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态科学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四次会议

广东省生态科学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四次会议

一、广东省生态科学讨论会筹委会的四次会议(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周长友[2](2018)在《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以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为关注重点,较少论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价值分配过程。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现代节育运动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部分田野访谈资料,深入考察分析了现代生殖技术进步对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现代国家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育权利和资源的价值分配及其政治逻辑。国家权力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重塑了人们的身体观,同时也扩展了政治价值分配的权力空间,从而使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成为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主要特征。国家权力和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不仅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衍生出性别、民族、区域和年龄结构等失衡性权利问题,同时也衍生出配子技术和选择生育等生命和技术伦理问题。这些演变不仅是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产物和结果,也会对未来中国生育政治的权力与权利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生育政治的历史过程、运行逻辑、实践后果及时代特征展露无遗。传统社会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广土众民”成为王朝统治者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家庭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成为节育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西方近代节育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不仅带来了生育“价值的颠覆”,而且使部分知识分子将节育运动同提高国民素质和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的政治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传入则为在中国社会进行节育实践提供了可能。这促使中国近代节育运动逐渐由观念宣传迈向行动实践,开始在一些沿海大城市零星开展起来,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均非常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生育行为迅速从“私域”走向了“公域”,个人身体在技术支持下开始成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公共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贯彻国家生育意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等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殖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身体医疗化现象不仅抛弃了传统医学将人类身体视为一个封闭空间的旧有认知,而且将公民的个人身体内部空间公开地展示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之下。生育行为的政治化和技术化转变使国家政治权力成为节育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权力保障,生殖技术则为节育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两者紧密协作共同塑造了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面貌。公民个人的身体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被规训的后果和对象。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的作用下,公民个人身体不仅成为不断被权力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同时也成为被技术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医疗化的身体不仅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作用下成为了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和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而且逐渐演变形成了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化生育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被认为是政策实施的两项主要宗旨。国家通过建立人口计划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人口计划工作指标体系实现对人口增长数量的计划约束,同样通过建立优生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优生目标调控方式实现对人口增长质量的计划控制。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通过建立从中央、省、地(市)、县、乡、村的六级计划生育行政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繁密计划生育权力和技术网络,形成了对公民个人身体和生育行为进行权力和技术监视的强大力量。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动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强化了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度,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公民个体和家庭在面对强势权力和技术干预时的权利失能化倾向。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化生育不仅是贯彻国家生育调控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需求的主要方式。国家通过建立准生证制度、利益导向制度和基层监控制度等权力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国家化生育意志的科学调控,同时也通过建立计划生育医疗技术监控、避孕药具监控和人口统计监控等方式实现了对人们科学生育行为的国家监控。医疗组织的广泛建立、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不仅是贯彻国家科学化生育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条件。国家计划生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为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国家优生优育措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政治权力对公民个体生育权利和技术资源的分配具有规划性、选择性和非均衡性,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非均衡性的生育权利和生育后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节育技术应用中的性别失衡和女性婚姻中的“货币化”倾向等揭示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固有的性别权利失衡问题。各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失衡、民族区域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异和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别等问题折射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民族权利失衡问题。人口增长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则表明了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人们享有生育权利的失衡问题。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的人口在青少年抚养和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方面的权利失衡问题。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人民享有平等医疗资源的权利失衡问题。在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权力和技术显然会对生育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现代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生育日益公共化、国家化、政治化和技术化,由此衍生出诸多的生育问题并引发了激烈的权利之争。随着社会发展及公民个人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制约以及人口生产过程中的女性平等、生育平等、生命平等和生育自由等问题,尝试重新思考和确定生育过程中的权力干预的边界和技术渗透的限度问题。这导致人们对于今天中国生育权利和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国家人口生产的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等提出了质疑。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人口生产和发展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这些国家目标和政策的调整并未改变人口生产资源和权利的国家权威性分配的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是生育政治逻辑的继续和体现,只是在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干预和调控的范围、重点、目标以及手段有所不同而已罢了。

符晓[3](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认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王爱云[4](2014)在《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既是对近代以来在中国面临被世界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下兴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扬弃。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其中的合理部分,扬弃、摒弃其中的激进、错误主张,使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中国百年文字改革上最辉煌的一章。论文以1949-198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新中国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即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和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客观评价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并深刻分析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中的缺陷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代语言文字工作有所启示。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本选题的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回顾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文字改革的历史。先是梳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五四时期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字改革思潮和文字改革运动中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情况,然后追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文字改革的主要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字改革思想和理论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探索的继承、扬弃和发展,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所推行的文字改革实践为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当代中国开展文字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对文字改革的战略认识。一是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理论、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理论以及对文字发展规律的认识等;二是阐述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主要分析当时中共将文字改革提上日程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和当时世界范围内拼音化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三章记述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重点梳理中共在领导文字改革过程中如何确定文字改革的目标和文字改革三大任务,文字改革工作如何掀起高潮、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两年徘徊时期在低潮中蹒跚前行,展现新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第四章考察1979-1986年党对建国以来文字改革工作进行的反思和新时期文字改革工作方针的调整。主要分析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文字改革“拼音化”方向、是否要继续推进文字改革工作等问题的反思,以及根据新形势需要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所做出的调整,包括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制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完成文字改革工作的拨乱反正;召开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重点由文字改革转向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五章按专题概述1986年以后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就。由于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已经不是文字改革,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作全面深入研究,而是从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行并完善《汉语拼音方案》、积极开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新局面这五个方面来概述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第六章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作出总体评价。论文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成就和影响予以客观评价,分析当代文字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启示。结束语部分主要对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字改革等问题的继续探索,即“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进行评述,并对如何大力推进语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提出了三点建议。

刘春[5](2013)在《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可是,以往国史领域却缺乏对这一问题大跨度、系统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从中发现规律,从而为有效应对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态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论文共五章二十节,另有导论、结束语和大事年表。主要内容如下:导论概括介绍了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概况,从基础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与对策研究三个方面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加以展望。第一章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概况介绍了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和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通过审批登记、整顿改造、解散取缔的不同方式对社会组织加以清理整顿。在此基础上,从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主要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对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加以阐述。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这一时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50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60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和“文革”中社会组织的严重破坏和整顿。在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分析了社会组织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第三章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全面恢复,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学术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领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组织、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同时,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规范、整顿,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并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新发展,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民办非企业单位兴起并被纳入统一登记管理体制、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时代、“草根”组织破土生长,社会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及时对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加强了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第五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围绕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国家把建设现代组织体制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结束语: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对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社会组织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国家层面、建设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方面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提出对策建议。

崔海伟[6](2013)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体现出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对高速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巨大生态代价的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科学发展已变成中央、地方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共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实现这一诉求提供了坚强保障。然而,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博弈,给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追求发展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不满。近年来,因为此等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影响到了中共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不断动摇着中共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科学地领导国家发展是一个关系中共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重要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确立一个重大决策,体现了一个中共关于发展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到初步实施的整个过程全面反应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正视本国国情,运用战略思维制定和推进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把握中共制定战略的决策历程和采取地措施;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前十年的成就和问题;再就是,通过对这一战略的梳理和分析,试图为长期执政的中共如何科学地领导发展,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历史借鉴。从中共党史上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1992-2002年)全面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就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而言,这十年是战略长期推进中的一个初始阶段。2002年,朱镕基在南非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的大体状况。这两个方面都强烈地体现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尽可能全面地而又详尽地获取这十年间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资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查阅档案、文献、报纸等各种资料,理清这一历史事件的基本线索,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力图得出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中共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出国内外各种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中共对发展问题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这些内容同样需要各种史料的支撑。因此,查阅历史资料并进行史料的分析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初发端于西方对人类社会生态危机的反思,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共和中国政府注意借鉴西方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果。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就是一个中外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过程。战略实施注意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先进技术以及成功经验。要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作为一篇党史论文,本文还试图运用战略学的分析框架,注意从战略预判、战略形成、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几个维度进行剖析。本文的写作可以说是历史学和战略学研究方法交叉运用的一次尝试。总结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背景,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二是比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作出较为客观地评估。三是提出中共科学地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应考虑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已有六十余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旅途。这段旅途因为其特有的内涵、长远地战略立意以及现实的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得到人民的关切。它曾经也将会继续全方位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梦想虽然遥远,但我们已在路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回顾,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江增辉[7](2013)在《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竺可桢(1890-1974),我国着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现代中国全面学习引进西方科学并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持之以恒,深受同辈和晚辈的尊敬和爱戴。路甬祥说:“通过挖掘竺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会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竺可桢特别注重根据中国国情有效推进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有关科学与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他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思想与理念,大力提倡科学方法与精神,建设学科平台,为推进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桢取得的卓越贡献与他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密切相关,归纳总结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对于当代科学工作者进一步提升科学创新的能力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尤其是他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的的科学态度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榜样力量。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对于竺可桢的研究具有追忆性、零散性、重复性和浅层性几个特征,缺乏成熟有效的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富有人文价值的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主线,尝试建立竺可桢系统研究框架:首先,通过对竺可桢相关历史资料的深入调研,利用科学计量法对其着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生平各个阶段中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其次,在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竺可桢在西方科学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科学体制的学习和引进过程中经验和教训展开论述,这也是竺可桢以其科学家、教育家以及领导者的多重身份对我国科学与教育事业进行探索的艰难历程;再次,对上述竺可桢科学贡献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竺可桢学术成就中的方法论价值,事实上,竺可桢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功勋卓着的科教成就绝非偶然,与他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对中西科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密不可分;最后,就竺可桢对我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竺可桢在将西方科学融入中国本土的不懈努力过程中,尊重国情而又大胆创新,以多种身份的优势注重内容与制度并举等经验尤其值得关注学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竺可桢这一典型人物的系统研究,吸取他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科学体制化道路、模式和特征,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演化的艰难历程,而且可以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现代化提供学习的榜样和不可多得的方法启迪。

门小军[8](2013)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与现实》文中研究表明民族问题呈现出增多、趋强态势,迫切要求我们重新考察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与现实。如此,既可以厘清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家的民族理论,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也可以重新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确立的必然性和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的必要性,更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都直接来源于列宁,具体则是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思想和联邦制国家思想。民族平等与民族联合统一而不可分割,“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乃是列宁民族问题纲领的核心要义所在,而联邦制共和国则是苏联各“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的形式。列宁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之所以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所接受,一是因为苏俄为推动世界革命而主动对中国支部施加了影响;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为争得民族自由,意识到资产阶级民族自决权的虚假性和列宁民族自决权理论的“见解正确”,转而完全接受了列宁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三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理论层面原本就不排斥联邦制,认为其不一定就不好。受列宁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影响,1921—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在许多宣言、决议案、党纲草案和指示信等规范性文件中都坚持了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联邦制国家理论和“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理论,但其既强调民族自决权,又强调民族的自由联合的民族问题纲领之理论逻辑上的矛盾性也在实践中暴露无遗,陷入进退失据的迷茫状态。直到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方才认识到,列宁民族问题纲领的精髓是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并基于此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逐步对民族问题纲领和政策进行了调整,先是将国内各民族实行分离成立独立国家,然后又将建立联邦制国家排除在民族自决权的实现形式之外,最终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摆脱了1921—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民族问题纲领在实践中所出现的困境。李维汉则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视角分析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可以保证“各民族平等的联合”,联邦制并不适宜于中国。关于联邦制为何不适宜于中国的问题,除了李维汉的分析框架外,中国缺乏近现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传统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关于如何看待西方古典民族自决权理论的问题,由于其会导致民族纷争不断,因而列宁的民族自决权理论和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产生都可以看作是对其的修正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保障各少数民族在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平等权利,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在自治机关的民族化问题上,民族自治区行使自治权与上级人民政府领导在理论层面上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实践中通常会被过于强调领导、不重视自治的现实所削弱,而出现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悖论问题,要解决之,就只能从更大的视野,亦即完善和改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视野去看待和考量。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还突出地存在着,克服的办法不在于放弃现有对少数民族的优惠照顾政策,而是坚持和完善之。至于由此所引发的关于未来民族政策方向的争论问题,本文则认为,目前的中国还不能摒弃第一代民族政策,而完全推行第二代民族政策,整合两代民族政策可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赵小平[9](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王瑞[10](2011)在《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状况研究 ——一种基于原始文献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开创的一门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传入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近些年来,随着与国外研究活动的交流不断加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视域不断扩大,其研究的标准范式越来越难以总结了。为了更好地把握自然辩证法的本质内涵,有必要从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中寻找思路。1956-1966年是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奠基和形成时期,在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专门考察,可以为探求当代自然辩证法的标准范式提供重要启示。本文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所搜集的1956-1966年间发表的1212篇自然辩证法方面的文章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较为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年代变化态势、研究主题的不同侧重以及作者群的分布状况,从而对这一时期自然辩证法发展的整个图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第一章阐述了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性。梳理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考察这一学科在准备时期、形成和奠基时期、曲折发展时期以及调整完善和深入发展时期的发展状况,并从这种考察中突出1956-1966年在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上的特殊性。第二章计量分析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状况。以广泛搜集的原始期刊文献为基础,首先考察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状况的年代变化态势,揭示出自然辩证法发展的两个高峰年和两个低谷年;其次讨论了这一时期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主题;最后对这一时期的作者群进行了计量分析,对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的研究状态进行了考察。通过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探寻这一时期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本规律。第三章分析提炼了这一时期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要特征,即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深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拥有一个广泛的联盟以及“为国服务”,并对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进行了阐释。第四章论述了1956-1966年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当代价值。阐释了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保持学术研究独立性的意义;指出了学术研究服务于实践需要的必要性;强调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的重要性。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突出本文的创新点,强调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广东省生态科学讨论会筹委会的四次会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生态科学讨论会筹委会的四次会议(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选题背景与意义
    2、研究综述
    3、本研究尝试解答的问题
        3.1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问题
        3.2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调控问题
        3.3 现代节育运动调控衍生的失衡性问题
        3.4 现代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之争问题
第一章 医疗化身体: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节育控制
    第一节 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兴起
        1、中国近代节育政治的兴起
        2、中国现代节育政治运动的演变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权力化“规训”
        1、身体的权力敞视
        2、身体的权力检查
        3、身体的权力填充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技术化“规训”
        1、身体的技术敞视
        2、身体的技术检查
        3、身体的技术填充
    第四节 身体的失控: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个体化失能
        1、身体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
        2、身体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
        3、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
第二章 国家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
    第一节 国家人口调控目标下的节育运动
        1、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发展历程
        2、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调控体系
        3、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国家优生目标调控下的节育运动
        1、国家优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2、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体系
        3、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方式
    第三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计生组织体系
        1、计划生育组织体系
        2、计划生育运行方式
第三章 科学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技术监控
    第一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资源与技术控制
        1、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控制
        2、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资源控制
        3、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技术控制
    第二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社会监控体系
        1、国家化生育权力监控体系
        2、国家化生育技术监控体系
第四章 失衡性权利:生育权利的非均衡性及后果
    第一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3、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女性与婚姻
    第二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民族失衡问题
        1、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政策之间的失衡问题
        2、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地域之间生育政策失衡问题
        3、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之间的失衡问题
    第三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区域失衡问题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城乡失衡问题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地区失衡问题
    第四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年龄结构失衡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城乡差异
        2、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地区差异
    第五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医疗资源失衡问题
        1、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问题
        2、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地区失衡问题
        3、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结构失衡问题
第五章 技术性失衡: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权利之争
    第一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妇女解放与奴役之争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生育权与生命权之争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公民平等权之争
    第四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国家权力与公民自由之争
第六章 生育政治: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及其逻辑
    第一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内涵
        1、生育的概念
        2、政治的概念
        3、生育政治的概念与内涵
        3.1 什么人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3.2 人们在什么时候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3.3 人们怎么样获得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第二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逻辑
        1、生育政治权力和权利分配的一般逻辑
        2、生育政治权力与权利分配的特殊逻辑
        3、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特征
    第三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逻辑演变
        1、节育运动中的国家权力干预将减弱,社会和家庭自主调控力度将增强
        2、节育运动中的消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减弱,积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增强
        3、个人自主生育和科学选择生育将会给节育运动带来的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后记

(4)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2. 海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历史视野
    1.1 近代以来以救国图强为初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1.1.1 清末文字改良主义思潮与实践
        1.1.2 20世纪初激进主义文字改革主张及汉字存废之争
        1.1.3 四时期至二三十年代涌动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运动
        1.2.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字改革的关注
        1.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1.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试验拉丁化新文字
        1.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1.3 本章小结
2 当代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1 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2 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
    2.2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文字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2.2.1 新中国建设对文字改革的迫切需求
        2.2.2 拼音化文字改革的世界趋势
    2.3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全面展开
    3.1 设立机构,高屋建瓴、全盘规划文字改革
        3.1.1 文字改革机构的设立
        3.1.2 文字改革方针和方案的确定
        3.1.3 整风运动中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
        3.1.4 中共中央调整确定文字改革三大任务
    3.2 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文字改革工作的高潮
        3.2.1 《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
        3.2.2 掀起推广普通话热潮
        3.2.3 汉语拼音广泛应用
    3.3 文字改革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
        3.3.1 修订《汉字简化方案》,编印《简化字总表》
        3.3.2 汉字整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3.3.3 推广普通话工作持续进行
        3.3.4 扩大汉语拼音应用,改进汉语拼音教学法
    3.4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文字改革在低潮中蹒跚
        3.4.1 文字改革的中断与周恩来努力恢复文字改革工作
        3.4.2 拟订、发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3.4.3 重新恢复推广普通话
        3.4.4 恢复推行汉语拼音,努力扩大汉语拼音应用
        3.4.5 启动汉字信息处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4 文字改革的拨乱反正和调整
    4.1 文字改革工作的复苏
        4.1.1 充实文字改革领导机构,重申文字改革方针
        4.1.2 修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4.1.3 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开展“注·提”教学实验
        4.1.4 各行各业踊跃推广普通话
        4.1.5 汉字信息处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4.2 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和反思
        4.2.1 改革开放对文字改革提出新要求
        4.2.2 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研究新时期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
        4.2.3 对文字改革的不同意见
        4.2.4 对文字改革的再思考
    4.3 文字改革工作的里程碑
        4.3.1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4.3.2 废除“二简字”,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
    4.4 本章小结
5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
    5.1 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5.1.1 调整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
        5.1.2 与时俱进,创新对语言文字的认识
        5.1.3 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和规划
        5.1.4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5.2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5.2.1 推普工作方针的调整
        5.2.2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新举措
    5.3 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5.3.1 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巩固汉字简化成果
        5.3.2 整理现行汉字,促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
    5.4 继续完善并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
        5.4.1 发布、修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4.2 推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
        5.4.3 扩大汉语拼音在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5.5 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建设成绩显着
    5.6 本章小结
6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总体评价
    6.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
        6.1.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的继承、扬弃与发展
        6.1.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扬弃的过程
    6.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6.2.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6.2.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慎重而严谨
    6.3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成就
        6.3.1 对推进新中国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6.3.2 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6.3.3 对汉字和华语文化圈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6.3.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成果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6.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不足
        6.4.1 文字改革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毛病
        6.4.2 汉字简化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6.4.3 文字改革工作一度存在学术问题政治化处理
    6.5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启示
        6.5.1 文字改革必须处理好文字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6.5.2 文字改革必须遵循文字发展规律
        6.5.3 文字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结束语 积极推进中国语文现代化探索
    1. 关注社会语文生活,积极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2. 继续推动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的科学发展
    3. 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旧社会组织清理整顿与新社会组织的建立(1949—1956 年)
    第一节 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社会组织概况
        一、 自行解散的社会组织
        二、 建国前后新建的社会组织
        三、 旧政权遗留的社会组织
    第二节 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一、 根本法相关规定
        二、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
        三、 其他单行法规及具体政策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清理整顿
        一、 审批登记
        二、 整顿改造
        三、 解散取缔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组织发展
        一、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格局
        二、 新中国社会组织的主要特征
    第五节 建国初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历史作用
        一、 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分析
        二、 社会组织在建设新社会中的作用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组织的曲折发展(1957—1978 年)
    第一节 50 年代中后期社会组织的继续发展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状况
        二、 主要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三、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60 年代初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活跃
        一、 政治关系的调整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改善
        二、 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再度活跃
    第三节 “文革”中社会组织的非常局面
        一、 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 社会组织的非正常状态
        三、 随运动而变动的社会组织管理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组织的兴起(1978—1991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推动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 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始动力
        二、 社会组织兴起的制度保障
        三、 社会组织兴起的主体基础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全面恢复与新社会组织涌现
        一、 学术类社会组织恢复和发展
        二、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组织
        三、 各种基金会迅速发育和生长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规范、整顿
        一、 社会组织的依法登记
        二、 第一次清理整顿
        三、 整顿和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第四节 社会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与作用变化
        一、 双重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二、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变化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1992-2006 年)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二、 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推进中国社会组织的内生发展
        三、 公共空间的拓展需要社会组织发挥特有的功能
    第二节 社会组织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 社会团体总体平稳增长
        二、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兴起和规范
        三、 基金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四、 “草根”组织破土生长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调整
        一、 第二次清理整顿
        二、 加强社会组织中基层党组织建设
        三、 “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和存在问题
        一、 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二、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2007-2012 年)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社会组织面临空前发展机遇
        二、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主要特征与重要作用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二、 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 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一、 促进社会组织整体健康发展
        二、 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第四节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 建立现代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二、 参与社会事务中强化社会组织
        三、 不断提高社会认知度与公信力
        四、 建立社会组织发展所需人才队伍
结束语: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 社会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
    二、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展望
    三、 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建议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后记

(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的缘起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学术价值
    二、 本选题研究的学术状况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总体概况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回顾
        (三)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实施研究状况的点评
    三、 研究对象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 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 创新点、难点及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的依据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渊源
        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二、 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思想
        三、 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中共执政中对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环境危机:中国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 中共中央对国家发展方式的思考
        三、 理论界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世界舞台展现中国主张
        一、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主张
    第二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主张的结晶
        一、 制定《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初步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文本的制定
        三、 《中国 21 世纪议程》出台:新国家战略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步实施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启
        一、 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动
        二、 《中国 21 世纪议程》被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二节 提高思想自觉,推动战略实施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深化
        二、 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
    第三节 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行动
        一、 坚持计划生育,推动扶贫开发
        二、 实施绿色工程
        三、 创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一、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
        二、 实施两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总结
    第一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步实施的成效
        一、 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人口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成效
        三、 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四、 可持续发展法制体系日益健全
        五、 科技教育支持能力得到提高
    第二节 中国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一、 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
        二、 人口、资源及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巨大
        三、 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有待完善和执法检查工作薄弱
        四、 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比较薄弱
第五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和初步实施的历史启示
    一、 深刻认识与把握国情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二、 拥有世界视野,妥善处理可持续发展领域内的全球性事务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 重视科学咨询,增强决策科学化
    五、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扩大公众参与
    六、 提高中共的执政能力,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1 竺可桢专着类
        1.2.1.2 竺可桢纪念文集
        1.2.1.3 学术论文研究
        1.2.2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 走向世界的科学先驱——竺可桢及其科学成就
    2.1 竺可桢学术生涯的历程纵览
        2.1.1 家庭背景及求学道路(1890-1916)
        2.1.2 教学与学术并重(1918-1935)
        2.1.3 投身中国教育事业(1936-1948)
        2.1.4 致力科学平台建设(1949-1974)
    2.2 竺可桢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2.2.1 感同身受的社会背景(1890-1974)
        2.2.2 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
        2.2.3 融合交叉的学科背景
    2.3 竺可桢学术历程的阶段分析
        2.3.1 科学探索阶段(1916-1928)
        2.3.2 学术积累阶段(1929-1949)
        2.3.3 学术平台建设阶段(1949-1965)
        2.3.4 潜心研究阶段(1966-1974)
        2.3.5 小结
第三章 西学东渐的成功探索——对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引进运用
    3.1 引进西学的早期探索
        3.1.1 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3.1.2 对西方科学文化的理性认识
        3.1.3 参加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
    3.2 科学知识的传播践行
        3.2.1 地理学知识的引进
        3.2.2 气象学知识的传播
        3.2.3 科学史研究的推广
    3.3 中西融通的创新典范——历史气候学
        3.3.1 科学知识的发掘与甄别
        3.3.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创新
        3.3.3 中西融通的成功探索
第四章 近代教育的艰难实践——对西方现代教育体制的移植嫁接
    4.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渊源
        4.1.1 传统儒家教育观的浸染
        4.1.2 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4.1.3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熏陶
    4.2 西方教育体制的移植探索——中国首个大学地学系的建立与解体
        4.2.1 竺可桢创立地学系的动因分析
        4.2.1.1 哈佛教育的地学背景
        4.2.1.2 中国本土的地学传统
        4.2.1.3 人才资源的短缺现状
        4.2.2 地学系解体原因初探
        4.2.2.1 地理学转向问题
        4.2.2.2 学科发展不平衡
        4.2.2.3 国际地学格局的变化
        4.2.3 竺可桢早期教育思想试析
        4.2.3.1 西学移植与国情传统的矛盾
        4.2.3.2 推动西学东渐发展的客观性
    4.3 西方教育体制的成功嫁接——浙江大学的长足发展
        4.3.1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4.3.2 竺可桢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4.3.2.1 对中国历史的高度重视
        4.3.2.2 对中国国情的清醒认识
        4.3.2.3 对世界教育制度的准确理解
        4.3.3 竺可桢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4.3.3.1 高瞻远瞩的培养目标——“领袖人才”
        4.3.3.2 独具特色的培养途径——重视“训”
        4.3.3.3 科学民主的管理核心——“教授治校”
        4.3.3.4 实事求是的建设保证——财政支持
        4.3.3.5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旅行教育”
第五章 理实交融的独特进路——中国科学体制化进程的率先垂范
    5.1 海纳百川的全球视野
        5.1.1 日本发展的借鉴
        5.1.2 苏联模式的影响
        5.1.3 西方教育的渗透
    5.2 创建中国气象研究机构的努力
        5.2.1 气象研究所的创建背景
        5.2.2 气象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5.2.2.1 筹备建立气象研究所
        5.2.2.2 推动全国气象测候所的成立
        5.2.2.3 气象研究所之成果
        5.2.3 中央气象局的设立
    5.3 推动中国地理研究机构的改革
        5.3.1 统一中国地理学会
        5.3.2 地理研究所的创建与发展
        5.3.2.1 筹备地理研究所
        5.3.2.2 地理研究所的合理布局
        5.3.2.3 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的成立
    5.4 开拓中国现代物候学的研究
        5.4.1 率先在中国展开现代物候研究
        5.4.2 建立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
    5.5 促进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发展
        5.5.1 带动中国科学史的专业研究
        5.5.2 创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第六章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竺可桢学术成就的方法论价值
    6.1 对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
        6.1.1 超凡的顽强毅力
        6.1.2 独特的入世智慧
        6.1.3 清醒的自我认识
    6.2 对中西科学方法的融会贯通
        6.2.1 从“归纳-演绎法”到“假说—演绎法”
        6.2.2 还原论、整体论及其融汇互补
    6.3 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准确理解
        6.3.1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态度
        6.3.2 “求真理”的科学追求
    6.4 对科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6.4.1 对实践方法的强调重视
        6.4.1.1 “两只手”
        6.4.1.2 地图法
        6.4.2 对方法创新的执着探索
        6.4.2.1 历史气候法
        6.4.2.2 物候现象法
        6.4.2.3 旱涝比值法
第七章 融入本土的科学发展——竺可桢对中国现代科学与教育发展的启示
    7.1 弘扬科学的不懈努力
        7.1.1 竺可桢促进科教发展的经验总结
        7.1.2 对科学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
    7.2 尊重国情的创新发展
        7.2.1 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的科学传播
        7.2.2 我国交叉科学的率先探索
    7.3 内容与制度并举的高瞻远瞩
        7.3.1 多重身份的互相促进
        7.3.2 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懈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竺可桢全集》前四卷目录汇总(1916—1973)
附录二:竺可桢参与社会组织与任职年表
附录三:人名索引
附录四:图表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与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编 列宁民族理论的要义
    第一章 列宁的民族自决权与“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理论
        第一节 承认民族自决权就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自由
        第二节 民族自决权的目的是促进“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
        第三节 民族自决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绝不是多余的
        第四节 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统一而不可分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列宁的联邦制国家理论
        第一节 “自治制是我们建立民主国家的计划”
        第二节 联邦制在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其合理性
        第三节 统一的联邦制国家是走向集中制国家的“过渡性步骤”
        第四节 联邦制国家是苏联各“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的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二编 列宁民族理论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 苏俄为推动世界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施加影响
        第一节 没有东方各民族的援助,世界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
        第二节 民族问题的中心在东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第三节 苏俄是援助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基地和中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为获取民族自由接受来自苏俄的政策
        第一节 只有奉行列宁的民族政策才能获取真正的民族自由
        第二节 苏俄能够以诚意、热情和实力援助中国革命
        第三节 苏俄对中国是“没有侵略野心”的国家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完全接受了列宁的民族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层面并不排斥联邦制
        第一节 联邦制本身不一定就不好
        第二节 联邦制只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种手段
        第三节 联邦制的基础在地方自治
        本章小结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确立
    第六章 1921—1937 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
        第一节 1921—1923 提出“自由联邦制”建国方案
        第二节 1923—1927 坚持列宁关于民族自决的思想
        第三节 1927—1937 指出民族自决权的三种实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1937—1949 逐步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一节 1937—1945 把独立国家排除在民族自决权的实现形式之外
        第二节 1945—1949 把联邦制国家排除在民族自决权的实现形式之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各民族平等的联合”的形式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联邦制建国方案不符合中国历史传统
        第三节 西方古典民族自决权理论存在缺陷
        本章小结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实践与发展方向
    第九章 继续推动实现各民族间法律上的平等
        第一节 采取措施保障少数民族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第二节 维护自治区行使自治权与上级人民政府领导间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加速民主集中制的完满实现和巩固发展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继续推动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
        第一节 为充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而创造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条件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取得大幅提升
        第三节 继续坚持并完善目前的民族优惠照顾政策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民族政策“政治化”抑或“文化化”?
        第一节 不能用“族群”概念取代“民族”概念
        第二节 民族政策“文化化”的理论逻辑并非尽善尽美
        第三节 整合两代民族政策可能更加适合目前的中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状况研究 ——一种基于原始文献的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一) 采用的方法
        (二) 结构安排
第一章 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重要性
    一、自然辩证法学科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一) 1932-1949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准备时期
        (二) 1949—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奠基和形成时期
        (三) 1966-197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曲折发展时期
        (四) 1976年以来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调整完善和深入发展时期
    二、1956-1966年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上的特殊性
        (一) 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成果丰硕
        (二) 1956-1966年自然辩证法研究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状况的计量分析
    一、研究状况的年代变化态势
        (一) 第一个高峰:1958年
        (二) 第一个低谷:1961年
        (三) 第二个高峰:1965年
        (四) 第二个低谷:1966年
    二、研究内容的计量分析
        (一) 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
        (二) 关于科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研究
        (三) 关于生产实践和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的研究
        (四) 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
        (五) 关于自然科学史和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三、作者群的统计分布
        (一) 国内作者群的计量分析
        (二) 国外学者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 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特点
    一、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深受政治运动的影响
    二、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
    三、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拥有一个广泛的联盟
    四、体现了"为国服务"的特点
第四章 研究启示与当代价值
    一、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保持学术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二、学术研究服务于实践需要
    三、加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广东省生态科学讨论会筹委会的四次会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D]. 周长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3]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4]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D]. 王爱云. 武汉大学, 2014(06)
  • [5]当代中国会组发展史研究[D]. 刘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初步实施研究(1992-2002年)[D]. 崔海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7]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 ——竺可桢对中国科学与教育发展的贡献及其方法论意义[D]. 江增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8]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与现实[D]. 门小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
  • [9]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10]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状况研究 ——一种基于原始文献的计量分析[D]. 王瑞. 山东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广东省生态科学研讨会筹备委员会四次会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