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根剂对红葡萄插条生根和发芽的影响

不同生根剂对红葡萄插条生根和发芽的影响

一、不同生根剂对绯红葡萄插穗生根和发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萍,孙艺萌,曲淼,杨殿静,刘政,张功,王洪伟,赵殿辉[1](2021)在《不同因素对‘北冰红’冰葡萄嫩枝扦插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北冰红冰葡萄无性繁殖效率,选用不同生根剂、不同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处理中,NAA和IBA对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影响显着,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比其他浓度的影响效果最佳;时间对扦插的影响不显着,但NAA 500 mg/L+IBA 250 mg/L速蘸10 s时生根率最高,为95%;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影响显着,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生根率最高,为84.64%。由此可见,采用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插条10 s,扦插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北冰红扦插繁殖效果最佳,适宜应用于工厂化生产。

雷巾茗[2](2020)在《樱花组培快繁与扦插繁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樱花是着名的木本观赏植物,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亚属(Prunus Subgenus Cerasus)植物的泛称。国内外樱花品种资源非常丰富,樱亚属植物以其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观赏类樱花在园林中广泛应用,传统的嫁接和播种繁殖,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御殿场’樱是具有良好观赏性状的红花品种,是研究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的优良木本材料,对‘御殿场’樱的组培和扦插繁育方法的探究,对其他品种樱花快速繁殖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有利于工工厂化快速生产,对于樱亚属植物的繁殖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带芽茎段进行组培扩繁:(1)适宜消毒灭菌的方法为75%酒精冲洗30s,2%的Na Cl O处理2min,污染率为46.7%,成活率达43%。(2)最佳诱导侧芽的培养基类型为:MS+6-BA 3.0mg/L+NAA 0.2mg/L,此时侧芽诱导率达85%,平均诱导侧芽的个数为1.3个。(3)最适合侧芽增殖的培养基类型为:MS+6-BA3.0mg/L+2,4-D0.6mg/L+GA1.0mg/L,促进培养苗增高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2,4-D0.4mg/L+GA0.5mg/L。可与添加活性炭1.0g/L的抗褐化培养基交替使用,交替周期为一周,能够有效降低褐化率。(4)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ABT8g/L+蔗糖60g/L,此时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达17条,诱导出的根系粗壮。(5)最佳炼苗天数为5d,移栽到蛭石:草炭的体积比为1:1的基质中,可以使移栽成活率达到90%,移栽苗长势良好。2.愈伤组织再生试验探究:(1)消毒灭菌的最优方案为:先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1%的NaCl O处理30s,能将污染率控制在15%左右,成活率为58%。(2)诱导愈伤组织时选用一年生枝条上部完全展开的叶片做外植体,最佳培养方式为接种于1/2MS+6-BA2.0mg/L+NAA0.3mg/L+2,4-D1.5mg/L的培养基中,暗培养5d后转入光照条件下培养,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形态呈致密颗粒状,颜色为绿色,边缘为红色。(3)适合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6-BA0.5mg/L NAA0.05mg/L+AC0.5g/L,21d后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3.5左右。抗褐化剂能显着降低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增殖后的愈伤组织颜色为绿色,边缘为红色,质地为致密颗粒状。(4)诱导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类型为:1/2MS+6-BA1.0mg/L+IBA0.03mg/L+GA1.5mg/L+蔗糖60g/L,不定芽的分化率6.67%。3.用带芽茎段进行扦插扩繁:结果表明对‘御殿场’樱扦插生根的影响能力的大小依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扦插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最佳扦插方案为将插穗用400mg/L的ABT溶液浸泡30min之后扦插在蛭石中,扦插生根率最高,可达到75%以上,生根数量多且长度较长,根系分布均匀。

韦业[3](2020)在《花椒育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花椒是我国重要的木本调料、香料、药材和蔬菜树种。近年来,我国花椒良种选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选育出一批具有高产优质、少刺或无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为促进我国花椒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在花椒良种苗木繁育方面,对一些关键技术尚缺乏研究,由此对花椒良种的推广应用造成了很大影响。在花椒实生繁殖中,种子采收时期不但影响椒皮产量和质量,而且影响种胚发育和种子发芽能力;对于一些少刺或无刺花椒品种,常规实生繁殖条件下苗期和幼树阶段仍然存在皮刺发达的缺陷,而通过扦插或嫁接繁殖能够实现苗期少刺或无刺;此外,育苗密度对苗木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本论文针对花椒良种繁育中的关键技术,重点研究了花椒采种时期对种胚发育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播种季节和育苗密度对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扦插育苗的生根原理和影响因素等问题,探讨了嫁接育苗的时机和方法,以期为花椒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Logistic生长方程,拟合出花椒1年生播种苗的高径生长曲线,确定了苗高生长过程的生长拐点,并据此确定了苗高生长的四个时期,即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旺期、生长后期,对比分析高径生长特征及其差异。(2)随着采种日期的后延,花椒种子及椒皮千粒重、有胚率逐渐增大,种子活力、实验发芽率和大田出苗率逐渐增大并在8月30日达最大值,之后略有下降;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逐渐增大,至8月30日采种的达到最大值,高、径生长量和总生物量鲜重分别达117.06 cm、10.60 mm和79.78 g。(3)花椒秋播较春播出苗期提早10天,出苗率提高0.81%;不同播种季节对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无明显影响。(4)育苗密度对苗木高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及分配有显着影响。15株·m-2(C1)、25株·m-2(C2)、30株·m-2(C3)、38株·m-2(C4)4种育苗密度之间,随着密度增大,地径生长逐渐减小,苗高在C2达到峰值,之后下降;生物量及根冠比差异显着,其中与C1相比,处理C2的叶片和茎鲜重显着提高,根冠比降低,而根系鲜重无显着差异。(5)花椒扦插生根类型为愈伤组织生根型,生根过程可分为愈伤组织诱导期、不定根形成期、不定根伸长期、生根后期4个阶段。IAA、IBA处理浓度为250 mg·L-1时成活率和生根效果指数最高,NAA处理浓度为500 mg·L-1时有利于促进生根。生长季节不同的时期嫩枝扦插,扦插苗生根率6月>4月>8月。嫩枝扦插时,插穗留6片小叶较不留小叶生根效果指数提高77.94%。单一基质中以珍珠岩扦插成活率最高,为50.67%;混合基质中以珍珠岩:草炭=2:1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6.67%;混合基质显着优于单一基质。(6)研究发现,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皮部酶活性呈现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变化规律,表现为:SOD和PP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和不定根形成期上升,在不定根伸长期和后期下降;POD、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诱导期和不定根伸长期上升,在不定根形成期和生根后期下降。(7)运用隶属函数法对花椒嫁接育苗的技术要素进行了评价:嫁接方法:芽接>舌接>腹接;接穗品种:莱芜少刺>韩城无刺>西农无刺;嫁接时间:4月>6月>8月。

张素毓[4](2020)在《蒙古莸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莸作为一种旱生落叶小灌木,具有较高的观赏、生态、以及药用价值等,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虽然蒙古莸的分布区相对较广,但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蒙古莸的分布范围正在逐渐缩小,现作为国家三级稀有物种并被收录到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Ⅱ)中,亟待保护。对于蒙古莸,其生长特殊性影响种子的成熟以及采摘,因此仅利用种子繁殖来扩大与恢复种群是不现实的。加快建立蒙古莸的扦插、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对其种质资源保存和种群的扩大、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蒙古莸的扦插快繁及组织培养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激素对蒙古莸扦插生根具有显着影响。其中使用NAA 200 mg/L处理1h是蒙古莸扦插生根繁殖的最佳激素处理。(2)基质是影响蒙古莸扦插生根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配比为耕土:珍珠岩=1:1,蒙古莸幼苗生长情况良好,生根率高为87.78%、平均根长为1.88 cm、平均根数为6.33条。(3)蒙古莸插穗的年龄不同则插穗的生根效果不同。一年生的蒙古莸插穗同等条件下比两年生的蒙古莸插穗开始生根日期要提前5d左右。且生根率为84%,生根数为29.5条,平均根长为2.1cm,因此蒙古莸扦插宜选用一年生的枝条。(4)扦插时间不同则蒙古莸扦插生根效果也不相同。在5月中旬扦插蒙古莸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7.76%,生根数为6.1条,平均根长为2.2 cm。(5)茎段诱导腋芽培养可作为蒙古莸组织培养的最佳培育途径。其中蒙古莸腋芽消毒最佳消毒方式为: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6 min,这时所诱导的蒙古莸茎段的存活率最高为75%;蒙古莸腋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蒙古莸腋芽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6-BA0.5 mg/L+NAA0.3mg/L,腋芽诱导率为92.6%;蒙古莸腋芽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为:6-BA1.0mg/L+NAA0.4mg/L。(6)在叶片诱导不定芽中,蒙古莸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而蒙古莸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激素配比为:6-BA1.0mg/L+IBA0.3mg/L,不定芽诱导率为80%;增殖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为6-BA1.0mg/L+IBA0.3mg/L+GA30.2mg/L。(7)蒙古莸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中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蒙古莸愈伤组织诱导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1.0mg/L+2,4-D 0.6mg/L。6-BA 1.5mg/L+NAA 0.6mg/L是蒙古莸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的处理。蒙古莸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最适宜的激素配比是激素 MS+6-BA 1.0 mg/L+IBA 0.6mg/L。(8)蒙古莸组织培养苗生根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生根率为80%。

李柠[5](2020)在《枫杨扦插和组培繁殖技术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属胡桃科,枫杨属,落叶乔木,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流域。其树冠宽广,根系发达,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树皮、叶可入药,木材可做家具。本文以枫杨为研究材料,对枫杨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枫杨扦插繁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为枫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枫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均属于皮部生根类型。(2)基质种类、插穗规格(插穗直径、插穗长度、插穗部位)、促根剂(种类、浓度)等均对枫杨硬枝扦插的生根过程、扦插生根率和根系生长等有显着影响。枫杨硬枝扦插以泥炭土与珍珠岩体积1:1混合基质生根率最高,达93.9%;基部插穗的生根效果最优;粗度为7.5~10.5 mm、长度为5.0~10.0 cm的插穗具有更好的生根效果;质量浓度为150 mg·L-1的IBA处理插穗2 h,生根效果最好。78d后,生根率达到88.4%,根系效果指数达到9.94,苗高可达26.78cm、地径可达3.94mm。(3)枫杨嫩枝扦插以使用促根剂GGR 2000 mg·L-1,速蘸20~30 s(其他条件与硬枝扦插相同),生长效果最好。60d后,根系效果指数达到2.87,苗高可达3.13 cm,地径可达2.10 mm。(4)硬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条基部韧皮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趋势;内源激素GA3呈现升高-下降、ABA呈上升-下降-上升、IAA呈下降-上升-下降等趋势,ZR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IAA/ABA值呈下降-升高-下降、IAA/ZR值呈下降-升高-下降-升高等趋势。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急剧下降,然后缓慢上升,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总体呈下降-升高的趋势。(5)使用促根剂,能促进插穗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利用,提高GA3、ABA、IAA和ZR含量,增大IAA/ABA和IAA/ZR值,促进插穗生根,以IBA对这些物质的影响效果最明显,ABT次之。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变化趋势对应插穗不定根的诱导和发生期,反映出生理变化与形态变化的一致性。(6)枫杨组织培养育苗试验中,以半木质化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材料、75%酒精(30s)、0.1%HgCl2(8~10 min)消毒、MS+1.0 mg·L-11 6-BA+0.1 mg·L-11 IBA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1.0 mg·L-11 6-BA+0.1 mg·L-11 IBA+1.0 mg·L-11 KT为芽苗增殖培养基、MS+0.2 mg·L-11 6-BA+0.5 mg·L-11 NAA为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1/2MS+0.5 mg·L-11 NAA为根诱导培养基,效果最好。

韩吉思[6](2019)在《灰木莲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理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灰木莲(Manglietia glanca Blume),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常绿阔叶高大乔木,是优良的用材及园林观赏树种,亦在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引种栽培的灰木莲结种很少且常是畸形种、不饱满,难以满足育苗的要求。在无性繁殖方面,嫁接、扦插、组培都还在试验阶段,生根率极低,不能满足工厂化大规模育苗的需求。因此,本文对影响灰木莲扦插成活的因子进行对比优化,探讨基质、插穗类型及生根剂作用下灰木莲插穗生理生化变化与生根的关系,为提高灰木莲扦插育苗水平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扦插基质对灰木莲扦插的影响在扦插基质选择方面选用基质V(椰糠):V(珍珠岩):V(泥炭土):V(黄心土)=3:3:3:1,最适合灰木莲扦插繁殖,其生根率可达46.33%,根系效果指数为2.44。对照组河沙的生根率仅为9%,根系效果指数仅有0.19。不同的基质配方会对插穗扦插过程中的酶活性、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产生影响。不同基质处理下的插穗在整个扦插过程中内含物质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抗氧化物质和酶活性方面,MDA含量低、SOD和POD活性高,这有利于插穗的生根;在内源激素方面,IAA含量高,GA3、ZR和ABA含量低,IAA/ABA的比值高,有利于插穗的生根;在营养物质含量方面,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插穗的生根。(2)插穗类型对灰木莲扦插的影响在插穗类型的筛选上,带顶芽插穗的各项生根性状指标均最好,平均生根率达53.33%,根系效果指数达2.86。带顶芽插穗、枝条上段插穗、枝条中段插穗和枝条下段插穗这4类插穗类型中,枝条中段插穗的生根率最低仅为26%,根系效果指数最低为1。不同的插穗类型的内含物质在扦插过程中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量不同,这对扦插生根效果产生影响。其中带顶芽插穗的MDA含量起始值虽然高,但是在生根过程中的上升幅度相比其他的3类插穗是最小的,这也使得带顶芽插穗的生根效果好。同时,与其他3类插穗相比,带顶芽插穗的SOD、POD、IAA、IAA/ABA的比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GA3、ZR和ABA含量低,这有利于插穗的生根。(3)生根剂对灰木莲扦插的影响在正交试验中,插穗在植富1000 mg/L处理2 h的生根率最高为53.33%,平均不定根数最多为6.33条,平均根长最长为4.97 cm,平均根尖数最多为107.3个,根系效果指数最高达3.20。对照组的生根率最低为9.33%,平均不定根条数最少为1.87条,平均根长最短1.70 cm,平均根尖数最少27个,根系效果指数仅为0.17。激素处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插穗的生根。通过极差分析,影响灰木莲插穗生根率能力大小的排序为:生根剂种类>生根剂浓度>生根剂处理时间,在生根剂种类中植富的促进生根效果是最好的。灰木莲插穗基部SOD活性、MDA含量和POD活性与灰木莲插穗生根密切相关,经过不同的生根剂处理,插穗内的酶活性在生根过程中变化不一致。对比不同的处理,灰木莲插穗内的MDA含量低,SOD和POD的活性高,利于根的生长,能够提高插穗不定根长、不定数和根尖数等根表型性状。插穗基部的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密切相关,IAA含量处于较高水平,IAA/ABA的比值高,GA3、ZR和AB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插穗生根有促进作用。营养物质为插穗生根提供能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也对插穗的生根有促进作用。

苟丽琼[7](2019)在《药用芍药根段与种子繁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具有显着的抗氧化、解痉、镇痛、抗炎、保肝、调节免疫等作用,市场上药用需求旺盛。我国药用芍药道地产区分别为四川中江、安徽亳州、浙江磐安,存在着繁育率低、生长缓慢等问题。一方面,中江芍药不结实,长期采用芍头繁殖,价格高且繁殖系数低;另一方面,其他产区的芍药利用种子繁殖,但其种子具有上胚轴、下胚轴双休眠特性,发芽率低、生长周期长、单产低。目前药用芍药资源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对芍药生产与资源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本文分别以中江芍药的根段和亳州芍药种子为材料,对芍药根段繁殖和种子繁殖特性进行研究,获得了繁殖系数大、适用于生产的中江芍药根段繁殖方法,进一步明确了芍药种子休眠特性并初步得到了芍药种子破眠方法,旨在为芍药育苗生产及芍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考察中江芍药根段上、中、下三个部位在四种生根剂(B、C、D、E)各五个浓度梯度(分别以1、2、3、4、5下标显示)处理下的发芽率、生根率及根生长情况,初步获得了中江芍药根段繁殖方法:选用根上部,并通过生根剂B4处理成苗效果最好,扦插60天后萌芽率达100%,生根率为86.67%,均根长为95.88 cm,平均根条数为4.67条/株,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通过对亳州芍药种子生活力、种子透气透水性、被覆物机械障碍、种胚休眠特性及萌发抑制物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芍药种子休眠特性。结果显示:芍药种子属于综合性休眠类型,主要原因包括种皮及胚乳等被覆物存在的机械障碍、种胚未发育完全、种子内存在活性较强的萌发抑制物等。3.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考察亳州芍药种子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处理下芍药种子生根情况,以及4℃低温处理不同周期后芍药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显示:GA处理对打破芍药种子下胚轴休眠具有显着作用,其中300 mg/L处理后效果最佳,可有效提高芍药种子生根率及改善根系生长情况;低温处理能够打破芍药种子上胚轴休眠,其中4周处理效果最佳,能显着提高种子萌芽率,增加出苗均匀性以及改善幼苗的生长情况。

杨磊[8](2018)在《湖北紫荆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湖北紫荆(Cercis glabra),豆科紫荆属,又名箩筐树,是经济、观赏、药用价值高的园林绿化树种。然而种子萌发特性中种皮坚硬、休眠期长,扦插繁殖中插穗难以成活,实生苗基质筛选中土壤影响苗木生长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湖北紫荆的应用推广。并且湖北紫荆相关繁育报道较少,尤其在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和基质筛选方面研究空白。因此,探索其繁殖技术在为湖北紫荆苗木产业化生产和优良种质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研究其播种方法、扦插方法及生理特性、实生苗基质筛选等,以期筛选出最优的繁殖方法,为湖北紫荆的繁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其研究结果如下:(1)湖北紫荆是硬实种子,浓硫酸酸蚀10 min、赤霉素浸泡24 h后,在25℃的环境下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83.21%。(2)扦插时选择在8月中旬,用长5 cm含2个节的半木质化插条,经ABT 1000mg/L或NAA 1000 mg/L激素速蘸处理后,植入草炭:珍珠岩=3:1的基质中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可达26.59%。(3)湖北紫荆生根类型为诱导型,不含根原基。扦插初期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C/N、可溶性蛋白、总酚、过氧化氢酶下降,全氮、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游离脯氨酸上升;不定根形成期含水量、可溶性淀粉、全氮、总酚、过氧化氢酶下降,可溶性糖、C/N、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游离辅脯酸上升;不定根形成后可溶性糖、C/N、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游离脯氨酸下降,含水量、可溶性淀粉、全氮、总酚、过氧化氢酶上升。经激素处理的插穗生根周期明显短于未处理插穗,激素处理提高了插条含水量、营养物质、总酚等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强了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改善了其抗性和生存能力,最终促进插穗生根。(4)实生苗基质筛选中,通过基质物理性质得出,T1容重最小为0.14 g·cm-3,总孔隙度最大为82.52%,通气孔隙最大为31.68%,持水孔隙较大为50.84%,大小孔隙比较优为0.62;通过基质化学性质得出,T1碱解氮最高为170.52 mg·kg-1,速效磷最高为85.05 mg·kg-1,速效钾最高为289.69 mg·kg-1,pH值最低为6.13,EC值最高为807.10 us·cm-1;通过基质对实生苗生长指标影响得出,在70 d时T1叶长最长为6.7 cm,叶宽最宽为4.6 cm,植株最高为20.9 cm,冠幅最大为18.1 cm,叶片数最多为11片;通过基质对实生苗生理指标影响得出,在70 d时T1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1.12mg·g-1,含水量最高为80.47%,电导率最低为15.12%,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85%,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321.37μg·g-1,SOD活性最高为115.87μg-1·Fw,POD活性最高为61.67μg-1·min-1·Fw,MDA最低为5.246μmol·g-1,PRO最高为25.84μg·g-1,所以T1最适合湖北紫荆实生苗生长。

曾晶珏[9](2016)在《钩栗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钩栗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其树形高大,常绿阔叶,可作为行道树在园林绿化中使用;坚果富含营养物质、味香甜;木材红褐色,色泽美观,质坚重、耐腐,耐撞击,可作为高档家具家装材料。本研究为解决钩栗种子产量少,种子繁殖成活率低等问题,以缩短钩栗的育苗周期和成本,促进钩栗在新一代人工林树种结构调整及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对钩栗进行了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本研究以2a生钩栗实生苗当年生插穗为基本的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生根剂、不同木质化程度、不同插穗长度、不同留叶数量、不同切口方式和不同喷灌方式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于60d后统计各处理的扦插生根率(%)、平均根长(cm)、平均生根数(条)以及愈伤根比例(%)等生根情况。此外本实验还测定了不同种类及浓度生根剂处理后,插穗生根过程中生根部位营养物质含量,生根相关酶活性,内源激素等的变化,从而对钩栗插穗扦插生根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扦插繁殖技术研究(1)就生根剂而言,用GGR(双吉尔)、IBA(吲哚丁酸)、KNAA(0[-萘乙酸钾盐)3种生根剂,设计低浓度浸泡(100 mg/L、300 mg/L、500 mg/L)和高浓度速蘸(1000 mg/L、3000 mg/L、8000 mg/L)两组浓度梯度,其中低浓度生根剂浸泡处理中500 mg/L IBA效果最好;高浓度生根剂速蘸处理中1000 mg/LKNAA效果最好,低浓度生根剂处理效果优于高浓度生根剂处理。(2)就插穗材料而言,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对钩栗的木质化程度、插穗长度、留叶数量、切口方式进行研究,发现选择半木质插穗,长15cm,留两片1/2叶,下端平切处理最有利于钩栗扦插生根。(3)就插穗环境而言,研究了传统大棚覆膜和现代智能间隙喷灌,这两种扦插方式,发现传统大棚覆膜生根率(79.5%)远高于智能间隙喷灌系统(26.7%)。2.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1)形态学上:通过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的进程,发现钩栗插穗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皮部生根为辅,属于混合生根型。扦插生根进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①0~14d为不定根的诱导分化期:②14-35d为不定根形成及发生期;③35d以后为不定根伸长及发育期。(2)生理学上:钩栗扦插生根前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不断降低,而PPO和POD等酶活性以及ABA、GA,ZR等内源激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生根中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以及PPO和POD等酶活性开始降低,而ABA、GA,ZR等内源激素经历短暂下降后再次上升。在生根后期,所有被测物质趋于稳定。其中500mg/LIBA和1000 mg/LKNA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两者生根率和生根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此外,这两个处理组生根部位可溶性糖和蛋白质,POD、PPO等酶活性以及IAA等内源激素的变化幅度和速度均大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

吴开云,应尚蛟,龚榜初,江锡兵,徐阳[10](2015)在《影响木本粮食植物扦插繁殖的技术因素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提出介绍了林木植物扦插技术现状,分析了与扦插生根有关的遗传因素、环境因子、插穗处理以及扦插机理,总结了扦插繁殖技术在枣、板栗、柿子、核桃、榛子上的应用研究,提出了木本粮食植物扦插存在繁殖技术应用率低、嫩枝采集困难等问题。

二、不同生根剂对绯红葡萄插穗生根和发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生根剂对绯红葡萄插穗生根和发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因素对‘北冰红’冰葡萄嫩枝扦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不同生根剂处理试验
        1.3.2不同基质处理试验
    1.4 各指标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根剂处理的结果分析
    2.2 不同基质处理的结果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2)樱花组培快繁与扦插繁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引言
    1.1 樱花概况
        1.1.1 樱花的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1.2 樱花及其园林应用价值
    1.2 樱亚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2.1 樱亚属植物种子繁殖研究进展
        1.2.2 樱亚属植物嫁接繁殖研究进展
        1.2.3 樱亚属植物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1.2.4 樱亚属植物组织培养繁殖研究进展
        1.2.5 樱花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1.2.6 樱花组织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1.3 樱亚属植物的应用价值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3.1 应用价值
        1.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御殿场’樱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价值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 利用带芽茎段扩繁试验研究
        1.6.2 愈伤组织再生试验研究
        1.6.3 ‘御殿场’樱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带芽茎段扩繁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选择
    2.2 试验方法
        2.2.1 无菌试材的准备及灭菌方案的探究
        2.2.2 带芽茎段侧芽诱导试验
        2.2.3 带芽茎段继代培养试验
        2.2.4 组培苗生根培养试验
        2.2.5 组培苗炼苗移栽试验
        2.2.6 培养条件及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灭菌方法对外植体灭菌效果的影响
        2.3.2 带芽茎段侧芽诱导试验
        2.3.3 带芽茎段继代培养试验
        2.3.4 组培苗生根培养试验
        2.3.5 组培苗炼苗移栽试验
    2.4 讨论与小结
        2.4.1 影响侧芽诱导的因素
        2.4.2 培养过程中试管苗出现褐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4.3 影响试管苗生根和移栽情况的因素
        2.4.4 小结
3 愈伤组织再生试验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无菌试材的准备及灭菌方案的探究
        3.2.2 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3.2.3 愈伤组织增殖培养
        3.2.4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不定芽试验
        3.2.5 培养条件及统计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灭菌方法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3.3.2 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3.3.3 愈伤组织增殖培养
        3.3.4 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不定芽试验
    3.4 讨论与小结
        3.4.1 培养过程中叶片出现玻璃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4.2 不同培养条件下‘御殿场’樱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态
        3.4.3 ‘御殿场’樱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
        3.4.4 小结
4 ‘御殿场’樱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插穗的采集与制作
        4.2.2 试验设计
        4.2.3 扦插与管理
        4.2.4 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扦插基质诱导生根
        4.3.2 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诱导生根
        4.3.3 生长调节剂浓度诱导生根
        4.3.4 生根效果综合分析
        4.3.5 樱花嫩枝扦插生根最佳组合的筛选
    4.4 讨论与小结
5.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花椒育苗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花椒种质资源概况
        1.1.2 当前花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花椒良种繁育研究现状
        1.2.1 实生繁殖
        1.2.2 扦插繁殖
        1.2.3 嫁接繁殖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播种育苗试验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方法
    2.2 扦插育苗试验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方法
    2.3 嫁接育苗试验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定方法与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3.1.1 采种期对种子发育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3.1.2 播种季节对苗木生长特性的影响
        3.1.3 育苗密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2 播种苗木生长的规律
        3.2.1 苗木生长进程
        3.2.2 生长曲线拟合
        3.2.3 苗木生长节律
    3.3 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3.3.1 插穗生根进程
        3.3.2 插穗部位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3.3.3 激素处理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3.3.4 扦插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3.3.5 插穗留叶数量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3.3.6 扦插基质配比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3.3.7 插穗生理特性变化规律
    3.4 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3.4.1 嫁接方法
        3.4.2 嫁接时间
        3.4.3 嫁接品种
4 讨论
    4.1 采种时期、播种季节以及育苗密度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
    4.2 插穗规格、扦插时间和基质配方影响花椒插穗成活率和生根效果
    4.3 外源激素处理影响花椒扦插成活和生根生理特性
    4.4 嫁接时间、方法和品种对花椒嫁接成活有显着影响
    4.5 花椒无性繁殖的优缺点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蒙古莸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蒙古莸概况
        1.1.1 蒙古莸简介
        1.1.2 蒙古莸的分布
        1.1.3 蒙古莸的用途
    1.2 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2.1 扦插技术研究进展
        1.2.2 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1.3 莸属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3.1 播种繁殖
        1.3.2 扦插繁殖
        1.3.3 组织培养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采集与处理
        2.1.3 激素种类、扦插时间对蒙古莸嫩枝扦插影响研究
        2.1.4 年龄对蒙古莸扦插影响研究
        2.1.5 基质对蒙古莸嫩枝扦插影响研究
        2.1.6 指标测定与数据统计分析
    2.2 蒙古莸组织培养研究
        2.2.1 蒙古莸茎段诱导腋芽培养
        2.2.2 蒙古莸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2.2.3 生根培养
        2.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3.1.1 激素种类、处理时间对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3.1.2 扦插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3.1.3 插穗年龄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3.1.4 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3.2 蒙古莸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3.2.1 蒙古莸茎段诱导腋芽培养
        3.2.2 蒙古莸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3.2.3 激素配比对蒙古莸生根培养的影响
4 讨论
    4.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4.1.1 激素种类、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1.2 扦插基质对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4.1.3 插穗年龄与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2 蒙古莸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4.2.1 蒙古莸外植体的灭菌方法
        4.2.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4.2.3 GA3在增殖培养中的作用
        4.2.4 蒙古莸生根培养
        4.2.5 最佳培养方法的筛选
5 结论
    5.1 蒙古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5.2 蒙古莸组织培养繁殖的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实验图片
作者简介

(5)枫杨扦插和组培繁殖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扦插繁殖技术
        1.1.1 插穗
        1.1.2 基质
        1.1.3 促根剂
        1.1.4 营养物质
        1.1.5 内源激素
        1.1.6 环境因素
    1.2 枫杨扦插繁殖
    1.3 组织培养技术
        1.3.1 外植体的选择
        1.3.2 外植体消毒
        1.3.3 培养基选择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
    1.4 枫杨组织培养技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枫杨扦插繁殖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插床准备与插后管理
        2.1.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2.2 枫杨组织培养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硬枝扦插
        3.1.1 基质对枫杨硬枝扦插的影响
        3.1.2 插穗部位和规格对硬枝扦插的影响
        3.1.3 促根剂对枫杨硬枝扦插的影响
        3.1.4 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3.1.5 不同促根剂处理的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
    3.2 嫩枝扦插
        3.2.1 促根剂对枫杨嫩枝扦插的影响
        3.2.2 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3.3 枫杨组织培养技术
        3.3.1 外植体消毒方法
        3.3.2 芽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3.3.3 芽苗增殖
        3.3.4 愈伤组织增殖与芽诱导
        3.3.5 根诱导
        3.3.6 炼苗与移栽
4 讨论
    4.1 枫杨扦插繁殖技术
        4.1.1 硬枝扦插
        4.1.2 嫩枝扦插
    4.2 枫杨组织培养技术
5 结论
6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6)灰木莲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理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灰木莲的分布与特性
    1.2 灰木莲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1.3 灰木莲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意义
    1.4 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4.1 影响植物扦插生根的内部因子
        1.4.2 影响植物扦插生根的外部因子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扦插与管理
    2.5 指标测定
        2.5.1 根生长指标测定
        2.5.2 生理指标测定
    2.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基质对灰木莲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生化分析
        3.1.1 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下灰木莲插穗根形态的差异
        3.1.2 不同基质配比下灰木莲插穗韧皮部酶活性的变化
        3.1.3 不同基质配比下灰木莲插穗韧皮部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3.1.4 不同基质配比下灰木莲插穗韧皮部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3.2 不同插穗类型对灰木莲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分析
        3.2.1 不同插穗类型处理下灰木莲插穗根形态的差异
        3.2.2 不同插穗类型下灰木莲插穗韧皮部酶活性的变化
        3.2.3 不同插穗类型下灰木莲插穗韧皮部激素含量变化
        3.2.4 不同插穗类型下灰木莲插穗韧皮部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3.3 不同生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灰木莲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分析
        3.3.1 不同生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灰木莲插穗根形态的差异
        3.3.2 不同生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灰木莲插穗韧皮部酶活性的变化
        3.3.3 不同生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灰木莲插穗韧皮部激素含量变化
        3.3.4 不同生根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灰木莲插穗韧皮部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灰木莲扦插基质的选择
        4.1.2 灰木莲插穗类型的选择
        4.1.3 灰木莲扦插生根剂的选择
    4.2 讨论
        4.2.1 灰木莲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4.2.2 灰木莲插穗韧皮部MDA含量、酶活性变化与生根关系
        4.2.3 灰木莲插穗韧皮部内源激素变化与生根关系
        4.2.4 灰木莲插穗韧皮部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生根关系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图
    附录2 英文缩写对照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药用芍药根段与种子繁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文献综述
    1.1 芍药简介
    1.2 芍药繁殖方法研究进展
        1.2.1 芍头繁殖
        1.2.2 组培快繁
        1.2.3 扦插繁殖
        1.2.4 种子繁殖
    1.3 根段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1.4 芍药种子休眠原因研究现状
    1.5 芍药种子破眠处理研究现状
        1.5.1 物理方法
        1.5.2 化学方法
        1.5.3 综合处理
    1.6 立题依据
    1.7 试验流程图
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芍药根段繁殖
        2.2.2 芍药种子休眠原因
        2.2.3 芍药种子破眠处理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3.1 芍药根段繁殖
    3.2 芍药种子休眠原因
        3.2.1 种子基本特性
        3.2.2 种子透水、透气性
        3.2.3 种子离体培养
        3.2.4 种子浸提物对白菜籽发芽率的抑制活性测定及GC-MS成分鉴定
    3.3 芍药种子破眠处理
        3.3.1 赤霉素对芍药种子生根率及根生长情况的影响
        3.3.2 赤霉素对芍药种子生根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3.3 低温对芍药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3.4 低温对芍药种子发芽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四、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湖北紫荆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湖北紫荆的研究进展
        1.1.1 种质资源调查
        1.1.2 生物学特性
        1.1.3 研究概况
    1.2 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进展
        1.2.1 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
        1.2.2 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
    1.3 扦插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内在因素
        1.3.2 外在因素
        1.3.3 扦插繁殖在紫荆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4 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进展
        1.4.1 扦插生根解剖的研究进展
        1.4.2 扦插生根生理的研究进展
    1.5 实生苗基质筛选的研究进展
        1.5.1 无土栽培的研究进展
        1.5.2 栽培基质的分类及选择
        1.5.3 栽培基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种子萌发特性
        2.2.2 扦插繁殖
        2.2.3 实生苗基质筛选
    2.3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湖北紫荆种子萌发特性
        3.1.1 种子形态与性能
        3.1.2 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3.1.3 种子打破休眠条件
    3.2 湖北紫荆扦插繁殖
        3.2.1 扦插繁殖技术
        3.2.2 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解剖结构观察
        3.2.3 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生根机理变化
    3.3 湖北紫荆实生苗基质筛选
        3.3.1 基质理化性质分析
        3.3.2 不同基质对湖北紫荆形态指标的影响
        3.3.3 不同基质对湖北紫荆生理指标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湖北紫荆种子萌发特性
        4.2.2 湖北紫荆扦插繁殖
        4.2.3 湖北紫荆实生苗基质筛选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详细摘要

(9)钩栗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钩栗分布
        1.1.2 钩栗树种特性
        1.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壳斗科植物的扦插研究进展
        1.2.1 不同激素处理方式对壳斗科植物影响
        1.2.2 壳斗科植物插穗材料的选择
        1.2.3 壳斗科植物扦插的环境因素
        1.2.4 不同扦插时期对壳斗科植物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1.2.6 酶类与生根
        1.2.7 内源激素与生根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钩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不同种类及浓度生根剂处理
        2.3.2 不同木质化程度处理
        2.3.3 不同长度处理
        2.3.4 不同留叶处理
        2.3.5 不同切口处理
        2.3.6 不同喷灌方式
    2.4 扦插后管理
    2.5 测定指标及分析方法
    2.6 结果与分析
        2.6.1 钩栗插穗生根进程描述
        2.6.2 不同种类及浓度生根剂处理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2.6.3 插穗不同木质化程度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2.6.4 插穗叶片数量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2.6.5 插穗长度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2.6.6 不同切口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2.6.7 不同喷灌方式对钩栗扦插生根的影响
    2.7 小结
3 钩栗扦插繁殖生根机理研究
    3.1 试验时间和地点
    3.2 试验材料及处理
    3.3 测定方法
        3.3.1 营养物质的测定
        3.3.2 酶活性的测定
        3.3.3 内源激素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钩栗生根情况的分析
        3.4.2 营养物质与生根的关系
        3.4.3 酶活性与生根的关系
        3.4.4 内源激素与生根的关系
    3.5 小结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钩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4.1.2 钩栗扦插繁殖生理学研究
    4.2 讨论
        4.2.1 钩栗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4.2.2 钩栗扦插生根机理研究
    4.3 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英文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B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影响木本粮食植物扦插繁殖的技术因素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林木植物扦插技术现状
    1.1 扦插材料的选择
        1.1.1 硬枝扦插
        1.1.2 嫩枝扦插
        1.1.3 其他器官扦插
    1.2 基质的选择
    1.3 环境条件控制
    1.4 营养的供应
    1.5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2 与扦插生根有关的因素
    2.1 树种及基因型
    2.2 母株的年龄和幼化处理
    2.3 插穗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
    2.4 其他影响插穗生根的处理方法
3 关于扦插机理的探索
    3.1 不定根解剖学起源
    3.2 扦插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
    3.3 抑制物与生根
    3.4 枝条营养状况与生根的关系
4 扦插繁殖技术在木本粮食植物上的应用
    4.1 枣树的扦插繁殖
    4.2 板栗的扦插繁殖
    4.3 柿子的扦插繁殖
    4.4 核桃的扦插繁殖
    4.5 榛子的扦插繁殖
5 木本粮食植物扦插繁殖存在问题与展望
    5.1 木本粮食植物扦插繁殖技术应用率低
    5.2 木本粮食植物嫩枝采集困难
    5.3 木本粮食硬枝扦插尚有许多空白
    5.4 木本粮食植物扦插策略探讨

四、不同生根剂对绯红葡萄插穗生根和发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因素对‘北冰红’冰葡萄嫩枝扦插的影响[J]. 王丹萍,孙艺萌,曲淼,杨殿静,刘政,张功,王洪伟,赵殿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8)
  • [2]樱花组培快繁与扦插繁殖研究[D]. 雷巾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花椒育苗关键技术研究[D]. 韦业.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4]蒙古莸扦插和组培育苗技术研究[D]. 张素毓.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枫杨扦插和组培繁殖技术初步研究[D]. 李柠.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灰木莲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理生化研究[D]. 韩吉思. 广西大学, 2019(01)
  • [7]药用芍药根段与种子繁殖特性研究[D]. 苟丽琼.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湖北紫荆繁殖技术研究[D]. 杨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9]钩栗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研究[D]. 曾晶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10]影响木本粮食植物扦插繁殖的技术因素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J]. 吴开云,应尚蛟,龚榜初,江锡兵,徐阳. 浙江林业科技, 2015(01)

标签:;  ;  ;  ;  ;  

不同生根剂对红葡萄插条生根和发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