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并联或独立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

可并联或独立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

一、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洁[1](2019)在《轴向槽道热管中重力-毛细蒸发传热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模块化及高功率化,其热流密度急速增加,由此造成的散热及均温问题已成为了影响电子系统稳定,限制电子器件性能发展的主要障碍。轴向槽道热管是一种基于蒸发-冷凝耦合相变传热原理的高效传热元件,具有热阻低,传热系数大,均温性好的特点,是解决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散热问题的一种优选方案,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散热领域中。因此,开展微槽道结构热管内气液两相流行为与相变传热特性的研究对微槽道热管的推广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应用场景及工作空间的限制,轴向槽道热管常处于倾斜工作状态。已有研究表明,重力对槽道中气-液相变过程中的蒸发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然而,微槽道中的重力-毛细蒸发机理尚并未被完全熟知。另外,对倾斜状态下轴向槽道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的研究开展也较少,也需要进一步开展。为此,本文开展了轴向槽道热管气液两相流动的可视化实验研究,可视化观测了轴向槽道热管在小角度倾斜状态下的重力-毛细蒸发过程中的气液两相界面分布特征,并实验测试了该型热管在倾斜状态下的重力-毛细蒸发热响应特性,研究了加热功率,倾斜角度对重力-毛细蒸发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本文建立了小角度倾斜状态下重力-毛细蒸发轴向槽道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模型,获得了重力-毛细蒸发轴向槽道热管内在工作过程中,小角度倾斜状态下重力-毛细蒸发轴向槽道热管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并研究了工作倾角、槽道结构对其最大传热能力的影响。概况起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本文首先通过小角度倾斜状态下重力-毛细蒸发轴向槽道热管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加热功率较小时,槽道蒸发段角膜蒸发和肋膜蒸发可能同时存在,当热负荷足够大时,在蒸发段仅有角膜蒸发出现;(2)回流的冷凝液所受到的剪切力、重力与毛细力合力的不平衡引发了两相流的不稳定性,使得弹状体界面发生了随机振荡现象;(3)水平状态与倾斜状态下的轴向槽道热管蒸发段的壁温逐渐升高,在启动过程中没有温度超调启动现象发生,但当热负荷较高时,倾斜状态的轴向槽道热管出现了超调启动和温度振荡现象。另外,本文还开展了轴向槽道热管重力-毛细蒸发临界热流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肋膜蒸发模式中,弯月面半径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基本保持不变,此时液体蒸发量主要依靠减少液体流动面积,提高液体流速来满足。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液面不断降低,最终弯月面底部与槽道底面发生接触,使得液体弯月面不能够再保持原状,从而从肋膜蒸发模式进入角膜蒸发模式;(2)当热管接近传热极限时,蒸发段与绝热段的毛细半径已远低于临界半径,但冷凝段的毛细半径则高于临界半径,蒸发段流动面积急剧减少,液体最高流速出现在蒸发段内;(3)轴向槽道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随着角度的增加以及高宽比的增加而提高。本文的研究工作较为系统地研究示了微槽道结构热管内气液两相流与传热特性,探究了微槽道热管重力-毛细蒸发状态下气液两相工质的脉动状态,揭示了微槽道热管内工质的运行状态与传热性能之间的联系,得到了热负荷和倾斜角度对传热特性及最大传热能力的影响。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电子设备散热领域中微小型槽道热管的设计和优化提供较为有力理论支持,也使得微尺度气液两相流和相变传热机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陈博[2](2015)在《引擎盖锁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文中指出汽车引擎盖锁系统作为车辆重要安全部件,对车辆行车安全及防盗有重要影响。该系统开发因牵涉零部件制造商、整车设计部门、零部件试验机构及整车试验部门,系统研究文章较少。本文选取引擎盖锁系统进行研究,对该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及人机工程、运动仿真、力学工程分析,并对所开发的零部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了所开发产品工程应用可行性。运用CATIA人机工程模块确定锁体布置范围,通过对假人手指关节测量,确定零件结构部分尺寸范围。针对该系统人机交互细节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多种设计应对方案。对锁扣进行了参数化设计。新设计一种螺栓连接锁扣可解决售后维修成本过高问题。在锁体设计中,对回位弹簧力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引擎盖锁被非法打开各种方式进行了研究,以某款车型为例,对引擎盖锁进行了具体防盗方案设计。为确认产品运动过程中的干涉、间隙值过小等问题,分别对解锁机构和锁体进行了运动仿真。在CATIA运动模块中,对引擎盖解锁扣手运动过程进行了全程运动仿真,设置内置距离传感器,获取了运动角度和零件之间最小间隙曲线图。应用ANSYS Workbench对锁体、锁扣进行力学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针对网格处理及各部件约束及加载处理等技巧进行了总结和实例说明。对三种类型的锁扣(包含新设计的方案)进行了CAE分析对比,为锁扣选型提出了借鉴和参考,同时确认了新结构锁扣工程可行性。对系统进行整体禁用物质检测,检测过程没有发现含有相关有害物质。对锁系统分别进行了常规机能、恶劣环境下适应性、耐久等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产品达到工程应用的品质要求。本文系统地对引擎盖锁系统设计及试验进行了研究,为该部件的工程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宋文芳[3](2012)在《变密度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原位表征与建模》文中提出影响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本质原因是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密度"是纤维集合体结构的最主要的特征及本质影响源。然而,定量研究密度变化对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行为的影响仍是目前实际测量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与空白,原因在于目前尚无实现这一原位测量方法与装置。另外,纤维集合体的热、湿、气传递行为测试通常是分开进行的,极少有人将纤维集合体的传热、湿、气三者组合起来进行讨论的,即几乎不存在任何的组合测量。更少有人关注在压缩变密度条件下的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行为的组合测量。本文所研制的"纤维集合体物理性质综合测试系统(FACBES-01)"解决了同一纤维集合体体积密度变化时的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原位组合测量问题。本文以纤维集合体在压缩过程中"密度变化"为基点,系统地研究了涤纶、羊毛、羊绒、鹅绒及木棉五种纤维集合体的体积密度、体积分数及排列方式对其热、湿、气传递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并解释了纤维集合体在不同密度及排列方式下的物理传递现象及机理。得出如下结论:(1)密度较低时,相同体积密度的不同纤维集合体之间的导热系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①涤纶②羊毛③羊绒④鹅绒⑤木棉,而体积密度较高时,除鹅绒导热系数不变外,其它纤维集合体导热系数变大,并且之间的差异变小。说明辐射与对流传热在低密度与高密度时的显着性与不显着性以及单纤维导热在高密度时的重要性。在纤维体积分数较小时,相同体积分数的不同纤维集合体导热系数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①涤纶②羊毛③羊绒④鹅绒。这说明纤维集合体的热传递性质不仅与纤维体积分数有关,也即孔隙的多少有关,还与纤维通道的曲折程度、孔径大小、排列及分布有关。纤维体积分数较高时,羊毛和羊绒的导热系数接近并大于涤纶的导热系数,鹅绒的导热系数与木棉在一段范围内接近并保持最低且不变。鹅绒在高密度时导热系数的不变性主要是由于鹅绒特殊的朵绒分叉结构所造成的热流通道的复杂性及曲折性。(2)通过三种排列的羊毛集合体的导热系数比较进一步说明了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能受集合体内孔隙的多少、排列及分布的影响。(3)本文建立纤维集合体内包含热传导与热辐射作用的综合传热模型,其中热传导采用考虑纤维和空气接触热阻的串联模型,热辐射采用改进的双向热流模型,即包括纤维材料对辐射光波存在吸收、发射及散射作用,并综合考虑了纤维对辐射光波散射的各向异性。除鹅绒外,其它纤维均得到较好的模拟效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及鹅绒纤维导热机理的特殊性。本文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了光学厚度较大纤维集合体辐射导热系数,将实验值与传热模型所得导热系数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提出的传热模型的准确性,然而前者略大于后者,说明纤维集合体内仍存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密度分布及孔洞因素,仍需对传热模型进一步改进。(4)通过对织物湿传递性质的测试,发现织物的湿传递性质随时间变化,分为三个阶段:①湿传递能力增加阶段,主要是由于纤维材料对水分子的吸收或吸附作用;②湿传递能力降低阶段,主要是因为纤维材料吸湿放热,增大了纤维材料内的水汽分压力,阻碍了湿的继续传递;③湿传递能力增加阶段,在前两个过程,纤维材料已经吸收了相当的湿汽量,积累了大量的水分子,此时会释放出来,增大织物湿扩散能力。湿传递能力的三个阶段,不同的织物有不同的表现。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孔隙率及吸湿性两个因素。(5)对不同种类随机排列纤维集合体的湿传递能力与其体积密度和体积分数关系的研究表明:在同一体积密度下,集合体湿传递能力从优到劣的排列顺序为:①涤纶②羊毛③羊绒④鹅绒⑤木棉。这与同体体积密度下,不同集合体所对应的纤维体积分数一致,这说明纤维体积分数是影响集合体透湿性的重要因素。在相同纤维体积分数下,集合体湿传递性能从优到劣的顺序为:①涤纶②鹅绒③羊毛④木棉⑤羊绒。这说明,除了纤维体积分数对集合体湿传递性能有重要影响外,纤维直径及吸湿性对纤维集合体湿传递性质有重要影响。(6)通过对三种排列的纤维集合体湿传递性能的研究发现,集合体的湿传递性能受其内部孔洞连通性的影响较大,而受孔洞的其它结构参数,如孔洞大小或分布的影响不大。(7)对不同种类随机排列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的研究表明:在体积密度较小时,各种类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能相对接近;随着体积密度的增大,集合体间透气性能的差异越大。这主要由纤维的形态与结构所决定。而在相同体积分数下,不同的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又有显着的不同,这一说明气流经过集合体时不仅与纤维体积分数的大小有关,也即孔洞的多少有关,而且还与孔洞的大小、形状、曲折程排列和孔径的分布有关。通过实验对三种排列方式羊毛集合体的透气性能测试,发现纤维集合体体积密度增大的过程中,三种排列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的优劣顺序发生改变,进一步证明了孔洞因素的影响。(8)通过对透气性的实验值和已有理论模型得到的结果拟合分析得到:三维随机排列的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要优于平面内随机排列的纤维集合体,说明纤维的排列状态对透气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以往对热、湿、气传递性质机理以及模型的研究一般是采用"容积平均"的方法,基本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其微结构对纤维集合体物理传递性质的影响,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针对此问题,本文首次采用分形理论建立了纤维集合体内部微细结构与其热、湿、气传递性质关系的模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分形模型较以往理论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根据分形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各因素对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影响,为合理选择纤维材料的结构参数获得最优的物理性能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分形模型可以得到发现纤维集合体的孔隙率,即体积密度对热、湿、气传递性质都有显着的影响。纤维集合体的热传递性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小导热系数,使材料隔热性质最佳;而纤维集合体的湿传递性与透气性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明显增大;纤维集合体的热传递性与透气性均与纤维半径成正比,而湿传递性与此参数关系不大;纤维集合体的热传递性与湿传递性均随垂直通道分数的增大而显着减小,透气性与此参数无关;纤维集合体的湿传递性与透气性均孔洞屈曲度的增大而显着减小,热传递性与此参数无关;另外,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随孔洞分形维数增大而显着减小,随最大及最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气流通过纤维集合体的作用机理主要取决于最大孔径,而热与湿传递性质受三者影响不大。

张吉浩[4](2011)在《高压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装置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柴油机技术发展,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采用电控喷射技术,是柴油机技术发展的趋势。上世纪90年代问世的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摒弃了传统机械式系统,创立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喷射系统,并得到相当迅速的发展,它代表未来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柴油机燃油系统采用共轨技术可以优化喷油规律及喷油量的控制策略,调节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燃油量,提高柴油机经济性,降低柴油机噪声。是提高柴油机性能、减少其有害排放物的最有效技术之一。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实现是通过对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结构及喷油器性能进行试验和研究,在试验数据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寻求出合理结构参数后得到的成果。因此,建立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平台,获取喷油器喷油的数据,运用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平台是制定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喷油的优化控制策略的必要技术手段。本课题研究目标是设计并搭建共轨喷油器测试台架。通过建立的测试台架完成对共轨喷油器性能的测试和评估。以Linux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即系统由机械和液压混合单元、电子单元模块组成。设计功能上,机械和液压构成的单元以柴油作为工作介质,运用液压系统,建立柴油机燃烧室内的压力仿真环境,作为测量共轨喷油器性能的物理装置。总之,本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嵌入式系统控制的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平台,为后续深入研究打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其测量性能,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汪毅[5](2006)在《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围绕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性的手段—生态设计展开,根据生态设计不限于某个学科、某个领域的特点,工作的切入点首先选择在国内外生态设计发展相对成熟的产品生态设计、建筑生态设计、城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设计等领域的实践,对其经验、理念、原理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进而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将之应用于新的生态工程领域:产业链生态设计、产业链稳定性和柔性设计、清洁能源利用模式生态设计、水资源再利用生态设计、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生态设计领域,以期获得在生态设计相应原理指导下这些领域的实践经验,并总结出这些领域在一定范围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方法和模式。 关于产业链的生态设计领域,本文基于协同进化和共生的原理,提出了利用FaST来捕捉产业链构建机会的技术途径,并利用常熟生态市规划中的相应数据予以验证,在对软件汉化的基础上,对使用过程进行了叙述,对其中涉及的匹配途径SIC码、NAICS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探讨。 在产业链稳定性和柔性设计领域,基于自组织原理中最为重要的负反馈机制,提出了在生态设计过程中构建负反馈信息平台的重要性和途径。针对产业链的运行管理,结合实际案例论证了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风险种类、和形式,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方法。 在清洁能源利用领域,提出了由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尚存在的局限性,在一定地域利用清洁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的利用设计也可归为生态设计,并着重指出清洁能源的利用模式是决定生态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结合常熟市的现状,提出了针对苏南地区的小型天然气分布式热电联产的模式,并从政策、技术、环境影响和融资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在水资源回用领域,基于循环再生和让自然做功原理,选用了目前比较热点的雨水利用。由于目前我国雨水利用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结合本人参与设计的工程实例论证了南方多雨地区雨水利用的特点,提出了在一定地域具有推广价值的相应的生态设计方案。 在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生态设计领域,基于循环再生和让自然做功原理,论证了分散处理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卫生系统是现代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前提的理念。结合自己参与设计的工程实例论证了自然条件的保育对于分散处理的重

胡里清,夏建伟,傅明竹,李拯,赵景辉,董辉,葛栩栩,郭磊[6](2004)在《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描述了一种可以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这种大功率的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可以用作城市大巴动力发动机或地面发电站。该系统包括两套集成式的燃料电池堆,为每套集成式燃料电池堆支持运行的空气输送子系统,氢气输送子系统,冷却流体循环子系统都实行了统一的一体化设计,以达到减少体积、减少质量,符合车载或固定式发电需要。

二、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轴向槽道热管中重力-毛细蒸发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热管技术概述
        1.2.1 常见热管类型综述
        1.2.2 槽道热管的特点
        1.2.3 热管的传热极限
    1.3 槽道热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槽道热管研究现状
        1.3.2 槽道热管实验研究
    1.4 槽道热管的应用
        1.4.1 热管在冷贮气室上的应用
        1.4.2 槽道热管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轴向槽道热管重力-毛细蒸发传热特性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微槽道中重力-毛细蒸发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2.2.1 实验系统
        2.2.2 热电偶的分布及校验
        2.2.3 热管的抽真空与充液
        2.2.3.1 热管的清洗
        2.2.3.2 抽真空与充液
        2.2.3.3 可视化实验步骤
    2.3 实验数据导出和处理
        2.3.1 实验数据处理
        2.3.2 误差分析
    2.4 结果分析和讨论
        2.4.1 可视化实验现象
        2.4.2 气-液交界面的不稳定性
        2.4.3 重力-毛细蒸发的蒸发特性
        2.4.4 重力-毛细蒸发蒸发状态的改变
    2.5 小结
第三章 轴向槽道热管中重力-毛细蒸发临界热流的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最大传热能力理论模型
        3.2.1 控制方程组
        3.2.2 数值求解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工作状态分析
        3.3.2 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3.3.3 工作倾角的影响
        3.3.4 高宽比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主要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2)引擎盖锁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1.2.1 国内外针对引擎盖锁的法规要求及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引擎盖锁结构类型
    1.3 设计原理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引擎盖锁系统人机工程
    2.1 引言
    2.2 引擎盖锁体布置区域校核
    2.3 引擎盖二道锁解锁姿态及操作空间确认
    2.4 二道锁解锁空间尺寸要求
    2.5 解锁过程安全防护
    2.6 引擎盖锁释放机构视觉识别及优化
    2.7 引擎盖锁释放机构人机设计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引擎盖锁系统结构功能设计
    3.1 引擎盖锁扣设计
        3.1.1 引擎盖锁扣参数化设计
    3.2 引擎盖锁释放机构设计
        3.2.1 引擎盖锁释放机构拉索设计
        3.2.2 引擎盖锁系统解锁扣手设计
    3.3 引擎盖锁体设计及校核
        3.3.1 二道锁挂钩设计
        3.3.2 一道锁锁舌和锁板设计
        3.3.3 各部件铆接方式设计
        3.3.4 一道锁解锁检测开关设计
    3.4 引擎盖锁防盗结构设计
    3.5 引擎盖锁设计 FMEA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引擎盖锁系统运动仿真
    4.1 引擎盖扣手运动仿真及最小间隙校核
    4.2 引擎盖锁体运动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引擎盖锁关键部件强度分析
    5.1 前言
    5.2 引擎盖锁体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
        5.2.1 引擎盖锁二道锁钩强度分析
        5.2.2 引擎盖锁一道锁部件强度分析
    5.3 引擎盖锁扣强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引擎盖锁系统试验
    6.1 前言
    6.2 禁用物质检测试验
    6.3 引擎盖锁系统零部件试验
        6.3.1 引擎盖锁体试验
        6.3.2 引擎盖锁扣试验
    6.4 引擎盖锁系统整车试验
        6.4.1 引擎盖锁整车试验要求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3)变密度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原位表征与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纤维集合体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1.1.1 纤维集合体的特征
        1.1.2 纤维集合体密度的作用
        1.1.3 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研究的不足
        1.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纤维集合体传热性理论研究及现状
        1.2.1 基本理论及模型
        1.2.2 纤维集合体传热性能的测量方法
        1.2.3 纤维集合体传热性能影响因素
    1.3 纤维集合体湿汽传递性理论研究及现状
        1.3.1 湿汽传递性理论研究
        1.3.2 透湿性测量方法
        1.3.3 纤维集合体湿汽传递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1.4 纤维集合体透气性理论研究及现状
        1.4.1 理论研究
        1.4.2 透气性测量方法
        1.4.3 几种纤维集合体透气性能及影响因素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1 已有研究的空白与问题
        1.5.2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2章 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原位综合测试装置
    2.1 测量原理及必要性
        2.1.1 基本原理
        2.1.2 原位组合测试的必要性
    2.2 测量系统的硬件配制
        2.2.1 测量系统硬件选择与设计
        2.2.2 测量系统控制与操作模块及其组成
    2.3 测量系统硬件选择与设计
        2.3.1 试样腔体与力平衡
        2.3.2 测量腔体与接口
        2.3.3 测量腔的隔绝、密封和无阻滑移性设计
        2.3.4 力、热、湿、气测量系统技术参数
    2.4 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功能设计
        2.4.1 数据采集系统
        2.4.2 驱动机构的设计
    2.5 测量系统软件配置
        2.5.1 测量系统软件通信
        2.5.2 仪器的启动与测试操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质的研究
    3.1 仪器原理及指标提取
        3.1.1 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质的测试装置
        3.1.2 指标提取
        3.1.3 仪器验证
    3.2 实验对象及制样制备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织物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3.3.2 不同纤维集合体测试结果与讨论
    3.4 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模型的建立
        3.4.1 对流传热
        3.4.2 热传导和热辐射模型
    3.5 纤维集合体内的辐射传热的实验计算
        3.5.1 实验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3 实验和理论辐射导热系数的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纤维集合体湿传递性质的研究
    4.1 仪器原理及指标提取
        4.1.1 瞬态湿汽传递性质的测试装置
        4.1.2 指标的提取
    4.2 测试程序及方法校准
        4.2.1 实验材料
        4.2.2 瞬态法与干燥剂正杯法的实验程序
        4.2.3 织物的湿汽传递性质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4.2.4 瞬态法与干燥剂正杯法所得结果的比较
        4.2.5 湿汽传递性与透气性的关系
    4.3 散纤维的湿传递性质测试
        4.3.1 体积密度与纤维集合体湿汽传递性能的关系
        4.3.2 不同体积分数纤维集合体的湿传递性质
        4.3.3 不同排列的纤维集合体的湿汽传递性质
    4.4 微环境内相对湿度的变化
        4.4.1 测试曲线及指标
        4.4.2 测试曲线及指标测试结果及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纤维集合体透气性质的研究
    5.1 仪器原理及指标提取
        5.1.1 透气性质的测试原理与装置
        5.1.2 实验材料及制样
        5.1.3 指标提取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5.2.1 不同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能
        5.2.2 不同排列纤维集合体的透气性能
        5.2.3 不同细度纤维的透气性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分形计算
    6.1 分形简介
    6.2 纤维集合体热传递性质的分形计算
        6.2.1 分形模型预测纤维集合体的导热性质
        6.2.2 实验材料
        6.2.3 结果与讨论
        6.2.4 分形模型预测纤维集合体的热传递性质
        6.2.5 小结
    6.3 纤维集合体湿传递的分形计算
        6.3.1 纤维集合体湿传递性质的理论模型
        6.3.2 实验材料
        6.3.3 结果与讨论
        6.3.4 分形模型预测纤维集合体的湿传递性能
        6.3.5 小结
    6.4 纤维集合体透气性能的分形计算
        6.4.1 纤维集合体透气性质的分形模型
        6.4.2 实验
        6.4.3 分形模型预测纤维材料的透气性能
        6.4.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主加热板与保护热板尺寸的确定
附录2 ANSYS模拟程序
附录3 纤维集合体的最大厚度的确定
附录4 红外光谱透射图(不同排列纤维)
附录5 红外光谱透射图(不同温度)
附录6 不同种类纤维集合体湿度变化曲线
附录7 不同排列纤维集合体湿度变化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高压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装置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柴油机共轨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2 柴油机共轨系统的特点
        1.2.1 电控共轨系统的组成
        1.2.2 电控共轨系统的特点
    1.3 当前国内外共轨喷油器测试装置的情况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共轨喷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喷油器作用
    2.2 喷油器结构
    2.3 喷油器工作原理
    2.4 喷油器性能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试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阐述
    3.2 系统机械设计及液压系统设计
    3.3 系统电控系统概述
    3.4 上位机系统概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准备与部分测试效果分析
    4.1 测试准备
    4.2 测试参数的实现
        4.2.1 喷油量的测量
        4.2.2 响应时间的测量
        4.2.3 回油量的测量
    4.3 测试流程
    4.4 测试参数及测试结果
        4.4.1 试验点的选取
        4.4.2 无轨压时油泵供油特性
        4.4.3 有轨压时油泵供油特性
    4.5 轨压传感器特性分析
        4.5.1 试验点的选取
        4.5.2 轨压传感器特性
    4.6 喷油器特性分析
        4.6.1 试验点的选取
        4.6.2 喷油器特性
    4.7 测试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
    1.3 选题背景
        1.3.1 清洁生产与生态设计
        1.3.2 循环经济与生态设计
        1.3.3 生态城市与生态设计
    1.4 选题依据及可行性分析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论文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设计的历史传承
        2.1.1 建筑与生态设计
        2.1.2 产品生态设计
        2.1.3 城市生态设计
        2.1.5 生态设计与生态公园
        2.1.6 生态设计与生态修复
    2.2 生态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
        2.2.1 生态设计理念在各领域的表述
        2.2.2 生态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生态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学
    3.1 生态设计的定义与分类
        3.1.1 产品生态设计定义
        3.1.2 建筑生态设计定义
        3.1.3 景观生态设计定义
    3.2 生态设计原理与方法
        3.2.1 生态设计结构模型
        3.2.2 生态设计理念
        3.2.3 生态设计设计知识本土化管理
        3.2.4 生态设计过程的公众参与
        3.2.5 生态设计主要技术方法
    3.3 生态设计的判据与原则
        3.3.1 生态设计的综合价值指标
        3.3.2 生态设计的原则与方向
第四章 产业链生态设计
    4.1 生态产业链的概念
    4.2 生态产业链发展与模式
        4.2.1 生态产业链的发展
        4.2.2 生态产业链的模式
    4.3 利用FaST捕捉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机会
        4.3.1 捕捉生态产业链构建机会的技术
        4.3.2 生态产业链原料和产品的匹配
        4.3.3 结论
    4.4 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模式分析
        4.4.1 以铆固企业为核心构建生态产业链的模式分析
        4.4.2 竞标(博弈)模式的生态产业链分析
        4.4.3 企业内部循环模式
第五章 生态产业链的平衡性及稳定性设计
    5.1 负反馈信息平台的建立
        5.1.1 自然生态系统的负反馈机制
        5.1.2 生态产业链的负反馈信息机制
        5.1.3 建立新型的利益共享机制
        5.1.4 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5.2 构建柔性的生态产业链
        5.2.1 经营管理风险
        5.2.2 维护风险
        5.2.3 或有风险
        5.2.4 结论
第六章 清洁能源系统利用模式的生态设计—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实证研究
    6.1 能源利用趋势分析
        6.1.1 清洁能源
        6.1.2 可再生能源利用趋势分析
        6.1.3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分析
        6.1.4 我国能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6.1.5 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资源和技术
        6.1.6 我国清洁能源利用的问题
    6.2 常熟清洁能源利用模式生态设计的实践探索
        6.2.1 现状分析
        6.2.2 能源的选择
        6.2.3 天然气的利用
        6.2.4 常熟清洁能源利用模式设计
        6.2.5 结论与展望
第七章 系统回用及节水利用的生态设计—南方地区雨水利用的实证研究
    7.1 区域雨水利用的意义
    7.2 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特点
    7.3 雨水生态设计的重要性
    7.4 南方区域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设计引例
        7.4.1 利用自然做功
        7.4.2 结论
第八章 生活污水分散治理生态设计
    8.1 传统污水处理设计的局限
        8.1.1 传统污水收集系统设计的局限
        8.1.2 传统污水处理系统设计的局限
    8.2 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态设计
        8.2.1 分散式生态卫生收集系统
    8.3 分散式卫生系统的设计模式
        8.3.1 国外模式
        8.3.2 生态卫生系统的特点
        8.3.3 生态卫生系统的适用范围
        8.3.4 中国的典型模式
    8.4 分散式卫生系统的发展趋势
    8.5 污水分散处理系统的生态设计
        8.5.1 污水集中处理的困境
        8.5.2 污水的分散处理的设计思想
        8.5.3 污水分散式处理设计展望
        8.3.4 污水分散式处理生态设计实践引例
    8.6 结论
第九章 军队营区生态设计探索初步
    9.1 生态营区的定义
    9.2 生态营区的设计目标
    9.3 营区的设计形态分类
        9.3.1 生活保障型
        9.3.2 训练作战型
        9.3.3 军工厂
    9.4 设计内容
        9.4.1 生活保障型
        9.4.2 训练作战型
        9.4.3 军工厂
        9.4.4 生态营区建设的政策工具分析
        9.4.5 营区生态安全设计
        9.4.6 生态营区设计的指标体系
    9.5 生态营区建设的管理办法
    9.6 生态营区建设的科研、教育和技术培训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1.1 产业链生态设计
        10.1.2 生态产业链的平衡性及稳定性设计
        10.1.3 清洁能源系统利用模式的生态设计
        10.1.4 系统回用及节水利用的生态设计
        10.1.5 生活污水分散治理生态设计
    10.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6)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实验
    1.1 方案设计
    1.2 120 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设计
    1.3 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效率测试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120 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2.2 120 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工况循环结果
    2.3 120 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装车运行结果
3 结论

四、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轴向槽道热管中重力-毛细蒸发传热特性研究[D]. 李雪洁. 东南大学, 2019(06)
  • [2]引擎盖锁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D]. 陈博. 湖南大学, 2015(09)
  • [3]变密度纤维集合体热、湿、气传递性质的原位表征与建模[D]. 宋文芳. 东华大学, 2012(06)
  • [4]高压共轨喷油器性能测试装置的试验研究[D]. 张吉浩. 兰州理工大学, 2011(10)
  • [5]生态设计理论与实践[D]. 汪毅. 同济大学, 2006(02)
  • [6]可平行或独立分开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J]. 胡里清,夏建伟,傅明竹,李拯,赵景辉,董辉,葛栩栩,郭磊. 化工学报, 2004(S1)

标签:;  ;  

可并联或独立运行的120kW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