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原绒采购过程中绒毛含量检验方法探讨

山羊原绒采购过程中绒毛含量检验方法探讨

一、在收购环节中山羊原绒含绒率检验方法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吴楠[1](2019)在《羊绒供给中的农户产销行为研究 ——以乌拉特中旗为例》文中指出羊绒因其纤细、柔软的特点,及产量稀少的珍贵性而被誉为“软黄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高档纺织原料,人们对于羊绒的需求迅速增加,羊绒业的发展也因此迎来了机遇。但羊绒品质急剧下降、羊绒的市场价格波动大、绒山羊养殖户收益不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羊绒业的发展。绒山羊养殖户作为羊绒的供给者,为羊绒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研究绒山羊养殖户的羊绒生产和销售行为,不仅可以帮助绒山羊养殖户增加收益,提高其生产积极性,而且对羊绒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户产销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地区羊绒主产区之一的乌拉特中旗作为研究区域,根据实地调研获得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从绒山羊品种的选择、养殖方式的选择、养殖规模的选择、绒山羊养殖户的生产要素投入、羊绒生产技术的选择、绒山羊养殖户生产互助和羊绒销售渠道的选择、羊绒销售价格的定价方式等方面对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绒山羊养殖户的生产和销售行为进行分析,并找到影响其生产行为和销售行为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羊绒供给中的农户产销行为理性与非理性行为并存。(2)大多数绒山羊养殖户选择放养的养殖方式。资金、草场、劳动力、价格波动情况成为影响养殖户选择养殖规模的主要因素。养殖户获得贷款不易。样本养殖户的劳动力投入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无雇佣劳动力的养殖户占大多数。养殖户参加技术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极少数采用羊绒生产技术。参加羊绒生产合作社的样本养殖户寥寥无几,本地没有、合作社不完善是他们没有参加的主要原因。(3)绒山羊养殖户销售羊绒的渠道单一。影响养殖户销售选择的因素主要有:销售渠道的多少、合作习惯、获得销售渠道的信息途径、羊绒收购方的付款情况。羊绒的品质、市场行情、议价能力会影响绒山羊养殖户对羊绒的定价。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养殖户方面,应配合环保政策、发展舍饲养殖,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参加羊绒生产培训、采用羊绒生产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自身议价能力。(2)政府、企业方面,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推动优质优价市场的形式,增加高质量的培训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扶持羊绒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田文亮,吕晓红[2](2018)在《山羊绒采集方式对山羊绒产业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通过调研当前山羊绒采集方式发生变化的现状,分析了套子绒和刮子绒在采集、收购、分梳环节中的质量、加工费用、加工难度的变化,提出了利于保护和利用好山羊绒珍贵资源,实现山羊绒产业良性发展的若干建议。

阎思进,冯平,李福贵[3](2016)在《羊绒产业现状与质检体制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为落实质检总局等四部委《关于改革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制度促进毛绒产业发展的意见》,根据2015年实地调研情况,综合分析,提出推进羊绒质检体制改革的方向及相关意见,供纤检系统在羊绒质检体制改革工作中统一认识、协同步调。羊绒生产、流通、加工与质量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羊绒的"软黄金"价值被发现后,羊绒产业迅速发展,"世界羊绒在中国"是我国羊绒产业的鲜明写照,随着产业的发展,山羊绒数量与质量的重要性得到业界普遍重视。(一)绒山羊养殖与羊绒生产。绒山羊养殖基本是以牧户为单位,

张莹[4](2015)在《中国羊绒产业链主要环节及纵向协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羊绒产业发展迅速,绒山羊饲养规模和羊绒产量不断增长,羊绒加工能力显着提升,羊绒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牧民的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还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羊绒产业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生产成本提高、流通市场紊乱、加工国际竞争优势减弱、企业利润摊薄等问题日渐突出。基于此,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羊绒产业发展状况意义重大。此外,虽然目前中国羊绒产业链较为完整,但产业链联接不畅,各环节之间的纵向协作关系较为松散,缺乏协同合作。从当前情况看,完善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优化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获取整链效益,帮助我国羊绒产业真正做大做强。羊绒产业链涉及绒山羊养殖、羊绒生产、销售流通、加工染整等多个过程,羊绒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需要依靠产业链的整体协作与发展。为对羊绒产业链进行整体研究,本文引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系统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SCP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纵向协作理论以及博弈论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重点对羊绒产业链生产、流通和加工三大环节和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以及农牧户纵向协作行为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本研究的逻辑顺序是:第一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目标,思路及方法等;第二章对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引述理论基础;第三至五章分别对羊绒产业链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全面分析了羊毛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行研究,之后还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下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做论证铺垫;第六章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的形成机制,然后运用典型案例总结了羊绒产业链的纵向协作模式,最后运用博弈论对纵向协作模式的优化机制进行探讨;第七章对农牧户羊绒销售渠道、纵向协作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文章归纳总结中国羊绒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特点、纵向协作模式和农牧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中国羊绒产业链生产环节以小规模分散养殖户居多,区域集中度较高,进入与退出壁垒在提高;(2)促进小规模分散养殖模式转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合作社/协会+养殖户”模式是目前促进中国羊绒生产环节提高绩效水平的主要途径:(3)中国羊绒产业链流通环节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较低,贩子收购交易模式中羊绒流通成本最高,工牧直交模式流通成本最低,远期现货电子交易模式流通成本居中;(4)中国羊绒产业链加工环节市场集中度较低,存在严重的产品同质化,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成本利润效率在逐步提高,但规模结构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依然较低:(5)中国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可分为市场交易、合同/口头协议、合作社/协会和纵向一体化四种模式,目前以市场交易模式为主:(6)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交易成本特征和人际关系特征相关变量中,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年龄、养殖年限对农牧户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养殖年限、信息可获得性对农牧户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负向影响,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有正向影响。

吴桂芳[5](2009)在《基于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的羊绒原料品质分析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羊绒、羊毛纤维的检测是绒毛产业最基础也是最薄弱的环节,技术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绒毛产业的发展速度,同英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绒毛纤维检测设备的自动化,连续化程度还不高,尤其在羊绒原料检测上,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部分国产原料由于缺乏合理的检测手段,质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成为羊绒产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基于羊绒纤维自身的优点和产量稀少、价格昂贵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关系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关系到我国在出口贸易中的声誉,羊绒制品中山羊绒的鉴别和含量检测极为重要。国外为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产品的掺假和伪劣,采取了一系列的检测和技术标准。我国作为世界上羊绒生产和出口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份额,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检测和监管工作,使我国具有羊绒质量评定的相应国际地位,以促进羊绒质量的提高和优质羊绒产品的发展,确保我国珍贵的羊绒资源向科学、有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本论文针对国内外羊绒、羊毛原料品质信息获取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山羊绒原料检测为主进行了羊绒、羊毛原料品质信息获取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羊绒的净绒率、含水率进行检测,采用逐步回归和BP神经网络建立近红外光谱和羊绒的净绒率、含水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决定系数、预测标准误差、预测均方根误差对模型进行了评价,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它具有无损、快速、无污染等特点。2.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对比分析了三种阈值降噪模型的降噪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光谱由于外界干扰而引起的模型偏差问题,使光谱建模更具一定的鲁棒性和抗干扰的能力。3.根据羊绒原料所含蛋白质、灰分、纤维表面油脂等成分的红外光谱特性,采用长波近红外和中红外对上述指标的反射模式进行检测,并采用神经网络、投影寻踪回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方法进行建模,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在山羊绒的三种成分参量检测中比较稳定,对山羊绒成分的检测具有通用性。4.采用JASCO FT/IR-4100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羊绒原料的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纤维表面油脂含量的长波近红外和中红外的透射光谱特性进行分析,采用长波近红外和中红外对上述指标的透射模式进行检测,并采用神经网络、投影寻踪回归、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建模,结果表明在本文所阐述的试验条件下红外透射模式的光谱在山羊绒原料的蛋白质、灰分、油脂含量的检测建模精度上普遍好于漫反射模式。5.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羊绒的产地进行鉴别,应用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山羊绒进行分析,采用一对多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山羊绒产地进行分类,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建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具有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建立山羊绒产地的鉴别模型鉴别效果比较好。6.采用SIRION场发射扫描电镜获取羊绒、羊毛纤维的显微图像,根据几何形态参数进行羊毛和羊绒鉴别分类,并进行羊绒、羊毛品种的分析鉴别,提出鳞片覆盖双边指数的概念,大大提高了鉴别分类的效果。7.对获得的羊绒、羊毛纤维的扫描电镜图像采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进行纹理分析,试验提取了能量、对比度、相关性、同质性、熵等22种纹理参数,建立了基于纹理参数的山羊绒、绵羊毛的纹理鉴别模型,并进行基于纹理特征的山羊绒品种、绵羊毛品种鉴别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使本文提出的山羊绒与绵羊毛鉴别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8.对获得的羊绒、羊毛纤维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处理,根据能反映羊绒、羊毛纤维鳞片形状特征的区域算子建立了基于形态学参数的山羊绒、绵羊毛的鉴别模型,并进行基于纤维鳞片形态学参数的山羊绒品种、绵羊毛品种鉴别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鳞片的区域特征参数在一定程度内可以区分羊绒类各品系和羊毛类各品系。综上所述,选用净绒率、含水率,含脂率、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对羊绒、羊毛进行红外光谱宏观分析检测,并基于场发射扫描电镜显微成像技术采用纤维几何形态参数、鳞片纹理参数、鳞片区域描绘算子对羊绒、羊毛进行显微微观分析,采用较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漫反射以及透射光谱和净绒率、含水率,含脂率、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指标间的定量关系,应用图像形态学分析方法建立了山羊绒和绵羊毛之间在形态区分上的定性关系,为今后在羊绒、羊毛原料的品质检测、质量管理、生产交易等方面提供了先进的、客观的检测方法和理论依据。

乌云[6](2008)在《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羊绒业发展迅猛,无论是原绒生产还是成品加工,在世界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80年代羊绒经营放开以后中国的羊绒制品风靡全球。作为世界山羊绒主产国的中国从此开始对纺织原料中的“软黄金”加倍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发展绒用山羊的热潮。学者们对羊绒的研究真正开始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本文作者选择当今世界最大的羊绒产地和羊绒制品基地作为调研和研究基地,采用理论与实际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力图通过分析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为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及措施,拟解决如何理顺农牧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草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增收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从而使羊绒产业更好地为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服务。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田文亮[7](2000)在《在收购环节中山羊原绒含绒率检验方法探索》文中研究说明 探索的必要性山羊原绒含绒率是衡量山羊原绒使用价值的重要依据,是GB/T13830-92《山羊原绒》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两项考核指标之一。在山羊原绒交接环节,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检验,而在收购环节,由于批次多,批量小,要求快速及时出结果。因此,探索一种既快速又较为准确的适合收购环节使用的含绒率检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收购环节中山羊原绒含绒率检验方法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收购环节中山羊原绒含绒率检验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羊绒供给中的农户产销行为研究 ——以乌拉特中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外羊绒业方面的研究
        1.3.2 国内外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1.3.3 国内外农户销售行为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户
        2.1.2 农户行为
        2.1.3 羊绒供给中的农户产销行为
    2.2 理论依据
        2.2.1 行为经济学理论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3 需求供给理论
3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农户羊绒生产、销售行为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区域羊绒生产、销售行为概况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3.3.1 问卷设计
        3.3.2 数据来源
        3.3.3 样本分布
    3.4 样本基本情况特征分析
4 羊绒供给中农户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羊绒供给中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4.1.1 绒山羊品种的选择
        4.1.2 绒山羊养殖方式的选择
        4.1.3 绒山羊养殖户养殖规模的选择
        4.1.4 绒山羊养殖户的生产要素投入
        4.1.5 羊绒生产技术的选择
        4.1.6 绒山羊养殖户生产互助情况
    4.2 羊绒供给中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绒山羊品种选择影响因素
        4.2.2 绒山羊养殖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4.2.3 绒山羊养殖户养殖规模选择影响因素
        4.2.4 绒山羊养殖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4.2.5 羊绒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2.6 绒山羊养殖户参加合作社的影响因素分析
5 羊绒供给中农户销售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羊绒供给中的农户销售行为分析
        5.1.1 羊绒销售渠道的选择
        5.1.2 羊绒销售价格的定价方式
    5.2 羊绒供给中的农户销售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羊绒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
        5.2.2 羊绒销售价格的定价的影响因素
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绒山羊养殖户方面
        6.2.2 政府和企业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山羊绒采集方式对山羊绒产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的必要性
山羊绒采集方式现状调查
套子绒与刮子绒质量变化分析
    (一) 生产环节
    (二) 在收购环节
    (三) 加工生产环节
建议

(3)羊绒产业现状与质检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四) 羊绒加工质量控制。
    1.质量检验。收购的羊绒进厂后, 企业依据GB 18267—2013《山羊绒》标准, 采取包包取样, 按批检验, 并依据检验结果和实际分梳结果对收购人员进行考核, 严防出现质量问题。
(二) 羊绒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流通需求不适应。羊绒流通交易不规范, 一般为现货现场点对点即时交易, 收购人员目测质量分级、定等定价完成交易。由于羊绒交易不是在公共平台进行, 生产者与使用者交易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质量价格不协调, 容易发生交易纠纷, 损害生产者利益;生产者不能获得正确的羊绒市场质量价格信息, 生产的羊绒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各方利益得不到保障。交易方式是制约羊绒质检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三) 加快研发仪器化客观检测羊绒的技术装备和标准体系。
    1.山羊原绒仪器化快速检测设备研发。包括3项质量技术指标、两台检测设备, 一台是净绒率仪器化快速检测设备研发;另一台是长度、细度仪器化快速检测一体设备研发。

(4)中国羊绒产业链主要环节及纵向协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全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主要理论回顾
第三章 中国羊绒产业链生产环节的SCP分析
    3.1 中国羊绒生产环节的市场结构分析
    3.2 羊绒生产环节市场行为分析
    3.3 羊绒生产环节的市场绩效分析
    3.4 我国羊绒生产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羊绒产业链流通环节的SCP分析
    4.1 羊绒流通环节的市场结构分析
    4.2 羊绒流通环节的市场行为分析
    4.3 羊绒流通环节的市场绩效分析
    4.4 目前中国羊绒流通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羊绒产业链加工环节的SCP分析
    5.1 羊绒加工环节的市场结构分析
    5.2 羊绒加工环节的市场行为分析
    5.3 羊绒加工环节的市场绩效分析
    5.4 羊绒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分析
    6.1 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的形成机制分析
    6.2 中国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分析
    6.3 中国羊绒产业链相关参与主体纵向协作行为分析
    6.4 中国羊绒产业链纵向协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牧户对产业链纵向协作选择行为分析
    7.1 农牧户羊绒销售渠道分析
    7.2 农牧户对产业链纵向协作选择行为分析
    7.3 农牧户对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5)基于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的羊绒原料品质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1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背景
        1.2.1 世界羊毛业的发展概况
        1.2.2 世界毛纺工业的发展概况
        1.2.3 羊毛纤维检测的历史延革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3 羊绒、羊毛原料的检测指标
        1.3.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2 实验材料、设备与理论基础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2.1 FIELD SPEC HAND HELD近红外光谱仪
        2.2.2 FT/IR-410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2.2.3 SIRION场发射扫描电镜
    2.3 理论基础
        2.3.1 近红外光谱理论基础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羊绒原料净绒率和含水率的检测
    3.1 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
        3.1.1 可见/近红外光谱的获取
        3.1.2 可见/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3.1.3 建模方法
    3.2 山羊绒原料净绒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预测
        3.2.1 样品净绒率的检测
        3.2.2 山羊绒原料净绒率的偏最小二乘(PLS)分析
        3.2.3 逐步回归分析(STEPWISE)和BP神经网络分析
        3.2.4 模型比较与评价
    3.3 山羊绒原料含水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预测
        3.3.1 样品含水率的测量
        3.3.2 山羊绒原料样本含水率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3.3.3 逐步回归分析(STEPWISE)和BP神经网络分析
        3.3.4 模型比较与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红外反射光谱的羊绒原料蛋白质、灰分和油脂含量的检测
    4.1 山羊绒红外反射模式光谱检测
        4.1.1 红外光谱的获取
        4.1.2 山羊绒样品的品质参数检测
    4.2 红外光谱预处理
        4.2.1 光谱信号的小波降噪
        4.2.2 光谱信号的其它预处理
    4.3 建模方法
    4.4 山羊绒原料净绒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预测
        4.4.1 山羊绒原料品质参数的偏最小二乘(PLS)分析
        4.4.2 羊绒品质参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预测
        4.4.3 山羊绒品质指标线性与非线性数学模型性能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红外透射光谱的羊绒原料蛋白质、灰分和油脂含量的检测
    5.1 红外光谱透射分析简介
    5.2 山羊绒原料蛋白质、灰分、油脂含量红外光谱检测
        5.2.1 山羊绒样本红外光谱扫描
        5.2.2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5.2.3 山羊绒原料品质参数的偏最小二乘(PLS)分析
    5.3 羊绒品质参数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与精度预测
        5.3.1 BP神经网络(BPNN)建模与精度预测
        5.3.2 投影寻踪回归(PPR)建模与精度预测
        5.3.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模与精度预测
        5.3.4 山羊绒品质指标线性与非线性数学模型性能比较
    5.4 本章小结
6 山羊绒原料产地鉴别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仪器设备
        6.1.2 样品来源及光谱的获取
        6.1.3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6.2 建模方法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支持向量机分类
        6.2.3 山羊绒的主成分分析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6.3.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山羊绒的鉴别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场发射扫描电镜的羊绒与羊毛的识别
    7.1 羊绒、羊毛纤维扫描图像获取
    7.2 基于几何尺寸的羊绒、羊毛纤维图像识别
        7.2.1 纤维形态尺寸的测量
        7.2.2 鳞片覆盖双边指数的提出
        7.2.3 羊绒、羊毛纤维参数
        7.2.4 试验方法
        7.2.5 结果与讨论
    7.3 基于纹理分析的羊绒羊毛图像识别
        7.3.1 纹理分析的理论
        7.3.2 灰度共生矩阵的理论
        7.3.3 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参数
        7.3.4 试验方法
        7.3.5 结果与讨论
    7.4 基于特征区域形状分析的羊绒、羊毛图像识别
        7.4.1 图像预处理
        7.4.2 图像分割
        7.4.3 特征区域分析
        7.4.4 特征区域基本参数
        7.4.5 基于形态参数的羊绒分类
        7.4.6 结果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一 采用羊绒、羊毛纤维形态参数建模的鉴别预测结果
附录二 采用羊绒、羊毛纤维鳞片纹理参数的鉴别预测结果
附录三 采用羊绒、羊毛纤维鳞片区域参数的鉴别预测结果

(6)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理论依据
        (一) 现代贸易理论
        (二) 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四) 牧区经济资源系统的界定理论
第一章 世界羊绒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世界绒山羊及山羊绒生产概况
        (一) 世界山羊生产现状
        (二) 世界山羊绒生产及羊绒加工业发展情况
    二、中国绒山羊及山羊绒生产概况
        (一) 中国绒山羊及山羊绒生产现状
        (二) 中国羊绒加工业发展现状
    三、内蒙古自治区山羊及山羊绒生产概况
        (一) 内蒙古自治区绒山羊及山羊绒生产现状
        (二) 内蒙古羊绒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鄂尔多斯市绒山羊及山羊绒生产概况
        (一) 鄂托克旗
        (二) 鄂托克前旗
        (三) 杭锦旗
    二、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 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二) 觉醒并发展民族羊绒产业的阶段(1984年10月—1992年)
        (三) 突破、超越、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1992年—2003年)
        (四) 全行业的升级阶段(2003年至今)
第三章 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组织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一) 羊绒产业进入门槛过低
        (二) 企业退出壁垒的过高难以实现优胜劣汰
    二、资源制约进一步加大
    三、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四、政府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 政策措施对绒纺企业的影响
        (二) 不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中的作用不明显
第四章 鄂尔多斯羊绒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一、机遇
        (一) 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新机遇
        (二) 中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三) 内蒙古羊绒企业走向联合
        (四) 良好的自身环境提供了发展契机
    二、挑战
    三、比较优势分析
        (一) 资源优势
        (二) 产业规模优势
        (三) 技术优势
        (四) 产品优势
第五章 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草原生态与羊绒产业应协调发展
        (一) 以恢复草原生态促羊绒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 加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
        (三) 实现羊绒的优质优价政策
    二、发展合理化的羊绒产业
        (一)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二) 调整羊绒制品的产品结构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 提升龙头企业的实力
        (二) 基地建设与企业发展的结合
        (三) 利益联结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
    四、品牌战略
    五、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
        (一) 加强引导,优化资源配置
        (二) 发挥服务作用
        (三) 资金支持
结论
部分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在收购环节中山羊原绒含绒率检验方法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羊绒供给中的农户产销行为研究 ——以乌拉特中旗为例[D]. 吴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2]山羊绒采集方式对山羊绒产业的影响[J]. 田文亮,吕晓红. 中国纤检, 2018(05)
  • [3]羊绒产业现状与质检体制改革[J]. 阎思进,冯平,李福贵. 中国纤检, 2016(02)
  • [4]中国羊绒产业链主要环节及纵向协作研究[D]. 张莹.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5]基于红外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的羊绒原料品质分析的研究[D]. 吴桂芳. 浙江大学, 2009(03)
  • [6]鄂尔多斯市羊绒产业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08(02)
  • [7]在收购环节中山羊原绒含绒率检验方法探索[J]. 田文亮. 纤维标准与检验, 2000(01)

标签:;  ;  ;  ;  ;  

山羊原绒采购过程中绒毛含量检验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