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贮藏期初报

亚麻籽贮藏期初报

一、亚麻种子贮藏期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宋亚楠[1](2021)在《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介导盐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色油料作物亚麻荠(Camelina sativa)不仅种子富含ɑ-亚麻酸(18:ω3),是制备高端功能性油脂产品的优质资源,而且具有生育期短(80-100天)、水肥消耗低、病虫草害少和易于简化栽培等优良农艺性状,是发展低耗高效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理想作物。特别是,与油菜和大豆等作物相比,亚麻荠抵御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等逆境能力强,是挖掘优异抗逆性基因资源的突特种质。植物特有的WRKY转录因子蛋白家族,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反应等多种生命活动。然而,有关亚麻荠抗逆性机制以及WRKY转录因子种类、进化及功能还鲜见报道。本文聚焦于鉴定介导亚麻荠抗盐胁迫机制WRKY转录因子等关键基因。以亚麻荠品种SC-N1为试材,系统检测亚麻荠盐胁迫响应表征;应用RNA-seq进行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参与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亚麻荠WRKY家族成员和表达谱,解析WRKY家族系统进化和功能变异,确定介导亚麻荠盐胁迫抗性的候选WRKY转录因子;应用单细胞光自养模式植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遗传转化体系检测候选的亚麻荠盐胁迫响应CsWRKY的功能;培育目标CsWRKY过表达以及CRISPR-Cas9敲除的亚麻荠转基因株系,分析转基因株系生理生化表型,鉴定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CsWRKY及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将为挖掘亚麻荠耐盐的相关基因、解析亚麻荠响应盐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亚麻荠幼苗盐胁迫响应的表征于水培条件下,选取6片真叶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检测幼苗形态和生理生化相关参数。与对照(1/2 Hoagland营养液)相比,盐胁迫3 d的幼苗发生叶片萎蔫和生长减缓等受害症状,且呈现剂量效应。三个不同剂量(100、150和200 m M)Na Cl处理的亚麻荠幼苗株高分别降低了25.26%、37.59%和44.58%,地上部鲜重分别降低了3.22%、13.44%和21.51%,地下部鲜重分别降低了41.18%、47.06%和50.0%,叶绿素a(Chla)含量分别降低了10.29%、27.94%和32.35%,叶绿素b(Chlb)含量分别降低了28.26%、52.17%和56.52%。盐胁迫导致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Y(II)、q P和ETR)及光合作用减低。相反,盐胁迫(200 m M)处理的幼苗抗渗物质显着增加,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0%、10.6倍和47.0%。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和T-AOC(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提高了51.86%、156.89%和50.18%。此外,盐胁迫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对照约4倍。显然,亚麻荠能通过提高抗渗物质合成积累和增强抗氧化酶活及清除活性氧(ROS)能力而抵御盐胁迫。2.亚麻荠幼苗转录组分析与盐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筛选为发掘亚麻荠的耐盐基因和揭示盐胁迫应答调控机制,利用RNA-Seq技术对175 m M Na Cl胁迫处理1 d的亚麻荠幼苗及其对照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亚麻荠转录组数据42.47Gb,组装得到功能注释的99402条Unigenes和590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2917个上调和2985个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较多数量的DEGs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33.60%)、细胞组分(13.60%)和生物过程中(52.79%)。KEGG途径分析将1442个DEGs注释到44条代谢通路,其中,上调DEGs显着富集到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精氨酸脯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以及苯丙烷类合成途径,下调DEGs主要参与光合作用。进一步对差异表达基因综合分析,筛选到较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包括WRKY、MYB、b HLH、AP2/ERF和b ZIP等。其中,WRKY转录因子基因上调表达数目多、水平高,预示着WRKY转录因子在亚麻荠幼苗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亚麻荠CsWRKY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应用组学分析工具从亚麻荠基因组共鉴定到242个CsWRKY蛋白成员,由不均匀分布在20条染色体的224个CsWRKY基因编码,其中15个CsWRKY基因产生33个WRKY可变剪接体。依据WRKY和锌指基序,CsWRKY家族成员分为3大类(I、II和III),其中第II大类含有149个WRKYs,又分为5个亚类(IIa、IIb、IIc、IId和IIe)。CsWRKY蛋白含有的10个保守基序,其中特有的WRKYGQK七肽最为保守。然而,多个IIc亚类的CsWRKYs检测到WRKYGXK、WRKYGKK和WRKYGEK等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导致CsWRKY蛋白功能多样化。CsWRKY基因家族进化经历了较强的纯化选择(purifying selection),未发现随机重复(tandem duplication),但发生了137个片段重复事件(segmental duplication event),构成亚麻荠CsWRKY基因家族扩张和功能变异的关键进化驱动力。此外,分别检测到166和173个CsWRKY基因对应于65个At WRKY和111个Br WRKY(Brassica rapa)直向同源基因,预示着亚麻荠WRKY基因家族扩张可能发生在拟南芥与油菜分离之后。4.亚麻荠CsWRKY基因时空表达谱分析与介导盐胁迫应答的CsWRKY筛选应用亚麻荠根、茎、叶、花和种子等12个不同组织器官的转录组数据,分析CsWRKY基因表达谱显示,54%CsWRKY基因至少在一种组织器官表达,在根、茎、成熟叶、花和发育早期种子表达的基因分别占89.11%、80.69%、78.71%、88.61%和76.73%。70个CsWRKYs在12个组织器官均表达,其中高表达基因24个。许多CsWRKY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例如,在两个组织/器官表达的,CsWRKY25和34在花序和发育晚期种子,CsWRKY174在萌发种子和根,CsWRKY73和203在花和成熟叶。仅在一个组织/器官表达的有,根组织的CsWRKY111、208和226,花组织的CsWRKY182和202,以及早期发育种子的CsWRKY204。这些结果表明CsWRKY在亚麻荠组织/器官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一部分CsWRKYs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基础生命活动,而另一部分CsWRKYs则在不同组织/器官行使差异化调控功能。应用盐胁迫亚麻荠幼苗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CsWRKY基因的表达谱,筛选出CsWRKY8、9、10、43、48、49、50、162和242共9个基因为重要的介导盐胁迫应答CsWRKYs。盐胁迫幼苗地上组织中,这9个基因均上调表达,其中CsWRKY9、CsWRKY43和CsWRKY16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织的5倍以上。在盐胁迫根组织中,CsWRKY9、43和162亦上调表达,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织6倍多。然而,CsWRKY8和10则显着下调表达(p<0.05),其他4个CsWRKYs表达量上调未达显着水平(p<0.05)。5.应用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鉴定亚麻荠CsWRKY9、43和162基因的功能对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WRKY转录因子家族分析发现,单细胞光自养模式植物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的基因组仅有1个WRKY基因。应用莱茵衣藻过表达异源WRKY基因研究其功能,能有效排除宿主内源多个WRKY基因的干扰。同时,我们获得了莱茵衣藻WRKY突变体LMJ605及其野生型株系CC5325。这为鉴定本文筛选到的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候选CsWRKY功能提供了独特的测试宿主种质。从上文9个候选CsWRKYs中选择最重要的CsWRKY9、43和162为目的基因,将其分别克隆入适于在莱茵衣藻细胞表达的p HR13载体多克隆位点,构建过表达载体p HR13-CsWRKY9,p HR13-CsWRKY43和p HR13-CsWRKY162。采用玻璃珠法将表达载体分别导入易遗传转化的莱茵衣藻藻株CC849,经过分子检测获得目的基因稳定有效表达的转基因莱茵衣藻株系。检测未转化的对照藻株(CC849)和转基因藻株在正常培养条件和盐胁迫下的生长表型,结果发现,正常培养条件下,转基因藻株生物量和光合作用等性状略高于对照藻株,但未达显着水平(p<0.05)。在150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4 d后,对照藻株CC849以及转化株CsWRKY9、43和162的生物量比正常培养条件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3.57%、25.85%、14.47%和8.63%。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4 d后,对照藻株CC849以及转化株CsWRKY9、43和162的生物量比正常培养条件的生物量分别降低了59.40%、27.22%、18.79%和16.31%。检测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盐胁迫抑制藻细胞光合作用,但转基因藻株受害程度显着低于对照CC849(p<0.05)。进一步比较藻株CC849、藻株CC5325及其WRKY突变体LMJ605和转化藻株CsWRKY162在正常培养条件和盐胁迫下的表型显示,莱茵衣藻内源WRKY基因的功能缺失(LMJ605)未明显抑制正常培养条件下藻细胞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然而,在盐胁迫条件下,突变株LMJ605生长严重受阻。在150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对照藻株CC849、CC5325、LMJ605和转化藻株CsWRKY162的生物量与正常条件下相比,分别减少了33.26%、10.50%、58.04%和11.54%。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培养,藻株CC849、CC5325、LMJ605和转化藻株CsWRKY162的生物量分别比正常培养降低了56.69%、25.68%、67.54%和17.21%。当盐浓度达到200 m M Na Cl时,藻株CC849、CC5325、LMJ605和CsWRKY162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藻细胞生长严重阻滞直至完全死亡,其中LMJ605受害最重,转化藻株CsWRKY162则受害相对轻,存活期比对照株(CC849)延长2倍多。这些莱茵衣藻遗传转化试验结果表明,CsWRKY9、CsWRKY43和CsWRKY162均能显着提高宿主细胞的抗/耐盐性,其中CsWRKY162功效最强。6.亚麻荠CsWRKY162过表达及CRISPR/Cas9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和表型分析选择CsWRKY162分别构建其过表达和CRISPR/Cas9敲除的亚麻荠突变体,深入解析CsWRKY162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应答机制。成功构建CsWRKY162基因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3-CsWRKY162以及敲除载体CRISPR-CsWRKY162_ta/b和CRISPR-CsWRKY162_tc/d。应用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将构建的载体分别导入亚麻荠,获得T0代种子,经筛选和鉴定,获得纯合CsWRKY162转基因植株,以及CsWRKY162基因敲除植株(含敲除载体CRISPR-CsWRKY162_ta/b),CsWRKY162基因序列发生了碱基缺失和替换。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CsWRKY162过表达植株生长发育与对照植株差异不明显。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对照植株生长受抑制,CsWRKY162过表达植株株高和单株鲜重分别是对照株1.5倍和1.3倍多。CsWRKY162过表达植株未显受害症状。在正常条件下,CsWRKY162基因敲除植株生物量等性状与对照株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在175 m M Na Cl盐胁迫条件下,CsWRKY162基因敲除植株矮小,其受害症状显着大于对照植株,其中,株高比对照植株降低了20%左右,单株鲜重比对照植株降低了40%左右。在亚麻荠响应盐胁迫过程中,胁迫相关基因NHX2、HKT和NCED3在CsWRKY162过表达株系和敲除株系中的表达分别上调和下调。亚麻荠遗传转化试验再次证明CsWRKY162是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应答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录因子。有关这些亚麻荠转化体的转录组测序以及相关分析正在进行中,以期进一步阐明CsWRKY162介导的亚麻荠盐胁迫抗性表达机制和调控网络。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表征,全基因组系统鉴定了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及其表达谱,揭示了CsWRKY家族成员的进化特征。筛选到9个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CsWRKY转录因子。应用独特的单细胞模式植物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评价了CsWRKY9、CsWRKY43和CsWRKY162的功能,成功构建了亚麻荠CsWRKY162过表达和敲除突变体,论证了CsWRKY162是正调控亚麻荠盐胁迫抗/耐性机制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本文为全面解析各CsWRKY家族成员的功能以及抵御盐胁迫等逆境的分子机制和培育抗逆性优良的品种提供了新知识,靶标基因及相关研究基础。

王顺斌[2](2020)在《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突变体的筛选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麻荠(Camelina sativa)属十字花科亚麻荠属,是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亚麻荠具有抗性强、病虫害少、耐瘠薄等良好的农艺学特征。浙江省山地丘陵地较多,且土壤以红黄壤为主,比较贫瘠,不适合作物生长的面积较大。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地区,夏季气温较高。亚麻荠属于温带作物,尚未成功引种到亚热带地区。本课题利用诱变育种技术来培育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植株。本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以亚麻荠品种延世一号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诱变和物理诱变分别对10 000粒亚麻荠种子进行了诱变处理,构建了亚麻荠突变体库。在浙江大田中种植突变体M1代种子,并利用浙江夏季的亚热带环境条件对M2代突变体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到三株亚热带夏季耐受型亚麻荠突变体,命名为subtropical summer tolerant(sst)。2.三株sst突变体表现出晚花表型,其抑制开花的基因FLOWER LOCUS C表达升高。通过40℃3小时的高温处理,发现sst较野生型更耐热。转录组分析发现上调基因明显富集于氧化还原和抗逆相关等区域。通过过氧化氢染色和病菌侵染证明了sst突变体在热胁迫下产生较少的过氧化氢,对病菌的抗性增强。3.分析了不同外植体的选择以及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亚麻荠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好的外植体材料为亚麻荠下胚轴部位,能在所用的全部9种诱导愈伤组织激素配比方案下产生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达99%。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获得适应亚热带气候的亚麻荠突变体,并证明其耐热性的增强跟其增加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有关。本课题指出,温带作物向亚热带地区的引种,不仅要提高其抗热能力,还要具有抗病菌的能力,这样才能应对亚热带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

张艳[3](2017)在《中国北方地区部分野生宿根花卉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宿根花卉观赏价值高,管理简单,许多种类抗旱性强,对北京节水园林建设有积极的意义。种子繁殖、扦插和分株繁殖是野生宿根花卉繁殖的重要手段,且方法易推广。本研究调查了华北地区野生宿根花卉资源,进行了 16种野生宿根花卉种子繁殖、8种野生宿根花卉的扦插繁殖及5种野生宿根花卉的分株繁殖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种子繁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蓬子菜(Galium verum)、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旱麦瓶草(Silene jenisseensis)于8月采种后随采随播,于塑料大棚内直接穴盘育苗,出苗率可达60%以上;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菊叶委陵菜(P.tanaca)etifolia)、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展枝唐松草(T.squarrosum)、山岩黄耆(Hedysarum alpinum)、拳蓼(Polygonum bistorta)等 12种野生宿根花卉经预处理后可播种育苗。发芽温度试验表明,全缘橐吾最适发芽温度为5~10℃C,叉分蓼(P.divaricatum)、拳蓼、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草地老鹳草(Geranium pratense)、野豌豆(Vicia sepium)15℃,紫花耧斗菜度为 15~25℃,野火球(Trifolium lupinaster)、麻花头等为20℃,菊叶委陵菜、沙参为20~25℃,山岩黄耆为25℃,溪荪最适萌发温度为15℃/25℃变温处理。赤霉素处理浓度试验表明:草地老鹳草、沙参、麻花头为不处理发芽最好,菊叶委陵菜最佳处理浓度为125 mg/L,山岩黄耆、拳蓼等为250 mg/L,瓣蕊唐松草、展枝唐松草等为500 mg/L,二裂委陵菜和野豌豆为1000 mg/L。浸种最适温度试验表明:二裂委陵菜、沙参、紫花耧斗菜为室温(20℃),展枝唐松草、全缘橐吾为50℃,菊叶委陵菜、瓣蕊唐松草等为60℃,野火球、溪荪70℃,草地老鹳草为80℃,野豌豆、牻牛儿苗为90℃。草地老鹳草最佳温水浸种处理为60℃,恒温浸种30 min;促进溪荪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为低温贮藏2个月后,用500 mg/L赤霉素浸种24h;(2)8种野生宿根花卉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歪头菜(Vicia unijuga)、野火球、野豌豆、二裂委陵菜扦插基质宜选用珍珠岩:蛭石=1:1,歪头菜宜于6月底~7月初采用100~300 mg/LIBA处理30 min,生根率88.33%以上;野火球宜于6~7月扦插或用100 mg/L ABT1或300 mg/L的NAA处理10 min后扦插,生根率80%以上;野豌豆宜于8月初用300 mg/LIBA处理10 min,扦插生根率60%以上;二裂委陵菜宜于6~7月用500 mg/L NAA处理10 min后扦插,生根率70%以上。黄花铁线莲(Clematis intricata)扦插宜于7月,选用植株上部枝条,50 mg/L ABT1 或 IAA、100 mg/L IBA 处理 10 min,基质宜选用草炭:沙=1:1,生根率90%以上。扦插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歪头菜、二裂委陵菜、草地老鹳草、兴安老鹳草(Geranium maximowiczii)属于皮部生根型;野豌豆、野火球、棉团铁线莲(C hexapetala)、黄花铁线莲兼有皮部生根及愈伤组织生根两种类型,但皮部生根较多。(2)歪头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黄花铁线莲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形成的不定根均起源于诱生根原基。诱生根原基均发源于形成层。(3)分株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宜在8月分株,草地老鹳草宜选多年生(至少2年生)植株为母株,菊叶委陵菜、阿尔泰狗娃花、展枝唐松草、麻花头分株用母株1年以上实生苗即可,子株保留2~4个芽,去除细弱根,保留健康根系和8~10 cm地上部分;需盆栽缓苗后下地。

杨波[4](2018)在《油用亚麻生长及产量形成对氮素供给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油用亚麻主产国,年均种植面积及年均总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但单产较低,仅为美国和加拿大的78.65%和78.77%。单产较低的原因之一是需肥规律研究相对较少,使得生产上的肥料运筹未得到优化。氮是必须营养元素中限制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合理运筹氮肥无疑是提高亚麻产量的关键措施。本文针对油用亚麻施肥研究肤浅导致产量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的现实,以陇亚杂1号油用亚麻为试验材料,通过砂培和土壤模拟培养的方式,研究了阶段性缺氮、氮肥施用水平及施肥时期对亚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阶段性缺素对油用亚麻生育进程的影响因缺素时期而异,播种—枞形、枞形—现蕾缺氮时,亚麻生育期分别较全生育期供氮缩短了11及28天,生殖生长时期缺氮不影响亚麻的生育进程。现蕾之前,播种—枞形、枞形—现蕾缺氮的两个处理均有缺氮的症状,但以枞形—现蕾缺氮者更为严重,除叶片发黄外,株高显着增加,叶片稀疏。现蕾之后,枞形—现蕾、现蕾—盛花、盛花—成熟及现蕾—成熟阶段阶段性缺氮的4个处理,均有严重的叶片发黄、脱落现象,但仍以枞形—现蕾缺素为重。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化学氮肥总量为0.1及0.2g/kg土时,成熟期整株氮素积累量增加了29.07%、64.38%,磷素积累量增加了25.37%、75.84%,钾素积累量增加了23.81%、48.08%,说明化学氮肥总量为0.2g/kg土对植株氮磷钾积累的促进作用大于0.1g/kg土。在化学氮肥总量为0.2g N/kg土的情况下,1/6基肥+2/6枞形追肥+3/6现蕾追肥的施肥方式,与100%基肥、2/3基肥+1/3现蕾追肥、1/2基肥+1/2现蕾追肥、1/6基肥+5/6枞形追肥四种施肥方式相比相比,油用亚麻整株氮积累增加了15.76%38.71%,磷素积累增加了9.54%23.67%,钾素增加了9.79%31.18%,为利于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施肥时期组合。3.在化学氮肥总量为0.2g N/kg土的情况下,氮肥以1/6基肥+2/6枞形追肥+3/6现蕾追肥的方式施入土壤,较其它施肥时期组合方式显着提高了青果期叶片氮代谢产物含量,降低了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减缓了无机氮向有机氮的转化;降低了青果期叶片还原糖、蔗糖、淀粉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利于现蕾期后叶片中的碳代谢产物由叶片向籽粒转移,籽粒对碳代谢产物的转化、利用能力高于其他处理。4.和全生育期供氮相比,播种—枞形、枞形—现蕾、现蕾—盛花、盛花—成熟及现蕾—成熟阶段阶段性缺氮,亚麻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18%、27%、35%、39%和48%,生殖生长期缺氮时产量的降低幅度显着高于营养生长时期。土壤肥力低时,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显着,和不施肥相比,0.1及0.2g N/kg土的施氮量条件下,亚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30.00%%和8.33%33.33%%。0.2g N/kg土的氮肥施用量,100%基肥、2/3基肥+1/3现蕾追肥、1/2基肥+1/2现蕾追肥、1/6基肥+5/6枞形追肥、1/6基肥+2/6枞形追肥+3/6现蕾追肥五种施肥方式种,三次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最佳,比其它四种方式的籽粒产量提高了6.67%33.33%%。

张艳敏[5](2010)在《新疆四种碱蓬的物候特征及种子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分布于准噶尔盐土荒漠中的亚麻叶碱蓬(Suaeda linifolia Pall.)、盐地碱蓬(S. salsa (L.) Pall)、奇异碱蓬(S. paradoxa Bge.)、肥叶碱蓬(S. kossinskyi Iijin.)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取样、观察和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物候特征和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以及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4种碱蓬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死亡,整个生活史为8个月,单纯营养生长期长,从种子萌发到现蕾,在2008年为87-90 d,2009年为61-64 d。开花具有持续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2)4种碱蓬均存在果实(种子)二型性,两种类型的果实在形状、大小、颜色、质量上均存在显着差异。4种碱蓬的棕色果实扁平,种皮膜质;黑色果实双凸透镜型,种皮薄壳质。棕色果实大于或重于黑色果实。(3)棕色种子和黑色种子的萌发行为不同。4种碱蓬棕色种子在4个(2/15℃、10/20℃、15/25℃、15/30℃,暗/光=12 h/12 h)不同温变周期的萌发率显着高于黑色种子的萌发率。除盐地碱蓬棕色种子在15/30℃下的萌发率达到了80%,其余种子在4个温变周期中的萌发率均未达到80%,表明两种种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休眠。低温层积处理或划破种皮可有效提高4种碱蓬属植物棕色种子的萌发率,也能部分提高黑色种子的萌发率,表明棕色种子的休眠程度比黑色种子浅。(4)亚麻叶碱蓬由3朵花在叶腋形成聚头状花序,聚头状花序在分枝上形成穗状花序。亚麻叶碱蓬花期从6月持续到9月,在植株和分枝上位于下端的花先开放,依次向上开放。而聚头状花序位于中间位置的花先开,开放10~15 d后,两侧的花开放。中间的花形成黑色果实,于花后1个月果实成熟并散布;两侧的花形成棕色果实,于9月底10月初集中成熟,且不易散布。棕色果实和黑色果实的比例为2:1。

贾永,马艳霞[6](2001)在《亚麻种子贮藏期研究初报》文中提出

韩海霞[7](2007)在《沙芥种子发育及休眠生理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沙生蔬菜——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L.) Gaertn.),属于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是一种集药用、保健、饲用、固沙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本试验以沙芥为试材,研究了种子的发育、休眠及萌发等问题,其结果表明:(1)沙芥种子发育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胚形期(花后0-20天)、胚熟期(花后21-44天)、成熟期(花后45-60天);(2)采收后沙芥种子有一段休眠期;休眠期间沙芥果皮、种皮、子叶存在发芽抑制物——ABA和酚酸类化合物,胚中不含有;(3)沙芥植株不同部位种子的发育有显着差异,千粒重和发芽率高低顺序为:沙芥植株中部下部或上部种子,二级或三级>一级侧枝种子;(4)采收后离体与连株两种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沙芥种子的最终千粒重和最终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5)休眠期能够显着提高沙芥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方法有:①4℃处理萌动的沙芥种子12-48 h;②浸种前以“浸泡30min-回干”处理1-3次;③以0.1-0.2%的KMnO4,100 mmol/l的K+,Ca2+,50 mmol/l的Mn2+以及50mg/l的GA水溶液浸种;(6)以50mg/l的GA水溶液浸种,可以提高25℃和35℃下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及淀粉酶活性,15℃下作用不明显。

李明祥,龚一民[8](2006)在《基层种子经营漫谈》文中指出

袁秀萍[9](2006)在《中期低温库贮存种子生活力监测初报》文中研究说明对甘肃省中期库1993年建库存到2002年贮存10年左右的10688份种质资源具有代表性的8大类13种作物203份资源材料抽样进行生活力监测及水份测定,监测结果表明,对于外部环境较为稳定的低温库来说,作物耐贮存性和入库种子的质量(高生活力和低含水量)是影响种子生活力的主要因素。

杨文清[10](2006)在《GA3、6-BA和2,4-D在黄瓜种衣剂中的应用效应》文中提出黄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种植。因此,提高黄瓜种子质量、增加种子科技含量,对农民增产增收,提高播种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特早、津杂四号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赤霉酸(GA3)、6-苄基腺嘌呤(6-B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采用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瓜种子GA3包膜浓度和贮藏时间的优化组合。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的二因素14个组合对黄瓜种子GA3浓度和贮藏时间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发芽试验。对得到的苗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得到的主成分向量进行响应面分析,找到GA3浓度为193mg/L,贮藏时间为115.3h时,是提高特早黄瓜种子苗高、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最佳组合。 研究了GA3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GA3包膜处理后对两个黄瓜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根干重无显着影响,提高了两个黄瓜品种种子的活力指数、下胚轴和子叶长度,增加了下胚轴和子叶干重、叶绿素含量,还提高了幼苗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提高了津杂四号品种根系活力,提高了特早黄瓜幼苗的根长,减少其平均发芽天数。GA3包膜处理促进了黄瓜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探讨了6-BA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6-BA包膜处理后对黄瓜种子发芽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黄瓜种子的活力指数。6-BA包膜处理能提高黄瓜幼苗的子叶长度,对幼苗下胚轴和根长度没有显着影响,但显着增加了黄瓜幼苗根、下胚轴、子叶干重,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提高幼苗POD、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6-BA包膜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没有显着影响。 研究了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无显着影响,提高了黄瓜种子的活力指数,提高了幼苗根、下胚轴和子叶干重,显着促进下胚轴、子叶的伸长。2,4-D包膜处理显着提高了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但对两个黄瓜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着影响。2,4-D包膜处理显着提高了津杂四号黄瓜幼苗POD、CAT和SOD活性,提高特早黄瓜幼苗的POD、CAT和SOD活性,但无显着差异。2,4-D包膜处理减少了特早黄瓜种子的平均发芽天数,促进了特早幼苗根的伸长,提高了特早黄瓜的叶绿素含量,但对津杂四号无显着影响。

二、亚麻种子贮藏期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麻种子贮藏期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介导盐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特色油料作物亚麻荠
        1.1.1 亚麻荠抗逆性及优异农艺性状
        1.1.2 亚麻荠的广泛应用
    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植物对盐胁迫的应答
    1.3 参与植物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
    1.4 WRKY转录因子与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的调控
        1.4.1 WRKY转录因子的特征
        1.4.2 参与植物胁迫响应的WRKY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麻荠对盐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表征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营养液配方
    2.3 试验方法
        2.3.1 亚麻荠幼苗的处理
        2.3.2 植株形态指标测定
        2.3.3 植株生理指标测定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生长的影响
        2.4.2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2.4.3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2.4.4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4.5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抗坏血酸和H_2O_2的影响
        2.4.6 盐胁迫对亚麻荠幼苗叶片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亚麻荠幼苗转录组分析与盐胁迫响应转录因子的筛选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亚麻荠转录组测序
        3.3.2 亚麻荠测序数据分析
        3.3.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及功能富集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3.4.2 亚麻荠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3.4.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3.4.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3.4.5 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候选转录因子分析
    3.5 讨论
        3.5.1 参与盐胁迫响应的基因及代谢通路
        3.5.2 转录因子介导植物盐胁迫响应
        3.5.3 WRKY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盐胁迫应答的重要成员
    3.6 小结
第四章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与盐胁迫响应CsWRKY的筛选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3 试验方法
        4.3.1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的筛选
        4.3.2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的理化性质分析
        4.3.3 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保守结构域和基因结构及进化分析
        4.3.4 亚麻荠WRKY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表达谱和盐胁迫表达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全基因组鉴定获得242 个亚麻荠CsWRKY家族成员
        4.4.2 15个CsWRKY基因位点可变剪接产生33 个不同的ORF剪接体
        4.4.3 亚麻荠CsWRKY蛋白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4.4.4 CsWRKY蛋白检测到10 个保守基序
        4.4.5 亚麻荠CsWRKY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各染色体
        4.4.6 亚麻荠CsWRKY基因家族扩增的进化驱动力及CsWRKY和拟南芥、油菜WRKY的共线性分析
        4.4.7 CsWRKY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4.4.8 CsWRKY基因在盐胁迫下亚麻荠幼苗的表达谱
    4.5 讨论
        4.5.1 亚麻荠WRKY成员的保守性和差异性
        4.5.2 基因片段复制构成亚麻荠WRKY家族急剧扩增的关键进化动力
        4.5.3 部分CsWRKYs可能是介导亚麻荠盐胁迫响应的核心转录因子
    4.6 小结
第五章 应用莱茵衣藻遗传转化体系鉴定亚麻荠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功能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
        5.2.1 植物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菌株与载体
        5.2.4 培养基的配制
    5.3 试验方法
        5.3.1 亚麻荠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5.3.2 构建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表达载体
        5.3.3 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莱茵衣藻遗传转化
        5.3.4 CsWRKY9、43和162 转基因藻株的筛选与鉴定
        5.3.5 CsWRKY9、43和162 转化藻株的生理指标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亚麻荠CsWRKY9、43和162 基因的克隆及编码蛋白特性分析
        5.4.2 CsWRKY9、43和162 基因表达载体的鉴定
        5.4.3 阳性转化藻株的筛选及基因组DNA PCR鉴定
        5.4.4 转化藻株目的基因CsWRKY9、43和162 表达分析
        5.4.5 转化藻株CsWRKY9、43和162 对盐胁迫响应的表征
        5.4.6 莱茵衣藻内源 CrWRKY敲除株系与过表达外源 CsWRKY藻株盐胁迫响应的表型比较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亚麻荠CsWRKY162 过表达及CRISPR/Cas9 敲除突变体的构建和表型分析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
        6.2.1 植物材料
        6.2.2 试验试剂
        6.2.3 菌种与载体
        6.2.4 培养基的配制
    6.3 试验方法
        6.3.1 构建CsWRKY162 基因的过表达载体
        6.3.2 构建CRISPR/Cas9 敲除载体
        6.3.3 亚麻荠的遗传转化
        6.3.4 转基因亚麻荠的鉴定及盐胁迫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CsWRKY162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鉴定
        6.4.2 CsWRKY162 CRISPR/Cas9 敲除载体的鉴定
        6.4.3 亚麻荠最适Hyg筛选浓度的确定
        6.4.4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过表达株系的筛选及PCR鉴定
        6.4.5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过表达株系对盐胁迫响应的表征
        6.4.6 过表达株系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6.4.7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敲除株系的筛选及基因组DNA PCR鉴定
        6.4.8 亚麻荠CsWRKY162 基因敲除株系响应盐胁迫的表征
        6.4.9 CsWRKY162 敲除株系中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附表
附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突变体的筛选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亚麻荠简介
        1.1.1 亚麻荠在食品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1.1.2 亚麻荠的栽培特性
    1.2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主要响应
        1.2.1 高温对植物形态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高温胁迫与细胞膜系统的稳定性的关系
        1.2.3 高温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1.2.4 高温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2.5 高温胁迫与热激蛋白
    1.3 诱变育种
    1.4 转录组测序
        1.4.1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1.4.2 转录组测序在高温胁迫方面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亚麻荠突变体的诱变与筛选
    2.1 试验设计
    2.2 处理方法
        2.2.1 材料种植与千粒重测定
        2.2.2 化学诱变与物理诱变
    2.3 结果
        2.3.1 亚麻荠种子于亚热带地区产量下降
        2.3.2 亚热带气候下亚麻荠突变体的自然筛选
第三章 sst突变体的耐热性评价
    3.1 实验材料及生长条件
    3.2 处理方法
        3.2.1 高温处理亚麻荠植株
        3.2.2 电导率测定
        3.2.3 细胞死亡染色
        3.2.4 过氧化氢染色
        3.2.5 灰霉菌侵染实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个亚麻荠突变体的开花时期
        3.3.2 亚麻荠突变体sst的耐热性
        3.3.3 亚麻荠突变体sst的抗氧化性
        3.3.4 亚麻荠突变体sst的抗病性
第四章 转录组分析
    4.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4.1.1 高温胁迫及样品采集
        4.1.2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学分析
        4.1.2.1 总RNA质量检测
        4.1.2.2 文库构建与质检
        4.1.2.3 测序数据处理
        4.1.3 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PCR验证
        4.1.3.1 亚麻荠RNA的提取
        4.1.3.2 cDNA合成
        4.1.3.3 PCR反应体系
        4.1.3.4 引物设计
        4.1.3.5 RT-PCR反应程序
        4.1.3.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转录组测序产量统计
        4.2.2 参考序列比对结果
        4.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4.2.5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
第五章 亚麻荠再生体系的建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培养基以及激素选择
        5.1.3 无菌苗的培养与外植体的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亚麻荠种子的灭菌方法
        5.2.2 外植体的选择和愈伤组织的诱导
第六章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中国北方地区部分野生宿根花卉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引言
    1.1 野生宿根花卉繁殖技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野生宿根花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概况
        1.2.1 影响野生宿根花卉种子萌发的内因
        1.2.2 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子
        1.2.2.1 温度
        1.2.2.2 光照
        1.2.2.3 水分
        1.2.3 促进野生宿根花卉种子发芽的方法
        1.2.3.1 机械破皮与酸侵蚀
        1.2.3.2 水浸种
        1.2.3.3 层积
        1.2.3.4 赤霉素处理
        1.2.3.5 复合处理
        1.2.4 小结
    1.3 野生宿根花卉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3.1 分株繁殖
        1.3.1.1 植物种类
        1.3.1.2 时间与方法
        1.3.2 扦插繁殖
        1.3.2.1 插穗部位
        1.3.2.2 时间和方法
        1.3.2.3 扦插环境
        1.3.2.4 扦插生根的解剖学与生理学基础
        1.3.3 组织培养
        1.3.3.1 外植体种类
        1.3.3.2 启动培养基
        1.3.3.3 增殖培养
        1.3.3.4 生根培养
        1.3.3.5 移栽与成活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2.1 研究方法
        1.4.2.2 技术路线
2 华北地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调查时间
        2.1.2 调查地点
        2.1.3 调查内容
        2.1.3.1 观赏特性
        2.1.3.2 生活型
        2.1.3.3 生境
        2.1.4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调查结果
        2.2.2 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
        2.2.2.1 优良的花坛、花境花卉
        2.2.2.2 用于湿地绿化
        2.2.2.3 用于假山、岩石园或荒坡绿化
        2.2.2.4 地被的应用
        2.2.2.5 用于切花
        2.2.2.6 观赏草的应用
    2.3 小结与讨论
3 野生宿根花卉种子育苗试验
    3.1 播种育苗技术
        3.1.1 种子及来源
        3.1.2 种子的处理及保存
        3.1.3 研究方法
        3.1.3.1 种子形态观察
        3.1.3.2 千粒重测定
        3.1.3.3 试验地点
        3.1.3.4 穴盘播种育苗
    3.2 结果及分析
        3.2.1 种子形态及千粒重
        3.2.2 穴盘育苗出苗率
    3.3 讨论与小结
4 16种野生宿根花卉种子萌发试验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种子形态观察及千粒重测定
        4.2.2 种子硬实率的测定
        4.2.3 TTC法测定种子活力
        4.2.4 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4.1 不同温度处理
        4.2.4.2 赤霉素处理
        4.2.4.3 不同温度水处理
        4.2.4.4 恒温温水浸种处理
        4.2.4.5 硫酸处理
        4.2.4.6 低温贮藏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种子形态及千粒重
        4.3.2 4种野生宿根花卉种子硬实率及种子活力
        4.3.3 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1 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2 不同赤霉素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3 不同温度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4 不同温度恒温水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5 不同硫酸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3.3.6 不同低温贮藏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种子的重量、形态特征与种子萌发
        4.4.2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4.3 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4.4 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4.5 硫酸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4.6 低温贮藏时间对溪荪种子萌发的影响
    4.5 小结
        4.5.1 16种野生宿根花卉最适萌发温度
        4.5.2 16种野生宿根花卉最适赤霉素处理浓度
        4.5.3 最适浸种温度
        4.5.4 硫酸浸种及低温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 扦插繁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扦插试验
        5.1.1.1 正交试验
        5.1.1.2 不同扦插基质处理试验
        5.1.1.3 不同枝条部位处理试验
        5.1.1.4 不同扦插时间处理试验
        5.1.1.5 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试验
        5.1.1.6 插床的建立
        5.1.1.7 扦插基质配制与消毒
        5.1.1.8 扦插与管理
        5.1.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5.1.2 解剖结构观察
        5.1.2.1 材料
        5.1.2.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5.2.1.1 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歪头菜及棉团铁线莲扦插生根的影响
        5.2.1.2 激素种类及浓度、枝条部位对草地老鹳草扦插生根的影响
        5.2.1.3 不同扦插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2.1.4 不同扦插部位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2.1.5 不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2.1.6 不同激素及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2.2 扦插生根解剖学研究
        5.2.2.1 生根类型及不定根形成
    5.3 讨论
        5.3.1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3.2 不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3.3 不同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3.4 不同枝条部位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5.3.5 正交试验最优处理
        5.3.6 扦插不定根的发生
    5.4 小结
        5.4.1 扦插繁殖技术
        5.4.2扦插生根解剖学研究
6 野生宿根花卉分株繁殖试验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试验地
        6.2.2 不同时间地栽试验
        6.2.3 盆栽试验
        6.2.4 管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分株时间及不同栽植方式对草地老鹳草分株繁殖的影响
        6.3.2 4种野生宿根花卉分株繁殖成活情况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种子育苗种类选择及种子预处理方法
        7.1.2 扦插繁殖种类筛选及方法
        7.1.3 扦插生根解剖学研究
        7.1.4 分株繁殖种类筛选及方法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华北地区野生草本花卉名录
图版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油用亚麻生长及产量形成对氮素供给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亚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
        1.2.2 氮对亚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
        1.2.3 亚麻需肥规律的研究进展
        1.2.4 油用亚麻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
        2.1.2 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作物
        2.2.2 供试土壤
    2.3 试验设计
        2.3.1 氮素阶段性缺乏对油用亚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3.2 氮素的供给水平对油用亚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3.3 氮肥的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氮素阶段性缺乏对油用亚麻外观性状的影响
        3.1.2 氮素对油用亚麻生育时期的影响
        3.1.3 氮肥的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株高的影响
    3.2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养分吸收及积累的影响
        3.2.1 氮素的供给水平对油用亚麻养分吸收及积累的影响
        3.2.2 氮肥的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养分吸收的影响
    3.3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1 氮素阶段性缺乏对油用亚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2 氮素供给水平对油用亚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3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碳代谢的影响
        3.4.1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碳代谢产物的影响
        3.4.2 施氮时期对油用亚麻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5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氮代谢的影响
        3.5.1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5.2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氮代谢产物的影响
        3.5.3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叶片GS活性的影响
    3.6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产量形成的影响
        3.6.1 氮素阶段性缺乏对油用亚麻产量形成的影响
        3.6.2 氮肥供给水平对油用亚麻产量形成的影响
        3.6.3 氮肥施用时期对油用亚麻产量形成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氮素的阶段性缺乏对油用亚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4.3 施氮时期对油用亚麻代谢的影响
    4.4 氮素供给对油用亚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新疆四种碱蓬的物候特征及种子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荒漠植物物候特征及种子生态学研究
    2.1 物候特征
        2.1.1 生殖物候
        2.1.2 果实和种子散布
    2.2 种子的萌发对策
        2.2.1 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2.2.2 种子休眠及休眠的打破
    2.3 果实或种子二型性(多型性)
    2.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3章 四种碱蓬的物候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和观测地点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子萌发时间早且生活周期长
        3.2.2 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3.2.3 开花具有持续性
    3.3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四种碱蓬种子的形态及其萌发特性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种子的形态及类型
        4.2.2 种子在不同温变周期中的萌发
        4.2.3 低温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4 划破种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果实(种子)的二型性
        4.3.2 四种碱蓬不同类型种子的萌发特性不同
        4.3.3 低温层积处理对两种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4.3.4 划破种皮对两种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4.4 讨论
第5章 亚麻叶碱蓬的结实特征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生殖物候观测和果实发育特征
        5.2.2 结实格局和散布机制的确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花的空间位置及开花物候
        5.3.2 果实的发育特征及散布特征
    5.4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沙芥种子发育及休眠生理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芥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种子生理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种子综述
        1.2.2 植物种子发育生理的研究进展
        1.2.3 植物种子休眠及萌发生理的研究进展
        1.2.4 植物种子贮藏及劣变生理的研究进展
    1.3 沙芥种子生理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及测试项目
        2.2.1 沙芥种子发育时期划分
        2.2.2 沙芥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2.2.3 沙芥植株上不同部位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2.2.4 不同贮藏方式对沙芥种子采后发芽的影响
        2.2.5 不同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及机理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沙芥种子发育时期划分
        3.1.1 种子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研究
        3.1.2 沙芥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干物质含量及发芽率的研究
    3.2 沙芥种子休眠特性的研究
    3.3 沙芥植株上不同部位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3.4 不同贮藏方式对沙芥种子采后发芽的影响
    3.5 不同处理对沙芥种子休眠的影响及机理
        3.5.1 低温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3.5.2 回干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的发芽特性的影响
        3.5.3 影响渗调物质 K~+,PEG 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的影响
        3.5.4 氧化剂 KMnO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的影响.
        3.5.5 化学离子 Ca~(2+),Mg~(2+),Mn~(2+), Fe~(2+)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的影响
        3.5.6 GA 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的影响
4 讨论
    4.1 沙芥种子发育阶段的探讨
    4.2 沙芥种子休眠特性的探讨
    4.3 沙芥种株上不同部位的种子发芽特性差异与采种的关系
    4.4 沙芥种子不同贮藏方式的探讨
    4.5 不同处理对休眠期沙芥种子发芽影响的探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基层种子经营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 业务当内行
2 品种选对路
3 质量追求高标准
4 价格公道
5 服务做配套
6 态度要谦恭
7 处理好与同行的关系
8 竞争走正道
9 发展寻后劲
10 依法守法经营

(10)GA3、6-BA和2,4-D在黄瓜种衣剂中的应用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赤霉素、6-BA和2,4-D的生理效应研究进展
    1 赤霉素的生理效应
        1.1 赤霉素对植株伸长生长的影响
        1.2 赤霉素对种子休眠的影响
        1.3 赤霉素对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1.4 赤霉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5 赤霉素对植株座果和单性结实的影响
        1.6 赤霉素对植株开花的影响
        1.7 赤霉素对植物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1.8 赤霉素对种子内蛋白质、总核酸、RNA含量的影响
    2 6-BA的生理效应
        2.1 6-BA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2.2 6-BA对侧芽萌发和侧枝抽生的影响
        2.3 6-BA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6-BA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6-BA对抗胁迫的影响
        2.5.1 抗水分胁迫
        2.5.2 抗高/低温胁迫
        2.5.3 抗营养成分、盐胁迫等
        2.6 6-BA对植株坐果率、产量的影响
        2.7 6-BA对鲜花保鲜的影响
        2.8 6-BA对果蔬贮藏期的影响
        2.9 6-BA对组织培养中组织分化的影响
    3 2,4-D的生理效应
        3.1 2,4-D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2 2,4-D对植株保花促果的影响
        3.3 2,4-D对植株生根的影响
        3.4 2,4-D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3.5 2,4-D对酶活性的影响
        3.6 2,4-D对DNA、RNA的影响
第二章 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1 种衣剂的组成
    2 种衣剂的类型
    3 种子包衣的方法
    4 种衣剂的作用机理
    5 种衣剂的功效
        5.1 提高种子发芽情况
        5.2 提高植株防病虫害能力
        5.3 调控植株生长
        5.4 提高植株抗逆性
第三章 响应面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优化黄瓜种子GA_3包衣浓度和贮藏时间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数学方法
        1.2.2 试验设计
        1.2.3 种子包衣
        1.2.4 发芽试验
        1.2.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高、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响应面分析
        2.2 苗高、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2.3 第一主成分向量Y_4的响应面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种子包膜
        1.2.2 发芽试验
        1.2.3 指标测定方法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2.2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各部位长度的影响
        2.3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各部位干重的影响
        2.4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2.5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2.6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2.7 GA_3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6-BA包膜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种子包膜
        1.2.2 发芽试验
        1.2.3 指标测定方法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2.3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各部位长度的影响
        2.3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各部位干重的影响
        2.4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2.5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2.6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2.7 6-BA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种子包膜
        1.2.2 发芽试验
        1.2.3 指标测定方法
        1.2.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2.2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各部位长度的影响
        2.3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各部位干重的影响
        2.4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
        2.5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2.6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2.7 2,4-D包膜处理对黄瓜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四、亚麻种子贮藏期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麻荠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其介导盐胁迫响应的功能研究[D]. 宋亚楠. 山西农业大学, 2021
  • [2]适应亚热带环境的亚麻荠突变体的筛选与研究[D]. 王顺斌.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中国北方地区部分野生宿根花卉繁殖技术研究[D]. 张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油用亚麻生长及产量形成对氮素供给的响应[D]. 杨波.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5]新疆四种碱蓬的物候特征及种子生态学研究[D]. 张艳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2)
  • [6]亚麻种子贮藏期研究初报[J]. 贾永,马艳霞.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
  • [7]沙芥种子发育及休眠生理特性的研究[D]. 韩海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 [8]基层种子经营漫谈[J]. 李明祥,龚一民. 种子, 2006(12)
  • [9]中期低温库贮存种子生活力监测初报[J]. 袁秀萍. 中国种业, 2006(07)
  • [10]GA3、6-BA和2,4-D在黄瓜种衣剂中的应用效应[D]. 杨文清. 浙江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亚麻籽贮藏期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