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帅,王小红,赵志刚,潘景山,武鲁[1](2021)在《COVID-19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方便科研人员了解COVID-19的致病机理、人体免疫、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等科研动态,本文对COVID-19知识图谱进行构建与应用研究。采用半自动化知识图谱构建方法,设计构建流程,搭建COVID-19知识图谱模式层。从核心医学期刊、核心中医药期刊、权威药物数据库及百科等数据源获取数据,并采用爬虫爬取和人工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获取、解析和存储工作。同时,基于Neo4J构建COVID-19科学文献知识图谱、中药治疗知识图谱和西药治疗知识图谱,并实现知识图谱的融合。为保证知识图谱的质量,对知识图谱三元组进行统计与校验,实现知识图谱质量控制,并在COVID-19知识图谱的数据基础上,进行中药方剂频次分析、中药材频次分析、中药有效成分频次分析及西药研究热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麻杏石甘汤、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方是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方剂;而Remdesivir、Chloroquine、Darunavir是研究热度最高的新冠临床治疗西药。说明COVID-19知识图谱在中药有效成分挖掘、中药方剂潜在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该研究在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现代化、探索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石英杰[2](2021)在《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指导下,通过对中医辨证方法和病机理论的研究,引入适用于中医药异构数据特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适用于胸痹病智能辅助诊断的相关数据库。通过模拟临床上专科诊断路径设计基于胸痹病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模拟全科诊断路径,构建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以胸痹病为例进行应用和验证,为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基于研究目的实现形式,研究工作包含了理论分析和应用验证两方面。(1)引入适用于中医药异构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化采集胸痹病相关的诊疗标准数据及症状数据,结合人工校对构建适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的相关诊断数据库;(2)通过对证素辨证等理论的研究,设计一种辨证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框架,提取胸痹病辨证要素,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将中医辨证过程转化为多标签文本分类的算法构建辨证模型,模拟基于专科知识的中医辨证路径。(3)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设计一种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通过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的证候病机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挖掘,分析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挖掘、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设计出结构合理的病机模型,并构建病机知识图谱用于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4)筛选胸痹病名老中医医案,分别应用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进行证候诊断的预测,评价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探寻一种融合两种方法优势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实现方法。研究结果(1)在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相关的诊断数据库的构建中,引入了一种基于字的序列标注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进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共提取不同来源的胸痹病相关标准的证候22个,形成含有症状多维属性的证候-症状数据条目380条,诊断知识数据共提取相关证候125个,形成含有症状多维属性的证候-症状数据条目2619条。构建了含有症状概念词441个,症状词22758个的症状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输入症状的规范化处理,同时还可以将新增症状数据不断补充到数据库中,使得该数据库具备不断扩展的能力,实现对各种症状术语更高的识别率。(2)遵循中医思维和辨证过程,将中医证候细化分类,分为复合证、最小证、基本证(包含基本证兼夹型)的类别。通过还原辨证过程中证候诊断的推理过程,并对证候名称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设计出辨证要素多层次表示框架,将辨证要素分为病位要素、病性要素(基本物质、病因、病理状态)、连接词2层5类。采用一种基于模式匹配思想的模式抽取方法,实现了辨证要素的自动化提取技术,通过测试完全准确占比达到71.4%;需部分人工校占比26.4%;完全错误占比2.2%。该方法适用于挖掘大批量中医药诊疗数据中的证候名称及辨证要素,为辅助诊断提供数据支持。(3)通过对胸痹病国家标准、教材、行业标准中的辨证要素的提取,构建了胸痹病的辨证要素多层次分类的数据集。以胸痹病辨证要素作为分类标签,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构建了症状-证素、症状-最小证、症状-证候三个多标签文本分类辨证模型,通过筛选出符合胸痹病诊断的名医医案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模型对辨证要素的预测准确率F1值能够达到82.90%,证候诊断准确率F1值达到72.08%。(4)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的理论研究,梳理出了疾病、症状体征、病机与证候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病机和证候名称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寻找病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以证候病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证候病机数据中提取的病机要素进行研究,设计出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将病机要素分为具有4层32类,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的病机单元数据共5675条病机单元数据进行提取,共提取出病机要素851个。其中病位要素197个,病性要素619个,连接词44个。病性要素中基本物质30个,生理功能50个,病因207个,病理状态332个。然后分析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证候-病机单元-病机要素-症状体征的病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构建病机知识图谱,在病机知识图谱中实现知识检索和知识查询,同时可以实现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功能。(5)根据纳入标准筛选胸痹病的名老中医医案111例,在对症状体征信息规范化处理后,分别对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进行应用测试。最终,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准确34例,基本准确45例,错误32例,模型准确率71.17%;病机知识图谱辨证准确21例,基本准确52例,错误38例,病机知识图谱准确率65.77%。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准确率较高,病机知识图谱准确率略低,但是中间增加了病机要素推理过程,对于中医辨证思维的还原性较高,使得推理结果可解释性增加。(6)分别按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与病机知识图谱推理结果的权重按比例6:4和4:6进行融合方案的验证与测试。权重比为6:4的融合结果为辨证准确51例,基本准确35例,错误25例,总准确率77.48%;权重比为4:6的融合结果为辨证准确56例,基本准确36例,错误19例,总准确率达到82.89%,是几种方法中准确率最高的方案。研究结论(1)通过分析中医药异构数据的数据结构和语义特点,引入合适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中医药异构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设计结构合理且包含症状多维属性的中医诊断数据库,能够实现很好的数据和知识扩展,为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相关研究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2)通过对中医证候名称数据的结构和语义表达规律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辨证要素多层次表示框架,尤其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证候数据的处理,应用基于模式匹配思想的模式抽取方法可以批量处理不同来源的证候数据。通过对胸痹病辨证要素的提取,以胸痹病辨证要素的多层次框架作为标签体系,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出症状-证素、症状-最小证、症状-证候多标签文本分类辨证模型。该辨证模型经过测试具有很好的准确率,可以用于胸痹病辨证诊断,模拟基于专科知识的中医辨证路径。(3)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以证候病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设计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以及在该框架下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最新修订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的病机单元数据进行提取,构建出证候病机数据库。通过分析挖掘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规律、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中医辨证的基本思维方法,应用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设计病机模型,以病机为核心将症状体征和证候信息统一到同一框架之内,模拟类似全科辨证思维路径,构建病机知识图谱,实现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等功能。(4)本研究设计的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在证候预测方面各有优劣,都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对部分复杂证候诊断准确率不如病机知识图谱;基于病机的知识图谱具有对病机要素的预测路径,使得辅助诊断的结果可解释性进一步增加,两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进而研究中采用了基于一定权重比例的融合方案进行验证与测试,结果优于使用单一方法的准确率。因此,基于两种方法融合的方案应该是本研究的最佳方法。

王芳[3](2021)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可以说,可视化是图书情报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与方向。随着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关于可视化研究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有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可视化发展的整体研究还比较少,这不利于研究人员了解可视化技术与方法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演化特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与可视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通过限定学科类别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和“档案及博物馆”确保研究对象是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文献,以“可视化”为主要检索词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的检索,并结合人工筛选,获得本论文的1784篇研究文献。提取1784篇文献的分析单元,例如发文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并对相关单元进行清洗、整理以及合并同义词,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法、高频词分析法、共现分析法以及知识图谱分析法等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相关成果文献的时空分布、主体以及内容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借助Citespace和Ucinet软件将研究结果进行知识图谱呈现并对图谱进行详细分析。经研究发现,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的发展体现出如下特点:1.自可视化相关研究诞生以来发文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2.文献主要刊载于本领域专业期刊上,《情报科学》、《现代情报》发文量最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南京大学是该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机构。3.武汉大学的赵蓉英和邱均平教授是该领域的代表性人物。4.作者、机构之间合作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5.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可视化方法与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可视化技术的实现、利用可视化方法对热点主题的研究等方面,有以图书情报领域自身的研究为重点,向计算机技术化发展转变的态势。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为图书情报的研究人员在之后的研究中提供参考,使可视化技术在以后的研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

李悦[4](2021)在《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据统计仅常见病虫害就达到1400种以上,每年因为病虫害的影响对农作物产量、农民收入的损失非常严重。同时,因农作物病虫害数据来源广泛,数据表示、存储与组织等方式各有不同,资源处于无序与相对混乱的状态,各类用户难以快速、高效地查询与使用多方面农作物病虫害信息资源,从而导致知识难以被有效利用。随着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第四范式以及知识图谱的提出,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多源异构病虫害数据进行整合,充分挖掘隐含在文本内的知识,对于帮助用户厘清知识脉络、提高知识获取和传播的效率、提升农业智能化知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借鉴融合了多来源、多载体的专业化高质量知识资源并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知识抽取,探索有关农业领域半自动化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技术路线。同时,尝试将农作物病虫害领域知识图谱与通用知识图谱以及传统的知识组织体系进行融合,在分析其应用场景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知识问答原型系统进行应用验证,进而为新型智能化知识服务实践提供相关思路。本文首先介绍了知识图谱的起源与现状,并对农作物病虫害相关本体及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对知识图谱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并对构建知识图谱需要运用到的有关技术方法进行阐述,涉及到的方法主要包括:本体构建的相关知识、实体识别、知识存储、知识融合方法,相关概念与方法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三,在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模式层的构建方面,本文对农作物病虫害关于构建本体的目标与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基于《农业科学叙词表》、病虫害权威专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和国家农业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构建了含有13个一级类、25个二级类、20个三级类,15个一级对象属性,36个一级数据属性的农作物病虫害领域本体,并基于OWL+SKOS语言对本体进行形式化表示;其四,在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数据层的构建方面,本文先对数据层的构建流程作出了介绍,然后基于BERT-Bi LSTMCRF模型、实体链接等技术方法,完成了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半自动化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实验,并运用Neo4j进行知识存储,形成了含有9类实体、9种关系,共计16842个节点、24303个三元组的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最后,基于构建的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设计并实现了知识问答原型系统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知识图谱实现了多源病虫害知识的形式化、规范化描述组织和深度融合,为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奠定了基础。

李洪峥[5](2021)在《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范围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正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尽管及时的冠脉介入和外科手术等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临床死亡率,但是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及冠脉再狭窄等仍是冠心病的治疗重点。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提出冠心病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强调慢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动态变化的、较长病程的疾病本质,这与冠心病中医核心病机认识及基于病变全周期的证治原则相一致。王阶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首都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诊疗38年,尤其注重遵古溯源,善于以经典为蓝本,结合现代病理生理研究认识冠心病慢性冠脉综合征,结合成分药、组分药等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处方用药,临床疗效颇佳。有鉴于此,本研究本研究在综述慢性冠脉综合征及数据挖掘方法的基础上,对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病机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王阶教授辨治慢性冠脉综合征规律,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王阶教授处方进而验证并完善经验总结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名老中医经验的数据挖掘结果提供探索性方案。研究方法: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综合采用关联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互信息法、复杂网络、社团分析、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对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用药特点进行核心处方、常用对药、常用角药、“药-证候要素”、“药-症”、“症-证候要素”挖掘。结合数据挖掘结果、中医古籍内容及近年来团队发表的专家共识、团体标准,依照王阶教授临证诊疗思路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辨证、处方、用药。比较王阶教授对典型病案的处方用药情况及模型输出的证候要素、处方用药结果,分析并完善王教授辨治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机理论、辨治规律。研究结果:根据理论研究,本研究认为慢性冠脉综合征可对应心痹、胸痹、喘证的中医病名,其核心病机为“痰瘀滞虚痹”胶着致病,在治疗上以补肾活血、蠲痹止痛为重点,辨证施予对应治法。数据挖掘研究,根据纳入、排除、脱落标准,在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王阶教授门诊,共纳入患者237人,诊疗记录503人次,涉及症状169个,舌质类型14种,舌苔类型23种,脉象11种,中药195味。常见症状体征为胸痛、乏力、眠差、心慌、腰膝酸软、舌暗、舌淡、脉弦、脉细等,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痰浊为主,常用中药以甘温为主,平治五脏,功效上以补肾阳、强筋骨、补中益气、散瘀止痛为主,具体包括党参、黄芪、肉苁蓉、法半夏、丹参等药物。根据关联分析,获得以“胸痛”为中心的15个核心症状,“党参-黄芪”、“党参-肉苁蓉”等对药,“党参-黄芪-肉苁蓉”等角药,及“丹参-川芎-赤芍-党参-黄芪-瓜萎-薤白-法半夏-巴戟天-肉苁蓉”的核心处方。“气喘-茯苓”、“心悸-桂枝”、“胀痛-柴胡”、“肢体酸痛-独活”等“症状-中药”关联结果,“气虚-生黄芪”、“气滞-柴胡”等“证候要素-中药”关联结果;根据聚类、复杂网络分析,获得“症状-证候要素”对应关系,6类症状群和18组中药群;运用点式互信息算法,获得“中药-症状群”、“中药-证候要素”对应结果;根据社团分析结果,围绕柴胡、丹参、瓜蒌、党参获得证候要素组合模式。此外,遴选多层感知机建模,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多层感知机算法构建模型,模拟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思路,通过典型测试病例中发现的问题,补充了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具有病位病性相结合用药,以及针对患者性别、年龄等情况个体化用药的特色。结论及意义:“痰瘀滞虚痹”病机指导下,证候要素与病位结合辨治是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基础方法,补肾活血、蠲痹止痛结合引经药的运用是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用药特色,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王阶教授处方用药思路可验证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本研究的意义是,总结并完善了王阶教授辨治慢性冠脉综合征规律,探索形成了利用算法模型模拟专家处方用药,评估并补充数据挖掘结果的研究模式。

何家欢[6](2021)在《面向中药新药发现过程的文本挖掘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展,中医药相关研究文献呈指数级增长。当前中药新药研发存在收益与风险比低、周期漫长以及相关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中药新药研存在的问题,进行中药和计算机学科之间的多学科协作研究,以文本为研究对象,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为手段,实现医药学领域文本挖掘,并且以药理文本相似性为依据,推荐与目标药物的相似药物,以达到新药研发虚拟筛选目的。本文以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医药文本的药理作用实体识别,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提取和基于文本相似性学习的新药发现工作,并搭建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平台。本文工作具体如下:1.针对当前中药药理作用数据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以及药理研究成果多以文献形式出现且中药药理领域未进行文本挖掘研究的现状,本文开展了中药药理作用实体识别研究。针对目前实体识别模型未考虑中文汉字字内语义问题,构建基于笔画的药理实体识别模型。规范构建药理实体识别语料库,在药理语料库以及SIGHAN 2006公开语料库上对提出模型进行测试,最终模型F1值分别达到69.86和90.84。2.本文针对当前药物和药物关系提取模型未考虑医药学领域知识的问题,提出特征富集的药物相互作用提取模型。为引入医药学领域知识,使用在医药学领域文本来进行词向量的预训练;针对样本特征,学习每个词在样本中对于药对的相对距离。将CNN和RNN进行堆叠,其中CNN用于提取文本的N元语言特征,RNN用于计算整个句子上下文特征。模型在DDIExtraction 2013语料库上进行实验评估,最终得到F1值为73.9。3.中药新药发现能够以中药之间的药理相似性作为依据。针对当前中药新药发现使用药理实验方式进行研究,但实验方式耗时的现状,本文提出使用药理文本相似度来表示药理相似度。本文通过聚类算法构建药理文本相似度监督学习的语料库,并且构建基于注意力孪生网络的文本相似度学习模型。模型在ATEC公开语料库以及构建的药理相似度学习语料库进行实验评估,F1值分别到达54.4和45.8。4.本文设计并搭建了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平台,平台采用Java,HTML,Java Script语言,数据库采用My SQL关系型数据库,利用Spring Boot框架进行开发。平台包括用户管理、文献挖掘、新药发现三大功能,能够实现对用户上传的文献进行药理实体提取、药物关系抽取以及对目标药物药理相似的药物推荐。平台以文本挖掘为基础,通过文本相似度学习,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辅助决策功能。

王秀芳[7](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刘凡[8](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为分析和展示医师临证思维、诊疗规律、传承特点提供可视化工具,也为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奠定知识库基础。2)利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构建基于疗效评价的辨证论治诊疗方案,对比具有师承关系的两位医师针对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规律,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的系统流程提供方法学借鉴。研究方法1)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图数据库构建研究:以姚乃礼主任医师(简称姚医师)临床经验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检索后纳入26篇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资料,依据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结构(ISO 19465-2017)和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ISO/TS 17938-2014)两项ISO标准,构建知识图谱的逻辑框架,根据形成的知识本体抽取数据实体,经过知识融合、知识表示等环节形成知识图谱的数据层,通过Neo4j图数据库实现知识图谱数据储存与应用展示。2)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规律及传承特点研究:以姚医师治疗慢性胃炎为例,利用回顾性医院信息系统(HIS)门诊病历数据,在评价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性统计、数据挖掘等方式,明确其有效方案与适宜人群特征,并与其传承弟子张润顺主任医师(简称张医师)进行比较,揭示各自辨证论治特点与临床诊疗特色,为下一步形成医师个体化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案奠定基础。3)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诊疗方案的专家访谈研究: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挖掘结果,通过定性访谈研究方法对两位主任医师的辨证论治诊疗思路进行探讨,旨在形成医师个体化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方案,并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专家诊疗方案推荐的功能。研究结果1)姚医师脾胃病诊疗经验知识图谱构建:基于姚医师文本资料确定的语义类型及关系,构建Neo4j模式层图谱,包含19个节点、18个标签、27条关系和17种关系类型。经过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形成知识图谱数据层,18个标签下包含524个节点,17种关系类型下包含1097条关系,10种属性下包含622个属性值,最终构建成的姚医师脾胃病诊疗经验知识图谱实现了可视化展示和语义化搜索的功能。2)姚医师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规律及传承特点研究:经过疗效评价后共纳入慢性胃炎患者1176例,其中姚医师患者数356例,2383诊次;张医师患者数820例,4632诊次。通过社团发现、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形成了两位医师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处方与核心症状群。姚医师的优势核心处方以自拟健脾通络解毒方为主,主诉中胃痛多见;张医师的优势核心处方以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加减,主诉以胃胀、嗳气为主。3)诊疗方案形成与知识图谱优化研究:通过定性访谈研究,姚医师访谈文本共提取5个编码,分别是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病证结合、基本病机、处方用药;张医师访谈文本共提取7个编码,分别为病证结合、主病主方、诊断要点、患者类型、合并症状、基本思路、处方用药;预设主题为2个,即诊断与治疗。最终形成两位医师慢性胃炎个体化诊疗方案,将诊疗方案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实现了专家诊疗方案推荐的功能,达到辅助临床决策的目的。研究结论1)知识图谱技术是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知识图谱实现了可视化展示、语义搜索、治疗推荐等功能,为大数据时代本研究领域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奠定了方法学基础。2)基于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构建名老中医诊疗方案的研究路径基本可行。3)本研究形成了医师本人认可的辨证论治优势方案4个,为今后中医临床的慢性胃炎治疗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组成稳定、疗效可靠的诊疗方案。

李佳佳[9](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对中医学“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澄清、整理;对现代学者关于“色”的客观化研究进行检索、梳理,以发现代学者对中医学“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利用“MTCNN人脸检测算法”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色部进行位置界定,利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算法构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的分类模型。研究方法1.中医学“色”的理论研究对中医“色”进行文字学和文献学的研究。首先,对色进行文字学意义的解读,其次,对《黄帝内经》中有关“色”的内容进行检索、选取、摘录,结合上下文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再次,对后世医家对“色”的阐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然后,对“色”的内涵进行澄清、整理;最后,以“色诊客观化”“望诊客观化”“色部”为关键词对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检索近十年的文献,筛选出与颜面部望诊客观化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2.建立数据库通过“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采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正常人三组研究对象的面部图像,并对图像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建立面部图像数据库。3.基于“MTCNN人脸检测算法”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进行色部界定对采集的图像信息建立数据库后,在观察三组人群面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特点和计算机自动化特点,经过摸索、验证,利用“MTCNN(Multi-task Cascad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人脸检测算法”,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提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界定法。4.基于“轻量化网络Xception”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利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研究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面部色诊分类模型。首先对MTCNN人脸检测算法定位的色部进行提取,建立子数据库;其次进行数据拓展,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然后对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操作后进行模型训练;最后进行分类测试。研究结果1.中医“色”本义为颜面之气,其内涵包括颜色、色泽、色部、色势、色情。2.共纳入研究对象374例,包括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组126例,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组130例,正常组118例。本文在观察了三组研究对象面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特点和计算机识别特点,经过摸索,首次利用了“MTCNN算法人脸检测算法”,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界定法,该色部定位采取自然标志物定位法,以左侧瞳孔直下与左侧鼻翼水平交界处为原点,提取与面部成比例的皮肤色块,其皮肤块大小因人而异,体现了中医同身寸、自然标志物取位法的个体化思想。位置具体为:左眼向左平移3/4个W,向下移动1/2个h为开始位置坐标,左眼向下移动5/4个h为终点位置坐标。3.对MTCNN算法所提取的三组图像建立子数据库,采用随机裁剪的方式进行数据拓展,对每张皮肤块进行不同尺寸随机裁剪扩展,然后对皮肤块进行筛选,去除特征不明显的皮肤块,按照7:3比例随机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此时训练的皮肤块图片总数为4835张,测试皮肤块图片总共2454张;通过对实验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操作后,利用“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数据。在模型训练中,A、B、C三组数据共挑选出4835张皮肤块图像用于训练,分别用0、1、2作为标签表示皮肤块图像所属的类别;在实验中,基础参数设置为:共70次epochs(训练参数:1个epoch等于使用训练集中的全部样本训练一次),前10次,设置batchsize为64(训练参数:每次训练在训练集中取样本个数),设置学习率为1e-3(训练参数:监督、并指导模型调整网络权重),后60次,设置batchsize为32,设置学习率为1e-4;并在ImageNet权重系数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训练分类器参数,得到最终的训练模型。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在优化后的神经网络中对网络输出进行正向传播,得到网络输出,并比较实际输出值与标签数据值,确定图像所属的类别,计算出正确分类的图像数据,统计正确率。最终验证正确率为85.24%,其中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识别准确率为80.79%,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识别准确率为85.91%,正常人识别准确率为88.70%。值得一提的是深度学习与普通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不同,模型参数巨大,且潜藏在计算机后台,具有不可见性,因此被深度学习系统也被称为“黑匣子”。研究结论1.中医“色”本义为颜面气色,内涵包括颜色、色泽、色部、色势、色情。中医对“色”的认识是综合了人体局部、整体、心理的综合动态认识,体现了中医以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观念认识生命运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特有视角。2.基于“MTCNN人脸检测算法”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定位法具有快速简捷、自动识别、自动定位、精准度高、个体化强的特点,探索了病证结合的色部定位法,可推广至其他病证。3.通过“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构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准确性,探索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色诊客观化的道路。4.“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构建的面部色诊分类模型能体现中医个体化诊疗思想,探索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色诊领域的应用,可推广至其他病证的色诊研究和中医研究的其他领域。

唐碧玮[10](2020)在《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知识图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我国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六种主要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知识图谱,将目前国内外研究已发现的可能为六种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纳入图谱,为国家和地方对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专家咨询法对前期研究的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六种恶性肿瘤危险因素数据库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可直接用于构建肿瘤危险因素知识图谱,并构建六种恶性肿瘤知识图谱本体框架。采用文献检索法系统梳理知识图谱构建模型及相关实验验证方法,对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筛选与六种恶性肿瘤及其危险因素相关的文献,为知识图谱的建立提供数据来源。利用人工智能法进行知识图谱构建,从筛选后的文献库中随机抽取部分文献,人工构建抽取规则并完成数据提取,对第一轮抽取结果进行标注并训练后,再次进行第二轮数据提取,最终对抽取的结果进行人工审核。将抽取的全部实体进行实体解析及分类,并依据危险因素分类完成知识图谱本体更新,进而构建知识图谱,并对该图谱进行平台测试及内容评估。结果通过对六种恶性肿瘤危险因素主题数据库进行评价,胃癌危险因素主题数据库构建过程及结果较为合理可靠,可直接用于构建知识图谱,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因素主题数据库的构建过程不够严谨,其结果中部分因素存在较大争议,不能直接用于构建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知识图谱。文献检索结果中最终用于数据抽取的文献共2030篇,其中肺癌460篇,结直肠癌388篇,食管癌410篇,乳腺癌685篇,卵巢癌87篇。第一轮共抽取到危险因素实体518个,保护因素实体121个,高危人群实体14个,疾病实体5个,三元组769个。第二轮抽取基于第一轮的基础,共抽取到1062个危险因素实体,174个保护因素实体及9个高危人群实体,共得到关系对6235个。经人工审核并完成实体解析后,最终共识别危险因素实体956个,保护因素实体241个,高危人群实体4个。根据各危险因素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共包含8个类别,分别为行为及生活方式因素、遗传因素、理化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生殖因素及其他因素。完成两轮抽取及人工审核后,对抽取结果进行精确率、召回率及F1值计算,其中,乳腺癌相关文献中抽取的所有实体结果精确率最低,为47.47%,卵巢癌相关结果精确率最高,为77.06%;分癌种F1值计算结果中,乳腺癌F1值最低,为57.44%,卵巢癌F1值最高,为82.85%。通过对该知识图谱进行应用评估,认为该知识图谱在知识检索方面效率较高,能够直观展示不同癌种间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联,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对现有监测系统与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其中我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吸烟、饮酒、身体活动、家族史、疾病因素等,我国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监测内容类别与其基本类似,但在饮食、家族史、疾病史等方面存在差别,在饮食方面,其更关注于摄入食物的制作方法,家族史与疾病史方面也只限于调查与消化道有关的影响因素。此外,两个监测系统中均未涉及与理化环境因素有关的内容。结论本研究采用专家咨询法、文献检索法和人工智能法构建针对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因素知识图谱。该图谱以权威专家的经验知识对恶性肿瘤数据库进行评估并建立知识图谱本体框架,为构建知识图谱的核心内容提供了合理可靠的有效保障。利用文献这一较能展现该领域研究现状的途径作为数据来源,通过机器学习这一智能高效的手段,实现肿瘤危险因素知识图谱的构建,并从其知识检索、与监测系统内容对比及应用拓展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该图谱能够实现对疾病、因素及其关系的快速检索,并且随着研究者对肿瘤认识的深入,还可以对其内容进行不断更新,保证知识的循环。通过对其进行拓展可用于不同的人群中,在未来恶性肿瘤防控领域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OVID-19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图谱构建
    1.1 总体流程
    1.2 本体框架设计
    1.3 数据获取和知识融合
        1.3.1 数据来源
        1.3.2 数据获取
        1.3.3 数据解析
        1.3.4 知识融合
    1.4 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
    1.5 知识图谱质量评价
2 知识图谱可视化与数据分析
    2.1 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
    2.2 知识图谱数据分析
3 结束语

(2)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辨证方法与病机理论概述
        1.1 中医辨证方法概述
        1.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概述
        1.3. 中医对胸痹病机的认识
    2.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现状
        2.1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发展历程
        2.2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2.3 病机的信息化研究进展
        2.4 知识库构建技术
    3. 小结
前言
第一部分 胸痹病相关诊断数据库构建
    1. 胸痹病相关诊疗数据采集及处理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采集内容
        1.3 数据采集方法
        1.4 数据清洗
        1.5 数据采集结果
    2. 症状数据库构建与优化
        2.1 症状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2.2 症状数据库的优化与校验
    3. 胸痹病诊断数据库构建
        3.1 诊断知识数据库构建
        3.2 胸痹病的诊断标准数据库构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辨证要素的胸痹病辨证模型构建
    1. 胸痹病辨证要素多层次分类表示研究
        1.1 胸痹病的基本辨证路径
        1.2 辨证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框架
    2. 胸痹病辨证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2.1 辨证要素自动化提取算法原理
        2.2 辨证要素自动化提取准确率评价
    3. 基于辨证要素的胸痹病辨证模型构建
        3.1 基于辨证要素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研究
        3.2 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评价
    4. 小结
第三部分 病机模型及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1. 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
        1.1 辨证相关概念的内涵
        1.2 病机与证候的关系分析
    2. 病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3. 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设计
        3.1 数据预处理
        3.2 病机要素的定义与层级框架设计
        3.3 病机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3.4 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的应用
    4. 病机要素的分析挖掘
        4.1 病机要素与症状关联性的分析挖掘
        4.2 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分析
        4.3 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5. 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5.1 病机数据处理
        5.2 病机模型的构建
        5.3 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5.4 病机知识图谱的应用
    6. 小结
第四部分 胸痹病的辨证模型应用与验证
    1. 测试数据准备
        1.1 数据来源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医案数据预处理
        1.4 医案脱敏处理
        1.5 医案质控
    2. 评价标准及测试方法
        2.1 辨证准确性评价标准
        2.2 测试方法
    3. 两种辨证推理方法测试结果评价
        3.1 辨证准确率结果
        3.2 测试医案结果分析
    4. 基于两种辨证推理方法融合的测试结果评价
        4.1 测试准备
        4.2 融合方法的辅助诊断原理
        4.3 融合方法的测试结果
        4.4 融合方法测试结果分析
    5. 小结
研究总结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两种方法辨证均为错误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附录2 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正确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附录3 病机知识图谱辨证正确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3)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1.2.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1.2.3 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可视化
        2.1.1 可视化的含义
        2.1.2 可视化的发展阶段
        2.1.3 图书情报领域中可视化研究的内涵
    2.2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
        2.2.1 共词分析的基本原理
        2.2.2 共词分析的基本方法
    2.3 知识图谱理论
        2.3.1 知识图谱的概念
        2.3.2 知识图谱的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选取与研究工具
    3.1 数据选取
        3.1.1 来源数据库的选取
        3.1.2 数据的选取标准
    3.2 主要研究工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时空分布分析
    4.1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时间分布
    4.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空间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主体分析
    5.1 文献作者及作者合着情况分析
    5.2 文献发文机构及合作网络分析
    5.3 高被引文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内容分析
    6.1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关键词分析
    6.2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内容的聚类分析
        6.2.1 聚类1: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方法
        6.2.2 聚类2: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的研究工具
        6.2.3 聚类3:可视化技术实现
        6.2.4 聚类4:可视化应用的主题热点
    6.3 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演进趋势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第8章 结语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知识图谱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知识图谱与本体概述
        2.1.1 知识图谱
        2.1.2 本体
        2.1.3 二者的关系
    2.2 知识图谱构建关键技术
        2.2.1 语义模型构建
        2.2.2 知识抽取
        2.2.3 知识融合
        2.2.4 知识存储
    2.3 基于知识图谱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3.1 构建目标及流程
    3.2 主要参考数据源
    3.3 本体概要模型设计
    3.4 农作物病虫害本体构建
        3.4.1 核心类及层次结构定义
        3.4.2 核心属性定义
        3.4.3 本体评估
    3.5 基于OWL+SKOS的形式化表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4.1 构建目标及流程
    4.2 结构化知识抽取
    4.3 非结构化文本知识抽取
        4.3.1 命名实体识别
        4.3.2 关系抽取
        4.3.3 属性抽取
    4.4 知识融合
    4.5 知识图谱存储与查询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知识图谱驱动的农作物病虫害知识问答
    5.1 问答场景设计
    5.2 总体架构设计
    5.3 关键技术实现
        5.3.1 问题预处理模块
        5.3.2 问题分析模块
        5.3.3 问题求解模块
    5.4 知识问答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冠心病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1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与分类
        2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西医诊疗进展
        3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4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经验传承中的应用
        1 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历程
        2 中医数据挖掘研究的操作步骤
        3 中医数据挖掘类文献数据计量分析
        4 常见中医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5 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理论研究
    第一章 慢性冠脉综合征痰疲滞虚痹病机理论探讨
        第一节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现代医学认识
        1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发展
        2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特征
        第二节 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病名诊断及对应问题
        第三节 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病机理论及应用探讨
        1 慢性冠脉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2 病机理论对临床诊疗的指导
临床研究
    第二章 基于中医数据挖掘的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基于频数统计的分析结果
        3 基于关联规则的分析结果
        4 基于聚类分析的研究结果
        5 基于点式互信息分析的用药规律研究
        6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用药规律研究
        7 基于社团分析的证候要素-中药分析
        第三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1 治病求因——痰瘀滞虚痹胶着致病
        2 药应证出——慢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原则
        3 蠲痹止痛——祛风湿强筋骨药的灵活运用
        4 引经报使——慢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用药特点
        5 加减化裁——慢性冠脉综合征的处方特色
        第四节 典型医案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处方用药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部分
        1 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病证结合模型设计
        2 数据预处理
        3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与训练
        4 病例测试举隅
        第三节 分析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诊断标准
    附录2-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3 本研究模型所用N-gram的匹配方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面向中药新药发现过程的文本挖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命名实体识别
        1.2.2 生物医学领域关系抽取
        1.2.3 文本相似性计算
        1.2.4 医药学领域相关平台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原理与技术
    2.1 中药新药研发
        2.1.1 中药新药研发相关原理
        2.1.2 药物相互作用相关原理
    2.2 中药新药发现相关技术
        2.2.1 词嵌入向量
        2.2.2 深度学习技术
        2.2.3 常用评价指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药理实体识别
    3.1 中药药理实体识别流程
    3.2 语料库准备
        3.2.1 中文期刊文献预处理
        3.2.2 语料库构建
    3.3 实体识别模型设计
        3.3.1 基于笔画的汉字特征表示
        3.3.2 基于汉字笔画特征的中文实体识别模型
    3.4 实体识别结果分析
        3.4.1 SIGHAN2006 NER语料库
        3.4.2 中医药语料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征富集的药物相互关系提取
    4.1 药物相互关系提取流程
    4.2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4.3 药物相互关系提取模型
    4.4 实验设计与分析
        4.4.1 实验设计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文本的药理相似性学习
    5.1 药理文本相似性学习流程
    5.2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5.3 基于注意力和孪生网络的文本相似学习模型
    5.4 实验设计与分析
        5.4.1 实验设计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平台设计与实现
    6.1 需求分析
        6.1.1 业务流程
        6.1.2 功能需求分析
        6.1.3 非功能需求分析
    6.2 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系统设计
        6.2.1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6.2.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6.2.3 数据库设计
    6.3 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系统实现
        6.3.1 平台环境及开发工具
        6.3.2 平台整体流程的实现
    6.4 系统测试
        6.4.1 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平台功能测试
        6.4.2 基于文本挖掘的新药发现平台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概况
    1.知识图谱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发展历程
    2.构建过程
    3.构建工具
    4.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4.1 知识本体
        4.2 应用案例
研究内容一 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图数据库构建研究
    1. 构建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本体构建
        1.3 数据预处理
        1.4 数据库构建
    2. 应用示例
        2.1 可视化展示
        2.2 图搜索模式
    3. 讨论
研究内容二 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规律及传承特点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疗效评价方法
        1.2 数据提取过程
        1.3 数据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挖掘方法
        2.2 处方稳定性指标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人口学信息
        3.2 患者诊断信息
        3.3 处方时间演变规律
        3.4 性味归经剂量统计
        3.5 核心处方与核心症状群
        3.6 随症加减规律
    4. 讨论
        4.1 大数据时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趋势
        4.2 探索辨证施治个体化诊疗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4.3 整合“病-证-治-效”信息构建个体化诊疗方案
研究内容三 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诊疗方案的专家访谈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访谈者信息
        1.2 受访者选择
        1.3 研究情境
        1.4 数据收集
        1.5 质量控制
    2. 资料分析
        2.1 分析方法
        2.2 分析结果
    3. 研究结果
        3.1 医师个体化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3.2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专家诊疗方案推荐
    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诊断客观化研究现状
    1.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人群特点
        1.1 人群分布广泛
        1.2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血压特点
        1.3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年龄、病程特点
    2.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诊断和评估
        2.1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相关生化指标
        2.2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相关辅助检查
        2.3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3.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相关中医辨证
        3.1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中医证候相关诊断量表
        3.2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研究
    小结
研究一 中医学“色”的理论研究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4.1 中医学“色”的内涵解析
        4.2 中医色诊客观化相关研究
    小结
研究二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2.1 编制研究病例报告表
        2.2 基本信息和色诊信息采集
        2.3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色部界定
        2.4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
    3.研究方法
        3.1 建立实验数据库
        3.2 MTCNN人脸检测算法
        3.3 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
        3.4 伦理学要求
        3.5 技术路线图
    4.研究结果
        4.1 实验数据库
        4.2 基于MTCNN人脸检测算法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界定
        4.3 基于轻量化网络Xception的高血压病人群中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
    5.讨论
        5.1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与色诊的相关性
        5.2 人工智能下中医色诊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5.3 深度学习在中医色诊和现代医学图像中研究的优缺点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诊研究
        5.5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特点和优缺点
结论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10)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资料来源
    2.4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主题数据库评估及预处理
    3.2 知识图谱构建结果
    3.3 知识图谱应用测试结果
    3.4 知识图谱评估结果
4 讨论
    4.1 肿瘤防控数据来源分析
    4.2 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分析
    4.3 知识图谱平台测试结果分析
    4.4 知识图谱评估结果分析
    4.5 知识图谱的应用及展望
5 结论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第二轮抽取危险因素实体及分类
    附表 2 第二轮抽取保护因素及高危人群实体结果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OVID-19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J]. 杨帅,王小红,赵志刚,潘景山,武鲁.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1(04)
  • [2]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 石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 王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 李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5]王阶教授治疗慢性冠脉综合征经验研究[D]. 李洪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面向中药新药发现过程的文本挖掘方法研究[D]. 何家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8]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方案研究[D]. 刘凡.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D]. 李佳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知识图谱研究[D]. 唐碧玮.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中医药期刊文献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