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一、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蒙艳容[1](2022)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当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且病变具有不可逆性、遗传性特点,故一经诊断就需要予以积极的治疗。由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起病后视力在短时间内就会急剧下降,给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加重其身心负担,诱发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大幅降低,故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文章在收集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有关的文献报道后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概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提供参考。

谭素娟[2](2021)在《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PACG患者眼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术后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探究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PACG术后患者眼压、视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为PACG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及饮食提供参考依据,提高PACG患者运动意识,改善其运动行为,使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PACG患者术后眼压失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PACG患者提供更全面、高质量的术后延续护理,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后续的随访和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就诊于汕头某眼科中心的86例PACG术后患者,将2020年6月-2020年10月收治的PACG患者纳为观察组,2020年11月-2021年3月收治的PACG患者纳为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PACG患者常规出入院及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患者视力、眼压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基本情况评估,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介绍眼科病房环境、管床医生及住院期间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点眼药水及进行其他眼科专科治疗,给予患者眼科术前及术后的健康知识宣教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主要包括入院时对PACG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青光眼运动及饮食知识宣教,对其运动及饮食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的自身运动喜好为患者制定有氧运动方案,包括具体的运动时间、方法以及频率等。饮食方面向患者推荐地中海饮食法,告知患者戒烟和少量饮酒,少喝浓茶和咖啡,少量多次饮水。创建PACG患者微信交流群,及时解答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和困惑,每月通过微信、电话、问卷星等形式进行随访,并根据患者情况给出及时地调整方案。两组PACG患者在术后一周、术后一个月及术后三个月时均需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所有原始数据采用Excel表格进行输入和整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眼压、视力及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一个月和术后三个月时眼压值分别为11.88±3.39mm Hg、12.37±3.5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一个月和术后三个月的眼压值,分别为16.14±6.01mm Hg、16.37±5.3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个月观察组Log MAR视力为0.16±0.17,对照组术后三个月Log MAR视力为0.30±0.36,两者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术后三个月时两组患者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总得分均高于出院时(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症状与视功能、身体机能、精神心理、社会活动及自评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更高,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PACG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有助于术后眼压的控制及视力的恢复,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本研究为PACG患者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氧运动及饮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王博[3](2021)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据此制定个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患者中选择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依据患者临床特点制定的个性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眼压、视力、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得分和术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明显降低,视力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眼压降低更明显,视力明显程度也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SDS、SAS和QOL得分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术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6.3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临床特点所制定的个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状态。

刘娇[4](2021)在《加味六味地黄丸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加味六味地黄丸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通过比较使用西药聚乙烯醇滴眼液+贝复舒眼用凝胶点眼治疗与聚乙烯醇滴眼液+贝复舒眼用凝胶+加味六味地黄丸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情况,并对加味六味地黄丸治疗术后肝肾阴虚型干眼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简单粗略的探讨,为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确诊为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45眼)和治疗组30例(40眼)。对照组予西药聚乙烯醇滴眼液+贝复舒眼用凝胶点眼治疗,聚乙烯醇滴眼液每日4次,贝复舒眼用凝胶每日3次,以10天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西药聚乙烯醇滴眼液+贝复舒眼用凝胶点眼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六味地黄丸内服治疗,每日服用1剂,分别在早晚饭后温服,以10天为1个治疗疗程,一共治疗3个疗程。然后记录观察相关干眼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记录并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的各积分数据情况,采用spss23.0软件统计并分析两组数据结果。结果:1.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中医症候总积分情况,两组组内P值均<0.01,说明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两组治疗方法都能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状。比较两组组间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2.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中医各项症候积分情况,治疗组的组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能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状;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的组内对比情况,除了全身症状如腰膝酸软、口干少津、头晕耳鸣及夜寐多梦等中医症候的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眼部症候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不能改善全身症候,但是可以改善眼局部的症状。3.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SIT和FL情况,治疗1个疗程时对比两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第2、3个治疗疗程后的两组组间效果差异明显(P值<0.05),说明治疗组在2、3个治疗疗程后其疗效才明显高过对照组;通过对比BUT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3个疗程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可见治疗组在改善BUT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分析治疗后的三项干眼症指标(SIT、BUT、FL)的两组组内对比,P值均<0.01,说明两组治疗方式均能改善术后干眼症。4.最后通过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情况,具有显着性差异(P值<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80%,说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5.在实验治疗过程中,两组受试者都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或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六味地黄丸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和贝复舒眼用凝胶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更具有优势,能通过增加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荧光染色及全身症候缓解术后干眼,临床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仇雪梅[5](2021)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方法采用有效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60例(30名PACG患者,30名POAG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进行评定分析,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三组之间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得分。同时,对PACG、POAG组中3种量表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三组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和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SAS,SD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PACG组SAS、SDS得分(48.40±9.302;53.40±8.625)和POAG组SAS、SDS得分(42.57±9.684;48.80±10.3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03±6.805;38.63±7.881)(p<0.05)。PACG患者SAS、SDS得分较POAG患者高(p=0.011,p=0.051)。3、以SAS总分≥45和SDS总分≥50作为临界值,PACG组的焦虑和抑郁症状阳性率(76.7%,73.3%)和POAG组(43.3%,40.0%)显着高于对照组(13.3%,10.0%)(p<0.05),在PACG和POAG组的比较中,PACG组焦虑和抑郁症状阳性率较POAG组高(p<0.05)。4、匹兹堡睡眠质量测评结果,三组的PSQI得分均有显着差异(p<0.05),PACG组和POAG组PSQI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ACG组得分较POAG组高(p<0.05)。5、以PSQI总分>7分认为存在睡眠障碍,三组的睡眠障碍阳性率有显着差异(p<0.05),PACG组的睡眠障碍阳性率(70.0%)显着高于POAG组(36.7%)和对照组(20.0%)(p<0.05)。但POAG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6、PACG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正相关(r=0.533,P=0.002),失眠与焦虑状态评分正相关(r=0.363,P=0.049),抑郁状态与失眠之间正相关性(r=0.365,P=0.047)。POAG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正相关(r=0.431,P=0.017),失眠与焦虑状态评分正相关(r=0.370,P=0.044),而抑郁状态与失眠之间无相关性(r=0.113,P=0.551)。结论PACG和POAG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ACG患者似乎比POAG患者有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及睡眠障碍问题,应该给于必要的心理干预。

路存英[6](2021)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住院的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手术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遵医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78例患者中完全遵医嘱患者71例,占39.9%;不完全遵医嘱患者107例,占6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低、对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期间不良情绪及合并其他慢性病是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嘱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受教育程度低、对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期间不良情绪及合并其他慢性病是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遵医嘱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晴阳[7](2020)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讨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1月医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计170例,190只眼,针对所有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在术后为患者置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六个月,观察患者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眼压自8.5~82.3 mmHg降低至5.2~18.4 mmHg,基本处于健康范围之内,前房深度术后为(2.31±0.35)mm,较术前的(1.73±0.46)mm更低,手术前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以虹膜萎缩现象为主,发病率为3.53%。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医护人员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以有效减少眼压,令前房加深,房角进一步开放,且该治疗方式较为简单,具有安全性高,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曹珂儿[8](2020)在《明目蠲翳方对肝郁化火型PAC合并白内障术后功能参数和OCT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随着眼科仪器及手术操作技术的进步,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房角关闭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由于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眼部解剖的特殊性,术后眼压控制、手术对眼底的损害对患者术后的视功能参数均可造成影响。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中医药干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的眼底OCT及功能参数变化。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断为眼压正常的原发性房角关闭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且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明目蠲翳方中药颗粒每日两次。中药颗粒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视力、眼压、房角分级、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前节炎症评分,观察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有效病例数57例(57眼),其中试验组病例数28例(28眼),对照组病例数29例(29眼),经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基线情况良好,组间可比性高。1.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周边虹膜前粘连,房角宽度与术前相比均增大(P<0.05),治疗前后两组房角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压和前节炎症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提高,在术后7天试验组视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视力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眼压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两组眼压组间对比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前节炎症评分均降低,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试验组前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和术后14天两组前节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FI、MD、PSD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FI和MD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明目蠲翳方后VFI及MD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3.试验组cpRNFL总厚度及下方象限厚度改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明目蠲翳方对cpRNFL厚度改善程度很小。两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RNFL厚度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后试验组中医总体疗效总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10.71%,试验组中医总体症状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试验组眼胀、头晕或头痛、烦躁抑郁、叹息、两目干涩模糊、口干口苦、目赤、排便异常、睡眠等症状有显着改善(P<0.05);治疗后试验组烦躁抑郁、叹息、两目干涩模糊、排便异常等症状的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提示口服明目蠲翳方治疗的安全性较好。研究结论初步验证了中药明目蠲翳方对肝郁化火型PAC合并ARCs患者在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的功能参数及RNFL厚度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车慧欣[9](2020)在《滋阴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神经损害的临床特点。2.基于补益肝肾、活血行气、滋阴明目法应用滋阴明目汤治疗肝肾阴虚证型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研究,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3.观察滋阴明目汤对SD大鼠慢性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re,EIOP)模型眼压、视网膜结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及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求证滋阴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保护,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临床研究,将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03例103眼依据中医证型分为肝经实热型、脾虚湿盛型、肝肾阴虚型三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组病程、眼压(intraocular pressre,IOP)分布规律及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eripapillary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p RNFL)、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层(ganglia cell complex,GCC)厚度、视盘区血管密度、黄斑区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2.临床研究,滋阴明目汤治疗肝肾阴虚证型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片口服,疗程4周后通过观察证候积分、视野、p RNFL、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和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and inner plexiform,GCLIP)厚度以及视盘区、黄斑区血管密度等相关指标评价临床疗效。3.实验研究,采用前房磁珠注射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滋阴明目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并监测大鼠眼压变化,于4周末电生理检测后处死大鼠,观察滋阴明目汤用药对慢性EIOP大鼠IOP、ERG、视网膜及视神经形态结构变化、RGCs计数和星型胶质细胞计数变化与RGCs凋亡的影响。结果:1.三组中医证型原发性青光眼早、中、晚期构成比比较,在肝肾阴虚组的21眼中青光眼晚期患者占60.00%,肝肾阴虚证型组与其它两组比较,GCC、RNFL、视野MD、视盘区血管密度、黄斑区血管密度结果均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滋阴明目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眼压、视野MD值、黄斑区GCIPL、视盘区血管密度、黄斑区血管密度及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力及p RNFL厚度用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造模后IOP明显升高,与基础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阴明目汤对大鼠慢性EIOP模型视功能损害的干预作用如下:轻度降低眼压、有效改善ERG a波、b波及Ph NR波形振幅,HE染色视网膜、视神经结构形态、RGCs计数、星型胶质细胞计数与RGCs凋亡的表达有效恢复,以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1.肝肾阴虚证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多为病变晚期,视神经病变损害重,血管密度最少,不同病程视神经损害改变与肝经病证存在密切相关性,其中医证型有从肝经实热证至脾虚湿盛证向肝肾阴虚证发展的趋势。2.滋阴明目汤治疗肝肾阴虚证型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全身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2.14%、改善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提高视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3.采用前房磁珠注射建立大鼠慢性EIOP模型成功,滋阴明目汤可以有效地减少RGCs凋亡,保护大鼠视神经结构与功能。

王青[10](2020)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对眼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同轴微切口(1.8 mm,2.2 mm)和小切口(3.0 mm)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及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96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96眼)。所有患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根据角膜切口大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3.0 mm切口组:30眼采用3.0 mm透明角膜切口;2.2 mm切口组:34眼采用2.2 mm透明角膜切口;1.8 mm切口组:32眼行1.8 mm透明角膜切口。检查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ECC)、眼压(IOP)和并发症。检测时间点为术前和术后1d,1mo和3mo。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成功。术后1d,1mo和3mo时,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的BCVA明显高于3.0 mm切口组(P<0.05)。在术后1d时,3.0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明显高于2.2 mm切口组(P<0.05),2.2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1.8 mm切口组(P<0.05)。在术后3mo时,3.0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度仍明显高于术前(P=0.003)。术后1mo,3mo时,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的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3.0 mm切口组(P<0.05)。术后1d时,2.2 mm切口组的CECC显着高于3.0 mm切口组(P=0.020),1.8 mm切口组的CECC显着高于2.2 mm切口组(P=0.034)。在术后1mo,3mo时,2.2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的CECC均明显高3.0 mm切口组(P<0.05)。术后各组的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三组眼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在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方面比传统的小切口联合手术更具有优势。在术后早期1.8 mm微切口比2.2 mm微切口有更好的疗效。目的:研究同轴1.8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0人(4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眼行1.8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1眼行3.0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于术前、术后1w、术后1mo、术后3mo时测量眼表疾病指数评分(OSDI)、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 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 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染色评分(CFS)等指标。结果:1.OSDI:术后1w时,两组的OSDI均较术前增加,对照组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OSDI逐渐降低,两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mo时,对照组仍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Nif BUT,Nia BUT:术后1w时,两组的Nif BUT和Nia BUT均显着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Nif BUT,Nia BUT逐渐恢复,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术后1mo时,对照组的Nif BUT,Nia BUT仍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3.TMH:术后1w时,两组的TMH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MH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TMH逐渐恢复,与术前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CFS:术后1w时,两组的CFS均增加,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3mo时,两组的CFS逐渐降低,两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时,对照组仍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影响泪膜的稳定性,采用同轴1.8 mm微小切口的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较采用3.0 mm切口小。目的:探讨兔眼模型的微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对泪膜及眼表炎性指标IL-6,TNF-α的影响。方法:31只新西兰兔(31眼),随机分为微切口组10只(10眼)、常规切口组9只(9眼)、正常对照组12只(12眼)。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微切口组和常规切口组做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摘除术模型。微切口组实施2.2 mm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常规切口组实施3.2 mm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摘除术。在术前及术后1w,2w检测微切口组、常规切口组兔子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在上述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兔泪液中TNF-α,IL-6的含量。术后2w时将三组兔子处死,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三组兔子角膜的TNF-α,IL-6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w时,微切口组、常规切口组的BUT都明显减小,常规切口组减小更明显,与微切口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时,两组的BUT均有所恢复,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微切口组的BUT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2w时,微切口组和常规切口组泪液的TNF-α,IL-6都明显升高,常规切口组的数值升高更多,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时,常规切口组、微切口组的角膜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微切口组与常规切口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切口行晶状体摘除术比采用常规切口对泪膜稳定性的破坏减少,而二者的眼表炎症反应程度无明显差异。

二、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概述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2.2 睡眠护理
    2.3 饮食护理
    2.4 用药护理
    2.5 手术护理
    2.6 自我保健指导
    2.7 康复护理
    2.8 中医适宜技术
3 结束语

(2)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PACG患者眼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计算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4 分组方法
    2.5 研究内容
    2.6 评价指标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原则
    2.9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情况
    3.3 两组患者视力比较情况
    3.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情况
第四章 讨论
    4.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4.2 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眼压的影响
    4.3 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视力的影响
    4.4 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综述 运动锻炼对青光眼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附录
    附表1 青光眼运动饮食宣教单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运动状态和运动可行性评估
    附表5 PACG 患者术后三个月运动情况随访
致谢
个人简历

(4)加味六味地黄丸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综述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病例标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2.实验研究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研究方法
        2.4 所用实验设备及材料
        2.5 观察时段
        2.6 观察指标
        2.7 疗效评价标准
        2.8 统计分析
        2.9 安全性评价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资料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4.1 中西结合治疗的优越性
    4.2 选用肝肾阴虚型的理论依据
    4.3 选方选药依据
    4.4 药物解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4.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入选标准
        2.2.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组
        2.2.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
        2.2.3 健康对照组
    2.3 排除标准
    2.4 评估方法
    2.5 量表的选取
    2.6 技术路线图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SAS、SDS and PSQI总分的比较
    3.3 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症状阳性率的比较
    3.4 SAS,SDS,PSQI的相关分析
        3.4.1 PACG患者SAS,SDS,PSQI的相关分析
        3.4.2 POAG患者SAS,SDS,PSQI的相关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睡眠与青光眼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一般资料
        1.2.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嘱行为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嘱行为分析
    3.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嘱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3.3 相应的护理对策

(7)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变化情况
    2.2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8)明目蠲翳方对肝郁化火型PAC合并白内障术后功能参数和OCT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房角关闭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PAC定义的提出与疾病诊断
        2 PAC的流行病学特点
        3 PAC发生的危险因素
        4 PAC的发病机制
        5 PAC的手术治疗
        6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PACD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认识
        1 PACD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病名
        2 PACD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病机
        3 PACD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1 临床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剔除和脱落标准
        5 观察指标与方法
        6 评分标准
        7 疗效评定标准
        8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总体病例质量
        2 一般资料
        3 疗效分析
        4 用药期间出现的其他症状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PAC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认识
        2 中医治疗组方的理论基础与分析
        3 研究结果及疗效
        4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
    附录2: 眼前节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滋阴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滋阴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临床疗效观察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一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机制的研究
综述二 以证候为基础的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对眼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第一部分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白内障和青光眼的临床特征
        1.2 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治疗
        1.3 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现状
    2 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设备
        2.3 术前检查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及随访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术前基本资料
        3.2 最佳矫正视力
        3.3 角膜散光度
        3.4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3.5 眼压
        3.6 并发症
    4 讨论
        4.1 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种类
        4.2 微切口手术的定义及优势
        4.3 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的影响因素
        4.4 微切口对CECC的影响
        4.5 眼压的控制
    5 结论
第二部分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眼表疾病的发病机制
        1.2 干眼症的临床特点
        1.3 手术源性干眼的意义及特点
        1.4 传统的泪膜稳定性检测方法
        1.5 Keratograph5M眼表综合分析仪的特色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
        3.2 OSDI
        3.3 NifBUT
        3.4 NiaBUT
        3.5 TMH
        3.6 CFS
    4 讨论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4.2 检查方法的先进性
        4.3 手术对泪膜的影响
    5 结论
第三部分 兔眼微切口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表炎症指标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干眼的发病机制及炎症因子的作用
        1.2 炎症因子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BUT
        3.2 泪液TNF-α
        3.3泪液IL-6
        3.4 角膜组织中TNF-α,IL-6 蛋白表达
    4 讨论
        4.1 炎症因子TNF-α、IL-6 对术后眼表的影响
        4.2 微切口对术后炎症的缓解作用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J]. 蒙艳容. 大众科技, 2022(01)
  • [2]有氧运动及饮食指导对PACG患者眼压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D]. 谭素娟. 汕头大学, 2021(02)
  • [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分析[J]. 王博. 实用防盲技术, 2021(02)
  • [4]加味六味地黄丸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研究[D]. 仇雪梅. 南昌大学, 2021(01)
  • [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路存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02)
  • [7]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J]. 赵晴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24)
  • [8]明目蠲翳方对肝郁化火型PAC合并白内障术后功能参数和OCT的临床观察[D]. 曹珂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滋阴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车慧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对眼表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 王青.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