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一、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官启潇,郭和泽,窦红静[1](2021)在《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文中认为纳米载体由于其纳米尺度带来的独特生物功能性,可通过特定设计在生物体内靶向递送各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自肿瘤免疫疗法问世之后,各类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逐渐成为提升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作为一类新型仿生药物载体平台,可使纳米载体获得天然细胞膜的伪装修饰,将细胞膜的特定功能与生物特性转移至纳米载体,使其具有更强的抗免疫清除、血液长循环和肿瘤靶向等特性,同时降低纳米递送系统的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尤其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免疫治疗的机理,对近年来各种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系统的制备方法、作用机制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相关探索做出了展望。

谢希哲[2](2021)在《可生物降解的缓释型免疫水凝胶制备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且容易转移至脑、肺或骨骼的实体肿瘤,临床上亟需开发长效释药技术来抑制其生长和转移。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突飞猛进,在临床上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受到广泛关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7/8激动剂由于其强效的抗肿瘤活性以及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能力,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雷西莫特(Resiquimod,R848)是一种能同时激活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TLR7/8激动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然而,R848的剂型多为溶液制剂,患者对其治疗的响应率不高且在治疗过程中常会伴随全身性副作用。为了使R848可以在病灶部位长时间达到有效浓度,建立持续性抗肿瘤微环境,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长效缓释系统具有重大价值。因此,本文设计制备了一种可原位长效缓释R848的微球(Ms)-水凝胶(Gel)复合载体R848@Ms-Gel,拟通过实现肿瘤的持久治疗并培养肿瘤免疫微环境来实现对原发肿瘤生长的抑制并防止肿瘤的转移。(1)载R848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848@Ms)的制备及表征将R848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混合溶于二氯甲烷,滴入高速搅拌的聚乙烯醇(PVA-124)中,通过乳化作用形成R848@Ms。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R848@Ms形态,结果显示其呈球形且分布均匀,粒径约为44.6μm,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65%和75.90%。(2)载R848@Ms-水凝胶(R848@Ms-Gel)的制备和表征以四臂聚乙二醇丙烯酸酯(4-arm PEG-AA)为基体材料与交联剂二硫苏糖醇(DTT)反应,由前者的双键与后者的巯基结合形成致密的水凝胶网络结构。将载药微球与水凝胶前液混合,在光引发剂和紫外光催化下形成载药微球-水凝胶(R848@Ms-Gel)。用流变仪进行流变测试对水凝胶性状进行分析。在体外模拟体液环境,进行水凝胶降解行为和R848释放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水凝胶基体材料降解周期约为2-3周,R848@Ms-Gel稳定持续释放周期约为2-3周。通过小动物成像发现制备的缓释制剂能够在原位缓释药物达到20天左右。细胞毒性实验以及活死细胞染色实验的结果显示R848@Ms-Gel对细胞无毒性,体现出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R848@Ms-Gel对原发肿瘤和转移瘤的抗肿瘤疗效评价利用4T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建立Bal b/c小鼠皮下肿瘤模型用于体内治疗,在种瘤后七天左右,瘤旁皮下注射PBS、游离R848和R848@Ms-Gel。经过不同处理后,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进行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中各类免疫因子的含量,发现R848@Ms-Gel组可以上调IL-6、IL-12和IFN-γ等免疫因子。持续观察小鼠体重、肿瘤生长情况,发现R848@Ms-Gel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利用4T1细胞构建肺转移模型,发现R848@Ms-Gel组对肿瘤细胞对于肺的侵袭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所合成R848@Ms-Gel免疫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原位长效缓释功能及生物相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抑癌能力,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杜华珊[3](2021)在《STING对宫颈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每年全球大约有57万新发病例,31万死亡病例。大约95%的宫颈癌病例是由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引起的。尽管已有预防高危型HPV的疫苗,宫颈癌对妇女来说仍然是一场健康危机。因此,有必要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是一种跨膜蛋白,是细胞质DNA传感通路的重要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TING通路除了能保护宿主免受多种致病性攻击外,在癌症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结直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中,与抗肿瘤T细胞启动和I型干扰素相关的STING信号被严重抑制以逃避免疫监视。STING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和生存率有关。敲除STING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此外,多项研究表明,STING激动剂可以作为单药或联合手术治疗、放化疗、免疫治疗发挥抗肿瘤作用,弥补传统疗法的不足。研究目的:目前,尚不清楚STING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检测了人角质形成细胞、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以及四种宫颈癌细胞系中STING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沉默STING和过表达STING的稳定转染宫颈癌细胞系,进行细胞生物学行为实验探讨STING对于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和相关调控机制。此外,通过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对体外实验的结果进行验证,为宫颈癌预防和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第1部分:STING对宫颈癌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影响的体外实验1、通过q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四种宫颈癌细胞系(He La、Si Ha、C33A、Ca Ski)的STING 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2、构建沉默STING的sh RNA慢病毒载体。选择He La、Si Ha细胞系作为沉默STING的转染细胞系。设计构建STING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C33A细胞系。鉴定稳定转染细胞系中STING的表达情况;3、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探究STING对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第2部分:STING调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信号通路的探索1、下调STING表达后,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β-catenin的总蛋白、活化蛋白以及核蛋白中的含量,检测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表达水平;2、上调STING表达后,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β-catenin的总蛋白、活化蛋白以及核蛋白中的含量,检测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表达水平;3、应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STING是否与β-catenin结合;4、下调STING表达的同时联用β-catenin通路抑制剂,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β-catenin的总蛋白、活化蛋白以及核蛋白中的含量,检测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表达水平;5、下调STING表达的同时联用β-catenin通路抑制剂,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探究下调STING表达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能否被β-catenin通路抑制剂所逆转。第3部分:沉默STING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的体内实验1、使用vector He La、sh STING-He La细胞系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究移植瘤沉默STING对裸鼠体重影响;2、通过测量裸鼠移植瘤体积和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验证下调STING表达对于宫颈癌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3、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探究下调STING表达是否影响肿瘤组织病理形态;4、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验证沉默STING的He La细胞在体内成瘤后是否仍保持沉默STING的特征;5、通过免疫组化染色Ki67探究沉默STING对于移植瘤增殖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第1部分:1、q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4种宫颈癌细胞系中STING表达水平有差异。与正常细胞相比,HPV阴性宫颈癌细胞系C33A中的STING表达降低,其余三种HPV阳性宫颈癌细胞系(He La、Si Ha、Ca Ski)STING表达升高;2、成功合成了靶向STING的sh RNA并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sh RNA片段。成功构建并验证沉默STING基因的He La和Si Ha稳转细胞系的STING蛋白、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STING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成功构建并验证过表达STING基因的C33A稳转细胞系的STING蛋白、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3、STING表达下调后,He La及Si Ha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过表达STING基因后,C33A细胞体外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明显下降。第2部分:1、沉默STING后,Western blot显示β-catenin蛋白总表达量及活化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细胞核β-catenin蛋白含量明显增加,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2、STING过表达后,Western blot显示β-catenin蛋白总表达量及活化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细胞核β-catenin蛋白含量明显减少,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表达水平也随之明显降低;3、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内源性STING可与β-catenin结合;4、沉默STING的同时联用β-catenin通路抑制剂,显示β-catenin蛋白总表达量及活化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表达水平与单纯沉默STING组比较明显降低;5、沉默STING的同时联用β-catenin通路抑制剂显示细胞体外增殖速度、克隆形成能力、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明显低于单纯沉默STING组。第3部分:1、裸鼠接种移植瘤后,sh STING-He La组裸鼠体重呈低于vector-He La组趋势,但趋势无统计学意义;2、sh STING-He La组肿瘤体积和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3、HE染色显示vector-He La组形成的肿瘤病灶中细胞排列紧密、胞核深染、细胞形态呈卵圆形;sh STING-He La组形成的肿瘤病灶中细胞排列紊乱、血管组织较丰富;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体外构建的sh STING-He La细胞系成瘤后,STING低水平表达特征保留;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h STING-He La组Ki67表达水平高于vector He La组Ki67表达水平。研究结论:1、不同类型的宫颈癌细胞STING表达水平不同,但STING的细胞生物学作用相同。STING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抑癌基因作用;2、STING下调宫颈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总β-catenin蛋白、活化β-catenin蛋白、核β-catenin蛋白以及Wnt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c-Myc,MMP9)蛋白表达水平;3、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ICG001可显着逆转沉默STING导致的宫颈癌细胞中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上调。4、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ICG001可显着逆转沉默STING导致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上调。5、STING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的发生发展。6、沉默STING对宫颈癌细胞体内增殖能力有促进作用。

张颖[4](2021)在《力学特性对肿瘤免疫响应影响的建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癌症仍然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癌症的发展与进化涉及到多种细胞群和细胞外环境之间跨越多个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复杂过程。免疫系统是肿瘤生物学的关键调节剂,是免疫应答以及免疫反应的重要系统,具有支持或抑制肿瘤发展,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能力。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具有较低的免疫特性,可以让肿瘤细胞能够有效的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以及清除。因此,通过研究影响肿瘤-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因素,了解肿瘤免疫系统的三种状态:肿瘤被免疫系统清除、肿瘤与免疫系统间达到平衡状态以及肿瘤细胞发生逃逸。至今,已有许多研究设计了数学计算模型以及实验来描述影响肿瘤生长和肿瘤免疫系统的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生长及进展与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力学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细胞外基质硬度,细胞间粘附力大小以及免疫检查点的变化往往与肿瘤的发展及扩散情况相关联。本文基于Cellular Potts Model的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建模方式分析研究了细胞间的力学特性对于肿瘤自身进展以及肿瘤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第二章中,通过建立细胞刚度以及细胞-ECM间黏附力对迁移影响的模型,研究了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变化对肿瘤细胞与基质间黏附力大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肿瘤细胞的迁移速度与ECM刚度存在双相依赖性,ECM刚度的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在较低刚度下的迁移。但在刚度较大的ECM上,肿瘤细胞需要聚集足够数量的整合素,增加的整联蛋白的表达会增加表面张力和细胞-ECM的黏附能。所以ECM刚度的进一步增加抑制了肿瘤细胞的迁移。在第三章中,我们加入了肿瘤免疫反应模型,通过结合肿瘤细胞进展以及免疫发展,建立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间的交互作用,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免疫检查点如何影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间的粘附力变化对于肿瘤在免疫反应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检查点CTLA-4会通过作用T细胞的下游信号通路,影响细胞间粘附力的大小,有利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发生。

尹良伟[5](2021)在《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乳腺癌(Breast Cancer)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发病首位的恶性肿瘤,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往往侵袭性更高,病理分级及预后更差。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传统的四大治疗手段,生物治疗为进入本世纪以来乳腺癌的第五大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从属于生物治疗的范畴。然而,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因此,如何合理选择人群和合理的治疗模式,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抗原提呈功能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将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紧密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独特的免疫学效应。根据不同阶段DC生物学特性的不同,有些学者设想利用改善DC功能的手段来增强其抗肿瘤效应。黏蛋白1(Mucins1,MUC1)是I型跨膜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可表达于多种组织、器官的上皮细胞近管腔或腺腔面,亦可见于腺癌上皮细胞的表面,而且呈高表达态势。相关研究显示,MUC1表达程度越高,往往预示着肿瘤侵袭性越强,预后越差,而且更容易出现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结合近年来MUC1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新发现以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我们以MUC1作为出发点,以基因修饰DC作为主要技术路线,分以下3部分系统探讨MUC1基因转染后的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旨在探索乳腺癌新的肿瘤免疫治疗途径与方法。一、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目的:验证MUC1在人乳腺癌中高表达,并构建和包装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制备过表达MUC1的DC疫苗。材料和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与两种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MUC1蛋白的表达,q PCR检测26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三种细胞MUC1 m RNA水平,验证MUC1在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2)应用GV657载体,经目的基因扩增、PCR产物与载体交换、测序、质粒提取及纯化、病毒包装,获取重组MUC1慢病毒;(3)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基,经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 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产生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4)MUC1慢病毒感染DC,分为MUC1基因感染DC组(MUC1-DC组)、空载体感染DC组(GFP-DC组)以及对照组(DC组);(5)RT-PCR检测感染后DC的MUC1 m RNA水平;(6)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DC的MUC1蛋白表达。结果:(1)90例乳腺癌组织中,MUC1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92.2%(83/90)乳腺癌组织中显示MUC1高表达,30例癌旁组织中5例为高表达(16.7%),其余25例者(83.3%)为阴性或细胞质内弱表达。在26例乳腺癌组织中有92.3%(24/26)的MUC1 m RNA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对照组织(P<0.01),仅2例乳腺癌中MUC1 m 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相当;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比较,两种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MUC1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均为P<0.01);(2)MUC1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经包装获得病毒滴度为1×109TU/m L的重组MUC1慢病毒;(3)相差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外周血来源DC形态变化过程,培养至5~7d大部分细胞脱壁悬浮,体积明显增大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表面可见很多粗细不一、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毛刺状突起,呈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培养7d的DC流式检测结果显示,CD1a、CD80、CD83及CD86分子表达率分别为(21.6±2.4)%、(22.7±1.6)%、(24.9±2.1)%及(95.4±4.3)%,表明获得成熟DC;(4)采用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后,于24 h时可见特异性GFP表达,24h、48 h、72 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11.7±1.0)%、(12.9±0.9)%和(36.8±1.6)%;(5)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相比,MUC1-DC组RT-PCR检测到346 bp扩增带;(6)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MUC1-DC组可见明显的MUC1蛋白条带。结论:(1)验证了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以及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呈高表达;(2)成功构建MUC1重组质粒,并包装获得携带MUC1基因重组慢病毒;(3)以MUC1重组慢病毒感染DC,成功获得过表达MUC1的DC,即MUC1-DC疫苗。二、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目的:探究前一部分实验获得的MUC1-DC疫苗在体外诱导CTL的免疫作用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杀伤活性。材料和方法:(1)诱导培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转染时间后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α情况;(2)ELISA法检测比较MUC1-DC-CTL、GFP-DC-CTL和DC-CTL IL-12、TNF-α含量;(3)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靶细胞,以MUC1-DC-CTL、GFP-DC-CTL、DC-CTL为效应细胞,采用LDH释放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CTL特异性杀伤率(%)=(试验孔值-效应细胞对照值)/(最大杀伤对照值-最小杀伤对照值)×100%。结果:(1)经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的MCU1-DC培养2d后诱导CTL开始表达IL-12和TNF-α,但荧光强度较弱;与MCU1-DC培养3d相比,培养4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量均明显升高,荧光强度增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MCU1-DC培养5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荧光强度最强;MCU1-DC培养6d诱导CTL细胞表达IL-12和TNF-α的荧光强度逐渐下降;(2)ELISA结果显示:GFP-DC诱导CTL分泌细胞因子IL-12、TNF-α能力较低,分别为(101.83±5.79)ng/m L、(119.26±11.52)ng/m L,与D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UC1-DC诱导CTL分泌这两种因子的能力明显增强,分别为(202.52±17.10)ng/m L和(349.07±79.42)ng/m L,与DC组和GFP-DC组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LDH释放法检测结果显示,三组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强;相同效靶比时,与DC-CTL组或GFP-DC-CTL组比较,MUC1-DC-CTL组对靶细胞MCF7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1)MUC1基因转染的DC诱导CTL即MUC1-DC-CTL在5 d时分泌IL-12和TNF-α的能力最强,用于本研究后续实验;(2)MUC1-DC疫苗比单纯DC诱导CTL具有更强的产生IL-12、TNF-ɑ细胞因子的免疫活性;(3)MUC1-DC-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比单纯DC-CTL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而且随着效靶比的升高,CTL的杀伤活性逐渐增强。三、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目的:通过活体监测MCF7荷瘤裸鼠的成瘤生长情况,评价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对乳腺癌免疫作用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GFP-MCF7);(2)BALB/c裸鼠皮下种植GFP-MCF7 1×107个/只,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的CIK细胞1×108个/只,治疗组于皮下注射MUC1-DC(MUC1-DC组)或DC细胞(DC组)1×107个/只,体积0.2 ml/只,对照组(Ct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治疗1次,连续5d;(3)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在开始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35d进行成像观察移植瘤荧光成像,分析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4)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5)TUNELl法检测三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结果:(1)裸鼠于GFP-MCF7荷瘤后7d,成瘤率100%。开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35d活体光学分子成像结果显示,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F=0.4341,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MUC1-DC组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低于Ct组(F=7.864,P<0.05);DC与Ct、MUC1-DC与DC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均为P>0.05),但MUC1-DC比DC组荧光信号更低。从荧光信号面积上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t组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分布面积无显着差异(F=1.084,P>0.05);开始治疗后第35d,Ct组荧光信号呈多处散在分布,MUC1-DC组和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均明显低于Ct组(均为P<0.01),但MUC1-DC组与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无显着性差异(P>0.05);(2)Ct组Caspase3表达最少,DC组次之,MUC1-DC组呈高表达Caspase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TUNEL结果显示,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Ct组(4.11±2.61%)、DC组(9.63±2.27)%、MUC1-DC组(25.30±8.24)%,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FP荧光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在裸鼠内可以持续表达荧光信号,可以通过光学分子成像系统检测光密度值观察肿瘤的部位及生长情况,是一种活体内实时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评价抑瘤作用的有效方法;(2)MUC1-DC疫苗比单纯DC免疫治疗人乳腺癌荷瘤小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3)MUC1-DC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冯祥汝[6](2020)在《基于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治疗方法旨在激活免疫细胞来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以此来达到抑制肿瘤进展,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目的。部分化学治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而发挥免疫活化作用。但是,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很难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主要是由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性细胞、细胞因子和酶,它们为肿瘤创造了适合生长的环境,使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利用将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化学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利用化疗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释放肿瘤抗原和危险相关分子模式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同时,免疫调节剂逆转肿瘤免疫抑制性的微环境,激活免疫细胞使其高效特异性杀伤肿瘤。两种治疗策略相联合,有效恢复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长期控制肿瘤进展,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运载体系能够在多个方面提高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的效果:(1)改善药物的水溶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提高所包载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3)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功能将药物递送至肿瘤部位,减少“脱靶”效应,降低在正常组织和器官中的非特异性聚集;(4)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响应性的释放所包载的药物,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从而增强协同治疗效果。另外,纳米粒子的体内药物运载效率受到其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如大小、形状、表面电荷、孔隙度和弹性等,设计合理的纳米载体能够显着延长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并改善抗肿瘤效果。为此,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探索纳米凝胶内部交联成分含量对其体内行为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交联剂L-胱氨酸含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苯丙氨酸-co-L-胱氨酸)(mPEG-P(LP-co-LC))纳米凝胶,根据组分聚合度分别命名为mEG-P(LP10-co-LC5)(NG10-5)、mPEG-P(LP10-co-LC10)(NG10-10)以及 mPEG-P(LP10-co-LC15)(NG10-15),以便筛选出药物运载效率最高的纳米载体。通过改变L-胱氨酸的含量改变纳米凝胶内部二硫键的数量,从而直接影响纳米凝胶内部的交联密度。三种纳米凝胶具有相似的表面电荷以及还原响应性释放特性,但是具有不同的粒径和药物内吞效率。其中,NG10-5粒径最小,被肿瘤细胞内吞的效率最高,经静脉注射后最先达到肿瘤部位。将模型药物阿霉素(DOX)包载到纳米凝胶中,NG10-5/DOX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最长,药物在肿瘤部位蓄积量最高,对小鼠4T1乳腺肿瘤的抑制效果最好。(2)载药纳米凝胶用于肿瘤化学免疫治疗。我们使用低剂量DOX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释放危险信号,促进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进行摄取、处理和提呈。与此同时,用1-甲基-色氨酸(1MT)抑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活性,解除其对效应T细胞的抑制作用。为了改善1MT的水溶性,并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我们将DOX与1MT共同包载于NG10-5纳米凝胶中,在肿瘤还原性微环境刺激下释放两种药物。治疗结束后,调节性T细胞和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肿瘤浸润CD8+T细胞比例升高。这一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表明具有临床肿瘤治疗的潜力。

张曦文[7](2020)在《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患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有效激活T淋巴细胞免疫,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调控关键。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Tumor-associated dendritic cells,TDCs)中脂质过氧化激活内质网应激,引起未折叠蛋白反(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激活下游 IRE1α-XBP1 通路,产生的剪切型XBP1-s通过靶向多个脂质合成基因,诱导TDCs内脂质的异常积累,表现出未成熟表型和功能障碍,抑制了抗肿瘤免疫。有研究表明,PI3K-AKT-mTOR信号途径在脂质代谢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能够通过调节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脂质合成,XBP1过表达会导致PI3K/mTOR表达的上调,敲除XBP1后,PI3K/mTOR表达下调,还有研究表明,抑制mTOR2可以下调脂质的生成。“脂浊”既为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多归属于中医学“痰浊”的病理范畴。肺瘤平膏是由“全国名中医”朴炳奎教授研制的临床治疗肺癌具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复方,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活血的功效,可通过多作用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前期研究表明,肺瘤平膏(FLP)能够明显提高DCs功能,通过调节DCs的抗原递呈功能发挥抗肿瘤效应,并且在调控PI3K/mTOR通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作为肺瘤平膏中化痰类代表药物桔梗的主要有效组分,研究表明,桔梗皂苷D(PlatycodinD,PD)具有明确的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脂和抗氧化等功能,并且具有抑制ROS聚集、调节PI3K/mTOR信号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PD可能是FLP调控脂质代谢逆转TDCs功能的有效组分之一,可能通过抑制TDCs脂质异常堆积逆转TDCs功能,并希望对其效应机制进行初探。目的:(1)构建TDCs共培养体系,探究肺瘤平膏在毒胡萝卜素(TG)诱导ERS剪切XBP1s后,对TDCs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2)初探PD对TDCs的免疫调节功能,及探究TG激活ERS剪切XBP1s后,对TDCs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1)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建立体外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共培养模型。(2)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FLP含药血清干预TDCs模型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CK8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流式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活化,Luminex技术检测TDCs细胞因子分泌。(3)毒胡萝卜素干预TDCs模型,观察TG激活ERS,对IRE1α-XBP1通路的影响,及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4)FLP含药血清,作用TG干预后的ERS激活后的TDCs模型,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5)通过 Western blot、qPCR 技术,检测 FLP 含药血清对 BiP-IRE1α-XBPI、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6)通过LDH、CCK8检测技术,观察PD对DCs毒性和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能力。(7)模拟肿瘤微环境,通过PD干预TDCs模型后,观察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8)通过构建TG激活ERS后的TDCs模型,观察PD对TDCs脂质含量、共刺激分子表达、混合细胞增殖和亚群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9)通过 Western blot、qPCR 技术,检测 PD 对 BiP-IRE1α-XBPI、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流式检测诱导后DCs表面分子CD1 1c+阳性表达比例为76.5%,并与肺癌细胞培养上清共培养,冻融抗原刺激,构建TDCs共培养模型。(2)在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中,FLP含药血清干预后,降低TDCs胞内脂质含量(P<0.01),提高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其中以提高CD80、CD86的表达最为明显(P<0.05),FLP刺激共培养淋巴细胞增殖(P<0.05),明显提高T细胞中Th、CTL细胞亚群比例(P<0.05),降低Tregs细胞的表达(P<0.05),提高细胞因子 IL-12p70、IFN-γ 的分泌(P<0.05)。(3)TG作用后,在TDCs培养模型中,BiP-IRE1α-XBP1(t/u/s)通路mRNA、蛋白表达增加(P<0.05),脂质含量较模型组增加(P<0.05),影响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MCH-Ⅱ、CD80、CD8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抑制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降低Th、CTL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提高Tregs亚群的表达(P<0.05),同时抑制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P<0.05)。(4)FLP含药血清作用于TG干预后的TDCs,脂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恢复TDCs表面分子的表达,其中以提高CD80、CD86表达水平较为明显(P<0.05),提高TG干预后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提高Th、CTL细胞亚群比例(P<0.05)、降低Tregs细胞的亚群表达(P<0.05),促进TG作用后 TDCs 细胞因子 IL-12p70、IFN-γ 的分泌(P<0.05)。(5)qPCR、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对于 TG 激活 ERS 后,BiP-IRE1 α-XBP 1、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FLP含药血清干预TG作用后的TDCs,FLP+TG组能够显着降低BiP-IRE1α-XBP1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对重要脂质调节转录因子XBP1-s,具有降低其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同时,肺瘤平膏含药血清作用后,TG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并且明显降低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6)LDH结果显示,30uM以下的PD浓度,对DCs无明显损伤,或影响DCs细胞LDH的释放;CCK-8实验结果显示,PD能够有效杀伤Lewis肺癌细胞,其IC50值在13uM左右。(7)在TDCs共培养体系中,PD高中低浓度均能够有效降低TDCs中的脂质含量(P<0.01),提高TDCs表面MCH-Ⅱ的表达(P<0.05),提高CD80(PDH、PDM,P<0.05)、CD86(PDM、PDL,P<0.05)的表达;PDH较强混合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PD高中低组均能提高Th、CTL细胞的亚群表达率(P<0.05),抑制 Tregs 亚群表达(PDH,P<0.05);提高 IL-12p70(PDH、PDM,P<0.05)IFN-γ(PDH,P<0.05)细胞因子的分泌。(8)TG干预诱导RES后,PD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TG干预后TDCs中脂质含量(P<0.01);PDH能够提高表面MCH-Ⅱ的表达(P<0.05),各剂量组均能提高CD80及CD86的表达(P<0.05),PDH具有提高淋巴混合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PDH、PDM能够明显提高Th、CTL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PD各剂量组均能降低Tregs细胞亚群的表达(P<0.05),并能促进 TDCs 分泌 IL-12p70(PDH,P<0.05)、IFN-γ(PDH、PDM,P<0.05)细胞因子。(9)q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G激活ERS后,PD+TG组能够显着降低BiP-IRE1α-XBP1(t/u/s)通路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同时,PD+TG组作用后,TG激活的PI3K-AKT-mTOR通路mRNA和蛋白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降低p-AKT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水平作用较为明显。结论:基于本实验条件下,我们推测:(1)TG诱导ERS,激活IRE1α-XBP1通路,产生XBP1-s剪切形式,可造成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TDCs的功能障碍。(2)FLP含药血清能够逆转TG激活ERS诱导XBP1剪切造成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障碍。(3)PD可能是FLP发挥改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的有效组分之一。(4)FLP含药血清及其有效组分PD调节改善TDCs脂质异常堆积和抗原呈递功能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BiP-IRE1α-XBP1 和 PI3K-AKT-mTOR 通路实现的。

李炜[8](2020)在《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逐渐被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治疗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是PVP术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其注入椎体后不但可起到可加固病椎缓解疼痛的作用,还可通过聚合时高热以及MMA单体的毒性杀伤肿瘤,但单纯PMMA骨水泥的抗肿瘤作用弱,疗效不持久。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大量的研究证实通过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机体内残留或转移的肿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与呈递肿瘤抗原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环节。免疫调节剂—咪喹莫特(Imiquimod)又称R837,是常见的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7,TLR-7)激动剂,可以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但单纯应用R837并不能引起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抗体(anti-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antibody,aCTLA4ab)是一种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细胞杀伤作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并已在临床应用。因此,我们设想将R837负载于PMMA骨水泥上构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骨水泥,同时联合ICI增强新型骨水泥产生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课题通过多个肿瘤模型对新型骨水泥联合ICI的治疗肿瘤的疗效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探索了联合治疗的机理,期望研究结果为骨转移肿瘤治疗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第一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表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目的:构建负载R837的PMMA骨水泥(R837-PMMA),研究其表征特性及体内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超声波助溶将R837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MMA)混合成为R837-MMA,将PMMA粉末与MMA按质量体积比3:2的比例混合并充分搅拌制成R837-PMMA。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分别测定PMMA与R837-PMMA聚合时温度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R837-PMMA在缓冲液溶液中R837的释放情况,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R837-PMMA微观结构。用MMT法检测R837-PMMA骨水泥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小鼠CT26皮下肿瘤模型研究R837-PMMA在体内对DCs成熟的影响。结果:在R837-PMMA扫描电镜图像中可见小分子R837附着于其表面。PMMA与R837-PMMA聚合过程均能释放大量热量,达到较高温度并持续较长时间,负载R837会降低骨水泥聚合时的最高温度(t=11.352,p<0.001)。R837可从PMMA中缓慢释放,3小时释放约15.24%。两种骨水泥均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负载R837后骨水泥细胞毒性无明显增强。体内实验表明R837-PMMA瘤内注射后,引流淋巴结中成熟DCs 比例平均达41.63%,优于单纯PMMA骨水泥(p=0.015)。结论:本实验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R837-PMMA骨水泥,且升温效果满意,附着在骨水泥上的R837可在该体系内缓慢释放,促进DCs成熟迁移。第二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抑制远处肿瘤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R837-PMMA治疗原发肿瘤后对远处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R837-PMMA治疗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VX2瘤块接种建立兔椎旁原发肿瘤以及远处皮下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未治疗对照组、PMMA组和R837-PMMA组,每组6只。针对椎旁原发肿瘤给与PMMA与R837-PMMA组于CT引导下瘤内注射骨水泥。观察远处肿瘤大小变化,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实验动物生存期等指标,评价R837-PMMA治疗原发肿瘤后远处肿瘤生长。随后,以上述方法再次建立一批椎旁肿瘤模型,每组3只,观察未治疗对照组与PMMA组、R837-PMMA组治疗后兔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R837-PMMA组兔VX2椎旁原发肿瘤治疗后,远处皮下肿瘤的生长也受到抑制,该组兔生存时间较对照组与PMMA组延长。ELISA检测显示R837-PMMA治疗后兔血清IFN-γ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检测表明R837-PMMA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含量升高最明显,其中CD8+T细胞含量为10.91±1.92%,显着高于对照组(p=0.002)与 PMMA 治疗组(p=0.012)。结论:本研究证实新型R837-PMMA骨水泥肿瘤内注射可抑制远处肿瘤生长,并引起外周血CD4+T细胞与CD8+T细胞增加。第三部分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抑制远处肿瘤与转移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原发肿瘤后对远处肿瘤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T26双边肿瘤和Luc-4T1乳腺原位肿瘤等2个小鼠模型,各组小鼠治疗后通过测量CT26远处肿瘤大小,及小动物活体成像监测乳腺癌转移,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IFN-γ、IL-6、IL12p70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观察生存期等方法评价R837-PMMA骨水泥联合aCTLA4ab治疗抑制远处肿瘤及转移的疗效。结果:在小鼠CT26双边肿瘤模型中,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原发肿瘤后,远处肿瘤生长显着受抑制,肿瘤体积显着小于其余4组(p<0.001)。在小鼠Luc-4T1乳腺癌原位模型中,小动物活体成像提示联合治疗显着抑制并延缓转移的发生。R837-PMMA联合aCTLA4ab在小鼠CT26双边肿瘤和Luc-4T1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中均能显着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并显着升高血清中TNF-α、IFN-γ、IL-6、IL12p7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论:本研究证实R837-PMMA肿瘤内注射可引起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远处肿瘤,联合aCTLA4ab可增强其抗肿瘤免疫反应,能够进一步抑制远处肿瘤生长与转移发生。第四部分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理研究目的:研究R837-PMMA联合aCTLA4ab能否产生免疫记忆效应抑制肿瘤,并探讨联合治疗抑制远处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机理。方法:建立小鼠CT26双边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手术、PMMA、R837-PMMA、PMMA+aCTLA4ab和R837-PMMA+aCTLA4ab等5组,每组3只。各组原发肿瘤治疗后第7天收集远处肿瘤,流式细胞检测观察远处肿瘤内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CD4+效应T细胞(Teff)、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建立小鼠CT26单侧肿瘤模型随机分组同前,每组9只,肿瘤治疗后第40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并通过流式细胞检测观察脾脏中中枢记忆T细胞(TCM)与效应记忆T细胞(TEM)含量。剩余每组6只小鼠再次接种CT26肿瘤细胞,观察肿瘤大小、生存期、治疗后第6日血清TNF-α、IFN-γ水平等指标,评价各组治疗后是否产生免疫记忆效应。结果: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原发肿瘤后,远处肿瘤内CD3+T细胞比例最高,其中该组CD8+CTL含量平均为13.31%,伴有CTL/Treg比值与Teff/Treg比值显着升高。此外,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组小鼠再次接种肿瘤前TEM比例显着高于其他组,再次接种肿瘤后第6天血清TNF-α、IFN-γ水平显着升高,且肿瘤生长较其余4组明显抑制,生存期显着延长。结论:R837-PMMA联合aCTLA4ab治疗可通过促进T细胞特别是CD8+CTL浸润至远处肿瘤内,并通过aCTLA4ab阻断Treg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还可通过产生强力的免疫记忆效应清除再次接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复发的作用。

潘建华[9](2020)在《一、疟原虫感染在小鼠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抗肿瘤免疫学机制研究 二、精细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艾滋病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探究疟原虫感染对小鼠三阴性乳腺癌(TNBC)模型的肿瘤抑制及其抗肿瘤免疫学机制。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在肿瘤引流性淋巴结(DLN)中遇到DC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CD8+T细胞分化为效应和记忆细胞亚群,然后通过血液进入肿瘤组织和其他组织以杀死肿瘤细胞,并提供长期有效的肿瘤特异性免疫记忆防止复发;CD4+T细胞能辅助CD8+T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促进CTL的细胞杀伤、迁移和侵袭能力。我们的小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疟原虫感染能够显着抑制TNBC肿瘤的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的存活率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通过多色流式分析结果发现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外周血和DLN的效应细胞和记忆T细胞均明显增加。共刺激免疫检查点在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而T细胞的活化会通过上调共抑制分子而触发了负反馈调节。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疟原虫感染小鼠中,CD8+T细胞上的共刺激(CD40L,GITR和OX-40)和共抑制(PD-1,CTLA-4,TIM-3,LAG3)免疫检查点上调;CD4+T细胞上的共刺激(CD40L,GITR)和共抑制(PD-1,CTLA-4,TIM-3,LAG3)免疫检查点也上调。重要的是,即使共抑制免疫检查点上调,疟原虫感染小鼠外周血或DLN中CD8+效应和记忆T细胞中的颗粒酶B和穿孔素表达量仍显着增加。以上结果提示,疟原虫感染对小鼠4T1乳腺癌的影响可能与诱导CD8+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这一发现可能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第二部分研究中,我们旨在建立一种使用流式细胞术对人体免疫细胞进行精细分群的检测方法,评估该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性能及探讨其在艾滋病监测中的应用。依据机体免疫细胞亚群的分类及免疫表型特点,设计针对各免疫细胞亚群的检测方案。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组合,通过不同细胞的抗原表达谱对各免疫细胞亚群进行精细分型,并结合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细胞亚群进行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分析。通过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分析评估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通过对10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正常人各免疫细胞亚群百分含量和绝对计数结果的分布情况,计算各细胞亚群的中位值、上限值、下限值。选择3例艾滋病确诊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各免疫细胞亚群在艾滋病毒感染者样本中的变化,并用t检验,比较艾滋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本方法通过检测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组合将机体免疫反应所涉及的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进行初步分型及定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抗原表达谱,对各类细胞的功能亚群及活化状态进行进一步细分,可识别机体67个免疫细胞亚群,能更精准全面地评估各细胞亚群的功能状态情况。批内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67个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绝大部分细胞亚群的CV值均小于20%,中位置为3.87%和5.70%,其中有9个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CV值大于20%,这些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结果均小于5%;有9个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CV值大于20%,这些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均小于20个/ul。批间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67个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绝大部分细胞亚群的CV值均小于20%中位置为5.13%和6.25%,其中有6个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CV值大于20%,这些细胞亚群的百分含量结果均小于5%;有6个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CV值大于20%,这些细胞亚群的绝对计数结果均小于20个/ul。此外本方法初步总结了中国人群各免疫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的中位置、低值和高值结果范围,可作为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的参考。使用本方法对艾滋病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艾滋病组与健康对照组67个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结果显示,艾滋病组比健康对照组升高的细胞亚群有19个,包括T淋巴细胞、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未成熟自然杀伤细胞、初始B淋巴细胞、B2细胞、CD4+效应T细胞、CD4+效应记忆T细胞、CD4+CD27-分化/衰老T细胞、CD8+效应T细胞、CD8+效应记忆T细胞、CD8+CD27-分化/衰老T细胞、CD8+CD28-分化/衰老T细胞、CD8+CD57+分化/衰老T细胞、早期活化单核细胞、晚期活化T细胞、晚期活化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16阳性髓样树突状细胞、记忆调节T细胞、自然调节性T细胞,以上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或绝对计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组结果比健康对照组降低的细胞亚群有14个,包括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成熟自然杀伤细胞、中间态单核细胞、边缘区B淋巴细胞、记忆性B细胞、B1细胞、CD4+初始T细胞、CD4+中央记忆T细胞、CD8+初始T细胞、CD8+中央记忆T细胞、浆样树突状细胞、中期活化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初始调节T细胞,以上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或绝对计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4个细胞亚群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组合结合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能对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涉及的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系统涉及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总量及功能亚群进行精细分型,综合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本方法重复性较好,初步建立的中国人群的各免疫细胞亚群的参考范围可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识别细胞群的异常变化。本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的范围很广,本文以艾滋病为例对各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做了初步分析,部分结果验证了现有研究结论,也发现了一些新的异常指标,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韩淑兰[10](2020)在《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一年或多年生药用植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黄芩在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黄芩苷(Baicalin,C2iH18o11)是一种存在于黄芩植物根茎叶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调节机体免疫的功能,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和杀伤,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因此,黄芩苷在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黄芩苷为难溶性药物,溶出速率慢,导致机体吸收差、生物利用率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了增加药用植物资源临床应用,改变药物应用方式是一种理想的解决办法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是实现药物高效利用的有效方法,通过仿生修饰和靶向设计等可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药物用量,提高药物利用率。因此,本研究拟构建一种共载黄芩苷联合免疫增强剂的多功能聚合物纳米粒,充分发挥黄芩苷肿瘤杀伤化疗及免疫治疗双重功效,提高黄芩苷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靶向肿瘤部位的载黄芩苷纳米粒,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并借助黄芩苷的细胞毒性作用,在体内外形成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联合抗肿瘤效应,为提高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利用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具体研究分述如下:1、通过优化参数条件构建了一种载黄芩苷的小粒径PLGA纳米粒(PLGA-B)。制备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在120 nm左右,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和良好的多分散性(PDI:0.10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激活树突状细胞(DCs),增加DCs表面标志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此外,黄芩苷和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可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在G2/M期,导致肿瘤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具有激活免疫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功效。2、为了增强PLGA-B纳米粒的免疫激活能力,在PLGA-B纳米粒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包埋黄芩苷和肿瘤抗原(Hgp 10025-33,Hgp)、且表面偶联免疫增强剂(CpG)的PLGA纳米颗粒,在纳米粒表面进一步包裹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赋予纳米粒仿生长循环和靶向肿瘤部位的能力。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小粒径仿生纳米粒增加了体外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促进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表型逆转。动物实验研究发现,与载黄芩苷的PLGA-NPs(B@NPs)相比,半乳糖插入的红细胞膜修饰的仿生纳米粒NPs@RBC-Gala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被高表达半乳糖凝集素的M2-TAMs摄取,显着逆转了体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表型,由促肿瘤M2型向抗肿瘤M1型转变;研究也发现,在仿生纳米粒诱导下,抗肿瘤免疫细胞CD4+T和CD8+T淋巴细胞向肿瘤部位的浸润明显增加,显示免疫激活效应和T细胞反应显着增强,有效抑制了黑色素瘤在体内的生长,抑瘤率达到了65.7%。这些结果表明靶向肿瘤部位的仿生PLGA纳米颗粒可以靶向肿瘤部位,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抗肿瘤效应的提升。3、为了进一步研究共加载黄芩苷、CpG和黑色素瘤抗原肽片段Hgp25-33的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在其表面成功偶联修饰了 M2-TAMs的靶向肽(M2pep和α-pep肽),构建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标记为B/H@NPs@CpG-αmp。靶向M2-TAMs 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具有很好的粒径分布和PBS储存稳定性,其粒径为123.6 nm,小粒径有利于细胞摄取;在酸性环境下黄芩苷、Hgp和CpG可从复合纳米粒中持续释放7天,释放率均大于80%;细胞实验表明,M2pep和α-pep肽增强了复合纳米粒对肿瘤微环境中M2-TAMs的靶向能力,体外有效诱导M2型巨噬细胞表型逆转;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与巨噬细胞联合应用显示了比较好的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肿瘤细胞凋亡比例最高为69.72%,这为体内动物抗肿瘤实验奠定了基础。4、为了检测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是否有效靶向肿瘤微环境中M2-TAMs,刺激M2-TAMs表型逆转,改善肿瘤微环境,进一步研究了双重靶向M2-TAMs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的体内抗肿瘤机制。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双重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体内有效靶向M2-TAMs,在酸性溶酶体环境中可引起纳米粒表面聚多巴胺的裂解,复合纳米粒中黄芩苷等细胞毒素和免疫调节剂缓慢释放。黄芩苷和CpG的释放逆转了 TAMs表型,由促肿瘤M2型到抗肿瘤M1型,诱导M1型TAMs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表达量提升至38.42%,M2型TAMs共刺激分子CD206的表达量大大降低(仅为6.03%),促进了 TAMs释放应激细胞因子IL-12、IL-2和IFN-γ,活化的TAMs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进一步刺激了 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反应;此外,黄芩苷释放对局部黑素瘤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同时还改善了肿瘤微环境,促进T细胞、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肿瘤冷冻切片中显示Th1细胞、CTL和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分别达到了 21.2%、24.93%和25.38%,黄芩苷还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转移;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B/H@NPs@CpG-αmp表现出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体内肿瘤抑制率达到73.5%。这些结果表明靶向M2-TAMs修饰的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改变了肿瘤微环境,由促肿瘤发生发展微环境重塑为抗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综上所述,本论文成功构建了共携载肿瘤抗原和免疫刺激剂的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纳米粒有效靶向肿瘤部位,并有效逆转TAMs表型,通过招募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传递化学活性药物,实现双重协同作用,重塑抗肿瘤微环境,达到高效抗肿瘤的目的。体内肿瘤治疗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型载低剂量黄芩苷复合纳米粒递送系统发挥了良好的增强抗肿瘤化疗与免疫治疗效应,提高了黄芩苷的抗肿瘤应用效率,提升了黄芩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价值,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抗肿瘤递送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二、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1 引言
2 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
3 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及其作用机制
4 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4.1 红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
    4.2 血小板膜修饰纳米载体
    4.3 免疫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
    4.4 肿瘤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
    4.5 细菌膜修饰纳米载体
    4.6 其他细胞膜修饰纳米载体
5 结论与展望

(2)可生物降解的缓释型免疫水凝胶制备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肿瘤免疫治疗简介
    1.2 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
    1.3 常见肿瘤免疫疗法
        1.3.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3.2 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
        1.3.3 肿瘤特异性疫苗
        1.3.4 TLR激动剂
    1.4 TLR7/8 激动剂R848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4.1 R848 激活免疫细胞
        1.4.2 R848 重塑肿瘤微环境
    1.5 载体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5.1 水凝胶载体
        1.5.2 微球载体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2 载R848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848@Ms)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及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空白Ms的制备
        2.3.2 R848@Ms的制备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4 R848@Ms载药量与包封率的测定
        2.3.5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空白Ms和R848@Ms的制备
        2.4.2 R848@Ms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2.5 本章小结
3 载R848@Ms水凝胶(R848@Ms-Gel)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试剂及仪器
        3.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水凝胶载体的制备
        3.3.2 水凝胶载体的流变学测试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4 水凝胶载体的体外降解
        3.3.5 R848@Ms-Gel的制备
        3.3.6 R848@Ms-Gel的体外释药
        3.3.7 细胞的复苏及培养
        3.3.8 细胞毒性实验
        3.3.9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3.3.10 小动物成像
        3.3.11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水凝胶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3.4.2 水凝胶载体的降解测试结果分析
        3.4.3 R848@Ms-Gel的释药结果
        3.4.4 R848@Ms-Gel细胞相容性分析
        3.4.5 小动物成像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R848@Ms-Gel体内抑癌能力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剂及仪器
        4.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4.3.2 R848@Ms-Gel体内抑癌实验
        4.3.3 小鼠组织切片HE染色
        4.3.4 小鼠肿瘤组织切片免疫荧光
        4.3.5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4.3.6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R848@Ms-Gel的体内抑癌能力分析
        4.4.2 小鼠肿瘤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分析结果
        4.4.3 小鼠血清中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分析结果
        4.4.4 R848@Ms-Gel的系统毒性评估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R848@Ms-Gel体内抑制肿瘤转移能力的研究
    5.1 引言
    5.2 试剂及仪器
        5.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小鼠肺转移模型的建立
        5.3.2 实验小鼠肺部观察
        5.3.3 小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
        5.3.4 小鼠肺组织切片免疫荧光
        5.3.5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实验小鼠肺部观察结果
        5.4.2 小鼠肺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STING对宫颈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cGAS-STING信号在癌症免疫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2.1 CGAS-STING信号通路抗肿瘤机制
        2.1.1 细胞质DNA如何积聚?
        2.1.2 cGAS-STING通路消除癌细胞机制
    2.2 CGAS-STING通路在治疗中的应用
        2.2.1 单药治疗
        2.2.2 STING激动剂联合疗法
    2.3 STING免疫疗法:一把双刃剑
    2.4 结论
第3章 STING对宫颈癌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影响的体外实验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设备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试剂配制
    3.2 实验流程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来源和细胞培养条件
        3.3.2 细胞复苏
        3.3.3 细胞换液
        3.3.4 细胞传代
        3.3.5 细胞冻存
        3.3.6 细胞计数
        3.3.7 Trizol法提取HaCaT、H8、HeLa、SiHa、C33A、CaSki细胞的RNA
        3.3.8 RNA逆转录
        3.3.9 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
        3.3.10 HaCaT、H8、HeLa、SiHa、C33A、CaSki细胞的蛋白样品制备
        3.3.11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
        3.3.12 短发夹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导
        3.3.13 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3.3.14 Trizol法提取vector HeLa、shSTING-Hela、vectorSiHa、shSTING-SiHa、vector C33A、C33A-STING细胞的RNA
        3.3.15 RNA逆转录
        3.3.16 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3.3.17 vector HeLa、shSTING-Hela、vector SiHa、shSTING-SiHa、vector C33A、C33A-STNG细胞的蛋白样品制备
        3.3.18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3.3.19 宫颈癌细胞增殖实验
        3.3.20 宫颈癌细胞平板克隆实验
        3.3.21 宫颈癌细胞划痕实验
        3.3.22 宫颈癌细胞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
        3.3.23 宫颈癌细胞侵袭实验
        3.3.24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STING在人角质形成细胞、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以及四种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3.4.2 稳定的沉默STING细胞系、STING过表达细胞系的鉴定
        3.4.3 STING沉默或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系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3.4.4 STING沉默或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3.4.5 STING沉默或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STING调控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信号通路的探索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设备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流程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冻存、传代、计数
        4.3.2 总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实验
        4.3.3 核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实验
        4.3.4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和免疫印迹实验
        4.3.5 细胞培养、冻存、传代、计数
        4.3.6 总蛋白提取和免疫印迹实验
        4.3.7 CCK8实验
        4.3.8 平板克隆
        4.3.9 Transwell小室迁移
        4.3.10 Transwell小室侵袭
        4.3.11 统计学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STING对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
        4.4.2 过表达STING对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4.4.3 STING调控宫颈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机制探讨
        4.4.4 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对沉默STING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影响(rescue实验)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沉默STING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的体内实验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设备
        5.1.2 实验试剂
        5.1.3 主要溶液配制
        5.1.4 实验动物
    5.2 实验流程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培养
        5.3.2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5.3.3 裸鼠体重测量
        5.3.4 裸鼠移植瘤组织大小的测量
        5.3.5 肿瘤组织脱水及包埋
        5.3.6 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技术(Hematoxylin and eosin dyeingtechniques,HE)
        5.3.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
        5.3.8 统计学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沉默STING的宫颈癌细胞移植瘤对裸鼠体重的影响
        5.4.2 沉默STING对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影响
        5.4.3 裸鼠肿瘤组织HE染色结果
        5.4.4 裸鼠肿瘤组织STIN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5.4.5 裸鼠肿瘤组织免疫组化Ki67染色结果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力学特性对肿瘤免疫响应影响的建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癌症的免疫特性
        1.1.1 癌症的发展
        1.1.2 免疫系统
        1.1.3 肿瘤免疫系统
        1.1.4 免疫编辑
    1.2 细胞力学特性
        1.2.1 细胞基质的刚度对肿瘤的影响
        1.2.2 细胞间粘附力对肿瘤的影响
    1.3 肿瘤免疫反应建模
        1.3.1 肿瘤的数学模型
        1.3.2 肿瘤与免疫作用的数学模型
    1.4 本章小结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质刚度调节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对肿瘤迁移的影响
    2.1 引言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细胞-ECM黏附的影响
        2.3.2 细胞外基质刚度变化改变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2.4 讨论
第3章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调节T细胞-DC间黏附对肿瘤杀伤的影响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T 细胞的免疫特性
        3.3.2 CTLA-4可调节T细胞-DC粘附力大小
        3.3.3 CTLA-4影响T细胞的增殖
    3.4 结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肿瘤生长-免疫系统模型代码
    附录1 Main Python Script部分
    附录2 XML Script部分
    附录3 Python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
    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2.材料及试剂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MUC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
        2.MUC1在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
        3.过表达MUC1慢病毒质粒的构建结果
        4.分离培养DC的形态学特征及表型分子表达
        5.转染效率测定
        6.MUC1-DC中MU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UC1-DC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
    材料和方法
        1.试剂与仪器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MCU1-DC诱导CTL条件的优化
        2.MUC1-DC诱导CTL产生IL-12和TNF-ɑ的含量
        3.MUC1-DC对CTL杀伤活性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光学分子成像活体监测成瘤生长评价MUC1-DC对乳腺癌的免疫作用
    材料和方法
        1.动物来源
        2.试剂与仪器
        3.实验方法
        4.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慢病毒转染条件优化
        2.光学分子成像活体检测MUC1-DC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3. MUC1-DC对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
        4.MUC1-DC对裸鼠移植瘤Caspase3表达的影响
        5.TUNEL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的细胞凋亡率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基于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1.1.1 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1.1.2 细胞因子治疗
        1.1.3 治疗性肿瘤疫苗
        1.1.4 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1.1.5 免疫检查点抑制
    1.2 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问题
        1.2.1 肿瘤的免疫原性差
        1.2.2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和因子
        1.2.3 效应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1.3 纳米技术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1.3.1 激活抗原提呈细胞
        1.3.2 激活T细胞
        1.3.3 调节肿瘤微环境
    1.4 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对药物递送效率的影响
        1.4.1 粒径
        1.4.2 形状
        1.4.3 表面电荷
        1.4.4 表面亲/疏水性
    1.5 免疫治疗联合其他肿瘤治疗策略
        1.5.1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1.5.2 光疗联合免疫治疗
        1.5.3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第2章 胱氨酸含量对聚氨基酸纳米凝胶体内外行为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
        2.2.1 主要试剂
        2.2.2 mPEG-P(LP-co-LC)的合成
        2.2.3 主要仪器
        2.2.4 纳米凝胶的表征
        2.2.5 合成Cy5标记的纳米凝胶
        2.2.6 载药纳米凝胶的制备
        2.2.7 体外药物释放
        2.2.8 体外细胞毒性
        2.2.9 纳米凝胶与载药纳米凝胶的细胞内吞效率
        2.2.10 药代动力学
        2.2.11 纳米凝胶和载药纳米凝胶的体内分布
        2.2.12 体内抗肿瘤效果
        2.2.1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种mPEG-P(LP-co-LC)纳米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2.3.2 药物释放
        2.3.3 细胞内吞效率以及细胞毒性测试
        2.3.4 Cy5标记纳米凝胶的体内分布
        2.3.5 载药纳米凝胶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2.3.6 载药纳米凝胶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4 小结
第3章 ICD诱导剂联合免疫微环境调节剂的化学免疫治疗纳米药物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载药纳米凝胶的制备
        3.2.4 合成Cy5标记的纳米凝胶
        3.2.5 体外药物释放
        3.2.6 体外细胞毒性
        3.2.7 药代动力学
        3.2.8 载药纳米凝胶的组织分布
        3.2.9 Cy5标记纳米凝胶的体内分布
        3.2.10 Weste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中IDO酶的表达
        3.2.11 DOX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
        3.2.12 体内抗肿瘤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3.2.13 DOX在体内引起4T1肿瘤发生ICD
        3.2.14 肿瘤组织中IDO酶活性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3.2.15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3.2.1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G/DOX、NG/1MT以及NG/(DOX+1MT)的制备与表征
        3.3.2 NG/DOX、NG/1MT以及NG/(DOX+1MT)的药物释放
        3.3.3 NG/DOX、NG/1MT以及NG/(DOX+1MT)的体外细胞毒性
        3.3.4 载药纳米凝胶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
        3.3.5 载药纳米凝胶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3.3.6 载药纳米凝胶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3.3.7 纳米药物在体内引起肿瘤细胞发生ICD
        3.3.8 1MT缓解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3.3.9 免疫细胞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调节肿瘤免疫应答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
        1 先天性免疫调节
        2 适应性免疫调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1 树突状细胞亚群分类
        2 肿瘤免疫中树突状细胞功能
        3 肿瘤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4 肿瘤治疗中的树突状细胞功能
        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
        6 抗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
        7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桔梗皂苷D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调控肿瘤细胞凋亡途径
        2 调控肿瘤细胞自噬
        3 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4 抑制血管生成
        5 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6 体内抗肿瘤调控
        7 免疫调节及降脂活性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培养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对肿瘤相关树突状脂质及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中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逆转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TDCs脂质及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五: 肺瘤平膏含药血清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BiP-IRE1α-XBP1通路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六: 桔梗皂苷D对树突状细胞毒性和肿瘤细胞杀伤能力的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七: 桔梗皂苷D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脂质含量及功能的调节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八: 桔梗皂苷D逆转毒胡萝卜素激活内质网应激对TDCs脂质含量和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九: 桔梗皂苷D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BiP-IRE1α-XBP1通路和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附件

(8)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表征及性能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抑制远处肿瘤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抑制远处肿瘤与转移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机理研究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综述 转移性骨肿瘤的诊疗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9)一、疟原虫感染在小鼠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抗肿瘤免疫学机制研究 二、精细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艾滋病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疟原虫感染在小鼠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抗肿瘤免疫学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细胞复苏
        2.2 细胞传代
        2.3 细胞冻存
        2.4 小鼠疟原虫的复苏、传代和冻存
        2.5 疟原虫感染率计算
        2.6 小鼠乳腺癌原位模型
        2.7 淋巴结细胞的制备
        2.8 外周血全血流式分析
        2.9 淋巴结细胞流式分析
    结果
        1.疟原虫感染显着抑制小鼠4T1乳腺癌的生长
        2.抗体滴定
        3.多色流式方案
        4.疟原虫感染促进T细胞的活化
        5.疟原虫感染对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影响
        6.疟原虫感染增强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作用
    讨论
第二部分 精细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艾滋病监测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对象
        2.仪器及试剂
        2.1 仪器
        2.2 试剂
        2.3 试剂配置
        3.全血细胞计数
        4.流式细胞样本染色
        4.1 调整细胞浓度
        4.2 细胞膜表面(Tube1~Tube7)的染色
        4.3 调节T细胞亚群分析组合(Tube8)的染色
        5.流式细胞样本检测
        5.1 流式细胞仪质量控制
        5.2 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案调试
        5.3 流式细胞数据获取
        6.流式细胞数据分析
        7.方法学性能评估
        7.1 精密度分析
        7.2 正常人群各免疫细胞亚群结果分析
        8.精细免疫细胞亚群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变化
        9.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流式细胞检测方案设计及分析策略
        1.1 免疫细胞初步分析
        1.2 树突细胞亚群分析
        1.3 B细胞亚群分析
        1.4 T细胞亚群分析
        2.免疫分型检测方法的精密度验证
        2.1 批内精密度结果
        2.2 批间精密度
        3.正常人各细胞亚群的结果分布
        4.艾滋病患者免疫细胞亚群结果
        4.1 固有免疫相关细胞亚群的变化
        4.2 适应性免疫相关细胞亚群的变化
        4.3 免疫功能状态相关细胞亚群的变化
    讨论
        1.方法学性能分析
        2.正常人群结果分布
        3.艾滋病患者免疫细胞亚群结果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黄芩的概述
        1.2.1 黄芩的形态学特征
        1.2.2 黄芩的资源分布
        1.2.3 黄芩中的活性成分
    1.3 黄芩苷的概述
        1.3.1 黄芩苷的药理活性
        1.3.2 黄芩苷的物理性质
        1.3.3 难溶药物增溶策略
    1.4 难溶药物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概述
        1.4.1 聚合物纳米粒
        1.4.2 脂质体纳米粒
        1.4.3 胶束颗粒
    1.5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抗肿瘤研究
        1.5.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化学治疗
        1.5.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免疫治疗
    1.6 肿瘤免疫治疗的复合纳米制剂概述
        1.6.1 肿瘤免疫
        1.6.2 基于纳米制剂的免疫抗肿瘤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载黄芩苷PLGA纳米粒制备与佐剂效应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
        2.3.2 纳米粒的形貌表征
        2.3.3 纳米粒对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的活化水平评价
        2.3.4 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载黄芩苷纳米粒制备条件优化
        2.4.2 载黄芩苷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2.4.3 黄芩苷和PLGA-B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2.4.4 载黄芩苷纳米粒免疫细胞激活
        2.4.5 载黄芩苷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果
    2.5 本章小结
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构建及效应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3.3.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
        3.3.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表征
        3.3.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3.3.4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动物水平评价
        3.3.5 数据统计和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3.4.2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
        3.4.3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对TAMs的体外刺激作用
        3.4.4 NPs@RBC-Gala有效靶向体内肿瘤部位
        3.4.5 体内TAMs表型分析
        3.4.6 肿瘤部位的T淋巴浸润
        3.4.7 载黄芩苷仿生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3.5 本章小结
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构建及体外抗肿瘤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1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4.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4.3.3 复合纳米粒细胞水平评价
        4.3.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4.4.2 复合纳米粒体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
        4.4.3 体外抗肿瘤活性
    4.5 本章小结
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仪器、材料与试剂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5.3.1 复合纳米粒的制备
        5.3.2 复合纳米粒的表征
        5.3.3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5.3.4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靶向能力
        5.3.5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抑瘤效应
        5.3.6 实验动物
        5.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复合纳米粒的生物安全性
        5.4.2 靶向M2-TAMs载黄芩苷复合纳米粒能有效靶向M2-TAMs
        5.4.3 复合纳米粒治疗后体内TAMs表型逆转
        5.4.4 复合纳米粒增加了TAMs细胞因子分泌
        5.4.5 复合纳米粒诱导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
        5.4.6 复合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5.4.7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部位的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5.4.8 复合纳米粒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
        5.4.9 复合纳米粒的预防抗肿瘤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细胞膜修饰的纳米载体与肿瘤免疫治疗[J]. 官启潇,郭和泽,窦红静. 化学进展, 2021(10)
  • [2]可生物降解的缓释型免疫水凝胶制备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D]. 谢希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STING对宫颈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杜华珊. 吉林大学, 2021(01)
  • [4]力学特性对肿瘤免疫响应影响的建模分析[D]. 张颖.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黏蛋白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对乳腺癌免疫作用及光学分子成像评价疗效的实验研究[D]. 尹良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研究[D]. 冯祥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肺瘤平膏及其有效组分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逆转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D]. 张曦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负载TLR-7激动剂的新型PMMA骨水泥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肿瘤的实验研究[D]. 李炜. 苏州大学, 2020(06)
  • [9]一、疟原虫感染在小鼠三阴乳腺癌动物模型的抗肿瘤免疫学机制研究 二、精细免疫细胞亚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艾滋病监测中的应用[D]. 潘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10]载黄芩苷多功能纳米粒构建及抗肿瘤研究[D]. 韩淑兰.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