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电信网络核心技术

下一代电信网络核心技术

一、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卜哲[1](2010)在《下一代电信网关键协议的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一代电信网中信令控制协议的安全性是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协议自身的安全问题、协议实现的安全问题2个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此类协议的安全性研究方法,介绍了安全性测试方法,最后给了国内相关标准的进展情况。

黄秀清[2](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黄蕊[3](2010)在《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安全评估指标是网络安全评估的工具,是反映评估对象安全属性的指示标志;网络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则是根据评估目标和评估内容的要求构建的一组反映网络安全水平的相关指标。构建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对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照ITU-T X.805安全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下一代电信网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所处的运营环境,由内而外有针对性的明确了下一代按电信网的安全目的、安全要求,进而构建出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框架体系,解决了下一代电信网中相关安全特征的逻辑划分问题。在此安全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下一代电信网网络层次和安全属性的每一个交叉点模块,按照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的过程和内容,提炼出四个表征下一代电信网安全的一级宏观综合性指标:脆弱性指标、威胁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可生存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宏观指标进行分层细化,给出了各个子指标的计算公式,构建出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之后论文给出了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整体系统的模块设计、实现机制以及指标采集的结果,验证了指标采集的可行性。本文构建的面向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指标的个数适中,易于管理和测量;指标与安全风险直接相关;指标集基本涵盖了下一代电信网中所有重要的可测量的安全属性。由于当前业界尚无针对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卢宇[4](2009)在《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通信世界正在经历着从简单的通信方式到多元化通信方式的巨大变化。基于网络融合的下一代电信网因此被提了出来。而其异构网络的融合互通的特性会引发更多的安全问题。并且在网络安全领域里,如何解决网络安全设备产生的海量,多维的安全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目前已经成为研究所在。因此,下一代电信网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将网络风险评估技术应用于下一代电信网,可以达到保障安全,及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解决存在的多重安全问题的目的。而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中,风险分析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下一代电信网的网络风险分析是下一代电信网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中的最关键的核心环节。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面向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测试评估技术及工具”(课题编号:2006AA012448)。本论文中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是该项目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接着对下一代电信网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了概要描述,介绍了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以及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相关内容。参考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需求和传统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对其应用于下一代电信网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优点以及应用于下一代电信网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下一代电信网的特性,提出了下一代电信网基于业务的层次化风险分析模型以及基于业务的网络风险量化计算方法。为下一代电信网的风险分析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接下来,基于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本文给出了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方案中不仅包括对模块以及对象的静态描述,而且包括对象和模块之间处理流程的动态描述。论文最后描述了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测试过程。从实践角度印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化特性。

李沁[5](2009)在《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信业务迅速发展,传统电信网逐渐显现出其不适应性,不能满足电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的电信网正与互联网新技术相融合,演化为下一代电信网。下一代电信网的发展是电信界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涉及到传统电信网的各个层次和部分,原本封闭的传统电信网变得开放,但是这种开放性却引入了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在下一代电信网中应用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是与下一代电信网安全问题的特征相符合的一种解决方案。风险数据采集是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的首要步骤,用于对网络风险的要素进行实时、动态的采集。但是,现有的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尚不能满足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的要求,而且这些技术主要是针对Internet网络应用而开发的。所以,需要对现有的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加以整合与改进,以适应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的需求。本论文在分析现有的风险数据采集技术和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通过整合不同工具进行风险数据采集的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该系统能够快速接入各种工具进行风险要素的采集,对于不断变化的需求有很好的适应性。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下一代电信网特有的技术特征。随后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最后,详细给出了下一代电信网威胁要素采集子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实现,并在实验环境中对威胁要素采集进行了测试。

华通[6](2009)在《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下一代电信网的发展,各种协议、设备及业务的种类数量不断激增,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不安全,这就引出了下一代电信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而为了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网络进行风险评估就有着重要的意义。资产评估是风险评估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在风险评估的发展过程中,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信息系统的资产评估研究已经初具成果,但是在下一代网络的风险评估领域中,资产评估的研究仍然是空白。本文首先在总结传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资产评估的流程方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资产评估方案在应用于下一代电信网的特殊环境时的不足之处,并且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了一套基于业务价值的资产评估方法。该方法吸收了传统资产评估方案的流程框架,在实施细节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根据下一代电信网的业务价值以及资产和业务的关系推导出资产价值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使原本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的资产评估过程,优化成为条理清晰、可操作性强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资产评估过程。之后,论文介绍了一个实现上述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方法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易用性,优化了界面交互的流程,并提供自动化辅助工具,极大地提高了资产评估的效率。在实现上,该系统采用基于轻量级J2EE开发的Web平台,在兼顾系统的可扩展性的同时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使用体验。论文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蒋林涛[7](2008)在《下一代电信网》文中研究指明推荐理由:市场需求和业务需求呼唤下一代电信网。关键词注释: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在传输资源不再稀缺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

魏亮[8](2006)在《下一代互联网与下一代网》文中认为1 引言在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网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概念上的争论。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者普遍认为忽视下一代网、3G等,认为宽带电信业务都可以在下一代互联网上开展;下一代网的研究者认为,下一代网是一个更大更宽泛的概念,涵盖下一代互联网的范围。此外在下一代网研究中有将软交换网等同下一代网的说法,也有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将下一代互联网与IPv6网络等同起来的看法。

蒋林涛[9](2004)在《下一代电信网中的业务网》文中提出下一代电信网中的业务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当然不同的核心技术其业务网的设计与考虑是不同的。本文首先讨论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认为在传输资源不再稀缺的情况下,由于复杂性、没有现实业务等原因,ATM技术不能成为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由于采用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点设备复杂化、与传送网技术的发展相匹配等因素,IP技术将是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其后研究了下一代电信网中的业务网中的若干问题。由于下一代电信网是一个以商业运营为其主要目的的网络,它将完全不同于没有明确商业目标的Internet,在下一代电信业务网的设计中,商业模型必须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因此有必要对业务网与承载网相分离的说法进行重新审视,讨论了电路交换网与分组交换网网络特性的差别和各自业务网的设计特点,指出下一代网的业务网设计将会极大地有别于电路交换网的业务网设计。目前简单地将业务搬移,将电路交换网的业务简单地映射到IP网来,这种做法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蒋林涛[10](2004)在《下一代电信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ATM技术和IP技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在传输资源不再稀缺的情况下,由于复杂性、没有现实业务等原因,ATM技术不能成为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由于采用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简化了信令、克服了节点设备复杂化、与传送网技术的发展相匹配等因素,IP技术将是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本文提出用电信网的设计理念设计的IP网称为IP电信网,并详细讨论了IP电信网的三大关键技术问题。

二、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2.1.2 制度的功能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2.3 SSP范式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2.4.1 管制及其目的
        2.4.2 管制的边界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2.5.1 正面观点
        2.5.2 负面观点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3.1.1 关于NGN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3.1.3 NGN的关键技术
        3.1.4 NGN的演进路径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3.2.1 技术比较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3.2.4 NGN的网间互联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4.1.2 接入(Access)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4.3.1 终接垄断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4.3.3 政策含义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6.2.1 事前管制模式
        6.2.2 事后管制模式
        6.2.3 混合管制模式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6.5.4 管制的确定性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7.1 美国的经验
        7.1.1 美国NGN的发展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7.2 欧洲经验
    7.3 英国的经验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论文组织
第二章 安全评估指标相关研究简介
    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2.1.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概念
        2.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目的
        2.1.3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
    2.2 下一代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2.2.1 下一代网络概念与特征
        2.2.2 下一代网络安全问题
        2.2.3 下一代网络安全评估相关标准
    2.3 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研究
        2.3.1 指标体系在安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2.3.2 网络安全评估指标相关研究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模型
    3.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3.2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框架的建立
        3.2.1 ITU-T X.805安全框架模型
        3.2.2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框架
    3.3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3.3.1 NGN安全属性分析
        3.3.2 NGN各层安全问题以及对应安全属性
        3.3.3 NGN安全评估指标提取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层量化指标的设计
    4.1 脆弱性指标
        4.1.1 漏洞危险程度
        4.1.2 攻击可能性指标
        4.1.3 潜在脆弱性
    4.2 威胁性指标
    4.3 稳定性指标
        4.3.1 网络的抗毁性
        4.3.2 网络的可用性
        4.3.3 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4.4 可生存性指标
        4.4.1 可生存性定义
        4.4.2 可生存性当前研究
        4.4.3 可生存性分层指标定义
    4.5 分层指标汇总列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指标采集系统功能模块概述
        5.1.1 指标采集系统的软件结构
        5.1.2 指标采集器的实现机制
    5.2 指标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5.2.1 威胁指标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5.2.2 脆弱性指标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
    5.3 指标采集部署环境
    5.4 指标体系采集计算
        5.4.1 脆弱性指标
        5.4.2 威胁性指标
        5.4.3 稳定性指标
        5.4.4 可生存性指标
        5.4.5 指标采集结果汇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附录 缩略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背景理论及相关技术介绍
    2.1 下一代电信网概述
    2.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2.2.1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定义和范畴
        2.2.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要素
        2.2.3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2.3 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方法
    3.1 下一代电信网的安全需求
    3.2 传统的网络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3.2.1 传统风险分析方法介绍
        3.2.2 适应性分析
    3.3 基于业务的层次化风险分析模型
        3.3.1 模型特点
        3.3.2 模型介绍
    3.4 基于业务的风险量化计算
        3.4.1 风险计算原理
        3.4.2 风险要素的量化
        3.4.3 风险量化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设计
    4.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架构
        4.1.1 系统层次及划分
        4.1.2 接口描述
    4.2 风险分析系统设计
        4.2.1 系统架构设计
        4.2.2 模块交互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实现
    5.1 核心类和数据结构定义
        5.1.1 控制调度以及风险因素管理模块
        5.1.2 脆弱性量化计算模块
        5.1.3 威胁量化计算模块
        5.1.4 风险量化计算模块
        5.1.5 脆弱性数据库
        5.1.6 数据表定义
    5.2 风险分析所涉及对象动态描述
        5.2.1 脆弱性要素量化消息序列描述
        5.2.2 威胁要素量化消息序列描述
        5.2.3 风险量化计算消息序列描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测试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方法
    6.3 测试用例设计
        6.3.1 资产风险量化计算测试
        6.3.2 业务风险量化计算测试
        6.3.3 网络风险量化计算测试
    6.4 测试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总结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问题
        1.1.2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风险数据采集技术介绍
    2.1 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综述
    2.2 数据源技术
        2.2.1 威胁采集技术
        2.2.2 脆弱性采集技术
        2.2.3 资产采集技术
    2.3 数据源管理技术
第三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3.1 技术特征
    3.2 技术方案
        3.2.1 系统模型
        3.2.2 技术方法
    3.3 技术需求分析
        3.3.1 功能需求
        3.3.2 非功能需求
第四章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系统架构设计
    4.1 下一代电信网安全态势评估系统架构
    4.2 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系统架构
    4.3 数据采集子系统关键设计思路
        4.3.1 Sensor的实现模式
        4.3.2 Sensor实现工具的选择
        4.3.3 Sensor的部署
        4.3.4 Sensor的管理
        4.3.5 Sensor Manager的组件机制
        4.3.6 基于Sensor Manager的采集控制机制
第五章 Sensor Manager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内部功能模块设计
    5.2 工作流程
    5.3 关键数据结构
        5.3.1 消息分发和消息队列
        5.3.2 通信模块
第六章 威胁数据采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6.1 实现思路和模块组成
    6.2 工作流程
    6.3 接口设计
        6.3.1 外部接口
        6.3.2 内部接口
    6.4 关键数据结构
        6.4.1 威胁管理器
        6.4.2 Snort Agent
第七章 威胁数据采集子系统测试
    7.1 测试组网环境
    7.2 测试用例及结果
第八章 结束语
    8.1 论文总结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6)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下一代电信网概述
    1.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1.3 资产评估
        1.3.1 资产评估中的概念
        1.3.2 资产评估的工作内容
        1.3.3 资产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1.4 下一代电信网中资产评估的意义
第二章 下一代电信网的资产评估方法
    2.1 传统的信息安全资产评估方法
        2.1.1 流程介绍
        2.1.2 适用性分析
    2.2 下一代电信网的资产评估方法
        2.2.1 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
        2.2.2 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的基本思想
        2.2.3 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实施步骤
第三章 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系统的设计
    3.1 功能分析
    3.2 系统整体设计
        3.2.1 系统功能结构
        3.2.2 技术方案选定
        3.2.3 系统体系结构
    3.3 系统详细设计
        3.3.1 资产评估Web应用服务器设计
        3.3.2 资产信息数据库设计
        3.3.3 自动化辅助工具设计
第四章 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系统的实现
    4.1 资产评估Web应用服务器的实现
        4.1.1 Web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4.1.2 网段信息采集展示功能实现
        4.1.3 业务信息采集展示功能实现
        4.1.4 资产信息采集展示功能实现
        4.1.5 资产业务关系采集展示功能实现
        4.1.6 与自动化辅助工具交互功能实现
        4.1.7 资产价值计算功能实现
    4.2 资产信息数据库的实现
        4.2.1 资产信息数据库的配置
        4.2.2 资产信息数据表对象的实现
    4.3 自动化辅助工具的实现
        4.3.1 资产拓扑发现工具的实现
        4.3.2 资产信息扫描工具的实现
第五章 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系统的测试
    5.1 测试环境
        5.1.1 测试系统部署方案
        5.1.2 资产设备的详细描述
    5.2 拓扑发现测试
    5.3 设备信息采集测试用例
    5.4 资产价值计算过程测试用例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下一代电信网的核心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下一代电信网关键协议的安全性研究[J]. 卜哲.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05)
  • [2]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3]下一代电信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 黄蕊.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4]下一代电信网风险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卢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5]下一代电信网风险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 李沁.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6]下一代电信网资产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华通.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7]下一代电信网[J]. 蒋林涛. 数据通信, 2008(01)
  • [8]下一代互联网与下一代网[J]. 魏亮. 电信网技术, 2006(04)
  • [9]下一代电信网中的业务网[J]. 蒋林涛. 电信技术, 2004(07)
  • [10]下一代电信网的研究[J]. 蒋林涛. 电信科学, 2004(01)

标签:;  ;  ;  ;  ;  

下一代电信网络核心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