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在织物染整中的应用综述

稀土在织物染整中的应用综述

一、稀土在织物染色及后整理中的应用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周琪[1](2021)在《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染料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期,历史悠久,然而自从1856年合成染料的出现,合成染料因为具有色谱齐全、色彩艳丽、色牢度优良和价格低廉等优点,逐步将天然染料取代。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合成染料因为其毒性,部分合成染料还具有致癌、致畸变等危害,使得天然染料又重回人们的重视。天然染料具有低毒性、可再生、色彩独特、来源广泛并具有功能性等优点,然而天然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上染率低,因而需要添加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是金属媒染剂,像铬离子、铜离子等金属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环保的初衷。因此,本研究为了替代金属媒染剂,从农林废弃物中开发出4种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和功能整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从废弃的乌桕叶中提取富含单宁的天然媒染剂来制备环境友好并具有生物活性的羊毛纺织品。本次制备乌桕天然媒染剂采用的是水溶液体系。通过紫外光谱法对提取参数进行优化,用反射光谱法、K/S值法对染色参数进行优化。提取工艺和染色工艺参数包括p H值、温度、底物浓度和时间。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对乌桕天然媒染剂的官能团特征进行了测试,用热重分析法和差式扫描量热法对乌桕天然媒染剂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除此之外,对乌桕天然媒染剂的总多酚和类黄酮量通过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当量进行了分析。在国标条件下,应用两种金属媒染剂和一种天然媒染剂对织物进行了预媒染整理。结果表明,经过整理的羊毛织物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和很高的抑菌性能。天然媒染剂媒染是一种可以附加织物功能并且环境友好的整理方法。总的来说,本章工作制备的羊毛织物在健康和生物卫生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艾叶是中国传统的食品着色剂,但很少用于纺织材料的着色。本研究着重提取艾叶的功能物质并将其用于羊毛织物着色和功能整理。本章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紫外光谱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对艾叶天然媒染剂特征进行了测试。同时,用没食子酸和类黄酮当量法对六种溶剂下提取的艾叶天然媒染剂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试。在添加少许酸或碱、80℃、50%的乙醇/水溶液条件下艾叶天然媒染剂提取率显着提高。在不同溶剂体系下染整的羊毛样品都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并且颜色丰富。用亚铁离子和铝离子金属媒染剂对羊毛织物进行预媒染。经预媒染的样品,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有所增强。用艾叶天然媒染剂整理的样品具有丰富的颜色,将来在纺织品天然着色和食品着色方面应用前景广大。3、在纺织品染整过程中,很少用废弃的果实种子来做原料。本实验在枇杷子皮中提取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并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羊毛纺织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工艺参数(溶剂体系、p H值、温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热重分析法和差式扫描量热法对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的成分、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用三种传统的金属媒染剂(硫酸亚铁、硫酸铝钾和硫酸铜)和三种天然媒染剂(乌桕、艾叶和樟树叶)对染色织物进行了预媒染。结果表明预媒染样品色彩丰富、色牢度高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菌性能。其中经富含单宁的乌桕天然媒染剂处理的样品具有最佳的色牢度和功能性,这是因为含有的多酚官能团能增加纤维和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农业废弃物在纺织品染整中应用和高附加值绿色废物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4、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从银杏废料/落叶中提取天然媒染剂,开发防紫外线抗菌彩色羊毛织物,可以减少纺织工业对合成种抗菌剂的依赖。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银杏叶天然媒染剂联合氨苄西林对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新方法。在70℃、p H值为3的50%乙醇水溶液条件下提取60 min,得到银杏叶天然媒染剂。对银杏叶天然媒染剂进行了紫外光谱测试、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和热重测试。同时优化了染色工艺参数,探究了染色机理。结果表明准二级模型和sips吸附等温线拟合效果最好(R2=0.99)。国标条件下对有无媒染的羊毛样品进行了功能表征和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金属媒染剂和天然媒染剂能改善织物色牢度提升织物功能性。经银杏叶天然媒染剂处理的样品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能。银杏叶天然媒染剂和氨苄西林的协同作用可以显着降低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值。金属离子预媒染的样品与未媒染样品相比较,功能性较差,而天然媒染剂处理的样品抗紫外性能和抗菌性明显提高。

徐艺玮,赵文茹,巩继贤,张健飞,于坤,许强[2](2021)在《生物质色素耐日晒色牢度提升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生物质色素相比于合成染料具有天然、无毒、可再生、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但其上染织物的耐日晒色牢度差限制了其使用。为实现生物质色素在纺织品染色领域大规模应用,以近年来国内外对生物质色素耐日晒色牢度研究为基础,总结目前常用于提升色素耐日晒色牢度的方法。从色素分子结构、新型媒染剂的选择以及有效光稳定剂的使用3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生物质色素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杨蓉,赵燕强,王传发,杨立新[3](2021)在《植物染料环保型媒染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植物染料环保型媒染剂的最新研究。天然植物染料有环保优势,但色牢度低,一般需使用金属媒染剂提高色牢度。大部分金属媒染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为了不破坏植物染料的生态性,绿色环保型媒染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从植物媒染剂、天然矿物媒染剂以及新型环保型媒染剂3个方面研究了环保型媒染剂,归纳总结了环保型媒染剂的种类、染色机理及应用方法,并提出建议与展望。

徐艺玮[4](2020)在《吡咯结构生物质色素的日晒牢度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色素是由生物体合成的色素物质,可以从植物或动物体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获得。相较于合成染料,其具有来源可持续性,可生物降解性,低风险以及可赋予织物功能性等优点。然而生物质色素的染色性能较差,如上染率和色牢度较低,特别是日晒色牢度的问题更加严重。本课题针对生物质色素的日晒牢度问题了进行探究,以色泽鲜艳的微生物产红色色素灵菌红素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光稳定性影响因素,探索染色织物日晒牢度的提升方法,探究染色织物褪色机理,以推动生物质色素在纺织领域的应用。以灵菌红素染色织物光致褪色程度为评价指标,从纤维种类影响、色素与纤维的结合状况、环境因素等方面,对灵菌红素染色织物日晒牢度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外界条件中,光是导致灵菌红素染色织物褪色直接因素;染料上染的纤维结晶区比例越高,染料在纤维上的聚集程度越大,会减缓染料发生光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日晒牢度;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越强,染色织物日晒牢度越高;通过金属离子媒染,与染料分子成为络合物,增加染料分子量,可明显提升日晒牢度,效果最好的为Al3+后媒染色。通过考察光照波长以及光强、光照时间、染液浓度对色素的光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对灵菌红素光照射产物进行分析,探讨灵菌红素的光褪色机理,发现光照射处理后,谱图中灵菌红素特征峰消失,且无新的峰出现,推测灵菌红素发生的为光分解反应。基于对灵菌红素日晒牢度影响因素与光褪色机制的分析,设计了通过生物质媒染剂与光稳定剂处理染色织物,提升日晒牢度的方法。对媒染剂进行了筛选,并制定了媒染工艺。结果显示单宁酸同媒染染色对于日晒牢度的提升效果优异,单宁酸媒染最佳工艺为单宁酸浓度8 g/L,染液p H 2.1,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40 min。在最佳媒染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生物质抗氧化剂和紫外吸收剂对媒染织物进行后整理,发现单宁酸与黄酮协同作用对灵菌红素日晒牢度有明显提升作用,所处理纺织品摩擦、皂洗牢度均达到服用纺织品要求,且日晒牢度提升了1级。

高雪[5](2020)在《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羊毛织物的整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金属纳米材料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纳米银凭借其高效、广谱的抗菌特点,已作为抗菌整理剂广泛用于纺织品后整理加工中。在纳米银合成方面,选择更为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是当下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绿色、环保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做分散剂合成纳米银,优化其合成工艺,利用纳米银对羊毛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并对整理后织物进行染色。首先,选择槐糖脂做分散剂,以硝酸银为底物,葡萄糖做还原剂合成纳米银,并对纳米银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为:硝酸银浓度为10 mmol/L、葡萄糖浓度为50 mmol/L、槐糖脂浓度为1.7 g/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2 h、反应体系p H为6.5。合成后的纳米银溶液呈棕黄色,无沉淀生成。纳米银溶液在429 nm处出现特征吸收峰,粒径分布范围在3-30 nm之间,粒径分布较窄。纳米银颗粒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6.67 nm,晶型结构为面心立方晶体,溶液放置一个月后无显着变化。利用原位合成法在羊毛织物内部生成纳米银。整理后织物呈棕黄色,织物白度由79.75下降到47.45。扫描电镜测试发现整理后的羊毛织物表面有大量的纳米银颗粒生成,EDX测试表明银元素在纤维表面大量均匀分布。整理后织物纳米银平均含量为323.9 mg/kg,洗涤20次后纳米银损失较小。纳米银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为99.99%,织物耐洗性良好。探究纳米银整理对羊毛织物染色的影响。选择毛用活性染料红2G、黄CE、黑CE进行染色。与未经纳米银整理织物相比,纳米银可以显着提升染料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和固色率,且对织物的耐皂洗、耐汗渍和耐摩擦色牢度影响较小,染色后织物的K/S值有所提高,纳米银对深色染料有一定的增深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低温染色会降低染料的上染率和上染速率,但仍比未整理织物上染率要高,认为纳米银织物低温染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应用于纳米银合成,制备出小尺寸、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银,原位沉积后织物抗菌效果显着,纳米银的存在同时有利于染料对织物的上染。该研究在纳米银合成、纺织品抗菌整理和染料促染方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石锐,刘微,葛欣国,黄浩,李平立[6](2019)在《金属离子配位改性在纤维制备及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有金属离子的聚合物因兼具有机、无机特性而倍受研究者青睐,金属-有机杂化材料、聚合物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配位超分子材料等杂化材料已逐渐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离子配位改性作为向有机基材引入金属离子的常用手段被广泛应用在织物/纤维功能化制备及后整理改性方面,但相较传统共价接枝改性和辐照改性技术而言,其应用范围窄,发展缓慢。对近年金属离子在织物/纤维制备和后整理中配位改性的应用进展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为金属离子配位改性技术在织物/纤维制备及后整理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郭建峰[7](2019)在《天然染料对麻/棉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染料绿色环保,是一种可持续的生物资源,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麻/棉织物采用天然纤维素棉和麻混纺而成。采用天然染料对麻棉织物进行染色,开发纯天然纺织品符合生态纺织品开发的需求。试验优化了阳离子改性剂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采用浸轧法对麻棉织物的改性工艺,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浓度16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50 s。阳离子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亚麻织物的表观得色量,提高染料上染率;阳离子改性对于织物的表面色光都无明显影响。优化了经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后的麻/棉织物采用天然染料胭脂虫红、板栗壳色素、红米红色素的染色工艺条件。最佳染色条件为:染浴pH=5.7,染色温度80℃。采用2%owf天然色素染色,红米红色素染色织物的K/S值达到最高为2.16;胭脂虫红色素染色织物K/S值达到5.61;板栗壳色素染色织物K/S值达到5.17。使用Fe2+、A13+媒染剂处理后,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耐晒牢度相比于直接染色,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阳离子改性剂MORDIENTE DEL对麻棉织物进行改性,有利于天然色素对织物的上染。阳离子改性剂MORDIENTE DEL的最佳用量为2g/L。进一步对茜草色素、红花黄色素、叶绿素铜钠盐色素、石榴皮色素、茶多酚色素、板栗壳色素、胭脂虫红色素染色麻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了染色后麻棉织物的甲醛含量、pH值、禁用芳香胺染料、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燃烧性能、色牢度、防紫外线性能、透气率、透湿率、撕破强力、断裂强力、悬垂系数、抗静电和K/S值各项指标,7种天然染料染色棉麻织物完全满足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中对成人纺织品、服装规定的要求,基本满足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的要求。

周耀靓,龚涛,银亮[8](2017)在《纺织品增深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纺织品中加工过程中增深应用的研究意义,概述了增深技术在织物前处理、印染及后整理阶段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有机硅树脂在后整理阶段的增深应用和发展前景。

丁颖[9](2016)在《木棉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棉纤维是天然的具有中空与薄壁结构的非棉纤维素纤维,具有保健、保暖、超轻等特性。长期以来,木棉纤维主要应用于絮填料(如被褥、枕头、棉衣等)、隔热和吸声材料、浮力材料(如救生衣等水上救生用品)等,在服装、服饰等方面的应用却鲜有报道,是没有在服装、服饰行业得以广泛应用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可纺性较差,二是染色性能差(上染率极低)。近年来,木棉纤维可纺性差的缺陷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很少见报道。本论文探讨了采用阳离子改性、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及稀土改性等方法对木棉纤维预处理,以实现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的染色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如下方面:(一)木棉纤维的稀土改性与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了稀土对木棉纤维的改性,以及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在改性后木棉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研究内容包括:稀土种类的筛选、稀土改性方式以及稀土媒染剂的配制等。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对木棉纤维的稀土改性媒染工艺中,相对于稀土铈和钕,稀土镧的改性效果较好;同浴媒染处理效果较好;柠檬酸作为络合剂与氯化镧形成媒染剂的配比为1:1较合适;媒染剂用量0.8%(o.w.f.)、染料用量1%(o.w.f.)、氯化钠浓度1020g/L、浴比1:50、60℃入染30min后,加碱剂10g/L固色60min。与未改性木棉纤维相比,媒染改性后,染料NOVACRON RED FN-R的上染率由38%提高到70%;固色率由29%提高到68%;皂洗牢度由4级提高到45级;染色K/S值基本无变化。(二)木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以自制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木棉纤维进行改性,以红外光谱和小角X衍射仪对阳离子改性前后木棉纤维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粒度与电位分析仪对改性前后木棉纤维的表面电势进行了分析。阳离子改性工艺为:改性剂的用量10%(o.w.f.);改性液的p H值1012;改性液温度75℃;改性时间45min。改性后用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进行染色,染料0.51.0%(o.w.f.)、温度40℃、Na Cl 20g/L、染色30min后加入10g/L的Na2CO3碱固色90min,染料在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可达90%以上。红外光谱测试表明:阳离子改性后的木棉纤维上,归属于C-O的伸缩振动(C-Ost)及-OH的面内弯曲或面内剪切振动(O-Hδ)的15101245cm-1区域的吸收峰变小或消失,表明改性剂中的长链脂肪烃-(CH 2)11-CH 3接枝到了木棉纤维分子上而限制了O-H的面内弯曲或剪切振动;Segal经验法分析表明:对纤维改性前后的晶粒尺寸、相对结晶度进行计算,发现改性前后的木棉纤维的微结构基本无变化;粒度与电位分析仪的分析表明:随阳离子改性剂浓度的增加,改性后木棉纤维在水溶液中的Zeta电位逐渐增加。(三)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以官能团活性不等的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三胺为单体,采用不等活性双组份单体对法,甲醇做溶剂,合成了水性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并将其与自制的阳离子改性剂接枝,合成了季铵盐化超支化聚合物(HBP-HDC)。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核磁共振仪及乌氏粘度计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确证了HBP-NH2的制备成功;核磁共振谱图确证了HBP-NH2与阳离子改性剂接枝成功,得到了季铵盐化的超支化聚合物HBP-HDC;HBP-NH2与HBP-HDC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45和295nm处;在强极性溶剂(如:水、乙醇等)中,HBP-NH2与HBP-HDC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非极性溶剂(如:丙酮、氯仿等)中溶解性较差;HBP-NH2特性粘度[η]=4.313ml/g。木棉纤维经HBP-NH2改性后,表面富含活性氨基,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在改性后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由38%提高至75%左右,固色率与K/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提高HBP-NH2在木棉纤维上的结合牢度,对木棉纤维进行了半氧化改性,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改性后有新吸收峰出现,位置在1729 cm-1附近,经与标准谱图对比,归属于醛基中C=O伸缩振动,产生了醛基,半氧化改性成功。活性染料NOVACRON RED FN-R在HBP-NH2改性的半氧化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85%,固色率为65%,K/S值约为6,水洗牢度为4级。经HBP-HDC改性后,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可达近100%,固色率为77%,K/S值和耐水洗牢度均有进一步的提高。(四)等离子体处理对木棉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及木棉纤维疏水原因探究NOVACRON RED FN-R在经过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84%,固色率65%,水洗牢度4-5级,K/S值6.3;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80%,固色率62%,水洗牢度4-5级,K/S值6.7;在氮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木棉纤维上的上染率为76%,固色率57%,水洗牢度4级,K/S值5.4。SEM观察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的表面产生明显刻蚀,刻蚀的程度与等离子体处理的气体环境有关,在空气、氧气和氮气环境中产生了多或深的刻蚀;动态接触角观察表明:木棉纤维经过氧气等离子体处理后,与水的接触角由原来的119.19°减小到94.6°。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测试结果表明:经空气、氮气与氧气环境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表面C-C基团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O基团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甚至出现了C=O基团。说明经不同气体环境的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表面C-C等疏水基团的含量降低,C-O与C=O等亲水基团含量有所增加,纤维的亲水性有提高。经氧气与空气环境中等离子体处理后,木棉纤维表面-OH基团含量分别增加了50%与80%,氮气环境中处理,-OH基团含量减少了53%;-C=O含量有所增加,-O-C=O基团含量减少。说明在空气及氧气环境中用等离子体对木棉纤维进行处理,处理后纤维表面亲水性极强的-OH含量有了极大的提高,纤维的亲水性得以提高。(五)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原因分析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除了与纤维素含量低以外,还与其表面的形态特征及表面元素含量有关,木棉纤维的外壁非常光滑,使得木棉纤维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导致染液无法在其上铺展及润湿纤维,染料不易上染。再者,纤维表面-C-C基团、-C=O与-C-C=O等亲水性较差的基团含量较高,也是造成纤维疏水的原因之一,同样使得染液无法在其上铺展及润湿纤维,染料不易上染。因此,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是因其纤维素含量低、表面光滑、疏水亲油以及纤维中亲水性基团少的特点而导致染液无法在其上润湿、铺展。

李冬霞[10](2016)在《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天然染色的固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染料因其色彩优雅、环保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染料对蛋白质纤维有着良好的染色效果,但是对纤维素纤维如棉和莫代尔的染色存在上染率低、色牢度差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棉和莫代尔两类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天然染料的上染率,并对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以期达到良好的色牢度。本文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和壳聚糖(CTS)为原料制备壳聚糖HACC改性剂,对改性剂合成的各试剂配比和制备参数以及改性工艺参数进行摸索,通过阳离子改性的方法提高天然染料的上染率。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HACC对纤维素纤维天然染色的上染深度有明显改善。当m1(CTS)︰m2(GTA)︰V1(异丙醇)︰V2(水)=1︰2︰20︰3时,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7h、搅拌速度为1500r/min、季铵盐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0.3g/m L的制备条件下,制得HACC的改性效果达到最佳。HACC对棉织物和莫代尔织物的最优改性工艺是:改性剂用量为3%(o.w.f)、碱浓度为2g/L、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30min。在改性效果良好的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天然染料染色的棉和莫代尔织物进行固色,选用钛酸丁酯(TTB)、正硅酸乙酯(TEOS)、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三种前驱物分别制备不同的醇溶胶固色剂以及以GPTS为前驱物制备的水溶胶固色剂,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各种固色剂的最佳制备配比,并优选最优固色剂进行固色工艺的摸索。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前驱物制备的醇溶胶固色剂中,GPTS醇溶胶的固色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醇溶胶,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4-5级,而且日晒牢度也得到较好地改善,但是织物色彩出现明显增深现象。GPTS水溶胶是较为理想的溶胶固色剂,其最佳制备参数为:水/硅比为10,酸/硅比5×10-5,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常温。最佳固色工艺为采用浸轧法对染色织物进行固色整理,二浸二轧,60℃预烘30min,130℃焙烘5min。经过GPTS水溶胶固色处理后,对本论文中多数天然染料的皂洗、摩擦、日晒色牢度均有较为显着的改善,棉织物的手感并未发生较大改变,但莫代尔织物的手感稍显硬挺。

二、稀土在织物染色及后整理中的应用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在织物染色及后整理中的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天然染料的简介
        1.2.1 天然染料的历史
        1.2.2 天然染料的分类
        1.2.3 天然染料的显色机理
        1.2.4 天然染料的提取
        1.2.5 天然染料的局限性
    1.3 天然媒染剂的简介
        1.3.1 媒染剂的分类
        1.3.2 媒染原理
        1.3.3 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
    1.4 纺织品的染色与功能整理
        1.4.1 纺织品的分类
        1.4.2 染色的基础
        1.4.3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
    1.5 研究意义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5.4 创新性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测试
        2.3.1 天然媒染剂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
        2.3.2 天然媒染剂的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及成分测试
        2.3.3 天然媒染剂的形貌测试和元素测试
        2.3.4 天然媒染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2.3.5 天然媒染剂及羊毛织物的功能性测试
        2.3.6 染整工艺的优化
        2.3.7 媒染方法
        2.3.8 染整羊毛织物的颜色参数测试
        2.3.9 染整羊毛织物的色牢度测试
        2.3.10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测试
        2.3.11 天然媒染剂提取液吸光度测试及染整动力学计算
3 去离子水提取乌桕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乌桕天然媒染剂提取参数分析
        3.2.2 乌桕天然媒染剂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分析
        3.2.3 乌桕天然媒染剂热稳定性能分析
        3.2.4 乌桕天然媒染剂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3.2.5 乌桕天然媒染剂的抗菌性能分析
        3.2.6 染整工艺参数对羊毛织物的影响
        3.2.7 染整羊毛织物的颜色参数分析及色牢度分析
        3.2.8 染整羊毛织物的功能分析
        3.2.9 乌桕天然媒染剂上染羊毛纤维的动力学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溶剂提取艾叶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艾叶天然媒染剂提取参数分析
        4.2.2 艾叶天然媒染剂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分析
        4.2.3 艾叶天然媒染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4.2.4 染整羊毛织物的颜色参数及色牢度分析
        4.2.5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分析
        4.2.6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乙醇水溶剂提取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提取参数的优化
        5.2.2 枇杷子皮天然媒染剂的特征分析
        5.2.3 染整羊毛织物的工艺参数分析
        5.2.4 染整羊毛织物的色彩性能分析
        5.2.5 染整羊毛织物的色牢度分析
        5.2.6 染整羊毛织物的功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酸性乙醇水溶剂提取银杏天然媒染剂并对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的探究
    6.1 引言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银杏天然媒染剂的化学组成和热性能分析
        6.2.2 染整工艺参数的优化
        6.2.3 染色动力学分析
        6.2.4 染色热力学分析
        6.2.5 媒染结果分析
        6.2.6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紫外性能分析
        6.2.7 银杏叶天然媒染剂的抗菌性能分析
        6.2.8 染整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成果
    发表论文
    科研项目
    专着章节

(2)生物质色素耐日晒色牢度提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染料结构改性
    1.1 引入卤素
    1.2 引入硝基
    1.3 保护羟基和氨基
    1.4 引入功能性基团
2 媒染法
    2.1 金属媒染剂
    2.2 天然媒染剂
        2.2.1 单宁类媒染剂
        2.2.2 富含金属类媒染剂
        2.2.3 其他天然媒染剂
3 添加光稳定剂
    3.1 抗氧化剂
    3.2 紫外线吸收剂
    3.3 紫外线屏蔽剂
4 结束语

(3)植物染料环保型媒染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媒染剂
2 天然矿物媒染剂
    2.1 稀土媒染剂
    2.2 皂土媒染剂
    2.3 黄土媒染剂
    2.4 天然矿泉水媒染剂
3 新型环保型媒染剂
    3.1 壳聚糖媒染剂
    3.2 溶胶-凝胶媒染剂
    3.3 生物酶媒染剂
4 展望

(4)吡咯结构生物质色素的日晒牢度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色素
        1.1.1 植物基生物质色素
        1.1.2 微生物基生物质色素
    1.2 染料的光化学反应
        1.2.1 光致异构化反应
        1.2.2 光致氧化反应
        1.2.3 光致还原反应
    1.3 生物质色素日晒牢度提升方法
        1.3.1 染料结构改性
        1.3.2 媒染法
        1.3.3 添加光稳定剂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灵菌红素染色织物日晒牢度的影响因素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实验方法
        2.2.5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源对染色织物褪色的影响
        2.3.2 环境因素对染色织物褪色的影响
        2.3.3 纤维的化学性质与结构对染色织物褪色的影响
        2.3.4 染料浓度与聚集态对染色织物褪色的影响
        2.3.5 染料与纤维的键合强度对染色织物褪色的影响
        2.3.6 媒染剂对染色织物褪色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灵菌红素光褪色机理的初探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2.4 实验方法
        3.2.5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灵菌红素染液光褪色的影响因素
        3.3.2 灵菌红素光降解动力学
        3.3.3 灵菌红素光分解产物
    3.4 小结
第四章 灵菌红素日晒牢度的提升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2.4 实验方法
        4.2.5 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生物质媒染剂的作用
        4.3.2 生物质媒染剂与光稳定剂的协同作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羊毛织物的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纳米银性质
        1.2.1 量子尺寸效应
        1.2.2 表面效应
        1.2.3 体积效应
        1.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1.2.5 纳米银抗菌机理
    1.3 纳米银的制备
        1.3.1 化学还原法
        1.3.2 物理还原法
        1.3.3 生物还原法
    1.4 纳米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1.4.1 纺织品功能整理
        1.4.2 纺织品染色
        1.4.3 复合抗菌纤维
        1.4.4 染料降解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槐糖脂在纳米银绿色合成中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纳米银的合成
        2.2.3 单因素实验
        2.2.4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槐糖脂浓度的影响
        2.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3 反应时间的影响
        2.3.4 pH的影响
        2.3.5 葡萄糖浓度的影响
        2.3.6 AgNO3浓度的影响
        2.3.7 优化工艺合成纳米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羊毛织物原位沉积纳米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羊毛织物内部原位合成纳米银
    3.3 分析方法
        3.3.1 SEM-EDX形貌及纳米银分布表征
        3.3.2 白度测试
        3.3.3 耐洗牢度测定
        3.3.4 抗菌测试
        3.3.5 银负载量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羊毛织物表面形貌及EDX分析
        3.4.2 银负载量测定
        3.4.3 羊毛织物抗菌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银负载羊毛织物对染色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银负载羊毛织物对染色的影响
        4.3.2 纳米银负载羊毛织物低温染色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金属离子配位改性在纤维制备及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金属离子配位改性在新型纤维制备中的应用
2 金属离子配位改性在织物/纤维后整理中的应用
    2.1 抗菌性能
    2.2 染色性能
    2.3 阻燃性能
    2.4 其他性能
3 结论

(7)天然染料对麻/棉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天然染料的分类
        1.1.1 按天然染料的来源分类
        1.1.2 按天然染料的溶解性分类
        1.1.3 按天然染料的应用分类
        1.1.4 按天然染料的化学分子结构分类
    1.2 天然纤维素阳离子改性概述
    1.3 天然染料在天然纤维素织物上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麻/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和天然染料染色工艺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1.3 测试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工艺探讨
        2.2.2 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麻棉织物的天然染料染色
        2.2.3 媒染对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麻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2.2.4 改性剂MORDIENTE DEL用量对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天然染料染色麻棉织物的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仪器
        3.1.4 测试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项目测试
        3.2.2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项目测试
        3.2.3 染色织物K/S值测试结果
        3.2.4 其他性能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纺织品增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处理阶段
    1.1 物理增深
        1.1.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1.1.2 超声波技术
    1.2 化学增深
        1.2.1 涤纶碱减量
        1.2.2 对纤维阳离子化改性
2 印染阶段
    2.1 加入表面活性剂
    2.2 加入电解质
    2.3 稀土染色
3 后整理阶段应用增深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3.1 溶胶-凝胶固色整理
    3.2 低折射率树脂整理
        3.2.1 单独有机硅树脂
        3.2.2 有机硅协同使用其他树脂
4 总结

(9)木棉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木棉纤维概述
    1.2 木棉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成分及其应用
        1.2.1 木棉纤维的形态特征
        1.2.2 木棉纤维的物理及机械性能
        1.2.3 木棉纤维的热性能
        1.2.4 木棉纤维的化学成分
        1.2.5 木棉纤维的纺纱与染色性能
        1.2.6 木棉纤维的应用
    1.3 稀土及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
        1.3.1 稀土的性质
        1.3.2 稀土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1.3.3 稀土在纺织品染色中的作用机理
    1.4 纤维素纤维的阳离子改性
        1.4.1 阳离子改性剂的种类
        1.4.2 阳离子改性剂在印染中的应用
        1.4.3 阳离子改性剂对木棉纤维的作用
    1.5 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1.5.1 超支化聚合物的发展
        1.5.2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1.5.3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5.4 超支化聚合物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
    1.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1.6.1 等离子体改性技术的特点
        1.6.2 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169,182]
        1.6.3 产生等离子体的几种放电形式
        1.6.4 低温等离子体与纺织材料表面的作用机理
        1.6.5 低温等离子体在纺织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木棉纤维的稀土改性与活性染料染色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活性染料对未改性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
        2.3.2 稀土的选择
        2.3.3 稀土媒染处理方法的确定
        2.3.4 稀土与配位体比例及其用量的确定
        2.3.5 木棉纤维的稀土媒染染色工艺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活性染料染色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工艺研究
        3.3.2 木棉纤维阳离子改性后的表征
        3.3.3 阳离子改性后木棉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3.2 HBP-NH2改性木棉及改性后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4.3.3 HBP-NH2改性半氧化木棉及改性后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4.3.4 木棉纤维的HBP-HDC改性及改性后活性染料染色效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等离子体处理对木棉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及木棉纤维疏水原因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等离子处理前后纤维的表面形态
        5.3.2 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上染率的影响
        5.3.3 不同气体环境下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上染率的影响
        5.3.4 等离子体处理对活性染料在木棉纤维上染色性能的评价
        5.3.5 木棉纤维染色性能差的原因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天然染色的固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天然染料概述
        1.1.1 天然染料的分类
        1.1.2 天然染料的染色机理
        1.1.3 天然染料染色中存在的问题
    1.2 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及其对纤维素纤维改性的研究现状
        1.2.1 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
        1.2.2 壳聚糖季铵盐对纤维素纤维的改性
    1.3 溶胶-凝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3.1 溶胶-凝胶的概念
        1.3.2 溶胶-凝胶的基本原理
        1.3.3 溶胶-凝胶的制备工艺过程
        1.3.4 制备溶胶的影响因素
        1.3.5 溶胶-凝胶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壳聚糖季铵盐HACC的制备及应用
    2.1 实验部分
        2.1.1 壳聚糖季铵盐HACC的制备实验
        2.1.2 改性参数摸索实验
        2.1.3 评价与表征实验
    2.2 壳聚糖季铵盐HACC的制备实验结果分析
        2.2.1 壳聚糖季铵盐HACC制备的试剂配比实验
        2.2.2 壳聚糖季铵盐HACC的制备参数实验
        2.2.3 红外光谱表征实验
    2.3 改性参数摸索的实验结果分析
        2.3.1 壳聚糖季铵盐HACC对棉改性工艺的摸索及应用
        2.3.2 壳聚糖季铵盐HACC对莫代尔改性工艺的摸索及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溶胶固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及条件
        3.1.4 实验内容
    3.2 醇溶胶制备的实验结果分析
        3.2.1 钛的醇溶胶制备实验
        3.2.2 硅的醇溶胶制备实验
    3.3 硅的水溶胶制备实验结果分析
        3.3.1 以GPTS为前驱物制备水溶胶的单因素实验
        3.3.2 以GPTS为前驱物制备水溶胶的正交实验
    3.4 GPTS水溶胶的固色应用
        3.4.1 固色工艺的摸索
        3.4.2 多种染料的固色
        3.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稀土在织物染色及后整理中的应用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基天然媒染剂的开发及其在羊毛织物染色和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 周琪. 西南大学, 2021(01)
  • [2]生物质色素耐日晒色牢度提升的研究进展[J]. 徐艺玮,赵文茹,巩继贤,张健飞,于坤,许强. 针织工业, 2021(01)
  • [3]植物染料环保型媒染剂的研究[J]. 杨蓉,赵燕强,王传发,杨立新. 印染助剂, 2021(01)
  • [4]吡咯结构生物质色素的日晒牢度提升研究[D]. 徐艺玮.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5]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对羊毛织物的整理[D]. 高雪.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6]金属离子配位改性在纤维制备及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J]. 石锐,刘微,葛欣国,黄浩,李平立. 印染, 2019(17)
  • [7]天然染料对麻/棉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D]. 郭建峰. 苏州大学, 2019(04)
  • [8]纺织品增深研究[J]. 周耀靓,龚涛,银亮. 广东化工, 2017(04)
  • [9]木棉纤维的改性及染色性能研究[D]. 丁颖. 东华大学, 2016(03)
  • [10]纤维素纤维的改性及天然染色的固色研究[D]. 李冬霞. 北京服装学院, 2016(06)

标签:;  ;  ;  ;  ;  

稀土在织物染整中的应用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