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概念在步行功能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对称概念在步行功能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一、对称概念在行走功能定量评价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永[1](2021)在《增强地理环境的虚实融合制图认知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地图以形象化的图形语言表达抽象时空数据中蕴含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工具。随着制图技术和可视化载体的发展,地图的制图形式愈加丰富,信息表达与交互能力也不断提高。尤其是2016年随着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的新一波发展浪潮兴起,以Holo Lens、Magic leap、苹果、华为等为代表的商用AR设备成熟,使AR成为地图制图和空间数据可视化的新的媒介载体。在AR制图中,虚拟地图场景叠加于真实环境,构建了虚实融合的三维制图可视化场景,实现了制图空间与其表征的真实环境的统一,改变了经典地图通讯模型中地图空间与真实环境相互分离、割裂的状态。这也使虚实融合制图具备了不同于二维地图的新的认知特征和规律,同时也对传统制图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而面对AR、MR等新型制图方式,目前的地图学理论和方法被认为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引,出现了地图理论落后于地图实践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虚实融合制图和传统地图制图的差异,明确融合制图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利用脑电仪、AR眼动仪等开展用户认知实验,对融合制图中制图变量、认知负荷、空间认知特征等开展量化研究;最后结合融合制图中认知和交互特征,在户外现场和室内模型空间两类融合制图环境中开展了制图方法研究实践,并通过用户实验验证制图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从虚实融合制图的数学基础、具身认知、空间认知、社会伦理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虚实融合制图的特征,明确了增强地理环境虚实融合制图的基本概念。根据环境制图载体类型,将融合制图划分为基于现场环境和基于模型空间的两类虚实融合制图方式,为融合制图提供了基础理论分析框架。(2)量化评估了传统视觉变量在融合制图环境中的视觉引导性和声音“制图”变量的空间引导性,并根据AR制图环境特点拓展了视觉变量的表现形式。实验结果表明,在传统地图中具有显着引导性的颜色视觉变量在融合制图中已无明显优势,且根据任务完成时间、首次凝视时间、注视率指标的综合评估,融合制图中视觉变量引导性排序为:形状≥发光材质颜色>角度尺寸≥反射材质颜色>长度尺寸。此外,实验结果也表明在空间声音引导下可有效压缩视觉搜索范围,使目标检索效率大约有34.5%的提升,从而证明了声音变量具有显着的空间引导性。(3)基于用户实验方法,研究现场环境和模型环境虚实融合制图的认知特征,建立了主、客观结合的融合制图场景认知负荷评估方法。针对现场环境融合制图,通过脑电试验与调查问卷结合方式,综合评估了不同视觉变量作为识别目标时地图场景符号密度的认知负荷过载值。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视觉变量的最大符号数量负载量如下:颜色=形状=闪烁=运动(40个)>尺寸=真实环境中目标识别(20个),相应的认知负荷指数为运动(3.71)>闪烁(3.07)>真实环境目标识别(2.96)>颜色(2.91)>尺寸(2.68)>形状(2.53)。针对模型环境融合制图实验,脑活动能量频谱图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制图载体,三维实体模型可提供更好的“在场感”,在辅助空间分析方面具有较好的天然优势。(4)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根据用户交互行为模式自适应制图的方法。首先基于LSTM构建了适用于室外AR设备的用户行为模式识别网络BINet,识别融合制图中的七种典型交互行为模式,并在测试数据集中实现了91%的识别精度。其次,结合本文认知负荷评估结果,设定不同行为模型下场景符号密度的建议值,最后通过行为模式实时识别结果实现驱动场景的自适应更新制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制图场景感知的认知负荷。(5)构建了模型空间虚实融合制图方法的概念框架,基于三维打印模型,以洪水过程模拟的可视化制图为例,设计并实现了模型空间虚实融合制图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并通过用户体验实验,验证了制图方法的有效性。此外,本文开展了与无实体模型AR地图场景感知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体三维模型支撑下的空间感知更加直观真实,且能提供更有效的空间认知参考。

贾璐[2](2021)在《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的振兴,国内产业园发展势头良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业园的室外公共空间作为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产业园区空间特征的重要体现。室外公共空间,是组织联系产业园区各类功能的纽带,在园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富有活力的室外公共空间有益于提高园区工作者的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其对工作、生活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园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此外,开放式产业园的室外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城市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许多园区的公共空间并非如此,如何提高产业园区的活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开放式产业园为例,对其室外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界定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并结合既往研究,提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营造有活力的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其次,对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和活力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及特征解析,点明活力营造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活力解析,对比分析优缺点得出有活力的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的主要特征。再次,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研、行为观察法、SD法、因子分析法进行调查分析。然后,将调研的结果转化为较为直观的数据,以数据作为研究的支撑点,分析得出影响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设计策略。最后,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为导向的产业园设计研究。结合笔者参与的设计为例,将前文总结的活力营造策略应用于这一方案中。基于方案具体情况,从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层面分析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的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这也是对本文研究结论的印证。结语,总结与展望。展望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未来的设计趋势,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李志松[3](2021)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生物材料湿表面高分辨率形变检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程与医学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功能仿生关节设计、材料选择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在现代康复医学中取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在提升关节置换患者假体安装匹配水平、寿命周期等方面,仍面临许多技术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全面、充分了解坚硬的植入假体和较柔软人体骨骼之间生物界面的三维形变分布。掌握接触界面三维形变分布,对于准确估计其潜在应力误匹配,防止疏松、不重合、界面感染和骨坏死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虽然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有限元分析来评估和模拟形变分布,但是,模型的有效性需要正确的边界条件、几何参数和材料特性,而这些对于各向异性的人体骨骼材料而言是无法实现的。此外,由于湿表面测试过程中非结构化测试环境的影响,如生物材料及其表层界面的湿润、潮湿带来的水分子薄膜波动、测试过程的动态干扰等,导致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方法或仪器可实现湿表面材料三维形变检测。数字散斑干涉(DSPI)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原理的形变测量方法,其具有全域、精度高、非接触、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各种工程材料形变测量中;但在涉及到生物材料湿表面检测时,DSPI技术由于存在严重的散斑去相关、缺乏动态环境散斑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动态检测能力不足等一系类的问题,导致目前的DSPI技术仍无法实现湿表面生物材料的三维形变测量。故本文从DSPI测量理论出发,通过对DSPI检测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高DSPI技术在湿表面材料变形测量方面的适用性,从而实现湿表面生物材料三维形变分布检测。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为解决湿表面生物材料散斑去相关导致的成像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散斑去相关控制和评价方法针对非结构环境下湿表面生物材料散斑去相关现象,详细分析了生理环境和生物湿表面散斑去相关产生的机理,提出了两种有效的散斑去相关控制方法:(1)根据湿表面生物材料去湿过程水分子薄膜波动导致的散斑去相关机理,提出了一种PBS溶液介质环境成像方法,以避免去湿过程的产生,使湿表面液体分子在宏观概率上保持稳定;并引入转动惯量理论,实现了对液体环境成像散斑去相关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和验证;(2)为进一步提高散斑去相关控制方法的适用性,从散斑特性出发,基于散斑尺寸约束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控散斑颗粒尺寸,实现散斑去相关控制的新方法,并验证了其有效性。2)由于传统散斑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单一、且难于适用动态散斑图质量评价,本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动态散斑图像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根据湿表面生物材料散斑去相关特点,在传统散斑图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散斑图稳定性、分辨率、对比度等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散斑图像平均衬比度、平均散斑像素比、灰度分布不均匀性及灰度均方差等作为表征指标,全面地评价动态散斑图像质量,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散斑稳定性因素的局限性,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3)根据非结构环境下散斑图像多扰动和噪声特点,提出了散斑图像扰动规避采样算法和改进的VMD滤波方法DSPI检测过程中,存在非结构环境下的各种随机扰动和噪声,故本文进行了散斑图像随机扰动规避采样算法和相位图像滤波两方面研究工作;一方面,为避免动态环境下随机扰动等因素对散斑图像的影响,根据相邻时域内散斑图像灰度残差分布统计特征,提出了一种随机扰动规避采样算法,以规避随机干扰造成的影响,提高散斑图质量;另一方面,基于VMD滤波技术,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模态数量决策算法和模态选取有效性评估方法,以有效提高散斑干涉相位图像的滤波效果。4)为提高三维形变动态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环境检测的DSPI三维形变同步测量方法当前三维形变测量方法无法很好满足非结构化环境动态测量要求,本文结合空间载波数字散斑干涉(SC-DSPI)技术和数字剪切散斑干涉(SC-DSSPI)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动态环境检测的三维形变同步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SC-DSPI和SC-DSSPI技术实现三维形变同步、动态检测,其不仅具备较好的动态测量能力,而且解决了传统DSSPI技术因缺乏准确积分边界,无法精确测量形变的难题。5)为验证所提出理论与方法,构建了三维形变测量系统,分别进行了样本离面、面内和三维形变测量实验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散斑去相关控制、动态散斑图像质量评价、扰动规避、相位图像滤波以及动态环境三维形变检测等方法,设计了系统光路,构建了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完成了三维形变测量系统的整体搭建,并进行了三维形变检测系统联调测试,实现了三维形变同步、实时在线检测;其次,基于所搭建的三维形变检测系统,分别进行了散斑去相关控制方法有效性、离面及面内位移测量、三维形变测量等一系列的功能性和准确性的验证实验,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最终,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得到了清晰、准确的相位信息,实现了灵敏度方向上位移测量灵敏度在20~30nm,测量精确度在100nm的三维形变分布测量。本文对非结构环境下湿表面DSPI高精度形变测量方法和理论,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为非结构生理环境下湿表面生物材料的高精度形变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成果对骨骼和植入物界面生物力学特性的获取,特别是对患者假体植入安装效果的评估及材料选择、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

季宪[4](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城市可以视作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它不仅是文化和自然两方面价值、属性及特征在“人地互动”过程中层层积淀的产物,更是当下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然而,城市人居环境与其历史意义之间的时空联系被缺乏管控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所割裂,导致地方特色逐渐丧失,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不断削弱。同时,遗产保护与城市其他方面发展之间的失衡,又使得遗产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遭受严重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景观方法”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在上述背景下,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中,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概念应运而生。它既代表了不断扩大的文化遗产范畴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强调了遗产不应仅仅作为保护对象,而应更多地纳入到巩固地方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发展框架之中。本文围绕上述框架下“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的问题,探究了城市历史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主要研究目的是建构统筹性理论以及提出认知和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认识论基础谈起,在其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与探索,建构认知和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并提出指导后续研究的认知与保护范式,其内涵是针对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线索进行剖析,并将多维线索进行拟合。时间线索对应的是针对城市历史景观历时性层积过程与模式的认知,即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城市,梳理城市历史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脉络,并进一步解析其层积性。空间线索主要围绕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进行认知研究,内容包括剖析共时界面中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概念,提出基于Arc GIS和模糊逻辑的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出界定和识别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步揭示各单元及其整体在多个维度上的特质。而人本线索则以城市历史景观中居民的感知与认同量度为切入点,首先从居民感知的视角诠释人与历史性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多个层面厘清居民主观感知、客观城市历史景观环境和主观认同感受三者之间的关联,并在明晰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原理的基础上,引入非对称性影响与绩效分析方法(Asymmetric Impact-Performance Analysis),建立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针对历史环境要素对于居民认同感的影响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与辨别。最终以线索拟合为切入点,综合考量来自三个维度线索的认知成果,围绕双评价决策、对变化的管理和多元协同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的可行途径。本文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建构了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层叠加和模糊逻辑建模的城市历史景观单元区划方法;建立了基于AIPA的历史环境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以及提出了兼顾特质贡献度和认同影响度的双评价保护决策方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建构的动态完整性理论丰富了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体系和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提出单元区划方法、特质识别方法、特质贡献度评价方法、认同影响量度评价方法以及双评价拟合决策的途径,为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和现实依据;而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居民感知与认同量度和动态延续性的内容为历史城市的宜居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马峥[5](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雷婷婷[6](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作用于建筑室内设计带来的每一次变革,都影响着使用者对设计方案认知和理解的方式,人工智能等科技高速发展使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方案中的应用开始涌现。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商业建筑室内空间感官体验与思维认同的价值逐渐凸显,并协同多元化业态成为当下使用者消费行为的重要诉求。因此,将参与性、交互性、动态性强的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商业建筑室内设计中,试图通过使用者在逼真的三维虚拟化方案中的互动体验,对有效行为或行为模拟反馈信息等数据采集分析,据此进行从方案的初步设计到优选,以提升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实效性与前瞻性。“研究基础”——通过对互动式建筑、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提出支撑后续方法研究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商业空间室内化进程的研究,探索了当代商业空间复合化、步行化、景观化、公共设施完备化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互动设计方法对于满足当代商业空间中个体需求与多元消费行为等需求特征的必要性。采用实地调研法,对不同地区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室内空间进行调研,首先应用数理分析法对调研问卷进行分析得到商业空间中群体属性影响因素,其次对商业空间中使用者的行为轨迹、访谈交流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使用者对商业空间中寻路与环境的诉求,继而对使用者光顾商业空间的频率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商业空间对于使用者偏好的影响因子,而后结合国内外案例及访谈等信息,分析了商业室内空间影响因子的使用需求,以此展开,为互动设计方法研究任务阐明方向。“设计流程”——归纳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原则,依此对互动设计方法流程进行构建。根据前述理论引申探讨,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原则,继而在原则的指引下论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设计流程。一是通过对虚拟场景的环境需求分析,按照层级需求模型对应虚拟场景的可用性、准确性、操作效率、实时显示速度对方案构成要素进行选取,完成方案初构;二是虚拟场景的构建与实现,根据文献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商业室内构成要素进行提取,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要素进行权重分析,据此,对方案进行目标性电子化建构,并应用Iris VR、Mars等虚拟现实技术平台进行虚拟现实可视化处理,力求达到化简去繁的同时还原真实视觉效果;三是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互动体验,使用者在虚拟现实方案中通过视觉感知刺激生成行为进行互动体验,并伴随体验过程产生相应的心理及生理反应,或与人工智能分析方法对接,进行行为模拟分析;最后是互动信息反馈与方案优选,通过对使用者显示反馈与隐式反馈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空间质量并进行设计影响。“设计方法”——总结设计师可以遵循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以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原则为依据,互动设计流程为展开方式,从商业建筑室内空间布局和空间环境两大维度的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功能布局互动设计方法通过构建街区环境模型及互动体验路径的环境设置等手段,完成功能布局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设计;组织动线互动设计方法利用轨迹追踪记录等方式,将互动后动线进行可视化呈现,继而对照相应空间序列的行为预测提出动线设计及优化方法;方位感认知互动设计方法以使用者互动时辨认方位为动机并生成目标,以虚拟场景的空间识别性与装饰构件表现力为条件,通过在虚拟模型中进行操作并修改方案,以达到预期标准;空间界面互动设计方法应用场所感营造,通过互动时视觉感知表现效果对应预期心理需求以评价界面设计;导向与装饰互动设计方法及室内景观与设施互动设计方法将各设施装饰按功能分类,在互动评估后进行公众参与式设计以满足公众对参与决策的渴望。“应用演示”——演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的应用。首先以商业室内空间布局为研究对象,应用动线可达性与可见性互动设计方法、方位感认知互动设计方法等对该空间布局进行实际优化设计;继而以商业室内标识系统为设计对象,利用Res Net神经网络模拟使用者的视觉感知来对虚拟商业空间中的标识系统进行图像识别完成互动,以此指导并优化设计方案。论文面向当代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的发展与转型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理论及方法体系。通过对互动设计理论及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弥补了现有商业室内设计方法体验不足、延时反馈、不能真正实现公众参与设计等问题。基于此,论文开展了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流程与方法的研究,以期在设计方法层面为商业建筑室内空间提供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的设计方法创新。

史册[7](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是教育现代性的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石,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育人由育师始,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党和国家对教师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要求对这项工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的工作来抓。在我国教育进入加速发展的今天,培育、塑造出众多杰出教师,努力使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已刻不容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列入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之中,这一政策文本的靶向性为未来教师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高素质的培养塑造亟需与时代精神进行关联性思考,未来教师不仅是工具性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引领者;不仅需要具备教学技能、知识体系等教学素质,更需要具备审美、心理等教师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等教师专业素质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后的“杀手锏”。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而目前师范院校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存在诸多短板,培养理念、内容和培养方式亟待变革。教育戏剧作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面向师范生开展课程设计与实践是教师教育的创新。20世纪初进入中国的教育戏剧在英美等国家已有近百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教育戏剧运用戏剧的手段与方法,结合学习者特点及学习环境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习式,通过情境设立、即兴表演、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个性化学习、讨论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塑造、促进学习者心理、审美和教学等方面素质的提升,一直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应用戏剧研究者的推崇。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开展教育戏剧实践,符合对未来教师教育培养要求,教师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也正是智慧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智慧学习的理念引领信息时代高阶学习由数字学习环境进入智慧学习环境,使智慧学习环境成为智慧学习的基本依托。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和同龄人一道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活与学习无时不被数字技术所包围,选择智慧学习环境符合师范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天然诉求。我国高校智慧教室建设速度与水平也为智慧学习环境的提供创造了可能。智慧教室作为支撑学习发生的重要场所,从资源、方式、方法各个方面都将对“学与教”形成冲击和产生新鲜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形成科学分析,进而改进教学,使教育戏剧教学更有效、更精准地服务于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本研究根据以往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和教育戏剧教学自身的特点,界定本研究的教师专业素质模型,将教师专业素质分为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教学素质三个维度。以智慧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戏剧为研究手段,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的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为研究目的,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生成过程中始终富于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关照,最终赋予智能时代教师的价值与尊严以新的内涵。论文基于教育戏剧干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背景,在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ARCS理论、ADDIE理论,对应智慧学习环境下进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T检验的数据分析进行量化研究之后,再通过视频分析和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对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干预活动进行质化研究。研究发现,智慧学习环境为教育戏剧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情境保证和学习资源,并基于量化与质化的研究得出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中的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的心理素质,审美设计的审美素质,以学定教、应对策略的教学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展了师范生培养的方式和场域,并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教育戏剧应用策略。

黄婕妤[8](2020)在《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传统民居是传统建筑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民居的建造与环境、技术、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因而民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风情、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研究民居常常以民系为单位,我国有八大民系,客家民系为其中一大民系,分布在赣南、闽西、粤东的部分地区。相比粤闽客家民居,学术界对赣南客家民居的研究较少。赣南客家民居分为厅屋组合式民居及围屋两大类型,其中针对厅屋组合民居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对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展开研究,希望能为这部分的研究内容贡献作一点补充。本文选取赣州市石城县沙塅村的培基大屋为研究样本,对该建筑本体及其保护与利用展开研究。本文除绪论部分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历史背景与现状、建筑特征、建筑价值特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1、对培基大屋的历史背景与现状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研,对培基大屋所在沙塅村的村落区位、村落布局、村落环境展开分析。其次是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访谈追溯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不仅是自上而下的安排,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反馈。笔者通过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基础群众对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意向。最后笔者根据上述研究工作,总结出培基大屋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2、对培基大屋的建筑特征研究。基于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的研究背景,从建筑的视角切入,从建筑空间特征、建筑结构特征、建筑装饰特征、建筑文化特征四方面对建筑展开深入的研究。3、对培基大屋价值评价。培基大屋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自下而上的群众意见,也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意见。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建筑价值评价体系,邀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打分,根据评价结果对建筑进行价值分析。4、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根据上述三部分的工作,笔者对培基大屋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策略意见。包括对建筑的修缮方案、管理条件的改善、村落旅游开发、建筑再利用功能布居及室内设计。本研究希望能为培基大屋的研究及其后续的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并希望以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为无数濒临破坏的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一个研究思路。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程鑫[10](2020)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康复辅具帮助截瘫患者完成起立、行走、转弯等日常活动动作,但目前个人版外骨骼机器人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患者身体的康复评估以及外骨骼使用熟练度的评估,尤其是外骨骼熟练度的评估只能通过简单的经验评估,缺乏外骨骼使用熟练度的量化方法。因此,本论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外骨骼机器人熟练度量化方法,并进行系统实现,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针对康复医疗场景下需要对患者使用个人版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方法,并设计实现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系统,该方法通过外骨骼传感器数据计算患者穿戴外骨骼进行康复训练时的步态参数,该系统通过计算所得的步态参数,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展示患者历次康复训练时步态的改善情况。首先,本文依据康复评定中步态评估理论,从步态的时空参数、关节角度、对称性、平衡性等方面构建正常人的步态参数模型。其次,结合理论及外骨骼数据特点,计算患者穿戴下肢外骨骼进行步行训练时步态的时空参数、关节角度、对称性、平衡性作为评估指标。最后,将评估指标应用于系统构建下肢外骨骼的步态评估系统,并进行系统验证。从验证结果来看,系统能准确的反映患者历次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时的步态情况。针对康复医疗场景下外骨骼使用熟练度的评估只能通过简单的经验评估,缺乏量化方法的问题,本文从下肢外骨骼的步态评估方法出发,提出外骨骼使用熟练度的量化方法并构建熟练度模型,最后从步态趋势方面对熟练度差异原因进行分析。首先,从外骨骼的康复训练模式及康复评定中功能性评定两方面出发对熟练度进行定义。其次,根据熟练度定义设计针对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ADL评定量表。然后,进行实验,采集患者穿戴外骨骼时的传感器数据并用设计的ADL评定量表对整个过程进行评分。接着,寻找患者穿戴外骨骼时步态参数与评分间的对应关系,构建基于RF和GBDT的熟练度模型。为区分评分结果,直观体现功能性水平,再将熟练度进行等级划分。最后,从步态趋势方面出发采用DTW算法对熟练度差异原因进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熟练度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和鲁棒性。本文提出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方法,以此为特征进一步提出外骨骼熟练度量化方法并构建步态评估系统,为医生了解患者使用外骨骼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进程及外骨骼步态规划的标准化、性能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对称概念在行走功能定量评价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称概念在行走功能定量评价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增强地理环境的虚实融合制图认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数据驱动-时空数据场景化
        1.1.2 技术驱动-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1.1.3 地图发展驱动-地图的使用场景多元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图制图及地图学研究现状
        1.2.2 增强现实研究现状
        1.2.3 增强现实制图研究现状
        1.2.4 增强地理环境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虚实融合制图的基础理论问题
    2.1 增强地理环境虚实融合制图概述
        2.1.1 增强地理环境虚实融合制图的概念
        2.1.2 虚实融合制图基本特征
    2.2 虚实融合制图数学基础
        2.2.1 空间划分与索引
        2.2.2 融合制图相关坐标系定义
        2.2.3 坐标系转换
        2.2.4 模型空间坐标系
    2.3 虚实融合制图中的认知理论
        2.3.1 视觉感知
        2.3.2 具身认知
        2.3.3 地理空间认知
        2.3.4 认知负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实融合制图变量视/听觉引导性研究
    3.1 虚实融合制图变量概述
        3.1.1 视觉变量
        3.1.2 声音变量
    3.2 融合制图中视觉变量拓展
        3.2.1 颜色视觉变量
        3.2.2 尺寸视觉变量
        3.2.3 形状视觉变量
        3.2.4 视觉变量动态增强
    3.3 融合制图中视觉变量引导性评估
        3.3.1 实验设计
        3.3.2 实验场景
        3.3.3 实验设备
        3.3.4 实验参与者与流程
        3.3.5 实验结果分析
    3.4 融合制图中听觉变量引导性评估
        3.4.1 实验设计与实验场景
        3.4.2 实验参与者与实验流程
        3.4.3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实融合制图认知负荷与特征研究
    4.1 现场虚实融合制图认知负荷研究
        4.1.1 认知负荷概述
        4.1.2 融合制图认知负荷评估方法
        4.1.3 认知负荷实验
        4.1.4 实验结果分析
    4.2 模型空间虚实融合制图认知特点研究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流程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室外交互行为模式智能识别与自适应制图
    5.1 融合制图中的典型交互行为模式
    5.2 行为模式智能识别
        5.2.1 网络结构设计
        5.2.2 行为数据采集
        5.2.3 网络训练与评估
    5.3 行为模式驱动的自适应制图关键技术
        5.3.1 现场融合制图三维注册
        5.3.2 云+端的制图场景人机交互
        5.3.3 制图场景动态更新
    5.4 实验与分析
        5.4.1 实验设计与流程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室内模型空间虚实融合制图方法研究
    6.1 模型空间融合制图原则
    6.2 模型空间融合制图关键技术
        6.2.1 模型空间融合制图方法概念框架
        6.2.2 创建三维打印地形模型
        6.2.3 地图场景数据适配
        6.2.4 场景虚实融合
    6.3 模型空间融合制图有效性评估
        6.3.1 实验设计
        6.3.2 问卷设计
        6.3.3 实验系统
        6.3.4 实验流程
        6.3.5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关键问题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语义差别法
        1.4.4 因子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优秀案例分析
    2.1 既往文献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室外公共空间
        2.2.1 概念界定
        2.2.2 组成要素
        2.2.3 特点和作用
        2.2.4 结构组织类型
    2.3 活力
        2.3.1 活力的概念
        2.3.2 活力的内在构成要素
        2.3.3 活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2.4 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
        2.4.1 美国硅谷谷歌总部园区
        2.4.2 荷兰飞利浦高科技园区
        2.4.3 中国杭州西溪首座
        2.4.4 中国杭州天目里
        2.4.5 案例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园的室外公共空间及其活力调查研究
    3.1 实地调研案例的选取原则与分析方法
        3.1.1 案例选取原则
        3.1.2 案例分析方法
    3.2 实地调研案例概述及其公共空间活力解析
        3.2.1 调研对象的选取
        3.2.2 文华园(一期)
        3.2.3 金融港
        3.2.4 创新产业园(二期)
        3.2.5 中安创谷产业园(一期)
    3.3 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SD法空间活力感知评价
        3.3.1 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预调研情况
        3.3.2 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3.3 SD法样本的选择
        3.3.4 SD法被调查者的选择
        3.3.5 SD法形容词对及评价尺度
        3.3.6 调查结果综合评价比较与分析
    3.4 因子分析
        3.4.1 信度分析
        3.4.2 效度分析
        3.4.3 主成分分析
        3.4.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3.4.5 样本的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3.5 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策略
        3.5.1 建筑与规划布局
        3.5.2 交通及流线组织
        3.5.3 室外公共空间节点
        3.5.4 景观及配套设施
        3.5.5 其他方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为导向的产业园设计研究-以JK-09-03-01 地块产业园设计为例
    4.1 项目概要
        4.1.1 项目概况
        4.1.2 设计要求
        4.1.3 前期调研
        4.1.4 设计思考
        4.1.5 设计理念
    4.2 园区总体布局框架推敲
        4.2.1 场地视线分析
        4.2.2 功能业态划分
        4.2.3 园区交通结构
    4.3 方案设计生成
        4.3.1 多方案比较
        4.3.2 方案生成
    4.4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城市设计层面)
        4.4.1 建立与城市空间的联系
        4.4.2 构建产城结合的活力体系
    4.5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规划设计层面)
        4.5.1 组团式布局方式
        4.5.2 交通组织与设计
        4.5.3 塑造模糊的公共空间界面
        4.5.4 与水系的呼应性
        4.5.5 丰富的天际线
    4.6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建筑设计层面)
        4.6.1 总部基地
        4.6.2 大师工作室
        4.6.3 艺术SOHO区
        4.6.4 配套
    4.7 园区公共空间的活力营造(其他层面)
        4.7.1 交流的偶然性
        4.7.2 空间的安全性
        4.7.3 设施的便利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预调研
附录2 SD法空间活力感知评价问卷
附录3 SD法空间活力感知评价问卷结果数据
附录4 方案设计相关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非结构化环境下生物材料湿表面高分辨率形变检测理论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目的
    1.3 形变测量方法
        1.3.1 现有测量方法
        1.3.2 湿表面生物材料形变检测
    1.4 散斑干涉技术(SPI)发展及现状
        1.4.1 数字散斑干涉技术
        1.4.2 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 研究内容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字散斑干涉相关理论
    2.1 散斑现象及原理
        2.1.1 散斑现象
        2.1.2 散斑形成原理
    2.2 散斑光学特性
        2.2.1 散斑相干性
        2.2.2 散斑概率密度分布
        2.2.3 散斑的复振幅
        2.2.4 散斑尺寸
    2.3 散斑干涉计量关键技术
        2.3.1 相位与空间位移矢量
        2.3.2 相位提取技术
        2.3.3 图像滤波
        2.3.4 相位解包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表面材料散斑去相关控制方法
    3.1 生理环境与散斑去相关
        3.1.1 生理环境特点
        3.1.2 湿表面生物材料与散斑去相关
    3.2 去相关评价方法
        3.2.1 散斑去相关评价方法
        3.2.2 湿表面散斑去相关过程
    3.3 生物材料湿表面散斑去相关及控制方法
        3.3.1 PBS介质环境与去相关控制
        3.3.2 散斑尺寸与去相关控制
    3.4 散斑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3.4.1 现有散斑图质量评价方法
        3.4.2 动态散斑图多因子融合评价指标(DMFFI)
        3.4.3 DMFFI评价指标有效性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环境散斑图像获取及相位图像滤波
    4.1 动态环境散斑图像获取机制
        4.1.1 现有抗扰动方法
        4.1.2 一种动态环境散斑图像扰动规避机制
        4.1.3 动态环境散斑图像干扰规避方法评价
    4.2 PSI图像滤波技术研究
        4.2.1 PSI滤波技术
        4.2.2 VMD滤波原理
        4.2.3 改进VMD滤波方法
        4.2.4 改进VMD滤波实验及效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材料湿表面DSPI三维形变动态测量方法
    5.1 DSPI和DSSPI技术
        5.1.1 一维离面位移及其一阶导数测量
        5.1.2 二维面内位移及其一阶导数测量
    5.2 传统三维形变同步DSPI测量方法
        5.2.1 技术融合三维形变检测法
        5.2.2 DSPI灵敏度矢量共面旋转测量法
        5.2.3 DSPI非共面多灵敏度矢量法
    5.3 三维形变动态测量方法
        5.3.1 动态测量技术
        5.3.2 三维形变同步、动态测量新方法
        5.3.3 三维同步测量系统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材料湿表面DSPI三维形变动态测量系统
    6.1 动态测量系统设计
    6.2 硬件系统构建
        6.2.1 器件选型
        6.2.2 系统搭建
    6.3 系统软件
        6.3.1 开发环境
        6.3.2 软件设计
        6.3.3 联调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验验证及数据分析
    7.1 待测样本
        7.1.1 工程材料样本
        7.1.2 湿表面生物骨样本
    7.2 动态环境湿表面材料散斑去相关控制实验
        7.2.1 不同介质环境测量对比实验
        7.2.2 散斑尺寸与去相关实验
    7.3 湿表面离面位移及灵敏度方向应变测量
        7.3.1 离面位移检测
        7.3.2 灵敏度方向应变检测
    7.4 三维形变检测实验
        7.4.1 金属材料三维形变检测实验
        7.4.2 生物样本湿表面三维形变测量实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致谢

(4)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城市历史景观
        1.2.2 动态完整性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动态完整性理论
    2.1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2.1.1 第三类型学及其历史连续性视角
        2.1.2 文化景观理论及其人地关系思想
        2.1.3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及其核心观念
    2.2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思辨与探索
        2.2.1 保护范式的转型
        2.2.2 多维交互的认知模式
        2.2.3 动态完整性理论初探
    2.3 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范式构建
        2.3.1 时间线索——历时性层积
        2.3.2 空间线索——共时性特质
        2.3.3 人本线索——感知与认同
        2.3.4 线索拟合——综合保护途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性层积解构
    3.1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城区
        3.1.1 丹东老城历史景观概况
        3.1.2 典型构成要素及其价值
        3.1.3 价值存续的多元困境
    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演进
        3.2.1 缘起
        3.2.2 发生雏形阶段
        3.2.3 发展成型阶段
        3.2.4 剧变转型阶段
        3.2.5 稳中有变阶段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性分析
        3.3.1 层积空间结构与机制
        3.3.2 层积空间的叠构规律
        3.3.3 层积效应的作用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揭示
    4.1 共时界面中的特质单元解析
        4.1.1 城市景观形态单元
        4.1.2 景观特征类型单元
        4.1.3 历史景观特质单元
    4.2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区划
        4.2.1 信息层创建与密度区聚合
        4.2.2 特征斑块提取与单元内核识别
        4.2.3 模糊逻辑建模与单元范围划定
    4.3 单元特质挖掘与整体特质揭示
        4.3.1 单元特征的积聚现象解析
        4.3.2 单元特质的文化溯源探究
        4.3.3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整合揭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与认同量度
    5.1 基于居民感知的人地观诠释
        5.1.1 从空间地域到场所地方
        5.1.2 人地观中的情感内涵阐释
        5.1.3 人地观中的双向认同建构
    5.2 人地观视角下的维度关联探析
        5.2.1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维度
        5.2.2 感知维度的关联机制
        5.2.3 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
    5.3 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构建
        5.3.1 感知与感受数据的获取
        5.3.2 样本概况与影响因子提取
        5.3.3 量度评估模型构建与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途径
    6.1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双评价决策途径
        6.1.1 基于特质承载度的要素评价
        6.1.2 认同影响评价结果分类重构
        6.1.3 双评价的搭接耦合辅助决策
    6.2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变化管理途径
        6.2.1 以变化管理为核心的保护逻辑
        6.2.2 针对变化的动态趋势引导
        6.2.3 应对变化的动态均衡调控
    6.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元协同途径
        6.3.1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控规框架之中
        6.3.2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可持续框架下
        6.3.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层次主体协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保护理论发展历程及重要文件梳理
    附录2 相关国际宪章和建议文件内容对比
    附录3 丹东老城现存主要遗产清单
    附录4 丹东老城主要历史时期地图
    附录5 针对城市历史景观感知与认同量度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1.2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多元化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互动设计方法
        1.3.2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互动设计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1.4.2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基础
    2.1 互动设计方法的理论思想解析
        2.1.1 建筑互动理念的产生-建筑控制论
        2.1.2 信息技术变革下的响应式建筑理论
        2.1.3 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交互设计理论
    2.2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选择
        2.2.1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
        2.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2.2.3 虚拟现实技术对互动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3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2.3.1 商业空间的室内化发展历程
        2.3.2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及互动设计的必要性
    2.4 购物行为及心理需求影响因子分析
        2.4.1 购物行为及心理需求调研内容与方法
        2.4.2 商业空间中群体属性因素影响分析
        2.4.3 商业空间寻路分析与环境诉求
        2.4.4 商业建筑室内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5 使用者对商业空间影响因子的需求分析
        2.5.1 商业建筑室内空间布局需求分析
        2.5.2 商业建筑室内空间可识别性需求分析
        2.5.3 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熟悉度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流程的建立
    3.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原则
        3.1.1 基于虚拟现实双向互动的公众参与设计原则
        3.1.2 基于虚拟现实主体间性的审美交互设计原则
        3.1.3 基于虚拟现实构想性的动态设计原则
    3.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构成要素
        3.2.1 构成要素提取
        3.2.2 构成要素权重分析
    3.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流程
        3.3.1 虚拟场景环境需求分析
        3.3.2 虚拟场景的构建与实现
        3.3.3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互动体验
        3.3.4 互动信息反馈与方案优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
    4.1 功能布局互动设计方法
        4.1.1 功能布局与城市环境融合的互动设计方法
        4.1.2 空间配置的形态与功能互动设计方法
    4.2 组织动线互动设计方法
        4.2.1 动线的可达性与均好性互动设计方法
        4.2.2 动线序列的互动设计方法
    4.3 方位感的认知性互动设计方法
        4.3.1 空间识别性互动设计方法
        4.3.2 装饰构件表现力认知互动设计方法
    4.4 空间界面互动设计方法
        4.4.1 空间界面形式的场所感互动设计方法
        4.4.2 空间界面的材质与色彩互动设计方法
    4.5 导向与装饰互动设计方法
        4.5.1 导向系统互动设计方法
        4.5.2 商业空间装饰展陈互动设计方法
    4.6 室内景观与设施互动设计方法
        4.6.1 室内景观小品互动设计方法
        4.6.2 室内设施互动设计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方法应用
    5.1 商业建筑室内虚拟场景的构建与实现流程展示
        5.1.1 设计方案的环境需求分析
        5.1.2 设计方案虚拟现实互动场景建立
    5.2 以商业建筑室内功能布局互动设计方法为例的应用展示
        5.2.1 空间布局设计内容分析
        5.2.2 空间布局的互动反馈与分析
        5.2.3 空间布局方案设计优化策略
    5.3 以商业建筑室内导向系统互动设计方法为例的应用展示
        5.3.1 导向系统的虚拟模型建立
        5.3.2 导向系统的互动反馈与分析
        5.3.3 导向系统方案设计优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哈尔滨商业空间购物行为特征研究调查
附录2 意大利米兰商业空间购物行为特征研究调查
附录3 专家评分定权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准实验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视频分析法
        (五)教育叙事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教育戏剧理论及实践研究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研究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研究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
        (一)智慧学习环境研究梳理
        (二)智慧学习环境对教师教育效果研究
    三、已有文献研究的反思
    四、本研究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解读
        (一)对素质的解读
        (二)国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四)本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智慧学习环境
        (二)师范生
        (三)教师专业素质
        (四)教育戏剧
    二、理论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具身认知理论
        (四)智慧教育理论
        (五)戏剧表演理论
第三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模型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理论
        (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模型
    二、教育戏剧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设计
        (一)教育戏剧课程内容
        (二)教育戏剧课程结构
    三、教育戏剧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设计
        (一)教育戏剧课程教学方法
        (二)教育戏剧课程评价方法
    四、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作用分析
        (一)智慧学习环境与教育戏剧的关联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作用机理分析
    五、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准备
        (二)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量分析
    一、研究假设、信效度及伦理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信效度以及伦理
    二、数据收集与统计
        (一)数据收集种类设置
        (二)问卷收集与统计
        (三)被试人口社会学特征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定量分析
        (一)被试教师专业素质基线水平
        (二)实验数据分析
        (三)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性分析
    一、教育戏剧干预效果视频分析
        (一)视频分析框架
        (二)教师专业素质表征方式分析
        (三)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课程实施过程教育叙事分析
        (一)教育戏剧课程概况
        (二)智慧教室为教育戏剧课程开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教育戏剧促进积极乐观心理素质的提升
        (四)教育戏剧促进情绪稳定心理素质的提升
        (五)教育戏剧促进以学定教教学素质的提升
        (六)教育戏剧促进应对策略教学素质的提升
        (七)教育戏剧促进审美设计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关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关于课程效果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二、策略建议
        (一)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建议
        (二)提升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教学范式建议
        (三)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语言艺术建议
        (四)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非语言艺术建议
        (五)提升师范生审美素质的物理空间建议
    三、未来规划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8)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地方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民居研究综述
        1.2.2 客家民居研究综述
        1.2.3 建筑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1.2.4 已有成果的启示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培基大屋历史与现状研究
    2.1 沙塅村研究
        2.1.1 村落区位
        2.1.2 村落布局
        2.1.3 村落环境
    2.2 培基大屋历史沿革
    2.3 群众对建筑保护与利用意向调查
        2.3.1 针对石城县群众调查
        2.3.2 针对沙塅村群众调查
        2.3.3 社会调研结果分析
    2.4 培基大屋现状问题分析
        2.4.1 培基大屋残损现状
        2.4.2 培基大屋管理现状
        2.4.3 培基大屋利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培基大屋建筑特征研究
    3.1 厅屋组合式民居与围屋
    3.2 建筑空间特征
        3.2.1 空间构成要素
        3.2.2 空间布局
    3.3 建筑结构特征
        3.3.1 承重结构
        3.3.2 屋面结构
        3.3.3 围护结构
    3.4 建筑装饰特征
        3.4.1 木装饰
        3.4.2 石装饰
        3.4.3 彩画
        3.4.4 装饰题材及其意义
    3.5 建筑文化内涵特征
        3.5.1 风水文化
        3.5.2 宗族文化
        3.5.3 祈福纳吉文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培基大屋价值特征研究
    4.1 价值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4.1.1 建筑遗产及相关名词概念
        4.1.2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技术路线
        4.2.2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阐释
        4.2.3 权重系数的确定
        4.2.4 评分标准的确定
    4.3 培基大屋价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培基大屋保护与利用研究
    5.1 建筑保护与利用模式
        5.1.1 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模式
        5.1.2 培基大屋保护利用模式选择
    5.2 保护与再利用原则
    5.3 培基大屋的保护研究
        5.3.1 建筑残损修缮
        5.3.2 建筑管理条件改善
    5.4 培基大屋利用研究
        5.4.1 村落旅游资源开发
        5.4.2 培基大屋再利用功能布局
        5.4.3 培基大屋再利用室内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有关琴江镇传统建筑保护与更新调查问卷
    附录2 关于培基大屋的保护与利用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研究现状
        1.2.2 下肢外骨骼步态评估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目标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步态评估综述
    2.1 康复评定概述
    2.2 步态评估
        2.2.1 步态评估概述
        2.2.2 步态评估内容与方法
    2.3 步态参数建模
        2.3.1 步态时空参数
        2.3.2 步态关节角度参数
        2.3.3 步态对称性
        2.3.4 步态平衡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传感器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态评估
    3.1 引言
    3.2 步态时空参数评估
        3.2.1 SG平滑算法
        3.2.2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步态周期划分
        3.2.3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八相位步态划分方法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步态关节角度评估
        3.3.1 关节角度计算方法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步态对称性评估
        3.4.1 对称性计算方法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步态平衡性评估
        3.5.1 平衡功能指数计算方法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综合评估
        3.6.1 6MWT、10MWT评估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熟练度量化方法设计与分析
    4.1 熟练度定义
    4.2 实验数据采集
        4.2.1 实验器材
        4.2.2 实验对象
        4.2.3 实验过程
    4.3 熟练度量化方法
        4.3.1 基于随机森林的平衡训练熟练度量化方法
        4.3.2 基于梯度提升树的步行训练熟练度量化方法
    4.4 熟练度等级划分
    4.5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步态相似性分析
        4.5.1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4.5.2 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验证
    5.1 引言
    5.2 系统设计
        5.2.1 步态评估系统架构设计
        5.2.2 步态评估系统模块设计
    5.3 系统实现
        5.3.1 康复训练模块实现
        5.3.2 评估报告模块实现
    5.4 系统验证
        5.4.1 实验平台及场景
        5.4.2 单次成果验证
        5.4.3 历次结果验证
        5.4.4 统计结果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TINETTI GAIT ANALYSIS量表
附录B 正常成人关节角度参数
附录C 下肢外骨骼ADL实验评分记录表
附录D 康复训练评估报告
附录E 患者评估报告
附录F HOLDEN步行能力分级量表

四、对称概念在行走功能定量评价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增强地理环境的虚实融合制图认知与方法研究[D]. 张国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2]活力营造视角下的开放式产业园室外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贾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非结构化环境下生物材料湿表面高分辨率形变检测理论及方法研究[D]. 李志松. 东华大学, 2021
  • [4]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D]. 季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6]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商业建筑室内互动设计研究[D]. 雷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D]. 史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赣南厅屋组合式民居特征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石城县沙塅村培基大屋为例[D]. 黄婕妤.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 程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对称概念在步行功能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