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科书,让阅读教学再现美丽

走出教科书,让阅读教学再现美丽

一、走出课本 让阅读教学重现美丽(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燕[1](2021)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散文审美教育研究》文中认为

唐雪[2](2021)在《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美素养是核心素养涵盖的一个要点,在倡导全民美育、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当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特殊媒介,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也在不断挖掘古诗词与审美素养之间的紧密联系,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审美素养价值。但是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审美素养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策略的研究,并且其中只有少量的研究是将关注点放在小学阶段,整体上来看,所研究的内容实践价值丰富而理论价值匮乏。本研究拟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尝试建构起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以期对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和实践途径提供标准和参照,对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完善和提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核心概念;第二章分别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进行论述,结合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剖析出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五个要素,为后面章节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对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进行分析,并挖掘出古诗词蕴含的审美因素;第四章着重研究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及优秀名师的古诗词教学课例,从审美素养的视角对其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等进行观察、整理并分析,试图发现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没有设计出合理、系统、明确的指向审美素养的教学目标;第五章首先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维度框架进行建构,由此对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细化并形成层次梯度,再辅之以对应学段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的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设计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目标时,提供一些标准参考和实践指导。

李亚辉[3](2020)在《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写作教学方面,语文新课标与以往大纲的一个显着区别,就是对学生想象力和个性的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新课标对想象力培养的重视。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缺乏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灵性的。想象的水平即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的这根主线,着眼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写作教学方法,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就是围绕这个问题而撰写的研究论文。我在T市Q中学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运用相关研究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一套改进实施策略。论文包括绪论共四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现阶段学术界对此相关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了解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界定了想象力及相关概念的内涵,同时对本研究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做出了解说,并且分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影响及意义,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在实践教学中制定问卷调查,然后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结合相关的作文教学案例分析,提出了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写作教学研究的改进策略。四部分之外,还有一个结语,对论文进行了总结。

张陶[4](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元智能理论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教学观,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研究小学古诗词教学方式,旨在为当下语文个性化教学和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一点创新,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资源参考。本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意义和现状。第一章详细概括了多元智能理论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第二章通过问卷得出当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真实情况反馈。第三章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加以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第五章具体列举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实施方案。第六章用课例具体展示多元智能理论在古诗《咏柳》教学中的应用。总之,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结合,既做到了“用多元智能去教”,有利于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高,又做到了“为多元智能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谭燕平[5](2020)在《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是语文分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散文文本不同于小说、剧本和诗歌,在篇目内容上比小说、戏剧更短小精悍,在表现方式上比小说、剧本更注重内在情感和表现内容的真实性,结构特征更灵活自由。散文的审美鉴赏就有了形式灵活自由而意蕴深藏其中的独特性。初中语文在阅读篇目的选择中以现当代散文经典篇目为基准,教学目的之一在于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鉴赏,使学生兼具对生活的体验和审美领悟,从而完成鉴赏能力的提升与人格的完善。因此,在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感受现当代散文的意境与内涵,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下述几部分构成。绪论主要结合《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与育人目标,并在充分考虑中学生身心特征及审美能力培养需求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的培养研究的依据和意义作了论述。主要包括研究的依据和意义、文献中所呈现的研究现状、相关文献论述等。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初中现当代散文所选作品中具有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可行性展开全面客观地说明。初中现当代散文无论是结构、内容、语言,还是思想情感,都有着较高的自由度和较高的审美趣味,能够促进学生在体会和感受现当代散文的意境与内涵的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本章主要对初中现当代散文作品内容在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和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说明。第二部分深入剖析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教学实践,认为现当代散文教学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强化知识传授而轻视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二是重视德育灌输而轻视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三是课堂教学重视学习环节完成而轻审美体验能力培养。通过研究分析,其原因在于:一是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功利性要求扼制了学生对散文审美阅读与鉴赏的期待;二是教师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自觉性,三是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基于散文学习情趣的自我能力,以致不懂散文形式自由,抒写真实情感的审美特点而影响了学习的乐趣。第三部分针对上述问题论述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一是引导学生感知美,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现当代散文的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品鉴美,着重提高学生对现当代散文的审美鉴赏力;三是引导学生创造美,重点训练学生自身的审美创造力。

杨萍[6](2020)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其中,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四者相融共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在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素养的提升,必须深入文本,着力挖掘文本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教学价值。其中,以语言教学价值为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教学价值都在语言教学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得以实现。无论教材如何改版,鲁迅作品自选入语文教材以来始终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鲁迅作品中独特的语言运用、深邃的思维魅力、丰富的审美内容、强烈的人文情怀,都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要素具有较高贴合度。可以说,鲁迅作品无论是“质”还是“量”上,对于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因此,论文以鲁迅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论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问题研究的缘起,对“语文核心素养”和“教学价值”等核心概念做界定,并阐述了“语文核心素养”和“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研究背景和资料支撑,以及对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进行阐明。第二部分是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依据,主要从鲁迅作品本身的特点、语文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教学价值的分析,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对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进行阐述,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作品的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从思维的角度论述作品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从审美的角度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自然之美、人性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作品的树人立人思想、责任担当意识、独立思考精神、济世爱人情怀。第四部分是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分别是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语言素养、在语言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在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在语言习得中传承文化精神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具体可操作的实现策略。

武书颖[7](2020)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调查发现,在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机械式问题,更有甚者,一些教师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思,然后狠抓学生背诵,以取得成绩为最终目的,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致使学生学习古诗词成为一种负担。基于现状以及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具备赏析古诗词的能力。针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足,本篇论文提出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讲解古诗词后,使学生能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得到启发,而不仅仅是背诵、默写。在我所任教的学校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将六年级(10人)和三年级(10人)实验前作为对照组,在古诗词情境教学法完成后,对六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将实验后作为实验组进行对比。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等教学研究手段,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本校的学生进行初次的摸底,分析原因。古诗词情境教学实验中,在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操作的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完成后,要对实验班进行问卷调查,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是否存在差距。由于测评人数较少,所以也会对学生前后实验活动的古诗词成绩和古诗词成绩在语文总成绩中的占比进行对照,得出结论。针对此次情境教学实验,要对实验过程中的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使情境教学策略在古诗词实验应用中有一次质的飞跃。历揽整篇论文,笔者在所任教的小学进行情境教学的实验活动,借鉴前人的论述与经验,结合本地教学的现状和资源,因地制宜,通过数据客观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其本质,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为古诗词学习提供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王月[8](2018)在《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研究 ——以七、八年级为例》文中认为单元导语是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科书的编制与使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单元导语的研究,可以为教科书的编制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投入使用的七、八两个年级的教科书为例,运用教材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方法,从编制与体系、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等角度探讨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内涵、外延、特征、具体内容及其使用策略,认为单元导语的编制符合课改的相关理念,具有循序渐进、操作性强等特征,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应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分析与使用单元导语。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与单元导语相关的概念,阐明本研究的学理依据及其对单元导语编撰的启示。第二章,梳理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编制与体系。第三章,论述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人文主题,提出单元导语中人文主题的使用建议。第四章,分析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指出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使用策略。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阐述本研究的心得和体会,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周杰[9](2016)在《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这个“视觉文化至上”的“读图”时代,电视、电影、广告、音乐等影视资源己然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无可避免的冲击着高中生的视觉神经,成为他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大众文化的强势冲击,语文学科广泛吸纳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影视资源作为和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成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都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意义,探求如何使影视资源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更为理性与合理,从而使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最优。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了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论题的来源、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大众文化的传播、影视与文学的根源关系为影视资源进入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来展开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应用策略探索,以求为一线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提供借鉴。第二部分是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理论阐释。首先由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资源是丰富语文教学的活水源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走向现实生活的必由之路,引出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次阐释了影视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新了教学手段;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对强化德育美育、推进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及反思。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的影视资源的应用现状尝试从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三方面展开影视资源的具体应用策略探索,如:利用影视练习普通话,学习表达策略,提高朗诵水平;加深对文本的解读,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写作素材,美化作文语言等。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和设计说明影视资源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具体实践。最后,对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反思。在彰显影视资源教育价值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影视资源自身的负面效应,理性应用;提高新时代语文教师的影视素养;明确进入教学的影视资源的选取标准;集结多方力量构建影视资源库为语文教学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帮助;还要切记灵活应用影视资源,勿走向模式化;有的放矢,不可喧宾夺主以观看影视代替文本阅读。

邓红英[10](2011)在《电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传播学家施拉姆曾说过:“电视的发明是人类智慧了不起的成就,但如何运用电视,却是对人类智慧的更大考验”①。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则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地将电影、电视、报刊、广告等列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也是一种传播活动,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要求。这与以“视听结合”为最大特性的电视媒介来说无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同时,电视还具有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等传统课程资源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将电视资源整合进语文教学在强调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今天非常必要。本文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电视课程资源,通过搜集、甄别、筛选,把电视传媒资源有机融合到语文课程资源中,从而转变教学方式,形成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效果。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概括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综述与研究的目的。正文包括以下四章内容:第一章阐释电视传媒与语文教育的内涵及关联,并从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媒介素养教育、大教育与大语文观等理论出发,探寻两者有效结合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以中学语文电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为起点,客观呈现并分析传媒大环境下电视这一媒介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利用情况,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现实依据。第三章全面分析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电视传媒这一教学资源在传播教学信息方而的优势——即时性与综合性、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境、扩充容量、扩展平台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它的诸如负面效应、分散注意、想象退场、互动欠缺、分布零散等弊端第四章结合实际案例从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电视语文课程资源运用的策略,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学生的理性选择与有效利用结合、家长合作与监护多重角色并行、学校编制电视语文视听教材及将媒介素养教育融进语文学科、媒体强化教育与其他功能并举。

二、走出课本 让阅读教学重现美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课本 让阅读教学重现美丽(论文提纲范文)

(2)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迫切需要
        1.1.2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反思
        1.1.3 完善关于审美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有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1.3.2 古诗词审美素养的相关研究
        1.3.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古诗词
        1.5.2 审美素养
        1.5.3 教学目标
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合理性
    2.1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和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2.1.1 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审美素养的要求
        2.1.2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要求
    2.2 审美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的理论依据
        2.2.1 接受美学理论
        2.2.2 审美教育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小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要素分析
        2.3.1 审美感知
        2.3.2 审美想象
        2.3.3 审美情感
        2.3.4 审美理解
        2.3.5 审美创造
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审美素养融合的可能性
    3.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分析
        3.1.1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文情况分析
        3.1.2 指向审美素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编排情况分析
    3.2 古诗词的审美因素分析
        3.2.1 语言美
        3.2.2 音乐美
        3.2.3 意境美
4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4.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课例研究
        4.1.1 高学段《送元二使安西》课例研究
        4.1.2 低学段《望庐山瀑布》课例研究
        4.1.3 中学段名师《清平乐·村居》课例研究
    4.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4.2.1 忽视学生审美感知的培养
        4.2.2 学生审美想象的个性化缺失
        4.2.3 忽视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
        4.2.4 学生审美理解缺乏重视
        4.2.5 学生审美创造相对薄弱
    4.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4.3.1 教师忽视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
        4.3.2 教师在设计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时面临困境
        4.3.3 古诗词审美教学目标自身特点所致
5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体系建构
    5.1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维度框架
        5.1.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感知目标维度框架
        5.1.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想象目标维度框架
        5.1.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情感目标维度框架
        5.1.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理解目标维度框架
        5.1.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创造目标维度框架
    5.2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学段教学目标建构
        5.2.1 第一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5.2.2 第二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5.2.3 第三学段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建构
    5.3 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计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价值
    1.4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内研究概况
        1.4.2 国外研究概况
        1.4.3 相关研究述评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调查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案例分析法
2.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写作
        2.1.1 早期对写作的定义
        2.1.2 写作的基本含义
        2.1.3 写作活动的特征和意义
        2.1.4 相关写作概念综述
    2.2 写作教学
    2.3 想象力的内涵
        2.3.1 .西方哲学家对想象力的界定
        2.3.2 生理学及心理学对想象内涵的界定
        2.3.3 文学创作中想象内涵的界定
    2.4 写作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康德的创造想象理论
        2.5.2 萨特的文学想象理论
        2.5.3 保罗.利科的虚构叙事想象理论
        2.5.4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想象理论
        2.5.5 刘勰的神思想象理论
3.基于想像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问卷设计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问卷的确立
    3.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现状调查数据分析
        3.2.1 教师问卷分析
        3.2.2 学生问卷分析
    3.3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
        3.3.1 教师教学模式形式化,写作教学内容僵化
        3.3.2 教师课堂写作无序化和随意化
        3.3.3 教师写作教学评价方法不当
        3.3.4 学生写作任务化、应付化
        3.3.5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
        3.3.6 学生想象力的极度缺失
        3.3.7 学生写作资源和写作素材严重缺乏
    3.4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想象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3.4.1 教师观念陈旧,应试目标突出
        3.4.2 学生面对写作时的恐惧心理
        3.4.3 写作理念的偏移和错位
        3.4.4 轻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
        3.4.5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脱离
        3.4.6 忽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3.4.7 教师评价方式缺乏灵活性
4.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改进策略
    4.1 提高教师写作素养,更新写作教学理念
        4.1.1 教师转变写作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4.1.2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的亮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1.3 教师写“下水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意识
        4.1.4 教师实施多元主体参与写作评价,改变作文评价的方式
    4.2 寻找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4.2.1 进行课内阅读指导写作,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4.2.2 进行课外阅读自主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2.3 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融合,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
        4.2.4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感知情境
        4.2.5 借助课文朗读,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
    4.3 思维多元开放训练,重视人文精神,为想象插上翅膀
        4.3.1 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4.3.2 积极创设写作情景,营造写作的竞争环境
        4.3.3 注重人文关怀,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
    4.4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
        4.4.1 利用“文本留白”,启迪学生想象的亮点
        4.4.2 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提高学生对表象的加工组织能力
    4.5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4.5.1 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5.2 强化微型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硕博论文类
    四、其他类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案例分析法
    四、研究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个性
        (三)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五、研究现状
        (一)多元智能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三)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
    二、小学古诗词的概念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概念
    四、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一)智能的多元性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二)强调差异性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三)多元智能的组合性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四)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性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五)多元智能理论的情境性对学古诗词教学的启发
第二章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内容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结果
        (一)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情况
        (二)语文教师教学情况
第三章 当前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致较高
        (二)各方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古诗词学习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与考核方式仍存在功利性
        (二)多媒体技术使用的两极化
        (三)重课堂知识,轻能力拓展
        (四)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五)不敢放手多元解读
第四章 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古诗词教学结合的前提
        (一)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相一致
        (二)符合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三)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古诗词词教学结合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可以丰富语文课程资源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词古诗教学结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语文学科的语文性
        (二)多元智能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因地制宜”
        (三)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性作用
第五章 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小学古诗教学的实施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方式
        (一)听说读写:感受诗词语言美
        (二)逻辑分类:锻炼推理归纳能力
        (三)诗画相配:绘出诗词意境美
        (四)吟咏歌唱:唱出诗词音韵美
        (五)拓展延伸:探索诗词知识美
        (六)手舞足蹈:展现诗词情韵美
        (七)分享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八)自我认知:养成健全人格
    二、寻找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古诗词教学课外辅助手段
        (一)校内跨学科合作,多学科联动
        (二)学校举办古诗词课外活动
        (三)运用各种网络电视等媒体资源助力古诗词学习
    三、建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古诗学习评价机制
        (一)实施小学古诗词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二)评价指标多元化
        (三)评价策略多元化
第六章 课例分析及反思
    一、课例展示
    二、课例分析
    三、设计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硕博士论文
附录
    附录一 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二 小学生古诗词教学教师问卷
    附录三 创作古诗词歌曲20首
    附录四 古诗词相关视频举例(扫二维码直接观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5)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
        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要求
        4.中学生身心特点与审美能力培养需要
    (二)国内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分析法
        3.案例分析法
一、初中现当代散文作品具有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可行性
    (一)现当代散文能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二)现当代散文能丰富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三)现当代散文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四)现当代散文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初中生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调查
        1.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
        2.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二)初中散文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审美感知能力培养
        2.课堂教学重德育灌输轻审美理解能力培养
        3.课堂教学重学习环节轻审美体验能力培养
    (三)初中散文教学中审美鉴赏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
        1.应试教育功利性追求扼制了学生对散文审美鉴赏的期待
        2.教师程式化教学方式弱化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自觉
        3.学生不理解散文形式和情感审美特点影响散文学习乐趣
三、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感知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现当代散文能力
        1.多练读诵背,深刻感知语言美
        2.重视导学案,指导学生洞察美
        3.善用多媒体,调动体验启感悟
        4.培养核心素养,思辨体会思想美
    (二)引导学生品鉴美:着重提高学生现当代散文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关键词,巧设关注美的角度
        2.抓住关键句,巧设体会美的角度
        3.抓住关键意,巧设品鉴美的重点
    (三)引导学生创造美:重点训练学生现当代散文的审美创造力
        1.仿写言象意,提升体验美的能力
        2.拓展读后感,提升创造美的能力
结语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迫切需要
        1.1.2 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1.1.3 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实际问题
    1.2 概念界定
        1.2.1 教学价值
        1.2.2 语文核心素养
    1.3 研究综述
        1.3.1 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3.2 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1.3.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2.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分析依据
    2.1 鲁迅作品的特点
        2.1.1 语言精练简要
        2.1.2 情感真挚深沉
        2.1.3 思想深邃深刻
        2.1.4 题材广泛丰富
    2.2 语文核心素养
        2.2.1 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2.2.2 语文核心素养的结构体系
    2.3 语文教材的编者意图
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分析
    3.1 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教学价值
        3.1.1 丰富的语言风格
        3.1.2 灵活的遣词造句
        3.1.3 丰富的表达方式
        3.1.4 精巧的修辞手法
    3.2 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教学价值
        3.2.1 严密的逻辑思维
        3.2.2 强烈的辩证思维
        3.2.3 深刻的批判思维
        3.2.4 独特的创造思维
    3.3 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教学价值
        3.3.1 独特的语言魅力
        3.3.2 丰富的自然之美
        3.3.3 深沉的人性内涵
    3.4 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的教学价值
        3.4.1 树人立人思想
        3.4.2 责任担当意识
        3.4.3 独立思考精神
        3.4.4 济世爱人情怀
4.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的实现策略
    4.1 在语言学习中提升语言素养
        4.1.1 强调对语言知识的教学
        4.1.2 加强朗读教学培养语感
        4.1.3 注重写作训练发展语用
    4.2 在语言实践中加强思维训练
        4.2.1 通过语言分析培养思维
        4.2.2 强调分层次的思考逻辑
        4.2.3 依据文本类型培养思维
    4.3 在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4.3.1 文本细读感受语言魅力
        4.3.2 赏析人物体悟人性内涵
        4.3.3 结合课外进行审美创造
    4.4 在语言习得中提升文化理解
        4.4.1 帮助学生加深鲁迅理解
        4.4.2 联系现实传承文化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2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祝福》教学设计
    附录3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情境
        1.2.2 情境教学
        1.2.3 古诗词
        1.2.4 古诗词情境教学
    1.3 文献综述
        1.3.1 情境教学法
        1.3.2 古诗词情境教学
        1.3.3 与情境教学相关的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验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实验研究法
        1.5.4 统计分析法
    1.6 创新之处
2 古诗词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1 中国传统诗教理论
    2.2 情境教学的理论
        2.2.1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2.2.2 杜威的现代教学理论
    2.3 新课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与建议
        2.3.1 小学古诗词要求
        2.3.2 小学古诗词教学建议
3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小学古诗词教学实验
    3.1 研究目的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时间
        3.2.2 实验对象
        3.2.3 研究变量
        3.2.4 研究假设
    3.3 实施工具
        3.3.1 问卷调查表
        3.3.2 评分标准
    3.4 实施过程
        3.4.1 实验前期
        3.4.2 实验中期
4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4.1 调查问卷结果反馈分析
        4.1.1 调查古诗词情境教学效果的数据与分析
        4.1.2 调查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数据与分析
        4.1.3 调查学生学习古诗词主观能动性的数据与分析
        4.1.4 调查学生学习古诗词方式的数据与分析
    4.2 后测成绩处理与分析
    4.3 模拟试卷分析
    4.4 实验结论
        4.4.1 实验成效
        4.4.2 实验弊端
5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5.1 树立主体意识,分段教学
        5.1.1 准确把握学情
        5.1.2 因地制宜开发教材
    5.2 加强文本意识,分类教学
        5.2.1 视听结合
        5.2.2 生活情境
        5.2.3 表演情境
    5.3 明确教学目的,分层教学
        5.3.1 吟诵品读
        5.3.2 明确中心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实验前问卷调查(学生卷)
附录 B 实验后问卷调查(学生卷)
附录 C
致谢

(8)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研究 ——以七、八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学理依据
    第一节 语文教材与单元导语的概念
        一、教材与语文教材
        二、教材单元
        三、助读系统
        四、单元导语
    第二节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编撰的学理依据
        一、高凌飚的基础教育教材分析评估方案
        二、核心素养理论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四、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
第二章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编制与体系
    第一节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的编写与制作
        一、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编写的文字水平
        二、部编本教科书语文教材单元导语背景图探究和整体排版
    第二节 部编本教科书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的体系与创新
        一、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体系
        二、部编本教科书语文教材单元导语的特色和创新
第三章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人文主题
    第一节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文化基础
        一、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人文底蕴
        二、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
        一、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自主发展
        二、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社会参与
第四章 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
    第一节 一般阅读活动中的语文要素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和阅读相关的要素
        二、一般阅读活动中的朗读
        三、一般阅读活动中的默读
        四、一般阅读活动中的精读
        五、一般阅读活动中的略读
        六、一般阅读活动中的比较阅读
        七、一般阅读活动中的浏览、快速阅读
    第二节 部编本单元导语文体阅读活动中的语文要素
        一、八年级单元导语中的文体阅读要素
        二、文言文单元导语阅读能力与目标
        三、八年级说明文单元导语的阅读能力与目标
        四、八年级新闻单元导语的阅读能力与目标
        五、八年级演讲单元导语的阅读能力与目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成果与主要成果

(9)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论题来源
        1. 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 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影视与文学的根源关系
    (二) 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1.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三) 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一、课程资源——实施语文课程的基石
    (一)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
    (二) 语文课程资源是丰富语文教学的活水源泉
    (三)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走向现实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大势所趋——影视资源引入高中语文教学
    (一) 影视资源
        1. 影视资源的概念界说
        2. 影视资源的特点
    (二) 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1. 生活教育理论
        2. 多元智能理论
        3. 双重编码理论
        4.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三) 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分析
        1. 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 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能力
        4. 强化德育美育,推进素质教育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 影视资源对高中生语文学习影响的调查分析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 引发的思考
    (二) 高中语文教师对影视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 引发的思考
四、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 影视资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 模仿影视人物,学好普通话
        2. 学习影视中的表达策略,增强思辨能力,练好口才
        3. 借鉴影视中情感表达的方法,提高朗诵水平
        4. 应用影视资源的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二) 影视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 立足课内,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 放眼课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 文本与影视比较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4. 应用影视资源的阅读教学案例
    (三) 影视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 利用影视资源丰富写作素材
        2. 学习影视语言,美化写作语言
        3. 借鉴影视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 改编影视剧本、抒写心得感受,加强写作训练
        5. 应用影视资源的作文教学案例
五、影视资源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一) 清醒认识影视资源的负面效应
        1. 影视内容具有两面性
        2. 影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 提高语文教师的影视素养
        1. 提高自身的影视艺术理论知识
        2. 具备合理应用影视资源的能力
    (三) 明确影视资源介入语文教学的选取标准
        1. 选取的影视资源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一致
        2. 选取的影视资源要考虑学生的特点
        3. 选取的影视资源要具有正面教育价值
        4. 选取的影视资源要具有典型性
    (四) 建立与高中语文教学相关的影视资源库
        1. 建立影视资源库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2. 影视资源库应该涵盖的内容
    (五) 应用无定法,切忌模式化
    (六) 有的放矢,勿喧宾夺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电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电视传媒与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内涵及其关联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界定
        二、电视传媒的界定
        三、电视传媒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关联
        四、语文电视课程资源的内容与分布
    第二节 电视传媒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教育传播学理论
        四、语文教育生活化理论
        五、大语文教育观
第二章 电视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二、调查方法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接触电视及其他媒介的总体情况
        二、家长、教师对电视的态度与指导情况
        三、学生对语文电视课程资源内容的选择
        四、学生运用电视的方式及行为
        五、电视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六、学生对电视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章 电视传媒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第一节 电视传媒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传播知识,综合即时
        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三、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四、增大容量,扩展平台
        五、成本低廉,灵活方便
    第二节 电视传媒在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一、负面效应,在所难免
        二、分寸不准,忽视重点
        三、想象退场,互动欠缺
        四、过分装饰,分散注意
        五、分布零散,不便实施
第四章 电视传媒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与建议
    第一节 电视传媒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一、结合电视促进语文口语能力
        二、结合电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三、结合电视强化语文写作能力
        四、结合电视提升语文审美能力
    第二节 电视传媒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一、对学生的建议:理性选择与有效利用结合
        二、对家长的建议:合作与监护多重角色并行
        三、对学校的建议:开发利用与加强引导同步
        四、对媒体的建议:强化教育与其他功能并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走出课本 让阅读教学重现美丽(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散文审美教育研究[D]. 黄燕燕.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目标研究[D]. 唐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想象力培养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 李亚辉.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4]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D]. 张陶.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D]. 谭燕平.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价值研究[D]. 杨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7]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中的应用研究[D]. 武书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部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单元导语的研究 ——以七、八年级为例[D]. 王月. 闽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周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10]电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D]. 邓红英. 扬州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走出教科书,让阅读教学再现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