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文学理论的出现——评文学理论:迈向交流与对话时代

对话文学理论的出现——评文学理论:迈向交流与对话时代

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的出场——评《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楠丁[1](2021)在《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主体性理论是我国新时期文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它的提出及其引发的争论乃至它的创新和发展都与我国新时期的文论语境息息相关。在一元化文论语境中,人的重新发现成为主流思潮,文论界急需一个不同于机械反映论的新思路。刘再复首倡的文学主体性理论通过对主体的个体性、精神性和能动性的强调对机械反映论进行了冲击。然而,还未独立分化的语境现状导致文学主体性理论对西方文论和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范畴进行了不当运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得文学主体性理论在拨正机械反映论对客体的过度强调时,又将主体作用进行了夸大。因此,文论界展开了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论争,论争的实质是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的关系。在多元化文论语境中,文论形成了多元分立的态势,学者们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研究也产生了变化:研究视角从其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间关系的研究转向对其内部结构的研究;研究态度也从八十年代激烈热忱的论争性态度变为冷静审慎的学术性态度。此外,理论家还对西方文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拨正了文学主体性理论对一些西方文论概念和范畴的不当运用。在对话性文论语境中,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理论家们开始关注各个文论的互动和对话,特别是中西文论的互动对话。他们试图将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结合起来,从而建构符合新语境的文论结构。其中,学界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超越了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主客对立思维模式,从主体间的关系去建构的文学主体间性理论;二是超越了文学主体性理论对主体精神感性价值的过度强调,以融合了感性和理性的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新理性精神。

山丹[2](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认为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张博实[3](2019)在《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试图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来阐释文学审美、文学创作及其作家写作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写作状态或精神品质。批判地、辩证地分析、反思“反本质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理上的参考、审视的视角。更要通过探讨上述诸多理论与创作之间复杂的纠结关系,考察中国当代语境下文学审美的历史演变和所指范围,以及为何要选择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作为论述的对象等问题,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为全文界定、确立概念的所指范围,以之作为论述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我们还对“反本质主义”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性梳理,并结合中外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研究,讨论其如何获得自己的理论视点及其缺失和不足。论述“本质化”“固化”思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作家如何通过其文本自身的审美属性对僵化思维所带来的束缚进行反思和整饬。重点论述自一九八五年前后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之间的互动,小说叙事发生变革的历史过程及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新思维的辩证关系。考量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表象背后,作家在历史观念、美学原则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和结构性转变。按照这种思维向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分析作家如何以审美的角度,兼及对“反本质主义”精神的认真思辨,重新审视、质疑“本质主义”、固化的历史观,对以往历史叙事的文学观、叙事法则、话语系统重新进行反思、拓展,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事,做出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讨论中,重申“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则,继续在审美、反固化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中,深入地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探讨作家如何在历史和人性维度上展开对人的心理、精神、灵魂的探索和表达,解析、发掘社会生活、时代及人的内心隐秘。

王宁[4](2019)在《钱中文的俄苏文学和文论批评》文中提出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批评史上,钱中文应该占有重要的一席,因为他早先就是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学起家的,后来逐步从俄苏文论过渡到文学理论本体的探讨,后来他又回过头从理论的视角跻身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前沿。钱中文在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和文化批评和巴赫金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成就和贡献。因此,在书写中国当代外国文学批评史时,钱中文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批评大家。

苏泽[5](2019)在《从反本质主义到公共阐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文中研究指明当下以“反思”为核心标识的文学理论研究蔚为大观。采取不同视角,运用不同路径和方法的文学理论反思的具体研究成果颇丰。本文主要试图从反思范式的整体视角,考察当下颇具反思性和影响力的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本体阐释与公共阐释论等理论话题。通过整体的范式视角建构起当下主要的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和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文论范式,并考察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关系和语境,指出在范式张力中呈现出学科基本问题的不同预设之间的一种“互补”关系。这种范式的张力提供了一种对话式的自我修正的可能,也为进一步反思留下空间。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指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已经形成了一种内部充满张力的特殊场域。文学理论的“反思”话语构成一种总体性的话语关联。主要梳理文学理论反思研究,尤其是与反本质主义、强制阐释论、本体阐释和公共阐释论相关的研究成果,阐明论文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建构起当下反本质主义和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首先从反思的对象及目的出发,简要地梳理各自的理论缘起,并进一步明确各自理论范式的核心要义,进而描绘各自理论范式的实践路径。目的是在宏观上建构起各自理论要义和相关实践路径之间的一种范式关联,由此进入一种整体的理论范式的视域。第二章主要考察两种反思范式的关系。在理论形态的话语权力对抗中,更为精准地揭示两种反思范式在相关问题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分别从反本质主义与强制阐释论在场外理论和主观预设问题上的对抗,反本质主义与公共阐释在个人与公共阐释,阐释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上的争论,整体展示出两种反思范式的对抗性关系。第三章主要选取全球化与后现代两个维度呈现两种反思范式的语境。全球化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导致文化与理论的双重“失语”焦虑,结合两种范式反思具体的“中西之争”命题;而后现代的大众文化语境则揭示出反思的启蒙目的,并探讨此种语境下公共性的实践困境。第四章主要反思当下反本质主义范式的问题,并揭示强制阐释论与公共阐释论内在的悖反,指出范式之间的张力是一种对抗与对话的共存关系。这种张力呈现出文学理论对基本问题追问的不同进路,承担不同反思功能,为新的反思留下了空间。反思的真意就是走出自我中心,而这需要不同范式之间互为镜像,认识各自理论的不足,并不断修正。结语部分进一步总结了反思文学理论的启示,认识反思的意义和局限,指出反思由“为学”进入到“为道”层面,是反思的应有之义。反思不局限于文学的场域,人民性的文学和文学理论都需要反思精神。

林江岳[6](2019)在《文学批评的对话之维 ——茨维坦·托多罗夫对话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茨维坦·托多罗夫作为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学术生涯的中期实现了文学批评理论转向,创造性地提出对话批评理论。对话批评是托多罗夫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超越,该批评理论的产生既和托多罗夫的人生、学术经历息息相关,也是他对20世纪文学批评发展困境的一种独特回应。论文旨在探究托多罗夫对话批评理论的生成、内涵、核心特征、实践原则,以托多罗夫整体的批评实践和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为参照,结合其个人的人生境遇与学术发展轨迹,归纳总结对话批评的理论价值。除绪论、结语外,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究托多罗夫为提出对话批评所做的理论准备。从历时性的角度可以发现,巴赫金的思想体系,尤其是其中的对话理论给予了他理论资源,让他得以从之前的结构主义批评中跳脱出来,倡导对话批评。第二章从《批评的批评》入手,重点考察托多罗夫关于对话批评理论的具体表述,从理论内涵、核心特征、实践原则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第三章先从历时性的角度,详细比对、分析托多罗夫从结构主义批评到对话批评所发生的转变,其批评理论中的文学观念、批评立场和批评方式所发生的具体变化,总结对话批评对于托多罗夫个人学术事业的意义;再从共时性的角度,阐明对话批评之于20世纪文学批评发展的作用,总结对话批评的时代价值。论文采取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并举、历时和共时两条线索并行的逻辑结构,在细读托多罗夫相关理论着作的基础之上,探讨对话批评的理论架构和基本内容。对话批评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试图打破封闭性、独白式的批评格局,顺应了蕴含在时代发展浪潮之中的强烈的对话需求。

侯春林[7](2018)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切入点是如何看待圣经的多义性,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途径是对话式地理解新约中的天国与尘世因素。绪论部分,首先对指涉的术语、问题,以及创新价值进行界定和揭示,并着眼于文本中不同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圣经多义性进行考察。而后,回顾了基督教传统、社会学圣经批评的研究方法,旨在提供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兴起的学术背景,对其产生的影响亦有所涉及,该部分还谈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传统的当代互动。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研究方法是将神学和社会学相融合、将文本内部与外部相融合;研究宗旨是揭示新约文本中天国与尘世两类元素间的对话。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脉络,正文部分就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四章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以辩证法为逻辑起点,而可预见的未来走向是对话。新约文本生成过程中被掺杂入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得以合理进行的文本依据。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是传统新约研究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亦对之有着深入探讨,构成了该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沿袭了马克思本人辩证的宗教批判思想,后者将圣经中的多种含义分类整理为天国和尘世两个向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现象的逻辑起点。对这两个向度的辩证区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的宗教批评理念——辩证法,这一批评理念本身的理论侧重使得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批评实践遭到政治化解读和过度阐释的广泛质疑,该批评现象的突围方向应是天国与尘世两个元素之间的对话。第二章,从文本生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范式存在的合理性,即为什么可以进行此项批评展开论证。新约从来不是一个现成的文本,而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对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无论是手工复制生产还是机械复制生产,新约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均被人为地掺杂了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提供了合理依据。此外,还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生产理论进行了阐发性理解,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指出了语义的“增殖性”;并对一个重要词汇“卡理斯玛”进行了细致考证,从历时的向度梳理了“卡理斯玛”一词的生产过程。通过考察“卡理斯玛”在当代耶稣运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回应了全文的研究观点。第三章和第四章,择取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依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阵营的代表学者理查德·霍斯利的研究观点,并对之进行了阐发性的再解读。第三章,对于耶稣研究来说,理解耶稣形象的重点不仅在于“历史上的耶稣是什么身份”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还在于其被赋予的多种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霍斯利提出的基本观点,“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的论断表征了耶稣“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的二元政治思想,而耶稣此话的重点不是分离,而是制衡。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有其精神来源与制度来源,在探索上述来源的同时使用意识形态批评这一理论工具对“扫罗立王”的文本事件进行解读,力图说明文本背后潜藏的王权与神权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第四章,在霍斯利的保罗研究基础之上,指出其“保罗社团‘在而不属于’(in but not of)罗马帝国”的观点反映了保罗社团以一种临时寄居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使得保罗在思想宗旨和组织策略上都透射着张力。此外,作为相对完整与独立的研究版块,对霍斯利的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意在指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应有的价值。上述论证过程始终以对话的思维方式考察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现象及其代表观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学者试图以唯物史观的实证性来追溯历史真相,用以反驳基督教传统的神学迷思。但是,复魅的时代主题和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使得这种追溯历史真相的努力并不适宜。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当下和未来,对话思维以其平和包容的现代价值最有可能使天国与尘世这架天平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叶艳[8](2018)在《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文中提出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助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莫言小说的译介研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莫言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借助可视化科学计量统计工具,可以看出目前现阶段莫言小说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译者惯习、翻译与改写、翻译与意识形态等相关论题,更加倾向于探讨对文化、社会等“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而忽视“文本内”资源的挖掘,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亟待寻找新的理论阐释空间。本研究以中国本土修辞学理论——广义修辞学为总体理论框架,辅以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狂欢理论,主要以莫言的六部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莫言小说的系统性修辞特征,构建其原文和英译文中的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在分析英译者对不同修辞采取的翻译方法的同时,亦深入分析原文的修辞建构对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提出的认知要求。笔者在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层级选取明喻、通感、超常规句式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莫言的明喻本体呈现肉体化、自然化、有灵化、魔幻化、动物化的倾向,喻体的选择呈现陌生化、游戏化、动物化、粗鄙化的特征,葛浩文主要采取了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莫言的通感修辞具有修辞、认知、哲学三个维度的意义,其建构映证了乌尔曼(Ullman)所进行的大规模通感隐喻调查结果,葛浩文的通感修辞翻译实现了与莫言原文的通感同构,体现了哲性维度的审美共通感。莫言文本中的超常规句式主要体现为超长句和超短句,其英译文体现了异化翻译策略。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分为杂语修辞、戏仿修辞、民间诗学(猫腔叙事及类书场文本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语言杂多”是巴赫金文论中的核心概念,用来描述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多元化现象,莫言小说文本富含杂语特征,包含着作者对于文革话语、詈骂语、谚语、成语、古诗仿写等语言形式的混杂性使用,创造了戏谑、幽默的效果,降格了政治语言的政治性和严肃性,但阅读杂语文本需要调动读者的社会经验和历史记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杂语修辞的理解和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戏仿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主导话语策略,是一种体现作者反讽意图的游戏性文本建构,戏仿历史语境中的崇高话语并将之置于荒唐的语境,是作者游戏精神的体现,是狂欢化思想在叙事层面的映射。仿拟可分为词语、短语、句子、风格、篇章五个层面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仿拟的生成、翻译、译文接受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认知建构、解构、再建构,仿拟文本在原文文本到译本读者的心理文本之间经历了二次变形,译者“咀嚼”了一次原文文本,译文读者再进行二次“咀嚼”,因为文化、心理空间的不同,译者和译本读者或完全丢失原文本的仿拟元素,或在理解中添加新元素。仿拟修辞的建构是否成功及是否成功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这个“接生婆”的翻译成功与否,它对译文读者的语言记忆、文学记忆亦发出了强烈的召唤,仿拟修辞的互文性、杂语性、游戏性亦是莫言小说语言不可译性的动因之一。莫言的民间诗学可以从猫腔叙事建构和类书场文本建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莫言小说语言“民间性”的异质性存在能够体现作者莫言文学书写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但同时因为域外译本读者对于文学书写的不同规约和期待,亦是中国文学外译接受障碍的原因之一。最后,笔者以反讽哲学为突破点来探析莫言小说的修辞哲学,具体体现为言语反讽、叙事反讽、总体反讽,其中叙事反讽分为戏仿性反讽、结构性反讽、语态性反讽、视点性反讽四种形式。在翻译中,英译者葛浩文在言语反讽层面忽略了原文中有些反讽话语的反讽意图,改写结尾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反讽,通过改写或删减原文中的“不可信叙述”的元话语策略可以大大拉近反讽间距。本研究使用了广义修辞学来探讨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莫言作品文本,继续推进莫言翻译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本土修辞学资源的一次有益实践,有利于促进翻译学与修辞学、叙事学、文艺学等之间的跨学科性研究,同时对译者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效果的评估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玉琼[9](2018)在《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钱中文先生是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艺理论家,他对当代文论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自身富有原创力的学术研究,二是他主持的关于文艺方法论以及文艺理论建设丛书工程。钱中文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大视野,高度敬业的精神,开阔的学术胸襟,严谨的学风,提出并证明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新论点,大大丰富了中国当代文艺思想。他在新时期提出的文论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新理性精神文学论、交往对话理论。本文以钱中文的交往对话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研读钱中文的着作、论文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对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评论,分析归纳交往对话理论的来源、理论内涵、及该理论与钱中文新时代其它理论的关系,力图对这一理论命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加以思考和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有关钱中文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共四章。第一章是“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提出的来源”,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巴赫金的交往对话理论,二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第二章是“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具体内涵”,笔者把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具体内涵界定为以下四个方面:交往对话是一种思维方式、交往对话是人的实际存在方式、交往对话是文学理论发展的途径、交往对话是文艺创作的指导原则。第三章是“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与钱中文其它理论命题的关系”,主要探讨交往对话理论与“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新理性精神文学论”三者的关系。第四章是“关于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思考和认识”,分析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学理论发展的启示意义、对当今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对当今文学繁荣与发展的启示意义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第三部分是结语,是笔者对交往对话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拙见并设想了该理论未来的发展。

李圣[10](2017)在《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前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批评话语以其哲学思想为基础,立足于文本,成为批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的批评者运用巴赫金批评概念阐释中国文学文本和文学观念,对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分六章,分别论述了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狂欢批评和对话批评在90年代后中国文学观念和批评话语转型的语境下,如何革新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为中国文论的重新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的绪论首先对巴赫金的学术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介绍了巴赫金重要的批评理论和概念。接下来,研究了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建构间的关系,指出巴赫金的批评理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面貌,为中国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论间对话提供了基础。此外,还对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进行了梳理和阐释。第一章,巴赫金的复调批评。巴赫金复调理论最先引入中国,引发了作者问题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巴赫金重视批评者的“主体性”,强调主人公与作者间的平等对话的地位。90年代后,先锋小说革新了叙事的观念,以复调的叙事来实现文学观念的多元。巴赫金的复调批评立足于文本,可以有效地解读先锋小说的“主人公”问题和叙事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民间批评话语。90年代后,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出现,启蒙主体面临着解构的命运。陈思和以民间文学的理想为知识分子建构了一个审美空间,巴赫金民间理论中包含着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民间批评话语和小说诗性体裁的建构提供了基础。第三章,后现代批评话语。巴赫金批评话语以边缘的视角和多元化立场形成了解构性质的批评话语,符合90年代后中国文学反规训的文学创作潮流。巴赫金对官方权威的戏谑化修辞,被中国批评者广泛运用于对先锋小说和新历史小说的的解读过程中。第四章,大众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进入到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时代,巴赫金的狂欢批评话语被泛化地运用于解读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现象当中,被误读成为大众休闲文化的注脚。在消费社会,身体话语的革命性和颠覆性淡化,被个人化及欲望化替代。巴赫金的怪诞身体话语超越了个体化的视角,使中国的身体批评重返对生命感性的关注。第五章,媒体批评。传媒时代的技术革新,打开了封闭的文本,巴赫金文本理论中的文本间性思想,使媒体文本既具有间性特征又不丧失其“主体性”。巴赫金文本理论中体现的“互文性”和广场话语中的多元性成为媒介时代网络批评的关键词。媒体技术使网络批评成为了草根话语的自由言说的广场,其中的颠覆性与反抗性正契合了巴赫金广场话语对正统权威的消解。第六章,文化批评。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向外转”,走向了文化批评。在中国的文化批评谱系中,出现了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这两个重要的流脉。巴赫金的文化批评,强调文本艺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以“主体性”和“文学性”为中国文化研究和文化诗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二、对话主义文学理论的出场——评《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话主义文学理论的出场——评《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一元化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
    (一)中国新时期一元化文论语境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登场
        1.宣扬主体“个体性”
        2.重视主体“精神性”
        3.强调主体“能动性”
    (三)文学主体性理论引发的论争
        1.“内外”之分的论争
        2.主客关系的论争
        3.“对象主体”的论争
    小结
二、多元化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一)中国新时期多元化文论语境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1.对李泽厚“主体论”的简化
        2.对创造主体精神功能的夸大
        3.对对象主体概念阐释的误差
        4.对接受主体能动价值的神化
    小结
三、对话性文论语境下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新时期对话性文论语境
    (二)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发展
        1.主客关系的间性阐释
        2.主体精神的理性提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审美维度”下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世纪初对审美维度的新思考与溯源 第二节
    文学审美之维的期待与反思 第二章
    “本质化”思维与审美伦理重建 第一节
    “本质化”思维及其祛魅 第二节
    “固化”的思想与审美伦理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重建” 第三章
    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 第一节
    小说叙事变革的发生 第二节
    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 第四章
    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本质化”历史及其悖论 第二节
    话语真相和历史的“迷踪” 第三节
    历史“起源”的审美考量 第五章
    “人的文学”与人性的维度 第一节
    “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 第二节
    人性的“隐秘”与“禁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钱中文的俄苏文学和文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赫金在中国的重要推手和首席批评家
二、新理性精神的理论建构和批评

(5)从反本质主义到公共阐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建构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
        一、中国反本质主义的缘起
        二、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核心要义
        三、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实践路径
    第二节 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文论范式
        一、中国强制阐释论的缘起
        二、公共阐释论的核心要义
        三、反强制阐释—公共阐释文论范式的实践路径
第二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关系考察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与反“强制阐释”
        一、理论的“扩容”与“场外征用”
        二、主观预设之辩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与公共阐释论
        一、个人阐释和公共阐释
        二、阐释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三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语境透视
    第一节 全球化影响与“失语症”焦虑
        一、全球化的魔力
        二、“失语症”的焦虑
        三、“中西之争”的反思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与大众文化时代
        一、后现代语境与现代启蒙重启
        二、大众文化语境与公共性的实践困境
第四章 两种文论反思范式的问题与真正的反思
    第一节 反本质主义文论范式的反思
    第二节 强制阐释论与公共阐释论的悖反
    第三节 范式的张力与反思的真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文学批评的对话之维 ——茨维坦·托多罗夫对话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写作主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 对话观念的萌芽:托多罗夫批评的转向
    第一节 与巴赫金的结缘:身份认同的需要和学理困境的突围
        (一) 异乡人的特殊身份
        (二) 结构主义的理论困境
    第二节 对巴赫金的认同:以对话理论为目标
        (一) 人文科学认识论:以文本为客体,以理解为方法
        (二) 转换语言学:从言语出发构建新的语言学体系
        (三) 文学史:以体裁研究为中心
        (四) 哲学人类学:建立在与他人联系之上的自我认识
    第三节 影响的效应:超越结构主义
第二章 对话批评的出场:对话是连接批评与真理的桥梁
    第一节 对话批评的理论内涵: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一) 如何认识文学:关乎人类存在的真理话语
        (二) 怎样理解批评:探索真理的必要工具
    第二节 对话批评的核心特征:平等性、互动性、未完成性
        (一) 平等性:对话批评的主体享有平等话语权
        (二) 互动性:理解与回答是对话批评基本的交流形式
        (三) 未完成性:批评的对话链可以无限延伸,永无止境
    第三节 对话批评的实践原则:主体间性、非预设性与循环性
        (一) 主体间性:摒弃偏见,以探求真理为最高诉求
        (二) 非预设性:保持对话的开放性,重视对话过程
        (三) 循环性:聆听、尊重他者,作价值判断
第三章 对话批评的价值:在嬗变中建构新的批评话语
    第一节 突破独白批评的桎梏
        (一) 文学观念的转变:向人文主义回归
        (二) 批评立场的转换:拒绝独白,提倡对话
        (三) 批评方式的变革:以对话构建批评基础
    第二节 焕发批评话语的活力
        (一) 弥补西方文学批评传统中的不足
        (二) 缓解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困局
        (三) 顺应时代的对话诉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圣经多义性的复调式理解
    第一节 问题与创新
    第二节 本论题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主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和未来走向
    第一节 马克思辩证地进行宗教批判的理论特色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方法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从辩证到对话
    第四节 新约中的神圣与世俗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合理依据
    第一节 文本生产理论对新约文本的适用性论证
    第二节 新约文本生产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节 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及意识形态变动
    第四节 文学生产理论的阐释性运用
    小结
第三章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第一节 “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
    第二节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第三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精神来源
    第四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制度来源
    小结
第四章 保罗社团的反抗模式
    第一节 保罗研究的局限性和必要突破
    第二节 保罗社团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保罗社团的思想宗旨
    第四节 保罗社团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对霍斯利之耶稣与保罗研究的整体思考
结语复魅社会与对话思维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圣经卷名及缩略语
附录二 :圣经历史地图

(8)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创新点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莫言小说译介现状梳理
        2.1.1 莫言小说译介语种概览
        2.1.2 基于OCLC的收藏莫言小说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数量
        2.1.3 基于亚马逊网站评论的一般读者接受现状
    2.2 文献综述
        2.2.1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综述
        2.2.1.1 莫言小说翻译的总体研究趋势
        2.2.1.2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2.2.1.3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2.2.1.4 莫言小说翻译为论题的硕博士论文概览
        2.2.2 莫言小说修辞翻译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修辞学理论
        2.3.1.1 域外修辞学研究演变
        2.3.1.2 中国修辞学发展流变
        2.3.1.3 广义修辞学理论
        2.3.2 巴赫金理论
        2.3.2.1 巴赫金语言哲学——对话主义
        2.3.2.2 历史诗学——复调诗学
        2.3.2.3 文化诗学——狂欢化诗学
        2.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
第三章 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及其英译
    3.1 莫言的文学修辞思想
    3.2 莫言小说明喻修辞及其英译
        3.2.1 《红高粱家族》明喻本体的特征
        3.2.2 《红高粱家族》明喻喻体的特征
        3.2.3 《红高粱家族》明喻的英译
    3.3 莫言小说通感修辞及其英译
        3.3.1 莫言文学中的通感修辞建构
        3.3.2 通感修辞的定义及属性
        3.3.2.1 通感的修辞维度
        3.3.2.2 通感的认知维度
        3.3.2.3 通感的哲学维度
        3.3.3 通感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及其翻译
        3.3.4 葛浩文与莫言的审美共通感
    3.4 莫言小说超常规句式及其英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及其英译
    4.1 杂语修辞及其英译
        4.1.1 杂语修辞
        4.1.2 杂语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
        4.1.3 杂语修辞在英译文中的翻译
    4.2 戏仿修辞
        4.2.1 莫言小说文本中的游戏性戏仿建构
        4.2.2 仿拟修辞的定义
        4.2.3 仿拟的基本属性及心理认知过程
        4.2.4 仿拟和互文性
        4.2.5 莫言小说仿拟修辞在译文中的翻译和建构
        4.2.5.1 词汇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2 短语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3 句子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4 风格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5 篇章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6 仿拟修辞的认知诗学建构与翻译
    4.3 民间诗学
        4.3.1 猫腔叙事及其英译
        4.3.1.1 开章引子中的猫腔及其英译
        4.3.1.2 正文中的猫腔唱段及其英译
        4.3.1.3 猫腔叙事在译文中的修辞建构
        4.3.2 莫言文本的类书场叙事及其英译
        4.3.2.1 莫言的类书场文本建构概述
        4.3.2.2 《天堂蒜薹之歌》类书场歌谣的英译
        4.3.2.3 《酒国》类书场文本建构及其英译
        4.3.3 莫言民间诗学的异质性与可译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莫言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5.1 修辞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5.2 莫言小说的反讽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5.2.1 反讽及西方反讽理论体系
        5.2.2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5.2.3 反讽在莫言文学中的建构及英译
        5.2.3.1 言语反讽
        5.2.3.2 叙事反讽
        5.2.3.2.1 戏仿性反讽
        5.2.3.2.2 结构性反讽
        5.2.3.2.3 语态性反讽
        5.2.3.2.4 视点性反讽
        5.2.3.3 总体反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局限
    6.3 展望与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简历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9)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来源
    第一节 对巴赫金交往对话理论的探索过程
        一、开采:钱中文的巴赫金研究
        二、吸纳:从对话方法到对话立场
        三、创新: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影响与启迪
        一、现代批判诠释学的影响
        二、交往对话思想的启迪
第二章 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具体内涵
    第一节 交往对话是一种思维方式
        一、具有价值判断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二、宽容、综合的思维方式
        三、激活创新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交往对话是人的实际存在方式
        一、哲学人类学中的交往对话
        二、诠释学中的交往对话
        三、交往对话是具有人文科学性质的
    第三节 交往对话是文学理论发展的途径
        一、贯通的现代性与开放的自主性
        二、中外文论的交往对话
    第四节 交往对话是文艺创作的基本原则
        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创作原则
        二、文学创作与人文精神的交往对话
        三、文学本体的审美内涵与语言形式的交往对话
第三章 交往对话理论与其它理论命题的关系
    第一节 交往对话与“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一、“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是基础
        二、“审美意识形态论”突破与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 交往对话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一、“文学理论现代性“的精神实质
        二、“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在尺度与精神诉求
    第三节 交往对话与“新理性精神文学论”
        一、“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坚持的学理品质
        二、“新理性精神文学论”构架的思维方式
第四章 关于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的思考与认识
    第一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学理论发展的启示意义
    第二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化交流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今文学繁荣发展的启示意义
    第四节 交往对话理论对当下社会的启示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10)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巴赫金的学术历程
    二、巴赫金文论与中国90年代后文学批评话语
        (一)复调批评
        (二)民间批评
        (三)大众文化批评
        (四)媒介批评
        (五)对话批评
        (六)文化批评
    三、研究现状
    四、理论框架
    注释
第一章 复调批评:“主体间性”与文体革新
    一、“主体间性”与主人公
        (一)作为前史的“主体性”
        (二)“主人公”问题的论争
        (三)先锋小说中的“叙述者”
    二、复调文体与先锋小说
    注释
第二章 民间话语:审美批评与诗性体裁
    一、民间话语的建构
    二、民间理论“粗鄙化”质疑
    三、民间视野下的莫言批评
        (一)审美人类学视野
        (二)身体的感性经验
        (三)民间“诗性体裁”
    注释
第三章 后现代批评:先锋叙事与历史解构
    一、后现代批评话语
        (一)文化转型
        (二)解构主义
        (三)多元建构
    二、新历史主义批评
        (一)互文:历史与文本之间
        (二)闹剧:民间视野与乡土权力
        (三)戏仿:谐谑——狂欢体小说
        (四)怪诞:现实主义与神实主义
        (五)粗鄙:荒诞化与“反英雄”
    注释
第四章 大众文化:快感叙事与身体话语
    一、快感叙事:大众文化与审美化生存
        (一)大众时代的“欢乐叙事”
        (二)感官欲望的“快感”享乐
        (三)日常生活与审美化生存
        (四)对大众文化批评的反思
    二、身体话语:后革命时代的欲望狂欢
        (一)后革命的身体叙事
        (二)私人经验与个人化写作
        (三)“欲望化”的身体写作
    注释
第五章 传媒语境:网络空间的文学批评
    一、网络批评:草根话语与大众广场
    二、传媒时代:由文本到互文本
        (一)建构“文本”诗学
        (二)“互文性”与文学批评
        (三)传媒时代的互文批评
        (四)被忽略的“主体性”
    注释
第六章 文化批评:中西对话与诗学建构
    一、对话批评:他者与外位
        (一)“他者”视野
        (二)“外位”立场
        (三)“间性”思维
    二、话语重构:文化研究的“文学性”
        (一)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巴赫金理论
        (二)中国文化研究与“文化权力”问题
        (三)巴赫金文化批评中的“文学性”
    三、文本内外:文化诗学的建构
    注释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对话主义文学理论的出场——评《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时期以来文论语境下的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D]. 楠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D]. 张博实. 吉林大学, 2019(02)
  • [4]钱中文的俄苏文学和文论批评[J]. 王宁. 中国文学批评, 2019(03)
  • [5]从反本质主义到公共阐释—当下中国文学理论两种主要的反思范式[D]. 苏泽.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文学批评的对话之维 ——茨维坦·托多罗夫对话批评理论研究[D]. 林江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D]. 侯春林. 河南大学, 2018(12)
  • [8]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D]. 叶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钱中文交往对话理论研究[D]. 刘玉琼. 扬州大学, 2018(12)
  • [10]巴赫金文学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D]. 李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对话文学理论的出现——评文学理论:迈向交流与对话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