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沙草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

退化沙草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

一、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殷国梅,冀超,刘思博,杨风兰,张英,慕宗杰,赵逸雯,马春梅,陆鹏飞,张瑾,刘永录[1](2022)在《毛乌素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响应》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毛乌素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围封作为对照(Ⅳ),采用施肥(Ⅰ)、补播(Ⅱ)、喷藻(Ⅲ)、藻类补播拌种(Ⅴ)和施肥+补播(Ⅵ)措施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沙化草地进行修复,通过监测植被群落特征及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标,评价其对生态修复措施的响应。[结果]施肥(Ⅰ)、补播(Ⅱ)、喷藻(Ⅲ)、藻类补播拌种(Ⅴ)和施肥+补播(Ⅵ)处理区的植被群落平均高度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区(Ⅳ);藻类补播拌种(Ⅴ)处理区的植被群落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显着(P<0.05)高于其他5个处理区;施肥(Ⅰ)处理区的植物种类最多,共20种;补播(Ⅱ)处理区最少,共10种;喷藻(Ⅲ)、施肥(Ⅰ)和藻类补播拌种(Ⅴ)处理区的Margar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显着(P<0.05)高于其他处理组。[结论]不同修复措施对于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均有显着影响。喷藻或拌藻、施肥等具有养分输入作用的修复措施对短期内修复沙化草地具有显着效果,修复后植物种类、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加,植被群落变得相对复杂。

王丛[2](2021)在《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文中指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推广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大力实施使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面积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增加,但是植物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增加的贡献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宁南山区典型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研究材料,培养并收集其根系分泌物及土壤,测定其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含量;利用13C脉冲(连续)标记法对培养在根箱中的长芒草和大针茅进行标记,监测根系-土壤-土壤微生物中δ13C值变化,对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转化的影响开展研究,以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辨析植物根际碳对土壤有机碳输入的作用机制,为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生长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改善土壤肥力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黄土高原典型植物长芒草和大针茅的根系分泌物中酯类相对含量均较高,其中,1-丙烯-1,2,3-三羧酸-三丁基酯与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两种酯类物质是黄土高原荒漠草原优势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主要组成。1-丙烯-1,2,3-三羧酸-三丁基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芥酸酰胺、3-戊烯-2-醇、十七烷、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2,4-二叔丁基苯酚、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等物质为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共有物质,但相对含量差异不大。(2)经过五个月的种植,两种植物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根际均比非根际高,长芒草根际土有机碳比非根际土高4.92%,大针茅为2.97%,说明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且长芒草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更明显;长芒草根际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比非根际土高30.30%,大针茅为35.71%,说明根系分泌物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使微生物数量及活性上升,从而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根系分泌物还可以使土壤腐殖质增加,从而改善土壤质量。(3)根系分泌物增加后,根际土的微生物较非根际土活跃,且根际在根系分泌物输入土壤后,会产生激发效应使根际土土壤有机碳减小,且非根际土的激发效应较为滞后。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中腐殖质的含量有一定影响。(4)对于宁南山区两种不同的植物长芒草和大针茅来说,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整体种植大针茅的土壤腐殖质碳含量更多,且大针茅的土壤腐殖质碳随着植物的生长在不断减小;根际土的变化程度及响应时间基本都比非根际土迅速,这说明根系分泌物的增加会产生根际激发效应使土壤有机碳减少,但根系分泌物短期的增加结束后,土壤的有机碳会恢复到波动前的状态。(5)随着13C脉冲标记后培养时间的进行,整体上长芒草根际土土壤有机碳组分δ13C大于非根际土,根际土壤13C-SOC标记65天后比标记0天增加了40.79%,非根际土则增加了37.06%;根际土壤13C-DOC标记后65天为比标记0天降低了71.79%,非根际土则降低了59.80%;根际土壤13C-MBC标记后65天0天降低了55.56%,非根际土壤则降低了41.41%;说明根系分泌物对土壤DOC、MBC等活跃的有机碳组分影响迅速,且能够通过微生物的转化进入土壤,转化为土壤有机碳。(6)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后,会逐渐迁移至非根际土,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13C-SOC在根系附近固存。当植物分泌物进入根际土壤后,根系微生物会迅速向根际土聚集且分解根系分泌物利用。对于腐殖质碳来说,根际土内腐殖质碳13C减小时,非根际土内含量上升。大针茅的土壤DOC、MBC的变化趋势与长芒草较为一致。植物的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进入土壤后被微生物利用是一个短时间的过程,在本实验中需要1天时间,通过微生物及渗透作用的影响,根系分泌物会有部分转移至非根际土中,后形成土壤有机碳,大部分存在于根际土和根际微生物中。

曹立悦[3](2021)在《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种植年限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科尔沁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玉米田为研究对象,以沙质草地为对照,采用湿筛法测定了0-40 cm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分布状况,选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W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为稳定性评价指标,以此研究随着种植年限和土层深度变化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变化及稳定性差异;测定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确定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有机碳储量,评价各指标间相关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垦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在不同土层呈现出一致性规律,整体上表现为随种植年限增加大团聚体含量呈现“N”型态势;(2)种植15-20年土壤团聚体的W0.25、MWD和GMD值均高于其他开垦年限,D、K则相反,且上层团聚体稳定性优于下层;(3)开垦措施促进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且>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种植15-20年最大;开垦增加了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减小了小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各土层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均以<0.25 mm最大,>1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比例在种植15-20年最大;(4)相关分析表明,>1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与W0.25、MWD、GMD、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0.5-0.25 mm、<0.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D和K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表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强。综上所述,开垦活动提高了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增强了科尔沁地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了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改变了有机碳储量比例;种植15-20年的土壤抗侵蚀力、固存碳的能力较强,>20年的持续种植可能会导致土地退化,应考虑通过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合理培肥等方式增加大团聚体占比,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实现该地区土壤可持续健康发展;W0.25、MWD、GMD、D和K均能较好的评价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1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可以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

李晓辉[4](2021)在《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质量对氮磷养分添加的响应》文中认为氮(N)和磷(P)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元素。全球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N限制了植物生产力,但P的限制同样重要。N和P的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尤其是对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在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和化肥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大气N、P沉降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增加,植物生长对N、P的可获得性增加,因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过程如何响应这些营养元素的增加成为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以中国北方典型生态脆弱区科尔沁沙地退化围封恢复的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设置试验一:CK(对照组)、N5(5 g N·m-2·yr-1)、N10(10 g N·m-2·yr-1)、N15(15 g N·m-2·yr-1)、P5(5 g P·m-2·yr-1)、N10P5(10 g N·m-2·yr-1+5 g P·m-2·yr-1)等6个养分添加试验来研究N、P养分添加及二者协同效应对植物群落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试验二:CK(对照组)、N20(20 g N·m-2·yr-1)、P10(10 g P·m-2·yr-1)和N20P10(20 g N·m-2·yr-1+10 g P·m-2·yr-1)等4个养分添加试验来研究N、P养分添加及二者协同效应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以期为科尔沁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恢复措施制定、固碳增汇功能提升、以及全球变化风险应对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在科尔沁沙质草地,N、P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生物量有显着影响,其中单施N肥和P肥,以及N、P肥混施(NP)均显着增加了地上生物量(P<0.05),而单施P肥显着降低了凋落物量(P<0.05);且科尔沁沙质草地存在N饱和临界值,当施N量超过10 g N·m-2·yr-1时,植被生长将会受到抑制。(2)单施N肥和P肥增加了植物平均高度,但影响不显着(P>0.05),NP混施显着增加了植物平均高度(P<0.05);单施N肥和N、P混施对盖度有显着增加的作用(P<0.05),单施P肥增加了群落盖度,但不显着(P>0.05);单施N肥、单施P肥和NP混施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表明科尔沁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N和NP共同作用的影响,而N、P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组成无显着影响。(3)单施N肥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对土壤电导率(EC)、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全磷(TP)以及氮/磷(N/P)没有显着影响(P>0.05);单施P肥显着增加了土壤EC(P<0.05),而对土壤p H、SOC、TN、TP和N/P没有显着影响(P>0.05);NP混施显着降低了土壤p H,而对土壤EC有显着增加的作用(P<0.05),但对土壤SOC、TN、TP、N/P无显着影响(P>0.05)。表明在科尔沁沙质草地,N、P养分添加仅对土壤p H、EC有显着影响,而对其他土壤物理性质和全料养分无显着影响。(4)5 g·m-2·yr-1和10 g·m-2·yr-1的N添加以及P肥显着降低了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P<0.05),15 g N·m-2·yr-1则显着增加了硝态氮(NO3--N)含量(P<0.05),而显着降低了速效磷(AP)含量(P<0.05);单独P添加和NP混施对土壤NO3--N含量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增加了AP含量(P<0.05);NP混合添加显着增加了土壤NH4+-N和AP含量(P<0.05)。表明在科尔沁沙质草地,土壤速效养分主要受NP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NO3--N主要受低N量和P肥的影响,NH4+-N主要受高N量和NP共同作用的影响,AP主要受高N量、NP共同作用以及P肥的影响。(5)单施N肥和单施P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有显着增加作用,其中在3个N添加梯度中,只有15 g·m-2·yr-1的N添加显着增加了土壤MBC,但土壤MBC随N添加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MBN)不受N、P养分添加的影响。(6)从生长季初期到生长季后期,N、P养分添加后的土壤温度变化趋势相同,均呈“W”形的变化;不同处理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也一致,呈“三峰曲线”形变化,但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N、P养分添加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没有显着影响(P>0.05),N添加与P添加之间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也没有显着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科尔沁沙质草地养分限制主要受N限制,其次是P限制,N、P共同限制科尔沁沙质草地的植被生长。N、P养分混合添加是促进退化围封的的科尔沁沙质草地恢复的最佳施肥方式,且N添加量不能超过10 g·N m-2·yr-1。

王君芳[5](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以及砂石场对草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风蚀及水蚀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在2018年,调查了 5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扎赉诺尔灵露煤矿、霍林河矿区、锡林浩特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乌海骆驼山矿区)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恢复措施对草原矿区的生态恢复效果。在2012年至2018年,每年8月份对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并在2018年调查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恢复)和不同恢复措施下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化规律。经全面分析2类不同矿区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在自然基底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20年以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更接近原生草原;人工恢复5年以下的排土场,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大多为人工种植牧草。无论是自然恢复还是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或接近于原生草原。(2)人工恢复土壤容重总体上大于原生草原和自然恢复土壤容重,原生草原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高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在扎赉诺尔灵露矿区和霍林河矿区,人工恢复2~3年、自然恢复20年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原生草地。(3)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恢复年限和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正相关,恢复力与恢复时间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强,越接近于原始自然群落,且土壤-植被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4)砂石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恢复力随恢复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群落稳定性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群落越稳定,原生物种定植数量增加。(5)砂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砂石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占总有机碳储量达92.92%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在恢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生态恢复过程中最大的碳库。(6)2012年至2018年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效果按照年份排序为2014>2013>2012>2015>2018>2017>2016年。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表现出由人工恢复到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总之,人工恢复可促进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改善,从而达到草原矿区生态恢复要求。但是,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向原生草原演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不会明显缩短。人工恢复过程主要为:人工植物群落—原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群落—多年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而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白玉婷[6](2020)在《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提出割草地作为牲畜所需饲料的储备仓库,在解决草畜季节不平衡、确保家畜安全越冬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年割草导致草地生态系统养分的输入与输出失衡,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草地生产力严重下降。本研究于2014年-2017年依托内蒙古呼伦贝尔羊草割草地的施肥控制实验平台,以植物种群、功能群、群落和土壤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功能性状、种群、功能群到群落各个组织层次,结合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学的多个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系统的研究,阐释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对不同改良措施的响应特点及变化规律,探讨退化割草地生态恢复过程和恢复途径,从而为退化割草地的改良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及政策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株高是切根+化肥改良措施下羊草的敏感性状,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可以增加羊草株高和茎长,茎长成为羊草株高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试验年份增加,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对羊草株高、羊草茎长和茎干重增长效果逐年凸显。2.切根+高浓度化肥和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有利于羊草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多年生根茎禾草功能群重要值随着切根+化肥浓度增加而增大,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比例也逐渐增加,杂类草功能群生物量占比下降。3.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不同改良措施下群落丰富度逐年降低。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群落生物量最高。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更有利于提升植物群落相对饲用价值。4.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逐年增加,且切根+高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更有利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下土壤0-10cm全碳和全氮含量最高。5.羊草种群、植物群落和土壤的化学计量比均显示羊草割草地植物生长受氮抑制。切根+化肥和切根+有机肥改良措施可分别从短期、长期改善氮抑制程度。6.羊草割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切根+高浓度化肥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短期植被恢复有利,切根+中浓度有机肥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长期植被恢复有利。建群种羊草数量特征决定群落功能,解决土壤氮限制是植被恢复的关键。

李文[7](2020)在《围封对祁连山东段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交换的影响》文中认为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及内陆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对维护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的平衡和遏制荒漠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寒灌丛是祁连山的优势植被类型,具有碳储存和水源涵养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灌草交错区既是高生物多样性的出现区和边缘效应的表达区,又是放大外界干扰信号的特殊响应区,是敏感响应人为干扰和预测气候变化的理想研究区。在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双重影响下,高寒灌丛退化严重,这不仅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甚至威胁着区域生态安全。围栏封育是草地管理的基本方式,也是应用最广泛的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途径。围封可能通过影响草地碳交换过程的各个途径,进而影响草地固碳功能,深入理解围封对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作用与调控机制,对恢复和提高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作用。此外,祁连山国家公园对灌丛草地是延续传统放牧利用还是作为重要的碳库和水源涵养林进行围封保护,仍缺少固碳功能等相关基础科学数据的支撑。因此,本研究以灌草交错区的特殊灌草系统为对象,从碳通量和碳库两个角度,研究为期4-5年的围栏封育对祁连山轻度和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各生态区(草甸区、交错区和灌丛区)碳交换的影响,揭示围封作用于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交换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围封显着提高了轻度和重度退化灌草交错区系统各生态区草本和灌木植物的高度、盖度、凋落物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围封对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植被和土壤的恢复效果比轻度退化的恢复效果更好。(2)在整个生长期(5-10月),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各生态区碳输入(总初级生产力)均呈先增后降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在7月最高。围封显着提高了轻度和重度退化各生态区的碳输入。生长季平均总初级生产力在轻度退化围栏内草甸区、交错区和灌丛区较围栏外分别提高了9.2%-9.4%、10.0%-17.1%和8.0%-12.1%,而在重度退化围栏内较围栏外分别提高了21.4%-30.3%、23.3%-28.7%和25.3%-27.8%。结构方程模式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是影响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3)在整个生长季,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各生态区碳输出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在7月最高。围封显着提高了轻度和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各生态区碳输出,围封后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输出提高的幅度更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物理性质是影响高寒灌草交错系统草甸区和交错区碳输出的最主要因素,而土壤化学性质是影响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灌丛区碳输出的最主要因素。(4)在生长期内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的碳汇强度呈先增后降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在7月碳汇强度最高。整个生长期内,轻度和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都属于碳汇,轻度退化灌草交错系统的草甸区、交错区和灌丛区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分别为4.7-4.9μmol·m-2·s-1,4.9-5.0μmol·m-2·s-1和5.5-5.7μmol·m-2·s-1,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草甸区、交错区和灌丛区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分别为4.0-4.1μmol·m-2·s-1,4.3-4.4μmol·m-2·s-1和4.7-5.0μmol·m-2·s-1。围封显着提高了轻度和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生长季的碳汇强度,围封后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汇增加的幅度更大。此外,灌丛区的碳汇能力显着高于交错区和草甸区的碳汇能力。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是影响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交换的最主要因素。(5)围封显着提高了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植被、0-30 cm层土壤和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储量。但围封仅显着提高了轻度退化灌草交错系统草甸区植被、0-30 cm层土壤和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储量。围封后重度退化灌草交错系统草甸区、交错区和灌丛区有机碳库储量分别提高了16.9%-18.5%、10.3%-13.0%和16.0%-18.1%。轻度退化灌草交错系统草甸区有机碳库储量提高了12.2%-16.0%。此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灌丛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储量显着高于草甸区和交错区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储量。综上,尽管为期4-5年的围栏封育能够有效恢复轻度和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植被和土壤,并提高固碳功能和有机碳库储量,围封对重度退化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的恢复效果更好。此外,综合考虑草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植被更新及牧区经济发展等问题,在未来高寒灌丛草地管理及祁连山国家公园功能区划时,可优先选择性的对重度退化高寒灌丛草地实施围封措施,以让其休养生息,恢复生态和生产功能,而对于轻度退化高寒灌丛,可以维持原有的放牧模式,或适当降低放牧强度,以让其维持或逐步提高生态和生产功能。

王明明,刘新平,何玉惠,张铜会,魏静,车力木格,孙姗姗[8](2019)在《科尔沁沙地封育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封育是退化沙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重要措施,理解长期处于封育状态下不同类型沙地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沙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该文基于对科尔沁沙地长期封育的流动沙丘(2005年封育)、固定沙丘(1985年封育)和沙质草地(1997年封育)连续多年(2005–2017年)的植物群落调查,结合土壤种子库、土壤养分以及气象数据,分析了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植被盖度显着增加,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年际间波动变化,但无明显趋势;固定沙丘植物群落存在逆行演替趋势,具体表现为群落生物量、灌木和半灌木以及豆科优势度显着下降,而一年生和多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显着增加;沙质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年生禾草优势度存在降低趋势,并且一年生杂类草优势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群,群落存在退化现象。3类沙地土壤种子密度变化不显着,而种子丰富度在流动沙丘显着增加,在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有下降趋势,土壤养分仅有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年内生物量积累的主要因素,但对年际间群落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变化影响不大。除趋势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种子库与植物群落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紧密相关,而固定沙丘群落主要与土壤水分紧密相关。综合以上结果可知,封育33年的固定沙丘群落和封育21年的沙质草地群落都存在退化现象,而封育11年的流动沙丘群落正在缓慢恢复,因此封育年限的设定对退化沙地植被恢复至关重要,封育时间过长不仅不利于植物群落恢复,反而会使群落发生逆行演替,建议封育年限的设定应综合考虑植被退化程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种子库基础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王宁[9](2019)在《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沙质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本文选取正蓝旗图古日格嘎查区域内不同围封年限(0、3、7、10、15年)的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以未实施围栏封育措施的沙质草地为对照。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围封年限条件下沙质草地群落土壤和植被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旨在为退化沙质草地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研究区内群落中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生物量均显着增加(P<0.05),围封15年时均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围封0年)分别提高91%、5%和939%,但围封年限超过10年后,以上各项指标增加不显着,同时考虑到Simpson指数增加对围封区植被恢复的负面作用,所以在综合考虑围封成本、草地利用以及该地区退化草地恢复的效果可知,当围封年限为10年时,研究区内围封对于植被恢复方面的综合效果达到最优。(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围封年限0~3年,土壤容重的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该结果说明对沙质草地进行短时间围封,对土壤容重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当围封年限为7~15年的时候,土壤容重发生明显下降,然而不同的短历时围封年限之间土壤容重变化差异不明显。当围封年限达到15年时,在0~20cm 土层和20~40cm 土层内,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均达到了最大值,0~2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59.15%、57.19%、67.77%、159.19%、69.57%、52.86%、41.87%和 82.47%;20~4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 47.25%、47.59%、47.12%、22.56%、36.71%、53.54%、86.16%和 29.60%,全量养分变化不显着,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3)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当围封年限达到15年时,在0~20cm 土层和20~40cm 土层内,尿酶、土壤转化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均达到了最大值,0~2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105.64、61.18%、55.43%;20~4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73.01%、119.68%、38.81%。随着土层的深度增加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发生递减,且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围封15年之后,0~20cm 土层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量氮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52.13%、58.63%、105.94%、105.23%、1.61%;在 20~40cm 土层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65.75%、38.21%、69.70%、81.04%、0.58%。(5)通过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对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综合质量影响的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综合质量逐步提高,在围封15年后综合效果达到最优。

刘建康[10](2019)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蒿群落是毛乌素沙地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沙、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退化草地恢复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油蒿群落出现严重退化,封育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该地区应用广泛,但目前缺乏对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过程的综合对比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在宁夏盐池县典型油蒿群落分布区布设不同退化程度及封育时间的样地,对油蒿种群、群落及土壤进行同步调查,系统分析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种群空间格局、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综合探讨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的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退化油蒿群落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草地退化影响种群更新与生长,不仅降低了油蒿种群密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还导致个体高度、冠幅及生物量的下降,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组成,使得幼苗及成株变少,枯死植株增多,进而影响种群结构。退化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衰退型(轻度退化)→增长型(中轻度退化)→稳定型(中度退化)→衰退型(极重度退化)。封育后随着幼苗的大量生长发育,个体的冠幅、高度及生物量逐渐降低,油蒿种群矮小化,在封育10年时种群盖度、密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达到峰值,之后有减小的趋势。封育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增长型(封育5年)→衰退型(封育10年)→稳定型(封育15年)→衰退型(封育25年)。(2)油蒿种群具有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具有斑块状和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在退化及恢复过程中种群空间异质性会发生显着变化,总体表现为:退化样地>封育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长期封育样地>短期封育样地。(3)油蒿种群、幼苗及成株多在小尺度聚集(0-2m)、大尺度(20-25m)随机或均匀分布,而半死株及死株在不同尺度多随机或均匀分布,封育导致油蒿幼苗聚集尺度增大。幼苗与成株多在小尺度上呈正相关,而与半死株、死株多相互独立。四种优势伴生种群(草木樨状黄芪Sophora alopecuraoides、苦豆子Astragalus melilotoides、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在空间上呈不同程度的小尺度聚集分布,且不同种群在同一样地中聚集尺度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植被状况相对较好的封育样地聚集尺度大于较差的退化样地。四种伴生种群多与油蒿种群在小尺度相互竞争、大尺度相互独立。(4)研究区内菊科、禾本科、藜科、豆科植物占物种总数的70%以上,且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次之,而灌木所占比重最小,草地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样地物种组成会发生显着变化。不同的处理显着影响(P<0.05)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枯落物重量、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SW、SP及均匀度指数E等指标,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枯落物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升高,E指数变化不显着,而其它各群落特征指标及群落稳定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中度退化样地最高。封育后植被群落逐渐恢复,各植被特征在短时间内显着改善(P<0.05),群落稳定性也随之增强,封育10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群落的各个特征指标将逐渐降低,而群落稳定性在封育15年时最强。(5)不同处理(P<0.01)及土层(P<0.05)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各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土壤容重及砂粒含量逐渐增加,而土壤黏粒、粉粒及各化学性状(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封育后土壤黏粒、粉粒、含水量及各化学性状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封育25年后土壤含水量将有所降低。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土层土壤综合肥力会发生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长期封育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短期封育样地>中度退化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土壤结皮的波动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含量,且不同类型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6)RDA分析结果表明,前两轴物种-土壤性状关系积累贡献率为78.95%,说明前两轴已能很好的解释土壤性状与植被群落间的关系,不同土壤性状对该地区群落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容重及土壤黏粒含量对植物群落及样地影响较大,而土壤速效氮及pH值的影响较小。

二、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毛乌素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修复措施下植被群落高度
    3.2 不同修复措施下植被群落盖度
    3.3 不同修复措施下植被群落密度
    3.4 不同修复措施下植被群落地上生物量
    3.5 不同修复措施下植物种群重要值
    3.6 不同修复措施下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
4 讨论
    4.1 不同修复措施对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4.2 不同修复措施对植物种群重要值的影响
    4.3 不同修复措施对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5 结论

(2)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1.2.1 不同植被类型及恢复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1.2.2 不同恢复年限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
    1.3 土壤碳库及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1.3.1 土壤有机碳库的分类或分组
        1.3.2 几种重要的有机碳库
    1.4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及形成机理
        1.4.1 土壤有机碳来源
        1.4.2 土壤有机碳形成机理
        1.4.3 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和分布的因素
    1.5 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5.1 植物枯落物
        1.5.2 植物细根
        1.5.3 植物根系分泌物
    1.6 根系分泌物
        1.6.1 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作用
        1.6.2 影响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因素
    1.7 研究植物对土壤碳循环影响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1.7.1 同位素示踪法简介
        1.7.2 同位素示踪法在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1.8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1.1 土培试验设计
        2.1.2 根箱试验设计
        2.1.3 ~(13)C脉冲标记试验方法
        2.1.4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种类及含量
    3.1 长芒草根系分泌物主要组成特征
    3.2 大针茅根系分泌物主要组成特征
    3.3 两种植物根系分泌物比较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培养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
    4.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4.4 土壤腐殖质碳的变化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宁南山区典型植物培养过程中土壤~(13)C变化特征
    5.1 土壤有机碳δ~(13)C的变化特征
    5.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δ~(13)C的变化特征
    5.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δ~(13)C的变化特征
    5.4 土壤腐殖质碳δ~(13)C变化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团聚体的机制研究
        1.2.2 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因素
        1.2.3 土壤团聚体测定方法
        1.2.4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指标
        1.2.5 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研究方法
        2.2.3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3.1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3.1.1 引言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1.4 小结
    3.2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2.1 引言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小结
第4章 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
        4.2.2 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有机碳储量
        4.2.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2 不同种植年限对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4.3.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质量对氮磷养分添加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1.2.2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2.3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1.2.4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植物群落特征
        2.3.2 土壤质量
        2.3.3 土壤呼吸观测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1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2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凋落物量的影响
    3.3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群落高度的影响
    3.4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3.5 氮磷养分添加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6 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凋落物、盖度、高度之间的关系
    3.7 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3.8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凋落物量、盖度、高度的关系
    3.9 讨论
    3.10 小结
4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4.1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pH、电导率和有机碳的影响
        4.1.2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全氮、全磷和氮/磷的影响
        4.1.3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4.2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3 土壤质量各指标间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5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5.1 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关系
    5.2 氮磷养分添加对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5)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3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4 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类型
    2.4 矿区基本情况
        2.4.1 露天煤矿排土场基本情况
        2.4.2 砂石场基本情况
    2.5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说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
        3.1.1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1.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3 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3.2.1 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3.2.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3 最优恢复效果的关联度分析
    3.3 取样方法
        3.3.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3 植物群落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3.3.4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3.3.5 植物群落和土壤碳密度计算
    3.4 数据分析
        3.4.1 方差分析
        3.4.2 相关分析
        3.4.3 母序列关联分析
4 不同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
    4.1 不同矿区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1.2 功能群物种数差异
        4.1.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4.1.4 植物群落多样性
        4.1.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4.1.6 植物群落指标的相关性
    4.2 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变化
        4.2.1 土壤含水量
        4.2.2 土壤pH
        4.2.3 土壤电导率
        4.2.4 土壤容重
        4.2.5 土壤速效氮
        4.2.6 土壤速效磷
        4.2.7 土壤速效钾
        4.2.8 土壤有机质
        4.2.9 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4.3 植物群落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 小结
5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5.1 植物群落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
        5.1.1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
        5.1.2 植物群落密度
        5.1.3 植物群落物种数
        5.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1.5 植物群落系统稳定性
        5.1.6 植物群落恢复力
    5.2 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
        5.2.1 土壤速效氮
        5.2.2 土壤速效磷
        5.2.3 土壤速效钾
        5.2.4 土壤有机质
        5.2.5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变化
    5.3 碳储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植被与土壤碳储量
        5.3.1 植物群落地上有机碳储量
        5.3.2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碳储量
        5.3.3 土壤碳储量年际动态
        5.3.4 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
    5.4 不同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5.4.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5.4.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5.4.3 植物群落功能群物种数
        5.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4.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5.4.6 植物群落各指标的相关性
    5.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特征对比
        5.5.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5.5.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5.5.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6 最优关联度分析——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最优关联度分析
        5.6.1 时间上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6.2 不同恢复措施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7 小结
6 讨论
    6.1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特征
        6.1.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恢复力与稳定性
        6.1.2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土壤指标的变化特点
    6.2 典型草原区砂石场生态恢复的特征
        6.2.1 砂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6.2.2 砂石场生态恢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6.2.3 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7 结论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6)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草地切根改良研究
        1.2.2 施肥对草地的影响
        1.2.2.1 施肥对羊草的影响
        1.2.2.2 施肥对种群的影响
        1.2.2.3 施肥对功能群的影响
        1.2.2.4 施肥对群落的影响
        1.2.2.5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2.6 施肥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性
        2.1.4 植被组成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羊草功能性状
        2.3.2 植物种群特征
        2.3.3 植物功能群特征
        2.3.3.1 功能群丰富度
        2.3.3.2 功能群重要值
        2.3.4 植物群落特征
        2.3.4.1 物种丰富度
        2.3.4.2 地上生物量
        2.3.4.3 地下生物量
        2.3.5 植物营养元素
        2.3.6 植物群落营养品质
        2.3.7 土壤理化性质
        2.3.7.1 土壤容重
        2.3.7.2 土壤养分
        2.3.8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2.4 统计方法
        2.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2.4.2 相关分析
        2.4.3 主成分分析
        2.4.4 因子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3.1.1 羊草株高
        3.1.2 羊草茎性状
        3.1.3 羊草叶性状
        3.1.4 可塑性指数
    3.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主要植物种群特征的影响
        3.2.1 高度
        3.2.2 密度
        3.2.3 地上生物量
        3.2.4 生物量比例
    3.3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功能群特征的影响
        3.3.1 丰富度
        3.3.2 重要值
        3.3.3 生物量比例
    3.4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3.4.1 物种丰富度
        3.4.2 群落生物量
        3.4.2.1 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3.4.2.2 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
        3.4.3 群落营养品质
        3.4.3.1 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
        3.4.3.2 粗蛋白
        3.4.3.3 相对饲用价值
    3.5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被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5.1 羊草营养元素
        3.5.2 羊草种群化学计量学特征
        3.5.3 群落营养元素
        3.5.4 群落化学计量学特征
    3.6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3.6.1 土壤容重对比
        3.6.2 土壤全量养分
        3.6.3 土壤速效养分
        3.6.4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3.7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3.7.1 基于羊草的综合评价
        3.7.2 基于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综合评价
        3.7.3 最优处理筛选
4 讨论
    4.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功能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改良措施对主要种群特征的影响
    4.3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4.3.1 功能群特征
        4.3.2 群落物种丰富度
        4.3.3 群落生物量
        4.3.4 群落营养品质
    4.4 不同改良措施对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4.4.1 羊草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4.4.2 群落营养元素及化学计量学特征
    4.5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4.5.1 土壤养分
        4.5.2 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
    4.6 不同改良措施的综合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围封对祁连山东段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交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围封对灌草交错系统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1.2.2 围封对灌草交错系统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
        1.2.3 围封对灌草交错系统净碳交换量的影响
        1.2.4 围封对灌草交错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取样方法和测定指标
        2.3.1 植被调查及取样
        2.3.2 土壤取样及分析
        2.3.3 生态系统CO2通量测定
        2.3.4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
        2.4.2 碳储量计算
第3章 围封对祁连山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3.1 .结果分析
        3.1.1 植被特征变化
        3.1.1.1 草本和灌木植物高度变化
        3.1.1.2 草本和灌木植物盖度变化
        3.1.1.3 草本和灌木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变化
        3.1.1.4 草本和灌木植物多样性变化
        3.1.2 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3.1.2.1 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含水量变化
        3.1.2.2 土壤团聚体变化
        3.1.3 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3.1.3.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3.1.3.2 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变化
        3.1.3.3 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
        3.1.3.4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
        3.1.4 土壤生物特性变化
        3.1.4.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
        3.1.4.2 土壤脲酶活性变化
        3.1.4.3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3.1.4.4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3.1.4.5 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
        3.1.4.6 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变化
        3.1.5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间关系
    3.2 讨论
        3.2.1 围封对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植被特征的影响
        3.2.2 围封对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土壤特征的影响
        3.2.3 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植被特征与土壤特征间的关系
    3.3 小结
第4章 围封对祁连山灌草交错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4.1 结果分析
        4.1.1 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4.1.2 门分类水平组成变化
        4.1.3 纲分类水平组成变化
        4.1.4 属分类水平组成变化
        4.1.5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2 讨论
        4.2.1 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4.2.2 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3 小结
第5章 围封对祁连山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交换的影响
    5.1 结果分析
        5.1.1 碳输入变化
        5.1.1.1 总初级生产力季节动态
        5.1.1.2 总初级生产力与植被和土壤特征间的关系
        5.1.2 碳输出变化
        5.1.2.1 异氧呼吸季节动态
        5.1.2.2 植物根系呼吸季节动态
        5.1.2.3 植物呼吸季节动态
        5.1.2.4 土壤呼吸季节动态
        5.1.2.5 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动态
        5.1.2.6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季节动态
        5.1.2.7 呼吸组分所占比例
        5.1.2.8 呼吸组分与植被和土壤特征间的关系
        5.1.3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变化
        5.1.3.1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季节动态
        5.1.3.2 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与植被和土壤特征间的关系
        5.1.4 碳交换与植被和土壤特征间的关系
    5.2 讨论
        5.2.1 围封对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输出的影响
        5.2.2 围封对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5.2.3 围封对高寒灌草交错系统净碳交换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围封对祁连山高寒灌草交错系统有机碳库的影响
    6.1 结果分析
        6.1.1 植被有机碳库变化
        6.1.2 土壤有机碳库变化
        6.1.3 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变化
    6.2 讨论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8)科尔沁沙地封育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群落特征和物种组成变化
    2.2 群落生活型功能群重要值年际变化
    2.3 土壤有机碳、养分和种子库变化
    2.4 降水和气温对群落变化的影响
    2.5 群落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3.1 群落变化特征
    3.2 群落变化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3.3 群落物种与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
4 结论

(9)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理化性质
        2.3.2 酶活性
        2.3.3 微生物数量
3 不同围封年限对植物恢复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植物种类分析
        3.1.2 不同围封年限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的变化
        3.1.3 不同围封年限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3.2 本章小结
4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1.2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1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4.2.2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2.3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4.2.4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3 不同围封期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3.1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4.3.2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4.3.3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4.3.4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 不同围封年限研究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4.1 模型的选取
        4.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3 不同围封年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草地退化概述
        1.2.1 草地退化原因
        1.2.2 草地退化发展趋势
        1.2.3 草地退化影响研究进展
    1.3 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概述
        1.3.1 草地恢复理论基础
        1.3.2 草地主要恢复措施
        1.3.3 毛乌素沙地恢复措施选择
        1.3.4 封育影响研究进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种群结构及数量特征研究
        1.4.2 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4.3 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1.4.4 土壤特征研究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1 气候
        2.2.2 植被
        2.2.3 土壤
        2.2.4 地形地貌
        2.2.5 水资源
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实验设计
        3.1.1 样地选择及布设
        3.1.2 样地调查
    3.2 数据分析处理
        3.2.1 重要值
        3.2.2 群落α多样性指数
        3.2.3 群落稳定性指数
        3.2.4 群落相似性
        3.2.5 空间点格局
        3.2.6 半方差函数
        3.2.7 种群生物量估测模型
        3.2.8 种群大小结构划分
4 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研究
    4.1 油蒿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4.1.1 油蒿种群组成
        4.1.2 油蒿种群基本数量特征
    4.2 油蒿个体特征间关系
    4.3 油蒿种群冠幅及高度分布结构研究
    4.4 油蒿种群生存分析
    4.5 油蒿种群生物量研究
        4.5.1 生物量预测模型构建
        4.5.2 生物量模型检验
        4.5.3 油蒿种群生物量估算
    4.6 讨论
        4.6.1 油蒿种群数量波动分析
        4.6.2 油蒿种群结构波动分析
        4.6.3 油蒿种群生物量波动分析
    4.7 小结
5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5.1 油蒿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5.1.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5.1.2 空间异质性研究
        5.1.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5.2 优势伴生种群空间点格局研究
        5.2.1 基本数量特征研究
        5.2.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5.2.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5.3 油蒿种群种内关联性研究
    5.4 油蒿种群与优势伴生种群种间关联性研究
    5.5 讨论
        5.5.1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5.5.2 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
    5.6 小结
6 油蒿群落植被特征研究
    6.1 油蒿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6.1.1 群落科属组成
        6.1.2 群落生活型组成
    6.2 群落相似性分析
    6.3 群落基本数量特征分析
    6.4 群落生物量分析
    6.5 群落α多样性分析
        6.5.1 α多样性指数数量分析
        6.5.2 α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关系
    6.6 各群落指标相关性矩阵
    6.7 群落稳定性分析
        6.7.1 M·Godron稳定性分析
        6.7.2 M·Godron稳定性与群落特征值关系
        6.7.3 M·Godron稳定性与α多样性关系
    6.8 讨论
        6.8.1 群落物种组成变化
        6.8.2 群落特征值波动
        6.8.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波动
        6.8.4 降水年际波动对群落的影响
    6.9 小结
7 油蒿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7.1 土壤物理性质统计分析
        7.1.1 土壤含水量
        7.1.2 土壤容重
        7.1.3 土壤机械组成
    7.2 土壤化学性质统计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
        7.2.2 土壤全氮及速效氮
        7.2.3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
        7.2.4 速效钾
        7.2.5 土壤pH
    7.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7.4 土壤因子与植被关系冗余分析
    7.5 土壤肥力评价
    7.6 生物结皮分析
        7.6.1 生物结皮盖度
        7.6.2 结皮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7.7 讨论
        7.7.1 土壤理化性质波动
        7.7.2 植被群落与土壤间反馈机制
        7.7.3 生物结皮对土壤影响
    7.8 小结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退化沙质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一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毛乌素沙化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响应[J]. 殷国梅,冀超,刘思博,杨风兰,张英,慕宗杰,赵逸雯,马春梅,陆鹏飞,张瑾,刘永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01)
  • [2]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组成及其对土壤碳库的贡献[D]. 王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种植年限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D]. 曹立悦.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沙质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质量对氮磷养分添加的响应[D]. 李晓辉.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D]. 王君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割草地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白玉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7]围封对祁连山东段高寒灌草交错系统碳交换的影响[D]. 李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8]科尔沁沙地封育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J]. 王明明,刘新平,何玉惠,张铜会,魏静,车力木格,孙姗姗.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8)
  • [9]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D]. 王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D]. 刘建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退化沙草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植物系统的变化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