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短节段融合术中的影像学评价

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短节段融合术中的影像学评价

一、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聪[1](2021)在《钛表面生物压电涂层的构建及其骨修复促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医用钛及钛合金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生物惰性使得其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骨植入材料之一,但在临床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生物惰性在植入体内后因不能和附近组织形成有效的骨性结合存在容易松动甚至失效的可能性。另外,医用钛及钛合金在手术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为了有利于骨整合,医用钛及钛合金植入物会设计成有利于细胞粘附的粗糙表面,但这又极大的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同时,临床上需要尽可能的缩短骨修复周期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便。为满足临床需求,解决医用钛及钛合金在临床应用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对钛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制备出具有纳米管结构的二氧化钛涂层,并将与人骨类似压电效应的聚偏氟乙烯(PVDF)高分子材料和钛酸钡陶瓷材料分别引入到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中,制备出具有压电效应的钛表面涂层,研究具有压电效应的钛表面涂层的骨整合和骨生长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药物引入到所制备的涂层中抑制细菌感染,探讨压电效应在药物辅助促进骨修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钛表面制备出PVDF生物压电涂层,涂层的压电系数越高涂层的亲水性越好,当压电系数为2.61p C/N时,涂层的接触角可达47°。电晕极化处理对PVDF生物压电涂层接触角的影响具有时效性,极化处理使得PVDF的氟离子烧蚀,空气中的氧原子进入到涂层中。接触角的改变中,表面电荷约占40%,涂层成分的改变约占接触角改变的60%,在生理载荷下可保留极化处理所带来的亲水性改变。添加20%纳米HA颗粒后,HA/PVDF涂层的接触角降低了11.3%,同时压电系数也降低了41.76%。极化处理对20HA/PVDF复合的接触角有较大的影响,当复合涂层的压电系数为1.52p C/N时,涂层的润湿角为31.7°;在生理载荷的作用下,20HA/PVDF复合生物压电涂层体现出卓越的矿化能力,在SBF中浸泡一天后,涂层表面沉积一层类骨磷灰石,与在SBF中浸泡14天未加载的涂层所增加的质量相同。所发明的生理载荷装置能很好地体现生物压电材料的压电特性对体外矿化的促进作用。通过原位反应制备出钛表面TiO2@BaTiO3同轴纳米管涂层,优化了涂层的制备工艺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在200℃的0.03mol/L的氢氧化钡水热溶液中反应2h所得到的钛表面TiO2@BaTiO3同轴纳米管涂层的压电系数可达0.28p C/N,极化后的TiO2@BaTiO3同轴纳米管涂层可显着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粘附,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功的在3D打印医用钛合金支架表面制备出TiO2@Ba TiO3同轴纳米管涂层。极化后的TiO@BaTiO3涂层支架可显着促进MSCs和HUVECs的增殖,涂层所具有的压电效应使得MSCs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Col-1和osterix的m RNA水平显着增高,促进MSCs向成骨分化;同时,可促进HUVECs分泌VEGF和PDGF-bb加速新血管的生成;极化后的TiO2@BaTiO3涂层支架植入山羊椎体内8个月后可实现与椎体的完全融合,骨体积分数可达24.09%;该涂层支架内的血管数量最多、最大血管直径最大,血管总长度可达2704.21±159.23μm,最大血管长度可达1053.69±103.59μm,显着高于钛合金支架组,说明具有压电效应的TiO2@BaTiO3涂层支架可促进新骨的生长和血管化。利用所制备的钛表面TiO2@BaTiO3同轴纳米管涂层中的同轴纳米管结构特性,将盐酸万古霉素和纳米银分别载入到TiO2@BaTiO3同轴纳米管中。涂层所具有的压电效应对同轴纳米管中药物的释放具有“大坝”效应,极化后TiO2@BaTiO3-V涂层中盐酸万古霉素的扩散速率明显降低了,7天内的累积释放量减少了54.8%。TiO2@BaTiO3-V(P)涂层即使在模拟体液中浸泡7天后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性能。此外,TiO2@BaTiO3-V(P)涂层表面的负电荷促进了成骨细胞的生长,极化后的涂层更容易被体内所接受;TiO2@BaTiO3同轴纳米管载银涂层所具有“大坝”效应不仅能有效的延长涂层的抗菌效果,而且所形成的高浓度银离子作用区可使得低浓度载银量(0.4mol/L)涂层达到高浓度载银量涂层(0.8mol/L)涂层相同的抗菌效果,但动物肝脏和肾中银离子的累积量BT-Ag0.4(P)涂层仅为BT-Ag0.8涂层的38.4%和48.7%。压电效应有助于降低涂层所释放出来的银离子在体内器官中的累积量,从而降低涂层的体内毒副作用。

宋奇[2](2017)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IC)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的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了我科室同一治疗小组收治的自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时间段内的60例颈椎单节段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DDD)患者的病例样本,按照患者及家属所选择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DCI组)和对照组(ACDF组)。其中实验组:DCI组24例,对照组:ACDF组36例。临床评价指标主要如下:DCI组和ACDF组各组进行手术所需的时间(h)、各组手术术中的出血量(ml);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时,颈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N评分)和上肢的疼痛量化评分(VAS-A评分),颈部疼痛与残疾量表(NPAD)结果,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结果。影像学结果包括:两组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时,手术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过伸过屈体位时的角度ROM)变化,颈椎整体角度(C2-7Cobb’s角)变化以及手术后3个月,12个月时假体的沉降率,迁移率以及融合率。结果:DCI组手术所需要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结果均很显着地低于ACDF组手术(P<0.05)。DCI组和ACDF组术后临床疗效随访12-18个月,平均为14.6个月。VAS-N评分、VAS-A评分、NPAD评分和EQ-5D评分:DCI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时,随访结果与术前结果相比,临床疗效显着,均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但是在相同随访时间段内,这两组间的差异是无统计学意义的(P>0.05)。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ROM):在DCI组影像学结果中,术后影像学结果较术前评估未出现很明显的显着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ACDF组影像学结果中,手术后3个月影像学结果较术前的评估无很明显的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2个月影像学结果较术前评估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手术组的影像学结果的组间比较,DCI手术组术后3个月患者的影像学结果,相比较ACDF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是无明显变化(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I手术组术后12个月随访影像学结果,较ACDF组影像学结果是减小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Cobb’s角:DCI组的C2-7Cobb’s角在术后3、12个月较术前评估未出现显着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DF组C2-7Cobb’s角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评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C2-7Cobb’s角恢复到术前的活动度;C2-7Cobb’s角的组间比较,DCI组术后3个月C2-7Cobb’s角随访结果,较ACDF组同一时间段随访的C2-7Cobb’s角均值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I组术后12个月C2-7Cobb’s角随访结果,较ACDF组同一时间段随访的C2-7Cobb’s角均值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植入的沉降率(术后随访与术后1周复查结果比较):DCI组术后3个月、12个月的沉降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F组术后沉降率在术后3个月、12个月的沉降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沉降率之间的比较,术后3个月随访术后沉降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沉降率随访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的融合率在DCI组比它在ACDF组大(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颈椎单节段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对其的治疗,在术后进行的短期以及中期随访中,其所达到的临床效果尚能令人满意。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DCI)既能够有效的保留手术节段的有效的活动度,又能够使得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变得较低,有限元模型分析显示DCI与ACDF相比,能更好的保护脊柱的运动,并且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术后12个月融合率:ACDF组的融合率高于DCI组(P<0.001)。

李晓江,白云深,杨有庚[3](2010)在《老年相邻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减压3种固定术式比较》文中指出

陈雷[4](2007)在《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关节突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文中指出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退行性疾病发生与发展的核心病理基础,椎间盘退变常伴随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退变,并影响到椎动脉,因此颈椎横突孔及邻近关节骨性结构的形态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而目前研究发现该术式术后由于改变了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节段间运动力学和关节突关节应力,从而导致邻近节段退变。颈椎人工椎间盘植入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保留节段运动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而关于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报道较少,由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力学作用,同时关节突关节退变速度和程度也是判定颈椎病术后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比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颈椎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和对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和临床意义。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测量颈椎横突孔及其邻近关节骨性结构的关系。(2)测量新鲜尸体标本C4/5、C5/6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内固定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模型在不同载荷下对C5/6、C6/7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3)观察C4/5、C5/6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和颈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的影响。第一章颈椎横突孔的解剖测量目的:测量颈椎横突孔横径、矢状径及横突孔与周围关节的关系,为颈椎间盘退变继发骨质增生引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1具新鲜颈椎标本进行CT扫描和标本测量1.横突孔的横径、矢状径;2.横突孔至钩突外缘距离与相对于双侧钩突外缘距离的相对距离;3.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和相对于关节突前后径相对距离。结果:1.对C1~C7颈椎横突孔横径、矢状径左右侧进行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1~C6两两比较横突孔的横径和矢状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7横突孔孔径最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2.对C3~C7横突孔至钩突外缘距离进行两两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4、C5、C6横突孔至钩突外缘相对距离进行两两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4、C5、C6横突孔至钩突外缘相对距离比C3、C7小,有显着性差异(P<0.05)。3.C3~C7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之间两两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C5、C6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相对距离比C3、C4、C7最大,有显着性差异(P<0.05)。CT测量值和实测值之间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横突孔孔径C1~C7左右侧横突孔孔径没有差异,C7横突孔最小。2.C3~C7左右侧横突孔至钩突外缘距离没有差异,C4、C5、C6横突孔至钩突外缘相对距离近,距离椎动脉相对近。3.C3~C7左右侧横突孔至关节突关节前缘距离没有差异,C5、C6横突孔到关节突关节前缘相对距离最大。第二章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对C5/6、C6/7关节突关节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双节段颈椎椎间盘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对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影响,为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临床运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11具新鲜完整的成人下颈段标本,按实验先后分别制成C4/5、C5/6椎间盘完整、椎间盘摘除、椎间盘置换、椎间融合四个模型组,在标本上施加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分级载荷,将特制圆片状微型阻电式压力传感器置入C5/6、C6/7关节突关节内,测量合组各分级载荷下C5/6、C6/7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比较各组的压力大小,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在轴向、侧弯、前屈和后伸加载下,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随着施加载荷的增大而增大。2.C4/5、C5/6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椎间盘完整组相比下位置换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变化相近,无显着性差异(P>0.05)。3.C4/5、C5/6双节段椎间盘摘除组与椎间盘完整组、人工椎间盘置换组相比,摘除下位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在轴向、同侧弯、对侧弯、后伸载荷压力增加(P<0.05),在前屈载荷时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4.C4/5、C5/6椎间融合组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椎间盘完整组相比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后置换下位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与完整标本相近,提示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能够重建颈椎生物力学性能。2.颈椎双节段椎间盘摘除后可引起摘除下位节段和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压力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3.颈椎双节段椎间盘摘除融合内固定后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压力增加,可能是多节段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下位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收集C4/5、C5/6双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三组:(1)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5例,随访12个月~22个月;(2)前路双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12个月~30个月;(3)前路双节段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5年。对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进行JOA评分、Odom评级,X线观察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X片和CT扫描分析术后手术邻近下位节段的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程度。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JOA评分、Odom评级:三组术后各随访时段的较术前均有提高(P<0.05),术后6月、1年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融合组一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1年与术后6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5年与1年、2年比较降低(P<0.05);2.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术后6月、12月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融合组一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5年与1年、2年比较,邻近下位节段活动度增加(P<0.05);3.术后6月、12月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与融合组一的退变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组二术后5年与1年、2年比较,关节突关节的退变率增加(P<0.05)。结论1.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术和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手术疗效均良好,对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影响不明显。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疗效降低,邻近下位节段关节突关节出现退变。3.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术的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张竞[5](2006)在《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目的 设计制作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性能。在活体山羊颈椎上从维持颈椎高度、颈椎曲度能力及椎间融合组织学方面比较三面皮质骨、钛网及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术后效果。通过以上实验研究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方法 生物力学实验采用6具成年男性颈椎标本,随机分为3组:完整颈椎组(空白对照组);钛网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钛网组和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标本均附加颈前路AO钢板。先采集完整颈椎的生物力学数据,再行C4椎体次全切除术,每个样本依次分别植入钛网和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分别测定各项生物力学指标,计算出各组平均刚度、位移、ROM、扭转刚度及应力保护率,比较其术后即刻稳定性和应力遮挡效应。 动物实验使用成年公山羊颈椎模型,18只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组;钛网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各组山羊分别行C4椎体次全切除术并植入以上骨移植物,各组均附加颈前路AO钢板。钛网组及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内植物内置入切除的C4椎体碎骨,术后即刻摄取山羊颈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饲养动物12周,12周后处死动物,摄取山羊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及CT扫描片,测量比较各实验组颈椎高度及颈椎曲度并评价各实验组影像学融合状态。取山羊颈椎手术节段标本,甲醛固定、丙酮脱水,树脂包埋、切片,甲苯胺蓝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椎间融合状态,进行组织学评估。 三、结果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的应变、位移小于空白对照组,刚度高于空白对照组,扭转刚度低于空白对照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的应变、位移小于钛网组,刚度高于钛网组,扭转刚度明显高于钛网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组的前屈位、侧屈位ROM小于空白对照组,后伸位、旋转位ROM小于空白对照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应力保护率为48.76±4.61%;钛网组的应力保护率为59.50±2.86%,两者应力保护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

成俊[6](2006)在《腰椎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前路椎体间融合(ALIF),360°融合(360°F),后外侧融合(PLF)的动物模型。(2)比较三种融合方式动物模型的融合率,组织学特点,放射影像学评估的准确性。(3)利用融合的动物模型研究融合节段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相邻上下节段的生物力学特点。 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作为手术组,采用自体髂骨移植在L5—L6节段分别进行前路椎体间融合(n=15),后外侧融合(n=15),360°融合(n=30)。另有12只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兔,取标本作组织学检测,影像学评价。以手触测试为金标准,比较X线,CT在判断融合情况方面的准确性。对标本分别施加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纯力矩,通过与完整标本对照,比较不同融合方式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及对邻近节段产生的生物力学影响。 结果:以手触测试为金标准,12周时,前路椎体间融合组融合率100.00%(10/10),后外侧融合组融合率66.67%(8/12),360°融合组融合率50.00%(6/12),前路椎体间融合组融合率显着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及360°融合组(p<0.05),后外侧融合组与360°融合组两组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X线及CT扫描在评估前路椎体间融合时完全一致。后外侧融合组,X线特异度25%,阳性预测值72.73%;CT扫描特异度75.00%,阳性预测值88.89%。360°融合组X线特异度50.00%,阳性

付勤,王志为,白伦浩,荣远新[7](2002)在《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从放射学角度探讨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短节段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分析21例钢板组及20例对照组病人的放射学资料,进行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颈椎结构及功能方面的对比评价。结果:无严重内固定失败发生,钢板内固定能增加融合率,与对照组相比在维持颈椎前柱高度、颈椎生理曲度、融合角方面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颈椎运动功能方面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前路钢板在颈椎短节段融合术中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否为必需,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钛表面生物压电涂层的构建及其骨修复促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医用钛合金研究现状
        1.2.1 钛及钛合金简介
        1.2.2 微量元素对医用钛合金的生物学效应
        1.2.3 多孔钛及钛合金
        1.2.4 钛及钛合金存在的问题
    1.3 钛及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涂层
    1.4 钛及钛合金表面二氧化钛涂层
        1.4.1 钛及钛合金表面多孔二氧化钛涂层
        1.4.2 钛及钛合金表面二氧化钛纳米棒涂层
        1.4.3 钛及钛合金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
        1.4.4 钛及钛合金表面二氧化钛基复合涂层
    1.5 钛及钛合金表面生物压电涂层
        1.5.1 压电效应
        1.5.2 压电效应对骨修复的作用
        1.5.3 钛及钛合金表面构建生物压电涂层
    1.6 钛及钛合金表面抗菌涂层
        1.6.1 抗菌材料分类
        1.6.2 钛表面抗菌涂层研究进展
        1.6.3 钛及钛合金表面抗菌涂层面临的问题
    1.7 研究思路
    1.8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2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制备过程
        2.2.1 TiO_2纳米管阵列
        2.2.2 HA/PVDF复合生物压电涂层
        2.2.3 TiO_2@BaTiO_3同轴纳米管生物压电涂层
    2.3 测试和表征方法
        2.3.1 表面形貌
        2.3.2 物相组成
        2.3.3 透射分析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
        2.3.6 压电性能测试
    2.4 体外矿化
    2.5 细胞实验
    2.6 细菌实验
        2.6.1 抑菌环实验
        2.6.2 细菌粘附和荧光染色
        2.6.3 抗菌率
    2.7 释药实验
        2.7.1 盐酸万古霉素释放实验
        2.7.2 银离子释放实验
    2.8 动物实验
    2.9 钛支架表面涂层生物性能表征
        2.9.1 细胞实验
        2.9.2 动物实验
3 HA/PVDF生物压电涂层及其矿化促进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钛表面PVDF生物压电涂层及其亲水性改善研究
        3.2.1 涂层形貌和成分
        3.2.2 极化处理对PVDF涂层亲水性的影响及耐久性
        3.2.3 PVDF涂层的亲水性改善机理
        3.2.4 PVDF生物压电涂层矿化
        3.2.5 涂层的细胞毒性
    3.3 HA/PVDF复合生物压电涂层及其快速矿化行为研究
        3.3.1 涂层的表面形貌和成分
        3.3.2 纳米HA颗粒添加量对涂层压电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
        3.3.3 准静态下的复合生物压电涂层的矿化行为
        3.3.4 生理载荷下的复合生物压电涂层的快速矿化行为
        3.3.5 HA/PVDF复合生物压电涂层的生物性能
    3.4 小结
4 TiO_2@BaTiO_3同轴纳米管涂层及其诱导骨生长促进血管化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钛表面TiO_2@BaTiO_3同轴纳米管涂层
        4.2.1 涂层制备工艺优化
        4.2.2 涂层合成机理分析
        4.2.3 涂层压电性能分析
        4.2.4 涂层的体外生物性能
    4.3 钛合金支架表面TiO_2@BaTiO_3同轴纳米管涂层及生物性能
        4.3.1 钛合金支架表面涂层形貌
        4.3.2 涂层的细胞粘附和增殖
        4.3.3 涂层的成骨基因表达和促血管化
    4.4 3D打印钛合金支架表面TiO_2@BaTiO_3涂层载体动物实验
        4.4.1 支架植入后的颈椎融合性评价
        4.4.2 支架植入后显微CT
        4.4.3 支架的血管化
        4.4.4 支架诱导骨生长机制分析
    4.5 小结
5 载药钛表面TiO_2@BaTiO_3抗菌涂层及其缓释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载盐酸万古霉素同轴纳米管涂层
        5.2.1 涂层形貌和成分
        5.2.2 压电效应作用下的纳米管药物缓释机理
        5.2.3 涂层抗菌性能及持久抗菌性
        5.2.4 涂层细胞毒性及相容性
        5.2.5 涂层体内相容性
    5.3 载银TiO_2@BaTiO_3同轴纳米管涂层
        5.3.1 载银涂层的形貌和成分
        5.3.2 载银涂层的压电性能和亲水性
        5.3.3 涂层的银离子释放
        5.3.4 载银涂层的抗菌作用
        5.3.5 TiO_2@BaTiO_3同轴纳米管载银涂层的体内相容性
        5.3.6 压电效应对涂层中银离子释放作用机理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荣誉
后记

(4)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关节突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
第一章 颈椎横突孔的解剖测量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C(4/5)、C_(5/6)人工椎间盘置换对C_(5/6)、C_(6/7)关节突关节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3.1 前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综述一 颈椎人工椎间盘研究进展
综述二 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术语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与制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动物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动物试验的影像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动物试验的组织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总结
综述
致谢

(6)腰椎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腰椎不同融合方式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椎不同融合方式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数据采集
2 结果
3 讨论
    3.1 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分析
    3.3 颈椎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四、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钛表面生物压电涂层的构建及其骨修复促进机制研究[D]. 吴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颈椎动态稳定器置入术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D]. 宋奇. 武汉大学, 2017(09)
  • [3]老年相邻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减压3种固定术式比较[J]. 李晓江,白云深,杨有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03)
  • [4]颈椎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对下位关节突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观察[D]. 陈雷. 中南大学, 2007(01)
  • [5]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基础研究[D]. 张竞. 第二军医大学, 2006(04)
  • [6]腰椎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 成俊. 四川大学, 2006(03)
  • [7]Orion钢板应用于短节段颈前路融合术的放射学评价[J]. 付勤,王志为,白伦浩,荣远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2(S1)

标签:;  ;  ;  ;  ;  

Orion钢板在颈椎前路短节段融合术中的影像学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