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评价

CT和MR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评价

一、CT、MR对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政春[1](2021)在《基于有限元分析探讨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MRI影像学改变与髋部疼痛症状和功能活动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分析,评价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2探讨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测定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和体积的准确性。3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变化,及坏死区骨密度和体积变化,为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探寻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 MRI评价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于2020年6月-2021年3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收集接受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的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0例,单髋8例,一共32例患髋。所有患者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均行髋关节MRI检查,经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6个月后,复查髋关节MRI检查,通过MRI冠状位STIR图像观察治疗前后股骨头坏死伴发的骨髓水肿、髋关节腔积液变化情况,利用VAS评分评估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髋部疼痛变化情况,利用Harris评分评估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变化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骨髓水肿和髋关节腔积液分级变化与髋部疼痛和髋关节功能分级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判断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MRI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症状的改善是否具有一定相关性。2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测定股骨头坏死的骨密度和体积分析收集髋关节置换未见明显塌陷的10例成人股骨头坏死标本,实验组将10例股骨头标本进行CT薄层扫描,建立股骨头坏死区三维模型,完成模型相关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输出至Abaqus软件中,提取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ρ)、体积(V)和质量(M);对照组用电子秤称量股骨头质量(M1),以“溢出法”测量股骨头体积(V1),剔除股骨头坏死骨,以同样方法再次测量清除坏死骨后的股骨头质量(M2)和体积(V2),股骨头坏死区质量M0=M 1-M 2,股骨头坏死区体积V0=V 1-V2,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ρ0=M0/V0,进行结果统计分析。3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研究以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收集的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有限元分析研究对象,共计8例病人,将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健侧股骨头作为对照组(8髋),患侧股骨头作为治疗组(8髋)。治疗前患者行髋关节CT检查,经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6个月后,复查髋关节CT,收集治疗前和治疗后CT影像数据作为研究资料。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方法:(1)导入DICOM格式的患者髋关节CT图像数据,在Mimics21.0软件中,通过自动分割识别股骨近端三维模型蒙板,手动分割画选股骨头坏死区三维模型蒙板,蒙板剪修补漏,经计算建立粗略的三维模型;(2)在3-Matic软件中进行三维模型表面润滑、修饰,创建三维模型面网格、体网格及装配体模型,设置装配体模型负重面及约束面。(3)三维模型导回Mimics21.0软件中,基于股骨近端CT灰度值与骨密度的经验公式,赋予股骨头坏死区模型10材料属性,分别获取坏死股骨头股骨近端三维模型、股骨头坏死区三维模型、正常股骨头股骨近端三维模型及正常股骨头三维模型,以inp格式保存模型文件;(4)三维模型导入Abaqus软件中,设置负重面加载Z轴反方向30 00 N的作用力,固定股骨远端约束面,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同时提取股骨头坏死区模型骨密度和体积,以及正常股骨头模型骨密度。分析正常股骨头与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股骨近端生物力学传导机制,观察股骨头生物力学变化,坏死区生物力学变化,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和体积变化,以及股骨头坏死CT图像变化。结果:1 MRI评价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1.1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评价指标变化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治疗前后,骨髓水肿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骨髓水肿明显减轻;髋关节腔积液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髋关节腔积液无明显改变;髋部疼痛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低;髋关节功能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 5),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1.2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治疗前髋部疼痛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具有相关性(r=0.905),骨髓水肿程度越重,髋部疼痛症状越重;治疗后髋部疼痛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具有相关性(r=0.681),骨髓水肿减轻越明显,髋部疼痛症状改善越明显。治疗前髋关节功能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具有相关性(r=0.850),骨髓水肿程度越重,髋关节功能越差;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具有相关性(r=0.752),骨髓水肿减轻越明显,髋关节功能改善越明显。2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测定股骨头坏死的骨密度和体积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测定结果无差异(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股骨头坏死区体积测定结果无差异(P>0.05),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能够准确的测定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和体积。3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研究3.1正常与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分析3.1.1正常股骨头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分析正常股骨头内部应力分布均匀,无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压应力沿压力骨小梁均匀分布在股骨头内,股骨头与股骨颈交界处也无应力集中,股骨颈内侧相对股骨颈外侧承受较大压应力,股骨距处为压应力最主要的承受区域,呈现最大应力,而股骨外侧越向大粗隆处承受压应力越小。位移反应形变量的大小,股骨头近端形变量大,向股骨远端形变量逐渐减小,最大位移位于股骨头负重区。3.1.2股骨头坏死治疗前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分析与正常股骨头比较,股骨头内部坏死区应力分布极不均匀,出现多个应力集中区域,相对于坏死区应力集中在坏死区与非坏死区交界处更明显,股骨头与股骨颈交界处出现明显地压应力集中现象,股骨颈内侧和股骨距承受压应力明显增大,出现明显的高应力集中区,最大应力出现在股骨颈内侧,股骨颈外侧承受压应力略增加。股骨头坏死后负重区最大位移明显增大,表明负重区受压应力发生形变量增加。3.1.3股骨头坏死治疗后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分析与治疗前相比较,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后股骨头内部坏死区仍有应力集中存在,但应力分布较治疗前均匀,股骨头与股骨颈交界处应力集中分布相对减少,股骨颈内侧和股骨距处高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好转,最大应力明显减小,股骨颈外侧应力分布也有减小。治疗后股骨头负重区最大位移明显减小,表明负重区受压应力发生形变量减小。3.1.4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结果比较治疗前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前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明显小于治疗前;治疗后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仍明显大于对照组。3.2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股骨头生物力学变化治疗后股骨头最大应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骨头应力集中现象相对好转,最大应力明显减小;治疗后股骨头最大位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骨头最大位移明显减小。3.3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坏死区生物力学变化治疗后坏死区最大应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坏死区应力集中现象相对好转,最大应力明显减小;治疗后最大位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坏死区最大位移明显减小。3.4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和体积变化治疗前与对照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明显大于治疗前;治疗后与对照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股骨头坏死区体积无明显变化。3.5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股骨头坏死C T变化股骨头坏死治疗前股骨头CT图像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像,部分骨小梁缺失,有囊状透光区;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后CT图像可见股骨头坏死无进一步加重,坏死区新骨形成骨密度改善,硬化带形成明显,坏死区域面积无明显扩大,股骨头未见明显塌陷,髋关节间隙存在。结论:1 MRI评价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1.1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能够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继发的骨髓水肿。1.2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能够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引起的髋部疼痛和髋关节功能受限。1.3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改善股骨头坏死髋部疼痛和关节功能与骨髓水肿的消散吸收密切相关,骨髓水肿减轻越明显,髋部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改善越明显。2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测定股骨头坏死的骨密度和体积分析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能够准确的测定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和体积,可作为一种测定股骨头坏死区骨密度和体积的方法。3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研究3.1正常股骨头应力分布均匀,无应力集中现象,股骨头内压应力主要传导至股骨颈内侧和股骨距,传导至股骨颈外侧压应力相对较少。3.2股骨头坏死区应力分布不均匀、坏死区与非坏死区交界处应力集中明显,股骨颈内侧和股骨距呈高应力集中。3.3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能够促进骨质新生,增加骨密度,提高骨强度,恢复坏死区部分有效支撑,改善应力传导障碍,减少应力集中,从而达到减小塌陷风险,维持股骨头形态完整的治疗作用。

李宗洋[2](2021)在《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中医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效果的临床观察,为临床上治疗本病、缓解临床症状提供一种新颖且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由于SANFH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考虑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参与其发生及发展机制,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为临床对于本病的防治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将7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手法联合口服温胆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温胆汤加减,治疗时间均为3个疗程。评分方面,收集治疗开始时及治疗开始后30天、60天、90天及全部疗程结束后3个月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理化检查方面,收集治疗开始时及全部疗程结束后共2次血脂常规结果;影像学方面,收集治疗开始时及全部疗程结束后共2次髋部X线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的各项评分中,组内及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三项评分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及各时间节点(P<0.05);血脂水平方面,两组数据在治疗前后组内数据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方面,两组股骨头塌陷程度较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在患者三项评分方面有一定积极影响,且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佳。在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预防股骨头进一步塌陷上,两组治疗也均有不同效果。结论:中医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在治疗SANFH上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肢疼痛程度、增大患肢活动度,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治疗组全部疗程结束后血脂水平及股骨头塌陷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通过健脾祛湿、补肝益肾的方式治疗SANFH,在临床上改善患者患肢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的同时,对于血脂及影像学方面,也得到了改善。

张国栋[3](2021)在《髓芯减压、人工骨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股骨头坏死作为一种骨科常见、难治且致残疾性疾病,如何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症状、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塌陷是目前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行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支撑棒植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Ⅰ、Ⅱ、ⅢA期)近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分期、不同坏死范围和不同坏死部位的疗效差异,以期能为保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26例35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男性15例22髋,女性11例13髋,年龄34.73± 10.27岁。术前对患者进行ARCO分期、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测量改良坏死指数,患者均行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支撑棒植入术。所有入组病人均获随访,本研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影像学上通过对比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拍摄的骨盆X线片及MRI,评估股骨头外形是否塌陷及坏死区域有无修复或继续进展,以股骨头塌陷>4mm或患者行髋关节置换作为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保髋术后股骨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9-24个月,平均为18.4个月。临床评价结果如下:本组收集病例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21髋,特发性股骨头坏死3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11髋。ARCO Ⅰ期7髋,ARCOⅡ期20髋,ARCOⅢ期8髋;改良坏死范围指数≤33组11髋,34-66组17髋,≥67组7髋;中日友好医院分型M型5髋,C型8髋,L1型11髋,L2型7髋,L3型4髋。不同分期、不同坏死范围、不同分型之间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病因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保髋术后大部分患者疗效较好,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4.83± 1.65分下降至末次随访时的2.20±0.95分(P<0.05),Harris评分由术前64.66±7.23分增至末次随访时85.46±6.23分(P<0.05),优良率达80%;末次随访时术后影像学检查大部分患者表现稳定,但有8髋出现影像学进展(表现为囊变、硬化带、新月征),其中6髋保髋失败(关节面塌陷>4mm),术后股骨头总体生存率82.9%。2.从ARCO分期看,ARCO Ⅰ期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01±0.39分,ARCO Ⅱ 期为 2.32±0.75 分,ARCO Ⅲ 期为 3.80±1.43 分;ARCO Ⅰ 期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93.03±3.04分,ARCO Ⅱ期为85.88±5.97分,ARCO Ⅲ期为77.88±5.37分。ARCO Ⅰ期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较其他两组低、Harris评分较其他两组高(P<0.05);ARCO Ⅱ期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3.04±0.71分、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21.76±4.69分,改善程度较Ⅰ期患者更明显(P<0.05);ARCO Ⅲ期末次随访VAS评分为三组最高、Harris评分为三组中最低(P<0.05)。影像学上ARCO Ⅰ期有1髋进展0髋失败、Ⅱ期2髋失败、Ⅲ期5髋进展中4髋失败;与ARCO分期相关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示Ⅲ期组生存率(50%)显着低于Ⅰ期(100%)和Ⅱ期(90%)(P<0.05)。3.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上看,中日友好医院分型末次随访时M型VAS评分为1.60±0.55分,C型为1.88±0.64分,L1型为2.09±1.04分,L2型为4.29±2.13分,L3型为3.01 ± 1.41分,L2组末次随访VAS评分显着高于M型、C型、L1型(P<0.05),与L3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M型Harris评分为 88.69±2.19 分,C 型为 88.20±3.15 分,L1 型为 86.30±6.90 分,L2 型为75.18±9.15分,L3型为80.01±7.95分,L2型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显着低于M型、C型、L1型(P<0.05),与L3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上M型0髋进展,C型1髋进展0髋失败,L1型1髋失败,L2型4髋失败,L3型2髋进展中1髋失败,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相关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示L2 型生存率(42.9%)显着低于 M 型(100%)、C 型(100%)、L1 型(90.9%)、L3 型(75%)(P<0.05)。4.从改良坏死指数看,改良坏死指数≤33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91 ±1.14分,34-66组为2.12±0.97分,≥67组为4.43±1.99分,≥67组末次随访VAS评分最高(P<0.05)。≤33组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8.17±4.37分,34-66组为84.93±5.56分,≥67组为74.77±7.79分,≥67组末次Harris评分为三组最低(P<0.05)。影像学上≤33组2髋进展中1髋失败、34-66组1髋失败、≥67组5髋进展中4髋失败;与改良坏死指数相关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示≥67组生存率(42.9%)显着低于≤33组(90.9%)和34-66组(94.12%)(P<0.05)。[结论]1.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支撑棒植入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2.在行髓芯减压联合人工骨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时,ARCO Ⅰ期的患者术后较Ⅱ、Ⅲ期疗效更优;ARCO Ⅲ期患者疗效较差,保髋失败率较高。3.中日友好医院分型为L2型的患者行该手术疗效较差,保髋失败率较高。4.改良坏死范围指数≥67的患者行该手术疗效较差,保髋失败率较高。

高润子[4](2021)在《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好发于中青年人,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阶梯化、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该病诊治的重要共识,分期、分型系统的推广,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股骨头坏死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Classification,CJFH 分型)中 L2 及 L3 型ONFH是保髋治疗的难点,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可将坏死的外侧柱转移至髋关节非负重区,避免了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来源自《伤科大全》的补肾活血汤,长期联合保髋手术应用于治疗中晚期ONFH,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联合补肾活血汤为治疗ONFH提供了新的方法。目的:1.评估虚拟现实技术辅助下的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CJFH分型L2及L3型ONFH的短期临床疗效。2.Micro-CT及病理学研究人工关节置换产生的CJFH分型L2及L3型ONFH标本,分析L2及L3型ONFH标本的外侧柱、中间柱、内侧柱在骨小梁等骨微结构、细胞凋亡表型上的异同,为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治疗ONFH提供直接证据。3.体外研究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旁分泌的影响,探究补肾活血汤治疗ONFH的潜在机制。方法:1.随访接受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联合补肾活血汤的试验组患者与接受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的对照组患者,对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6月、12月在X线保髋疗效评价和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评估。2.对人工关节置换产生的CJFH分型L2及L3型ONFH标本进行研究。首先使用Micro-CT三维分割股骨头“三柱结构”,分析外侧柱、中间柱、内侧柱结构中BV/TV、BS/BV、Tb.Sp、Tb.Th、Tb.N等骨参数指标,比较“三柱”间在骨量和骨小梁结构相关参数上的异同。对完成Micro-CT研究的标本,摆锯切割后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和凋亡相关免疫组化染色,通过比较空骨陷窝率、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染色率评估L2及L3型ONFH标本的外侧柱、中间柱、内侧柱在细胞凋亡表型上的异同。3.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体外干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CCK8法筛选出最佳给药浓度后,成骨诱导条件下评估补肾活血汤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条件培养状态下,评估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BMSCs旁分泌SDF-1α、TGFβ1、VEGF等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对照组较试验组在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治疗后12月的X线保髋疗效评价上均稍高,但两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3月、6月、12月时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术后3月、6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Harris评分提高,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Harris评分仍有提高,但两者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CJFH分型L2型ONFH股骨头,外侧柱与内侧柱及中间柱在BV/TV、Tb.Th、Tb.Sp、Tb.N等指标上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而CJFH分型L3型ONFH股骨头,三组间在BS/BV、BV/TV、Tb.Th、Tb.Sp、Tb.N等骨参数指标上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4.CJFH分型L2及L3型ONFH股骨头,外侧柱较内侧柱及中间柱在空骨陷窝率上稍高,但三者间两两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5%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完全培养基干预下,BMSCs在24小时的CCK8法检测的OD值较其余浓度血清完全培养基干预的BMSCs高,且与其他浓度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15%含药血清较15%对照血清能更好地促进SD大鼠BMSCs增殖,成骨分化、以及促进其旁分泌SDF-1α、TGFβ1、VEGF等细胞因子,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可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发生塌陷,短期随访观察治疗ONFH疗效良好。联合补肾活血汤可增加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和研究前景。2.CJFH分型L2型ONFH的股骨头拥有骨小梁结构更好的内侧柱和中间柱,通过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可帮助患者重建骨小梁结构更好、骨量更大的外侧柱。而CJFH分型L3型ONFH的股骨头,内侧柱和中间柱骨小梁结构均遭到广泛破坏,与外侧柱相比骨小梁结构无明显差异,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可能无法帮助其重建较原先更好的外侧柱结构,因此对于年轻的L3型患者,使用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进行保髋干预时需谨慎考虑。3.CJFH分型L2及L3型ONFH股骨头标本中,“三柱结构”中空骨陷窝率均在85%以上,尽管L2型ONFH股骨头的内侧柱及中间柱骨小梁破坏较外侧柱小,但三柱之间空骨陷窝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提示对于终末期股骨头坏死“三柱结构”中骨小梁破坏虽有差异,但共同的病理过程与骨细胞凋亡有关,且该过程应较骨小梁结构破坏发生更早。4.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促进BMSCs细胞增殖,增加BMSCs表达及旁分泌SDF-1α、TGFβ1、VEGF的方式参与到股骨头坏死的修复过程。同时补肾活血汤可能具有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进而发挥治疗ONFH的作用。

樊燕鑫[5](2021)在《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温肾宣痹汤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的双向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术后温肾宣痹汤内服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精准化保髋中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05月—2020年05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科住院,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ARCOⅢ期只接受内翻或旋转截骨术以及接受两种术式之一并配合术后温肾宣痹汤内服治疗的患者,共31例(39髋),根据术后有无服用温肾宣痹汤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分别统计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术前以及术后3月、6月和12月的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析各时间节点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之间的评分情况。统计两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虚拟现实工程结果,并比较内翻截骨术及旋转截骨术1年优良率。结果:28例(35髋)患者得到1年以上完整随访,随访中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骨折、感染、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1髋)术后9月出现感染、有1例(2髋)术后10月外伤后出现骨折、有1例(1髋)术后3月出现骨不愈合,不纳入VAS及Harris评分统计。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均无显着差异,术前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着差异。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术后的所有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显着改善。中西医结合组术后3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均低于西医组同期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西医组同期评分。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1年优良率为64.1%。内翻截骨术的1年优良率高于旋转截骨术。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股骨近端截骨术适应症的选择及精准化保髋具有指导意义。结论: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配合口服温肾宣痹汤可以有效加快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股骨头坏死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对截骨术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虚拟现实技术能实现精准化保髋。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循环与骨坏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国际骨循环学会中国区[6](2020)在《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文中研究说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虽然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与骨内循环中断和最终骨组织死亡紧密相关。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保头治疗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为进一步规范ONFH的诊断和治疗,2020版指南在"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指南(2016)"的基础上,对ONFH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The 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制订的股骨头坏死分期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估疗效等方面广泛应用,最新的ARCO分期系统(2019版)也引入指南中。指南不仅建立了ONFH的基本诊断、治疗和评价体系,还提供了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标准、病理分期、预防和治疗选择(包括中医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等方面的专家意见和标准。根据不同阶段骨坏死的骨内血供变化,推荐相应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存在ONFH的可能危险因素时,建议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以避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指南为骨坏死提供了简要的分类标准和治疗方案。明确病因、综合考虑不同阶段股骨头坏死的血运状态、髋关节功能、患者的年龄和职业是诊断和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步骤。

潘佳麟[7](2020)在《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综述中、西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认识。第二部分: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 CJFHL1 型股骨头坏死ONFH(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JFHL1期26例42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组(15例,24髋)与单纯内翻截骨术组(11例,18髋)。两组均行内翻截骨术,治疗组在术后3天服用补肾活血方,每天1剂,连续服用6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进行随访。将陈卫衡教授的影像学评价指标作基础结合患者X线影像等评价股骨头治疗后的稳定性,同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3,P=0.87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着提高。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治疗组89.12±5.11,对照组86.56±4.98,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t=4.327,P=0.012)。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稳定21例、加重3例,对照组稳定15例、加重3例;2组股骨头形态影像学的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949)。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在术后短期内对预防CJFHL1型中肝肾亏虚型患者股骨头塌陷有显着效果,术后口服补肾活血汤更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陈伟[8](2020)在《髋关节镜联合髓芯减压+陶瓷棒治疗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与单纯的髓芯减压+陶瓷棒术式比较,探讨髋关节镜联合髓芯减压+陶瓷棒治疗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以期能为临床的保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从2013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创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81例,入选患者在我院住院及随访期间,共27例患者因各种原因被排除,最后完整搜集到5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联合髋关节镜的髓芯减压+陶瓷棒手术治疗(A组),30例采用单纯的髓芯减压+陶瓷棒手术治疗(B组)。两组病例术前的影像学资料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其中A组:II期15例(IIB期5例、IIC期10例)、III期9例(IIIA期8例、IIIB期1例);B组:II期15例(IIB期3例、IIC期12例)、III期15例(IIIA期13例、IIIB期2例)。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病因、分期等)、手术相关安全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以及术后各时间点的髋关节Harris评分(1个月、6个月、18个月、24个月)、VAS评分(术后前3天静息状态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再将两组病例在术后24个月时的影像学资料与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是否有病情进展,评估两组病例的保头成功率。结果: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因、BMI、术前ARCO分期及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在手术安全性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手术时间(129.92±24.75 min)明显高于B组(87.87±24.9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前三天的VAS评分分别较术前均有显着下降,且A组在术后前3天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各个时间点的Harris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在术后24个月时根据有无影像学进展的保头成功率上,A组24例患髋中保头成功率为87.5%(21/24),其中II期的保头成功率为93.3%(14/15),III期的保头率成功率为77.8%(7/9);B组30例患髋中保头成功率为63.3%(19/30),其中II期的保头成功率为73.3%(11/15),III期的保头率成功率为53.3%(8/15);A组总体保头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髋关节镜联合髓芯减压+陶瓷棒在治疗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2、在治疗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时,相较于单纯的髓芯减压+陶瓷棒支撑术,联合髋关节镜的髓芯减压+陶瓷棒支撑术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拥有更好的短期疗效。

薛志鹏[9](2020)在《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已经在相关的共识和指南中得到推荐,尤其是早中期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却较混乱且标准不一,不同文献报道的疗效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缺乏较为一致的、系统的疗效评价方法,进一步导致了临床与科学研究可重复性不高,且疗效之间难以横向比较,降低了原始研究之间的数据利用,不利于中医药的循证发展及为证据决策提供高质量证据。核心指标集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的解决临床实践中疗效评价结局指标选择的问题,它规范了特定疾病或特定病种必须测量的最小结局指标集合,既能有效的简化试验方案的设计,降低实施过程中的偏倚风险,又能增强临床研究的实用性。基于此,我们将核心指标集理念引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中,开展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工作,形成临床可行性高的疗效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的临床验证,旨在规范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提高原始研究的数据利用和向证据决策转化时的质量。研究目的1基于核心指标集“最重要、标准化、共识性”的理念,建立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临床评价指标进行验证;3通过横断面和回顾性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影像评价指标进行验证。方法1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首先,通过文献的系统评价,检索2015年—2017年中英文数据库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提取原始文献中的结局指标,并进行规范化术语表达,按结局指标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其次,设计德尔菲问卷调查,通过两轮德尔菲医师问卷和一轮患者问卷对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筛选,集中,获得关键利益相关群体对于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选择的意见与观点;最后,通过面对面的共识会议,确定最终构成核心指标集的结局指标及测量方法,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因实际病情需要自愿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评价指标的得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测量所需时间,对临床评价指标的效标效度、反应度进行验证。3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影像评价指标的验证分为两部分:(1)一致性验证: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231髋)患者的X线,对其进行等距抽样,选择6名骨科医师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同一观察者的复测一致性验证;(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已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且置换前进行保关节治疗至少2年的病例X线片进行动态观察,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对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及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变化进行评分,观察其动态变化并探索置换前的X线片与人工关节置换的关系。结果1 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1.1 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本研究共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文献共11697篇文献,去除重复文献3828篇,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剔除综述、病案报道、动物实验等不符合要求文献,对1207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纳入411篇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对提取的149个结局指标按照症状体征评价,远期结局,生活质量,影像学评价,安全性事件,中医指标评价,满意度评价,理化指标评价,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相关评价10个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并依据原始清单设计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德尔菲问卷。1.2 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两轮临床医师问卷调查:第一轮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7份,回复率为91.8%。采用Likert评分9分制对每项结局进行评价,将重要性评分均值≥4分的结局指标反馈给专家,共27个,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Harris评分、影像稳定率(综合X线、CT、MRI)、股骨头生存时间、MRI坏死范围、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跛行、行走能力、SF-36量表、ARCO分期改变、BMD、不良反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RI骨髓水肿、Harri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血浆粘度、有效率、成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计数,且有20个结局指标的变异系数CV>15%,说明专家评分离散度较大;协调系数检验W=0.255(χ2=495.411,p<0.000),说明专家协调系数一般,对于结局指标的评分较不一致;第二轮调查开始前反馈第一轮结果,参照专家意见,调整问卷结构,继续调查。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0份,回复率为82.2%。根据50%的专家认为该结局指标非常重要(7—9分)且重要性评分均值≥7分的原则,共8个结局指标作为潜在核心结局指标进入共识会议阶段,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变异系数CV均<15%,说明专家评分的离散度较小;且专家的协调系数W=0.504(χ2=237.995,p<0.000),一致性较好。患者问卷共调查103位,排名前10位的结局指标包括疼痛、关节活动、行走距离、跛行、影像学表现、上下楼梯、关节畸形、穿鞋袜、日常生活、扶拐。1.3共识会议确定疗效评价方法共识会议共两轮,第一轮投票共6个结局指标纳入核心指标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和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第二轮投票确定了测量标准和计分方式,形成了疗效评价方法:包括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两部分,临床评价指标总分10分,包括VAS评分(0—10分,系数0.5),屈曲度数(0—10分,系数0.3)和行走距离(0—10分,系数0.2),分数越高,代表临床症状和体征越严重;影像评价指标总分10分,采用X线作为依据,包括股骨头形态(塌陷程度测量,0—3分,系数1),坏死面积(囊变范围测量,0—3分,系数1)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K-L分级测量,0—4分,系数1),分数越高,代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越严重。2临床评价指标验证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231例经过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无需辅助工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48例,双侧发病且一侧稳定无症状83例,男151例,女80例,平均病程31.87±41.51月,年龄45.24±13.64岁。2.1效度检验通过与Harris评分的对比,治疗前后临床评价指标的屈曲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活动度分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4、-0.768,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中的行走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功能分数,治疗前后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5、-0.753,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总分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782、-0.767,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768,说明治疗前后总分与Harris评分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VAS评分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2反应度检验通过对临床评价指标中行走距离分数、VAS评分、屈曲度数和总分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行走距离评分降低,行走距离增加(p<0.000);VAS评分降低,疼痛减轻(p<0.000);屈曲度数评分降低,屈曲度数增加,活动范围增大(p<0.000);总分降低,整体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00)。Harris评分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与总分治疗后分数均明显提高(p<0.000),说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两评分表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计算VAS评分、屈曲度数和临床指标总分进行治疗前后变化值,效应量和标准化反应均数的计算,得出其效应量分别为2.43,0.86,1.96,标准化反应均数分别为2.01,0.91,2.12,不论是分项还是临床指标总分间均具有较好的反应度。3影像评价指标验证3.1一致性验证对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单髋的X线片中抽样获得的47张进行独立性评价。统计不同医师间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864、0.714和0.727,表明不同医师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6位医师经过2周后再次对同一批编号的X线片进行影像指标独立性评价。统计同一医师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3个指标重复测量的加权kappa值,均在0.7以上水平,同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在我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且置换前曾接受保髋治疗至少2年的20髋的X线片进行动态评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股骨头形态的塌陷程度越严重(p<0.000);股骨头坏死的囊变范围缩小(p<0.000),骨关节炎严重程度逐渐增加(p<0.000)。置换前最后一次影像评价总分平均值为5.95±0.887分,股骨头形态平均值2.85±0.366分,坏死面积平均值0.15±0.366分,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平均值2.95±0.759分,即说明一般影像塌陷超过4mm,囊变区域几乎修复,骨关节炎发生在3级及以上程度,建议从影像学考虑人工关节置换。结论1 本研究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文献系统评价,临床医师和患者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和最终的面对面共识会议,建立了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分为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临床评价指标包括VAS评分,屈曲度数和行走距离;影像评价指标采用髋关节X线片,包括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2经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证明了临床评价指标各分项与总分间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反应度,且操作时间短,结局指标选择及权重系数设置合理,建议作为中间指标,用于近期或较短测量时点的疗效评价。3经过不同观察者间和同一观察者的重复测量,影像评价指标各项内容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证明其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准确可靠。且从影像学角度为人工关节置换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建议作为次要终点结局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或较长观察周期内的疗效评价。

李瑞璠[10](2020)在《富血小板血浆股骨头内局部应用对预防早期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股骨头内局部应用对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手术保髋治疗中预防股骨头坏死持续进展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共47例早期股骨头坏死并采取保髋手术治疗并且获得回访的患者,随机分为PRP治疗组(27例,28髋)和对照组(20例,25髋),两组患者均采取单孔道大直径髓芯减压联合打压植骨术术式,不同之处在于PRP治疗组将PRP与同种异体骨骨粒混合后,打入股骨头、颈髓腔内,而对照组仅将同种异体骨骨粒打入。其余所有治疗及康复过程相同。术后6周、3个月、1年及1年后分别定期随访,并记录两组病例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手术侧股骨头的影像学改变,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以评估股骨头内局部应用PRP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保髋术后1年(内)均获得随访,1年以后每年定期门诊复查骨盆正位X线平片,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15.8个月。术后随访及分析发现,术后1年HHS评分两组病例均高于术前(P均<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进行评价,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HHS评分评价为优+良)为78.5%,对照组为6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3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均呈梯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周、3个月、1年的髋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方面,组间单项并发症率比较均无差异,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长期随访中发现,PRP组患者中仅有1例(1髋)保髋失败,对照组患者中则有4例(5髋)保髋失败,从而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两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单孔道大直径髓芯减压联合打压植骨术术式对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确切,有助于缓解此类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单孔道大直径髓芯减压联合打压植骨术并股骨头内局部应用PRP,能有效提高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保髋治疗的成功率,并对预防及延缓股骨头坏死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CT、MR对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MR对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限元分析探讨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理论
        1.1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的确立依据
        1.2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的作用途径及优势
        1.3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
        1.4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1.5 丹参和川芎治疗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2 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和体积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2.1 骨密度传统测量方法
        2.2 三维有限元法骨密度测定
        2.3 股骨头坏死体积传统测量方法
        2.4 股骨头坏死三维有限元法体积测定
    3 有限元分析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应用
        3.1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分析
        3.2 硬化带力学特性分析
        3.3 制定股骨头坏死保髋术式方案
        3.4 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评价
第一部分 MRI评价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1 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方法
    3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3.1 骨髓水肿分级方法
        3.2 髋关节积液分级方法
        3.3 髋关节疼痛VAS评分
        3.4 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率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5 结果
        5.1 治疗前后骨髓水肿变化
        5.2 治疗前后髋关节腔积液变化
        5.3 治疗前后VAS疼痛等级变化
        5.4 治疗前后Harris功能评分变化
    6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6.1 治疗前髋部疼痛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相关性分析
        6.2 治疗后髋部疼痛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相关性分析
        6.3 治疗前髋关节功能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相关性分析
        6.4 治疗后髋关节功能分级与骨髓水肿分级相关性分析
    7 典型病例分析
    8 讨论
        8.1 股骨头坏死并发骨髄水肿MRI表现特征
        8.2 股骨头坏死并发骨髓水肿机理
        8.3 中医对骨髓水肿的认识理解
        8.4 骨髄水肿的临床指导意义
        8.5 髋关节腔积液的临床表现
        8.6 髋关节腔积液的临床意义
        8.7 MRI对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的疗效评价
    9 小结
第二部分 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测定股骨头坏死的骨密度和体积分析
    1 实验材料
    2 实验分组
    3 实验方法
        3.1 实际测量方法
        3.2 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模型计算结果
        5.2 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对比
    6 讨论
        6.1 股骨头坏死骨密度测定临床意义
        6.2 股骨头坏死体积测量临床意义
    7 小结
第三部分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限元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参选标准
        1.3 数据采集
        1.4 研究设备及软件
        1.5 剔除标准
    2 方法
        2.1 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技术流程
        2.2 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2.3 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
        2.4 股骨头坏死有限元分析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正常股骨头与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分析
        4.2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股骨头生物力学变化
        4.3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坏死区生物力学变化
        4.4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坏死区骨密度和体积变化
        4.5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前后股骨头坏死CT变化
    5 讨论
        5.1 正常股骨头生物力学分析
        5.2 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分析
        5.3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分析
        5.4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骨密度分析
        5.5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体积分析
        5.6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CT分析
        5.7 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
    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意见
致谢
个人简介

(2)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中医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2.研究方法
    3.观察指标与安全性分析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
    6.研究结果
    7.分析
    8.不足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髓芯减压、人工骨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1 股骨头坏死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1.2 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2 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股骨头的解剖认识
        2.2 中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现代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辨证分型
    3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策略
        3.1 参考股骨头坏死分期、分型系统制定治疗方案
        3.2 把握不同治疗方式的时间窗和适应症
        3.3 保髋手术的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入组病人一般情况
        1.3 随机与分组
        1.4 术前准备
    2 治疗及研究方法
        2.1 VR术前规划
        2.2 手术及术后处理方法
        2.3 术后随访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结果
        3.2 影像学观察
        3.3 疗效指标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临床标本研究
    1 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病例剔除
        2.5 脱落与处理
    3 材料
        3.1 实验仪器
        3.2 试剂耗材
    4 研究方法
        4.1 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及L3型ONFH股骨头标本骨微结构研究方法
        4.2 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及L3型ONFH股骨头标本病理学研究方法
        4.3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纳入标本情况
        5.2 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及L3型ONFH股骨头标本骨微结构研究结果
        5.3 中日友好医院分型L2及L3型ONFH股骨头标本病理学研究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四部分 体外细胞研究
    研究目的、内容及实验准备
        实验一 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BMSCs增殖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实验二 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实验三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BMSCs旁分泌功能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体外细胞实验部分讨论及结论
        讨论
        结论
结语
    1. 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ARCO分期(1994年版)
附录3 ARCO分期(2019年版)
附录4 伦理批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温肾宣痹汤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的双向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理论
        1.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名
        1.2 股骨头骨坏死的中医病因病机
        1.3 股骨头骨坏死的中医治疗
    2. 股骨头骨坏死的现代研究进展
        2.1 股骨头骨坏死的流行病学
        2.2 股骨头骨坏死的发病因素
        2.3 股骨头骨坏死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
        2.4 股骨头骨坏死的症状和体征
        2.5 股骨头骨坏死的诊断
        2.6 股骨头骨坏死的临床分期、分型
        2.7 股骨头骨坏死的鉴别诊断
        2.8 股骨头骨坏死的保髋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不良事件与处理
        1.7 分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随访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差异对比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温肾宣痹汤的组方分析
        5.2 温肾宣痹汤对股骨近端截骨术后康复的影响
        5.3 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对股骨近端截骨术术式选择的意义
        5.4 VR技术在精准化保髋中的优势
        5.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英文缩略词表
    附表2: 评分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传统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1 传统医学典籍对本病病名的记载
        1.2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病因机制的研究
        1.3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2.1 股骨头坏死的定义
        2.2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2.3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4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与分型研究
        2.5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随访时间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4. 讨论
    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个人简介
附录 Harris髋关节评分表

(8)髋关节镜联合髓芯减压+陶瓷棒治疗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核心指标集的研究概况、方法学及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诊治与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构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结局指标清单
        1.2 德尔菲法实施
        1.3 共识会议过程
        1.4 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清单
        2.2 德尔菲调查问卷结果
        2.3 共识会议
        2.4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核心指标集构建的必要性
        3.2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质量与价值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试验类型设计
        1.8 样本量计算
        1.9 治疗方案
        1.10 观察时间节点
        1.11 观察指标及采集方法
        1.12 统计分析
        1.13 伦理审查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效度检验
        2.3 反应度检验
        2.4 录入时间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意义
        3.2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效度分析
        3.3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反应度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致性评价
        2.2 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
    3 讨论
        3.1 影像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分析
        3.2 影像评价指标的动态观察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件

(10)富血小板血浆股骨头内局部应用对预防早期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研究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CT、MR对股骨头无菌坏死的诊断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限元分析探讨冠心宁注射液髋关节腔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D]. 王政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手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蚀痰湿证)的临床研究[D]. 李宗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髓芯减压、人工骨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观察[D]. 张国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高润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温肾宣痹汤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的双向队列研究[D]. 樊燕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J].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循环与骨坏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显微修复学组,国际骨循环学会中国区. 中华骨科杂志, 2020(20)
  • [7]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D]. 潘佳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髋关节镜联合髓芯减压+陶瓷棒治疗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D]. 陈伟.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9]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D]. 薛志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2)
  • [10]富血小板血浆股骨头内局部应用对预防早期股骨头坏死进展的研究[D]. 李瑞璠. 山东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CT和MR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