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官兵过节讲真话

南沙官兵过节讲真话

一、南沙官兵佳节诉真情(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兰[1](2021)在《王仲儒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仲儒生于明朝末年江南兴化王氏家族。明清易代,王仲儒在父辈的影响下绝意仕途,潜心诗文创作,有《西斋集》十八卷付梓刊印。虽然年轻时亲历易代之际的家国巨变,却并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遗民诗人,但受家族父辈之影响,遗民情结贯穿了他的一生。特殊的家世背景和人生经历使得王仲儒的诗歌在反映清初社会现实和内心情感方面呈现出独特面貌。本文共由四部分组成,包括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和附录。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价值,并将学界目前对王仲儒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概括与总结。第一章梳理王氏家族播迁兴化的经过,重点介绍王氏几代名人,并以王仲儒的文字狱案为节点,阐述王氏家族的兴衰。第二章考察了王仲儒的交游情况,从方志、诗集、年谱等文献资料入手,对王仲儒的交游对象做细致的考辨梳理,根据交游对象身份的不同,分类概述他们与诗人的交往。第三章从诗歌文本入手,将王仲儒诗歌的题材内容分为五类,其中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瘼疾苦的诗作有很强的纪实性,但随着清代统治的日趋稳固,王诗也不免有称颂之作;记述羁旅感怀之作,既有远游离家之苦,也有游山玩水之乐;送别悼亡类多是王仲儒与家人朋友的分离之作,在王诗中占很大比重,是王仲儒真挚情感的体现;田园生活诗作是王仲儒悠然闲适一面的体现,与友人吟赏风月,饮酒赋诗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咏物题画诗在王诗中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构成王诗丰富题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概括王仲儒诗歌的艺术特色,在体式结构方面,王仲儒诸体皆工,尤擅长律诗的创作;文本形式具有诗题长、注释细及组诗多的特点;意象个性化和修辞手法多样是王诗艺术技巧的体现;叠词、量词、典故的使用丰富了诗歌语言;诗歌最终呈现出沉郁健壮、崇真重实的审美风格。结语部分评价王仲儒在清初诗坛的地位以及诗歌的文学史意义。附录为王仲儒年谱简编。

王波[2](2020)在《陈文烛研究》文中认为陈文烛(1536—1595)是明代中后期文坛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谢榛、王世贞、茅坤等人对他评价很高。本文以陈文烛现存着述为依据,系统展现陈文烛的生平、交游、刻书、诗文创作等情况,同时对其诗文作品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总结其诗文理论。首先介绍陈文烛基本概况,包括其生平考查,家族成员爬梳,以了解陈文烛的成长背景。笔者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考证出陈文烛的具体生卒年,并绘制其家族世系,总结其科举起家的原因。陈文烛从小深受家族文化的濡染,秉承“孝友”和“读书”二事的家训,这对他的人生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考察陈文烛的交游情况。陈文烛出生于文学家族,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性格使然,因此他接触到了许多政坛、文坛以及社会名流。他的交游主要从乡谊、同年、文学爱好等方面来选择。通过对他交游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正是这种广泛而丰富的交游生活,提高了陈文烛的文学修养,同时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并最终促使其闪烁在明中晚期文坛之上。再次考察陈文烛的着述及刻书情况。陈文烛一生笔耕不辍,着述甚丰,并且多有刻书活动。他为官一任,十分重视地方文化事业的建设,刻书就是其重要举措。笔者通过搜检地方志、各类丛书、古今书目、私人藏书目录等,将陈文烛散佚及现存着述、刻书情况做一次系统的梳理。然后分析陈文烛诗文创作理论。笔者根据其诗文、尺牍等资料对其诗文理论进行整理分析,展现陈文烛身处大的时代背景下,其诗文创作理论与“后七子”的联系与区别,并注意到其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他在前期受父亲和后七子诸人的影响,诗文思想倾向于复古。但万历后期,他四处为官,得山川之助,逐渐认识到复古运动的不足,多有创新,以期弥补其缺陷,并追溯诗文的源头,但却在革新的路上收效甚微。最后主要介绍陈文烛的诗文创作和艺术特色。他的诗歌数量很多,内容涉及多方面,有与友人的酬赠送别,有山水游历,有人生感怀等,其诗歌艺术特色也很鲜明,喜用组诗的形式来写事抒怀,善用典故,诗歌风格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其散文题材多样,或描景,或叙事,或写人,或议论,风格各异,从而展现了作者的散文才华。

李佩瑜[3](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叶长安[4](2019)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文中提出

吕姝焱[5](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陈俊宇[6](2019)在《老山战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山战役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中国同越南侵略者在云南边境上打响的一场为期五年的边境战争,同时也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陆疆上的唯一一次战事。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中国从越南撤军。越军乘我边境空虚之际占领了中越边境的各大山头,企图继续侵扰中国。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组织的老山战役打响。在此后的五年时间里,老山地区一直处于热战阶段。1989年10月,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老山地区执行防御作战任务。1993年4月,老山地区撤销防御作战任务,仅作为普通边界由边防军队驻守。在老山战役中诞生的老山精神,不仅在当时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时代精神的一种,至今仍然熠熠生辉。本文旨在梳理1984年老山战役的始末,运用传统军事史的记述手法,辅之以地缘政治、新闻媒体的视角来审视老山战役爆发的前因后果,让读者在了解认识那段历史的同时,用老山精神的内涵彰显“中国风采”,以期更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郭佳慧[7](2018)在《晚清曲家郑由熙及其戏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郑由熙,晚清戏曲家,安徽歙县人,主要活动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着有诗文集《晚学斋诗文集》和《莲漪词》,戏曲作品《暗香楼乐府》,其诗文集和戏曲作品在晚清曲坛上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本文以郑由熙为研究对象,结合郑由熙所着诗文集及前人研究的成果,对郑由熙的生平、交游、诗词等进行分析。重点对郑由熙戏曲作品《暗香楼乐府》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五章。第一章郑由熙生平研究。结合郑由熙诗文集及地方志资料,按时间顺序整理郑由熙生平状况,着重介绍郑由熙江西做官后的生平经历。第二章郑由熙交游考。本章分为早年与江西官任及其他文人官宦的交游。郑由熙一生交游广泛,曾与许善长、张鸣珂等文人有过交游活动,他们都对郑由熙之后的戏曲创作中有过或多或少的影响。因郑由熙好友大都是在其官任江西之后,因此本章将着重介绍郑由熙官任江西后的交游情况。第三章郑由熙诗词创作研究。本章先对郑由熙诗文集作简单介绍,再按诗词内容分类研究郑由熙诗词创作,着重分析郑由熙诗词内容。第四章郑由熙《暗香楼乐府》创作研究。本章分为郑由熙戏曲创作背景、戏曲内容及本事分析、“自况”戏曲、戏曲主题思想四方面,对郑由熙戏曲作品《暗香楼乐府》作系统分析研究。着重对郑由熙戏曲作品本事作详细研究。第五章郑由熙《暗香楼乐府》艺术特色。本章主要从人物形象、剧作结构、曲牌联套、修辞四方面,对郑由熙《暗香楼乐府》做细致分析。由于郑由熙戏曲作品中人物形象突出,因此本章将主要着重分析郑由熙戏曲作品的人物形象,忠义形象、女性形象、奸恶形象等方面作系统研究。

张若兰[8](2018)在《“春秋笔”与“逍遥篇” ——大礼议受贬官员杨慎研究》文中指出“大礼议”一直是明史研究中无法忽视的重要事件,常常被作为明朝前后士人、士风变化的转折点。对于事件核心人物杨廷和的长子——杨慎来说,“大礼议”也是其人生发展道路的转折点。杨慎以殿试第一进入翰林,学术精博,着述繁多。其学术、作品和思想的整理、研究自然成为学人们研究的重点,并且成果颇丰;由于贬谪,卒年成疑,引发了学界的讨论。杨慎作为一名被排斥于仕途之外的贬官,在“大礼议”后如何重构自我身份和认同感却乏人问津,而正是这些背后的细枝末节构筑起了一个完整的杨慎。杨慎在其病中绝笔《病中永诀李张唐三公》中,曾以“知我罪我春秋笔,今吾故吾逍遥篇。”总结了自己的生平志慨,无论世间评论如何,始终坚持自我,至死不屈。本文则通过对比“大礼议”后,来自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后世的“春秋笔”下的杨慎形象,与杨慎自处“逍遥篇”中的形象,探寻杨慎是如何借由社会舆论的发酵,从一个欺上逆臣,变为一个诗文立命的文人;又如何由一个凡体肉胎的文人,成为当代民间崇拜的神仙形象。贬谪后的杨慎通过广泛的交游,通过这些诗词的往来和传播,获得了来自社会的肯定、民间舆论的认可,成功塑造起一个以诗文、学识闻名的文人形象。借此一探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如何?受贬官员的地方生活如何?士人偏离了仕途后重建的人生理想如何?

胡继超[9](2018)在《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军网由解放军报社主办,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10月1日的解放军报网络版。中国军网是由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正式批准的新闻综合网站,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布原创军事资讯,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世界各国传递中国声音的军事新闻权威媒体。1999年解放军报开始创办网络版并接入互联网,这就是中国军网的前身。2004年解放军报电子版以中国军网的名称正式上线。研究中国军网这一媒介载体,探究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与问题,找到新媒体时代传播红色文化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挖掘红色精神鼓舞人心、激发斗志的重要作用,让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层、不丢失,成为熔铸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不竭力量。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缘起。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红色文化传播、中国军网的媒体研究、新媒体传播等相关文献,对新媒体语境、中国军网、红色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找到从新媒体角度研究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视角,论证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梳理相关参考文献,确立本文研究对象、方法、意义、创新点,说明本研究的设计思路。第一章,梳理中国军网发展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播概况。首先对中国军网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主体权威性、传播内容严肃性、传播价值特殊性的传播特征,总结出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传播手法较为陈旧、传播平台过于单一的传播问题。第二章,论述新媒体技术在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及影响。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军网积极改革创新,推动报网融合发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军事新闻质量,利用新媒体发展和传播红色文化。首先概述了改版后中国军网的栏目定位、功能特点。接着阐述了利用微博、微信、链接等加强媒介融合打通红色文化多元传播平台;萌漫动图的故事化讲述、航拍视频的立体化,直播的即时性呈现、VR的情景化、H5形式的多维感知性等互联网思维制作立体化传播内容;运用移动微场景技术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创新军网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内容,增强军民互动性,提升传播话语权。第三章,对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军网的红色文化传播进行反思。要善用新技术,实现严肃性与娱乐性的融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跨平台多渠道传播;在现代舆论场中强化意识形态。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鼓舞军民士气,焕发新的力量,让革命薪火能够源源不断,代代相传。

郝佩林[10](2018)在《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文中研究指明苏州评弹,包括评话和弹词,俗称大书和小书,孕育于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南宋以降,民间说书逐渐萌发、成型,奏演于江南城乡社会。明代中期之后,江南乡镇勃兴,乡村工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文化和社会风气丕变,城乡娱乐需求骤增,为苏州评弹的成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时至晚清,苏州评弹演艺渐臻成熟。清前期出现的光裕公所在太平天国乱后得以恢复,它以组织的力量整顿评弹行业,规范江南城乡演出秩序。20世纪20、30年代前后,江南乡镇评弹说唱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乡镇书场炽盛,艺人咸集,演出络绎不绝,普通民众以欣赏评弹为乐,苏州评弹由此逐渐融入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日常生活。抗战爆发后,在沦陷区以及国民党政权统治末期的江南城乡,苏州评弹的演出或者畸形繁荣,或者乱象丛生,艰难存在。从近世以来江南乡镇评弹演出的演变脉络,不难看出,苏州评弹始终是江南乡村民众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评弹艺人主要在乡镇茶馆展示才艺,是为茶馆书场。乡镇书场是江南文化生态的伴生物,以其经营及承演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专营书场、兼营书场、混场子和临时书场等不同类型,满足了不同情况下的民众需求。乡镇民众多把乡镇茶馆作为获取资讯的平台、休闲娱乐的空间和社区政治的园地。其间相对稳定的客源、小本经营之道和经济实惠的消费水平,促成了茶馆与书场的结缘。由此,密布的水乡茶馆不仅为评弹展演提供了物化空间,也因为这种展演蔚成江南乡镇社会崇文重艺、知音谙吕的评弹民间生态。从空间格局考察,乡镇书场具有不同层次,评弹风尚浓郁、名家响档荟集的乡镇“老码头”联络成网,侧面反映了江南乡镇社会的文化发达程度,而在广阔的城乡,密布的水网、错落的乡镇和便捷的舟楫又十分有利于各层次书码头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城乡之间不断传递着社会文化信息。在乡镇书场运作中,作为经营者,场东负责打理书场日常运作的各项业务。场东常常远赴苏州、上海等都市茶会礼聘说书先生;同时,场东努力妥善处理各方人脉关系,营造安稳的运营环境,训练手下堂倌,着力提升书场服务质量。场东与远道而来的评弹艺人关系复杂,或愉快合作,或互相抵牾,不一而足。凡此种种,在江南乡镇社会呈现出城乡交流的生动面相。另一方面,场东对书场设施的安排以及空间的布置,尤其是“状元台”、“戤壁客”等书场安排体现了特定的社会价值与象征意义。场东的书场运作在江南乡镇社会营造了多种社会角色沟通的社会空间,演绎出江南城乡交流的多样化方式。艺人是乡镇评弹演艺的主体与核心要素。在江南乡镇码头上,既有往来于城乡的响档名家,也有初试啼声的新手,更有长期驻留乡镇的码头老虎和乡村漂档。他们在演艺、谋生的同时,不断汲取地方性知识,将共同体生活元素化入说唱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评弹民间技艺,亦底定了评弹艺术面向乡村的艺术旨趣。艺人在精进艺术的同时,也参与了地方生活。艺人们儒雅稳健的台风和感恩慕义的行谊在乡镇社会中型构出“先生”般的形象;书场内外,艺人与听客、地方威权等群体围绕艺术品鉴、演出秩序等方面展开互动、角逐;艺人同道之间结纳资助,敌档竞艺。活跃于乡码头上的诸种角色表演显现了江南城乡社会关系的鲜活态。最后,作为江南乡民日常休闲的听书,在娱乐乡民的同时,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苏州评弹的展演节律深度嵌入了乡村日常生活之中,衍为水乡民众慢板化的生活样式。听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乡村的社会纽带,艺人、听客之间交游唱和同时生成以听书为乐的听众共同体。更重要的是,评弹说唱不仅模铸乡民生活样式,而且陶冶着乡民的观念情趣。评弹说唱使江南乡民们在艺术审美中体悟着忠、孝、节、义的精英思想,沟通了大小传统两个思想境域。鉴于乡镇社会生活的传统性,部分民国知识精英致力于缩短文明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的距离;江南乡镇评弹的近代改良正体现了这样的努力。本文重点关注的既非评弹的文学艺术特性,亦非单纯述说苏州评弹的近代演变过程,而是将其置于近代社会发展的脉络中,确认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历史方位和社会功能。透过苏州评弹在江南乡镇社会中的实态运作,揭示其与江南乡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苏州评弹在江南城乡之间的流动,考察其在沟通江南城乡生活中的历史作用。惟其如此才能显示社会史的整体视野。

二、南沙官兵佳节诉真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沙官兵佳节诉真情(论文提纲范文)

(1)王仲儒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兴化王氏家族兴衰
    第一节 兴化王氏家族的播迁
    第二节 《西斋集》案与兴化王氏家族的衰微
第二章 王仲儒生平与交游考述
    第一节 王仲儒生卒年考
        一、生年考证
        二、卒年考证
    第二节 王仲儒的生平与心路历程
        一、少年受业
        二、中年漂泊
        三、晚年安定
    第三节 王仲儒的交游
        一、官吏仕宦
        二、遗民隐逸
        三、同里姻亲
第三章 王仲儒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政治民生诗
        一、叙写时事、赞颂盛世
        二、描述灾害、体恤民情
        三、咏史怀古、借景伤怀
    第二节 羁旅述怀诗
        一、离别难舍之情
        二、羁旅远游之苦
        三、山水纪行之乐
    第三节 送别悼亡诗
        一、送别怀人
        二、悼亡挽诗
    第四节 田园生活诗
        一、日常吟咏
        二、文人雅集
        三、民俗节日
    第五节 咏物题画诗
        一、咏物诗
        二、题画诗
        三、题人物画像
第四章 王仲儒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体式特点
        一、众体兼备
        二、长于律诗
    第二节 形式特点
        一、诗题长
        二、注释细
        三、组诗多
    第三节 艺术手法
        一、个性化意象
        二、修辞手法
        三、用典
    第四节 诗歌语言
        一、叠词形象化
        二、量词具体化
    第五节 审美风格
        一、沉郁健壮
        二、崇真重实
结语
附录 王仲儒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2)陈文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文烛的家世与生平
    1.1 陈文烛的家世
        1.1.1 陈勋兄弟——江北陈氏之发轫
        1.1.2 陈泮夫妻——江北陈氏之发展
        1.1.3 陈柏父子——江北陈氏之壮大
    1.2 陈文烛的生平
        1.2.1 生卒年考
        1.2.2 生平经历
第二章 陈文烛文坛交游考
    2.1 陈文烛与谈天社、白社
    2.2 陈文烛与复古派
    2.3 陈文烛与白榆社
    2.4 陈文烛与其他友人
第三章 陈文烛的着述及刻书活动
    3.1 陈文烛着述考
        3.1.1 存世着作
        3.1.2 散佚着作
    3.2 陈文烛刻书考
        3.2.1 刻地方乡贤及旧时名宦着作
        3.2.2 刻师友之书
        3.2.3 刻自着(编)或者亲人着作
        3.2.4 刻同僚着作
第四章 陈文烛的诗文理论
    4.1 陈文烛的复古文学理论
        4.1.1 步趋复古
        4.1.2 修正复古
    4.2 陈文烛的文学思想的转向
        4.2.1 “得山川之助”
        4.2.2 以情为本
        4.2.3 以才为重
        4.2.4 文学之“变”
    4.3 陈文烛“复古派”身份辨析
第五章 “居然汉唐间名家”——陈文烛的诗歌创作
    5.1 陈文烛诗歌的内容
        5.1.1 感怀伤事
        5.1.2 宦途游历
        5.1.3 酬赠送别
    5.2 陈文烛诗歌艺术特色
        5.2.1 大量创作组诗
        5.2.2 用典繁富
        5.2.3 风格多样
第六章 陈文烛的散文创作
    6.1 序跋
    6.2 尺牍
    6.3 传志
    6.4 碑记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陈文烛年谱
附录B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老山战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老山战役爆发的背景
    第一节 老山战役爆发前的国际关系
        一、中苏关系破裂,中越反目成仇
        二、中美频频示好,中柬患难真情
        三、越南虎视眈眈,柬埔寨兵临城下
        小结
    第二节 老山地区的地理概况
        一、自然环境方面
        二、老山地区的战略地位
    第三节 当时中越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对比
        一、经济实力对比
        二、军事实力对比
第二章 老山战役的始末及历史地位
    第一节 冲锋陷阵——打响老山拔点作战(1984年4月28日至5月15日)
        一、老山拔点作战的战略部署
        二、打响老山拔点作战
    第二节 固若金汤——抵御敌人疯狂反扑(1984年5月16日至“7·12”大战)
        一、越军的数次来犯
        二、“7·12”大战
        1984 年老山战役小结
    第三节 轮流上阵——“7·12”后的老山轮战(1984年7月12日至1989年)
        老山轮战小结
    第四节 老山战役的历史地位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陆界谈判赢得主动
        二、强化我国军队建设,弘扬我军军威
        三、巩固边疆军民关系,增强军民感情
第三章 新闻媒体视角下的老山战役——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为中心
    第一节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关于老山战役的报道统计
        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与老山战役报道
        二、《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的报道统计
    第二节 老山战役中的战事报道
        一、战役爆发前的边境战事和严正警告
        二、“4 · 28”老山拔点作战
        三、老山拔点作战后到“7· 12”大战
        四、“7· 12大战”后的轮战
        五、老山战役后的排雷工作
        小结
    第二节 举国上下关注老山战役的报道
        一、国家领导人接见老山英雄和视察文山
        二、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老山战役
        小结
    第三节 老山战役中的突出事迹以及表彰报道
        一、介绍有突出事迹的单位和个人
        二、表彰在战役中立功的单位和个人
        小结
第四章 老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第一节 老山精神概述
        一、老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二、老山精神的形成
    第二节 老山精神在的当代价值和启示
        一、老山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二、弘扬老山精神就是继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
        三、弘扬老山精神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晚清曲家郑由熙及其戏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对郑由熙作品着录情况研究
        1.2.2 对郑由熙生平的研究
        1.2.3 对郑由熙交游的研究
        1.2.4 对郑由熙诗词的研究
        1.2.5 对郑由熙戏曲作品的研究
2 郑由熙生平研究
    2.1 道光十年—咸丰二年:年少安逸,科举不顺
    2.2 咸丰三年—同治七年:十年逃难,重游江南
    2.3 同治八年—光绪二十四年:江西做官,诗文自娱
3 郑由熙交游考
    3.1 早期与文人的交游
        3.1.1 与南京文人的交游
        3.1.2 与安徽文人的交游
    3.2 江西时与官宦、文人的交游
        3.2.1 与官员的交游
        3.2.2 与文人的交游
    3.3 与其他文人的交游
4 郑由熙诗词研究
    4.1 郑由熙诗词概况
    4.2 郑由熙诗词分类研究
        4.2.1 写景之作
        4.2.2 咏物之作
        4.2.3 时事之作
        4.2.4 交游之作
        4.2.5 悼亡之作
        4.2.6 节令之作
        4.2.7 咏史之作
5 郑由熙《暗香楼乐府》创作研究
    5.1 《暗香楼乐府》创作背景
    5.2 《暗香楼乐府》的故事内容及其本事
        5.2.1 《雁鸣霜》
        5.2.2 《木樨香》
        5.2.3 《雾中人》
    5.3 《暗香楼乐府》的“自况”特色
        5.3.1 清代“自况”戏曲
        5.3.2 郑由熙的“自况”戏曲
    5.4 《暗香楼乐府》的主题思想
        5.4.1 关心社会生活
        5.4.2 表彰忠孝仁义
        5.4.3 鞭挞奸诈小人
        5.4.4 佛教、神仙反映主题
6 郑由熙《暗香楼乐府》艺术特色
    6.1 生动的人物形象
        6.1.1 忠义形象
        6.1.2 女性形象——贺双卿
        6.1.3 其他人物形象
    6.2 巧妙的结构编排
        6.2.1 《雾中人》——双线互进
        6.2.2 《木樨香》——多条互进
        6.2.3 《雁鸣霜》——时间递进
    6.3 精巧的修辞运用
        6.3.1 多用对偶
        6.3.2 善于用典
        6.3.3 善用暗讽
        6.3.4 多种修辞运用
    6.4 恰当的曲牌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春秋笔”与“逍遥篇” ——大礼议受贬官员杨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 士人生活研究
        (二) “大礼议”人物研究
        (三) 新都杨氏研究
        (四) 杨慎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都杨氏
    一、儒学传家,礼法自检
    二、杨氏贾谊,刘门苏轼
    三、议礼受挫,家门顿衰
第二章 以争“大礼”充军烟瘴
    一、大礼议之前:海涵地负,朝廷得人
    二、大礼议之后:欺慢君上,大肆恶逆
第三章 世间论
    一、朝廷命官乞释争辩
    二、地方大吏宽待善视
    三、文人士子万里驰仰
    四、寻常百姓打抱不平
第四章 升庵自处
    一、风雅文人
        (一) 雅趣仍旧
        (二) 治学不辍
    二、忠国之臣
        (一) 心郁难解
        (二) 服赭效国
    三、粉面狂士
        (一) 双髻簪花
        (二) 银铛锁归
第五章 博学饶着,明世第一
    一、皇家追谥加赠
    二、文士称学赞德
    三、民间传说升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时代背景
        (二)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军网发展历史与红色文化传播概况
    一、中国军网发展历史
    二、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特征
        (一)传播主体的权威性
        (二)传播内容的严肃性
        (三)传播价值的特殊性
    三、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问题
        (一)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
        (二)传播手法较为陈旧
        (三)传播平台过于单一
第二章 新媒体在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的应用及影响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军网改版
        (一)新版中国军网传播特点
        (二)新版中国军网功能定位
    二、加强媒介融合打通红色文化多元传播平台
        (一)利用微博传播红色文化
        (二)利用微信传播红色文化
        (三)利用链接传播红色文化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制作立体化传播内容
        (一)萌漫动图的故事化讲述
        (二)航拍、直播的立体化和即时性呈现
        (三)VR、H5的情景化和多维感知性
    四、新媒体技术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新媒体技术增强军网红色文化传播互动性
        (二)新媒体技术提升军网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
        (三)新媒体技术强化军网红色文化传播话语权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军网红色文化传播的反思
    一、在严肃性与娱乐性的融合中讲好红色故事
        (一)故事的设置策略探析
        (二)故事的互动策略探析
    二、跨平台多渠道传播中做好媒介融合
        (一)设立全媒体“中央厨房”
        (二)构建数字化博物馆
    三、在现代舆论场中强化意识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10)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南乡镇评弹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明清评弹的乡村成长
        一、苏州评弹的乡村起源
        二、明清市镇勃兴与评弹成长
        三、晚晴评弹行业规范的确立
        四、明清时期评弹流播特点
    第二节 民国前期乡镇评弹的繁盛
        一、乡镇书场炽盛
        二、艺人咸集乡镇
    第三节 民国中后期乡镇评弹演艺衰像
        一、沦陷时期乡镇评弹的畸形存在
        二、民国末期乡镇评弹的艰难维持
第二章 书场:乡镇社会公众空间
    第一节 江南文化生态中的茶馆书场
        一、茶馆:公众空间之节点
        二、茶馆与书场的结缘
        三、评弹的民间社会生态
    第二节 乡镇书场的类型
        一、专营书场
        二、兼营性书场
        三、混场子和临时书场
    第三节 乡镇书场的空间格局
        一、乡镇“老码头”
        二、乡码头网络
第三章 乡镇场东的经营策略
    第一节 场东的运作
        一、书场环境的营造
        二、艺人延聘与利益分配
        三、“龙园”标准:梅李场东瞿老四的经营
    第二节 场东经营的社会性表达
        一、书场陈设的社会性
        二、“状元台”的象征意义
        三、“戤壁客”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 场东与艺人的关系
        一、场东与艺人的合作
        二、场东与艺人的抵牾
第四章 评弹艺人的乡镇演艺生涯
    第一节 艺人的乡野生存
        一、艺人群体的生活状态
        二、乡镇艺人的身份表达
    第二节 曲艺的乡村取向
        一、地方性知识
        二、共同体生活的参与
        三、独特的民间技艺
    第三节 同埠艺人的关系模式
        一、同道之结纳
        二、乡码头上的敌档
    第四节 往来于江南城乡
        一、新手试艺乡码头
        二、名家响档出码头
        三、“码头老虎”与乡镇漂档
        四、会书与乡村书艺
    第五节 艺人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书台上下的艺术品鉴
        二、艺人与地方威权角力
第五章 乡镇评弹展演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听书与乡民休闲
        一、听书与休闲节律
        二、作为休闲方式的听书
    第二节 听书与乡民交往
        一、乡村听众共同体
        二、听书与日常交往方式
    第三节 乡镇评弹与日常教化
        一、别样的“非现代性”体悟
        二、民间艺术的观念陶冶
        三、融入共同体的艺术感知
        四、说书改良与乡民教化
余论:民间艺术与近代江南城乡生活
参考文献
附录:评弹专用术语集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南沙官兵佳节诉真情(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仲儒诗歌研究[D]. 李若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陈文烛研究[D]. 王波. 济南大学, 2020(01)
  • [3]《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 叶长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
  • [5]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老山战役研究[D]. 陈俊宇. 云南大学, 2019(03)
  • [7]晚清曲家郑由熙及其戏曲研究[D]. 郭佳慧.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8]“春秋笔”与“逍遥篇” ——大礼议受贬官员杨慎研究[D]. 张若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在中国军网的传播研究[D]. 胡继超. 西南大学, 2018(02)
  • [10]苏州评弹与近代江南乡镇生活[D]. 郝佩林.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南沙官兵过节讲真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