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普水电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

伊泰普水电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

一、伊泰普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时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定河[1](2021)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浇式建筑建设管理碎片化且资源能源浪费严重,不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和建筑业转型升级,而装配式建筑却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建造的弊端。虽然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且装配式建筑市场广阔为建筑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但也存在装配式建筑开发项目利益相关者增多的问题,这对项目组织协同提出了挑战,并且已有研究无法有效测度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发效益,实现利益相关者共赢,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组织协同效率的核心因素至关重要,并就研究结论提出科学有效改善组织协同程度的对策建议,对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丰富了组织协同效率理论。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协同范围进行界定,明确了项目参与核心主体、组织协同内容及相关者间组织协同关系,其中核心型利益相关者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构件供应商、政府职能部门;其次在协同业务关系下,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模型初步识别出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协同效率影响因素,并运用问卷调研及因子分析方法实现指标体系优化,得到包含企业资源、技术应用、政府支持、竞争压力、经济效益、企业战略为公共因子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评价体系;基于研究对象和熵权-耦合协调度适用特点,建立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评价模型,并实证验证了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模型的科学性;最后根据组织协同关系及实证结果,从核心型利益相关者自组织和跨组织两方面提出了提升组织协同效率的针对性策略。

樊启祥,陆佑楣,张超然,李果[2](2020)在《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实践》文中认为溪洛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大水电站,综合规模和技术难度在世界大型水电工程中名列前茅,建设过程中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并取得丰富的管理创新成果。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溪洛渡300m级高拱坝智能化建设技术、大体积混凝土和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大流量高流速泄洪洞和巨型地下厂房建设技术的创新成果,深入分析了采用绿色水电建设理念和环保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大型水电工程"规范、有序、协调、健康"建设管理理念、六目标九支撑项目管理体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管理模式、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组织优化方法,以及复杂岩体工程变形协调动态分析方法。上述成果确保了溪洛渡水电站安全、优质、高效的按期建成和稳定运行,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类似大型水电工程建设技术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卢纯[3](2019)在《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70年光辉历程中建设了一系列彪炳人类史册的重大工程,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富强、造福百姓民生、提升综合国力、展示科技实力的大国重器、民族脊梁、国家名片。在众多的重大工程中,三峡工程是一个杰出代表。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建成运行长达百年,世界唯一!为三峡工程而筹备设立一个省级行政区,世界唯一!为三峡工程搬迁安置百万移民,世界唯一!三峡工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议通过,中国唯一!

徐彭强[4](2019)在《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文中指出在河面较宽的平原地区,利用明渠导流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导流方式,其具有施工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运用。在导流明渠的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成本、进度、安全等因素,往往还需要同时考虑导流期间的施工安全和通航水流条件问题。本工程坝址处为典型的分汊河段,施工周期较长,在河心洲上修建导流明渠,不仅仅需要考虑上述因素,更需要考虑到支汊河流的分流比;导流明渠不仅需要承担泄流任务,更需要担任通航问题,明渠内部水流条件复杂,因此对导流明渠进行分流比和通航分析对工程的正常、安全施工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数值分析和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在分汊河道上修建导流明渠时的分流比及明渠内的通航水流条件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分汊河道上计算分流比是一个多因素问题耦合的过程,包括原始河床形式、高程、含沙量及降水等因素;在计算开挖导流明渠的分流时,需要考虑明渠的断面形式、倾角等。本文在根据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原始地形数据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坝址附近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2)利用数值模型计算各期导流设计流量下的上下游水位,同时对不同工况下东、西大河的泄流能力及分流比等水流特性进行计算复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航迹线落差、主流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纵横向流速、流态、通航水深,提出各施工阶段助航流速≤3.5m/s的最大通航流量,确定合理的通航河道范围和适于通航的水位和流量范围。验证导流明渠口门区是否出现如泡漩、乱流等不良流态等。(3)验证汛期围堰拆除至12.0m高程后的平台流速;一汛、三汛期间东、西大河原河道通航,测验闸室段流速及流态。确定合理的通航范围和适于通航的水位和流量范围。(4)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初选方案基本能够满足泄流要求,但两侧河道分流比较原始天然河道出入较大。选用改进“一字型”导流方案,在不同工况下既能保证基坑内安全施工,又能满足通航要求。在施工周期内,基本能够自航通航,在特殊工况如汛期围堰拆除至12m标高以及枯水期遇大流量洪水时需要采取相关的助航措施,以保证导流明渠内船只正常的通行。

武菲[5](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王雪钰[6](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国际水电工程绿色施工与节能降耗的研究》文中指出为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低碳”的建筑业发展趋势,五年多来中国一直倡导“一带一路”的建设“可持续”进行。已有近百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建设,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已顺利建成或在建中。本文以国际水电工程的绿色施工及节能降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的首个大型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的实地调研,分析归纳其绿色施工及节能降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研究:1、首先对绿色施工及传统施工进行了对比,着重指出了水电工程在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绿色施工、环保优先、资源高效利用、精细施工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绿色施工的原则,结合这些原则提出了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等五大绿色施工措施。2、其次研究了绿色施工与节能降耗的关系,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节能降耗的意义。结合这些理念提出了节能降耗的衡量指标及相关途径,更深入地从能耗分类、施工期降耗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能耗分析与计算方法三方面列出了水电工程节能降耗的分析依据。3、研究了卡洛特水电站枢纽布置中大坝及泄洪消能建筑物的绿色节能布置比选过程,并根据比选结果分析总结了节能降耗在卡洛特水电站枢纽布置的应用。4、从降低能源利用措施、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措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材料的节约利用措施以及从生态保护、施工期施工场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施工期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大气环境保护等环境保护措施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卡洛特水电站的绿色施工措施。5、从施工生产过程、施工辅助生产系统、施工期生产性建筑物及施工和建设管理营地等四大项的主要用能设备、能耗种类、能耗分布点、负荷水平、计算单位工程量(产品)能耗、能耗总量等内容对卡洛特水电站的能耗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数据统计。希望本文的研究推动中国水电工程节能降耗标准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国际认可程度,可以为其他类似国际在建或者未来拟建的水电站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可参考的数据资料。

黄蔚萍[7](2017)在《赞比西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经验——中国电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赞比西河流域水资源开发项目入手,中国电建本着"干一项工程、富一方百姓"的宗旨,以卡里巴北岸电站扩建项目(2×180 MW)、伊泰兹水电站(2×60 MW)、卡里巴南岸扩建电站(2×150 MW)、下卡富峡水电站(5×150 MW)、卡里巴北-凯富埃330 kV输电线路项目(全长129.2 km)、跟踪的巴图卡水电站(2 400 MW)为例,围绕项目跟踪、设计、签约、开工建设、竣工等时间轴,重点介绍赞比西河流域特点、项目开发方式、技术特色、科技创新,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维护生态文明、坚持员工本土化策略、积极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纪实;分享水电开发利用、建设经验,为集团实施"集团化、属地化、全球化"三步骤战略做好支撑和保障。

张树喜[8](2017)在《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变缓,国家工业生产对电力需求明显变少,电建行业作为伴随经济发展的特殊建筑业,行业环境直接受到波及。电建行业中火电工程建筑较风电工程与水电工程所受影响最大。在国内政策方面,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去产能的需要及前段时间煤价的暴涨,对火力发电行业产生了直接影响,进而对火力发电建筑行业产生了影响。但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推进,又为国内火电工程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宏观和中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对国内火电工程建筑企业的营销策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司具体营业情况的调查和管理层访谈,对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当前的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公司当前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本文基于传统营销学理论,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视角,研究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并运用SWOT模型,结合之前的环境分析,梳理出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展中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研究火电工程建筑的企业细分市场,根据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特点和优势,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最终,本文根据之前的各项分析,重点制定了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4P策略,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建议。本文通过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营销环境分析,运用STP分析,通过市场细分结合企业产品特点合理选择出了企业的目标市场,依据企业的市场定位制定了营销策略,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实施建议,对公司未来营销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也对其他企业火电工程建筑在现有环境中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芳芳[9](2015)在《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水资源的非航行利用急剧增加,世界淡水资源日益匮乏,水资源的加速利用又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质的逐渐恶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水短缺问题,各国围绕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摩擦、冲突和争端不断发生,如何公平、合理、最佳利用跨界河流水资源,缓解淡水匮乏危机,避免跨界水冲突,促进跨界河流利用与保护合作是目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中国的跨界河流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中国在这些跨界河流中多数居于上游国位置,在利用水资源上相对具有优势,易对下游国产生影响。随着沿岸各国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中国正面临着与其他沿岸国在跨界河流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上的矛盾的不断激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跨界河流问题就是一个已提上解决日程的问题。中哈跨界河流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条最大的河流一一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上,特别是水资源的分配。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都面临缺水和需水的现实压力,因而在对两国都意义重大的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争水态势。哈萨克斯坦从独立之初就一直希望与中国解决跨界河流问题,并将该问题列为与中国对话的最重大问题。中国对中哈跨界河流的现有利用符合现有跨界河流国际法,也未对哈萨克斯坦造成明显损害,甚至中国将来对中哈跨界河流的增加利用也有充分的法理依据。中国开发利用中哈跨界河流在中国境内的河段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本应不容他人置喙,而且中国也完全可以无视各种非议,继续开发利用位于自己境内的中哈跨界河流部分。但是,哈萨克斯坦运用国际法则中的联系原则与中国进行关联博弈,它将中哈跨界河流问题同它与中国双边关系中的其他问题相联系(如能源、安全、经贸等方面的问题)。中哈两国目前以能源安全为核心的合作与两国的区域安全、政治安全以及经济安全等国家根本利益紧密相关,这些国际合作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这些利益是国家核心利益层面上的,其权重远远超过对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利益。所以,中国仍需与哈萨克斯坦在跨界河流问题上进行务实合作。为了避免我国国家利益的损失,中哈跨界河流上需要一套既能维护我国的跨界水资源主权和利益,又能保持和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友好关系、并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同时又与跨界河流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制度。中哈跨界河流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跨界河流水资源的分配和保护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但是目前,除了几条界河,中哈跨界河流利用与保护现有法律制度未对中哈之间的跨界河流的水资源分配问题做出总体安排。解决跨界河流问题的核心是跨界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但是目前国际社会中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关于水资源及其收益的分配理论、分配规则和分配标准。国际社会目前存在着立场各不相同的五种国际水权分配理论(绝对领土主权论、绝对领土完整论、在先占用学说、有限主权论与共同利益论)。国际社会中关于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的两个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一一《赫尔辛基规则》与1997年《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也未对跨界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提供具体的解释条文,但它们在跨界河流的利用与保护问题上确立了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不造成重大损害原则与国际合作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它们抽象、模糊、不确定,在解决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实践中的问题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为跨界河流的利用与保护问题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更不能彻底解决跨界河流存在的现实问题。它们只能在沿岸国解决水资源分配利用等问题上,提供一些指导。考察各国在跨界河流利用与保护上的条约与实践,可以发现:由于跨界河流具有“自然连续”和“社会跨界”双重属性,各国在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上的条约实践差异很大,几乎是“一河一议”,具有难以复制性。事实上,跨界河流水文及沿岸国政治、经济、技术、文化都存在独特性,如果采用统一的分配标准和规则,会造成国家利益的缺失。所以,在中哈跨界河流问题上,中国也应根据中哈跨界河流的具体情况,在符合公认的跨界河流利用与保护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符合自身利益的做法。在跨界河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的国家实践中,主权仍旧是一个国家对跨界河流享有权利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也仍然是国家开发利用跨界河流最主要的国际法依据。中国在跨界河流问题上,首先也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其次,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已成为跨界河流利用与保护领域中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中国不能置这个原则于不顾,而应当重视和尊重这个原则,但要结合自身实践加以运用。再者,中国在跨界河流上,水量贡献大;开发利用率低;作为上游在生态环境保护、防汛减灾、节水灌溉等方面还做了很多贡献,牺牲了很多利益。因此,中国在与哈萨克斯坦解决跨界河流水资源分配、利用与保护问题时,需要强调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与受益补偿原则,在制定水量分配制度的同时应纳入受益补偿制度和利益交换制度。此外,全球首个国家间跨界水资源合作法律框架性国际公约——1997年《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使用法公约》已于2014年8月生效,但公约存在重大缺陷,亦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中国不宜加入该公约,但是也不能无视公约,而应理性对待它。

董芳[10](2014)在《印度解决南亚跨界河流争端的实践及其对中印跨界水争端的影响》文中认为中印两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中印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利益均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众多的人口和强劲的经济增长使两国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今,这两个亚洲大国均已开始计划利用发源于中国、流经南亚的国际河流。然而,由于某些干扰因素(如领土争端和政治信任缺失),印度媒体反复炒作“中国水资源威胁论”,导致跨界水资源问题日渐上升为一个矛盾点,损害了中印关系。谈到南亚次大陆的水资源历史,涉及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共和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均位于喜马拉雅带,几条主要的国际河流也流经该区域。该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国际河流争端,同时也拥有解决此类争端较为成功和有意义的合作模式。因此,南亚地区水资源法规在国际法上享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南亚国际河流的冲突和争端解决方式,提出中印跨界水资源冲突的最新解决方法及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选题动机、意义、问题、范围、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大纲,同时还包括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讨论国际水资源冲突、区域安全和国际水法之间的内在衔接关系。第三章对南亚次大陆的区域安全和地区霸权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阐述了南亚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冲突及解决争端的合作路径,包括法律途径、组织机制、第三方介入和未来合作前景。第五章详述了中印水资源现状及两国对共有跨界河流各自的开发利用计划,并指出中印水资源冲突的动机以及上述冲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第六章指出中印利用共享跨界河流的不对等性,并提出中印水资源冲突的有效解决方案,建议两国增强政治互信,引入制度合作安排机制,在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管理问题上加强技术合作,从而实现从“分享水权”到“分享水利益”观念的转变来应对挑战。构建“中国一南亚,水资源区域合作组织”亦是应对“中国—印度—南亚水资源冲突”的一剂良方。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南亚国际河流冲突和争端的解决方式,可以为中印跨界水资源冲突的解决方法及双方合作的可能性提供借鉴。整个地区的共享水资源的合作前景(不仅包括中印合作,还包括中国和所有南亚国家之间的合作)令人期待。

二、伊泰普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时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泰普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时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论文提纲范文)

(1)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装配式建筑项目研究现状
        1.3.2 组织协同管理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装配式建筑项目内涵及特征
        2.1.1 装配式建筑项目内涵
        2.1.2 装配式建筑项目特征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念
        2.2.2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2.3 协同理论
        2.3.1 协同学理论概述
        2.3.2 协同管理理论及应用
    2.4 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概念界定
        2.4.1 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含义
        2.4.2 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内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关系分析
    3.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协同范围界定
        3.1.1 装配式建筑项目阶段划分
        3.1.2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识别
        3.1.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
        3.1.4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分类
    3.2 基于WBS的装配式建筑利益相关者协同工作识别
        3.2.1 WBS分解结构
        3.2.2 装配式建筑WBS分解
        3.2.3 装配式建筑利益相关者协同工作清单
    3.3 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4.1 组织协同效率指标选取原则及流程
        4.1.1 组织协同效率指标选取原则
        4.1.2 组织协同效率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2 基于TOE框架模型的项目组织协同效率初步体系构建
        4.2.1 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初步指标分析
        4.2.2 核心利益相关者组织协同效率初步指标体系构建
    4.3 基于因子分析的组织协同效率初步指标体系检验及优化
        4.3.1 问卷设计及发放
        4.3.2 数据描述性分析
        4.3.3 问卷可靠性分析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5 优化后组织协同效率指标体系
    4.4 装配式建筑组织协同效率核心指标量化分析
        4.4.1 企业资源指标
        4.4.2 技术应用指标
        4.4.3 政府支持指标
        4.4.4 竞争压力指标
        4.4.5 经济效益指标
        4.4.6 企业战略指标
    4.5 装配式建筑组织协同效率核心影响指标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模型应用
    5.1 协同效率测度方法比选
    5.2 项目组织协同效率模型的构建
        5.2.1 协同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2.2 协同效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系
    5.3 实证分析
        5.3.1 案例背景介绍
        5.3.2 组织协同效率计算
        5.3.3 项目组织协同效率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组织协同效率提升策略
    6.1 利益相关者自组织协同效率提升策略
    6.2 利益相关者跨组织协同效率提升策略
        6.2.1 有序引导EPC项目管理模式应用
        6.2.2 积极委托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6.2.3 创新推进BIM信息化平台开发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附录 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 2 某项目组织协同效率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 3 核心利益相关者对项目协同系统的功效贡献
    附录 4 核心利益相关者耦合协调度关系表

(2)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挑战
    1.1 工程概况
    1.2 主要技术特点与挑战
2 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创新
    2.1 300 m级高拱坝智能化建设
    2.2 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智能通水
    2.3 低热硅酸盐水泥水工混凝土
    2.4 大流量高流速泄洪洞群建设技术
    2.5 复杂地下厂房洞室群建设技术
3 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创新
    3.1“规范、有序、协调、健康”建设管理理念
    3.2 六大目标九大支撑的项目管理体系
    3.3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项目管理模式
    3.4 大型复杂工程建设组织优化方法
    3.5 复杂岩体工程安全高效建设方法
    3.6 绿色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实践
4 结论

(3)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百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见证者、国家独立自强史的亲历者、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史的记述者,它折射出“四个自信”的真理光辉,是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
    (一) 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的历史性、结论性评价,是我们回望百年三峡工程的重要遵循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评价是对所有三峡工程建设者、支持者和建议者最大慰勉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三峡工程的重要评价是伟人之间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评价,为我们回望、评述百年三峡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历史平台
    (二) 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重叠着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复兴、共和国从自立走向自强和从改革开放走向伟大新时代的历史足迹
        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晚期,孙中山先生首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伟大设想,这是百年三峡工程的历史起点
        第二,抗战期间,萨凡奇博士首次将三峡工程从设想转变为可以实现的建设计划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峡工程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议事日程被重新提出,成为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见证
        第四,改革开放后,三峡工程进入实质性筹备和重新研究论证阶段,并获得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三峡工程提供了高效率、高质量建设的沃土
    (三) 百年三峡工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执政兴国的具体实践之一,闪耀着“四个自信”的真理光芒
        第一,三峡工程是彰显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民生工程
        第二,三峡工程是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国家工程
        第三,百年三峡工程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 百年三峡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情思和家国情怀,在这里可以读懂中国精神、感悟中国价值、感受中国力量
        第一,三峡工程寄托着中华民族对大江安澜、百姓安居、治水安邦的千年期盼
        第二,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万众一心的精神丰碑
        第三,三峡工程是新中国走向富强、民族走向复兴的百年历史缩影
二 三峡工程是治理长江中下游洪水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治水兴国的伟大实践,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治水楷模
    (一) 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控制性、关键性、基础性作用,是保障长江中下游亿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第一,保障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是兴建三峡工程的初衷和最主要动因
        第二,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关键骨干工程,扮演着“定海神针”的重要角色
        第三,三峡工程推动长江实现了从“抗洪”到“防洪”再到“洪水资源化利用”历史性转变
        第四,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显着发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二) 三峡工程是全世界功能最多元、影响最广泛、效益最普惠的水利工程
        第一,三峡工程建成运行之际,就是其发电、航运、生态、补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淡水储备等多功能、多目标、多效益全面发挥之时
        第二, 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多种功能具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
        第三,三峡工程效益惠及全国、普惠民生
    (三) 三峡工程是“六水共治”的成功实践,为全世界提供了实践人水和谐的工程典范
        第一,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治水实践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改写了人与江河的关系
        第二,三峡工程是“六水共治”理念的成功实践,是实践人水和谐的治水范本
        第三,理性辩证客观地认识三峡工程,是对这一百年工程的充分尊重
三 三峡工程是超大型工程建设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现代工程文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晶
    (一) 三峡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是山河再造、社会重构的伟大奇迹
        第一,三峡工程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建筑物
        第二,三峡工程安装了全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第三,三峡水电站是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电站
        第四,三峡工程拥有全世界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内河船闸和升船机
    (二) 三峡工程是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的典范
        第一,三峡工程是科学论证的典范
        第二,三峡工程是民主决策的典范
    (三) 三峡工程是改革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
        第一,三峡工程是改革创新的典范
        第二,三峡工程是管理体制创新的典范
        第三,三峡工程是原始创新的典范
        第四,三峡工程是集成创新的典范
        第五,三峡工程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范
    (四) 三峡工程是举国共建、再造库区、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的典范
        第一,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
        第二,三峡百万移民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实现的世界奇迹
        第三,三峡移民工程使贫穷落后的三峡库区实现了山河再造和经济重构
    (五) 三峡工程是绿色发展、人文荟萃的典范
        第一,三峡工程建设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三位一体,同步规划、建设和运行
        第二,三峡工程是积极主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程典范,实现了现代工程科技精华与人文历史精粹交相辉映
    (六) 三峡工程是质量优良、投资节约、安全可靠、管理一流的典范
        第一,三峡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优良
        第二,三峡工程概算和投资均实现了有效控制
        第三,三峡工程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在设计值范围之内
    (七) 三峡工程是“两坝同筑”、清正廉洁的典范
四 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重要,是民生所系、发展所依、复兴所倚的大国重器
    (一) 三峡工程为国家构建了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进行防灾减灾、淡水资源配置、清洁能源调度的新格局
        第一,三峡工程建成后,以三峡工程为骨干的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及其防洪能力实现了新提升
        第二,三峡工程建设促进了全国电网联网和长江水电清洁能源走廊的形成,推动形成了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水火互补的全国电力供应新格局
        第三,随着三峡水库上游梯级电站的陆续建成运行,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和跨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格局即将全面形成
    (二) 三峡工程建设整体提升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核心能力,推动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就了一批大国重器和强国重企,推动我国从世界水电大国成为全球水电强国
        第一,三峡工程建设推动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实现了全面协同发展和全球引领
        第二,三峡工程推动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三峡工程建设成就了一批大国重器和强国重企
    (三) 三峡工程正在向“洪水控制”与“污水治理”并举的方向转变,将在“共抓长江大保护”这一新时代历史伟业中发挥应有作用
        第一,以“共抓长江大保护”为节点,长江治理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三峡工程作为长江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多、效益最广泛的国家工程,将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三峡工程正在积极拓展、实践服务“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方式和路径
五 百年三峡工程积累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经验和宝贵启示,是我们在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战胜新挑战的重要经验和力量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成就伟大事业的独特优势
    第二,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一往无前、无往不胜的重要动力
    第三,坚持不懈改革、矢志不渝创新是我们在新时代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
    第四,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是我们引领新常态、应对新挑战、战胜新困难的重要法宝
    第五,开放包容、科学严谨、理性客观是我们固本强基、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
    第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谐自然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第七,通过建设大国重器培育强国重企,是我们推动国家强盛崛起的重要手段之一
六 结 语

(4)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明渠导流研究现状
        1.2.2 分汊河流分流比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施工导流方案初选
    2.1 工程概况
    2.2 枢纽布置
    2.3 工程水文地质
    2.4 施工导流方案初选
        2.4.1 施工导流标准
        2.4.2 施工导流要求及方案初选
        2.4.3 施工导流建筑物初步设计
第3章 初选方案保证施工安全水流特性计算分析
    3.1 引言
    3.2 平面二维数值模型
        3.2.1 基本方程
        3.2.2 数值解法
        3.2.3 定解条件
        3.2.4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3.3 软件模块
    3.4 模型率定
    3.5 初选方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3.5.1 一枯时段分流比数值模拟分析
        3.5.2 三枯时段分流比数值模拟分析
    3.6 结果分析
第4章 改进方案保证通航条件数值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导流明渠改进方案
    4.3 改进方案泄流能力校核
    4.4 改进方案通航条件计算分析
        4.4.1 一枯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4.2 一汛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4.3 三枯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4.4 三汛时段通航水流条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汊河段明渠导流物理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工况
        5.2.1 一期导流试验工况
        5.2.2 二期导流试验工况
    5.3 施工导流模型试验研究
        5.3.1 一期导流试验
        5.3.2 二期导流试验
    5.4 试验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国际水电工程绿色施工与节能降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能源形势
        1.1.2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
        1.1.3 中国水电行业发展成就瞩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节能意义
        1.3.2 提升意义
        1.3.3 战略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际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7 论文的创新性
第2章 绿色施工的理论依据
    2.1 绿色施工的理论源头与发展
        2.1.1 生态经济理论
        2.1.2 资源环境经济学
        2.1.3 低碳经济理论
        2.1.4 项目管理理论
        2.1.5 绿色建筑及施工评价标准
    2.2 绿色施工的概念与意义
        2.2.1 绿色施工的概念
        2.2.2 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对比
        2.2.3 水电工程中传统施工存在的问题
        2.2.4 绿色施工的意义
    2.3 绿色施工基本原则
    2.4 绿色施工的基本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节能降耗的分析理论依据
    3.1 节能降耗的理念及其发展
    3.2 节能降耗与绿色施工之间的关系
    3.3 节能降耗的意义
        3.3.1 节能降耗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3.2 节能降耗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3.4 节能降耗的途径
        3.4.1 管理途径
        3.4.2 技术途径
        3.4.3 结构途径
        3.4.4 制度途径
    3.5 水电工程节能降耗的分析依据
        3.5.1 水电工程能耗分类
        3.5.2 水电工程施工期降耗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
        3.5.3 水电工程施工期能耗分析与计算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卡洛特水电站概况
    4.1 卡洛特水电站工程简介
    4.2 卡洛特水电站枢纽布置的绿色节能布置比选
        4.2.1 大坝的绿色节能布置
        4.2.2 泄洪消能建筑物的绿色节能布置
    4.3 卡洛特水电站最终绿色节能枢纽布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施工在卡洛特水电站的应用实例分析
    5.1 绿色施工理论在卡洛特水电站的应用
        5.1.1 以人为本
        5.1.2 环保优先
        5.1.3 资源高效利用
        5.1.4 制度明确精细施工
    5.2 绿色施工措施在卡洛特水电站的实施
        5.2.1 降低能源利用措施
        5.2.2 土地资源循环利用措施
        5.2.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
        5.2.4 材料的节约利用措施
        5.2.5 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卡洛特水电站建设过程能耗分析调研
    6.1 施工生产过程能耗分析
        6.1.1 料源的选择及料场开采
        6.1.2 土石方工程
        6.1.3 混凝土工程
    6.2 施工辅助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6.2.1 砂石加工系统
        6.2.2 沥青骨料加工系统
        6.2.3 混凝土加工系统
        6.2.4 混凝土制冷系统
        6.2.5 修配及综合加工系统
        6.2.6 给水、排水系统
        6.2.7 供电系统
        6.2.8 交通运输系统
    6.3 施工期生产性建筑物能耗分析
    6.4 施工和建设管理营地能耗分析
        6.4.1 建设管理营地
        6.4.2 施工营地
    6.5 卡洛特水电站建设过程能耗统计汇总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市场营销的概念
    2.2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
        2.2.1 营销环境分析
        2.2.2 SWOT模型
    2.3 STP理论
    2.4 营销策略理论
    2.5 火电工程相关理论
3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概况
    3.2 火电工程建筑公司发展现状与趋势
        3.2.1 基本现状
        3.2.2 发展趋势
    3.3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营销问题调查
        3.3.2 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4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环境及SWOT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策环境
        4.1.2 经济因素
        4.1.3 社会文化因素
        4.1.4 人口地理因素
        4.1.5 技术因素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竞争者分析
        4.2.2 公司自身分析
        4.2.3 消费者分析
    4.3 SWOT分析
5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制定
    5.1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STP分析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选择
        5.1.3 市场定位
    5.2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策略
        5.2.1 公司现有的产品
        5.2.2 新产品开发
        5.2.3 产品差异化
    5.3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价格策略
        5.3.1 招标定价
        5.3.2 降低价格
        5.3.3 竞争定价
    5.4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渠道策略
        5.4.1 渠道的设计
        5.4.2 强化直接渠道
        5.4.3 管理间接渠道
    5.5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促销策略
        5.5.1 广告宣传
        5.5.2 公共关系
        5.5.3 人员促销
6 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6.1 控制企业运营成本
    6.2 强化营销观念
    6.3 防范公司财务风险
    6.4 完善公司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
    三、文献的梳理
    四、研究范围及限定
    五、研究进路和方法
    六、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及范围界定
        一、跨界河流
        二、跨界河流国际法
        三、跨界河流水权
    第二节 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的传统理论
        一、绝对领土主权论
        二、绝对领土完整论
        三、在先占用学说
    第三节 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的新理论
        一、有限领土主权论
        二、共同利益论
    小结
第二章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实践中的问题
    第一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一、中哈两国在跨界河流上形成争水态势
        二、中哈跨界河流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态退化
    第二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两国都存在缺水与需水的客观现实
        二、损失厌恶效应下哈国的主观心理
    第三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问题解决之必要性
        一、实现地缘战略的需要
        二、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
        三、维护新疆稳定的需要
    小结
第三章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现有法律制度分析
    第一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制度现状
        一、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相关协定
        二、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合作机构
        三、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合作实例
    第二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跨界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没有规定
        二、对跨界河流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规定缺乏具体措施
        三、法律文件层次较低,规定原则、抽象
    第三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哈跨界河流问题复杂
        二、两国在跨界河流上的利益难以调和
        三、条约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小结
第四章 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国际法规则的考察
    第一节 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一般国际法
        一、《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
        二、《赫尔辛基规则》
        三、一般国际法规则可适用性分析
    第二节 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特殊国际法
        一、跨界河流水分配条约
        二、跨界河流合作开发条约
        三、跨界河流保护与管理条约
        四、特殊国际法规则可借鉴性分析
    小结
第五章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主权原则
        二、公平合理利用原则
        三、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四、受益补偿原则
    第二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具体法律制度
        一、水资源分配制度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度
        三、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
    第三节 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争端解决制度
        一、争端解决方式
        二、争端解决方法
        三、争端解决机构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
后记

(10)印度解决南亚跨界河流争端的实践及其对中印跨界水争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
        1.1.1 选题原因
        1.1.2 国际水资源冲突、合作与国际水法:综述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研究范围和分析框架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范围和分析框架
    1.3 方法论
    1.4 结构
第二章 国际水资源冲突、安全和国际水法
    2.1 水、环境和气候变化
        2.1.1 水资源和全球水循环
        2.1.2 未来气候变化引发的跨界水资源变化
    2.2 共享水资源的地缘政治和安全
        2.2.1 共享水资源的地缘政治
        2.2.2 水资源安全
    2.3 跨界水资源的冲突与合作
        2.3.1 水文-政治研究-跨界水资源冲突还是合作
        2.3.2 “冲突”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2.3.3 国际河流流域合作组织
    2.4 国际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国际法规
        2.4.1 国际水法
        2.4.2 协定框架
    2.5 结论
第三章 南亚次大陆的区域大国、霸权、领导权及安全
    3.1 南亚的概况
        3.1.1 南亚国家主要的内部冲突
        3.1.2 南亚概况
        3.1.3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
    3.2 权力,新兴力量和地区霸权
        3.2.1 权力
        3.2.2 新兴力量
        3.2.3 霸权
    3.3 对霸权和领导力的认知
        3.3.1 认知
        3.3.2 霸权与领导力的认知
    3.4 印度在南亚处于什么地位:霸权地位还是领导地位?
        3.4.1 作为地区霸主的印度
        3.4.2 作为地区领导的印度
    3.5 结论
第四章 南亚国际河流的冲突与合作
    4.1 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及恒河-雅鲁藏布江-梅克纳河流域共享水争端
        4.1.1 印度-巴基斯坦共享水争端
        4.1.2 印度-尼泊尔共享水争端
        4.1.3 印度-孟加拉国共享水域冲突
        4.1.4 恒河-雅鲁藏布江-梅克纳河流域(GBM)共享水域冲突
    4.2 法律途径:印度与巴基斯坦、印度与尼泊尔、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条约框架
        4.2.1 印度与巴基斯坦河水共享条约
        4.2.2 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水共享条约
        4.2.3 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水域共享条约
        4.2.4 条约中第三方介入的作用
    4.3 执行条约的合作及机制
        4.3.1 1960年《印度河水条约》下的合作与机制
        4.3.2 执行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条约的体制
        4.3.3 印度和不丹:没有条约关系的最佳伙伴
    4.4 南亚次大陆跨境水域争端最新案例研究:印度河流域吉萨冈戈河仲裁
        4.4.1 前言
        4.4.2 争议和诉讼
        4.4.3 裁决
        4.4.4 案例小结
    4.5 总结:南亚次大陆冲突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
        4.5.1 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4.5.2 水权利及水利益
        4.5.3 第三方介入
        4.5.4 制度与纠纷解决
        4.5.5 未来前景
第五章 日益突显的中印跨界水争端
    5.1 印度水资源及其内河联网计划
        5.1.1 印度水资源现状
        5.1.2 印度内河联网计划
    5.2 中国的水资源及其南水北调工程
        5.2.1 中国的水资源现状
        5.2.2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5.2.3 雅鲁藏布江水能开发之战略意义
    5.3 中印跨界水资源现状
        5.3.1 中印共享水资源概况
        5.3.2 气候变化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之间共享流域的影响
        5.3.3 中印跨界水资源纠葛和起因
        5.3.4 印度舆论定调中国“水资源武器论”
    5.4 中印水资源纷争的影响
        5.4.1 中印水资源纷争对中印关系的不利影响
        5.4.2 中印水争端对“中国—南亚”多边关系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中印跨界河流合作
    6.1 上下游冲突中的“不造成损害的义务”与“公平合理利用”原则
        6.1.1 “不造成损害”和“公平合理利用”的关系
        6.1.2 只能是河流上游沿岸国对下游沿岸国造成损害?
    6.2 补偿性支付在跨界河流管理中的应用
    6.3 跨界水域上的水利设施:从水权分享到利益分享
        6.3.1 国际河流大坝利益共享的概念化
        6.3.2 国际河流利益共享的概念
        6.3.3 大坝相关的利益与外部效应
        6.3.4 水利同政治结合与水利工程利益共享的磋商激励机制
        6.3.5 协商利益共享机制
    6.4 从南亚地区跨界水争端及解决路径看影响中印合作的因素
    6.5 中印水争端解决的前提和基础
    6.6 预防冲突和加强合作的途径
        6.6.1 中印共享水域政治经济策略模型分析
        6.6.2 国家和次国家层面
        6.6.3 国际层面
    6.7 发源于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国际河流的地理信息、现有合作和未来的设想
        6.7.1 起源于大喜马拉雅地区的国际河流的地理信息
        6.7.2 中国与印度、孟加拉国针对跨界河流的合作
        6.7.3 构建“中国—南亚水资源区域合作组织”
    6.8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大事记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伊泰普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时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装配式建筑项目组织协同效率研究[D]. 王定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2]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实践[J]. 樊启祥,陆佑楣,张超然,李果. 水力发电学报, 2020(07)
  • [3]百年三峡 治水楷模 工程典范 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百年历程、伟大成就、巨大效益和经验启示[J]. 卢纯. 人民长江, 2019(11)
  • [4]分汊河段明渠导流保证施工及通航条件下分流比研究[D]. 徐彭强. 天津大学, 2019(01)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国际水电工程绿色施工与节能降耗的研究[D]. 王雪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赞比西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经验——中国电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A]. 黄蔚萍. 创新时代的水库大坝安全和生态保护——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7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8]新疆今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张树喜.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9]中哈跨界河流非航行利用法律问题研究[D]. 叶芳芳.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印度解决南亚跨界河流争端的实践及其对中印跨界水争端的影响[D]. 董芳.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伊泰普水电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有效风险分析和管理(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