,D(梅花鹿)=0.26±0.06只/km2;改进后的样带法(样带宽度为足迹链宽带,即为昼夜活动直径),猎物密度为:D(马鹿)=0.004±0.0017只/km2,D(狍)=0.32±0.07只/km2,D(野猪)=0.33±0.05只/km2,D(梅花鹿)=0.0094±0.002只/km2。传统的俄罗斯调查法(FMP法),猎物密度为:D(马鹿)=0.0096±0.005只/km2;D(狍)=0.93±0.24只/km2;D(野猪)=0.058±0.013只/kn2;D(梅花鹿)=0.0194±0.009只/km2。大样方调查法,猎物密度为:D(马鹿)=0.006±0.007只/km2,D(狍)=0.654±0.148只/km2,D(野猪)=0.311±0.154只/km2,D(梅花鹿)=0.074±0.042只/km2。样带法调查误差主要来源于样带的宽度的确定和换算系数的准确性。传统样带宽度以透视度(远小于足迹链宽度)来计算密度,导致密度远高于实际密度。采用足迹链宽度作为样带宽度,用一条样带调查猎物足迹链宽度内的猎物密度在理论上会产生足迹链遗漏。换算系数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猎物个体间差异较大,有待深入研究。传统的俄罗斯调查方法(FMP)需要知道动物的每日运动距离。国内对东北虎猎物日运动距离需进一步研究。大样方法通过在足迹链宽度范围内(猎物家域内)布设多条样线,将足迹链宽度范围内产生足迹链遗漏的几率减低。同时在一个大样方内通过多条样线排除重复的足迹链,并以一条足迹链相对于一只动物(即换算系数为1)统计样方出现的动物数,避免了繁杂的换算系数。2)东北虎猎物足迹链密度和猎物密度关系探讨。猎物密度和其足迹链密度呈显着的线性正比例关系,马鹿、狍子和野猪密度和其足迹链密度关系式分别为:Y=0.6835x+0.0736(n=53,R2=0.5732,p<0.05),Y=0.4847x+0.1746(n=48,R2=0.8143,p<0.05),Y=0.3802x+0.1864(n=53,R2=0.5296,p<0.05),(Y为猎物密度,x为猎物足迹链密度)。相对于野猪而言,马鹿和狍子的足迹链密度能更好的指示真实密度,这可能和不同物种的行为有关。3)东北虎猎物种群数量监测。调查期间的方差(within survey time variance)为0.98。整体样方间方差(overall within-sample variance)为0.15(范围0.04-0.22)。2011年2-3月,共调查40条样线,每条样线长度8-12km,对狍子而言,如每2年监测1次,a=0.2,B=0.2,r=10%开展监测则有0.916的能力监测到狍子种群足迹链≥10%的下降趋势或者0.926的能力监测到狍子种群足迹链足迹链≥10%的增长;对野猪而言,有0.813的能力监测到野猪种群足迹链≥10%的下降趋势或者1的能力监测到足迹链≥10%的增长。其他监测因素不变,随着样线数量的增加,探测到猎物种群足迹链固定变化率的能力也随之增强。每2年监测1次,每条样线为8-12km,当样线达到24-32条时有80%的概率监测到研究地区狍子种群足迹链减少≥10%或增加≥10%的波动。每2年监测1次,每条长度为8-12km,样线为16-24条时,有80%的概率野猪种群足迹链增加≥10%的变动,当样线达到32-40条,有80%的概率监测到整个地区野猪足迹链减少≥10%的变动。a从0.05,0.1,0.15,0.20变化时探测到东北虎猎物种群足迹链固定变化率的能力也随之增强。研究地区梅花鹿和马鹿的足迹链密度为0的样线比例特高,无法用MONITOR软件设置监测方案。4)东北虎猎物足迹链调查法准确性和精度探讨。当调查18条样线(或抽样距离达到171.71km),30条样线(或抽样距离达到297.47km)时能分别满足狍子,野猪的种群数量调查准确性的最低需求。在研究地区,对狍子和野猪的调查,1km2调查面积内至少需分别抽样0.1648km,0.2855km的样线。其他东北虎猎物(梅花鹿,马鹿)由于其调查遇见率极低,无法被评估。基于准确性指标,不同研究地区,随着狍子或野猪密度的增加,其最佳取样努力减少。同一地区,猎物密度大的物种(狍子),其最佳取样努力小于密度小的东北虎猎物物种(野猪)的最佳取样努力。5)东北虎猎物种群变动趋势:预实验15条样线,不同的猎物物种的探测概率都很高。狍子在阔叶林中p=0.96,其他林型中p=0.94;野猪在阔叶林中p=1.0,其他林型中p=0.92(p为探测概率)。阔叶林中的调查条件记录值(值域1.62-2.15)高于其他林型调查条件记录值(值域1.56-2.54)。从2010-2013年,研究地区狍子种群指数增加了2.4倍。年平均种群指数回归斜率显着的大于O。野猪、梅花鹿、马鹿、斑羚和原麝等物种的种群密度也呈上升趋势,但其增长都没有显着大于0。人为干扰减轻的情况下,狍子种群能快速野外恢复,但是种群年增长率远低于其内禀增长率。在保护干涉前,狍子和野猪的密度就相对较高,显示狍子和野猪抗人为干扰能力强。而梅花鹿、马鹿、斑羚和原麝种群基数太低,除了外部影响外,可能存在着物种内对种群恢复的限制。6)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1)用虎网络信息收集法研究2006年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的种群现状,结果显示东完达山地区2006年东北虎数量为6—9只,由1只成年雄虎,2—3只成年雌虎,2--4只亚成体虎和1只小于1岁的幼体虎组成;(2)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法得到东完达山地区2002年东北虎的密度为0.356只/100km2,能容纳22—27只东北虎;(3)用样线法在黑龙江的老爷岭南部和吉林省大龙岭北部面积1735.99km2的区域内设置样线64条,总长609kmm,没有发现东北虎足迹链。样线调查的结果表明,在2011年2月—3月该调查区域东北虎的数量为0只。监测结果表明,用猎物生物量和捕食者关系得到东北虎数量远远超过现实数量,人们对东北虎猎物的盗猎和猎套对虎的伤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样线法调查得出的结果低于现实种群,主要原因是虎数量极低和调查者对野生虎行为学了解甚少,较难在野外有效的发现虎信息;且样线法监测仅应用于当东北虎以一定的密度(即有定居虎)存在的情况下(多数监测样线能发现虎信息)。虽然和样线法一样存在着诸如专家估计密度和真实密度之间的关系、虎足迹数量和虎真实密度间关系不确定、保守估计等内在缺点,在目前中国东北地区野生东北虎种群密度极低、且多是穿越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游荡个体的现状下,网络信息收集法是一种高效、可行的东北虎监测方法。此外,其他监测方法,如占有法、基于标志重捕远红外照相法、粪便DNA法、足迹数码信息法、警犬法等,应根据各种方法的理论前提、误差来源、适用范围和虎是否定居及密度等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且有些方法可能成为未来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有效监测工具。7)中国东北虎种群现状及其对野生东北虎保护应用研究。(1)2004年11月到2010年4月,东完达山地区共监测到138条可靠信息,研究地区由2只定居雌虎,一只定居雄虎,4-5只游荡虎和5只幼崽组成,其中2只幼崽生长为亚成体,但都没能在研究地区定居。虎的平均种群保持相对稳定,为4.83±1.47只到6.33±1.63只,虎最高密度为1.15/1000km2,成年虎种群密度最高为0.72/1000km2。(2)2002-2007年于中国东北地区监测到343条可靠信息。国内东北虎共为5个分布区:东完达山分布区,南部老爷岭-大龙岭虎分布区,北老爷岭分布区,张广才岭分布区(吉林省张广才岭和黑龙江省张广才岭南部山区),哈尔巴岭分布区。其中东完达山和南部老爷岭-大龙岭虎分布区每年都多次发现虎信息,且多次发现小虎信息,为虎的繁殖栖息地。而张广才岭分布区、哈尔巴岭分布区和北老爷岭分布区虎活动频次不高,每2-3年才监测到虎信息。表明此三处分布区可能能被游荡虎到达,却不适应定居虎生存。除2002年外,年东北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为12-19只。东完达山分布区有2-3只长期定居个体,除此之外,东北境内其他东北虎均属来回于中俄边界的游荡虎。8)虎和猎物关系:猎物是否限制中国东北虎种群野外恢复?2002年,研究地区东北虎猎物的生物量密度为87.9kg/km2。基于Karanth et al.(2004)的模型,东完达山虎密度为0.205955076个/100km2:基于Carbone and Gittleman (2002)虎的密度为0.356个/100km2;基于Miquelle et al.(1999)的公式,虎的密度为0.722个/100km2。三个模型得到虎数量都远高于监测到的虎数量,暗示着研究地区可能存在着对虎的盗猎。基于15个地区虎猎物生物量和虎密度,获得关系式:T=4.1012(LnPb)-21.626[F=19.17454,n=15,p=0.000898,R2=0.6312],其中T为虎密度(individuals/100km2),Pb为虎猎物生物量(,kg/km2),最低可维持定居虎长期生存的猎物生物量为195kg/km2,东完达山猎物种群不足以维持可长期生存的东北虎种群需要。从2002年到2008年,东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的主要猎物(3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7年间,东北虎猎物密度下降达39.53%-44.80%。显示猎物贫乏是影响东完达山虎种群恢复的重要因子。9)吉林省珲春地区人虎冲突研究。从2001年12月到2010年7月,珲春地区内共发生191起人虎冲突事件,年均发生23.125次(x=23.125±16.5567,范围:11-54)。导致1人死亡,3人受伤;16匹马,188只牛,11只狗,32只羊,1只猪死亡;1匹马,43头牛,1只狗受伤。平均单次虎攻击牛的数量显着大于攻击马的数量(T=2.036,p=0.043)。平均单次攻击牛的数量和攻击狗的数量(T=-0.147,p=0.883)及平均单次攻击狗的数量和马的数量(T=1.731,p=0.096)都没有显着差异。假设无人为干扰情况下,虎可取食完猎物全部可利用部分。珲春地区至少有84.03%的虎取食行为受到人为干扰。虎对马和牛不存在偏好性,但相对于牛犊而言,虎偏好成年牛(χ2=22.843,df=l,p<0.05);对于母牛而言,虎偏好公牛(χ2=82.569,df=1,p<0.05)。下雪期月平均被虎攻击的牛数量(x=0.916±0.26565)显着低于无雪期月平均数(x=2.4043±0.25485),(T=-5.293,p<0.01)。2001年12月到2010年7月份,家畜损失共达77035美元,年平均损失9062.94美元。拖迹平均长度为40.3455米(40.3455±37.46947,n=55)。拖迹的长度和被捕杀的家畜体重无关(p>0.05,rs=-0.7,n=40)。捕杀现场的隐蔽度(x=0.25±0.07)显着低于取食场所的隐蔽度(x=0.54±0.14),(r=0.19,p<0.05,n=25)。71.31%的冲突发生在树林中,88.52%发生在坡度为0-30间,84.43%发生在海拔50-317米间,更多发生在东或南坡。

郑喜淑[7](2010)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 ——以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为个案》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边境线长达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2006年,因朝鲜族人口减少和行政区域合并等原因,图们江区域朝鲜族村由1980年的1000多个减少到395个,其中边境村187个。朝鲜族人口占70%以上的村有99个,占边境村总数的52.9%。本研究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建构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探讨了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前景;文化产业对图们江区域发展的意义。第二章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介绍了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概况;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现存问题与评价。第三章论证了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及保护价值。主要讲述了对图们江区域文化资源中的生态文化的考察。第四章主要通过中韩两国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比较和文化产业开发模式的借鉴,利用战略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对图们江区域建构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SWOT分析,做了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建构文化产业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建构了图们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的三种模式,即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文化内容数字化模式和文化内容创意产业链模式。本文研究的特点:一是以丰富的案例为借鉴,始终以“文化内容”(文化资源)为依托研究文化产业;二是在民族学视野下以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为依据,研究文化产业的最高端生态文化产业;三是以多种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建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本研究的创新点:(一)首次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并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的三种模式。即:“聚居村”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图们江区域数字化“文化内容库”模式;主题村建设模式和数字化文化内容融合发展的文化内容数字化“创意产业链”模式。(二)论证了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模式理论。本研究的意义:(一)民族学视野下以生态人类学理论为支撑,阐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大有可为。(二)三种模式,不仅能够保护和开发利用,而且可以防止朝鲜族文化流失和被争夺。也为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带来产业扩大化和极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明海,马建章[8](2010)在《中国野生东北虎现状及其保护愿景展望》文中指出

朱蕴杉,张庆,许鲁[9](2010)在《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探讨》文中认为对饲养东北虎的野化训练,是东北虎日常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日后放虎归山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文是在东北虎繁育中心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人工模拟条件下对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现况,指出管理方式、饲喂模式等制度上原因对饲养东北虎野性和行为恢复的影响是东北虎野化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为今后东北虎野化训练提出了改进设想。阐明人工模拟野生生境困难和食物链模拟困难是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难以展开的主要原因。

李冰[10](2010)在《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及猎物种群现状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在我国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但长期以来,相关研究较少。作者自2003年开始在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研究及保护工作,对东北虎种群的数量,猎物种群,家畜捕食情况,人虎冲突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在该地区开展东北虎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建议。作者与吉林珲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开展了东北虎的初步监测,分析了2001年12月~2006年12月间保护区内东北虎的活动频次、数量和雌雄成幼比例。截至2006年底,保护区内共监测到虎的活动93次,其中有1次为幼体。对其中45次有可靠足迹记录的虎活动情况的初步判定表明,2002~2006年依次有3~7只次、10~16只次、5~9只次、4~7只次、5~7只次的东北虎在保护区及周边活动,雄性多于雌性;2003~2005年的冬季野外调查表明,可能有7只雄性东北虎在该区域活动,其中有1只为雄性亚成体。为了初步了解珲春自然保护区内猎物的情况,作者分别于2006—2007年冬天和2007—2008年冬天在东北虎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设置了样线并应用FMP公式计算了珲春自然保护区内有蹄类的密度情况。结果显示2006—2007年冬季保护区内梅花鹿的密度为0.039/km2,马鹿的密度为0.010/km2,狍子的密度为0.533/km2,野猪的密度为0.051/km2。2007—2008年冬季保护区内梅花鹿的密度为0.049/km2,马鹿的密度为0.097/km2,狍子的密度为0.321/km2,野猪的密度为0.048/km2。结果指示珲春自然保护有蹄类密度仍然较低。作者同时比较了在珲春地区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有蹄类调查的结果,并分析了各自的利弊。从2001年12月至2007年底,共计有126起,204头家养动物被虎袭击,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家畜被袭击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没有发现明显的对家畜种的偏好。利用GIS和回归分析为工具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1)虎通常不袭击离开村庄小于1公里的家畜。2)人为干扰对家畜的被食用率和虎移动家畜尸体的行为都有显着影响。3)共计有约16,079公斤的家养动物肉被虎食用,造成损失76084美元,但家畜并非虎的主要食物来源。4)对虎袭击地点生态变量的分析表明,东向和南向有更多的家畜被袭击。5)此外,虎多在较低的海拔和坡度、较高的郁闭度,靠近村庄和河流,远离道路等区域捕食家畜。清除偷猎者下的钢丝套子以增加有蹄类的密度对于减少虎捕食家畜非常重要。此外,减少虎袭击地点的人为干扰和改善对家畜的看护也非常关键。为了减缓冲突,2004年珲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施了虎豹伤畜补偿项目,这在该地区尚属首次。为了对补偿的效果进行评估,本研究在2004和2005年分别挑选了不同位置的9个村,在补偿项目实施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询问了村民关于5个方面的问题,并于2007年作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东北虎的保护对保护区内以及周边居民的安全和收入影响有限,但虎捕食家畜有上升的趋势,并成为人虎矛盾的主因。人类活动中下套子对虎以及有蹄类都有较大的影响并可能是虎大量捕杀家畜的主要原因之一。补偿项目对于缓解村民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冲突以及村民与保护区的冲突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持续性不足。家庭是否发生过虎豹伤畜事件以及保护区成立后家庭收入是否受影响这两方面与村民的保护意识表现为显着的正相关性。为了彻底解决人虎的冲突,作者建议:杜绝下套子的偷猎行为,改变畜牧方式,发展替代产业,解决部分牧场在保护区内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把居民迁出保护区。综合以上的研究和作者在保护区开展工作的经历,得出目前在珲春保护区内,威胁东北虎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生境破碎化,低猎物猎物密度和钢丝套子等等。作者针对这些威胁提出了建立国际走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等十五项保护行动建议。

二、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小兴安岭东南部清河林区东北虎猎物种群密度及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野生种群分布及数量监测
        1.2.2 生境选择及适宜性评价
        1.2.3 东北虎生态廊道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动植物资源
        2.6.1 野生植物资源
        2.6.2 野生动物资源
3 东北虎猎物种群数量及分布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外业调查
        3.2.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野猪种群平均分布密度与数量评估
        3.3.2 狍种群平均分布密度与数量评估
        3.3.3 清河林区东北虎猎物生物量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虎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2 单因子生境评价
        4.2.3 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4.3 结果
        4.3.1 各单因子生境适宜性分级图
        4.3.2 多因子生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虎潜在迁移廊道分析
    5.1 引言
    5.2 中国境内东北虎迁移廊道概述
        5.2.1 老爷岭南部--珲春-东宁中俄东北虎迁移廊道
        5.2.2 老爷岭北部--鸡东-密山东北虎迁移廊道
        5.2.3 完达山东部--虎林-饶河-抚远中俄东北虎迁移廊道
        5.2.4 张广才岭中部东北虎迁移廊道
        5.2.5 小兴安岭北部--嘉荫-萝北中俄东北虎迁移廊道
    5.3 清河林区东北虎潜在迁移廊道分析
        5.3.1 清河林区内东北虎潜在迁移廊道分析
        5.3.2 清河林区在东北虎分布及迁移廊道区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东北虎种群演变及分布格局
        1.1.2. 我国东北虎所面临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野生东北虎研究概况
        1.2.2. 野生东北虎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总体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与交通概况
        2.1.4. 人虎冲突现状
    2.2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3 研究内容
        2.3.1.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2.3.2.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2.3.3.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2.3.4.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4 研究方法
        2.4.1. 3S技术与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与GIS地图代数理论
        2.4.3. 生态位模型——MaxEnt(最大熵原理)模型分析方法
        2.4.4.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2.5 技术路线
3.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评价
    3.1. 栖息地生境适宜性概述
    3.2. 研究方法及过程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评价因子选择与单因子生境分析
        3.2.4. 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适宜性GIS综合评价
    3.3. 结果评价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野生东北虎潜在栖息地分布预测
    4.1. 生态位模型概述
    4.2. 研究方法及过程
        4.2.1. 最大熵原理(MaxEnt)模型及检验
        4.2.2. 数据准备与模型应用
    4.3. 模型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1. MaxEnt预测结果检验与分析
        4.3.2. MaxEnt预测结果环境变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野生东北虎潜在廊道预测
    5.1. 景观连接度(connectivity)的概述
    5.2.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原理
    5.3. 潜在廊道预测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准备
        5.3.2. 潜在廊道预测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人为干扰对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6.1 概述
    6.2. 林蛙养殖的影响分析
        6.2.1. 林蛙养殖现状
        6.2.2. 数据准备与处理过程
        6.2.3. 水系缓冲区处理与结果分析
    6.3. 放牧对保护区的影响
    6.4. 参地种植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生境适宜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东北虎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及进展状况
        1.2.2 我国研究及进展状况
    1.3 东北虎生境研究
    1.4 生境评价研究
    1.5 3S技术在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主要研究方法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3.3 GIS分析所用到的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平台
        3.1.1 数据获取与收集
        3.1.2 研究应用软件工具
    3.2 遥感影像处理
        3.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2.2 TM影像分类
        3.2.3 植被覆盖度估算
    3.3 地形数据
    3.4 其他数据
4 单因子生境评价
    4.1 评价因子的选取
    4.2 评价准则的确定
    4.3 植被因素
        4.3.1 植被类型
        4.3.2 植被覆盖度
    4.4 地理环境因素
        4.4.1 海拔
        4.4.2 坡度
        4.4.3 坡向
        4.4.4 水源
    4.5 人为干扰因素
        4.5.1 居民点
        4.5.2 主要道路
5 多因子生境综合评价
    5.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1 构造判断矩阵
        5.2.2 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5.3 评价模型建立
    5.4 多因子综合叠加
    5.5 评价结果验证与分析
6 黑龙江省东北虎潜在生境评价
    6.1 生境评价因子的确定
    6.2 基于专家模型的生境评价
    6.3 评价结果
        6.3.1 植被因素分析
        6.3.2 地理环境分析
        6.3.3 人为干扰分析
        6.3.4 综合评价与分析
    6.4 结果验证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中国东北虎的分布与数量
        1.1.2 中国东北虎致危因素分析
        1.1.3 中国东北虎就地保护措施
    1.2 研究意义
        1.2.1 东北虎迁地保护概述
        1.2.2 研究地——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概况
        1.2.3 东北虎的未来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研究
    2.1 引言
    2.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2.3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管理及效果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结果
        2.3.3 讨论
        2.3.4 小结
    2.4 东北虎迁地保护种源繁育管理
        2.4.1 研究方法
        2.4.2 研究结果
        2.4.3 讨论
        2.4.4 小结
    2.5 东北虎种群繁殖参数分析
        2.5.1 研究方法
        2.5.2 研究结果
        2.5.3 讨论
        2.5.4 小结
3 东北虎疫病防控研究
    3.1 引言
    3.2 东北虎疾病防治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结果
        3.2.3 讨论
        3.2.4 小结
    3.3 东北虎疫源疫病防控
        3.3.1 研究方法
        3.3.2 研究结果
        3.3.3 讨论
        3.3.4 小结
4 东北虎迁地保护野化训练研究
    4.1 引言
    4.2 东北虎迁地保护捕食行为研究
        4.2.1 试验地点及条件
        4.2.2 研究结果
        4.2.3 讨论
        4.2.4 小结
    4.3 不同环境东北虎对人为干扰的反应
        4.3.1 试验地点及条件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小结
5 东北虎科普教育与管理有效性研究
    5.1 引言
    5.2 东北虎迁地保护科普教育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结果
        5.2.3 讨论
        5.2.4 小结
    5.3 东北虎迁地保护管理有效性评价
        5.3.1 研究方法
        5.3.2 研究结果
        5.3.3 讨论
        5.3.4 小结
6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
        6.3.2 野化训练场设计研究
        6.3.3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坤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和人虎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东北虎保护的现状
        1.1.2 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研究进展
        1.1.3 东北虎与猎物关系研究进展
        1.1.4 不同尺度物种多度和分布监测
        1.1.5 人和虎冲突:野生虎种群恢复和保护的挑战
    1.2 课题的总目标及研究内容
        1.2.1 总目标
        1.2.2 研究内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吉林省珲春地区
    2.2 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地区
    2.3 黑龙江省老爷岭及吉林省大龙岭交界地区
    2.4 黑龙江省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东北虎猎物种群数量监测方法评估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带法
        3.2.2 FMP法
        3.2.3 大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样带法
        3.3.2 FMP法
        3.3.3 大样方法
    3.4 讨论
        3.4.1 足迹链调查法的优缺点
        3.4.2 样带法,FMP和大样方方法比较
        3.4.3 猎物密度比较
        3.4.4 误差来源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虎猎物种群密度和其足迹链密度关系探讨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猎物密度
        4.2.2 猎物足迹链密度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马鹿
        4.3.2 狍
        4.3.3 野猪
    4.4 讨论
        4.4.1 相关性
        4.4.2 真实密度和足迹链密度函数特点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虎猎物种群数量监测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取样设计和监测资料收集
        5.2.2 方差估计
        5.2.3 设计管理要求
        5.2.4 能力分析
        5.2.5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狍种群监测
        5.3.2 野猪群监测
        5.3.3 梅花鹿和马鹿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虎猎物足迹链调查法准确性和精度探讨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Bootstrap统计方法求东北虎猎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抽样强度有效性分析
        6.2.2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狍
        6.3.2 野猪
        6.3.3 最佳取样努力和动物密度间关系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虎猎物种群变动趋势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2.1 预实验
        7.2.2 猎物种群探测概率研究
        7.2.3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探测概率
        7.3.2 种群变动趋势
    7.4 讨论
        7.4.1 监测方法
        7.4.2 东北虎猎物种群恢复类型
    7.5 本章小结
8 野生东北虎数量监测方法有效性评估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2.1 网络信息收集法
        8.2.2 传统样线调查法
        8.2.3 猎物-东北虎关系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虎网络信息收集
        8.3.2 样线调查
        8.3.3 基于东北虎猎物生物量调查
    8.4 讨论
        8.4.1 各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
        8.4.2 监测目标,监测尺度与监测方法关系
    8.5 本章小结
9 东北虎种群现状及其对野生东北虎保护应用研究
    9.1 引言
    9.2 研究方法
        9.2.1 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种群动态趋势研究
        9.2.2 种群现状及变动趋势研究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东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种群动态趋势研究
        9.3.2 东北虎种群现状及动态趋势
    9.4 讨论
    9.5 本章小结
10 虎和猎物间关系:猎物是否限制东北虎种群野外恢复?
    10.1 引言
    10.2 研究方法
        10.2.1 大样方法估算猎物数量
        10.2.2 基于猎物估算虎密度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猎物密度
        10.3.2 虎密度
        10.3.3 猎物是否贫乏,抑或是否已成为虎的主要威胁
        10.3.4 东完达山东北虎潜在容纳量
    10.4 讨论
    10.5 本章小结
11 吉林省珲春地区人虎冲突研究
    11.1 引言
    11.2 研究方法
    11.3 结果与分析
        11.3.1 人和家畜伤亡
        11.3.2 捕食偏好
        11.3.3 捕食事件时间分布
        11.3.4 家畜经济损失
        11.3.5 捕食事件空间分布
    11.4 讨论
    11.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 ——以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建构文化产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
        一、生态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概念
        二、生态文化的特征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三、民族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化产业概念——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建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节 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资源的基本含义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马克思文化生产力理论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资本理论
        四、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文化产业与图们江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前景
        三、文化产业对图们江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及现状
    第一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的诸种环境因素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地理环境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环境
        三、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历史环境
    第二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概况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调查概况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一览表
    第三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其思考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第三章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及保护价值
    第一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文化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稻作文化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苹果梨文化
        三、舞蹈"农乐舞"中展现的农耕生态宗教习俗文化
        四、小说《苦难的年代》与《流泪的图们江》中的环境适应故事
    第二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活领域中的食宿生态文化
        一、朝鲜族居址选择与房屋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二、朝鲜族饮食中的生态文化
    第三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制度文化中的生态文化
        一、龙井三合天佛指山保护区松茸管理圈的生态文化
        二、珲春为龙头的水域、湿地、边境区域生态旅游文化
        三、图们江流域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型
        四、以长白山为中心的"人与生物圈"区域生态文化
    第四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及价值
        一、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的特点
        二、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价值
第四章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韩两国文化内容型依据(ON-LINE)
        一、中国"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概况
        二、韩国"文化原型数字化内容库"概况
        三、中韩两国数据库的比较
    第二节 中韩两国文化模式型依据(OFF-LINE)
        一、中国云南仙人洞保护式旅游产业模式
        二、图们江区域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生态旅游业模式
        三、韩国安东文化产业"传受式保护"模式
    第三节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产业实证研究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分析
        二、劣势(Weaknesses)分析
        三、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四、挑战(Threats)分析
第五章 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构建
    第一节 区域文化产业的概念
    第二节 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的三种模式
        一、模式1:文化内容主题村建设模式
        二、模式2:生态文化内容数字化模式
        三、模式3:文化创意产业链模式
    第三节 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几点建议及期望
        一、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几点建议
        二、建构图们江区域文化产业模式的期望
结论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文化资源访谈提纲
    图们江流域延边朝鲜族聚居村田野调查表格式
        表一、调查村生态文化资源类型及内容表
        表二、调查村民信息表
        表三、调查文化资源搜集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8)中国野生东北虎现状及其保护愿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北虎在中国的分布数量
2 东北虎保护管理成效
3 东北虎种群主要威胁因素分析
    (1) 生境破坏及破碎化是东北虎种群的主要威胁因素。
    (2) 孤岛状分布是东北虎种群威胁的客观因素。
    (3) 猎物匮乏和人为干扰活动日趋频繁是东北虎种群恢复的主要障碍。
4 东北虎保护愿景展望

(9)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野化训练现况及存在问题
    2.1 野化训练现况
    2.2 存在问题
        2.2.1 安全生产与东北虎野性恢复之间的矛盾
        2.2.2 空间狭小导致东北虎领域行为不明显
        2.2.3 管理方式与东北虎天性之间的矛盾
        2.2.4 饲喂模式对东北虎的影响
3 讨论
    3.1 虎轮换训练的探讨
    3.2 野化训练改进探讨
    3.3 野化训练难以展开的原因
        3.3.1 生境模拟困难
        3.3.2 食物链模拟困难

(10)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及猎物种群现状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的研究现状
    一、虎
    二、东北虎及猎物种群现状研究
    三、东北虎生态学研究概述
    四、虎捕食家畜研究
第二章 东北虎的分布及研究区域概况
    一、我国东北虎分布区概况
    二、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一、东北虎的监测及野外调查方法
    三、有蹄类的野外调查方法
    四、家畜捕食的调查方法
    五、社会经济调查方法
第四章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种群的监测
    一、研究结果
    二、讨论
    三、保护建议
第五章 珲春自然保护区有蹄类的初步调查
    一、结果
    二、讨论
    三、东北虎分布区有蹄类监测方法建议
第六章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捕食家畜调查
    一、结果
    二、讨论
第七章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的人虎冲突
    一、结果
    二、讨论与建议
第八章 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面临的威胁及保护行动建议
    一、东北虎面临的威胁
    二、保护行动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小兴安岭东南部清河林区东北虎猎物种群密度及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D]. 刘安专.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吉林珲春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生境评价与潜在廊道分析[D]. 刘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4]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生境适宜度评价[D]. 杜婧.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5]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D]. 郭玉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1)
  • [6]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和人虎冲突研究[D]. 张常智.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7]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产业研究 ——以图们江区域朝鲜族聚居村为个案[D]. 郑喜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8]中国野生东北虎现状及其保护愿景展望[J]. 张明海,马建章. 动物学杂志, 2010(01)
  • [9]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探讨[J]. 朱蕴杉,张庆,许鲁. 野生动物, 2010(01)
  • [10]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及猎物种群现状及保护研究[D]. 李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7)

标签:;  ;  ;  ;  

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在珲春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