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的新西兰人每月读一本书

70% 的新西兰人每月读一本书

一、70%新西兰人每月阅读一书(论文文献综述)

周媛[1](2021)在《初中英语ScSR&SSR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概述支架式默读(ScSR)、持续阅读(SSR)的内涵,分析两者的区别,阐释ScSR&SSR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以一所城乡接合部学校八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ScSR&SSR阅读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兼具ScSR与SSR的优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郝雪[2](2021)在《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户时代(1603-1867)是日本结束地方割据,实现中央集权,武士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的时代。与此同时,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东渐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封建统治逐渐动摇,因此,江户时代又是日本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过渡时代。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户时代的教育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机构包括幕府直辖学校、藩校、寺子屋、乡校和私塾。其中私塾作为私立教育机构,因其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更明显地体现了时代变化的特征。日本的私塾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儒学传入日本后学者针对贵族子弟开展的私学教育,后在圣德太子(574-622)的提倡下逐渐兴旺。历经奈良、平安、吉野、室町等几个朝代得以延续并一直成为日本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但直到江户时代之前日本私塾并未形成大发展的局面,且始终未能突破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贵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培养上层统治阶级接班人为培养目标;二是以中国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三是经营者往往自任教师。进入江户时代,特别是到了江户时代中后期,伴随社会发展对教育需求的扩大,日本私塾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不但数量空前增长,其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江户时代私塾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江户早期的汉学塾一元化发展的阶段。中央集权的实现使政治相对安定,经济随之发展,加之元禄文化的兴起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为源于中国的汉学在日本的进一步推行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了汉学塾的兴盛。第二个阶段是江户中期的汉学塾、国学塾和兰学塾多样化发展的阶段。享保改革使幕府统治步入极盛时期,随后,商业资本的发展促使农民阶级开始分化,富裕庶民兴起,贫困农民不满剥削频繁暴动,幕府统治基础开始动摇。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思想领域不再满足于朱子学独尊的局面,日本本土产生的国学开始抬头。加上享保改革放宽了“闭关锁国”政策,兰学开始大量传入。这些因素促使国学塾和兰学塾大量涌现。第三个阶段是江户后期私塾发生激烈变革和洋学塾快速兴盛的阶段。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国内外矛盾日益加剧,武士阶层生活困苦,对幕府统治日益不满,西南强藩加快学习西方的改革步伐并形成倒幕力量,水户学兴起成为尊皇攘夷势力,加上西方列强频频扣关,使日本各种思想日益活跃和矛盾加剧。在这种形势下,传播汉学、国学、兰学和洋学的私塾日益明显地带上政治色彩,特别是代表先进科技和革命色彩的洋学塾快速兴盛起来。整个江户时代,日本私塾不但数量上空前增加,办学类型和办学特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私塾类型在单一的汉学塾基础上增加了国学塾、兰学塾和洋学塾,教育对象由武士阶级向庶民阶级扩展,培养目标由统治阶级接班人向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类型人才转变,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国学和洋学。具备了这些新式特征的私塾,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在日本的交流融合与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还为明治维新的改革成功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许多私塾在明治维新后更是直接被改造成为近代教育机构。

陈冬尔[3](2020)在《外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的校园欺凌问题频繁被曝光在大众视野下,层出不穷的欺凌事件所带来的恶性后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学生、旁观学生以及校园文化、学校风气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2016年起,教育部先后发布校园欺凌治理的相关通知,社会各界学者也开始投身于相关领域进行学术研究。虽然我国在校园欺凌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近几年,但是国外一些同样被此问题困扰的国家已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治理。个别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反欺凌项目,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上也经过不断修订和调整,呈现出有针对性的校园欺凌案件处理方案。校园欺凌不仅仅是中小学校的问题,同时也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有着复杂的联系。本文基于对校园欺凌概念、类型、角色的界定,梳理了校园欺凌问题在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成因,包括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的教育不足、家庭的情感支持等各个层面的因素,以及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对学生身体、精神、未来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危害。笔者根据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及各国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国内外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随后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视角为切入点,探讨校园欺凌治理中最为有效的影响因素。根据较为知名的四个反欺凌项目的介绍与分析,归纳总结出主要优势,包括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学校-家庭-社区的协同治理、重视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的作用以及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校园欺凌中的积极作用。最后,笔者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维度提取国外可借鉴的经验举措,为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提出建议,从而帮助降低我国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期待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下,完善立法、加强干预、提早介入、协同合作,使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得到有效的抑制,促进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张天娇[4](2020)在《基于小世界信息行为理论的农村贫困人口信息行为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虽然针对贫困人口的物质脱贫帮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但站在信息社会的角度上,观察贫困人口在信息贫困中的表现、思考信息贫困对贫困人口的影响,应成为下一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本文以艾尔弗瑞德·查特曼的小世界信息行为理论为核心概念,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和新乡市原阳县为案例,试图了解生活在“小世界”中的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行为特征,分析贫困人口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小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帮助贫困人口跨越信息屏障。研究者多次深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和新乡市原阳县,运用定量的问卷调查法、定性的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调查和分析了203位贫困人口的信息获取、信息使用和信息分享行为。调查发现,贫困人口的信息获取意愿较低;约3/4的贫困人口家中没有收音机、报刊杂志和电脑,但拥有彩色电视机和未接入互联网的普通手机。电视和手机是贫困人口使用最频繁的媒介,而在人际传播中,贫困人口更常与邻里进行交流;“获得现实回报”和“显示社会顺从”是贫困人口信息使用的主要动机;“农业生产信息”和“扶贫政策信息”是贫困人口的主要信息偏好。贫困人口对信息分享持谨慎态度,较少与“小世界”之外的人交换信息。生活在“小世界”中的贫困人口对外部信息漠不关心,倾向于寻求即时信息的满足,将电视用作休闲工具而非信息获取工具,信息分享只在“圆周化”范围内进行,信息行为遵从社会规范。影响贫困人口“小世界”信息行为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信息设备接入不畅阻碍贫困人口的信息获取,信息活动边界(时间、空间、智识)限制贫困人口的信息活动,信息获取意愿和其他信息偏好影响贫困人口的信息分享,“晚辈力量”影响贫困人口的信息行为。“小世界”造成了贫困人口与外部世界的信息隔阂。如何打破“小世界”的屏障,使贫困人口与外部世界建立有效连接,本文建议从不同的行为主体入手,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贫困人口的信息服务需求,通过村“能人”成立信息帮扶课堂,善用“核心关系圈”的情感信息支持以及提升贫困人口的信息素质。

刘紫菡[5](2020)在《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问题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教育是综合语言学和教育学的社会学科和议题,同时其发展体现出一定的政治性。旧巴勒斯坦地区(现以色列、巴勒斯坦)坐落于新月沃地,是历史悠久的阿拉伯文明发祥地,阿拉伯语语言教育有着极高的重要性。而在巴以分治之后,阿拉伯语语言使用状况因政治主导权的迁移发生剧变。在以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更是深受语言和教育两方面调控因素而展现巨大变化。通过爬梳历史,厘清在以阿拉伯人的语言使用背景和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以此为基础,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在以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思考其中最为根本的是哪些因素,进而作出大趋势的预判,并提出在以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模式的前景探析和政策性建议。

叶榕[6](2019)在《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文中指出本文以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年西湖疏浚机构与人群为研究对象,探究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而强调西湖疏浚工程对西湖文化遗产的巨大贡献。杭州西湖自唐代以来,迭经人工浚治,始得一直维持湖体景观,延续至今,而没有像本区其他类似水体经历淤浅、湮废的命运;故其间的浚治事例既历代多有,其过程亦曲折复杂;从中可以体现出不同时期官民互动的不同特征。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正好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关键阶段,其间又历经承平及战乱的政局变动,“中学为体”至“西风东渐”的思想流变,皇权专制而民主共和的体制更替;所以,这一时期围绕西湖浚治主体的变迁过程,堪称典型。本文即选取这一时段,以杭州西湖浚治为例,系统探究清中后期以及民国初年杭州西湖的浚治过程,以及浚治过程中成立的不同机构、人事运作等状况,分析其中的环境影响,进而揭示西湖疏浚工程对于西湖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本文将西湖疏浚工程的机构与人群变迁状况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详细梳理,即雍正时期、道光时期、太平天国之后以及民国初年。(1)雍正时期:该时期的西湖疏浚工程,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官府主导的特征,上下通力合作,上至江浙行省内的官员,下到杭州府内的地方官,都参与到这一工程之中,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大型工程的案例。(2)道光时期:该期官府建立专门的浚湖机构——“岁浚局”。岁浚局内浚湖事务的管理者是民间绅士,但是受到官府的监督,属于官督民办的治理机构。(3)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的时期:该期社会各方面面临重建,官方诸多机构(包括浚湖机构)由于战乱影响,短期内难以恢复,遂由杭州民间绅士承担大部分社会责任,甚至一部分行政职能,建立了以“同善堂”、“普济堂”、“育婴堂”三堂为主的、同时包含其他机构的“杭州善举联合体”,主导西湖疏浚的“浚湖局”也包含于其中;呈现出一种民间主导的形态。(4)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机构重建的完成,至清朝后期,在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政府组织改革的背景下,将西湖疏浚的权力收回官方,由“工巡局”替代“浚湖局”,此时西湖治理呈现出意图重新恢复官方组织,即由官方负责的模式;但由于其后“辛亥革命”的爆发,此一过程在清末仅现端倪。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初期,“工巡局”又改为“西湖工程局”,归浙江省政府管辖,并开始用新式机器船从事西湖的疏浚。但是这一时期,由于民国初年政治、行政体制的变化,政府机构不断进行重组,主导西湖疏浚的组织也不断变化。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西湖工程局”改为“省会工程局”。但仅经短短三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杭州市政厅建立,“省会工程局”又为“工务局”所替代。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历次疏浚西湖后的环境影响,主要从自然环境角度与人类角度出发分析。自然环境角度分别为:(1)灌溉面积的增加与耕地面积的变化;(2)空间范围扩大与景观丰富;(3)对西湖下游水源的影响;(4)城市建设与商业繁荣。人类角度是环境观念的变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历史上的西湖疏浚工程为今天的西湖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今天西湖治理的范本,也是西湖文化遗产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王萌颖[7](2019)在《二战时期潍县集中营管理模式及成因研究(1943-1945)》文中研究表明

章晨茜[8](2017)在《天津市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很多幼儿园纷纷借鉴新西兰的"学习故事",意图通过观察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来改变"有教无学"的现状,使幼儿园教育的视角真正回归儿童。首先,本研究从观念和行为两个方面调查天津市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的现状。一方面,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天津市共计51名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的观念现状进行调查;另一方面,运用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通过观察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及分析82篇学习故事来了解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的行为现状。其次,在分析影响天津市幼儿园教师有效运用学习故事因素的过程中,研究者首先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在了解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的具体做法及行为背后原因的基础上,从研究者的视角归纳出教师有效运用学习故事的可能因素。然后,选取不同运用学习故事水平共10名进行焦点访谈,总结出影响教师有效运用学习故事的因素。研究发现:(1)天津市被调查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的总体水平不高。虽然有一些教师能够做到较为有效评价幼儿,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撰写前,"撰写有一定目的性,但随机观察仍占主导";撰写中,"能有目的地选择撰写对象,但公平性和持续性不足"、"能重点关注活动区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但对其他活动关注不够"、"记录能部分揭示幼儿学习过程,但用语不够具体、客观"、"分析能以幼儿表现或作品为依据,但主观性较强"、"分析能反映幼儿发展的某些特点,但视角单一、深度不够"、"对擅长领域的分析有一定优势,其他领域则表现欠佳"、"根据注意和识别制定针对性策略的能力有待提高";撰写后,"利用评价结果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运用学习故事的评价观念与行为脱节"。(2)影响天津市被调查幼儿园教师有效运用学习故事的因素来源于教师和园所两个层面。主要包括:教师对学习故事的理论认识、教师对领域知识的掌握、教师对评价功能的理解、园所工作量、园所组织氛围和园所物质环境。针对研究结论,本研究从教师和园所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学习故事,增强评价积极性;全面学习领域知识,提升评价专业性;转变评价观念,重视评价改进功能;重视各活动区与材料的价值,全面分析幼儿。另一方面,园所应该为教师减负,增加用于评价的有效时间;形成良好组织氛围,促进教师共同进步;提供舒适物质环境,为评价提供保障。同时,针对不足之处,研究者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冷冰冰[9](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指出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陈然[10](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二、70%新西兰人每月阅读一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新西兰人每月阅读一书(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英语ScSR&SSR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Sc SR&SSR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Sc SR概念界定
    (二)SSR概念界定
    (三)Sc SR与SSR的异同
    (四)Sc SR&SSR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
    (一)实验对象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实施过程
        1.筹备阶段
        2.适应阶段
        3.成熟阶段
        4.模式形成阶段
三、实验结果分析
    (一)Sc SR&SSR阅读教学模式对英语阅读成绩的影响
    (二)Sc SR&SSR阅读教学模式对自主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影响
四、研究结论
附录一实验前测问卷
附录二实验后测问卷
附录三实验前访谈记录
附录四实验后访谈记录

(2)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江户时代
        (二)私塾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汉学、佛教的传入与日本早期私塾教育的产生和扩展
        一、汉学的传入与私塾教育的初现
        二、佛教的传播对私塾教育的促进
    第二节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的变迁
        一、奈良时代的私塾教育
        二、平安时代的私塾教育
        三、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代的私塾教育
    第三节 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私塾教育的主要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江户时代早期汉学塾的一元化发展及其办学活动(1603-1716)
    第一节 江户时代早期日本私塾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江户时代封建政治秩序的建立
        二、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政策的实施
        三、禁教锁国政策的施行
        四、元禄文化的繁荣与庶民意识的觉醒
        五、儒家学说的广泛传播和正统地位的确立
        六、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第二节 江户时代早期汉学塾的一元化发展
        一、朱子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忍冈塾的办学活动
        二、阳明学派的教育思想及藤树书院的办学活动
        三、古学派的教育思想及古义堂的办学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户时代中期私塾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办学活动(1716-1789)
    第一节 江户时代中期私塾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幕藩政治体制的巩固
        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三、教育领域的空前发展
    第二节 江户时代中期汉学塾的发展及其教育活动
        一、忍冈塾等既有汉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二、町人学问所的创办——怀德堂
    第三节 江户时代中期国学塾的创设及其教育活动
        一、国学的诞生与确立
        二、融入庶民阶级的国学塾
        三、扎根市井的国学塾——铃之屋
    第四节 江户时代中期兰学塾的创设及其教育活动
        一、兰学塾的创设
        二、初创期的兰学塾——杉田玄白的天真楼塾
        三、自由开放的兰学塾——大槻玄泽的芝兰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户时代后期私塾教育的激烈变革及其办学活动(1789-1867)
    第一节 江户时代后期私塾教育激烈变革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一、激烈社会矛盾下的政治改革
        二、西南强藩的改革与倒幕力量的形成
        三、国民意识的觉醒和对西方教育的摄取
        四、江户诸校的快速发展
        五、水户学中近代国家主义的萌发
    第二节 江户时代后期汉学塾实用主义和政治色彩的加强
        一、忍冈塾和怀德堂等既有汉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二、能力主义汉学塾的代表——咸宜园
        三、政治型汉学塾的代表——松下村塾
    第三节 江户时代后期国学塾内尊皇思想的发酵
        一、铃之屋等既有国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二、平田笃胤与気吹舍的创办
    第四节 江户时代后期洋学塾的兴盛与科技人才的培养
        一、洋学的兴盛
        二、天真楼塾和芝兰堂等既有兰学塾的发展与变化
        三、西医教育的先驱——鸣泷塾的创办及其教育活动
        四、西医教育的壮大——适塾的创办及其教育活动
        五、兵学热与洋式兵学塾的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第一节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特点
        一、私塾教育的自由性
        二、私塾塾主往往自任教师
        三、私塾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就学形态
        五、以汉学为基础的课程设置
        六、缺乏统一的学费管理制度
    第二节 江户时代私塾教育的历史影响
        一、对提升民众文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促进了东西文化的融合和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
        三、奠定了日本近代化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四、成为了明治时期近代学校体系的组成部分
        五、提供了日本军国主义毒素产生的“温床”
附录
    附录一 私塾和寺子屋的开办数量一览表
    附录二 江户时代日本学校性质的书院情况表
    附录三 江户时代着名兰学塾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外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3.1 文献研究法
        1.2.3.2 比较研究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
        1.3.2 国内校园对欺凌问题的研究
        1.3.3 文献述评
第2章 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校园欺凌的概念与内涵
        2.1.1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2.1.2 国外校园欺凌的界定
        2.1.3 我国校园欺凌的界定
    2.2 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类型
        2.2.1 肢体欺凌
        2.2.2 言语欺凌
        2.2.3 关系欺凌
        2.2.4 网络欺凌
    2.3 校园欺凌事件中的角色类型
        2.3.1 欺凌者
        2.3.2 受害者
        2.3.3 协助者
        2.3.4 附和者
        2.3.5 守卫者
        2.3.6 旁观者
第3章 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分析
    3.1 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因分析
        3.1.1 社会发展的影响
        3.1.2 家庭教育的偏差
        3.1.3 学校教育的缺失
    3.2 校园欺凌的危害分析
        3.2.1 对受害者的影响
        3.2.2 对欺凌者的影响
        3.2.3 对社会的影响
第4章 国际视野下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现状分析
    4.1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
    4.2 学龄期儿童健康行为研究和全球在校学生健康调查
    4.3 美国学校犯罪补充和青少年风险行为监测
    4.4 英格兰和威尔士10至15岁青少年欺凌调查
    4.5 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调查
第5章 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分析
    5.1 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的理论基础
        5.1.1 治理理论
        5.1.2 社会学习理论
        5.1.3 需求层次理论
        5.1.4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5.2 外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的实践
        5.2.1 奥维斯欺凌预防项目
        5.2.2 KiVa项目
        5.2.3 维也纳社会能力项目
        5.2.4 No Trap!项目
        5.2.5 小结
第6章 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治理的启示
    6.1 宏观层面:政府的有力支撑
        6.1.1 法律出台
        6.1.2 项目研究
        6.1.3 社会平台
    6.2 中观层面:学校的教育管理
        6.2.1 管理监督
        6.2.2 教育引导
    6.3 微观层面:个人的身心发展
        6.3.1 家庭教育
        6.3.2 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小世界信息行为理论的农村贫困人口信息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小世界信息行为理论
        二 农村人口的信息行为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 问卷调查法
        二 访谈法
        三 非参与式观察法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田野及对象的选择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
        一 问卷结构
        二 变量的测量
    第三节 访谈的设计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 信息接入
        二 信息获取意愿
        三 媒介使用时长
        四 信息使用动机
        五 信息内容偏好
        六 信息分享
第二章 贫困人口的信息行为
    第一节 贫困人口的信息获取行为
        一 信息接入
        二 信息获取意愿
    第二节 贫困人口的信息使用行为
        一 媒介使用时长
        二 信息使用动机
        三 信息内容偏好
    第三节 贫困人口的信息分享行为
第三章 “小世界”视角下贫困人口的信息行为特征
    第一节 狭窄的空间: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漠然
    第二节 有限的视野:寻求即时信息的满足
    第三节 娱乐的满足:电视用作休闲而非获取信息
    第四节 行为的顺从:信息行为遵循社会规范
    第五节 分享的冒险:“圆周”化的信息活动
第四章 贫困人口“小世界”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信息设备接入情况对贫困人口信息获取的影响
    第二节 “个人信息世界”对贫困人口信息使用的影响
        一 空间
        二 时间
        三 智识
    第三节 信息获取、使用对贫困人口信息分享的影响
    第四节 “晚辈力量”对贫困人口信息活动的影响
第五章 “小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连接
    第一节 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满足贫困人口的信息服务需求
    第三节 通过村“能人”成立信息帮扶课堂
    第四节 善用“核心关系圈”的情感信息支持
    第五节 提升贫困人口的信息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查问卷中各题项所对应的变量
附录 B:农村居民信息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C: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附录 D: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5)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阿拉伯语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发展历程及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巴以分治前的阿拉伯语语言概况
    第二节 巴以分治后的阿拉伯语语言概况
第二章 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发展历史
    第一节 巴以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
    第二节 巴以分治后在以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规划
    第三节 巴以分治后在以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实践
第三章 以色列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
    第一节 政治原因
    第二节 经济原因
    第三节 社会原因
第四章 前景探析和政策性建议
    第一节 对阿拉伯语教育的预判
    第二节 可实施的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6)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论文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湖疏浚背景以及早期西湖疏浚历程概述
    第一节 西湖疏浚的背景
        一、杭州的概况
        二、西湖成因
    第二节 早期西湖疏浚历程概述
        一、唐宋时期的西湖疏浚
        二、元明以及清前期的西湖疏浚
第二章 以官府为中心的西湖浚治——雍正时期的多部门协作(1724-1729)
    第一节 雍正时期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第二节 官府主导的西湖浚治工程
        一、环环相扣的多部门
        二、复杂的经费收支
    第三节 官府主导的西湖疏浚工程中的民间力量
    第四节 雍正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官督民办的西湖浚治——以道光时期的岁浚局为中心的考察(1829-1843)
    第一节 岁浚局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第二节 官府对岁浚局的监督
    第三节 绅士管理的岁浚局
        一、岁浚局人员构成
        二、岁浚局经费
    第四节 岁浚局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绅士阶层为中心的西湖浚治——以同光时期的浚湖局为中心的考察(1864-1909)
    第一节 浚湖局的基本情况
        一、杭州善举联合体的概况
        二、浚湖局的建置
    第二节 浚湖局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第三节 绅士主导的浚湖局
        一、浚湖局以绅士为主导的缘由
        二、视浚湖局为“畏途”的绅士
        三、浚湖局经费收支
    第四节 官府在浚湖局内的角色
        一、人事
        二、经费
    第五节 浚湖局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回官方手中的西湖浚治——清末民国时期的部门更迭(1909-1927)
    第一节 清末短暂设立的工巡局(1909-1912)
        一、工巡局的建置
        二、剧变的经费
        三、工巡局裁员后的社会动乱
    第二节 民国时期频繁变动的机构(1912-1927)
        一、西湖工程局(1912-1924)
        二、省会工程局(1924-1927)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杭州西湖疏浚后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自然环境视角下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一、直接影响
        二、间接影响
    第二节 人类视角下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分析
    一、西湖疏浚主体变迁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异同点
    二、西湖疏浚后的环境影响及其对后世的作用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道光时期四所甲商认领治理西湖本金(湖本银)银数
    附表2. 同治六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67-1898年)浚湖局收入
    附表3. 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73-1898年)浚湖局支出与杭州善举联合体总支出
    附表4. 光绪三年至光绪五年(1877-1879年)盐捐与养鱼经费

(8)天津市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幼儿发展评价
    (二) 学习故事
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一) 有关学习故事运用现状的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1. 学习故事对不同评价主体价值的相关文献综述
        2. 学习故事与课程的关系相关文献综述
    (二) 有关学习故事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问卷法
        3. 访谈法
        4. 内容分析法
        5. 观察法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天津市被调查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的现状分析
        1. 撰写前
        2. 撰写中
        3. 撰写后
    (二) 影响天津市被调查幼儿园教师有效运用学习故事的因素
        1. 教师自身的因素
        2. 园所的因素
七、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1. 对教师的建议
        2. 对园所的建议
八、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9)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资料收集方法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1、实地研究过程
        2、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致谢

四、70%新西兰人每月阅读一书(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英语ScSR&SSR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验分析[J]. 周媛. 英语教师, 2021(23)
  • [2]日本江户时代私塾教育发展研究[D]. 郝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3]外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 陈冬尔.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4]基于小世界信息行为理论的农村贫困人口信息行为研究[D]. 张天娇. 郑州大学, 2020(02)
  • [5]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问题探析[D]. 刘紫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D]. 叶榕. 浙江大学, 2019(01)
  • [7]二战时期潍县集中营管理模式及成因研究(1943-1945)[D]. 王萌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8]天津市幼儿园教师运用学习故事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章晨茜.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9]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70% 的新西兰人每月读一本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