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的模式

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的模式

一、解读中国经济没有任何现成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赵立庆[2](2021)在《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王艮的儒学思想是中晚明市民生活的理论表达,本文概括为身本儒学。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东西方无不经历了一个由心本论到身本论的过程,但从生活儒学而看,身本并非意味着把身看成是形而上的存在,而是生命的自由活动。在工夫论域中,衍生出“安身立本”的内圣工夫论和“亲民爱物”的外王工夫论,而且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内在贯通。王艮建立了一个以“身”为本体、以“安身”为工夫、以躬身实践为旨趣的身本儒学体系。由此,“身”从理本体、心本体中解放出来,成为身心合一的具有现代价值的个体。张岱年先生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个体本位价值:“王艮的主要思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就是肯定个体是根本的。”从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看,“身”所表示的人类身体则是单个的人或特殊的社会自我,它基本上我由社会关系和累积起来的习惯、价值和气质来塑造的,而塑造的过程则是学习、经历、行为和反思。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目前学界关于王艮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王艮儒学的思想史意义,如从阳明后学、泰州学派,这是整体视角;一是阐发王艮儒学思想的某个侧面,如“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等,这是局部视角。总起来说,还缺乏一种系统的体系研究。因此,构建王艮身本儒学的哲学体系及其所体现的现代个体思想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生活儒学、社会人类学和比较哲学方法,从本体、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三个维度阐述王艮身本儒学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价值。王艮身本思想的产生是儒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思想事件,所以应该从身本观念得以产生的思想论域加以理解。因此研究身本思想需要厘清西方身本观、儒家身本观,还要从生活论视域加以透视,因为身本思想本质上是市民生活的反映。必须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身体”概念不能理解为单纯的躯体、肉身或四肢,而是奠基在生命之上的身心合一的个体。仅在与心相对时,“身体”主要是指身躯,而在其他论域中,身体一般是指身心合一的个体。西方身本观历程大致与儒家传统身本观相似,也有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王艮从阳明“身心一件”出发,颠倒“心主身辅”的关系而确立身本论。由此可见,形而上学一—无论是西方理性主义还是宋明理学——视域下“身”被贬低为身体。而生活儒学认为,生活本身既是形而上学的本源,更是形而下学的本源。以此观之,“身”的本源义也就不是感性欲望的肉身,而是生命及其生命活动,即生活,即百姓日用。本文第二章主要阐明王艮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生平经历。明代政府高度集权,政治生态极度恶化,士人心态也呈现极大的不同。但是,权力集中同时使得官僚体制庞大,政府效率低下,商品经济得以持存并逐渐发达,白银成为主导货币,“促使赋役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并且把社会各个阶层大幅度地拖入商品交换关系中”,人身依附关系松解,市民奢侈消费意识抬头。阳明所言的“心即理”实际上便是“我即理”,亦即将价值评判的权利收归自我。尽管其自我的内容仍然是以忠信礼义为核心构成的,但却极大地突出了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士人的人格得以从外在的权威中拜托出来而独立。王艮从直接从“心即理”的良知主体转到“身即道”的身体主体,凸显出生命个体的价值。简单地说,阳明以自身的良知作为评价标准,王艮则以安身作为评价标准。质言之,王艮之“身”正是良知的具身化。王艮之身本论或尊身思想既与先前典籍的生命哲学相关,也有道家的贵身思想有关,还是时代生活的反映。第三章主要阐明王艮身本儒学的本体论。如果说阳明心学的本体是良知,那么王艮儒学的本体是身。本体在这里不是宇宙论意义上的世界产生的本源,毋宁是意义世界上的价值本体,是生活世界的本然状态。如陈来教授所说,“本体本指本根、本来,体指实体、状态、体段等。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实体、本体、道体,都涵有或涉及本体论的问题,尤其是道体。中国的本体是生生不已、有生命的。”“道体”在王艮儒学思想中其实指的就是“身与道一件”,即“道身”。首先,王艮把“身”抬高到本体位置,“身与道同尊”、“身与道原是一件”,借用王船山的话说就是“即身而道”。其次,保身爱身是人的良知良能,是生生之机;知保身,才能爱身,能爱身则爱人;进而达到万物一体的理想境界。所以,安身才是立本:“不知安身便去干天下国家事,是之谓‘失本’。”第三,王艮借用本末范畴阐释“物有本末”:“‘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末’之谓。”“身”是天下国家的价值尺度。所以,王艮的明哲保身论不是狭义的保全生命,反而突破传统单向性的爱,使仁爱成为双向的“互爱”。宋明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工夫论,工夫又可分为内圣工夫和外王工夫,故分两章论之。第四章主要阐述身本儒学的内圣工夫论内容和特征。工夫论是本体论体现的逻辑结果,有什么样的本体逻辑上要求相应的工夫。无论是理学工夫还是心学工夫都是本体-工夫框架下的工夫论,王艮则从良知现成出发注重百姓日常生活中体现的工夫。王艮十分重视工夫,他认为本体如何关键看工夫:“体用不一,只是工夫生。”显然,阳明心学蕴含着深刻的个体性评价原则,而这一原则在王艮的身本工夫中得到落实和阐发。王艮的工夫论建立在身本论之上,“身与道一件”,所以,安身工夫是其主旨;“身”是生命的显现,生命即是生生不已、活泼泼的自然之道,所以,工夫无须防检,当下即用、至简至易,以“乐学”为方法论。如前所言,安身的“身”是身心合一的个人,所以安身其实是“安其身而安其心”。“安身”自然包括保护生命权利,但“保身”也是“爱身”,所以,“明哲保身”其实是生命之爱,是生生之道。从自爱出发而爱人爱物才是本真的仁爱,爱有差等始于自爱,这就是爱身为爱人爱物奠基。由于王艮坚持良知现成,即肯定个体原则的优先性和现成性,所以个体权利和法则衡量天下国家之正与否,“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在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故曰格物”。这就是王艮“以身格物”的工夫论。第五章主要论述王艮身本儒学的实践维度,即外王工夫论,就是说外王工夫是现实发用,而不仅仅指向主体的良知本体。实践品格是王艮身本儒学的内在要求,“安身”并非认命听命、安于现状,“身”本来就包括躬身实践的含义。王艮把良知所蕴含的个体性思想改造成“我命虽由天,造命却由我”的自主性;并且将这种自主性赋予平民大众,从而推进儒学的世俗化。泰州学派多率性而为,符合社会底层民众的需求,以至于背离当时的社会礼制,足见其影响。身本儒学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讲学活动、乡会活动、参与治理和政治诉求。讲学活动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活动,可谓是儒家思想的传教活动,其目的是启蒙大众。宗会实际上反映出松散的近世家庭在恶劣的环境下的一种自救性的自治组织。讲会乡会尽管有长幼之分,但受“满街皆是圣人”思想的影响,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代表观点是何心隐“天下统于友朋”的论断。从身本论看,这种圣愚平等实质是政治平等,从而为政治参与奠定理论基础。儒学的政治思想是“王道仁政”,后世一般称之为德性政治或伦理政治。王道仁政落实在士人身上就是“内圣外王”。就其理想状态而言即“三代之治”,这是儒者向往的理想社会秩序,间接反映出儒者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内圣外王最终要落实在政治制度上,这就预设君权的合法性,一旦进入现实政治中,政道与治道脱离,君主权威压倒一切,成为儒学现代转型的制约因素。在碰到制度这道硬墙后,儒家思想只能在内圣领域继续深挖。王艮采取“修身见于世”的实践策略,“觉民行道”,“内圣外王”架构在王艮这里出现裂缝,转化为自我主宰的“出处进退”之学:出处进退各有其道,“出则必为帝者师,处则必为天下师”。王艮的独立自主精神发展成为颜钧、何心隐、罗汝芳等人的狂侠人格,这也是儒家在专制体制下的必然结果。余论部分是王艮身本论的延伸,即进一步揭示身本儒学所蕴含的个体性思想。“身”本就有“吾”、“我”的含义,经王艮的诠释,身获得与道同尊的本体地位,而在现代权利话语下,身体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格权。也就是说从道德话语和权利话语两个方面,“身”指向或等同于个体。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不再是传统的宗法家族,此外作为制度形态的传统儒学已经解体,儒学的复兴必然落实在现代个体身上。个体,从国家层面讲就是公民;从经济领域讲就是经济人;从道德领域讲就是道德人,从市民社会讲就是市民。所以,有学者提出“现代的公民儒学”,以区别“传统的宗法儒学”。既然现代社会是个体化的社会,这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那么儒学的形而上表达就是个体儒学。换句话说,个体儒学就是在现代生活方式下,基于并有益于个体权利和德性,实现“成己成物”的价值诉求。当然这套价值诉求又不得不诉诸现代制度以实现自身,儒学不必再走心性论基础上的“内圣开外王”之路,而应落实到个体身上。

张天佐[3](2021)在《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文中认为当代社会处在一个“物”的时代,“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和奇观性,工业化与技术化下的物具有了无限延伸的意蕴,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一切哲学、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发生。物已不再是人的“他者”,物转而成为了人的镜像、人的延伸,甚至成为了人的一部分。“物”的这种转向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维度,也引发了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以“物”为语言主体的艺术表述成为了20世纪至今艺术不断演变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混合媒介艺术(Mixed Media/Mixed Mediums)作为“20世纪混合使用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以“物”为艺术语言呈现了这种动态性和奇观性,反映了这种关系维度的变化。伴随着现当代艺术中一系列“物”的出场,“物”的内涵不断外延,物的语义体系被重新建立,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出现。物作为混合媒介艺术的具体语言形态,它以使用材料与媒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不同的“物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范式,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艺术语言转向了“物性”的表达,以新的“物”美学呈现了对当代工业、科技、智能文化背景下“物”与人本体之关系的新思考。在当代语境下“物”的这种转向构成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核心动力,在物的转向中,物呈现出两个维度的转向:一是“物”从物料转向了物性,从语言的媒介转向了语言的主体;二是物呈现出了“物的迹态转向”、“物的聚合转向”、“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三个主要语言形态面貌,形成了一个从自然材料媒介转向现成物、从现成物转向非物质虚化物的语言嬗变脉络,形成了一个走向物性、言语、场性、文本、行为与过程、互动与关系的语言美学特征。本文以“物转向”话语为研究逻辑背景,以“物”为切入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主要包括如下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追溯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出场,分析梳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源起;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现当代语境下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个体实践,对混合媒介艺术“物”的转向路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呈现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通过对混合媒介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艺术案例的呈现对“物”的语言范式进行阐释;第四部分旨在通过呈现中国艺术家在这场“物”转向中所进行的艺术实践,为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研究提供佐证;第五部分为总结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在擢升嬗变中所呈现出的“物”的美学特征;第六部分以艺术本体论的视角对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语言转向做出应答,进而探讨如何以“物”,以何种“物观”进行我们的艺术实践,传达我们的艺术观和生活观。

王新建[4](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王晓娣[5](2020)在《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程朱理学对心性关系的阐发方式是以性为体、化心为性、化人心为道心。这种思路在将外在的具有普遍性规定的“天理”上升为绝对道德律令的同时,也逐步消解着个体的意志自由,抑制着个体的感性存在。因此,理学伦理思想中形而上的“性”与个体意义上的“心”出现了一种内在的矛盾与紧张。而以心体的重建为旨归的王阳明心学伦理体系的建构逐步消融了这种紧张。王阳明以“心即理”的良知本体作为统摄,又赋予先天的良知本体以“吾心”的形式,将外在的天理内化为个体之心。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的融合,并通过“致良知”的工夫将道德主体对天赋良知的体认转化为明觉之知。以良知为本体的心学伦理从正面肯定了个体之人的良知作为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存在的意义,消解了理学外在强制性的伦理束缚,为个体之人的成圣之道提供了本体论和工夫论依据。诉诸于每个人内心良知的简易直截性、自由开放性使得阳明心学在阳明后学的承继与发扬下盛行于中晚明时期。阳明后学的发展与分化始于王阳明“四句教”的提出,并围绕着良知与致良知的本体工夫问题,在阳明弟子王畿和钱德洪的不同诠释下开启了阳明心学分化的两个主要方向:“尊悟”的良知本体论与“主修”的致知工夫论。与此同时,针对“悟”与“修”各执于一边用力而逐渐彰显出的弊端,以主张躬行与经世的东林学者和蕺山学者展开了对王学末流的修正面向。因而,关于阳明后学在继承和发扬阳明心学中所呈现出的“尊悟”、“主修”、“修正”的三种伦理思想倾向便构成了本文的行文脉络,而由此反应到伦理实践中的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建构,以及由此带来的儒学转型发展和西学的输入便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张“尊悟”的阳明后学以“悟本体即工夫”作为良知学说宗旨,认为良知心体无善无恶,是纯粹至善的“赤子之心”、“童心”。因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以日用见在指点良知”,并“率现成良知”,不仅顺应了明觉良知本体的自然发用与扩充,而且也充分彰显了个体的自然情感和意志自由,体现了伦理意义的个体性向度的强化。以自然人性论为依据,肯定了面向世俗社会的而又本于自然心体的“情”、“欲”、“利”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地位,重新评估了“情理”、“理欲”和“义利”的伦理关系。在一步步突破理学对自然人性固有束缚的同时,突显着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经过“尊悟”阳明后学阐发的心学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早期伦理启蒙意义,但同时他们也造成了后学末流空谈良知本体、忽略道德修养工夫的“自然主义”流弊,形成了不切实际的空疏学风和狂禅倾向,受到了提倡“主修”的阳明后学的批判与纠偏。提倡“主修”的阳明后学以“即工夫以达本体”作为致良知的工夫论,认为良知心体至善无恶,需要在不离物事的现实世界中“循良知”以致良知,反对在良知心体上的“意必”、“增益”的工夫。同时,对于良知心体“意之动”的已发状态,则需要在道德实践中落实“归寂”、“主静”和“主敬”的致知工夫,以保任良知心体,实现纯然至善的良知心体的复归。通过化良知为德行的致知工夫的展开,逐渐实现了道德主体伦理实践的深化,并且通过为善去恶的德性修养、以良知心性贯通事功的社会实践不断彰显出来。虽然注重致良知的工夫论起到了纠偏“尊悟”学者空疏学风的目的,也为晚明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兴起提供了思想资源。但与此同时,他们以“静”止“动”、以“寂”遏“感”的思想主张使得心学的发展逐渐陷入了枯守虚寂状态,不可避免的遭到了“修正”阳明后学的质疑与反驳。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学者和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代表的蕺山学者在明清易代之际展开了针对王学流弊的“修正”运动。高攀龙的“敬心”工夫与顾宪成的“小心”工夫一脉相承,以提倡“悟修并重”的道德修养论在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中将学问与治世、道德与政治相结合。刘、黄以本体工夫合一的慎独诚意之学发挥王阳明良知之学,使儒学由虚返实,强调有利于政治、民生的实用之学,注重挽救时弊的道德经世实践。“修正”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心学系统内“高谈性命,直入禅障”的补偏救正和对枯守虚寂之学的超越,也在于它以反虚务实的实用主义精神和明道救世的外王实践逐渐发展出了明清之际古学复兴、考据学兴起的儒学转型。阳明后学关于良知本体、工夫、躬行与经世的阐发,最终目的是为了“挽复三代之治”以挽救晚明社会变局和人心动荡,以实现儒家合乎道德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基于这样一份救世情结,阳明后学展开了基于良知统摄、化治心以治世、倡民本限君权的“政学合一”的政治伦理实践,以及讲学觉民、乡约教化、经世济民的儒学民间化转向的社会伦理实践。伦理实践的建构是儒家士大夫藉以实现理想政教秩序的途径,也是他们进行觉民行道、推进儒学世俗化伦理教化的自觉担当。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促使了儒学内部进行了一场道学革新运动,而阳明后学对心学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将心学伦理思想对理学束缚人性发展的反叛、对自然人性论的提倡发展到极致。伴随着晚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市民阶级的壮大,这种基于心学伦理思想的理性觉醒和主体精神的高扬,以及对民本、平等、民主的呼唤,具有反对封建伦理专制的积极意义。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心学末流奢谈心性本体,杂糅佛老学说,导致晚明士人逐渐沦入空谈心性的学风之中。面对道德沦丧的社会局势和易代的政治情形,明末清初的学者围绕道德人心的危机所展开的对阳明心学的批判,促使了心学逐渐式微,由此发展而来的是古学复兴和经史考据学兴起的儒学转型,以及注重实证考据、提倡科学精神的西方科学的落地生根。

吕芳[6](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张玉玲[7](2020)在《阿甘本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吉奥乔·阿甘本是当代意大利极为活跃的思想家,在意大利哲学界和激进政治理论届极富盛名。近年来,阿甘本以其对生命政治思想的独到见解而受到广泛关注,与齐泽克、巴迪欧、朗西埃、巴利巴尔、奈格里等人一起被称为当代欧美左翼理论的领军人物。最早阿甘本对艺术、诗歌、语言学相关领域表现出极大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表相关着作探讨艺术定义、艺术本质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艺术的内容、形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其中对传统艺术冲击最大的就是“现成物”和波普艺术,这种艺术颠覆了人们对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想象,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艺术的思考。面对这些现象,哲学家和美学家们开始重新探求艺术的定义、本质等问题。在黑格尔、海德格尔、本雅明、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理论基础上,阿甘本对艺术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对阿甘本来说,艺术之所以会呈现为如今的形态,是由于人们身上预先存在着审美框架,艺术不再是一种生命体验,而是对品味好坏的验证。与此同时,艺术家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他们被迫与艺术素材分离,艺术变成了一种绝对的自由,艺术品栖身于博物馆之中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面对这些转变,阿甘本对艺术的源头展开追问,致力于恢复艺术的生产性质,重新定位艺术。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指出艺术的根源性构造是“节奏”,即时间的中断、暂停。因此艺术站在新与旧、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连接点上,它通过自身潜能为人类打开了真理性的空间,帮助人们重新发现诗意栖居的大地,在这个过程中,不作为的潜能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阿甘本的相关着作和文章,首先阐述阿甘本思想的形成历程和理论渊源,特别是他的潜能论思想,并将其理论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对比发现阿甘本对潜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是理解阿甘本艺术思想的基础。随后,阐述阿甘本艺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从艺术危机、艺术本质、艺术功能几个方面阐述其思想。最后,对阿甘本的艺术思想进行评判,并分析其思想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胡文磊[8](2020)在《当代现场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研究当代语境中的现场艺术,也就是对现场艺术中的现场进行研究。这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现场艺术之在场状态向着现场艺术之现场本身的还原性研究。顾名思义,现场艺术之在场状态将会涉及到现场艺术的现成性概念、它的艺术史部分、以及被广义地归属于它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等;而现场艺术的现场本身,就是通过这些现成的可见的在场状态而被揭示出来的本源性维度。简言之,本文就是对现场艺术的本源性进行研究。在这一总体的思路中本文将划分为三个章节进行:第一章,是从艺术史与现象学的角度切入,在这一章中,首先对现场艺术这一艺术现象予以艺术史的梳理,在这一过程中,将对现场艺术的概况、背景以及艺术史脉络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讨论。对现场艺术之背景因素的讨论主要是从艺术史的动机和艺术中的认识论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而对现场艺术之艺术史脉络的研究主要分析了极少艺术、过程艺术、大地艺术等几个艺术现象。在此基础上,是从涉及到的艺术案例中,将现场艺术中的现场本身的性质还原出来,其所追踪的艺术案例主要是依据于艺术史的规定。第二章,是对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进行研究,而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在本文的理解中,就是在场状态与现场本身的未经反思的统一。在这一章节的具体研究中,将主要从意识、语言、事件、行为、肉身等与人之此在密切关联的角度切入,这一具身性的研究将这些现场艺术中的事物首先理解为它的在场状态,然后依据于这些在场状态对其现场本身进行本源性的揭示。另外,在这一章节中所选取的艺术作品并不限于通常的艺术种类和中西方差异,而是从现象学的视角上,对适合于本章分析的艺术案例的直接使用,故以中国的当代艺术现象为主,以中国之外的艺术现象为辅。第三章,是从现场本身的结构进行描述,这一章意在将现场本身的结构和状态予以直接的呈现。在这一章节中,将会着重讨论意识本身(意向)和肉之绵延(将存在者整体理解为自在自为的肉身)所保有的现场。换言之,这一章节的研究,最主要的意图在于,将意向自身的结构和肉身本己的状态,与现场这一纯粹的概念结合起来,这样既为现场本身提供了道路的指示性,也为意向与肉身提供了现场本身的本源性维度。总之,全篇论文的逻辑思路是从现场艺术的艺术史层面出发,再到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与本真性创造,最后再到现场本身的结构性展现的有机性过程,而贯穿于整个研究的研究方法就是艺术现象学式的直观性还原,在这一还原性的研究中,既涉及到了一般性的概念,也深入到了现场艺术的具体性之中。

郑文娟[9](2020)在《张祥龙儒家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使学界尝试通过建构中国本土的儒学体系,从文化层面上解决中国问题。其中不仅有依据传统学问形式梳理儒学内在义理的方式,也有借助西方哲学方法建构儒学的方式。其中张祥龙借助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对儒家思想进行诠释呈现出当代儒学发展的一条新进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对张祥龙儒家思想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检点和反省当代儒学发展的成败与得失。张祥龙的现象学视野来自海德格尔,通过“朝向事物本身”的方式,重新梳理了儒学脉络。他将《尚书·尧典》作为儒家思想哲理的源头、精神信仰的源头、生存结构的源头,其中包含着充满时间感的孝意识。此时的孝意识还属于未自觉的状态。直到孔子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非对象化的情境体验完成了儒家对孝意识的自觉,孔子将亲子关系视为儒学的源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仁爱思想。其后的先秦社会政局更加动荡,在礼崩乐坏的现实面前,孔子依据孝意识建立起来的生存方式、礼乐制度开始崩溃,先秦儒家诸子试图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中通过对孝的传承来拯救儒家。曾子在以身传孝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充满时机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孝。思孟学派进一步从心性的层面继续扩展孝的维度,将孝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荀子则论证了孝通过外部规范才得以可能。至此,先秦儒家使孝彻底成为中国人的社会历史意识,在根本处延续了儒家的发展。之后儒家在秦汉之际的社会现实面前通过将将血缘构筑的孝亲观念推演到国家治理、政治结构的构成,形成彻底的家国同构、身国同修的理论进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这一过程是在董仲舒天人感应说中完成的。在这之后儒家经历了佛家思想的冲击,为此宋儒转而通过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以提升儒家哲理的思辨性,希望借此解决对抗佛家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鸦片战争后中国儒家传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危机一直延续至今日。为此张祥龙提出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主张,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存活并把人之为人的孝亲时间意识再次从家庭扩展到整个社会,从而实现儒学和整个中华文化传统在现代的复兴。

王陈瑞[10](2020)在《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原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是20世纪德国一位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希望原理》是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在这部三卷五大章节巨着中,布洛赫以时代中个体的主观体验为切入点,分别从个体生老病死的时间维度与资本主义社会多层次文化构成的空间维度全方位描摹出希望的图谱。希望第一次以存在论的形态出现,是人最重要的“期待情感”,并藉此构成历史发展的推动力。布洛赫对希望这一推动世界前进的原理抱有一股无需任何经验证实的确信,他一再强调希望所指向的具体乌托邦的客观现实性,但却不曾一次清楚地解释过它的实现究竟如何可能。布洛赫将马克思主义视作具体乌托邦的最终体现,他区分出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暖流”与“寒流”,并且强调“暖流”的重要性;他用一种哲学的“实践”概念,不加分辨地统摄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革命前后的思想整体,这些观点反映出他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偏差。但另一方面,布洛赫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说,从“元宗教”的理论层次出发,将一切宗教中的神明信仰还原为作为原动力的希望,从而在人类精神的超越性维度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将持续存在的根据。

二、解读中国经济没有任何现成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中国经济没有任何现成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由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本文主要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身本”观念的先行讨论
    第一节 西方身本观
        一、西方哲学视域下的身本观
        二、权利话语下的身本观
        三、文化人类学下的身本观
    第二节 儒家身本观
        一、“身”、“心”释义
        二、身体的类型
        三、身体的转向
    第三节 生活论还原下的身本观念
        一、形上之身
        二、形下之身
        三、本真之身
第二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中晚明市民社会
        一、商品经济
        二、市民阶层
        二、市民生活
    第二节 中晚明政治文化与士人心态
        一、政治生态
        二、士人心态
    第三节 王艮生平与思想渊源
        一、身份的转变
        二、王艮与阳明心学
        三、王艮与释道
第三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身与道
        一、尊身即尊道
        二、以身弘道
    第二节 安身立本
        一、良知良能
        二、明哲保身
        三、具身良知
    第三节 身为国家天下之本
        一、身是家之本
        二、身是国之本
第四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内圣工夫论
    第一节 工夫论概述
        一、工夫考义
        二、儒家工夫概念
        三、本体-工夫与日用工夫
    第二节 穷理与致良知
        一、穷理与知礼
        二、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第三节 安身工夫
        一、静坐默识以体道
        二、“良知致”
        三、淮南格物论
        四、当下日用即工夫
        五、乐学工夫
第五章 王艮身本儒学的外王工夫论
    第一节 实践品格
        一、大人造命
        二、世俗化
    第二节 乡村实践
        一、讲学活动
        二、乡会实践
    第三节 政治理想
        一、平等观
        二、政治参与
        三、理想社会
余论: 儒学与个体
    一、个体与个人、整体
    二、儒学与个体性
    三、个体儒学的两个维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三、研究价值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五、研究的方法
    六、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相关问题说明
一、“物”的艺术出场
    (一)混合媒介艺术中的“物”
        1.混合媒介艺术的概念辨析
        2.混合媒介艺术的媒介之“物”
    (二)“物”的艺术出场
        1.平面中的拼贴艺术
        2.生活中的现成品
    (三)“物”出场与转向的动因
        1.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2.现代语言论美学的转向和演变
        3.材料的“出位”之思
    (四)小结
二、“物”的艺术转向
    (一)物的物性转向
        1.“物”转向的哲学演变
        2.艺术的“物性化”转向
    (二)“物”的转向途径
        1.媒介的功能转向:从“媒介透明论”到“物的还原论”
        2.方法与思维的转向:从“摹仿”到“格物”
    (三)“物”的迹态转向
        1.单一材料的物性凸显
        2.混合材料实验的迹态物化
    (四)“物”的聚合转向
        1.物的奇观积聚
        2.物的诗学呈现
    (五)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
        1.观念的物化
        2.人与物的共生
    (六)小结
三、“物”的艺术呈现
    (一)物的诗意——综合材料绘画
        1.胡伟的“物墟”与“万象”
        2.非形式艺术的物质主义先锋——阿尔贝托·布里
    (二)观念的话语——混合媒介装置
        1.徐冰的文字艺术与《背后的故事》
        2.盐田千春与一根线的世界
    (三)非物质性的虚化物——新媒体艺术
        1.实验影像艺术的先导——白南准
        2.罗伊·阿斯科特的科智艺术与“湿媒体”艺术理论
    (四)小结
四、“物”的中国表达
    (一)物的尝试与泛化——中国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
        1.物的尝试——“85美术新潮”时期的新启蒙
        2.物的泛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实验
    (二)文化自觉与语言重塑——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和实验水墨艺术
        1.文化自觉——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体系建立
        2.语言重塑——实验水墨艺术的材料实验
    (三)小结
五、“物”的语言美学特征
    (一)走向“物性”
    (二)走向“言语”
    (三)走向“场性”
    (四)走向“文本”
    (五)走向“行为与过程”
    (六)走向“互动与关系”
    (七)相关案例分析
        1.铅、炼金术与基弗
        2.“物派”与“枯山水”
    (八)小结
六、“物”的反思与自白
    (一)物之“思”
        1.对生命与过程的体悟之思
        2.对“物化”生活的追问之思
    (二)物之“言”
        1.用“自然”表现人心
        2.用“生活”直面生活
    (三)小结
结语 物与心同—:艺术唯“物”主义新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重点、难点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价值
        (一)系统反思理学伦理思想之弊端
        (二)阳明后学的思想分化及学派分立
        (三)对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相关阳明后学人物的界定
        (二)与伦理思想相关的学术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创新点、思路、难点和方法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难点和方法
第一章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除流弊:理学伦理思想的理论局限
        一、理学伦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弊端
        二、心学伦理思想体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 倡“心”说:王阳明心学伦理思想体系的建构
        一、心即理:本体与道德主体的建立
        二、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道德实践品格
        三、致良知:道德本体的自我开显与扩充
    第三节 分化与流传: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天泉证道与王学的分化
        二、阳明后学学派的思想论争与修正
        三、道德启蒙的引领及近代贡献
第二章 尊悟:良知本体的自然明觉与扩充
    第一节 “尊悟”方向的主要人物及其伦理思想
        一、王畿的“现成良知”说
        二、王艮之泰州学派的“率现成良知”说
        三、李贽的“童心”说:个体性向度的强化
    第二节 人性论依据:自然人性论的提倡
        一、“自然之性”的新理欲观
        二、“正利”的新义利观
        三、“崇理到尊情”的情本论
    第三节 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
        一、理性觉醒:“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二、“以身任天下”的自由豪杰精神
        三、“以友朋代君臣”的新人伦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修:道德实践过程中的心体涵养与伦理担当
    第一节 “主修”方向的核心人物及其伦理思想
        一、事上磨练:钱德洪、欧阳德不离物事的道德实践
        二、归寂主静:聂豹、罗洪先“习静”的道德修养
        三、修己以敬:邹守益、刘邦采“主敬”以复良知之精明
    第二节 化良知为德行:道德主体实践的深化
        一、实修:道德主体为善去恶的德性修养
        二、实功:以良知心性贯通事功的社会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修正:躬行与经世
    第一节 “修正”方向的代表人物及其伦理思想
        一、东林学者“悟修并重”的道德修养论
        二、蕺山学者“慎独之学”的经世实践论
    第二节 从思到学:反虚务实的实用主义精神
    第三节 明道救世的道德经世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伦理实践: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建构
    第一节 政学合一:政治伦理建构的阐发
        一、治心以治世:基于“良知”统摄的信念政治
        二、“挽复三代之治”: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
        三、“抑君申民”:民本政治伦理思想
    第二节 儒学民间化:社会伦理建构的转向
        一、“士学”向“民学”的平民儒学转变
        二、乡约制度:心学教化的伦理认同
        三、讲学明道:觉民行道的伦理实践
        四、经世济民: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评价与意义
    第一节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评价
    第二节 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型的影响
        一、新质文化的潜滋暗长:复古与考据
        二、异质文化的导入:西方科学与儒学的会通
    第三节 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的近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6)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2.1 导言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3.1 导言
    3.2 《诗》与孔子论《诗》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4.1 导言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3.1 “天人合一”之“仁”
        4.3.2 夫子之“文”
        4.3.3 诗以言“志”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4.1 主宰之“天”
        4.4.2 天降之“命”
        4.4.3 观心之“德”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5.1 培心之“性”
        4.5.2 礼乐之“礼”
        4.5.3 思、感之“心”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6.1 以言“诚”(成)之
        4.6.2 言以立“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已发表论文
致谢

(7)阿甘本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进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进路
        1.3.2 研究方法
2 阿甘本艺术思想的形成
    2.1 阿甘本艺术思想形成历程
        2.1.1 早期艺术思想的形成
        2.1.2 后期生命政治的转向
    2.2 阿甘本艺术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对亚里士多德潜能论的发展
        2.2.2 对康德审美趣味理论的批判
        2.2.3 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继承
3 阿甘本艺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阿甘本的艺术危机论
        3.1.1 艺术博物馆的深层反思
        3.1.2 审美趣味的批判性解读
        3.1.3 “诗(制作)”的回溯
    3.2 阿甘本的艺术本质论
        3.2.1 现代艺术品与商品
        3.2.2 艺术、真理与权力意志
        3.2.3 艺术的原初构造:节奏
    3.3 阿甘本的艺术潜能论
        3.3.1 潜无能与抵抗的辩证
        3.3.2 艺术、潜能、不作为
4 阿甘本艺术思想评价
    4.1 阿甘本艺术思想的价值
    4.2 阿甘本艺术思想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当代现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现场艺术的艺术史书写
    第一节 现场艺术与现场艺术中的现场
    第二节 现场艺术的起因与背景
    第三节 现场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现场艺术的具身化实践
    第一节 意识与现场
    第二节 语言与现场
    第三节 事件与现场
    第四节 器物与现场
    第五节 肉身与现场
第三章 现场本身的结构性描述
    第一节 意向内外的现场
    第二节 肉之绵延的现场
    第三节 意向内外与肉之绵延的相遇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致谢

(9)张祥龙儒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视域的选择与问题的聚焦:张祥龙契入儒家思想由来
    第一节 “投缘”:为什么选择海德格尔作为对话的对象
    第二节 “存在”:海德格尔的问题与路径
    第三节 缘在、时间性、语言、技艺:海德格尔思想的几个关键词
    第四节 比较与开显:张祥龙对海德格尔与儒家天道思想的比较
第二章 儒家伦理源头的时间性
    第一节 对《尧典》中“时”的解读
    第二节 孝意识的时间分析
    第三节 亲亲与仁:儒家时间真正的确立
第三章 儒家伦理在历史情境中的具体展开
    第一节 孝之本然:曾子的身与鲁
    第二节 孝之内化:思孟学派的心性论
    第三节 孝之开展:荀子的化性起伪
    第四节 孝之进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第五节 孝之遗失:宋儒形而上的义理探寻
第四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家去向:儒家文化保护区与儒家的“中行路线”
    第一节 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理由与方式
    第二节 儒家的“中行路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与初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概述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一章 《希望原理》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恩斯特·布洛赫其人
        一、布洛赫生平概述
        二、布洛赫《希望原理》写作时期的思想构成
    第二节 《希望原理》成书的时代背景
        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二、现代文明的精神危机
第二章 《希望原理》的内在逻辑——从白日梦到乌托邦
    第一节 白日梦:希望的存在论起点
        一、愿望(wünschen)作为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二、希望哲学的关键概念
    第二节 大众文化:希望的社会现象学
        一、镜中的希望形象
        二、希望可以沦为失望
    第三节 乌托邦:希望的历史蓝图
        一、积极的乌托邦功能
        二、具体乌托邦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希望哲学
    第一节 尚未存在本体论
        一、布洛赫的“物质”观
        二、布洛赫,还是“马克思主义的谢林”?
    第二节 布洛赫的辩证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布洛赫式黑格尔化
        二、实践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
        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
        二、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乌托邦
        三、无神论神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结语:一种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解读中国经济没有任何现成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以身为本:王艮儒学思想研究[D]. 赵立庆. 山东大学, 2021(11)
  • [3]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D]. 张天佐.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阳明后学伦理思想研究[D]. 王晓娣. 东南大学, 2020(02)
  • [6]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7]阿甘本艺术思想研究[D]. 张玉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8]当代现场艺术研究[D]. 胡文磊. 南京大学, 2020(04)
  • [9]张祥龙儒家思想研究[D]. 郑文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原理”研究[D]. 王陈瑞. 南京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的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