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出血康复指导

慢性脑出血康复指导

一、脑出血慢性期的康复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王然芸,宋润德,丁明乾,王鹏,杨化清[1](2021)在《MRI与CT对不同时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核磁共振(MRI)与CT诊断对不同时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泰安市中医二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诊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RI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时期脑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运用CT检查发现脑出血患者68例,检出率为75.56%,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检出例数分别为17例、20例、16例、15例;MRI检查发现脑出血患者87例,检出率为96.67%,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检出例数分别为22例、26例、20例、19例,MRI检查不同时期脑出血的检出率显着高于CT检查(P <0.05);MRI检查各出血区域的检出率显着高于CT检查(P <0.05);对CT检查不满意者10例,对MRI检查不满意者3例,患者对MRI检查满意度(96.67%)高于CT检查(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3,P <0.05)。结论:予以脑出血患者MRI检查,可以明确脑出血不同时期,减少误诊、漏诊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路慧聪[2](2021)在《左侧颞上回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口语理解及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失语症患者常见病因是脑卒中,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常出现语言理解及表达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交流。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失语症是目前失语症康复治疗研究的热点。其中经颅直流电刺激是失语症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方法之一,有研究显示其对失语症语言功能的康复产生影响,但各研究中因治疗部位、治疗强度、治疗时间等参数不同,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且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常合并非语言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听理解及表达功能、非语言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分析非语言认知功能康复与语言改善的相关性,对临床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部位等参数的选择及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意义。【目的】1.观察左侧颞上回后部t DCS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口语理解与表达障碍的康复效果。2.分析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脑卒中后恢复期失语症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予左侧颞上回后部阳极t DCS真刺激(2m A,20min),对照组予左侧颞上回后部阳极t DCS假刺激(2m A,30s),两组t DCS刺激同时接受常规语言治疗(30min),每日1次,共10次,2周内完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汉语失语成套检查(ABC)、Token test、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与治疗系统(PACA)中听词指图及视图命名检测、非语言认知功能评估量表(NLCA)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非语言认知功能的改善,并分析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功能改善的相关性。【结果】1.语言功能(ABC):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BC量表亚项总分及谈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各亚项的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ABC量表亚项总分及谈话、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各亚项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语言理解专项: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听词指图(总分、高频词、低频词及反应时)、Token Tes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听词指图(总分、高频词及低频词)、Token Test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听词指图反应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语言表达专项: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图命名(总分、高频词、低频词及反应时)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视图命名(总分、高频词及低频词)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视图命名反应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非语言认知功能: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后NLCA评估总分、记忆力、逻辑推理、视空间及注意力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LCA评估总分、记忆力、逻辑推理及视空间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NLCA评估注意力亚项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及记忆力、逻辑推理、视空间、执行力亚项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非语言认知功能总分及逻辑推理亚项评分与语言功能改善呈中度正相关性,相关系数γ值分别为0.535、0.509(P<0.05)。【结论】1、常规语言训练和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失语症患者语言理解、表达功能。2、经颅直流电刺激较常规语言训练可以显着缩短脑卒中恢复期失语症患者听词指图和视图命名的反应时。3、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功能改善呈正相关。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3](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程雪[4](2020)在《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慢性期脑卒中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15名,进行为期6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分析训练前后患者步态参数、步态不对称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分项得分的差异。结果:最终有12名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完成试验。经6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后,患者的步态参数较前改善,其中步频、步幅、步速、双下肢步长较训练前显着提高(P<0.05),平均步幅时间和双支撑相较训练前显着缩短(P<0.05),患侧腿支撑相缩短(P<0.05)、摆动相延长(P<0.05),健侧腿支撑相和摆动相较训练前差异无显着性(P>0.05);双下肢步长比值和双下肢摆动相比值较训练前差异无显着性(P>0.05);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总得分显着提高(P<0.05),分项中仅洗澡、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得分较前显着提高(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能显着改善慢性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步态不对称性改善不显着,能否通过调整机器人参数以改善步态不对称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洺华[5](2020)在《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前,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全球性公共问题。在中国40岁以上患病人数多达1200万,并且每年还以8%的速度增长。脑卒中后很多患者留有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以至于影响患者社会及家庭生活。当前上肢康复方法主要采用一对一的作业训练和手功能训练为主,不但受治疗师工作经验及精力的影响,且无法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治疗诉求,这使得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脑机接口治疗作为一种潜在有效的新方法,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师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并让患者得到更加高质量的康复训练。通过探讨脑机接口治疗这一新方法,希望在临床中提高其应用前景。研究目的:探索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脑卒中患者30例,纳入实验组或对照组,对各个受试者进行一般资料采集及初次评估。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受试者每周增加5次脑机接口训练,每次20分钟;对照组受试者每周增加5次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每次20分钟,共进行8周。其中Brunnstrom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测(FMA)、改良Ashworth评定表(MAS)、运动觉-视觉想象评测(KVIQ)、匹兹堡康复参与评测(PRPS)每两周评定一次,共进行5次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10 s抓握测试(HGRT)进行初次评定和末次评定,对比实验前后各个评定指标变化,以发现两种训练方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Brunnstrom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测(FMA)、运动觉-视觉想象评测(KVIQ)、匹兹堡康复参与评测(PRP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10 s抓握测试(HG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Brunnstrom分级、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评测(FMA)、运动觉-视觉想象评测(KVIQ)、匹兹堡康复参与评测(PRP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10 s抓握测试(HGRT)较实验前均有改善,而且除MBI外,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Ashworth评定表(MAS)实验组进步明显(P<0.05)而对照组进步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脑机接口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

蔡丹娴,曾庆,何龙龙,黄国志[6](2020)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在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可能机制已成为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的:综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运用现状及其可能的机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方法:在Pub Med、WebofScience、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0年6月至2019年12月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roke;brain hemorrhage;brain infarction;virtual reality;upper limb;hand;motor function;rehabilitation;neurorehabilitation;mechanism",中文检索词为"卒中;脑出血;脑梗;虚拟现实技术;上肢;手;运动功能;偏瘫;康复;神经康复;机制"。经过筛选后对10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传统康复治疗的辅助手段,可显着提高卒中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且在提高患者依从性、节约人力成本等方面有超越传统康复的优势,但暂无充足的临床证据证明单纯虚拟现实训练优于传统康复治疗,卒中各期患者接受单纯虚拟现实训练的治疗效果可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②虚拟现实训练可能通过视觉反馈激活感觉运动中枢以及促进大脑皮质重组以实现运动功能的恢复,但目前的理论模型均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论证。

董心[7](2020)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方法,可以作为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治疗手段,但目前针对慢性恢复期的患者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和假刺激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两侧大脑的各项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以及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上肢功能评定量表及其他功能性指标的变化,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作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2019接受康复治疗的18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卒中时间>3个月),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人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经颅磁刺激假刺激,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言语治疗和作业治疗等。实验组9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波形选取能提供较大刺激的双相波形,刺激频率为10Hz,刺激部位为受累侧大脑运动皮层,刺激强度为患者患侧静息运动阈值的90%强度,刺激串数为20串,每串刺激脉冲数为50个,串间歇时间为55s,总脉冲数为1000脉冲,刺激总时长为20min,连续两周r TMS治疗(周一至周五)。对照组所使用的假刺激方法为线圈放置方向与实验组相反,在对侧大脑半球采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刺激参数进行安慰剂干预。刺激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皮质脊髓束的传导、皮层兴奋性、上肢功能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手部精细功能。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组内差异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皮质脊髓束的传导性评估指标包括运动诱发电位和中枢传导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刺激前后两侧大脑皮层MEP波幅数值组内和组间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侧皮层MEP潜伏期较对照组有显着性缩短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刺激前后两侧运动皮层中枢传导时间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皮层兴奋性评估指标包括静息运动阈值和皮质静息期,实验组刺激后患侧皮层静息运动阈值较刺激前显着降低(P<0.05),患侧差值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刺激后患侧皮层皮质静息期较刺激前显着降低(P<0.05),实验组刺激后患侧差值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上肢功能性评估评估指标包括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Barthel指数、握力、九孔柱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刺激后较刺激前Fugl-Meyer得分均有显着性提高,实验组刺激前后得分差值较对照组刺激前后得分差值有显着性增加(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刺激前后Barthel指数得分组内和组间都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侧握力刺激前后差异性显着(P<0.05),实验组刺激后患侧握力较对照组有显着性提高(P<0.05);九孔柱用时测试结果显示刺激后实验组患侧用时较刺激前具有显着性缩短(P<0.05),实验组刺激后患侧九孔柱测试用时差值较较对照组有显着缩短(P<0.05)。研究结论:1.两周高频r TMS治疗可能无法显着改善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皮质脊髓束的传导。2.两周高频r TMS治疗能够增强脑卒中慢性期患者患侧皮质兴奋性。3.两周高频r TMS的刺激可能提高患者手部精细功能,但治疗时间较短,不能显着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杨阳[8](2020)在《Acetylated α-tubulin在脑出血后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指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脑实质内的聚集,是最严重的脑卒中亚型。人群中ICH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每年,占所有脑卒中类型的1015%,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90%以上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ICH患者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而且目前临床仍缺乏治疗ICH后神经功能障碍的有效策略,高致残率仍然是ICH治疗的瓶颈。因此,如何改善ICH患者的神经功能(如运动、感觉、认知等)障碍、降低ICH患者的残疾率成为ICH研究领域的重点。高血压性ICH好发于基底节区域,此区域含有大量的下行白质纤维传导束,损伤后往往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很多临床研究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来观察ICH后白质纤维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CST)的损伤,发现ICH后CST损伤的程度和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结果提示,在ICH早期减轻CST损伤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加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再生困难,因此,在ICH早期保护更多神经纤维比促进后期神经再生更加关键,残存的神经纤维也是神经功能康复的结构基础。然而,我们回顾了既往ICH的主要研究方向,发现绝大多数研究聚焦在ICH后血脑屏障保护、灰质区神经元保护、炎症抑制、铁螯合、血肿吸收等机制和转化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既往有1000多种在实验性脑卒中动物模型上证实有保护效果的药物,而且近200种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但所有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均没有显着性治疗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啮齿类动物与人类有巨大差异;第二,绝大多数研究忽略了非常重要的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的保护;第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会发现神经损伤的机制有很多,单一的干预措施只能取得适度的效果,只有把几种干预措施联合应用,才可能取得显着的效果。综上,ICH位置特殊性和多种损伤机制提示我们应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干预靶点和模式动物来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因此,我们认为ICH的基础研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ICH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白质纤维束的保护,为功能恢复保留结构基础;2)利用与人类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相似的大动物进行实验,如非人灵长类动物、猪等;3)针对多种干预靶点、采用多种措施进行联合治疗。然而,关于ICH早期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仍为空白,在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我们探索了两种关键的运动神经传导通路在ICH后的病理改变:控制精细运动的锥体系-CST和协调精细运动的锥体外系-黑质纹状体通路(Nigrostriatal pathway,NSP)近年来研究发现微管解聚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参与了脊髓损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维持微管的稳定性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改善AD和PD症状;新近研究也发现,脊髓损伤后保护线粒体功能可以促进小鼠神经再生、改善运动功能障碍。Acetylatedα-tubulin是稳定型微管的标志物,促进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可以维持微管的稳定;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 PTP)开放可以缓解线粒体肿胀、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我们推测促进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以维持微管的稳定和线粒体保护将有利于改善ICH后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的损伤,并在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探索了维持微管稳定性和线粒体保护对CST和NSP通路的保护作用。此外,稳定的、可重复的大动物脑出血模型非常必要,也可以用来探索临床前药物干预的剂量、周期、时机等。此外,在建立大动物脑出血模型后,应该建立相应的检测额评估脑出血严重程度的手段,特别是MRI对模型脑水肿、铁含量和白质纤维成像的分析。在本论文的第四章,我们重点探索了巴马香猪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并利用MRI-T2、定量磁化率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脑组织结构、脑铁含量、白质纤维束进行无创、准确、定量的分析,为更多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更符合临床的脑出血模型,而后探索了具有脑出血治疗前景的药物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o)在巴马香猪脑出血模型中的保护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微管稳定和线粒体保护在小鼠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目的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好发于白质纤维束密集的丘脑基底节区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是白质纤维束的轴突部分,作为控制精细功能的最重要结构,ICH后CST损伤的病理改变仍不清楚,本部分主要研究小鼠ICH后CST轴突的病理变化。探索微管和线粒体在ICH后CST轴突损伤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利用转基因小鼠、药物等技术增加稳定型微管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保护线粒体功能能否改善小鼠ICH后CST轴突损伤和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为脑出血后CST运动神经传导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治疗策略。方法 利用Thy1-YFP小鼠,采用自体血25μL立体定位注入小鼠右侧纹状体区域构建ICH模型,首先利用免疫荧光、电镜等方式观察ICH后24h时血肿周围CST损伤的特点。然后利用MEC17-/-小鼠减少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使微管处于不稳定状态,HDAC6的特异性抑制剂Tubastatin A(Tub A)来增加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以增加微管稳定性,Cyp D的抑制剂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 A)阻断m PTP形成、缓解线粒体肿胀等方式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到ICH小鼠上,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电镜、神经环路示踪等方法评估CST运动神经传导束的形态学变化,利用Beam-walking,irregular ladder walk等行为学方法检测精细运动功能改变,评估稳定微管及线粒体保护的作用。此外,提取原代皮层神经元,观察神经元突起内线粒体的运动以及acetylatedα-tubulin和线粒体的位置关系。结果1.小鼠ICH导致CST轴突的退缩样小球的病理改变,电镜结果发现退缩小球内含有无规则排列的微管和肿胀的线粒体,形成无营养神经锥。顺行神经环路示踪提示CST的损害,行为学发现CST相关精细运动功能障碍。2.小鼠ICH后24小时内白质纤维的损伤仅发生在轴突内,髓鞘没有显着损伤,ICH后第7天髓鞘崩解最为严重,ICH后第14天有新形成髓鞘的出现。3.小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突起上41%线粒体与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的“增强点”共标,敲除MEC17导致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缺失引起运动的线粒体数目显着减少。4.MEC17敲除小鼠的ICH模型表现出更加严重的CST轴突损伤和运动功能障碍。5.利用Tub A增加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Cs A缓解线粒体肿胀均能够减轻ICH导致的CST损伤,如减少退缩小球的形成、改善运动功能障碍,两者联合干预ICH小鼠能够取得更加显着的保护效果。结论该部分研究探索了小鼠ICH导致的锥体系-CST运动神经传导束的病理损伤以及机制,我们发现了ICH后早期微管解聚和线粒体损伤是CST运动神经传导束损伤重要原因,acetylatedα-tubulin和线粒体相辅相成,同时促进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和保护线粒体功能显着改善ICH后CST损伤,并认为联合多种治疗措施在ICH早期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通路保护是治疗运动障碍的关键,为ICH后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和干预靶点。二、微管稳定在脑出血后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目的黑质纹状体通路(Nigrostriatal pathway,NSP)是锥体外系主要神经结构之一,由起源于黑质、投射到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及纤维构成,主要作用是调节肌肉张力、协调各种精细复杂的运动。纹状体内含有尾状核、豆状核以及大量从中间穿行的白质纤维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好发部分。目前仍没有对纹状体出血后NSP通路损伤的系统性研究及干预。因此,本部分关注于小鼠ICH对NSP通路的损伤,以及探索Acetylatedα-tubulin介导微管稳定在ICH后NSP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为ICH后精细运功功能障碍的恢复开拓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本实验采用自体血25μL立体定位注入小鼠右侧纹状体区域构建小鼠ICH模型。在建模成功后的1、3、7天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电镜、Western-blot、神经环路示踪等技术检测出血周围纹状体及同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纤维和胞体的病理改变,并检测转运多巴胺的囊泡单胺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2,VMAT2)、囊泡运输蛋白(Kinesin和Dynein)表达水平以及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来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此外,我们利用评估大体运动功能的行为学(旷场、神经功能评分、Rotarod)和精细的行为学(Beam walking和irregular ladder walk task)检测ICH后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检测稳定型微管acetylatedα-tubulin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上述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和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同时,我们给予微管稳定剂Epo B来干预小鼠ICH模型、体外氧合血红蛋白模拟的ICH模型,观察其对NSP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纤维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精细运动行为学的修复作用。此外,利用上述实验方法,我们将微管解聚剂Nocodazole注射到纹状体内观察单独微管解聚因素对NSP的损伤效应和Epo B的反转效应。最后,我们利用慢病毒、腺病毒载体将αTAT1/MEC17(α-tubulin的乙酰基转移酶)sh RNA在体及离体干预黑质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来降低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观察单纯的稳定型微管acetylatedα-tubulin降低对黑质神经元胞体、纤维以及相关行为学的影响。结果1.小鼠纹状体出血导致血肿周围多巴胺能神经元纤维密度、同侧黑质区多巴胺能够神经元数目均显着降低。多巴胺能神经元呈现“空泡状”病理改变,伴随多巴胺神经递质囊泡转运相关蛋白VMAT2、Kinesin、Dynein表达降低、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降低、稳定型微管标记物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显着降低。2.顺行、逆行神经环路示踪均显示小鼠纹状体出血导致黑NSP通路的显着损害,旷场、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只能发现3天内ICH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但需要技巧性的精细运动(Beam waking和irregular ladder walk task)在ICH后14天仍有功能障碍。3.微管稳定剂Epo B干预可以增加稳定型微管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改善上述脑出血导致的NSP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并显着提高ICH后精细运动功能。4.微管解聚剂Nocodazole注射到纹状体内可以引起上述ICH后NSP的损伤及运动功能障碍,提示单独微管解聚因素对NSP既有损伤效应,维持微管稳定性是保护ICH后NSP损伤是重要靶点。5.αTAT1 sh RNA干预均可以降低多巴胺能神经元稳定型微管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下调,加重ICH及氧合血红蛋白对NSP结构和功能损伤,Epo B对αTAT1 sh RNA及氧合血红蛋白干预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也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结论小鼠纹状体出血会导致NSP通路的损害,ICH后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降低导致微管稳定性下降可能是NSP运动通路损伤的重要原因。微管稳定剂Epo B的干预可以增加acetylatedα-tubulin表达、显着减轻ICH导致的NSP通路损害,改善了ICH小鼠运动功能障碍。该部分研究首次探索了ICH导致的锥体外系-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害以及可能的机制,为改善ICH后运动功能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三、巴马香猪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大动物MRI检测方法的探索目的实验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模型主要建立在啮齿类动物中,但啮齿类动物白质纤维组织不够丰富,也无明显的内囊解剖结构。因此,本实验我们拟建立稳定性好、可重复、便于操作的巴马香猪ICH模型,同时对出血后脑水肿、脑室体积改变、铁沉积等进行多时间点的观察分析,并采用MRI-T2、QSM、DTI等序列进行脑组织结构分析、铁含量定量分析和白质纤维束定量分析,并观察米诺环素干预猪ICH模型的治疗效应,以此来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更多临床转化研究提供更符合临床的ICH模型。方法我们选取10-12Kg的雄性巴马香猪,异氟烷麻醉后将猪固定到大动物立体定位仪上,在内囊上方(坐标为:前囟前11mm;旁开11mm)的颅骨表面钻一个直径约1mm大小的孔,利用微量注射泵、5m L注射器和33G针头将2m L自体动脉血缓慢注射到猪的右侧内囊区域,深度18mm。在脑出血后1天、7天、28天对巴马香猪进行MRI-T2、QSM、DTI扫描、脑含水量测定、血肿周围铁含量测定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此外,我们在巴马香猪ICH模型中检测米诺环素的保护效应。结果1.自体血注入巴马香猪内囊处,造成了脑内血肿、脑室扩张、脑水肿、白质纤维损伤及神经功能障碍,较好的模拟了ICH的临床特点,表明巴马香猪ICH模型是一个具有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的模型;2.血肿周围铁含量测定和QSM定量磁化率数值相关性好,QSM可以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铁含量进行无创的、准确的定量分析。DTI可以对白质纤维束进行定量分析;3.米诺环素可以行使铁螯合功能,降低血肿周围铁含量的同时,改善了巴马香猪脑水肿、侧脑室扩张、白质纤维束损伤及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巴马香猪ICH模型具有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QSM是一种可以无创的、准确的评估ICH后急性、慢性期血肿铁含量的方法;米诺环素可以减轻巴马香猪ICH模型引起的脑水肿、脑室扩张、铁超载、白质纤维损伤、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功能障碍等。

何任红[9](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作为最严重的功能损害,随着现代重症救治水平的提高,DOC患者数量激增。促醒是DOC患者康复的首要任务,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音乐治疗、外周神经刺激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各自弊端,临床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DOC促醒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广泛用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在DOC的康复中也应有治疗价值,然而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此价值,因此本研究聚焦的是rTMS在DOC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为了了解DOC患者的临床现状,回顾性分析了 384例脑损伤患者,其中脑出血188例(50.0%),脑梗死108例(28.1%),脑外伤75例(19.5%),缺血缺氧性脑病13例(3.4%)。在384例脑损伤患者中,DOC发生率为37.2%(143/384);在143例DOC患者中,脑出血患者DOC发生率41.5%(78/188),脑梗死患者DOC发生率11.1%(12/108),脑外伤患者DOC发生率57.3%(43/75),缺血缺氧患者DOC发生率76.9%(10/13)。分析DOC患者和非DOC患者,结果发现DOC显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此结果表明DOC显着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缺乏有效促醒方法是DOC康复的难点,40例DOC患者参与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探讨rTMS的促醒作用,使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意识,并分析患者出院时的清醒率。结果发现经rTMS治疗后,CRS-R评分显着升高,表明rTMS可以改善DOC患者意识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rTMS可以改善DOC患者意识,但非所有DOC患者的意识被显着改善,只有部分DOC患者对rTMS治疗有反应。最后本结果还发现,rTMS未能显着提高DOC患者出院时的清醒率。根据前一部分研究结果,我们推测rTMS可能不适用所有DOC患者,因此我们进一步募集了 25例DO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rTM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CRS-R评估患者意识变化,同时采集DOC患者在治疗前和第一次干预后的静态EEG。如果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提高了 3分定义为反应者,否则视为无反应者。结果发现25例患者中反应者10例,无反应者15例,EEG数据显示反应者的顶叶alpha功率显着多于无反应者,单次rTMS能显着降低反应者刺激靶位(左侧额叶)的delta功率,而无反应者无明显变化。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预测方法,即alpha(顶叶)/delta(额叶)比值,此方法可用于辨别其中的反应者。综上所述,脑损伤患者DOC发生率较高,缺乏特异的促醒方法是DOC的临床难点。rTMS治疗能有效提高DOC患者的意识水平,可作为临床上DOC促醒治疗的一种方法,然而rTMS也似乎不适用所有的DOC患者,因此本研究同时提出一个预测方法,即alpha功率(顶叶)/delta功率(额叶)比值,此方法可用于辨别潜在的DOC反应者。

马潇越[10](2020)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与人工智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第一章饱和脉冲参数调制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探究饱和脉冲参数调制(length and offset varied saturation,LOVARS)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在检出和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急性脑出血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了发病24小时内的11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受试者和9位急性脑出血受试者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常规MRI、LOVARS MRI和临床数据。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受试者经CT或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确诊,所有急性脑出血受试者经CT或MR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确诊。2位神经影像医生各自独立测量缺血性脑卒中病变、脑出血病变与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与镜像区正常脑白质、脑出血病变与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缺血性脑卒中病变与脑出血病变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受试者病变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显着低于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9位急性脑出血受试者病变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显着高于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急性脑出血病变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显着高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变的LOVARS MRI实部分量值(所有P<0.01)。结论:LOVARS MRI能够同时检出并鉴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与急性脑出血,为实现急性脑卒中的一站式检查提供了可能。第二章 绝对定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探究绝对定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自校准平面回波灌注加权成像(self-calibrated echo planar imaging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SCALE-PWI)在定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了 14位缺血性脑卒中受试者的常规MRI、SCALE-PWI和临床数据。SCALE-PWI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以4 mL/s的流速依次注射单剂量(0.1 mmol/kg)钆对比剂(Magnevist,Berlex,Montville,NJ,USA)和20mL生理盐水。随后,在线自动后处理生成定量脑血流(quantit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qCBF)图和定量脑容量(quantit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qCBV)图。2位神经影像医生各自独立测量低灌注区、缺血核心区与镜像区的qCBF和qCBV,并计算缺血半暗带区与镜像区的qCBF和qCBV。采用配对t检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位缺血性脑卒中受试者低灌注区、缺血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区的qCBF和qCBV均低于镜像区正常脑白质的相应值(所有P<0.05),缺血核心的qCBF和qCBV均低于缺血半暗带的相应值(qCBF平均值分别为:16.42 mL/100g/min和21.54mL/100g/min,P=0.013;qCBV平均值分别为:1.23 mL/100g和 1.47mL/100g,P=0.049)。缺血核心qCBF的最佳临界值为18.18 mL/100g/min,缺血半暗带qCBF的最佳临界值为28.09 mL/100g/min。结论:不同于以往的半定量灌注成像,SCALE-PWI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绝对定量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识别缺血核心和缺血半暗带,具有指导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潜力。第三章 缺血性脑卒中深度学习工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核心分割与预后预测目的:开发一套新的三维全自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人工智能工具,用于分割缺血核心及预测预后,有助于提高分割的精确度。方法:2019年回顾性收集了麻省总医院收治的1205例经MR DWI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试验利用手动标注数据开发并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改良的U-Ne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同时整合多种网络结构训练集成模型。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测试集的S(?)rensen-Dice相似系数评估U-Net模型和集成模型的性能,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手动分割体积与自动分割体积的一致性,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最佳算法是三维4 Inception U-Nets集合模型,其S(?)rensen-Dice相似系数的中位数是0.737。手动标注和自动标注体积计算具有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77。模型对腔隙性脑卒中(平均梗死核心体积为0.155 mL)及位于皮质、深层白质的缺血性脑卒中识别能力较弱。自动体积计算具有预测缺血性脑卒中90天预后的潜力。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自动脑卒中分割工具能够准确分割缺血核心,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前景。

二、脑出血慢性期的康复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出血慢性期的康复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MRI与CT对不同时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时期脑出血的诊断效果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出血区域的检出情况
    2.3 不同脑出血时期MRI表现
    2.4 不同脑出血时期CT影像学特征
    2.5 患者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满意度比较
3讨论

(2)左侧颞上回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口语理解及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发生及康复机制
    2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语言及认知功能评估
    3 脑卒中后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4 t DCS在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5 研究设想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设计
    3 治疗方法
    4 评价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语言功能评估
    3 语言理解功能专项
    4 语言表达功能专项
    5 非语言认知功能和语言功能改善相关性
讨论
    1 t DCS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2 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功能关系
    3 不良反应
    4 试验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5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4)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慢性期脑卒中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脑机接口概述
    1.2 脑机接口工作原理
        1.2.1 信号采集
        1.2.2 特征提取
        1.2.3 功能翻译
        1.2.4 设备输出
    1.3 脑机接口信号来源
    1.4 脑机接口与运动想象
    1.5 脑机接口与功能性电刺激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的研究
        1.6.2 国内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实验对象
        2.2.1 入组标准[51]
        2.2.2 排除标准[53]
        2.2.3 受试者一般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流程
        2.3.2 治疗设备和治疗场地
        2.3.3 治疗方法
        2.3.4 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2.3.5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后两组Brunnstrom分级比较
        3.1.1 上肢Brunnstrom分级比较
        3.1.2 手Brunnstrom分级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分变化
    3.4 治疗前后两组Ashworth(MAS)评定比较
        3.4.1 上肢Ashworth(MAS)评定比较
        3.4.2 手Ashworth(MAS)评定比较
    3.5 治疗前后两组匹兹堡康复参与量表(PRPS)评分比较
    3.6 治疗前后两组运动觉-视觉想象问卷(KVIQ)评分比较
    3.7 治疗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
    3.8 治疗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
    3.9 治疗前后两组10s抓握测试(HGRT)比较
4 讨论与分析
    4.1 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4.2 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想象能力的影响
    4.3 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及康复参与的影响
    4.4 脑机接口技术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4.5 脑机接口技术训练的不良反应
    4.6 脑机接口技术的局限性
    4.7 本研究的问题及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6)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数据的提取
    1.4 存在的偏倚
2 结果Results
    2.1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1.1虚拟现实技术在慢性期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1.2虚拟现实技术在急性和亚急性期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1.3虚拟现实技术联合其他康复训练手段在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2.2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
        2.2.1视觉反馈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2.2.2皮质重组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3 小结与展望Conclusions and Prospects

(7)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略表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文献综述
    2.1 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2.2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评估
    2.3 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主要康复方法
        2.3.1 运动疗法
        2.3.2 强制性运动疗法
        2.3.3 机器人辅助训练
        2.3.4 运动再学习
        2.3.5 虚拟现实
        2.3.6 镜像治疗
        2.3.7 功能性电刺激
    2.4 大脑半球竞争模型
    2.5 经颅磁刺激
        2.5.1 经颅磁刺激原理
        2.5.2 重复经颅磁刺激原理及生理学效应
        2.5.3 rTMS刺激参数
    2.6 rTMS的应用
        2.6.1 高频rTMS刺激受累半球
        2.6.2 低频rTMS刺激为受累半球
        2.6.3 rTMS刺激双侧大脑半球
        2.6.4 rTMS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中途退出标准
        3.1.4 一般资料
    3.2 实验器材
    3.3 研究方法
        3.3.1 随机分组
        3.3.2 盲法
        3.3.3 实验方案
        3.3.4 不良反应
    3.4 评估指标
        3.4.1 神经电生理指标
        3.4.2 上肢功能量表及功能性评估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6 实验流程图
4.实验结果
    4.1 皮质脊髓束的传导性
        4.1.1 运动诱发电位波幅结果
        4.1.2 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结果
        4.1.3 中枢传导时间结果
    4.2 皮层兴奋性
        4.2.1 静息运动阈值结果
        4.2.2 皮质静息期结果
    4.3 .上肢功能量表及功能性评估
        4.3.1 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部分得分
        4.3.2 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4.3.3 握力结果
        4.3.4 九孔柱测试用时结果
5.分析讨论
    5.1 皮质脊髓束的传导
    5.2 皮质兴奋性
    5.3 上肢功能量表评估和其他评估指标
6.研究局限与不足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附件
    10.1 附件一: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部分
    10.2 附件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10.3 知情同意

(8)Acetylated α-tubulin在脑出血后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微管稳定和线粒体保护在小鼠脑出血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微管稳定在小鼠脑出血后黑质纹状体通路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巴马香猪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大动物MRI检测方法的探索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自发性脑出血后脑白质损伤与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1.1 意识障碍的定义
    1.2 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
    1.3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1.4 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
    2.1 经颅磁刺激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2.2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2.3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的应用
    2.4 存在的问题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2.1 纳入排除标准
        3.2.2 病例采集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3.3.2 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3.3.3 脑损伤部位分析
    3.4 讨论
        3.4.1 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
        3.4.2 DOC患者的医疗费用
        3.4.3 DOC患者的结构性损伤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改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中的作用
    4.1 前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一般资料
        4.2.2 治疗方法
        4.2.3 结果评估
        4.2.4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意识水平的变化
        4.3.2 出院结局的比较
    4.4 讨论
        4.4.1 rTMS在改善意识中的作用
        4.4.2 rTMS改善意识的作用机制
        4.4.3 rTMS作用的个体差异性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EEG-rTMS在判别DOC反应者中的作用研究
    5.1 前言
    5.2 资料与方法
        5.2.1 纳入排除标准
        5.2.2 试验设计和干预方法
        5.2.3 行为学评估
        5.2.4 EEG数据采集和处理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DOC患者的临床特征
        5.3.2 rTMS干预后的EEG反应性
        5.3.3 预测方法分析
    5.4 讨论
        5.4.1 rTMS对HIE的作用
        5.4.2 EEG反应性与意识的关系
        5.4.3 EEG反应性在预测反应者中的作用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
致谢

(10)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与人工智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饱和脉冲参数调制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绝对定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章 缺血性脑卒中深度学习工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核心分割与预后预测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影像学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绩
致谢

四、脑出血慢性期的康复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MRI与CT对不同时期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 王然芸,宋润德,丁明乾,王鹏,杨化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4)
  • [2]左侧颞上回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失语症口语理解及表达的影响[D]. 路慧聪.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4]下肢康复机器人对慢性期脑卒中辅助步态训练康复效果的初步研究[D]. 程雪.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影响[D]. 张洺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J]. 蔡丹娴,曾庆,何龙龙,黄国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32)
  • [7]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慢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分析[D]. 董心.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Acetylated α-tubulin在脑出血后运动神经传导通路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D]. 杨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9]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D]. 何任红.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10]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与人工智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D]. 马潇越.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慢性脑出血康复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