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马鹿资源富民

开发马鹿资源富民

一、开发马鹿资源 富甲一方百姓(论文文献综述)

熊浚[1](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沈灿[2](2019)在《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物之一,其背后却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人类发展史。云南古代地方经济的发展长河中,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盐井作为一种特定的工艺技术下特殊的生产性场所及构筑物,也因之具有了特殊的建构特征,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论文选取盐井这一特殊的生产性构筑,包含与其配套的储卤池、储卤台、晒盐篷、煮盐灶、烧盐盐锅等建筑与构筑为研究对象,探析与盐井产生有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的行为活动场所环境空间的构成特征,研究盐井生产管理、运输销售对所在聚落空间的影响,对盐井线性空间盐马古道做出阐述,对推动盐井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把盐井纳入到工业遗产的范围,着眼于盐井的形态与建构特征的研究,同时关注盐的生产工艺技术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从盐井本体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构筑产所的研究,延伸到盐井的祭祀信仰、管理运输、生产加工等关联性空间,以及盐井聚落、线性空间盐运古道,建立多层次的盐井认知体系。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在云南盐井的历史发展演变与现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案例深入研究,旨在为地方文化和文物保护研究提供资料,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建设的核心。

杨金戈[3](2017)在《鄂伦春族神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搜集整理的鄂伦春族神话文本为研究基础,结合与鄂伦春族神话研究密切相关的国内外着作、论文等学术资料,对鄂伦春族神话进行专题研究,运用类型学研究、比较研究、母题分析以及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借鉴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鄂伦春族神话进行类型、情节结构、母题、内涵等分析,并与其他民族神话进行比较,从而对鄂伦春族神话作出系统的深入探讨。本论文分绪论、正文两大部分,正文由五章内容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从民族名称的来源、社会沿革、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萨满崇信观念四个方面概述鄂伦春族历史文化;其次从神话学学术史、文学、民间文艺学和现实的角度叙述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并阐释研究方法;再次是研究综述部分,重点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以文献检索为依据,总结目前学界对鄂伦春族神话研究的综合状况,按照时间顺序,对鄂伦春族神话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概括;最后按照类型学研究方法将纷繁复杂的鄂伦春族神话分为创世神话、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英雄神话和萨满神话五种类型进行研究。第一章为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研究。本章将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研究限定在宇宙起源神话和自然现象起源神话范围内,重点阐述了鄂伦春族关于宇宙三界的观念、创世前天地的"混沌"状态、天帝/神如何创造大地,以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和其他万事万物的产生,并分析其基本内涵,同时通过与其他民族创世神话主题、情节结构、母题类型等比较,进一步突出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的民族性特征。第二章为鄂伦春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研究。本章主要借鉴《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国各民族神话母题研究》等神话理论与主张,将鄂伦春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分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再生神话和族源神话母题类型。同时,每一母题类型又分为若干小类,作为二级类目,二级类目下又分若干小类,作为三级类目,依此类推。人类起源神话侧重于宏观上的整体的人类的诞生,即人类的初次诞生。人类再生神话主要讲述洪水、火灾或其他劫难过后人类的再生和繁衍,它重在强调人类的第二次产生。在人类再生神话和族源神话中,除采用人类起源神话的母题类型分类外,还进行了相应的文化和叙事结构方面的深入分析。整体上,本章主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运用哲学思维,采用历史和考据的方法,发掘某一类型神话的产生和演变,讲述的内容都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状态,不涉及文明社会所具有的人伦关系和道德标准。第三章为鄂伦春族英雄神话研究。本章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英雄"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界定:一是在时间上,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人类自我意识已觉醒,部落意识出现并成为传统;二是呈现的状态是半人半神,或者是受到了神支持的人;三是氏族或部落的始祖神、保护神已从动物身上转移到男性身上,这些英雄行为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带有较多的社会属性;四是上述时间段内,一切对氏族、部落,或者是对鄂伦春族历史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有一定的影响,包括那些在拯救氏族、部落,为人们争取生存环境、空间,扞卫民族尊严过程中获得爱情和婚姻的人,都在本文的"英雄"之列,他们的故事同样视为英雄神话故事。据此,将鄂伦春族英雄神话分为英雄拯救氏族或部落神话、英雄的爱情与婚姻神话以及其他英雄神话等类型,并对英雄神话中的母题、英雄形象、恶魔形象、宝马形象等进行了分析解读与比较。第四章为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研究。在鄂伦春族民间信仰世界里,"萨满"是有着能够沟通人与神、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特异能力的"特殊人"。本章主要研究鄂伦春族萨满治病救人、彼岸追魂、斗恶魔等神异能力和萨满神灵基本情况,从而探索建立在萨满崇信基础上的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鄂伦春族萨满神话故事的情节结构特征、程式化特征、世俗化特征和精神内涵,并通过与其他民族萨满神话的比较,揭示鄂伦春族传统萨满教思想的文化特征。第五章为鄂伦春族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当代传承。本章对鄂伦春族神话蕴含的主要社会文化价值,即古朴的哲学思想、唯美的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价值观等进行了总结,并以审视的角度考察神话在当代的传播。利用鄂伦春族神话中积极健康的因素进行民族舞台剧展演、动漫、电影、电子游戏、产品广告等神话创意,拓展神话在当代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将神话进行传统与现代的追溯和对接。本论文通过以上五章的研究与论述,通过类型、典型母题和结构分析及其内涵挖掘,通过鄂伦春族神话同其他民族神话的母题、情节构成等方面的比较,对鄂伦春族神话的体系、类型、结构模式和神话的象征意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杨逍[4](2017)在《关山之巅,丝绸之下》文中提出自古以来,张家川就因关山(古称陇山、陇头、陇首)而名,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关山,位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传说伏羲氏族曾在关山一带生活,从而奠定了关山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及至周天子西巡,从八百里秦川翻关山而去,开辟了中原与西部边塞交通的大动脉,形成了关陇古道最初的雏形。后来,秦人因对周王室有功,周孝王另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张家川)为附庸,让他在汧河、渭河

徐溪[5](2015)在《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文中认为中国素有崇尚闲适人生的传统,中国文人有着向往悠闲的浪漫情怀。古代文人无论入世与归隐,始终将“品味闲适”视作至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清代新疆汉族文人在品闲的雅趣中感悟出人生境界,这种休闲思想与内地文人同质,但又具有地域的独特性与创造性。探究清代新疆精英阶层的休闲方式、休闲智慧与休闲境界,对建设当代新疆的和谐社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分析休闲文化产生的基础、梳理休闲文化的群体、考证休闲生活的方式、归纳休闲境界等方面逐一展开: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概况为新疆休闲文化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塞外西域虽多戈壁荒漠,仍不乏风景优美、资源富足的萋萋绿洲。这些绿洲水甘土沃,气候宜人,人烟稠密,牧场广阔,为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形成营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清代新疆民族构成及人口的数量,奠定了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格局。清代新疆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思想背景为休闲文化的生成提供了社会基础。清政府对新疆的治理巩固了新疆的安定,为居民休闲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清代新疆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农牧业、手工业的繁荣,城镇化的进程,为休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赏闲、求闲、惜闲的休闲思潮,折射出清人尤其是汉族文人的休闲心态。清代新疆汉族文人是新疆休闲文化的主要群体。清代新疆的文人大致分派遣官吏、流放遣员、随军幕僚、本土文人。这些文人的诗文记录了清代新疆社会的休闲文化。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充实了休闲生活,丰富了休闲文化的内涵。一般认为物质层面的休闲琐碎平庸,是诗意消散的蠹患,精神层面的休闲才是诗意的源泉,然而,清代新疆文人却在衣食住行的细碎中找到生活的情趣和诗意,以生花妙笔描绘出燕居闲适的韵味。清代新疆文人的悠闲,无论是诗书吟咏,琴棋书画,还是鉴花赏月,都体现出高雅的审美追求,即使庆贺佳节或是花鸟虫鱼的赏玩也极富有生活情趣。文人对休闲的追求其实是一种“境界”的追寻。中国传统的休闲哲学强调个体生命与心灵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文人对“闲”的消解最终都将回归到内心的淡泊宁静与生命的融汇和谐。清代新疆文人在休闲的境域趣舍之间,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最终以“合和生一”的休闲观体悟到休闲的意义与境界。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合和生一”浓缩了文人对休闲的体认、心态和践行。虽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远不及京城、江浙地带休闲文化的精致与艺术,但这在新疆已具开拓引领之功,更带动了清代新疆汉文化的繁荣。探究清代新疆汉族文人的休闲文化对于矫正当代休闲生活的异化,促进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延续汉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引领等方面都具有实践意义。

刘静[6](2014)在《藏区寺院、社区与政权互动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 ——从古龙村与噶丹·松赞林寺及地方政权关系变迁》文中指出本文系笔者于滇西北中甸城乡交界的藏族村落所进行三个月的民族志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该地区属于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边缘地带。坐落于该地区的松赞林寺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云南藏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寺院发展至今,同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互动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其发展史即是当地宗教与政治互动的关系史。故本文选择松赞林寺及附近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僧俗的互动关系以及僧俗与地方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力图全面地对这种互动关系的历史变迁进行阐述。文章在纵向上,呈现出松赞林寺发展的历史脉络,阐释不同历史时期的松赞林寺与政权的互动关系;横向上,探讨寺院与信众的共生关系,叙述在权利机制变迁的过程中,信仰仍植根于信众的心中。本文主旨在于通过观察村民奉行的宗教仪式以及参与寺院举办的宗教活动,阐释藏区寺院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寺院在社区信仰、经济等方面扮演的角色;比较政权变迁带来的诸多信仰、互动关系的变迁。在上述关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寺院与政权的不断交流才能彰显寺院强大的生命力,这种互动也只有在寺院的价值取向符合地方政权的政治利益,并随之不断调适从而与社会相适应;其次,藏传佛教构建起来的信仰体系、社会秩序对藏族村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寺院的命运与村民的共同记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再次,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代,寺院的稳定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又考验着寺院、社区与政权三者的关系,如何理顺上述社会关系,是构建理想社会秩序的关键。

陶海洋[7](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表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胡洵[8](2012)在《湖北十堰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 ——以明清湖北移民为例》文中指出移民运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迁入地的人口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着重大的影响。明清时期,湖北与周边地区发生了规模宏大的移民运动,使人口与生产力得到重新分布,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得以加强。位于湖北省西北角的十堰地区,在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推动下,成为明清时移民的聚居地。因而本文尝试以明清时期湖北移民为线索,来探寻十堰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特征。从分析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分布、类型、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入手,来阐述明清湖北移民对其发展和演变的潜在深层影响。本课题在对十堰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以移民通道上的十堰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和第二章确定研究对象及方法,首先论述了明清时期对湖北十堰地区影响深远的移民运动。历次移民运动都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从而讨论在这两种因素影响下的移民背景与来源、移民路线、移民动因等。第三章至第五章在在广泛进行田野调查,深入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与该地、原乡相关的研究样本,通过本地传统聚落和民居与迁出地或周边相关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的比较,先从聚落的数量、类型、形态说明明清移民对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影响。然后从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立面要素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出在明清移民影响下的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进而将该地区民居与移民通道上相关地区的民居做比较,引入历史性研究的思维,以揭示该地区在移民通道的时空背景下动态发展及衍变的历史过程,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聂还贵[9](2011)在《中国,有一座古城叫大同》文中认为课本上读历史,历史很遥远,来大同看历史,就走在历史里;书本上读大同,大同像传说,来大同看大同,大同美丽而神奇。序1一座城市,应当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传记。一座历史文化积蕴深厚的城市,有可能成为其所属民族与国家的鉴照。大同,拥有这样的资格。--北魏、大辽、金国,三代京华之地,厚土旷野,浩气烈风;雁门关、北岳恒山

孟万忠[10](2011)在《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水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中最敏感和脆弱的因子。河流与湖泊是水的载体,历史时期发生了频繁而复杂的变迁,对自然和人文地理面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注流域,揭示流域水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汾河中游历史时期湖泊众多,水量丰沛,成就了灌溉农业发达的三晋文明,孕育了太原等历史文化古城,成为山西省最重要的经济与城镇密集区。但同时出现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漏斗区面积扩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山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汾河中游的河湖变迁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的河湖变迁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进行定性的分析和考证。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趋势,要求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定量化研究。环境变迁是长时段的地理过程,截取其中的某个片段,难以反映变迁的全貌。因此,本研究拓展了研究时段,从全新世开始,延伸到现代。没有文献记载的史前时段,主要依托地层、考古、孢粉、动植物化石等资料,分析判断汾河中游的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要素的特点以及人类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推测河流与湖泊的变迁情况。先秦以来,以史料为主,辅以考古、舆图、现代地形图、遥感影像资料和器测的气象、水文数据等与之相配合,综合分析,相互印证,揭示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过程、原因和规律。同时,采用现代地图学的方法,将河湖变迁的空间形态直观地展现在地形图上。本文以汾河中游河湖变迁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史前的湖泊变迁,通过对前面所述的考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史前人类聚落大都分布在汾河及其支流的台地或山前丘陵地带,海拔高度从1300m逐步下降到900m左右,反映出人进湖退的变迁脉络;先秦以来,通过昭余祁和文湖个案研究,元代以前湖泊以自然演变为主,明清以来人类活动对湖泊变迁过程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应用地理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的方法,用定量的方法对汾河中游古湖泊的水量平衡进行了研究。(2)河流变迁,对干流与支流分别进行研究。对干流的八次全河段变迁和局部典型事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支流选取晋水和潇河,作为个案进行剖析,探究其变迁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3)选取生物多样性、旱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等因子,研究了河湖变迁的流域生态环境响应,结果表明,这些响应因子的变化,既是河湖变迁的果,也是河湖进一步变迁的因。(4)从自然、人文因素角度,综合分析了河湖变迁的原因,自然因素从气候、地质、地貌、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人文因素从人口、水利灌溉工程和聚落等方面探讨,对雍正、光绪时期,潇河的灌溉用水量,进行了估算;对各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泥沙沉积,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经历了湖泊兴盛——河湖共存——河盛湖衰3个阶段:全新世早、中期,人类活动影响有限,湖泊兴盛;先秦到元,人类活动影响增强,农耕与灌溉技术逐步提高,呈现出湖消河长的局面,这与含沙量高的汾河中上游诸河的发育是密不可分的;明清以来,人类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全部消失,而灌溉用水量激增,使水循环的水量平衡难以为继。(2)汾河中游的河流与湖泊是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汾河及其支流为湖泊提供水源补给,湖泊为河流调节水量。稳定的径流补给是湖泊存续的决定性因素,汾河的重大改道成为湖泊消亡的直接原因。昭余祁、文湖等消亡后的低洼地带,成为汾河中游的洪泛区,汾河与文峪河的合流与分流成为变迁的主旋律,河道迁徙频繁。(3)纵观整个变迁过程,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前期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其中气候是主导因子,地质、地貌和植被等因子叠加其上,决定了汾河中游降水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河湖的水文变化。后期人文因素作用加强,人口增长、聚落的变迁、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水利灌溉的发展,造成水资源的失衡,改变了流域的自然动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河湖未来的走向。总之,人类与流域的关系,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更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永恒主题。

二、开发马鹿资源 富甲一方百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马鹿资源 富甲一方百姓(论文提纲范文)

(1)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方法
        (二) 人类学方法
        (三) 性别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三、文化影响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史前时代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俗传统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精神民俗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二、社神与神主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一、春社起源传说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一、豁达的生命观
        二、圆融的生命观
        三、新生的生命观
        小结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一、道(巫)教信仰
        二、儒家信仰
        三、佛教信仰
        小结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一、拦社——心理治疗
        二、社饭—生理治疗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一、家族的凝聚力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传承现状
        一、传承内容
        二、传承方式
    第二节 保护策略
        一、生活型保护
        二、制度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二、亲属关系图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致谢

(2)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相关理论研究
        1.2.2 云南盐井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图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云南古盐井及其历史发展演变
    2.1 古盐井概念
        2.1.1 盐井的界定
        2.1.2 盐井相关概念
    2.2 古盐井的影响与限定因素
        2.2.1 自然资源
        2.2.2 社会经济体制
        2.2.3 文化与信仰
    2.3 云南古盐井的空间分布
    2.4 古盐井的发展历史
        2.4.1 萌发期
        2.4.2 生长期
        2.4.3 兴盛期
        2.4.4 衰落期
    2.5 古盐井的文化精神
        2.5.1 信仰文化
        2.5.2 市井文化
        2.5.3 独有的祭井仪典
        2.5.4 民族文化的交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盐井的环境空间
    3.1 古盐井的环境的构成内容
    3.2 盐井聚落
        3.2.1 古盐井与聚落形态的关系
        3.2.2 古盐井与聚落道路演变的关系
        3.2.3 古盐井与聚落兴衰的关系
    3.3 古盐井的线性空间盐马古道
        3.3.1 盐马古道定义
        3.3.2 盐马古道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古盐井形态特征
    4.1 盐井的开采及制作工艺
        4.1.1 开采历程
        4.1.2 开采形式
    4.2 生产性构成
        4.2.1 盐井本体
        4.2.2 晒卤台
        4.2.3 晒盐篷
    4.3 非生产性构成
        4.3.1 井盐生产的精神信仰空间
        4.3.2 盐井生产的管理空间
        4.3.3 盐井关联性空间
    4.4 制盐工艺
        4.4.1 云龙地区制盐工艺
        4.4.2 黑井地区制盐工艺
        4.4.3 白盐井地区制盐工艺
    4.5 制盐工具
        4.5.1 汲卤工具
        4.5.2 制盐工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盐井的管理运销体制
    5.1 盐井的管理生产体制
        5.1.1 井盐的生产管理
        5.1.2 滇西地区
        5.1.3 滇中黑井地区
        5.1.4 白盐井地区
    5.2 运销体制
    5.3 各盐井地区产盐量
    5.4 管理运销体制对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盐井调查表格
附录 C:图片索引

(3)鄂伦春族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鄂伦春族历史文化概述
    二、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对象的分类
第一章 鄂伦春族创世神话研究
    第一节 宇宙起源神话研究
        一、关于宇宙三界
        二、天地之"混沌"
        三、神创造大地
    第二节 自然现象起源神话研究
        一、日月星辰的产生
        二、山川河流的产生
        三、其他事物的产生
    第三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创世神话比较研究
        一、创世神话的主题
        二、创世神话情节结构及母题
    小结
第二章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研究
    第一节 人类起源神话
        一、天神造人神话
        二、生人神话
        三、化生与变形神话
        四、婚配生人与感生神话
    第二节 人类再生神话
        一、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
        二、人类再生神话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族源神话
        一、氏族起源神话
        二、部落起源神话
        三、鄂伦春族起源神话
    第四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人类起源与族源神话比较研究
        一、典型母题分布
        二、共性与个性
    小结
第三章 鄂伦春族英雄神话研究
    第一节 鄂伦春族英雄神话类型
        一、英雄拯救氏族或部落神话
        二、英雄的爱情与婚姻神话
        三、其他英雄神话
    第二节 鄂伦春族英雄神话母题与典型形象分析
        一、英雄神话中的母题
        二、英雄神话中的英雄形象
        三、英雄神话中的恶魔、宝马形象
    第三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英雄神话比较研究
        一、英雄同自然斗争
        二、英雄同恶魔等恶势力斗争
        三、英雄神话中的典型形象
    小结
第四章 鄂伦春族萨满神话研究
    第一节 鄂伦春族萨满神异能力神话研究
        一、第一个萨满的神话
        二、萨满治病救人神话情节结构及程式化
        三、萨满彼岸追魂神话情节构成及世俗化
        四、萨满斗恶魔神话及角色分析
        五、体外灵魂神话及文化透视
    第二节 鄂伦春族萨满神灵神话研究
        一、鄂伦春族萨满神灵基本概况
        二、鄂伦春族萨满精灵神话类型及内涵阐释
    第三节 鄂伦春族与其他民族萨满神话比较研究
        一、情节结构与母题
        二、传承与变异
    小结
第五章 鄂伦春族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当代传承
    第一节 鄂伦春族神话的社会文化价值
        一、古朴的哲学思想
        二、唯美的人文精神
        三、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价值观
    第二节 鄂伦春族神话的当代传承
        一、神话在当代的传播价值
        二、鄂伦春大型民族舞台剧展演及神话创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范畴厘定
        (一) 研究意趣
        (二) 时空界定
        (三) “休闲”的词源学考释
    二、基本史料与研究现状
        (一) 资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论旨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与民族构成
    第一节 清代新疆的自然环境概况
        一、地理特征
        二、气候物产
    第二节 清代新疆民族的构成
        一、伊斯兰诸族
        二、非伊斯兰诸族
    第三节 清代新疆汉民族的来源
        一、屯戍移民
        二、故土记忆考
第二章 清代新疆休闲文化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一、军府制与州县制并存
        二、军政管辖下的民政系统
        三、建省后普遍实施郡县制
    第二节 经济背景
        一、天山北路的城镇
        二、天山南路的城镇
    第三节 思想背景
        一、尚闲:“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
        二、求闲:“闲处风光尽醉吟,一麾出守岂予心”
        三、惜闲:“但使心境闲,殊觉天趣永”
第三章 清代新疆的汉族文人群体
    第一节 派遣官员:“偷得浮生半日闲”
    第二节 流放遣员:“不堪闲坐细思量”
    第三节 随军幕僚:“戏马闲看过蓏村”
    第四节 本土文人:“题诗本是闲中趣”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上)
    第一节 燕居服饰
        一、袍褂衫裤:“袍褂街穿梭,衫裙曾几何”
        二、帛贵裘廉:“可爱黄绵冬日暖,寒侵黍谷觉春归”
        三、芨芨草帽:“编作帽丝裁作箸,龙须也共上帘栊”
    第二节 宴饮美馔
        一、宴请欢聚:“秋风莫漫思张翰,且喜烹鲜佐客觞”
        二、佳肴珍馐:“山珍人馔只寻常,处处深林是猎场”
        三、美酒香茗:“羊肝下酒沙壶暖,牛乳烹茶木钵温”
    第三节 闲适居所
        一、筑室雕窗:“云母窗棂片片明,往来人在镜中行”
        二、构园造景:“万斛黄沙都不染,雪山孤洁是吾邻”
    第四节 得闲游赏
        一、登山临水:“红山之下何所有?烟树村庄围绣亩”
        二、凭栏远眺:“趁得南山风日好,望河楼下踏春归”
        三、连辔游园:“秀野亭西绿树窝,杖藜携酒晚春多”
第五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生活考(下)
    第一节 文学性休闲
        一、迪化文人:“一闲成就万篇诗”
        二、伊犁文人:“闲里生忙为着书”
    第二节 文艺性休闲
        一、琴棋书画,玩物适情
        二、品曲艺:“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哥”
        三、听说书:“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
        四、观杂技:“寻撞度索巧无双,传自花门远部降”
    第三节 节庆性休闲
        一、年节:“酒果新年对客陈,鹅黄寒具荐烧春”
        二、元宵节:“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抟为灯”
        三、其他节日:“万里独携东海月,昆仑山下做中秋”
    第四节 观赏性休闲
        一、豢养动物
        (一) 飞禽:“野人知我闲,遗我一鹤子”
        (二) 走兽:“只怪深更齐吠影,不容好梦到南柯”
        (三) 虫鱼:“秦人不解金笼戏,一任篱根彻晓吟”
        二、莳花赏卉
        (一) 莳花:“携得百花洲畔法,种来罂粟大如盘”
        (二) 赏卉:“缠头百岁眼未见,但惊水面浮红霞”
第六章 清代新疆文人休闲之境域趣舍
    第一节 修养身心:逸出尘俗之境
        一、官场之缚与方外之想
        二、隐逸之性与栖隐之举
    第二节 步入自然:游赏审美之境
        一、漫游山水之胜
        二、营造园林之秀
    第三节 文化交融:融入和谐之境
        一、交游之乐,仁礼相成,雅集之趣
        二、兼容之美,民族相生,融合之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个人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藏区寺院、社区与政权互动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 ——从古龙村与噶丹·松赞林寺及地方政权关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藏区寺院与社区及地方政权关系变迁相关研究
        1.2.2 国外藏区寺院与社区及地方政权关系变迁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人文生态环境
    2.1 地理环境
    2.2 历史背景
    2.3 人口、民族及语言
        2.3.1 城市边缘的解放村
        2.3.2 石头垒成的寨子
第三章 松赞林寺发展史略
    3.1 建寺缘起
    3.2 民主改革前的松赞林寺
    3.3 民主改革后的松赞林寺
        3.3.1 文革中的沉寂
        3.3.2 改革开放后的复兴
第四章 变迁中的寺院与政权互动关系
    4.1 施主与福田
    4.2 新中国成立后寺院与政权的互动
    4.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寺院与政权的关系调整
        4.3.1 寺院与外部社会的沟通
        4.3.2 寺院、社区、景区的互动——松赞林寺管理局的成立
第五章 寺院与社区的互动关系
    5.1 社区的信仰活动
    5.2 寺院的法事活动
        5.2.1 迎佛节
        5.2.2 格冬节
第六章 松赞林寺未来发展的探讨
    6.1 寺院的市场化经营
    6.2 寺院、社区、政权的关系调整
    6.3 僧俗关系的变迁
        6.3.1 僧人眼里的世俗
        6.3.2 世俗眼里的僧人
    6.4 学经制度的思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历史档案资料
    二、附图
        图一 (相关地图)
        图二 (松赞林寺照片)
        图三 (格冬节照片)
        图四 (迎佛节照片)
致谢

(7)《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8)湖北十堰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 ——以明清湖北移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明清移民的相关研究
        1.3.2 民居的相关研究
        1.3.3 “移民史”视野下相关学科的研究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方法及步骤
    1.6 研究框架
2 十堰地区发展背景及文化因素分析
    2.1 十堰概况
        2.1.1 地理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历史沿革
    2.2 区域移民概述
        2.2.1 移民背景与来源
        2.2.2 移民路线
        2.2.3 移民动因
    2.3 移民对十堰地区的多元影响
        2.3.1 移民对十堰地区人口、经济的影响
        2.3.2 移民对十堰地区文化风俗的影响
        2.3.3 对聚落和建筑的影响
3 明清移民影响下的湖北十堰地区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移民对聚落数量的影响
        3.1.1 “镇”与“市”的嬗变
        3.1.2 移民对城镇数量的影响
        3.1.3 移民对集市数量的影响
    3.2 移民对聚落类型的影响
        3.2.1 外侵内扰,镇戎戍边—戍防型聚落
        3.2.2 聚商通贾,百货云集—商贸型聚落
        3.2.3 藏风聚气,利民守田—村落
    3.3 移民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3.3.1 从封闭到开放
        3.3.2 从聚居到散居
    3.4 本章小结
4 明清移民影响下的湖北十堰地区传统民居基本型制与特征
    4.1 移民对居住建筑的影响
        4.1.1 平面布局
        4.1.2 空间组合
        4.1.3 承重体系
        4.1.4 构造特征
        4.1.5 典例分析
    4.2 移民对宗祠的影响
        4.2.1 移民宗族的构建
        4.2.2 平面布局
        4.2.3 空间组合与功能作用
        4.2.4 典例分析—甘氏宗祠
    4.3 移民对戏场建筑的影响
        4.3.1 戏场建筑类型
        4.3.2 平面布局
        4.3.3 空间组合
        4.3.4 典例分析
    4.4 移民路线上各地区的民居比较
        4.4.1 取样区域
        4.4.2 平面布局
        4.4.3 空间组合
        4.4.4 立面要素——山墙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湖北十堰地区传统民居建构技术与装饰文化
    5.1 十堰传统建筑建构技术
        5.1.1 营造材料与习俗
        5.1.2 建筑技术
    5.2 十堰传统建筑装饰与文化内涵
        5.2.1 瓦作与屋顶装饰
        5.2.2 雕塑
        5.2.3 彩绘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中国,有一座古城叫大同(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第一章塞上吹来大同风
第二章佛国龙城
第三章民族风情博物馆
第四章灵岩云冈
第五章民族融合圣地
第六章北魏:隋唐中国的草色序幕
第七章北魏平城坊与中国古代里坊制
第八章大同四合院:北魏平城坊历史档案
第九章四合院里的男人和女人
第十章诗彩文光
第十一章大同风骨

(10)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时段的确定
    三、研究区域的选择
    四、研究现状及趋势
    五、资料与研究方法
    六、文章结构
第二章 汾河中游湖泊变迁
    第一节 史前湖泊的变迁
        一、地层资料的剖析
        二、袍粉及植物化石分析
        三、文化遗存统计分析
        四、小结
    第二节 湖泊变迁的个案
        一、昭余祁的变迁
        二、文湖的变迁
        三、小结
    第三节 太原盆地古湖泊的水量平衡
第三章 汾河中游干流与支流的变迁
    第一节 全河段的变迁
        一、南北朝以前干流稳定阶段
        二、《水经注》中汾河的干流与文峪河
        三、唐代的干流与文峪河
        四、宋金时期的汾河干流
        五、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的变迁
        六、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的变迁
        七、清光绪五年(1879)的变迁
        八、民国8年(1919)的河流路径
    第二节 局部河段的变迁
        一、北宋至明初平晋县城的变迁与汾河干流之变迁
        二、明正德十六年(1551)史家庄汾河干流西迁事件
        三、史料记载的其它变迁
        四、人工开挖形成的河道
    第三节 支流变迁的个案
        一、晋水的变迁
        二、潇河的变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环境响应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一、植物资源
        二、动物资源
    第二节 河湖变迁引发的相关自然灾害
        一、气象灾害
        二、地质灾害
第五章 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气候因素
        二、泥沙问题
        三、地质和地貌因素
        四、植被因素
    第二节 人文因素
        一、人口因素的影响
        二、水利开发的影响
        三、聚落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开发马鹿资源 富甲一方百姓(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云南古盐井及其环境空间特征研究[D]. 沈灿.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鄂伦春族神话研究[D]. 杨金戈.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4]关山之巅,丝绸之下[J]. 杨逍. 丝绸之路, 2017(01)
  • [5]合和生一:清代新疆汉族文人休闲文化考论[D]. 徐溪. 山东大学, 2015(06)
  • [6]藏区寺院、社区与政权互动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 ——从古龙村与噶丹·松赞林寺及地方政权关系变迁[D]. 刘静. 西南民族大学, 2014(01)
  • [7]《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8]湖北十堰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 ——以明清湖北移民为例[D]. 胡洵. 重庆大学, 2012(02)
  • [9]中国,有一座古城叫大同[J]. 聂还贵. 中国作家, 2011(20)
  • [10]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 孟万忠.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开发马鹿资源富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